管理学计划原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学计划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学计划原理

管理学计划原理范文1

一、工作目标

1、努力做好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的组建和运行工作,依照高职院校的标准落实新学院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强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建成学院的基本架构。奠定事业发展的基础,增强新学院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其中自主招生800人,办学收入达到1200万元以上。

2、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重点抓好社工考试培训,探索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创新培训模式,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促进培训工作的专业化。全年民政干部培训9000人次,学术交流中心接待6000人次,培训收入1000万元。

3、以新学院的组建为契机,遵循学院发展规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目标,以人事改革为抓手,改革管理体制,搞活内部机制,加强岗位管理,实行全员聘任,关心职工生活,逐步提高收入水平,激发创业活力。

4、扩大基础设施规模,完善新学院的软硬件建设。以教学为中心,合理调配校内外资源,形成优化的资源配置体系。加紧建设教学楼实训楼,做好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加强学院的信息化建设。

二、主要工作

1、切实抓好新学院组建方案的实施。根据新学院的组建方案和实施办法,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积极推进,注重实效,做好新老制度的衔接工作,做好新老体制的接轨工作,确保方案落到实处,促进新学院的平稳运作和健康发展。(各部门)

2、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向上级领导机关和教育主管部门主动汇报,争取理解和支持;理顺外部关系,拓展经费渠道,争取政策倾斜,为新学院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院领导)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修订和整理管理制度、教学制度、培训制度、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人才培养制度;督促和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遵守,做好协调和督查工作,为新学院的发展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办公室、各部门)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抓住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上的薄弱环节,打好教学制度建设的基础。出台《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教材管理办法》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务处)

4、落实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结合全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形势和要求,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岗位设置方案,落实“三定”方案,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加强干部的选拔和交流,注重青年教职工的教育和培养,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增强师资队伍力量。继续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人事处)

5、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整合校内网络资源,实施电子政务工程,加强网络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及时更新网站内容,积极推进校园“一卡通”建设。完善新学院管理信息平台,提高考试招生、学籍管理、人事管理及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办公室、信息中心)

6、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实践性教学的建设工程。依照高职院校的教育规律,结合学院现有的硬件规模,立足长远,统筹规划,创造条件,争取立项,新建、改建、扩建教学实训楼和实验室,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加强基建流程管理,强化质量观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年底之前,学院西操场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教学实训楼完成基本框架工程的施工建设。(总务处、信息中心、教务处)

7、集中力量加强教学组织建设。强化教研室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初步搭建好院、系(部)、教研室组织框架,明确各岗位职责,配备管理人员,以组织建设保证分级教学管理的实现。构建实践性教学的组织框架,多渠道引进和培养实训师资,为提高各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质量奠定人力资源基础。(教务处、人事处)

8、大力加强专业建设,打造精品课程体系。按照“大专业、小方向”的专业培养方针,完善专业布局,突出专业特色;根据职业学院和培训教育的需求,打造精品课程,推出品牌项目,提高教学和培训的质量。要重点建设3-5个特色专业,每个专业争取打造1门精品课程,最终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教务处、各系部)

9、着力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引导教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帮助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努力培养和引进“双师型”人才,逐步形成职称、专业、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完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教学督导,提高教学质量。(教务处、人事处)

10、积极推进自主招生和合作办学。紧扣新学院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充分调动和协调院内外关系,完成招生计划,保证入学率。规范工作流程,加强校际沟通,保证课程质量,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维护稳定,促进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教务处、学生处、各系部)

11、认真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树立良好的院风、学风;根据专业要求和用人单位需求开展学生就业教育,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逐步形成高职教育的学生管理模式。(学生处、团委、各系部)

12、在保证培训规模的基础上,追求内涵式发展,注重质量和效益。理顺培训体制,更新培训理念,改进培训方法,优化培训内容,充分发挥培训中心的基地作用;打造精品课程,提高培训质量,通过开展有计划、分层次的专业培训,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办公室、民政业务培训部、职业能力培训部、学术交流中心)

13、以社会工作考试为重点,全力推进社会工作培训跃上新台阶。做好全国首次社会工作者职业考试培训工作,做好分层、分类的师资培训、辅导培训,整合资源,集中力量,争取重点突破,扩大影响力,为社会工作考试做好配合工作,为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办公室)

14、紧密结合今年部民政业务部署,突出“民生”、“民主”相关领域的民政业务培训。以业务培训为主线,精心打造民政局长培训的精品课程。结合民政业务的发展需要,继续拓展培训业务,积极配合部业务司局开展工作。结合基层民政干部的培训需要,开拓证书教育。积极探索与高等学校、其他培训机构的合作,举办高层次的培训班。(民政业务培训部)

15、以民政技能人才培训为核心,积极开展民政事业单位的岗位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根据人教司的工作部署,做好部机关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培训;总结提高民政事业管理岗位证书培训,开拓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举办相应的培训班或专题讲座,进一步办好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职业能力培训部)

16、增强服务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全力做好各类培训的后勤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和业务考核,严格执行成本核算,改善食宿条件,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培训学员的满意度。(学术交流中心)

17、紧紧围绕新学院的组建开展科研工作。要注重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和教学培训研究,加强职业教育和院校管理类研究,提高科研成果对于新学院发展的对应性和实用性。理顺科研体制,培养科研梯队,争取多立项、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科研处)

18、推进民政特色专业的技术研究。做好假肢和殡葬的教学和技术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国家及部级课题。(假肢学校、一零一所)

19、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全力打造良好的内部财经环境。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成本核算和财务监督,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认真做好学院大型项目经费的启动和运作,管好用好资金。(财务处)

20、开拓国际交往渠道,加强外事管理。积极做好涉外项目的策划、执行和管理,有计划、有步骤、有保障地选派干部参与出国培训,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办公室)

21、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聚人心,促和谐。工会工作要紧密贴合学院实际和教职工需要,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维护职工的身心健康,增强沟通和交流,维护稳定团结,构建和谐学院。(工会)

22、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加强图书体系建设。根据学院图书经费和专业需要,保质保量完成图书采购工作;启动图书馆计算机图书检索系统,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信息中心)

23、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技术,多角度、多层面、多频率、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推广新学院的新形象。《社会福利》杂志要以宣传新学院为中心工作,加大对学院各项社会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进一步扩大发行量,注重经济效益。(办公室、编辑部)

24、维护学院的安全稳定。弘扬和谐校园文化,培育校园文明风尚,积极营造稳定有序的校园环境。进一步推动学院安全保卫机制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增强学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与水平。深入开展平安奥运行动,确保奥运年的学院安全稳定。(办公室、总务处、学生处)

管理学计划原理范文2

[关键词]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管理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208

对于医院的发展与建设来说,无论是医院的经济运转模式还是医院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形式,利用卫生经济学原理以及方式来指导具体的工作都能够避免出现决策失误的现象。因此在未来的医院发展过程中,要想真正地提升医院在市场竞争当中的优势地位,就需要从相关卫生经济学原理的内容体系出发来进行管理。

1医院卫生经济学原理应用的意义

在医院进行日常运作以及管理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深入发展,人们对于医院以及医疗人员所提供的有关服务的要求等也愈来愈高,因此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以及医院的发展形式往往不适应当前我国医院事业的发展。

首先,合理地利用医院卫生经济学原理不仅能够使得医院内部的管理系统趋向于一体化和系统化,保证医院内部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协调各个不同环节的内容和体系,实现医院的管理有效性。其次,在进行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过程中,实行大病统筹、共付保险等制度往往大大改变了传统的医院卫生付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限制医院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供需不合理现象而造成的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现象。通过运用卫生经济学原理的相关知识能够为医院的费用支付体系构建完善的模式,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到优势地位。最后,当前各个行业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影响之下,政府进行的宏观调控以及政府所进行的帮扶政策正在逐步缩小,医院行业发展也不例外。因此随着政府帮扶政策的逐步降低,医院应当重视更新自身的管理观念,加强医院自身的管理模式,提升医院在市场竞争当中的地位,实现自身更好更快发展。

因此总结来说,对于医院当前的发展现状,实施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利用卫生经济学原理来为医院的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任务。

2如何利用卫生经济学原理,强化医院经济管理

前述笔者主要阐述了当前医院在市场竞争体制的影响之下,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的形式,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竞争体系。因此对于医院来说,应当尽快寻找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来为自身的规范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笔者主要来分析探究卫生经济学原理在医院规范化管理当中的作用。

21进行管理模式的转型

当前社会发展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医院在管理模式上应当从传统的政府扶持转变为市场导向型的管理模式。对于医院的发展来说,应当尽快地更新传统的管理和发展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将管理模式进行系统的调整以及优化。在市场竞争当中,医院自身往往需要面对医疗消费者、医疗设备的使用效果以及政府等的多重压力,此时医院无法单纯地依靠政府的相关政策来维持自身的发展,医院只有自身不断地优化管理体系,进行内部资源的挖掘,增收节支、降低在不必要的因素上的开支,来提升医院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规范化以及科学性。

在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之下,很多医院的传统观念没有及时地进行调整,依然依靠着政府的资金拨款来维持医院的发展,这种思想和理念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被淘汰。

22医疗体制的改革

医院应当充分地利用卫生经济学原理的相关内容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医疗体制改革,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主要的方面是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组织结构的合理协调。一方面要保证医院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能够有充足的医疗设备以及医疗资源,保证医院内的每一个患者都能够得到全面系统的医疗保健服务,保证就诊的每一个患者都能够得到全面的治疗,同时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医院相关医疗卫生服务的成本与价格,尽可能地采取科学的管理形式,抑制医疗费用的增长过快现象。

就目前的医院发展形式来看,主要的能源损耗为医疗服务中的卫生资源,因此医院针对这一方面也应当重视对过度医疗卫生服务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出台规范化、科学化的资源来保证医疗保障体系的有效性。从医院发展的角度、患者的满意程度两个方面出发,合理地开展服务体系、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增强医院在市场竞争当中的适应性以及在市场当中的优势地位。

23重视医院组织结构的优化

在医院的管理过程中,卫生经济学原理提出医院要想规范相关的管理模式还需要从内部的组织结构入手来进行管控。对于规模化系统化的医院来说,应当合理划分职能并将医院内部的每一个岗位进行明确的分工,保证医院内部的每一个岗位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医院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同时对于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来说,除了需要了解医院自身的发展现状,了解医院在当前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局限性,具备全面的管理、组织和领导能力之外,还需要能够不断地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了解国家以及政府所出台的有关政策,了解国家的经济环境以及政治环境,具备完善的大局观,进而实现医院的规范化管理。

对于医院的参谋人员来说,应当合理地进行分工,明确医院的经济责任中心,同时根据医院的经济责任中心来进行计划的拟订、协调以及具体的实施。卫生经济学原理指出,在进行医院预算、决算、财务审核、成本核算、经济信息的分析以及社会发展预测的过程中,需要医院能够结合具体的工作现状、医院的发展情况来进行数据的分析。而且经济数据分析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由医院的初级、中级财务人员构成,初级人员和中级人员一方面负责平日的财务运算;另一方面负责数据的审核和分析等。

总之,要想真正的强化医院经济管理的效率,就需要重视对医院内部的人员进行组织和协调,保证医院内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专业能力,保证医院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发挥出高效的作用与水平。

24优化管理方式

当前医院事业逐渐趋向于市场管理方式,因此对于医院来说应当将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进行成本的核算,在进行基础工作的管理过程中,应当构建一套与物资使用相匹配的管理模式,同时采取封闭式的管理经济理念,从全院的角度出发保证医院的科学发展。[1]

另外,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上也应当进行一定的优化与调整,在记账方式上采用权责发生制,利用借贷记账法来保证医院内部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2]

3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主要从当前阶段我国医院管理的方向入手进行分析和探究。随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发展,医院在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其次重视人员素质上的培养以及提升,最后将传统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以及会计记账法进行一定的改革,利用卫生经济学原理实现医院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更好更快发展。[3]

参考文献:

[1]李家伟中医服务及医院补偿机制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管理学计划原理范文3

关键词:自主管理 挫折管理 制度管理 情感管理

研究技工院校生源、学生特点及其管理重点,目的是研究技工院校学生管理规律,提升学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创新管理水平,确保教学质量和技工院校的持续发展。

技工院校学生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管理的内容大体相同,而结果不同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管理水平,包括管理理念、管理策略和管理技巧等不同。

一、强化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学生是技工院校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各技工院校都把学生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但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和管理思想还有不够科学的方面,让学生参与管理和自主管理的意识不强,方法不多,没有把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提升培养放在学生管理的突出位置,技工院校发展速度与学生管理素质能力不匹配。

参与管理和自主管理,是现代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技工院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学生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对学校的发展也应树立责任意识。对于学生的这种责任,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主动赋予,调动学生行使民力的意识,培养其行使民力的能力,搭建其行使民力的平台。创造学生参与管理和自主管理的环境、条件,是学生有效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的前提与基础,具体措施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搭建平台,如成立学生会,发挥好学生会的作用;二是建立学生建议信息反馈及其激励制度,尊重学生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三是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工作,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等。

二、实施挫折管理,给学生适度压力,激励学生自我发展动力

由于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独生子女的特殊性,技工院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很少遇到压力。有些毕业生参加工作以后,出现过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的情况。据反映,这是技工院校学生管理遇到的普遍难题。问题虽然表现在学生身上,但背后是社会和家庭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所致。因此,对学生实施挫折、压力管理,需要得到社会和家庭的认可,更要让学生知道,生活、工作对任何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往往不是被困难打倒,而是被自己所打倒。实施挫折管理,可以提升战胜自我的能力,激励自己发展动力。

三、控制过程、关注细节

管理是一个过程和手段,而不是一个结果。管理的目的是期盼一个好的结果。技工院校学生管理不外乎有以下几个重要过程,即学习过程、生活过程和业余活动过程,特别要注意的是校企合作过程,当然还有其他过程,如与人相处的过程等。要注意这些过程相对独立的特点,更要关注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大家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切记要永远抓住主要矛盾,即学生的学习。学习是学生的职责任务,做有素质的劳动者是学生的目标。学生管理实施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根本职责和任务,还要贯彻综合素质培养的宗旨,做好生活、业余活动安排等。通过控制过程实施对学生的管理,切记不是把学生控制住,而是要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某些关键点,容易发生问题的节控点。这些节控点,既是应当关注的重点要素,也是管理过程的细节问题,管理过程的每个节控点抓住了、抓好了,细节问题也基本解决了。

通过实践分析发现,学习过程的节控点和细节,应是学生学习中的主要困难,要分析是学习方法问题、学习基础问题,还是学习意识问题等;生活过程的节控点和细节,应是健康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注意其不良理念和行为;业余活动过程的节控点和细节,应根据业余活动的特点把握,但无论是提升学生何种能力的项目活动,关键都是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至于校企合作,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安全问题。总之,控制好学生的管理过程,抓好细节,是为了指导更加有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发展能力。

四、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的有机结合

情感管理是比较成熟而有效的管理方法,特别是未成年学生的管理,情感管理比制度管理更加有效。制度无情人有情,因此,技工院校学生管理,特别是对年龄小的学生,更要重视情感管理。在管理中,在制度实施过程中,管理者要充满爱的热情,充分体现爱的关怀,更要懂法知法,由此让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毕结礼.班主任工作导航[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劳凯声.教育学[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管理学计划原理范文4

一、网络化教学管理工作发展现状

(一)管理思想不到位

二级学院的管理人员中有很多都是所在学院专业的毕业生,有些甚至是实验室教辅人员,他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缺乏,教育管理的相关培训不到位,从而导致网络化教学管理普遍存在知识老化、能力不足等问题。另外,教学管理人员不愿尝试新事物,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善于改进工作方法,只局限于完成任务,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思想跟不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而且,缺少到其他高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不能及时获取其他高校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造成学院教学管理不到位。

(二)人员流动性大

基层管理人员在学校里的工资收入和地位较低,晋升和职称提高相对困难。部分基层管理者不希望长期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而希望进入教研室或者更高级的管理层等。因此,基层管理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大,工作积极性不高,网络教学管理水平较低。

(三)网络化建设跟不上教学要求

在校园网络建设上,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建设了校园网络,但多为学校行政办公、宣传服务,而对学生提供的网络相对滞后。校园网络尚未成为教学管理的主导工具,大部分教学环节如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等缺乏畅通的交流渠道。学院的网络建设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在建设过程中听取学院意见较少,学院在施工设计、系统使用等方面没有因地制宜的自,对于网络建设存在一定的非适应性。

二、网络化教学管理工作对策

(一)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养

网络化教学管理的专业性很强,需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这项工作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耐心,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对工作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因此,一方面,高校要重视在职管理人员网络化教学管理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业务培训,积极组织管理人员参与校内外的业务交流与学习,提高管理人员及系统使用人员的操作能力,使管理系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网络化的教学管理中不断提高现代科技的应用水平,逐步引入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从而应对越来越多的教学管理任务。

(二)增强学校教务的网络化建设

全校教务信息建设是学院网络化发展的一部分,不断拓展信息化在电子教务中的作用,是现在高校教务工作的发展方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开发成绩报送系统、学生综合评价系统等,进一步降低人为干扰,促使教务工作朝着更加公开、透明的方向发展。另外,需要进一步强化二级学院网络化建设的二级管理,增强对于学院二级管理员的网络建设培训,注重对信息化的应用,不断拓展电子办公的空间,增强管理人员进行网上办公的意识,提升他们进行信息化操作的技能。

(三)完善教研室、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网络化管理

有了专业的管理人员、现代化网络系统和设备,还需要使用者,只有不断使用才能体现出网络化教学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要不断调动全院学生和教师使用网络化教学管理系统的积极性。教研室、教师、学生是学校网络化管理的使用者,教研室是学院的基本单位之一,每年有很多行政、教学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可以通过网络化平台进行信息的报送,降低了行政工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针对教师办公地点不确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管理系统口令化管理,一个教师一个账号。在一些管理系统中,实现对手机客户端的兼容性考虑,对相关系统软件进行升级改造,适应手机客户端的接入,实现网络化教学管理的便利性。学院的网络化管理为学院的发展提供设备和技术平台,在学生的电子阅览室建设方面不断加大对网络流量的提升,实施机房的现代化改造,增加网络资料库的资源建设,不断拓展教研室、教师、学生对网络信息化的应用。

三、结语

管理学计划原理范文5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教学管理 科学化 规范化

随着国家对学生高等教育的重视和高等院校宣传工作的开展,高等院校的教学规模逐渐增大,专业类型的高等院校逐步成为综合性院校。这无疑增加了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的压力和难度,教学管理工作不得不寻求新方法,使得教学管理者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地管理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实施途径

1.引进现代管理方法,构建科学化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从内涵界定到教学目标、从层次结构到教学形式、从办学机制到社会环境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要有开放、民主、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教学管理在高等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决策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监控系统等完善的决策体制,使决策和管理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盲目性和经验性,使教学管理趋于良性发展。

2.以人为本,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有利环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终身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必须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评价和充分发挥人的价值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潜在能力,不断加大对教职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必须强调教学管理工作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关注现实问题。

3.加强师资和管理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管理团队。当前本科院校应按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要求和“充实数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思路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培养和引进一批高职称、高学历、有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尤其是加强培养各专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采用以老带新方式,帮助其站稳讲台,不断提高授课质量。应不断充实和稳定教学管理队伍,建立激励机制,推动高教学管理队伍的健康发展;努力改善管理队伍结构,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化。目前高校教学管理理论不足,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切实开展跨校区教学、学生评教、选修课管理、本科学分制、实践教学等教学问题的研究,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管理工作中。通过教学研究带动教学改革,形成科学的教学管理理论体系。

4.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专业定位和规划建设。如何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和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口。高职院校应在调研国内专业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和学校特点,做好人才培养定位,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发展规划,建立体现柔性化教学要求的课程设置体系,分级教学。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加强理论基础,又要注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并适当扩大知识面;注重计划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妥善安排各类课程的内容和学时数。

5.加强管理制度改革,实施规范化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制度是一个稳定规范的教育资源和为人才培养提供质量保证的激励约束机制。高职院校应改革用人制度,实施“鼓励竞争,优胜劣汰”用人机制,采取“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应改革组织制度,尊重管理对象的主体性,由行政化向民主化转变,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和教师本位转变,建立高效率的科学管理系统。规范化管理是促进教学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化的实施途径

1.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要实现高校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针理规章制度。它涉及教学质量管理各个方面的质量管理文件,并明确了各部门和岗位人员的职责和功能,目的是使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形成以教学主管部门牵头,各部门和岗位人员密切配合,积极调动可利用资源的教学质量体系,包括日标监控与评价制度、计划监控与评价制度、过程,以及监控与评价制度、反馈监控与评价制度等完整的教学管理规章体系。离开了它,教学工作将举步维艰。

管理学计划原理范文6

静脉滴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品种多,刺激性强,疗程长,使用不当易造成静脉炎、静脉周围炎或局部组织坏死,且存在人为造成的机械损伤。笔者分析了我院2004年2月~2007年4月40例化疗患者血管损伤的相关原因,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血管损伤程度。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男10例,女30例,年龄40~60岁。24例在化疗输液过程中出现沿静脉走向索状红线,局部灼热;5例血管瘪陷、硬化、管腔狭窄伴压痛;5例沿血管走行色素沉着;3例局部皮下瘀血;2例局部出现结节性瘢痕;1例局部出现皮肤红肿、组织坏死。

2 静脉损伤的主要表现

(1)血管壁弹性下降。 (2)静脉萎缩变细、血管变薄、脆性增加。(3)皮肤沿静脉走向出现树叉形黑色斑。(4)长时间输液后肢体水肿,影响静脉循环。

3 原因分析

3.1 血管因素:首选粗大的血管造成其分支末梢血管血流不畅;血管弹性差、有结节瘢痕与周围组织粘连易导致药物渗出。

3.2 操作失误:操作者一次给药多次穿刺;长期在同一部位滴注化疗药物致该处血管通透性增强;刺激性药物在注射前后未用生理盐水静脉推注;拔针后局部按压少于3~5分钟,导致局部瘀血。

3.3 固定不当:针头滚动,针尖接触血管壁致其痉挛水肿或针头刺破血管,药物外溢深层组织。

3.4 药物毒性因素:药物因稀释浓度、给药剂量、疗程时间不同导致血管损伤程度不同。

4 护理措施

4.1 血管选择:根据药物选择血管,对容易引起局部灼伤坏死的药物,不宜选手足背小血管,应避开肌腱、神经、关节部位。一般不宜采用下肢静脉注药。长期化疗病人应根据化疗方案,计算静脉使用次数,制定计划、交替使用,使化疗造成的损伤有一定修复时间。原则上要求爱护病人每一条血管,注意保护大静脉血管。

4.2 选择针头:根据化疗药物的浓度滴速,结合病人静脉情况选择合适针头。过粗穿刺难度大,易损伤静脉血管,过细针管易阻塞,达不到治疗效果。

4.3 有效穿刺:穿刺动作轻柔准确,对结节瘢痕而弹性尚好的血管要避免针尖在血管周围反复滑动;对腔狭窄弹性差血管先应绷紧皮肤,从血管正中或紧靠血管旁侧快速进针;对外周静脉充盈不佳应采用先放松止血带片刻,再扎止血带的方法,使血管在短时间内自然充盈,增加一针见血率。静脉留置针穿刺时从血管上方以15~30度缓缓进针,见回血后以5~15度再进0.2 cm以减轻对血管内膜机械性刺激。

4.4 妥善固定:对成人上肢静脉输液应采取一侧固定手法使胶布处于紧张状态,三条胶布平行排列与针头垂直,间距0.8~1.2 cm;对留置静脉针应避免导管脱出或推进血管。

4.5 加强巡视:化疗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病房,随时观察回血情况,局部有无疼痛,及时排除故障。当病人感觉注射部位疼痛并加剧时或局部肿胀,即使回血良好亦禁止继续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