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的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传播的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传播的理论

网络传播的理论范文1

一、网络受众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

网络受众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在对网络虚假新闻和恶意炒作中的逆反。网民一旦其逆反心理形成,长久度和坚持度都会超过其他媒介受众。他们除了在网上影响其他普通网民的传播效果外,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通过亲身传播,直接影响周围人接受新闻的传播效果,使传播效果跌到谷底甚至反向效果也会加剧。一般来讲,网络受众的逆反心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批驳心理

受众认为网络媒体的报道失实或是不准确,也可能认为新闻观点错误或是不准确,就会产生与新闻对立的心理活动,出现不能接受的心态。

(二)怀疑心理

网络受众在接受新闻以后,怀疑网络媒体传播的新闻是虚假的,或者怀疑新闻背景有问题,往往要对新闻提出各种疑问。

(三)厌烦心理

厌烦心理是指对网络传播过程中一些恶性新闻和恶意炒作产生的强烈厌恶之情。

二、网络受众逆反心理产生原因分析

引起网络受众逆反心理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网络传播者和网络受众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网络传播者角度分析

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受众的逆反心理是对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不实、不当报道的一种反弹。

首先,在网络传播中,由于网络受众选择权利的增多,传播媒体生硬导向、强迫设置议程的情况有所减少,但哗众取宠、刺激煽情,以低俗吸引眼球的事情却时有发生。

其次,由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和低门槛特性,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由于把关缺失,使得其真实性难以保证。而在其逆反心理产生之后,网络受众常常表现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心理。

(二)从网络受众角度分析

首先,在网络传播时代, 受众由被动接受传媒信息转化为具有主体意识的受众和媒介信息消费权利人。网络时代使受众主体意识不断加强, 网络受众成长为独立的具有自主思考意识的理性个体, 平民化色彩被大大突出, 组织权威弱化。在充斥着不同声音和观点的网络中, 受众在接受海量信息的同时, 逐渐学会了思考, 作为一个理性个体来判断每条信息的真伪和价值的大小, 从而确定自己的意见并。

其次,由于网络传媒的虚拟性,增加了它的开放性与参与性,这样也使得网络受众与传统媒体的受众截然不同。使得网络受众在虚拟角色的掩饰下自由得表达和阐述自己的^点,不会因为害怕身份暴露而刻意隐藏自己的观点,看法。这个由网络所营造出的虚拟环境带来了人们之间社会等级的差异,呈现出更平等,更纯粹的交流模式,使得网络受众的心理反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所以,当网络传播过程中出现虚假新闻和恶意的炒作时,网民的逆反心理会较之其他媒体受众将表现得更加强烈和明显。

再次,因为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原因,网络受众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和分析能力,眼界的开阔、见识的广博使他们具备了较强的批判和怀疑精神。从接触媒介之前的态度上网络受众则更多倾向于怀疑和逆反。

三、积极应对网络受众逆反心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网络受众的逆反心理对网络传播的危害性,为防患于未然,网络媒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 网络传媒要客观、平衡与理性地报道

针对网络受众的逆反心理,网络传播者要注意报道的客观、平衡与理性。网民的文化素质一般较高,自尊心和自信心较强,有着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的愿望。按照传播学说服理论的研究,对于这种特点的受众,采用“两面说”的方式效果会更好。也就是说,既报道事情的正面,也报道事情的反面,而且尽量采用客观报道的方式。那种斩钉截铁、不容分辩、替人思考、强加结论的话语方式不适应网民这个新的受众群体,会让他们感觉自己的智力被低估,尊严被挫伤,从而引发强烈的逆反心理。

(二)网络传媒要杜绝虚假新闻,抵制网络新闻炒作

必须杜绝虚假新闻,尤其要杜绝蓄意捏造的假新闻。因为这类假新闻对受众的心理影响最大,最容易使受众对新闻媒介失去信任,也最易导致逆反心理。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流通如果超过了受众的需要和接受能力,会加剧受众的逆反心理和冷漠感现这些信息大都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和泡沫,自然会影响到接收信息的心情和对传者的信任。所以网络传播作者要提高品位,网络传媒者应该了解,网络受众不仅仅是要迎合,也是需要引导的。专业的网络传播作者应该负起社会责任,把受众的注意力引导到真正需要关心的事情上来。

网络传播的理论范文2

一、电影《搜索》中的网络事件传播

在电影《搜索》中,主人公不给老人让座的事情是导火索,从事件的开始到结束,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1、事件首次曝光,吸引网民关注

不让座事件是通过记者上传其偷拍的视频得以曝光的。随后,通过电视、报纸等渠道扩散,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这一阶段,网民还处于较为理性的状态,仅仅对事件本身发表议论,进行道德评价。但在这一阶段,媒体人如本文由收集整理何进行视频制作,如何引导受众去理解视频,都对受众的参与产生直接影响。

电影《搜索》中,信息的首次曝光是在未经过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被传播的,媒体人在获取视频信息后,为了抢发新闻,并未充分了解当时的情况,只是凭着自己对事件的解读,这本身造成了当事人无法辩解的状态,同时也给观众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

2、公布个人隐私,引发非理性讨论

电影中,事件主人公的竞争者在看到网民对不让座事件的评价后,出于嫉妒心理将其个人信息在网络上公布,引发了新一轮的谩骂,随着网民对当事人个人了解的深入,网民对事件的评价开始偏离了事件本身。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也包括对他人隐私的探知欲望,有同样诉求的网民形成一定的集群,他们开始了探寻过程,包括了解事件当事人的隐私,网民不再理性,而是进入预先设置好的道德轨道中,试图发现当事人不仅仅在这个事件上存在道德恶劣的情况,还有更多的信息直指其道德恶劣的现象。于是各种谩骂的图片和文字充斥网络,加剧了网民的非理性。

3、谣言的加入,使整个事件严重化

在第三个阶段,网民的讨论完全脱离事件本身,除了真实的个人信息的曝光外,非理性的网民散布谣言,从而使得事件本身真假难分。电影中,居心不良的网民通过散布事件主角介入他人婚姻、破坏他人恋爱关系等谣言,使得社会对其道德的判断更加困难,从而出现了更多的谩骂和侮辱的语言,使当事人的精神和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二、网络传播中伦理危机的成因

在电影中,事件所反映的伦理危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拍客”在未取得事件相关人同意的前提下,自主传播所拍素材。其二是网民针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行为,促使受众对事件的讨论进入到道德伦理的批判中,最终随着谣言、恶意中伤等言论的产生,对事件当事人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然而,以上两种行为不仅在电影中出现,也大量存在现实社会中,尤其在网络时代,恶意的“拍客”和“人肉搜索”的影响更为明显。一方面反映了公民自主发表观点的意识的觉醒,但同时,自主发起、不受约束的行为也造成个人隐私的曝光、网络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具体分析,发现产生网络传播伦理危机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来源于网络主体,包括网民心理、思想等;另一部分来自客体,包括网络社会结构的特征等。

1、网络主体的心理

网络不同于传统的平面媒体,它强调受众的参与性,由此,在网络环境中,网民必定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心理特点,这些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网络传播。影响网民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网络自身的匿名性和去中心的特征给了广大网民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网民的心理不同于传统媒体环境下的心理,例如草根文化与网民的结合,呈现出“去精英化”的表现。第二,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健全,网民参与社会热点讨论的意识觉醒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道德要求,建立一个高度和谐理想化的道德世界,一旦有个体突破这层道德要求,就会引起网民强烈的反应,从而掀起对事件的讨论。

2、网络伦理危机的外部成因

(1)网络社会结构扁平化带来的改变。网络社会结构的扁平化,是指网络技术对时间、空间的压缩与超越,以及对传统社会金字塔式结构的摧毁而形成的一种去中心的、扁平的网络结构。①网络社会结构扁平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去中心控制化、开放化、离散化、无组织化。在网络世界中,去中心控制化又是最根本的特征,“每个网民都以自己为中心,所有网民传播信息和接收信息都存在着自主性、无控制性和开放性。”②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事件进行评价,其行为缺乏足够有力的监控和道德规范,这种扁平化的社会结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思想言论的自由性和互动性,但是也带来了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道德失范等一系列问题。

(2)网络传播的匿名性。网络环境的隐蔽性,也决定了网民个体的传播行为必然排斥中心。现实社会中,人们之所以愿意成为有道德的人,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在现代网络环境下,网民的行为受到非公开环境的保护,自我的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彰显。“e-mail、bbs、聊天室以及网络游戏等都是网络匿名传播的主要渠道。信息传受主体的真正身份处于隐匿状态——他(她)的合法姓名、有效住址、行为方式、社会属性(性别、年龄、信仰、职业等)以及身份识别物等关键信息,在其进行网络信息传播和接收的双向动态过程中,任何人也无法真正获悉(个体输入过和真正身份相关的图文信息则另当别论)。”③在匿名的环境下,个人的行为不受外界控制,一些个体在群体环境中不再以道德标尺约束自身行为,开始超出限度的发散自己的个性,甚至做出危害他人、社会的行为,从而对整个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3)网络传播缺乏法律监管机制。网络是借助互联网平台新闻的一种传播媒体,网络为公众表达意见提供了一个平台,但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立法不完善、法律对网民传受信息行为的监管缺位,使得做出失范行为的网民很少承担法律责任,从而为虚假信息、有害信息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

虽然我国针对网络制定了部分法律法规,但多数是面向网络信息安全的,且法律效力普遍较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网络信息传播法规多为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非权力与义务的关系。此外,网络信息的责任认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也是网络立法的难点所在。

三、应对网络传播伦理危机的对策

面对以上问题,为了避免网络传播事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需要全社会各方面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网络传播环境的净化工作中,从技术、道德以及法律的层面上为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1、健全网络安全技术保障机制

在现阶段的网络环境中,网民自律弱化,以及缺乏他人对其网络行为的监控,从而无法有力地约束网民传播和接收不良信息的行为。因此,在健全网络传播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同时,需要大力发展网络安全技术,运用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不良信息的导入,为网络信息的传播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2、健全网络传播法律法规

我国网络传播立法建设远远滞后于网络传播本身的发展速度,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网络立法程度。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至今,已有30多个国家先后从不同侧面制定了有关计算机及网络犯罪的法律和法规,这些都是我国网络立法工作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料。在构建完善的网络传播政策法规体系过程中,要体现准确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以及整体协调性。

3、净化网络环境,实行网络实名制

网络传播的理论范文3

关键词:信息科技;典范移转;传播理论;网络传播

网络媒体成为报纸、杂志、广播、影视之后的第五大媒体。网络传播突破时间、空间的藩篱,其信息传播过程中不仅信息科技不断地创新,传播方式亦随工具的变化而逐步改变。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调查报告指出,在人类媒体产业发展的历史中,其产业使用人口超过5000万。从发展所需时间来看,电话是74年、收音机是38年、PC是16年、电视是13年,而因特网只用了4年,是人类媒体产业史上发展速度最为惊人的。从这快速增加的人口数与时间信息中,可以看出因特网对人类传播方式已造成极大影响。目前,对传播科技所引起变化的研究,大都以社会学为研究对象,如传播科技与(后)现代性、传播科技与社会(信息社会)、传播科技与政治参与、传播科技政策与社会、传播科技与市场、传播科技与文化、传播科技与自我、传播科技与性别等。有的学者从哲学角度探讨因特网与传播理论,还有的学者综合传播方面的讨论,将网络传播研究策略以分析层次、信息产制和消费而列为研究分类的重要指标。而从信息科技发展角度来探讨传播相关议题,目前研究文献较少,因此,本文探讨网络传播下新传播方式对传统传播的影响。

1典范的概念及其变迁

典范,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层面,广义指科学社群(ScienceCommunity)里的成员共同享有的信念、价值、世界观、宇宙观等全貌;狭义则是指科学工作者从事研究时,所采信的主要范例,如公式、公理公设等,都可以作为解谜的工具。在科学典范的革命过程,库恩提出所谓常态科学(NormalScience)和非常态科学(ExtraordinaryScience)概念,来阐释科学典范的转变过程。其认为任何一个科学社群在典范的导引之下,能建构出一个常态科学。而任何一个常态科学也无法解答每一个科学社群所关心的问题或谜题,此时就面临异常现象,当常态科学所无法解谜的异常现象愈多,意味着出现典范混沌的现象,即库恩所说非常态科学出现的时机。假如典范无法解的谜愈来愈多,则混沌现象将会恶化甚至产生危机,终至发生典范革命,这时新的典范将取代旧有的典范,否则此科学社群无法继续进步。根据库恩的说法,必须彻底抛弃旧有典范,否则无法解释旧典范所无法解答的谜。科学典范是如何转折或演变的呢?库恩提出科学的革命观,认为科学的进步并非如过去一般人所想象的渐进或累积,相反的,他认为科学革命才是科学发展不断向前推进的动力,而革命的历程,就是一个典范全然、取代旧典范的过程。瑞哲(Ritzer,1975)具体指出典范在科学研究中的指导作用,认为一个典范就是某一个科学领域对它所要研究的主题的核心所在,用来界定这个学科该研究什么?该问什么问题?该怎么问?该如何解释找到的答案?所以说典范是各学界中最具根本的、广泛的共识,它界定了各学界的理论、方法、研究工具和范例,甚至学术结构和学术信仰。

2大众传播理论与信息科技典范移转

认知的兴趣是决定典范谁属的重要基准。Burrel&Morgan(1979)则逐一整理诸多社会学理论和各个不同派别,提出社会本质和社会科学本质的架构,结构社会学派的四个类型是激进的人文主义、激进的结构主义(RadicalStructuralism)、解释性研究及功能主义等四个理论典范。Rosengren(1983)认为有关传播学界典范的争议问题,可从知识性的争议、政治上的争议、国际性的争议等三方面区分。而有关传播典范的争议,1985年全球传播年会(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即以终结争论,以典范的对话为主题,邀知名传播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评论。大众传播理论典范的发展,迩来即有不同分类方法,有按各种理论出现早晚区分;有依拉斯威尔(Lasswell)所创见的传播模式中单元区分;有依美国学派或欧陆学派区分,但不论何种区分均无法掌握大众传播理论发展的轨迹;其建议以掌握主导传播研究的理论起源、传承、发展、及转折的整个脉络。故以典范作为思考架构,参酌大众传播理论的源起及重要转折,作为主要分界。Severin&Tankard则以主流的传播效果研究作为大众传播理论发展的分水岭,将传播效果分为媒介效果万能论、媒介效果有限论、中度效果模式、大效果模式。而对于大众传播理论典范移转和新科技发展间的关系,McLuhan曾提出四阶段论,将人类传播历史分为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与电子传播。McLaughin&Antonoff(1986)则将信息传播事业按照服务性和产品内容探讨传播科技的转变对整个传播生态的影响。述学者论点,传播理论的典范移转与信息科技典范发展息息相关,而新的信息科技正改变着传统传播方式。

3网络传播的产生及影响

3.1网络传播中新传播方式的产生

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驱使研究者建构一个超越特定媒体或科技的传播理论。社会学家曾针对为何新媒介较历史上任何早期社会的传播过程都有效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整理出新传播方式的四个因素:一是表达性;二是记录永久性;三是迅速性;四是分布性。新的大众媒介由于其在社会中广泛被接受与使用,使得这些媒介不仅影响社会互动也影响个人心理观念的形成。传播科技发展的结果之一是,人们不再认为电视是一个统一或磐石般的体系,传送着同质的讯息给受众。这种科技发展的结果对以往假定媒体具有单一效果或统一信息的传播理论有所冲击。McQuail(2000)认为信息与传播技术最根本的发展方向可能是数字化;透过数字化的过程,所有的文本能够缩减成二进制编码,并且可以采用同样生产、分配与储存的过程。这对媒介机构所造成的潜在影响最广泛,并为人们所注意的就是所有既存媒介在组织、分配、接收与管理形式上的整合。网路传播所探讨的主体,既着重非多媒体、非超链接的网络传播形式,如电子邮件、电子布告栏、新闻组、泥巴(Multi-UserDungeon,MUD)、电子会议、ICQ等,亦含多媒体传播与纯人机的传播,如搜寻数据、电子报、(非)同步远距教学、游戏等。若以Lasswell模式来比较传统传播理论与网络传播内涵的差异,可知网络社会中的网络传播,是以网络为中介和桥梁,网络成为未来传播的重心,而且不再有传统所谓传播者和接受者(或传播者与阅听人)的区别,所有沟通者都是网络用户。

3.2网络传播的特色与冲击

因特网提供的即时反应的双向功能,是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之一。电子化媒介的功能在于,一是储存信息,二是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其对社会与人类的塑造为视、听系统的整合,全球村的形成,空间取向和时间取向的整合,重新部落化与个体创造性问题。

4网络传播对传媒媒介的冲击

因特网的特色在于无线传播信道、小区营造、电子商务,以及模糊信息提供者与消费者的高度互动特质。Poster(1998)则指出因特网与广播、电影、电视及印刷媒体的差异,其认为网际网络结合了广播、电影和电视,并且透过推播的技术来传达,使多对多的交谈成为可能,使文化事项同步接受、交流与再分配成为可能,使传播行为脱离国家的疆界,脱离现代性的领域化间关系,提供实时性的全球接触,将现代/晚现代的主体置入网络性的器械中。Postmes等(1998)将计算机描述成一种特别的非专一性(UniquelyUndedicated)的传播技术。Livingstone等(2011)亦提出:因特网所带来的新气象,可能结合了互动性以及那些对大众媒介来说属于创新性的特征:无限范围的内容、接触的阅听人幅度及全球性的传播本质。网络媒体具有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的七大特性:互动性、个人性、立即性、全球性、多媒体、超链接与数据搜寻。谢清佳等(2000)从科技方面看,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两项前所未有的特性:可连接性、可达性。可连接性代着表它能够连接到任何想使用网络资源的人,在网络上分享信息或从事活动。可达性代表着它不受任何地域上的限制,可深入到世界各个角落,而不需花费昂贵的代价。从社会角度来看,因特网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社会形态,其中以日常生活模式与商业行为模式最为显著。苏席仪(2000)从网络上商品信息中归纳了其科技特性:信息量、时间性、空间性、多媒体、互动性、个人化与隐私性。许嘉惠(2001)指出网络包含了4种重要特性:开放性的全球联机、高速通讯能力、多媒体的传输能力及丰富的网络资源。

5结语

Bell(1973)比较工业后社会(Post-industrialsocity)和工业前社会(Pre-industrialSocity)和工业社会的特质,就指出后工业社会的重心不再是原料或能量,而是信息;更重要的是,后工业社会的竞争不再是原料或能源,而是知识与创新。因此把因特网可能构建的虚拟现象抽离出来,对传播研究及传播理论的发展具有时代意义。新媒体正促进人类进入智能型社会。从本文分析可知,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的最大差异在于虚拟、互动、创意、快速的产生。随着科技进步,无线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届时立即性的讯息获得、反应,个人化的服务将应运而生。人们无法预测网络传播是否完全取代传统传播方式,但可预测其必对传统传播产生重大影响。虽然网络传播类型众多,但因科技发展限制,利用因特网作为传播工具,在现阶段亦隐含传播瓶颈,其可利用网络特性而发挥到极至,亦会冲击传统传播产业。因特网特性使网络传播有别于传统传播,网络传播可发挥网络特性,对传统传播方式产生影响,导致其发生结构性改变。一是社会结构层面,从文献得知,人们因网络传播兴起而排挤其他传播工具的使用时间。随着应用程度的普及,原有实体的建构逐渐消失,人际沟通方式改变,新的族群形成,法律修订永远跟不上科技的改变,新的社会问题衍生。二是内容结构层面,网络内容多元化、回复快速容易,具高度实时性,提供个性化服务。从消费、商务、工作到学习,无时无刻的信息获得,衍生不同于实体的商品。而消费通路的变化,导致不同经营模式的产生。三是传播经营层面,因特网突破时空限制,具有连锁性放大作用,新业者不再受频道限制。四是技术层面,具多媒体、失真与干扰小、超链结、数据搜寻、处理能量大等优势。五是阅听人层面,阅听人不必于固定时间守着媒介,反而因数据库的设计,可享受非定时、可重复的信息接收。六是现有科技环境下利用因特网传播隐含传播瓶颈:首先,网络技术成熟问题:在固网、带宽问题解决之前,需要考虑到网络宽带及传输的顺畅问题,在制作网络广播节目时,将声音加以压缩,会造成音质失真,形成经营瓶颈。其次,传输中断问题:网络广播的有线或无线接收,均依附于因特网,受到频宽的限制,网络上人数增加,网络拥堵问题立即出现。第三,收听习惯问题:一般的上网族已经习惯上网进行纯图文的阅读,网友是否能改变上网习惯,接受网络广播,还需时间上的等待。第四,网络盈利问题:网站何其多,虽然进入门坎低,然在众多网站中,如何让网友认知网络世界中所存在的网站,进而由人潮引进钱潮,是任一网站要努力之处。第五,知识产权问题:网络上立法尚未完备,对于音乐、图文、影片等在网络上进行广播,将出现知识产权问题。

参考文献:

网络传播的理论范文4

【关键词】网络传播 把关 网络环境 演进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053-02

【Abstract】The network media has recorde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also has undertaken a few exploration in the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and pushing forward the political process of democratization. Network builds a more convenient, vivid information exchange platform,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enriches and perfects a lot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The theory “Gatekeeper” becomes a continuous evolution in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new media. The research has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network “Gatekeeper”.

【Key words】Network communication “Gatekeeper” Network environment Evolution

一、引 言

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交流平台的大发展,海量信息,互动交流让我们尽享网络传播之利的同时,也备受虚假信息、无价值资讯泛滥的困扰。网络传播成本低,任何具备基本的表达能力和简单操作能力的人都可以上网传播,传播对于权利资源的依赖度降低,很多在传统媒介环境中处于边缘地带和相对弱势地位的民众,可以较容易地在网上拥有自己的传播空间,传递个性化、多元化的声音,并以此来全面反映公民意愿,影响社会发展,有效抵制权势集团的收编和控制。网络传播中“把关”存在的合理性何在?“把关”在网络中存在的方式将有何改变?本文将通过对网络环境中受众需求分析,对“把关”未来的发展形式和理论完善进行探讨。

二、“把关”理论源出解读

传统“把关”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最早提出来的,本是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术语,又称为“守门人”理论,是由库尔特?卢因1947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通过对家庭主妇对家庭食品把关分析,卢因阐述了“渠道与把关人理论”,指出群体传播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把关人”则用以比喻对信息做出选择的传播者。1950年,传播学家怀特将这个社会学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传媒组织内部存在着一系列、多环节的对新闻信息进行筛选、过滤、优化的组织或个人,决定哪些信息最后能与受众见面,这些组织或个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扩散的作用,这些组织或个人被称之为“把关人”。

“把关人”的概念为早期传播学研究信息内容形成、构造、定位提供了一个框架,用以评定信息选择的采写和传播模式。在传统媒介模式中,媒介自身垄断着每一个把关环节,把关相对自由单一。但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介传播环境中,传统意义上的媒介人的地位和角色被颠覆,网络的互动性赋予了每位信息介入者平等的参与权,受者和传者可以成为无缝结合体,受众不再单纯地接收信息,还可以同时信息表达意见,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这也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传播呈多向、发散式流动,传统“把关人”设置的信息障碍在网络媒体中成了被轻易逾越的藩篱,网络用户可以摆脱政治、意识形态、技术、经济能力等的严格限制,实现个人的信息需求和表达自由。这样,传统意义上的把关权被弱化、分化。但是任何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都离不开有着主体意识的人的精神和劳动参与,所以,“把关人”是永远客观存在的。

三、网络“把关”的完善发展

网络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即时互动媒介”,固定的传播者角色在弱化,传播者和受传者类属关系越来越模糊,这必然导致“把关”理论的发展与演进,“把关人”的内涵和角色定位也愈加丰富。较之于传统媒体中把关人集中于对信息的过滤和筛选,网络传播的把关人角色在信息高效畅通运转中有了更多层面的拓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网络传播的理论范文5

关键词:智库;网络传播;传播方式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126-02

智库(Think Tank),也称“思想库”,是由众多专家学者组成的智囊团,是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智库的研究成果大都以课题报告、书面建议、决策参考、出版物等形式传播,这种正式的传播方式秩序井然、条理分明,但不具备发散性,缺乏互动,传播速度也稍显缓慢。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智库的研究成果也应向网络传播拓展,借助文字、图像、音频、动画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利用各种类型网络空间如e-mail、IM(即时通信QQ、MSN、百度Hi、Calling、UcSTAR、AOL Instant Messenger、ICQ、飞信、Skype、新浪UC、网易泡泡、TM、Google Talk、阿里旺旺、mycool、商讯BB等)、BBS、博客、微博、社交网络SNS等进行其研究成果的传播。通过网络传播,智库成果可以第一时间与用户对接,然后接受实时反馈,无论是传播周期还是传播效果都具有优势。

一、智库成果进行网络传播的必要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者们主要是通过出版物和研讨会等方式来传播其研究成果,但普通民众很少关注学术性的出版物,也很少参与研讨会,这种单一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势必无法吸引民众眼球,因此智库的研究成果如果不被上级部门注意,一般都只是在智库内部或某个学术圈子中传播,然后以文件课题的方式保存起来便束之高阁。

网络传播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展开的信息传播活动。运用了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表现方式更加立体化,相比于基于传统媒介的传播活动,网络传播具有全球性、互动性、超文本链接、数字化、即时性、网络化等特性,网络传播具备普通传播渠道所没有的多元化特征,给个体间的对话营造面对面的现场感和参与感、平等的交流使对话和自由的思想流动成为可能,在传播内容、形式、结构及便于阅读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传播手段,同时由于网络的互动性,信息接收者还可以与信息传播者之间进行双向交流,更能吸引广大的网络用户群体。因此智库成果如果通过网络方式传播开来,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智库,还可以与民众平等地开展讨论与争论,使成果的影响在网络振荡中不断放大,也使智库工作者的成果为世人所知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发挥效用。

二、智库成果进行网络传播的方式

E-mail,这是智库成果进行人际传播的一种手段,它是一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E-mail传递信息不受地域的影响,交流速度较快,是Internet应用最广的服务。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智库部门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系,把研究成果出去。通过这种传播方式,智库部门可以把成果汇报给上级主管审查、邀请同行专家评议、开展研究调研反馈等活动,提高成果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

IM,这是智库成果进行交互式传播的一种手段。IM是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信)的缩写,这是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网络建立私人聊天室的即时通信服务。智库成果可以利用诸如QQ、MSN、飞信、Skype、新浪UC、网易泡泡、TM、Google Talk、阿里旺旺、mycool、商讯BB等即时通信软件进行传播。这种传播的特点是互动性强,参与程度高,发散性强,它集书信传播、电话传播、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优点于一身。既有电话传播、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的迅速,又有书信文件传播的准确。网络用户可以即时对智库成果进行评价,智库部门也可以在网上充分对其成果进行宣传推广,扩大影响,同时网络用户可以在接收智库成果信息时再层层传播出去,实现信息的环流,影响更多的受众。

网络传播的理论范文6

基于传统传播效果理论,网络传播改变传统传播领域里某一阶级对于信息话语权的追求、实现和维持,努力实现社会大众的信息自由化。传播本质上属于一种人类对于信息的共享行为,在这种视域中个体信息通过媒介渠道形成信息流并达于他人,实现信息大众化的传播目的。依据传统传播理论,传播过程分为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传者、反馈若干步骤和组成。在这样的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和组织,但是在这种传播模式中,信息经过一个把关的过程。传统传播理论的“把关人”是一种普世概念,可以均指个人或媒体,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作用,维持、调节或者终止信息传播效果。这种“把关”更倾向于媒介中的信息的被动筛选,受众处于信息流的末端,合理化的传播过程应该包含反馈这一过程,但在这种传统模式下,传播者成了信息的主导,实现了对于信息的主体化控制。网络具有广大的覆盖面,它的触手遍及全球,受众参与度非常高,它通过图像、声音、影响结合,迅速地传播信息,并得到及时速效的反馈。在这种传播模式中,省去了中间过程,信息通过传播者直接得到传递,并且网络具有无限的资源,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这就省去了把关环节,受众可以自己选择想要的信息,例如在浏览器中键入他们关心的事情,就可以实现信息的多源,传统的传播方式得到改变。

二、由“至上而下”变为“水平互动”

在传统传播理论中,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三种方式,报纸发行量达,拥有大量读者,但是制作工序多而复杂,同时受文化水平限制较高,群众基础不大。广播以无线电声音为媒介,它传播迅速,时效性好,电波不受空间和交通条件的限制,也没有文化要求,通过声音使受众在头脑中形成影像,但是听众在这种传播路径中毫无自主能力,唯有被动地接受安排。电视以无线电波的应用为基础,以图像和声音的传播为媒介,营造了真实的多媒体集合体,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现场发生的事情,但是它除了有广播存在的弊端外,还有着新闻制作方面的技术物质条件,同时也受发射距离和接收设备的限制。网络传播整合了以往单一的传播路径,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为一体,它不分地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拥有无限的资源,可以说,电子网络有多大,信息存储量就有多大,网络是处于一种无限延伸的状态,它所传递的信息也同它无限地被延展着。网民看新闻,不仅可以看这条新闻本身,也可以查到同这条新闻有关联的其他信息及背景情况。同时,网络多向的传播路径,使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方式灵活,手段多样,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置网页,订阅喜欢的新闻和讯息,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博客、个人空间等方式把信息传递出去。

三、由“主客关系”转为“一体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