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改革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教育改革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教育改革的建议

对教育改革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户籍改革;农民工子女;教育;影响;建议

一、引言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91.7%的人认为户籍改革“太有必要了”,户口的最大作用是“方便孩子上学”(57.5%)和“能提供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切实保障”(35.9%)。附加在户籍上的社会保障、就业、医疗、教育以及行政管理中名目繁多的对农民工和其他非当地户籍公民的不平等待遇,使得户籍改革的呼声日涨。

户籍制度改革作为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也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目前而言,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由于户籍影响,至今还没有完备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体系,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状况也对其子女的就学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户籍差异的解决与否影响着他们能否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不仅影响他们个体的发展,影响我国“普九”工作的深入进行,同时也影响社会公平体系的建立,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解决这一庞大群体的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二、调查结果

从我们的调查分析来看,有将近一半的人感觉到了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不公平待遇,基本所有的人都认为现在的户籍制度还是对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其次,在问卷中发现,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影响方面主要集中在学费的待遇不同,其次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本地的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明显优于民工子女学校,农民工朋友们在这方面也是非常的关注,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好多人都知道唯一能改变他们以及孩子命运的出路只有教育。所以他们也有个共识,那就是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最次的还存在本地孩子歧视外地孩子的排外情绪。

基本上所有的农民工表示希望户籍制度改革能进一步深化,有百分之三十五的人表示希望彻底的取消户籍制度的差别,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持有较谨慎的态度,希望户籍制度改革能够有序地推进,而不是一下子彻底的放开。其他人也表示要降低户籍制度对各方面的影响。

三、存在问题

尽管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在不断的发展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的改革还是任重道远,还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当今制约农民工留在家乡工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一)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虽然有些地区的教育局建立了一些民工子女学校,从表面上看也给了民工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但从我们的调研中发现,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明显没有给本地孩子上的学校的质量好,但从老师的学历、综合素质就可看出。其次,教育局的教育经费分配也是不均的,对民工子女学校的教育经费相对较少,教学设备、活动器具都比较的落后,完全不能和本地孩子上的学校相比。

(二) 学费收取的差异

这个问题,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由于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度不同,所以与之对应的教育改革的进度也不相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省份,已经取消了借读费这项收费,实现了民工子女与本地孩子学费相等的目标,但有些发展不是很好的省份地区,还是存在收费的差异,仍然有借读费这一项,加重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负担。还有一些地区有一些私立的学校,这些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户籍的要求很低,基本都能上学,但是其以盈利为目的,学费当然是相当的高,让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望尘莫及。

(三) 本地孩子对民工子女存在歧视

有些地区的教育局允许民工子女与本地孩子一起上学,学费也是一样对待。但是,在这些孩子们当中,存在着大量本地孩子看不起外地孩子,欺负民工子女的现象。本地孩子仗着自己家庭条件的优越,相当然得歧视农民工的子女,对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四、对策和建议

(一)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户籍制度的限制

我们要更加放宽户籍对农民工的限制,尤其要在民工子女教育方面提供便利。把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证尽量等同于本地户口的功能,可以采取积分措施,对一些长时间、有特殊技能的、有特殊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加分,帮助其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更快地取得当地的居住证。另外,要实行积极的人口迁移户籍政策、大幅度降低城市准入条件,本着“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原则,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做好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接受基础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稳步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

(二) 降低流动少年就学的门槛

从前面的描述中已经知道,民工子女在本地入学还是存在一些限制条件的,我们应该降低其门槛,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跟随父母一起生活,可以享受到父爱母爱。具体的措施可以是:建立外来务工子女学籍流动制度,在户籍不变的情况下对学籍流动限制降低,允许外来务工子女的学籍随父母工作地流动;减免外来务工子女的借读费,在经济发达城市免除其借读费用,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可以采取减少解读费用的措施来改善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从而减少了户籍限制教育的问题。

(三) 流入地加大对民工子女学校的拨款

在流入地政府的财政预算里,增加对民工子女学校的拨款,使其拥有与本地学校一样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以及活动器具。加强民工子女学校与本地学校的合作、对话,是两者更加的了解。以济南市为例,为优化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教育局根据济南市《关于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接受基础教育工作的意见》,经过调研和论证,将济南普利初级中学(原济南第七十一中学)等十三所学校设立为城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定点学校,此举为农民工子女接受基础教育创造了条件。让农民工的子女享受到和城镇人员子女一样的教育环境,让其顺利就学,使其健康成长,让所有的孩子接受平等优良的教育。

(四) 建立完善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系统

广泛建立小学和初中,方便学生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减少因地理因素限制农民工子女读书;适量建设寄宿制的高中和职高,为广大农民工子女创造更多读书学习的机会,对于学校距家较远的学生可以选择寄宿,方便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高中和职高可以根据需要建立,解决民工子女进一步求学的要求,特别为他们中学习成绩好、能力出色的学生提供继续报考大学的机会。必须提出的是: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职高,入学必须相应降低,要让学生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学生有机会入校读书学习。(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亚楠.我国流动人口永久性迁移中的户籍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对教育改革的建议范文2

时下,当代基础教育正遭遇着一次史无前例的震荡,优化教学方式、培育优质教育资源正成为势不可挡的教育潮流。中国教学改革正进入“深水区”,一批引领当代教改的“头羊”学校赫然而现!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一批不甘寂寞的学校领导者怀揣探究最高效教学改革的梦想,加入了向“头羊”学校的取经之路,成为改革名校的粉丝。

改革不仅需要学习的热情与勇气,更需要冷静、理性的学习姿态。学习绝非“粉丝”意义上的膜拜与模仿,其真意是一次经验升华、智慧启蒙、灵魂重铸的变革性实践。教学改革绝不止是一种操作、一场运动,更是一次实践的探险与核心理念的转基因重组。这就决定了:任何一种完整意义上的教学改革学习都不会是对现成做法的照搬与复制,它更是对成功学校改革全程的一次立体品鉴与深度揣摩,对其教学灵魂的一次把握与提炼。方法与操作只是教学改革的“浮油”,它常变常新、变化多端,只有蛰伏在其背后的改革精神与教学魂魄才是恒久受用、持续再生的。学习一场教学改革的本质就是对这种精神与灵魂的把握与再现。也正是如此,只停留在操作层面的教学改革学习活动注定只是捕风捉影、走马观花。这种学习始终领会不到教学改革的真谛,品尝不到改革的甜头,最终不能促成一所学校脱胎换骨式的变革。

教学改革是理念与实践的对接和碰撞,真正的教学改革学习活动一定是由理念析取、接入实践与再度创造组成的完整过程。教学改革虽有学习模板,但改革者学习的不是它的表象,而是隐藏在这一模板背后的教学灵魂。成功的教学改革学习者一定是一所学校教学灵魂的重塑者,他人的教学改革模板只可能成为自己教学创造的引子与基石,而不可能代替自己脚踏实地的探索,不能成为自己教学改革的理想图景与终极目标。

教学改革学习活动是“取魂”而非“取法”。在当下学习热潮中,我们最担忧的是粉丝学校在学习中迷失了自己,让自身的教改蓝图与改革卓见消亡在“粉丝”式的学习中。成功的教学改革既不自我崇拜、孤芳自赏,也不削足适履、邯郸学步。无疑,要把教学改革一步步推向成功,学校与教师需要仰视名校、接力改革,摄入“头羊”学校的改革营养与教学智慧自不待言。把头羊学校的教学灵魂“请进来”,使之与自己的教学文化与创意实践结合起来,让这种改革之“魂”在自己的教学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使本校教学灵魂的缺陷得到扶正,教学的亮点与特色持续走强,这才是教学改革的正途。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 710062)

对教育改革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校;英语教学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一种教育心理学理论。构建主义与现代素质教育相吻合,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再到建构主义,如今的建构主义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自身发展依赖于儿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外界的认知,而且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无限循环中使儿童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提高。随后很多教育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对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进行进一步分析、整理,并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为建构主义应用于教学创造了条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知识的建构要以心理结构、经验以及信念为基础,特别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以及社会性,并在该理论基础上对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提出了新的观点。近年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西方国家尤为盛行,其对教育改革以及教师技术的创新有着深刻指导意义。如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有了更理想的发展平台,所以建构主义在以后的教育领域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影响下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

英语是一门应用性语言学科,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关注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要求,所以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着改革、转型的局面。如今建构主义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学理论,而且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的支架式教学模式、随机通达教学模式等教学方法均得到了有效实践。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影响下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思路

首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课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方面,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要求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施灵活性教学,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不仅要求重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实现大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班级的学生在个性特征、认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个体差异,相同的教学过程可能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通过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该教学理论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不应该是外部作用下的被动接受,所以要确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通过对学习乐趣的体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学生学习以及进行知识探索的指导者和引导者,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英语是一门应用语言课程,对实践性要求较高,而且学生之间存在一定个体差异,所以英语的学习和应用应该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实现学生的个体发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进行知识灌输,需要在现实社会背景下通过对各种学习资源的利用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所以情境教学非常重要。

(二)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路径

首先,高校英语教学要进行理念创新。目前的高校英语教学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长期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方面缺乏创新思维,教学质量不理想。因此高校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禁锢,积极探索新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并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寻找新的英语教学路径。高校英语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方面,同时还要转变教学风格,让自己真正成为教学规划者、设计者以及实施者。其次,探索有效、完善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应用对语言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只有采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能力。所以高校英语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并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方法进行灵活调整,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再次,丰富教学内容和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英语的应用和提高离不开现实中的生活环境,所以有必要对高校英语教学进行生活化,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多组织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英语应用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此外,高校英语教学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学生是建构知识体系的内在动力,而教师只是外部因素,所以不能像以往一样进行机械式灌输,而是要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并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三、结论

以上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的相关探讨。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英语教学改革重点在于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被动学习态度转变为主动。总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李淑辉(1980-),男,助教,在职,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永州分校,本科,研究方向:英语。

对教育改革的建议范文4

在高等教育向现代化、国际化、综合化发展的时候,如何通过大学英语教学使学生具备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所培养的大学生是否能适应经济建设和信息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形势,高等教育正发生着重大改革,正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向重视能力培养的教育转变。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发,新一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全国深入开展。在我们大力提倡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作为西方教育心理学中流行的教学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对英语教学实践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建构主义又称为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1]。后来,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又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2]、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3],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也为其具体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1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思想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习者对于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是根据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并赋予意义的;该理论强调了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确认了学生、教师、任务、环境四个方面的多种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处在中心位置的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学生,后三者则构成学习的中介因素和外围环境,对学习者的个人知识建构起极为重要的作用;该理论还汲取了人本主义的思想精华,特别注重学习者的全人发展——除认知发展外,还有学习能力的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和个性品质的发展[4]。

1.1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向输入(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双向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即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4]。学习应该通过学习者的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来实现,不是简单地沿着记忆的流程进行。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成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里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也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或重组[5]。另外,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借助人际间的协作活动来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中的学习环境分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其中“意义建构”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习者记忆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6]。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知识的导航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1.2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形成了全新的教学理论。目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主要有[5]:①随机通达式: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途径、用不同的方式开展的教学过程,从而让学生获得对同一问题或同一事物的多方面认知。②支架式:指在教学中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有助于理解知识的概念框架,通过先小后大的步骤,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从而达到深刻全面的认知。③抛锚式:以有趣、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性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2 建构主义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十分关注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对学习和教学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这对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创新大学英语教育都有深刻的启示。

2.1 转变师生的地位和作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前提

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改革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师灌输式”教学,转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要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并对所学知识意义进行主动建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大学英语课堂不应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应是师生的“群言堂”;教学不应再是教师的“单向传输”,而应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多边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7]: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②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③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使学生在“多边互动”中主动探究知识、建构意义,在“多边互动”中互相启迪,共同进步,不断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2.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突出了意义建构中学习的主体性,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主体建构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被动吸引的结果。外语教学的目标一是帮助学生获取语言和交际技能,二是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即学会如何独立学习。近年来,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英语教师人手相对不足,加上个人需求千差万别,学生必须学会在课后去接受更多的语言输入,寻找更多的使用语言的机会,这种情形使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任务突显重要。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自我负责管理学习的能力,即能够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监控学习过程以及评估学习成果[8]。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并对学习进行自我管理时,会学得更好、更有意义、更永久,也会更注重学习的过程[9]。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重要。

建构主义认为虽然知识是由个人建构,但对新知识的理解产生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的交互作用中,即在合作学习中建构更加准确而全面的意义[10]。合作学习教学观融入互动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利用课堂中的动态因素,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的教学形式,小组成员(包括老师)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以完成对知识的建构。通过小组活动,合作学习营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教学环境。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下,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思维得以激活,见解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共享,个性得以张扬,从而新的知识意义得以主动建构。英语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课,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来获取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同时又培养了团结协作、勇于进取、善于交际的良好品质。

2.3 创设学习“情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

建构主义理论非常强调学习环境在学习中的作用,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6]。这就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的创设。由于我国的外语学生几乎不可能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习得英语,他们与英语的接触主要是在同学中和在课堂上,因而创造语言情境尤其重要。网络是创设真实、生动、丰富情境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网络所提供的英语环境和材料极大地增加了真实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来创设真实的语用情境,尽量给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逼真感受,这样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在逼真生动的情境中建构自己的知识。

2.4 建立以建构性学习为宗旨的教育评价体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评价都依赖于终结性评价方式,即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这种终结性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只注重学习结果而导致的应试教育、应试学习、误导学习动机、扼杀学生个性发展等。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评价应该是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学习者进步的学习过程以及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所创设的学习环境。评价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根据学习者的要求和情况的变化来设计教学,改进和精练教学策略,使学习者通过建构性学习朝着更高方向获得持续进步。”[11]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建构主义评价思想的集中代表。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12]。形成性评价可以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形成性评价的引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终结性评价则采用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13]。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有助于避免考试的“指挥棒”效应,减少应试教学和应试学习的倾向,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2.5 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

建构主义理论汲取了人本主义的思想精华,其别注重学习者的全人发展的思想,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合格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应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因此,教育既要重视知识拓展和能力培养,也要强调品德修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应该积极地探索语言本身的学习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外,还应该努力发现如何促进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和个性品质的发展,如何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西方教育心理学中流行的教学理论,对中国传统教学理论并非全盘否定,而是一种“变革”、“创新”。一方面,这种变革适应新时代学生心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更新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英语教学实践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Piaget J, Inhelder B.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M]. New York:Basic Book,1969:6.

[2] Vygotsdy LS. Mind in Society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23.

[3] Bruce A, Marilyn,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the Constructivst Classroom [M]. Corwin Press, 1998:16.

[4] Marion Williams, Robert L.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6.

[5] 范琳,张其云.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28-32.

[6] 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85.

[7] 宋红波,耿殿磊. 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6,8(4):87-90.

[8] 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15.

[9] 解芳. 自主学习对高校外语教学的意义[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社会版,2002,24(1):122-124.

[10] 候民吉. 从建构主义教学观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 吉首大学学报, 2006,27(5):172-176.

[11] 胡家英,李晓岚.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23(5):50-51.

对教育改革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学观;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尝试把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引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希望对改变这种困境能有所帮助。人本主义教学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心理学中的贯彻与应用,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育目标从“治疗和矫正”到“预防和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教育目标应该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目的和意义,是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而且要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预防和发展性,而不仅仅是针对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治疗和矫正。

二、教学过程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避免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突出学生内在学习和意义学习,是人本主义教学观的核心思想。就针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如何保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变的动态教学法。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与学生,以问题、情境或活动为中心,展开互动式的教学过程,通过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和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针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高职院校在动态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采用体验互动式教学,将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理解心理学的理论,并运用所学的心理调节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三、预设和生成的教学安排

传统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沿用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教材编写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性和针对性不强。基于这种现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高效教学应当从改革教学内容入手,保留基本的、必要的心理学理论,增加与高职生生活、学习联系紧密的相关教学内容。教师一方面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备课、授课,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以及社会出现的新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四、教学评价从“教师说了算”到“多元评价相结合”

在教学评价上,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学习的程度和价值应由学习者自己来评价,以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启示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关注学生自己的感受,从操作上讲,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学习评价,建立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定相结合的学习评价机制。

此外,人本主义教学观还强调在教学中建立真诚、关注、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这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工作也是一个有益的启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像朋友一样和学生相处,又像慈祥的长者一样耐心帮助学生,以自己的真诚帮助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我们应该相信,将人本主义教学观的理念引入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中来,对促进人的真正发展,促进教学的改革和模式的转变,将会有着极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朝辉.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述评[J].咸宁学院学报,2010(03).

[2]肖三蓉,王 挺,刘 颖.人本主义教学观对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启示[J].新课改研究(高等教育),2011(03).

[3]简福平,吴雪梅.当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其对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对教育改革的建议范文6

论文关键词: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战后美国 基础教育改革

20世纪以来,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教育改革迭起,虽然各个时期的改革目的不尽相同,但每次改革都是以基础教育教学为主,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20世纪50年代崛起的结构主义,对美国课程改革影响重大,自20世纪中叶至今仍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试以二战后美国历次教育改革为线索,论述结构主义对其的影响。

一、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及主要观点

(一)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背景

结构主义课理程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二战以后,出于与苏联抗衡的需要,美国急需改善教育质量低下的局面,要求改变教育落后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而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无疑成为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强劲催化剂。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国防教育法》。1959年底,在马萨诸塞州的伍兹霍尔,全美科学院召开了35位各领域专家参加的会议,布鲁纳担任主席。《教育过程》一书是布鲁纳在大会结束时做的总结报告,其中心问题是,教育课程的编制中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它是围绕课程改革的中心论题阐述教学理论的,因此又称为结构课程理论。

(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1.课程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指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则等理论知识。布鲁纳认为,只有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门学科;只有把具体的事物放到知识的结构里去,才容易记忆和便于运用;只有掌握了基本结构,才能举一反三,有助于理解其他类似的事物。

2.学习准备观念的转变,提倡早期学习。

提倡早期学习是布鲁纳的中心思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关于“学习的准备”部分的第一句话就是,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式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因此,他认为应该将比较高深的科学知识让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学习,随年级升高,多次反复学习,逐渐加深理解,最终掌握。在课程编排上,提出了螺旋式编排方式。

3.提倡发现法。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体认识结构的构造过程,基本结构要靠学习者对它的主动作用来获得。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下,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事物的规律,获取知识,成为一个发现者。

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在历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一)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改革

这次教育改革就是在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在这次改革中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贯彻。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使美国认识到自身科技教育的落后,他们决心改革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数学与自然科学教育。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防教育法》规定,增拨科学教育经费,重点改进各级学校的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称“新三艺”)的教学,这成为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改革开始的标志。

在结构主义的影响下,此次改革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变革。课程目标,从“生活适应”教育转向基础科学知识的教育。教学内容,出现了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在内的“新三艺课程”。新教材的编写,采用螺旋式编排方式。内容现代化,使教学适应时代的需求;内容理论化,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某些课程内容逐级下放,贯彻早期学习的理念,等等。教学方法,倡导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从未认识的观念之间的关系和相似的规律性,像科学家一样思维,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和发现的积极性。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优等教育,强调理智训练和智力发展,培养天才,制订了严格的学术标准并采纳了重视学术性科目的课程政策,加强了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语的教学,适应了美国当时的需要。可以说,这次教育改革有针对性地纠正“适应生活”教育的弊端,提高了美国教育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过于强调学科独立性和完整性,教材编制脱离学生实际,对教师要求过高,造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局面。同时,这次改革由于过多增加了抽象理论知识的比重,忽视了应用知识和基本知识的训练,产生了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

(二)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改革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则是源于对结构主义课程的批判,其思想基础是人本主义思想。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激起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造成学生对科学的日益冷漠和不信任。人们开始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反思,指责学校压抑个性,是非人道的,学术至上的课程受到怀疑和指责。在这种形势下,人本主义的课程改革思想兴盛起来。

这次教育改革注重个人的自我实现;课程结构方面反对学科中心课程,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课程内容上提出“适切性”原则,即课程要符合学习者的兴趣、能力及需要,与其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密切联系;课程结构的组织上注重“统合”,打破教材界限,强调知识的广度而非深度,关心知识的内容而非形式;教学方法上倡导“掌握学习法”,以情感影响为主,提倡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情感上的联系。

可以说,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是对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颠覆,它对结构主义课程的唯理智、唯学术倾向进行了强烈的批评,反对片面地把重点放在智力和学问上。因而,这次教育改革不仅没有体现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影响,其思想反而在改革中受到批判。

(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改革

70年代的人本主义课程改革,并没有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反而助长了反理智主义,造成了学生学业水准低落和纪律训练松弛,甚至不少公立学校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对知识的掌握比60年代的学生还差得远。这使人们又开始重新反思结构主义课程的价值,重新强调中小学教育中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掌握读、写、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次改革思潮称为新学科结构主义思潮,其要旨在于既强调学科知识,又避免学科结构主义的唯理智的片面倾向,美国又掀起了一场“回归基础”的教育运动。

这次运动中,各科目注重基本事实、概念和原理的教授,大力压缩选修课,对学生实行严格管理,加强纪律教育。在小学,要把读、写、算作为重点;在中学,要把大部分在校时间用于英语、自然科学、数学、历史的教学等。这场恢复基础的运动,虽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但是消除了人本主义课程改革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到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注重科学素养,提高教育质量,奏响了80年代教育改革的前奏曲。

(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

1983年4月,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于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提出了加强学术教育,揭开了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的序幕。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家学会为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先后在16个州开始试行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又制定了“2061计划”,倡导“教导所有的学生在各科学和技术方面有相当扎实的基础”。该组织在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一份题为《普及科学——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的文件,强调教学的重点应集中在最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上,并且更有效地把科学基础知识教好。

进入90年代,美国已真正认识到学术素养不足是学生培养质量下降的症结所在,1990年的《全美教育目标》,1991年的《2000年教育战略》和1993年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都一再强调中小学的核心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科学素养。

可以看出,自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又重新强调学术标准,提高教育质量。为达到这一目标,政府颁布各种文件、方案,制定国家标准,来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内容上,注重最基本的知识,不求广而求精,结构上,要求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而不在于内容有多高深。这些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观点是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