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实践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实践教育

科学实践教育范文1

1.1一般资料

以我校2013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作为研究试点进行改革。主要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随机选取该2013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的400名学生分别入选对照组(年龄18~22岁,男76人,女124人)200人和实验组(年龄18~22岁,男78人,女122人)200人。两组学生均为高中起点,全国普通招生,学制3年,年龄、性别比例、教育背景及以前学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由相同教师带教,具有可比性。

1.2实验方法

对照组按以前传统内科学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实验组则按照改革后的内科学实践教学新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包括按照《临床助理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要求和基层医疗机构对全科医师内科技能的需要,重新调整内科学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学时比例为1∶3,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点渗透人文关怀教育内容,突出内科学能力、素质培养与理论应用并重的原则,尤其注重实用性;规范优化实训项目,制定《内科学实训课程标准》《评分标准》与内科学实训课学课件,用于更有效地指导教学;融诊断学技能于内科学实践教学之中,通过设置环环相扣的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学习;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大力开展床边教学,分组讨论,小教室授课等特色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考核,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践技能考核成绩。课后发放问卷调查。

1.3评价方法

以百分制形式统计两组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并自行设计问卷,围绕该实践教学新模式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人文素质、提高了临床实践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课后发放问卷,学生当场填写、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考试成绩比较对照组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平均分数为(75.78±2.4),实验组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平均分数为(90.76±3.2),两组平均成绩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科学实践教育范文2

关键词:信息化;口腔内科学;混合式教学模式

1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优势

1.1提升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实施使教师可以重新选择教学工具,采用新颖多样的课堂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混合式教学可以大量扩充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解决了原来教学时间有限的问题,并且可以掌握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差异做出相应调整,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利用一些网络教育平台实现及时、多样、全面的互动和反馈,让教师可以根据反馈结果做出更为适合的教学设计来提高教学效果。对于一些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可以采用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让知识的呈现更加立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1.2教学方式多样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积累的优势和经验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效衔接,强化课堂教学设计,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评价方式。线下教学可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CBL教学法、PBL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等,并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翻转课堂、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等相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有利于学生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建立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下与线上、个人与小组相融合的全方位学习模式,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

2信息化条件下口腔内科学混合式教学设计

口腔内科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基于岗位工作项目和OSCE对课本内容进行梳理,按照疾病案例的方式对课本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分成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儿童牙病学、老年牙病学、口腔粘膜病学5个模块22个项目,每一个项目设计一个OSCE方案和内容,如图1所示。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了学习通这个网络教育平台,将整个学习过程分为课前导学、课中助学、课后研学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

2.1课前导学(知识传递)

A.阅读任务单。课前,教师要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关注学科发展动态,丰富教学资源,更新教学理念,将PPT课件、微课、课堂实录、视频、动画、图片、病例等资料梳理好并上传到学习通平台,以通知的形式下达教学任务单,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重点难点、考勤方式、完成时间等内容,对知识有一个初步的建构,起到激励、导向和反馈调节的作用。B.自主学习。学生课前利用学习通平台、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等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习通本次课程章节的相关练习题,及时做好课堂知识点笔记,完成对知识的初步记忆和理解。教师通过批阅练习题、查看学生的提问和讨论、学习通平台大数据分析获得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反馈,根据反馈结果重新设计课程教案,制订出更适合学生的授课内容及教学方式,确定OSCE方案和内容,培训标准化病人。C.交流讨论。学生们对病例进行讨论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同学间相互沟通交流有利于解决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取长补短,相互进步,初步完成对所学内容的建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2.2课中助学(知识内化)

A.课堂签到。教师上课提前10min到达教室,准备好教学文件等材料,利用学习通平台发起签到活动(手势、拍照、二维码等)。B.设计学习情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习情境的创设,根据不同课程内容的要求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并注重思政教育、双创教育的融入,扮演好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吸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C.OSCE考核。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的选人功能让学生进行OSCE考核,操作结束后对学生的考核进行赋分。OSCE考核有助于综合评价学生对口腔内科学实践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情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逻辑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在实践中能够得到提升。D.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OSCE考核结果进行积极思考,由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最后通过教师的点评讲解理解掌握OSCE考核所涉及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3课后研学(拓展延伸)

A.完成课后作业。课后,学生在学习通平台上完成关于本节课的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真题,提交思维导图等作业或作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挥创造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可以在学习通平台查看每道试题的正确率,及时反馈答疑,批阅学生作业,并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平台展示。B.作品互评与讨论。在学习通平台提交作品后,学生间进行互评,对其他同学的作品给予多元化评价,汲取优秀作品的亮点之处,同时规避其他同学出现的问题,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评价能力。C.扩展阅读。教师上传相关课外课程知识链接、书单和其他资源,让学生进行扩展阅读,在知识的巩固和延伸中拓宽视野。

3结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的进步,学习过程和教学设计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不仅掌握了应获得的知识,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提升。教师还应不断加强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打造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敏敏.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06):112-113.

[2]蒋丽萍.新时期高职“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改革[J].纺织服装教育,2021,(01):70-73.

[3]周红.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智富时代,2018,(01):167.

[4]多召军,赵蔚,李玉斌,等.问题解决学习视角下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2):32-38.

[5]于歆杰.论混合式教学的六大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9,(05):14-18.

[6]解红,刘建.“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05):50-52.

科学实践教育范文3

强调依据课程标准开展教学。要切实防止教学“抢跑”,不培养“超学儿童”。特别是小学阶段语文、英语学科要严格坚持“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强调学业基础、扩大知识面,不得赶进度、增难度。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如古诗词、汉字书法、楹联等内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文学名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系列科学活动,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课题,解决好科学类学科教学的小初衔接问题,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

构建开放性的教与学模式。加强学科教学内容与社会、自然的联系,让学生学习鲜活的知识和技能。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用“微写作”形式解决实际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加大听说练习比重,为学生提供外籍教师辅导等。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中小学校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鼓励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的实现形式,倡导“玩中学”、“做中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合作、探究类的学习活动。支持走班、走校以及网络在线的个性化学习,加强与社会教育机构的合作,通过购买服务,市、区县两级共同推动整合博物馆、科技馆、大学实验室和图书馆等社会资源,在市、区县、学校网站上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活动菜单式服务。

关注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小学阶段禁止统考、统测,只记录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参与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学生成长情况。初中阶段开始完整记录学业成绩,开展学生学业评价。物理、化学学科将学生初中三年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成绩纳入中考考试评价体系。充分利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发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推动教与学改进,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科学实践教育范文4

1 拓宽教育空间,教学活动生活化

如在我们开展“爱我环境,爱我家园”的主题活动时,我们便可以带领孩子在周围的街道和社区走走,让孩子们去观察这些地方的道路、河流、两侧的绿地状况以及房屋的墙壁。孩子们通过观察会发现这些地方有着不整洁的地方,道路上有垃圾存在,河流中有绿藻出现、两侧的绿地有车轮的印记,并且在房屋的墙壁上也长着“牛皮癣”。这时我们便可以让孩子们知道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生活的家园是极为重要的,并且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去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并让他们去设计一些可以使得环境变得整洁的物品,等孩子回到学校后便会开始思考办法。有的孩子会制作一些宣传标语;有的孩子会用废弃的材料制作一个垃圾桶;有的孩子会懂得试验一下洗衣粉和洗洁精哪一种对付墙上的“牛皮癣”更加有效,然后我们再让孩子们去评说他们设计的物品的优缺点,让孩子们对于学习设计更有兴趣。

可以说教学环境是孩子在学习中的第三位老师,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活动都在日常的环境中得到提升,孩子通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得自己的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也担当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与他周围环境密不可分,老师要在孩子学习体验的过程中为他们积极营建一个良好的氛围。当孩子们在思考和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老师要积极引导孩子去度过这些困难,并且老师也要仔细观察,看看学生是否遇到了阻碍和困难,要懂得在适当时机去鼓励孩子或是帮助孩子;当孩子遇到失败和挫折时,我们不要去忙于批评孩子或是给他正确方法,而要让孩子们懂得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要通过适当的提示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不足所在,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有信心地积极主动地前行;在孩子们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鼓励他们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这样不仅他们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分享经验,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如在让孩子们理解植物生长的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栽培植物的方式帮助孩子去理解感受。在栽培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那些不懂得技巧的孩子们进行指引,对那些不能够完成的学生也要注意鼓励,并让他们树立起信心,而且在栽培和种植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可以让几个孩子分为一组,共同学习,共同完成。

科学实践教育范文5

关键词:大班教学;形象化教学;学习共同体;数字信号处理

作者简介:卢迪(1971-),女,天津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兰朝凤(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66996)、哈尔滨理工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C20120001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86-02

自大学扩招以来,各高校普遍存在学生多教师少现象,因此本科生的公共课、专业课的讲授常采用大班额配课制度,学生数在百名左右。大班教学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班教学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在大班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小班教学减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特性被忽视,学生往往学习动机较低、学习积极性较差、学习被动、注意力不集中,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不认识、互动很少。[1-3]另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由于大班教学导致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机会大大减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师往往采用“一言堂”的教授模式,教学方法单一,而且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数多,教师很难从学生那里得到有效反馈,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理解程度。

针对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关注于大班教学方法的研究,从中国知网的统计来看,2010年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有123篇,2011年有203篇,2012年有155篇。这些论文中,80%左右的研究集中于大学英语等公共课程,而对专业课程的大班教学方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这门专业课的大班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自动控制、测控仪器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理论性强、数学知识应用较多、物理意义不明显,公式推导多,是学生普遍认为较难学懂、理解的课程之一。本文针对大班教学环境特点,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构建学习共同体方面出发,通过改善课堂效果,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达到提升“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大班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建立“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员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团体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并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学习任务,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过程需要与物和教材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为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针对任务或问题去思考、分析、理解、探究,和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互动,[4]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习者,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将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单向活动回归到师生互教、互学的双向活动,师生关系不再是“管理者—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是“民主平等”的关系。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讲者,而应像主持人一样,是知识的介绍者和串联者,学生应作为知识的“主讲者”阐述其对知识的理解。只有理解“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才能应用“知识”。譬如在讲授傅里叶变换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从周期信号的分解历史开始介绍,从18世纪Euler、Lagrange等科学家对弦振动的分析(此内容物理中有相应实验),19世纪Fourier给出了周期信号级数的展开和积分、Parseval关于时域和变域的能量守恒原理、Dirichlet给出的级数和积分条件、Gibbs阐述的吉布斯现象,到20世纪无线电的产生、Nyquist采样定理、Wiener功率谱、Cooley&Tukey给出的FFT算法等。通过对傅里叶变换演变历史的介绍,学生很容易接受将任意信号分解为三角函数或指数函数形式的必然性,进而理解傅里叶变换的重要意义,掌握信号从时域到频域的转换过程。鼓励学生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对教师介绍的有关历史进行深一步的挖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相关知识进行初步学习,当课堂上教师讲解到相关知识点时,学生可以进一步补充自己了解的内容和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大学工科专业课所讲内容本质上是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如何将这些基础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是工程类本科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而只有理解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很好地应用它们。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物理学家波兰尼将人类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其中默会知识本质就是理解力,是一种领会进而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从而达到对它的理解和控制能力。相同的教师给同一批学生授课,但是每个学生的理解程度不一样,这就是默会知识掌握程度不同。默会知识的获得是与特定的问题或任务情景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方式都受其独特的生活和文化环境影响,因此对相同问题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掌握默会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置身于知识所在的日常实践情景和科学实践情景中,通过参与专家、同伴的思考和行动过程而获得那些不能明确表达的规范、准则等。

为加强“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的实践性,尝试将学生分为Flash课件制作组、MATLAB课件制作组,DSP程序编写组等,让学生将比较抽象的数字信号理论知识用自己的方式形象化表达出来,以判断其对默会知识的掌握。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充分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在观点的碰撞中,触发灵感,加强批判性思维,提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课堂效果的掌控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是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调动学习主动性,而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建立统一、规范的课堂秩序,如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上课时不准许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不能无故大声喧哗,发言前要举手示意教师等基本行为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确保课堂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教学效果,要使学生清楚了解、理解这些行为规范,并自觉遵守执行。其次,教师要利用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语言要简洁、准确、生动、富有逻辑性,可以通过声调的变化强调所讲知识点的重要性。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不用一直站在讲台上,可以到学生座位附近边走边讲,这样,不仅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还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当教师走到学生身边时,学生必定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教师身上,提高了其听课的专注度。教师在教室内的走动,还有利于随时维护课堂秩序,并随时得到课堂信息的反馈。

课堂秩序的规范不是要求学生沉默地听,而是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学生如果想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随时举手示意教师。教师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而教师则处于一种裁判的地位,负责给出结论和维持课堂秩序。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始终处于主讲地位,而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形象化教学

在文献[5]、[6]中都提到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形象化教学方法,目的是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描述与物理概念、物理过程之间的联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将数学描述用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譬如在学完DFT的定义后,可以启发学生将拉氏变换,连续时间信号傅里叶变换(FT)、序列傅里叶变换(DTFT)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在s平面、z平面上画出来。虽然教材上有相关图形,但是可以让学生将这几个图形及模拟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绘制在一张纸上,如图1所示。在图1(a)中,虚轴上的拉氏变换对应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的FT;当时间信号为非周期序列时,进行DTFT变换,那么z平面上(如图1(b)所示)的单位圆对应的是序列的FT,此时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出数字频率仍然是连续的,但是具有了周期性质,这种频率连续的信号仍然不能用数字处理芯片进行处理,因此要在单位圆上进一步将连续的进行离散,如图1(c)所示,将单位圆N等分,即,可清楚表明DFT的概念。在解释图1(d)(e)时,重点强调模拟滤波器的角频率范围是,而数字滤波器的数字角频率是周期性的,只研究这一个周期就可以。

在课堂讲授中,多媒体教学能将抽象、生涩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在多媒体教学上,可以将PPT、flash和MATLAB综合在一起应用。例如,在讲解卷积、圆周卷积等概念时,由PPT给出相应概念与公式,用flash展现2个序列做卷积、圆周卷积的过程。将圆周卷积中的移动序列做成一条贪吃蛇的形状,学生们看了之后,对圆周卷积有了一种直观的认识,对其原理的理解也更透彻。此外,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对于“数字信号处理”这类理论较强的课程,单纯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往往不佳,譬如在推导一些定理、公式时,推导过程直接呈现在PPT上,学生一眼扫过,导致思路跟不上(或也不愿意思考),理解不透彻,此时还是传统的板书效果更佳。在授课中,将知识的重点、难点及重要公式的推导由板书的形式呈现出来,方便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日后对资料的整理和复习工作。

四、小结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理论强、公式多、难理解的课程,在大班教学环境学下,如果学生不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则教学效果不佳。通过推行“学习共同体”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主动性,通过形象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外在兴趣点,以达到学好、学透“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艳莲.高校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方法的优化[J].教育与职业,2011,(12):164-165.

[2]刘晓利.“特朗普制”教学模式与大班课堂教学的控制[J].计算机教育,2011,(12):59-61.

[3]于化新,刘慧慧,谢鑫.大班教学问题与策略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1,(6).

[4]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科学实践教育范文6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实施,而课堂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新教材在理念、体系、形式和内容方面新教材有巨大的转变,体现了时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新理念、新思维的同时,给中学课堂也带来了强烈震撼,广大教师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把握新教材,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达到完美统一,在蓬勃发展的教育改革中充分展示新教材的魅力呢?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们应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和研究。

总之是学生缺少预习,没有及时的总结,更谈不上对知识的运用,要想打破这个局面,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会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1.定位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因此,教师的角色便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成为学生的优秀组织者、帮助和引导者。

2.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新课程体现基础性、普及性,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应因材施教,分层设计目标,分层实施教育,培养出个性丰满的学生,让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兴趣,感受成功。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

1.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数学的使用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望。比如如何利用数学知识测量我校旗杆的高度。学了圆锥面的展开图的内容后,让学生练习制作形状为圆台式的灯罩,圆锥形状的烟囱帽等活动。

2.规律性。数学本身存在着一些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总结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概念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对客观事物形成感性认识,再经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而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概念教学不应只是简单的给出定义,而要引导学生亲自感受及领悟隐含于概念形成之中的数学思想。

三、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改革后的新生教材也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这是培养数学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

传统的教学中,基本要领基本知识常常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新教材给我们开拓了新的思路,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定理、公式的发现与证明过程。

如讲“多边形的内角和”,我是这样处理的:请同学们探索N边形的一个顶点能作多少条对角线;接着问,受此图形的启发你能计算N边形的内角和吗?谁还能给我们发明一种计算N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学生很兴奋地以“发明家”的角色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