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指导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指导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指导计划

大学生指导计划范文1

[关键词]创新性实验计划 实践 探索 体会

引言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2007年,教育部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大力倡导学生参与科研实验项目,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实践技能。

但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中还出现许多问题,如何使项目顺利实施,并达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实践技能,是计划实施中的关键。作为项目的指导老师,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出发,讨论分析了如何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及完成,只有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保障、指导教师的忠于职守和具有努力进取精神的大学生三个方面相结合,才能顺利完成项目,达到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1]

一、学校管理制度保障

在制度方面学校形成了《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管理方法(试行)》和《长沙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等规章制度,这些政策的出台保障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经费、资源保障

我校的“创新性实验计划”,由教务处和学生所在学院两个职能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日常管理由后者负责。学校给予立项项目资助经费,要用于项目所需的支出上,并厉行节约。立项后,首次下拨50%的课题研究经费,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使用研究经费。中期检查通过后,对于评估合格的项目下拨剩余经费。

教务处要求担任项目指导的老师,必须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要求学校各种层次的科研和教学实验室、研究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教学基地,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耗材等供学生进行实验。学校有关部门积极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提供完善的后勤服务保障。其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监督制度

“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获准立项后,随即纳入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之中,学生所在学院由专人负责,定期对项目的研况进行检查监督。主要检查内容:项目研究计划执行情况、进展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经费开支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同时也检查教师指导培养的完成情况。对于那些积极开展项目研究的学生和老师,学校予以表彰和鼓励,可以提前结题;而个别进展缓慢、精力投入不足的项目,则予以批评警告,直到撤销项目。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教师和学生对“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投入。

(三)激励制度

为鼓励广大师生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还制订了相应的激励制度。学校的激励制度包括两个方面:

1. 对项目学生的激励 学校将“创新性实验计划”纳入到教学体系中,项目成员按创新实验项目类别给予相应的奖励学分,并按学校认定学分有关规定记入其成绩总学分。对项目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将实验项目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项目。同时,学院将在评定优秀学生、推荐免试研究生时给予优先考虑。“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优秀成果,学校还帮助其申请专利,并促进其推广应用。

2.对项目指导老师的激励 对老师而言,每指导一个项目,学校按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项目指导老师工作任务的多少,给予一定的课时酬金补助。学院给予一定的教学绩点,分立项和结题各占一半。老师所指导的学生,取得奖项,获得专利,学校都将参照相应的标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二、教师忠于职守

在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其主要的不在于尽快得到某些技术成果,而是使学生有一个完整做科学研究的经历,并通过这个过程养成相应的素质。

(一)协助选题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载体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首要工作是选题。能否立项的最直接影响因素就是所申请项目的质量。创新性实验项目活动必须是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的研究项目。学校鼓励以实验为手段,以创新为目的,以解决本学科及其交叉学科、企业研发以及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某一问题为出发点,以知识、技术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为主的课题。应该优先选择源于科研科研项目,并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学术、工程技术问题,要有创造性的因素,能解决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以便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训练,能在规定的时间通过努力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巩固、加深、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工作技能以及创造力。

(二)悉心指导

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尽可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引导大学生在创造实践活动中学习,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强调对科研过程的培训,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端正态度,诫骄诫躁,为其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挥老师的培养指导作用,才能使“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真正成为一个有目的的培养过程,而不是学生盲目的尝试。老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指导学生掌握科研创新的方法、指导学生形成创新能力。

(三)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指导老师应不断努力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素质,争取成为具有创新观念、创新能力、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型老师。

三、学生努力进取

学生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首要主体,申请者必须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精神,善于独立思考,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实施计划项目强调学术性、创新性、探索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协作性,遵循“兴趣驱动、自主试验、重在过程”的原则。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的浓厚兴趣,是大学生申报项目的前提。持之以恒、努力进取是决定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圆满完成的关键。[2]

四、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尽管顺利实施,但在实施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时间问题

本科生在加入创新性实验计划前,没有对项目进行时间安排的经验,以及如何规划实验、学习和个人生活三者关系的知识。事实证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是困扰学生最大的问题,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学生需要在个人时间上做出一定的牺牲。

(二)经费问题

有的课题取得了阶段的成果,如果继续研究下去,可能很有希望。但由于经费问题,不得不停止下来。这需要学校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经费支持的力度。另外对于某些有意义价值的课题,也要尽量争取与企业合作,争取他们的支持。

(三)评审问题

创新训练计划更看重的是创新训练实施的过程,即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不能苛求学生一定要发表SCI文章,或者获得发明专利和大奖等,而应当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目前,对大学生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评定上仍然通过文章、专利等量化标准进行评定。然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发表文章的档次、难易程度不同,如何在这方面进行评价,还需要有关部门进行改进和优化。[3]

五、结语

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造就一大批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整体实施,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仅会使传统的教育思想产生有益的转变,同时也会使学校的教学管理更加高效合理,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从而培养出创新能力更强、更全面、更有竞争力的优秀拔尖人才。[4]

基金项目:2013年度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湘教通[2013]191号)

[参考文献]

[1]季宜敬,杨谨,王洪洲.建设创新实验室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M].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2):134-136.

[2]梁蕊.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践探索与体会[M].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1):122-124.

[3]王波,张学铭,宋先亮,蒋建新,孙润仓.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践体会.高等农业教育.2010,10:29-31.

大学生指导计划范文2

关键词 就业价值取向 转变 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历着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大学生就业市场也经历了由起初的“服从分配”到“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不断发生变化,本文首先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入手进行分析。

1改革开放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对于原有的就业模式造成了极大冲击,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1 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服从分配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受到当时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大学毕业生愿意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一切服从党的安排”为自己的择业方向,当时国家对毕业生采取“统招、统报、统配”政策,是计划体制下的统一指令性分配。大学生全部由国家分配,虽然许多人有自己的理想,但很少有不服从国家分配的。大学生一跨入大学校门就成为国家的人,拥有了铁饭碗,无需考虑毕业以后找工作的问题,到哪里工作,做什么工作,都由组织决定。孙晔(2002)指出:当时青年的择业取向:第一位社会地位,第二位社会意义,第三位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大学生就业基本服从国家分配,可能留在城市,可能分配到边远山区,可能留在政府机关,也有可能到生产第一线。在就业方面,由于没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人才短缺,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难的压力。

1.2 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双向选择

在该阶段,大学生就业取向开始发生变化,个人利益和薪酬逐步成为他们就业的首要标准,不再一味追求“社会地位”和完全服从分配,希望找到“既要地位高,也要挣得多”的工作。比如:毕业生希望留在大城市,不愿去郊区或农村;希望留在家乡,不愿去外地;希望留在机关,不愿去基层;希望在“三院”(科学院、高等院校、设计院),不愿去生产第一线。其次,对待分配问题具有双重性:有理想,但强调个人理想;想对社会做贡献, 但没有志在四方的勇气;胸怀大志,但难以从我做起;成才愿望高,但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精神生活要求高,但缺乏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孙晔(2002)在文章中指出:80年代中后期,高校毕业生中流行“红道、黄道、黑道”之说,“红道”即走向仕途,“黄道”即经商,“黑道”则是出国。大学毕业生可以选择理想的公司,也可以跨专业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他们就业时往往以“高地位,高薪酬”作为标准,89.3%的青年希望从事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高的职业。这表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逐渐由服从分配向追求个人利益方面转变。大学毕业生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也不断增强,就业既考虑个人价值,又考虑社会价值,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相结合,寻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发展。

1.3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自主择业

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改革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提出,组织管理本地区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遵循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和规定;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先保证国防、军工、国有大中型企业、重点科研和教学单位的需要;来源于边远省区的本、专科毕业生,只要是边远省区急需的,原则上回来源省区就业;师范类毕业生原则上在教育系统内就业;定向生、委培生按合同就业;实行招生“并轨”改革学校的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这一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逐步由政府主导的“统包统分”向“自主择业”过渡,除师范类和到艰苦行业、边远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自主择业”。该项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于人才的需求旺盛,但高校毕业生相对稀缺,高校就业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就业难问题并不突出。对于毕业生来说,依靠国家分配已成为不可能。于是通过自主择业实现自我价值成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市场导向就业方针,指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相关规定,使得“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正式确立。这一阶段,大学生就业表现为:就业主动性大大增强,谋求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具有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和务实精神,根据现实情况,调整自己的理想目标;选择在东部发达地区工作的毕业生仍占据绝对优势,到中西部贫困地区就业的学生较少。由于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难问题凸显,大学生就业观念发生着变化。自主选择一个可以生存的职业,然后再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职业流动,“逐步到位”实现自我价值,成为当前大学生一种现实的就业取向。

2从“蚁族”现象看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据课题组研究数据,“蚁族”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自农村和县级市的比例分别达到54.7%和20.7%,属于典型的“穷二代”。由于社会舆论和对于自身认识不清,毕业生对自身状况容易做出不合理归因,从而导致就业取向出现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不成熟

毕业生正处在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时期,他们对于未来工作、经济收入、社会保障等知识缺乏,容易造成他们高焦虑的现状。另外,大学生处于价值观的形成阶段,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容易导致大学生盲从和跟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2.2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较高

课题组调查显示:74.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目前的收入偏低且与其预期不相符。一方面,由于高校毕业生学历高,与农民和下岗工人等群体不同,他们对于未来工作充满较高期望,在严峻就业形势下,不能客观评价自己,导致就业过程理想化。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家庭的过高期待使得学生对就业期望较高。特别是地方家庭希望孩子通过念大学出人头地和光显门庭,这无形中提高了孩子对于工作的期望值。家庭的这种期望本身是盲目的,并没有多少人能够看到当前社会的严峻现实,然而期望本身却实实在在地压在了学生们身上。此外,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期望之间的矛盾,也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观念。

2.3大学生就业观相对滞后

从1999年开始,实行大学扩招政策,高校教育规模逐年扩大,我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2011年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0万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计,“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完成了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但是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转变。“蚁族”接受过高等教育,并且伴随着信息和网络成长,他们了解大城市的便利和城乡差别,“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因为他们觉得留守大城市比到西部偏远或是回家更有利于自己的人生发展。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需要广大高校毕业生不断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在正确判断当前就业形势的前提下,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

3树立大学生正确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策略

3.1学校加强就业辅导及服务

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业主题教育、宣传校友服务祖国的先进事迹等活动,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同时,就业教育与就业服务相结合,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和企业的桥梁。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通过社会实践,增加学生对实践单位的认识和了解,坚定他们服务西部和就业基层的决心。

3.2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仅需要学生家庭和本人的努力,还需要高校就业工作者做好相应工作。高校就业工作者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念,通过讲座和座谈等形式,让学生意识到不要盲目追求专业对口工作,只要是符合自身特点的工作都可以尝试并有可能取得更大成就。帮助大学生充分意识到当前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的就业政策,初次就业可以“先就业再择业。”让学生认识到,当前社会只要有文化,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农村基层,都会有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

3.3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就业心理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难免会出现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障碍,这就需要就业工作者加以引导。通过谈话的形式了解学生就业中面临的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于面试成功与失败要保持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成功说明学生优秀,不成功要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在下次面试中取得进步。毕业生有了健康的就业心理,就容易融入到就业过程中,增加面试成功的概率。

大学生指导计划范文3

关键词:礼文化 大学生 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校的存在价值,更关系到经济的良性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众多,而大学生就业指导则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业指导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能够充分施加主观影响的一个环节,加强这一环节的研究和建设更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阻力,从而在更大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笔者在长期的就业工作实践中发现,除了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等基本要素之外,大学生自身的仪容仪表、沟通技巧和文化素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就业的质量,而中华礼文化所囊括的内容和它的教育价值可以非常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 礼文化的内容

我国的“礼”在古代有道德规范、礼节仪式、规章制度的含义,而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展,“礼”在思想、行为、习惯、道德理想、伦理认知、规章制度、文化艺术甚至经济、军事等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这些在礼的不同范畴影响下形成的意识形态及精神财富的总和则可以称之为礼文化。

礼自古发展至今作为一种文化而存在,已成为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庞大系统,关于礼的经典记载包括《礼记》、《周礼》、《仪礼》,仅古礼的礼数就号称三百三千。如《礼记·中庸》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器》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礼文化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分析有不同的解释。从不同文化层面分析,礼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三个方面:制度文化体现在礼文化在规范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制度;精神文化体现在礼所蕴含的丰富思想价值,包括礼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操等;行为文化体现在外在的礼仪形式。从礼文化所涉及的内容分析,礼文化的结构包括礼仪文化、礼乐文化、礼治思想、礼法观念等。宏观的从礼文化的结构分析,礼文化可分为外在的礼仪和内在的礼义,礼仪通过具体的表现形式规范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秩序等,礼义则是礼文化思想意蕴的体现,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

2 外在之礼仪规范对大学生就业实践的促进

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展现给用人单位的第一形象,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2.1 提升礼仪素养有助于展现自身素质,赢得就业机会。在大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个人礼仪素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是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待人接物应具有的基本行为和仪态规范。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礼仪体现于应聘资料、语言、仪态、举止、仪表、着装等方面,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能否实现大学生的求职意愿、能否被理想单位录用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良好的礼仪表现一方面可以体现出其积极上进的生活、工作态度,以及对这份工作岗位的重视,这样更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另一方面,大学生面试过程中良好的礼仪表现可以使面试官内心对其产生认同感,进一步使得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和特长更容易被面试官所关注,从而增加应聘成功的筹码。

2.2 践行礼仪规范有助于建立良好沟通,融入职场环境。人际交往,贵在有礼。大学生在实习或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注重礼仪修养,践行礼仪规范,恰能使其在社会交往中左右逢源,无往不利。尊敬他人也会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敬,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趋融洽,使同事间的工作环境更为宽松,使相互间的交往气氛更加愉快。同时,知礼讲礼会帮助大学生更容易的学习理解单位制度、职场文化,更能因此得到领导、前辈的指教,使自己的工作技能得到提高,进而更好的融入职场环境。

3 内在之礼义思想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夯实

《荀子·修身》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的许多思想都具有普世价值,如礼的秩序性中所含的规范、有序、扶弱等因素,节度理念中包含的节制、适度、分寸的原则,交往思想中尊重他人、相互沟通与理解的内涵,和谐思想中的仁爱、交融精神等。这些礼义思想能够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

3.1 礼之尊重原则的启迪。《礼记·曲礼》有:“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之说,孔子亦谈到:“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尊重,乃礼的本义之一,也是礼文化教育的重要目的,尊重应发自内心,外在的礼貌、礼仪只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对他人心怀敬重,才会真诚的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想法,不损害对方的利益,进而双方相处愉悦融洽;对事物心怀敬意,才能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理解事物的内在规律,顺势而为,事半功倍。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大学生就业则是一个相互了解非常不充分的选择过程,就业岗位很多,学生获得就业岗位不难,获得合适学生自身的就业岗位才是就业指导的目的。而只有尊重,才能架起双方真诚交互信息的桥梁,进而帮助学生,也帮助用人单位更好的进行选择。

3.2 礼之遵守原则的引导。“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约之以礼”,就是用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可见,礼仪通过仪则的约束方式,使礼义成文化、具体化、制度化,从而让人们的心灵有明白的依托可以追随,使人们的行为有明确的规范可以遵守。大学毕业生初入社会,相对校园而言将有更多规章制度、公司文化、礼仪规范需要他们去遵守。在就业指导过程中,不仅要通过礼仪规范的约束让大学生逐渐养成遵守自律的好习惯,更应引导他们理解礼仪规范的价值和意义,进而触类旁通,从内心认可这些制度、文化、规范,这样才能使大学毕业生更好的融入新的群体,被新的环境所接纳。

3.3 礼之适度原则的思考。《聘礼》志曰:“币厚则伤德,财侈则殄礼。”《礼记·大傅》曰:“上治祖弥,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以食,序以昭缪。别之以礼义,人道竭矣。”与礼义相比,礼仪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转变。“礼,时为大。”(《礼记·礼器》)说的就是礼的适应性、适度性。所以,古代有古代的礼仪,今日应有今日的礼仪,不同的对象应有不同的礼仪,相应的场合应有相应的礼仪。礼的适度就是说要把握分寸,必须要分清对象、场合、时间,合乎规范,认真得体。教育学生礼的适度原则,不仅仅是让学生更好的运用礼仪,更是希望学生融会贯通,增强自身的适应性,注意与人沟通的分寸,把握为人处事的“度”,进而帮助其更快成熟以适应职场。

3.4 礼之自律原则的约束。《礼记·曲礼》曰:“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孔子教育弟子“克己复礼”,约束自身言行,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克己”即自律,礼的自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在心中树立起一种内心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修养准则,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严以律己,实现自我教育。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期的就业指导可以一蹴而就的,而需要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的积累提升。知书达礼是礼文化教育的目标,也是就业指导的方向,这要求大学生制定长期计划,坚持实施,通过“克己复礼”逐步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行为修养准则,并以此严以律己。

就业是大学生与社会衔接的过程,而对大学生进行礼文化的教育,则是为这个过程添加剂,使得衔接更顺畅、更高效。

参考文献:

[1]任强.在理念与仪则之间——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礼义与礼仪[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大学生指导计划范文4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重要载体。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论述了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方案、成效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创新创业训练;科研导师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导师的科研项目或毕业论文(设计)等多种方式进行科学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1]。其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重要载体[2]。2012年,教育部了《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明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现已形成国家、省和高校的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体系。通过该计划的实施,不仅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且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

扬州大学是较早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高校之一。近年来,本文作者所在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已逐步探索出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了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方案、成效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方案

1.1项目申报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对象以全日制本科二至三年级学生为主,要求申请者品学兼优,课程无不及格记录,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项目申报以课题组为单位,课题组成员需分工明确,总人数不超过5人。每个课题组应至少聘请1名专业教师担任项目指导教师,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兴趣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项目选题,研究内容可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导师科研项目的子课题;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科技发明和工艺设计;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等多种形式。

1.2项目评审

项目申报至学校前,需先经过学院的初评,由专业学科组从“食品学科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以及解决当前食品工业重要问题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在学院初评基础上,由教务处和校团委共同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与立项。在获准立项的校重点项目中,择优推荐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申报项目。

1.3项目资助和实施

根据评审结果,项目资助类型分为推荐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重点资助项目、校一般资助项目和校立项不资助项目等。学生受资助后,学校将划拨首批项目经费到指导教师科研账户,用于资助学生完成研究计划。学生需主动与导师联系,了解导师对研究项目的要求,并听从导师的安排和指导,合理地安排好课程学习和项目研究间的关系。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受资助的学生要有较充裕的时间投入(至少600~800小时)。

1.4项目的中期检查

为了解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研究计划,由学院组织学科组专家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学生应提交项目中期进展报告,简要介绍课题研究进展,是否按时完成研究计划,以及累计投入研究课题的时间等。同时,指导教师应审阅所指导学生的中期进展报告,并对学生的研究工作做出评价。学校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中期报告和指导教师的评议意见,确定学生是否通过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合格者,学校将拨付剩余资助经费;中期检查不合格者,学校将终止对其资助。如果学生在项目执行期间受到学术警告或出现考试课程不及格,学校也将取消其项目资助,并追回已资助经费。

1.5项目的结题验收

项目结题验收时,学生应提交项目结题报告书和结题材料,结题材料可包括科技论文、专利或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经指导教师、学院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学校对通过验收的项目负责人将认定创新学分4学分(其中2学分可认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必修课2学分,另2学分可折算成公共选修课学分)。项目结题验收为优秀的项目负责人,符合免试推荐研究生条件的,学校将予以优先推荐。

2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成效

近年来,本专业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平台,顺利实施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成功构建了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1年以来,本专业在国家、省、学校三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数上一直保持较稳定的水平,并在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立项上取得了突破(图1)。依托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论文并申报了10余项专利。优秀的创新创业计划还被推荐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或创业计划大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0年以来,本专业学生的考研成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40%左右,同时,学生的就业率一直维持在100%,高素质的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3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需要提高学生和教师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积极性

如何吸引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师指导项目的积极性,已成为顺利推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学校要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要从项目申报、成果认定、奖助学金评定以及免试推荐研究生等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不断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搭建项目学生和教师交流平台。另一方面,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将教师指导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折算成教学工作量,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奖等方面优先考虑,并提供适当的配套经费,以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

3.2需要保证学生和教师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时间与精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主要在本科二至三年级进行,而该时期也是学生完成必修和选修课程的主要阶段,造成部分学生难以处理好学习与研究工作的关系。而项目指导教师除了需要完成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外,还要投入额外的时间指导学生的科研实践活动,在精力上也难以保证。因此,项目学生应有浓厚的科研兴趣和敬业精神,要服从导师的指导,合理安排时间,正确处理好课程学习与研究工作的关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尤其是暑假,集中精力完成研究项目。另外,学校要高度重视导师队伍建设,鼓励校内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担任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导师,同时,积极聘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训练与实践。

3.3需要搭建多元化的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

学校应该为项目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开放制度,将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为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共享平台;同时,各专业实验室、实习生产线和校内外实习基地也应定期向学生开放,向学生提供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硬件支撑[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学生使用仪器的规范性和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此外,学校可设立开放实验室专项基金,用于补贴学生参加项目的材料和水电消耗等。

3.4需要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

按照教育部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学校应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部署、指导、组织管理与协调等。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组织工作。各学院应成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小组,负责项目工作指导和质量监控等工作。同时,在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实施、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过程中,学校应加强全程的监督与管理,及时跟踪项目的进展,合理评价项目成果[4]。

4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平台。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学校应提高学生和教师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积极性,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并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刘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5(15):15.

[2]高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3(6):158-160.

[3]张臣,周合兵,罗一帆.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体化实践平台的构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262-265.

大学生指导计划范文5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005-02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尽快明确学习和就业目标、提高自身素质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着重要意义。高校辅导员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承担着管理与育人的重要任务,处在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诸多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好辅导员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作用,对于做好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大学生自身来看

1.自我目标缺失,主体意识淡薄

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高考前努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上个好大学,进入大学后,不主动出去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主体意识的淡薄,导致学生在就业求职时,就业自主能力不够,缺乏求职技巧、方式不够有效,不懂就业政策、环境适应能力差等。

2.对职业规划的认识错位

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大学是一个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的精神殿堂,绝不能孤立地把职业规划单纯理解成为找工作而注重于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打造,却忽略了人格、精神的发展。其次,职业规划与大学学业不相关是大学生职业规划时的另一认识错位。很多大学生认为大学主要任务是学习,认为职业规划与大学学业联系不大,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的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的认识。

3.职业定位不准,职业期望过高

目前大学生对职业信息缺乏认识。很多同学在求职时,最关注的是单位的大小、地域的优劣、薪金和福利待遇优差等问题,而没有把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放在首位,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基层、西部去锻炼,也不愿到一些冷门新兴行业或服务行业中工作。

(二)从辅导员方面来看

1.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但由于自身工作的局限性,大部分辅导员都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系统的职业规划理论与实践知识,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显得比较盲目、力不从心,指导也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的需要。

2.对职业规划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辅导员普遍认为对大一新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还为时过早,还停留在只对毕业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阶段,对学生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工作开展盲目性

很多辅导员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仅限于口头传递或鼓励学生参加求职讲座、宣讲会、各种比赛活动,工作开展比较盲目。学生又对职业规划认识不够,配合不够,造成高校职业规划工作无实质性进展。

(三)从高校方面来看

但长期以来学校的各项工作主要围绕教学和科研进行,较少关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在政策、资金、设施、人员等方面投入很少,导致学生了解职业生涯理论途径有限。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正成为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工作和任务使命。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路者

辅导员能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认识。大学生涉世不深,往往是从辅导员那里认识和了解社会。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辅导学生,教学生做人和做事,对大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职业规划教育, 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助者

个人的素质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必然要进行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有贴合大学生自己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达到帮助学生成才的目的。这就要求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者必须要了解学生,而这正是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优势所在。在大学校园里,辅导员是和大学生沟通交流最多、最紧密的老师,因此,掌握每个大学生的情况,很容易做到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的指导。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推动者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要让大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是不现实的,必须要有一个连续性的过程。辅导员可以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融人到四年日常工作中来,把这些问题纳人到思想教育上来,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效率,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意识。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者

辅导员通过构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等多层次的发展平台,不仅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空间,而且也使学生提高综合能力,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加深对职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学会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主观能动性。

三、辅导员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多措并举,注重思想性

辅导员可以将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通过对大学生才能真诚信誉心态以及心理的引导,增强大学生就业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组织归属感,帮助大学生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辅导员可以成为学生与职业规划教育专业指导老师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各种有用信息,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因材施教,注重个体性

大学生职业规划实质上是个人追求最佳职业生涯的重要过程。因此,职业目标要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目标相一致,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自身长处,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价值。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交流的最充分,了解每个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辅导员应指导学生正确分析自我,在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和能力倾向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客观条件,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三)全程规划,注重阶段性

由于高等教育不同阶段的大学生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不同,辅导员可根据大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进行职业生涯辅导,并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的全过程。大致可以将整个过程分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适应期(大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索期(大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定向期(大三)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冲刺期(大四)四个阶段。辅导员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融人到四年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分阶段、分任务开展职业生涯辅导,使四个阶段有机联系、相互贯通,从而构建一个全程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

(四)跟踪调查,注重动态性

职业生涯是一个过程,规划的功能在于为将来职业生涯确立一个目标,并为之找到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所采取的一个合理步骤。辅导员应掌握职业规划的这些不确定因素,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份生理特点、兴趣、能力倾向、个人特征、家庭背景等个人资料档案,并以此进行动态辅导。通过大学里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生涯的培养,帮助大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就有一个多样的选择。

(五)搭建平台,注重多样性

大学生指导计划范文6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产业结构的变革,社会用人需求进一步提高和细化,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压力较大。据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人,2014年将有727万大学生毕业,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对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等的准备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就业工作部门不断地细化完善工作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具有前瞻性、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指导。

目前,各高校对就业工作都非常重视,根据本校情况,结合专业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就业指导工作,指导模式不断完善,工作内容不断细化,形成了很多与本校实际情况相恰适的工作方法和理念,很多学校也形成了一对一或全程式就业指导的系统化模式。但就目前的社会发展需要而言,传统的“一对一”就业指导、基础的全程式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要求,需要对这种模式进行拓展和完善,充实指导力量,强化指导工作的实践性意义和社会化程度,应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为其提供更具实效性的指导和帮助。

一基于社会化的全程式一对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

“基于社会化的全程式一对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是着眼于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指导需要而提出的应用型指导模式。该模式整合学校就业指导教师、优秀专业教师、朋辈教育导师、校友导师及社会导师等多种力量,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具时效性、针对性、前瞻性的全程式社会化指导,帮助同学们更清晰地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及相关职业的生涯发展要求,从而更好地规划大学生活,积极完善自我。

这一模式在以往应用较多的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女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及残疾大学生四类特殊毕业生群体进行重点一对一帮扶的基础上,开拓思路、扩充内涵,将一对一帮扶理念扩展延伸,构建社会化、全程化、系统化、个性化的一对一就业指导新模式,主要实现以下转变:第一,将指导工作时限从单纯的毕业阶段扩展为从学生入学开始直至就业岗位落实以后;第二,将指导工作面向的群体从就业困难群体扩展至全体在校大学生;第三,将指导工作项目从单纯的就业指导扩展为升学、就业、创业等学涯及生涯规划多领域、全方位指导;第四,将指导工作者从班主任、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扩展为涵盖专业课教师、优秀校友和优秀毕业生、用人单位招聘代表等不同群体;第五,将指导工作从单纯的就业推荐指导扩展为指导、咨询、推荐、跟踪为一体的新模式。

二基于社会化全程式一对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师资队伍建设及实施要点

为了真正达到指导效果与目的,该模式倡导以专业或学科为基础构建以班主任为主体,充分整合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专业教师、优秀校友、优秀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招聘代表等相关力量,形成专项指导导师及“一对一”指导导师两支队伍,实施具体帮扶工作,具体实施要点如下:

第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将领导负责制与班主任联系制、专项导师制与“一对一”导师制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并分专业制定所有在校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第二,各专业要制定专人负责“一对一”指导方案的制定、实施、协调及完善工作,如提交队伍建设建议、工作实施方案,具体负责帮扶人员的聘请、选拔及使用等具体问题,接受学生的学业、就业、创业及职业发展等相关问题的咨询指导,为学生配备“一对一”指导导师,安排相应的活动、约谈等,并建立、配发、回收帮扶台账,整理留存学生的成长发展情况,为对其进一步的咨询指导提供依据。

第三,为各专业配备专业素质强及工作热情高的优秀专业导师、校友导师各一名,负责通过邮件、讲座、座谈、约谈等方式解答学生相关困惑。在每届毕业生中选拔优秀就业、升学或创业毕业生作为朋辈教育导师,向低年级学生提供成功求职、升学或创业经验,分享最新的成功资讯。同时,联系在该专业就业过程中发展方向对口且广受学生欢迎的用人单位招聘代表作为社会导师为学生提供企业招聘要求、发展需要、入职条件、职业适应及发展等相关问题的讲座及指导。综合构建专业导师、优秀校友导师、朋辈教育导师及社会导师的专项、多维指导模式,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帮扶教育工作,综合使用讲座、咨询及一对一指导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关注学生成长发展需要。 第四,构建阶段化、个性化、渐进式的帮扶模式,结合专业及不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业、就业、创业等成长需要,分阶段设立有针对性的、渐进式的帮扶目标并完善实施。

三基于社会化的全程式一对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阶段划分及实施要求

基于社会化的全程式一对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以综合性的师资、全程化的系统指导见长,充分整合多方力量,以各专业、各年级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需要为着眼点,具体指导方式以“一对一”约谈为主线,辅以专项讲座、座谈、分享等形式,通过“了解、引导、解答、帮助、跟踪”,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的同时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良性发展与循环。该模式具体指导工作的阶段划分及实施要求如下:

1大一年级(了解及信任建立期)

建立“一对一”指导档案,为每专业学生配备专业导师、校友导师、朋辈教育导师及社会导师,以班主任为主,其他领域导师力量为辅,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情况,接受并解答学生以大学生活适应问题为主的各种咨询,整理专项导师情况简表及学生“一对一”指导扶导师情况表,制作指导台账。

2大二年级(引导及方向明确期)

在此阶段,结合学生专业及个性发展需要,引导其明确方向,积极完善自身素质,充分认识专业特征及社会发展需要,从而科学规划人生,更好地利用时间、分配精力,努力成长。

组织“一对一”指导导师分阶段进行专业认识问题、学业规划问题及素质养成问题的专项约谈,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专业、进行学业规划、完善自身素质。同时组织专业导师进行专业介绍讲座、校友导师进行素质养成讲座、朋辈教育导师进行专业学习讲座、社会导师进行专业前沿发展讲座等活动。

3 大三年级(解答及整合准备期)

既要整合学生的共性特征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积极解答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帮助学生积极探索社会,明确专业与社会需要的对接重点,锤炼情商、逆商,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并指导其积极进行准备。

组织“一对一”指导导师就实习实践、毕业准备等问题进行约谈,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帮助引导其制定自主实习实践方案,帮助学生探索毕业去向并进行准备。组织专业导师讲解专业与社会需要的对接重点、校友导师讲解社会相关要求及情商逆商锤炼、朋辈教育导师结合自身及相关同学的经历帮助学生探索毕业去向及准备条件、社会导师活动讲解相关专业招聘要求及就业准备要求。

4大四年级(帮助、解决就业期)

将共性指导与个性指导有机结合,充分关注毕业生的各 种发展需要,对毕业去向受阻毕业生予以重点帮助,为实现其 梦想助航。一方面积极促进毕业生高质量、高满意度地落实毕 业去向,一方面积极联系就业、升学及创业领域的优秀毕业 生,发展朋辈导师,积极贮备力量。同时对毕业期间没有就业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帮助其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为离校后继续帮扶做好准备。

组织“一对一”指导导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毕业选择进行简历设计、升学准备或创业准备的专项约谈,及时针对准备就业的同学进行心理调适、毕业准备及离校入职问题的约谈,帮助同学们设计简历基础模板、确定升学方向并进行准备、评估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及风险,引导学生适时进行心理调适、明确毕业准备及相关政策和流程、帮助学生做好离校准备。同时,组织优秀校友导师及社会导师从社会化的角度进行就业准备及职业发展准备相关问题的讲解,并进行职业角色转换等相关问题的咨询答疑。

5毕业离校后(跟踪及校友关系储备期)

组织“一对一”指导导师通过电话或视频进行职业适应等相关问题的约谈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予指导和建议,维护重点校友关系,为以后的工作开展储备资源、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