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工智能建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工智能建筑范文1
关键词:智能化标准;结构主体;室内装修;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智能化建筑就是对建筑四个要素:“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相关的最优考虑,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安全、方便、舒适、灵活、环保低能耗和有经济效益的环境。”自从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大楼的建成,十几年来建筑智能化的概念在全球波及到各个角落,已涵盖到大到城市规划、小区规划,小到个体建筑。近几年在我国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本文结合自己的人防工程设计工作,谈谈人防工程设计中的建筑智能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行为产生许多直接的影响,人防工程由于自身平战结合的特点,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筑实体,要保障平时功能的开发利用,战时的防护功能和实现平战转换的实施,人防工程的智能化应该起到以下两个作用:一是实现自动化的载体,将自动化所需是设备线路经济而又合理地有效地开通。二是要创造良好的、舒适方便的平时使用环境,从而满足平时和平时状态下的建筑环境。
一、建筑智能化对项目决策及建筑结构主体的要求
1.准确介定拟建人防工程智能化的标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引进,使得建筑物的运营及管理几乎无所不能,但并不是说一个包罗万象的运营机制和管理体系都是必须的,相反,包涵的内容多了,必然会增加投资和平时的维修管理费用,那些平时用不上的部分也会造成一种浪费,只有很好地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从适用的经济上做出比较,来最后确定需要作什么,放弃作什么。如二等人员掩蔽工程就没有必要象指挥工程那样设置高度智能化的通信系统。内容标准确定以后还要确定运营标准,即运作智能化的程度,不能说智能化程度越高就越好,因为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就变得复杂,给维修和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如果管理工作跟不上,设备出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形同虚设,而这种高级维修人员又是很难找到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搞难于管理的搞标准智能化,不如搞一个使于管理的低标准智能化。所以要达到一个怎么样的智能化标准要跟人防工程的性质,平时使用功能和当地的管理水平及经济状况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最后确定智能化的标准。
2.建筑智能化对人防工程结构形式的要求
人防工程采用怎么样的结构形式要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仅从结构本身的指标是否经济取舍,特别是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智能建筑的管线多占用的空间大,如果用梁板柱结构体系梁高部分空间很难利用,势必要加大层高,如采用无梁楼盖体系,板下的空间可以充分利用,节约了层高,降低了空间,尽管从结构指标来说不很经济,但考虑到基坑开挖的节省,建成后能耗的节省,从长期看来不一定不经济。但是由于人防工程防护要求,当柱网跨度较大时无梁楼盖结构形式来必能满足抗力要求。
柱网尺寸的确定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从平时使用功能来看又需要跨度小时对抗力的要求较合适,这就要求一个结构上既合理可行,满足平战不同状态下的不同要求,使用上又能满足灵活分隔的尺寸。一般柱网尺寸在6.6米到7.8米时候较能满足平时灵活分隔,又能满足战时抗力要求。具体还要根据使用功能进行确定,比如平时用作地下车库,战时用于物质库的平战结合人防工程,那么柱网采用9米柱网是可取的,因其层高要求较低,结构梁的高度可以适当加大,9米的柱网可以停了个车位,就比较经济合理。
建筑层高的决定是一个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地面建筑设计中,有很多对智能建筑不够了解的设计,确定的层高不够,造成了不可改变的遗憾,地面智能建筑的层高要达到3.6米以上为宜,而人防工程由于抗力要求的特殊性,层高要远大于地面建筑。现在的人防工程在向大型化空间的平战结合人防工程方向发展,由于大空间,吊顶下的高度(以7.2米的柱网为例)在1米高左右,再加上梁下走管线空间高度900毫米,总计人防工程的层高在4.8米左右。就这样在管道较差重叠的地方还要做好管道得合,安排好标高。
3.充分考虑到四性:即安全性、效率性、舒适性和经济性
安全性:人防工程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性,随着智能化的提高,这不仅要考虑到战时的抗毁伤性,和抗干抗尤性,而且在平时要注意防火安全,智能化使得工程内的管道数量多,管井多,诱发灾害的机会也就增加,所以应该特别注意智能化的安全性问题。
效率性:提高工作效率是人防工程智能的重要目标之一,提高效率主要包扩平时使用的工作效率,平战转换设施及设备的工作效率,及战时指挥,通信联络,抢险救险的反应能力等的工作。
经济性:人防工程的造价相对于普通民用建筑的造价要高好几倍,在经济状况不好的情况下,许多业主不愿意建造人防工程。所以在人防工程的建设中要强调智能化,但又不能一时贪大求全。应根据工程性质,规模,及当地的经济状况结合考虑,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做,少花钱多办事,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业主改变对人防的认识,保障人防工程建设的质量数量。
舒适性:对于战结合的人防工程,要使平时使用中有一个舒适的环境;从我省已建成使用的平战结合人防工程来看,平时效益较好的人防工程,都有较好的平时管理体系和较为舒适的室内环境,人防工程平时效益的发挥也只有靠先进的较完善的服务才能将人流引入工作内部,平战结合地下人防工程的平时主要功能多为娱乐、歺饮、修闲、购物及旅馆等。只有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才能有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做到以人防养人防,并解决许多人防自身的问题。
4.行之有效的布线系统
人防工程的智能化是靠盘根错节的各种管线连接控制室和终端来实现的,如何安排好这里线路,使其经济有效,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线路如何走。水平走向好线是在地面还是在吊顶上,垂直走向的线要安排适当的竖井,布线还要注意相互之间的干扰问题,第二问题是要解决配线如何与设备相连。通常端节点的位置不固定,经常会根据使用要求的变化而变化,既要满足变化的要求又要不影响室内空间的美观,第三要满足使用环境,进行调整的可行性,特别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其功能常由租赁方的变化而改变平时使用功能,因而使用环境的变化是绝对的,小到工作位置的调整,大到整个工程使用性质的改变,设计时要考虑到灵活多变的使用要求。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人防工程的要求也不断地变化,线路的配置,用电量的增加及设备发热量等都要考虑留有余地,以满足再发展的要求。
二、建筑智能化对室内装饰的要求
建筑物作为智能功能设备的载体,只要通过地面、墙面、天花板来实现。
地面
通过地面布线,只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供选择:
架空地板,由支架和板面组成,板面通常是由450×450,500×500,600×600m可分可固定性和可调性,架空高度范围可从150mm到700mm,材料有很多种,如铸铝系统,石棉系统,木质系统,碳纤维系统,玻璃纤维系统等等。
架空地板使用的特点是布线方便,线路短容量大,他的缺点是造成地面交差,通行不便,由于人防工程地下湿度大,要可虑除湿系统。对于层高也有一定影响,人防指挥工程根据隔震地板设置及通讯防护要求,常将线路埋设在底板上,预留通讯地沟之中。
目前国外已有一种自身带支架的底边,便于铺设,高差又小,用于线路不多的部位。
人工智能建筑范文2
智能建筑建筑环境子系统配置
一、建筑智能化的子系统配置
建筑智能化一般是指该建筑物内具有楼宇设备自控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信网络系统(CAS)。这三大系统是大项,每个系统中标还有许多不同的子系统。如楼宇设备自控系统中包含有: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公共安全管理系统等。按细分,楼宇设备自控系统有冷冻室调的监控、热源设备的监控、供配电设备监测、给排水设备的监控、电梯设备的监测、照明设备监控等。公共安全管理系统又有闭路电视监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出人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更系统、访客和报警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
办公自动化的具体内容工作性质的不同而不同,这里仅指办公自动化系统,即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承担一般常规的办公业务活动,如一般文字处理、文档资料管理、电子邮件、统计数据处理等。至于部分经营管理系统等则由建设单位根据自身需要而自主开发应用软件。
通信网络系统内容繁多,实际上包含各种语音、文字。图象、信息的通信网络系统,与语音与传真服务系统、数据消息处理系统、可视图文定位、可视电话定位、会议电视系统、数字无绳电话系统、楼宇电视系统、数字无绳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扩声系统、公共广播系统、音响系统、同声传译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等。
可以说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涵盖了弱电系统的所有范围,涉及专业面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智能化系统的建筑物对建筑师的建筑设计要求也高了。智能建筑的设计需要智能化设计人员与建筑、暖通、电气(强电)、给排水、结构等各工种设计人员的密切配合。
二、建筑智能化设计针对建筑的要求
智能化建筑物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模式,先进设备和系统的进人生活正在迫使建筑环境与这种变化相匹配。
建筑智能化设计与建筑师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智能化系统进入建筑物,改变了传统建筑设计的一些做法。具体有:
l、各个智能化子系统有各种不同的设备,如楼宇自控设备、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设备、闭路电视监控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等。需要各种设备机房设置。
2、各个智能化子系统有各种不同的管线,如光纤、同轴电缆、通信电缆、控制电缆等,需要有竖井作为垂直通道;需要有吊顶作为水平通道;需要有架空地板、网络地板、线槽等作为室内布线通道。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在方案阶段就要考虑到这些机房的布局,面积大小;弱电竖井的配置;吊顶、架空地板等则需考虑层高。如果建筑未提供智能化系统足够的空间,则智能化设计要满足功能的要求也是困难的。
三、智能建筑对项目策划及建筑设计的影响
首先,设计师要准确界定所建建筑智能化的标准,这一方面需要设计师根据建筑物功能需要、国内智能化水平的程度及建筑物的规模进行定位。从规模上看,一般来讲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达到2万m2以上用于智能建筑会更经济、实用。
智能建筑的目标要尽量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智能建筑内的温度、空气质量、光线、独立而又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计算机网络、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家具、休息空间及建筑物外的景致和适当的隔离等等方面,都应充分体现设计师独具匠心的构思。设计时尽量避免大进深的平面布局,进深控制在10m左右,保证办公区充足的阳光和室外景观。外墙可以布置成凹凸状,利用这样的平面做成所谓的corner office,在办公区要适当安排一些带有自然风味的工作人员休息的角落,设计时应避免做固定扇的外窗。
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柱网和层高。采用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可以提供灵活多变的环境,一般9m的柱网对停车、空间分割及结构设计都比较适宜。由于智能建筑内部要求舒适的环境,所有管线均不能暴露,考虑到中央空调的管道、综合布线的要求、空调排水的坡度及架空地面等方面,建筑物的层高应大于3.6m,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办公区域的净空不小于2.6m,走廊里的净空不小于2.3m。
智能建筑内还要求行之有效的布线,而建筑物内的设备会产生热量、噪音,设备的维修及各个办公区和生活空间的不同性质还要求合理的区域划分,智能设施还要能根据气候、季节、光照变化自动调节建筑内的各项控制指标,以达到居住的最佳处境。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智能建筑内的变化、发展及新增项目的可能性。
四、智能建筑的天花板及墙面设计
1、地面
智能建筑内的地面可采用架空地面、预制线槽的楼板面层及地毯地面等。架空地面布线方便,容量大,双层地面可以分开布设强、弱电,更可以用于旧楼改造,但会造成地面高差,使人感到不方便。楼板面层预制线槽可在办公自动化房间内任何地方做接口,不会产生高差,施工方便,可布设在面层10cm内。在方块地毯下布置布线系统,一般是在层高受限制时使用,要求线路少、交叉点少的分支线路,采用扁平线,施工同样方便,但要注意与办公家具的配合,做防静电处理。
2、屋顶的设计
建筑物屋顶是直接平面敞开的接触大自然的空间,智能建筑的屋顶会被布置上大量的设备,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除要考虑屋顶美观绿化以外,还可以布置吸取太阳能和风能以采集热能、收集降水等等,充分吸收和利用自然界提供的一切能量和物质,同时也要设计防止自然力量侵袭的预防设施。还要考虑到设备运转时产生的震动、噪音、电磁场等因素,电缆穿过屋面以后如何防止漏水,电线基座的防水、防风及防震的问题。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建筑范文3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肢体语言叙事;意义空间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1)11-0036-05
王 宇(1979―),女,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上海 200234)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所具备的叙事功能
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用自己的方式叙述着这个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如果说节目主持人的口头语言直接通过文字符号的有声传播表现为语言叙事方式,那么,电视节目主持人相对于广播节目主持人而言,则掌握着无法比拟的信息传播优势。电视是视听艺术,表现在画面、声音等诸多方面。观众不仅可以通过电视机,听到主持人的播报和评论,通过主持人的语言叙事来揣测事件的前因后果;更可以通过画面看见主持人的神态和动作,通过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丰富自己对语言叙述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产生全方位、立体的叙述感受。海登•怀特在《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认为:“每一种叙述话语都包括不止一个单独使用的符码,而是包括一组复杂的符码,作者把他们相互交织起来,从而生产出富于无限启示意义和多重影响的故事。”[1](P28)电视这种视听的形式,不仅要求主持人在镜头前控制其自身的口头语言表达的准确与精彩,更要求主持人控制其自身的肢体语言,因为每一个微妙的动作都可以泄漏主持人内心的秘密,都是一个潜台词的表达。无论是新闻类节目、娱乐类节目,还是专题类节目,只要是主持人参与的电视节目,口头语言叙事和肢体语言叙事这两种叙事方式的使用对主持人节目的成败都是至关重要的。以《鲁豫有约》、《实话实说》、《面对面》、《艺术人生》、《杨澜访谈录》等访谈节目为例,观众看到的是主持人作为一个谈话者与被访对象交流,就像他们自己在生活当中与人交谈一样,观众可以看到主持人的一言一行,通过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两种渠道来分析主持人所传递的信息。电视节目主持人这种一言一行都放大到镜头前的工作状态,决定了其工作的巨大压力。不过,这种高压的工作状态也赋予了电视节目主持人较广播节目主持人更多的创作工具。在电视节目主持人参与节目创作的过程中,其自身是同时具有两种语言叙事系统的,一种是口头语言叙事系统;另一种是肢体语言叙事系统。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与口头语言一样具有叙事功能。在中国电视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创作者们对电视节目和电视节目主持人以及两者的关系做出了不少探索。但专业人士也好,普通大众也好,甚至包括主持人自身,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忽视与误区。一般认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只要做到在镜头前仪态端庄、秀美靓丽、自然优雅就足够了,就可以称其为一名合格的,或者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但是,无论是一个简单的播报,还是一档大型的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身体作为一种沟通手段通过肢体动作进行表达,此时主持人的肢体动作不仅是表现的对象,更变成了表现的手段。电视节目主持人肢体语言叙事功能的独特性在于表达媒介的独特,肢体动作在表达自身的美感之外,更上升为一种语言,它不仅表现自身,还可解释或传递其他更多的内容和含义,与口头语言一样具备叙事的功能。
可以说,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蕴藏着巨大的叙事能量,如果主持人驾驭好这种能量,在主持事业上将会跃上更高的层楼。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镜头前靠口头语言系统进行叙事的时候,不可能完全摆脱肢体语言叙事系统的影响,但肢体语言作为一种表达工具,却可以在口头语言叙事系统缺席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叙事的任务。“例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下台时发表电视讲话,当时的场面十分尴尬沉重。他讲完话,接下来是主持人串联。此刻,主持人对尼克松的下台发表任何评论都不恰当。所以他什么都没有说,看了看观众,叹了口气,耸了耸肩膀,停顿片刻,然后介绍下一个节目。这个主持人完全没有使用口头语言,只是用沉默和体态语来处理这一重要的政治场面。可以说,这是表达他自己及电视观众复杂情绪的最佳方式。”[2]肢体语言的独立叙事功能在此时演绎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一种意境,也佐证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作为主持人非常重要的叙事工具,具有强大的可塑空间和有待进一步挖掘的叙事功能。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肢体语言的叙事功能存在双重属性
“观看电影和电视,往往会给人一种错觉,仿佛我们看到的是和现实相一致的时空,实际上,影视中的时间和空间是剧作家和影视艺术家创造的另外一个时空,它自有其自身的逻辑,正像人们常说的,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一样,影视艺术是关于时空的艺术。”[3](P129)电视节目也是关于时空的艺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同样要配合电视节目的需要,在完成节目信息的叙事过程中,兼有叙事的时间艺术和空间塑造的双重功能。首先来说,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的时间叙事功能。在电视节目的叙事文本中,无论是连贯的叙事时间,还是错乱的叙事时间,时间的转换都是电视节目情节推进的重要手段,电视节目正是利用这种对时间叙事的处理,来完成某种审美意蕴的暗示和传达。而参与其中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需要配合节目的需要,进一步将这种审美意蕴明确的传递和表达出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可以配合主持人的口头语言和电视节目的其他声画手段进一步强化节目最终的目标和追求。例如,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一期题为《丧钟为谁敲响――南非首次非种族大选在即》的节目。“主持人讲完开场白:‘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南非一直是一个陌生的国度,这里我们不用去说南非的黄金以及钻石的储量占世界的多少,我们还是先请看一组南非的镜头……’时,主持人转过身去,镜头便从他的肩头迅速推到大屏幕上,音乐声中,山鹰在翱翔,越过高山,飞临乡村、城市……然后主持人转过身来,再次面对镜头说:南非的确很美,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美丽富饶的国家,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却经历了一段种族歧视的黑暗年代……所幸的是,从今天开始算起,再过整整二十天,南非将消灭种族隔离制度。”[4](P54)以大屏幕画面为主体的一个转过身去,一个转过身来,代表着南非历史的冰火两重天。这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与主持人口头语言和大屏幕的完美结合,达成了节目整体的时间叙事目的,给节目内容创造出更多的意境。说明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能够在节目中描画出神来之笔,参与时间叙事任务,具备时间叙事的功能。
其次,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还具备空间叙事的功能。这相对于口头语言的叙事能力,更加有力、鲜活和有效。“体态语言对情感做出反应,而有声语言则注重分析,注重细节。”[5](P23)肢体语言叙事更多承载的是情感的态度和立场,而口头语言叙事则重在分析和细节的描述。因此,口头语言的叙事能力因其明确的指向性而制约了自身的叙事空间,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叙事却在先天上就具备叙事的空间优势。空间叙事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事件信息的获取要求,更大程度上产生完美的信息接收感受。在这个信息输送的处理过程中,视觉资料给叙事的空间性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接收信息的观众会启动自己的编排和创作系统,依据获取的视觉资料对事件进行整合和处理,得出被其认可的叙事。“人类这种动物往往对自身的活动并不自觉,这使得这些活动更具观察价值。”[6](P9)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正是以最原始的方式呼唤人类潜在意识的直接对话,苏醒人类内心世界更多的空间领域。“例如:《艺术人生――秦怡专辑》那期节目,按照栏目组的策划方案是节目最后给嘉宾过80岁的生日,先把蜡烛点起来,然后把蛋糕分给大家,吃完就结束。当节目进行到这个环节时,朱军总觉得心中有一种情感没有表达出来,于是,他没有受预定方案的约束,而是根据现场气氛非常真情地对秦怡说:‘秦妈妈,我能代表所有爱你的观众拥抱你吗?’得到秦怡的同意后,朱军和秦怡有了长达半分钟的感人拥抱。这个拥抱既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敬爱之情,抚慰了一个伤痕累累的老人的心,又把节目推向了,带给了观众更多的心灵回响。”[7]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动作在视觉的范围内作三维的展现,必然在空间里留下痕迹和印象,动是其主要任务,作是其追求的目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动作,以视觉活动的方式出现在镜头上,表现着最为丰富、鲜明、流动着的画面,展示了观众难以感受和体会的内心世界,它不是用文字,不是用口头语言,而是用一种特有的体验和感受传递并升华主题和思想。
“时空结是巴赫金在研究长篇小说的叙述方式和结构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指时间与空间相互交叉的区域,他把这一时空关系界定为时空结。”[1](P130)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动作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涉及心理学领域的相关感受,是时间叙事与空间叙事紧密结合的视觉叙事艺术。电视节目主持人通过对自身肢体语言的巧妙运用,可以同时起到时间叙事与空间叙事的双重功能,交叉出无数有价值的“时空结”,为观众编织出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中国达人秀》节目中,非常可爱的七岁小女孩唱完参赛歌曲《忐忑》后,未获得晋级。当周立波说出“和叔叔阿姨说再见”时,小女孩情绪失控,当场哭了起来,伊能静坐在主席台上安慰小女孩说:“笑一个,好不好?芽”这时,,主持人程雷走上台来,单膝跪下拥抱小女孩,并用手帕帮她擦拭泪花。不再孤立无助的小女孩终于大声地对评委和场下观众喊出“再见”,程雷温和的给了小女孩一个鼓励的亲吻后抱起小女孩走下台。主持人此时此刻几个简单的肢体语言在时间叙事上连接两位参赛选手的演出,在空间叙事上表现出了一名主持人的人文关怀,举手投足间化解了小女孩的痛苦,弱化了比赛的残酷。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能够同时具备空间叙事和时间叙事两种功能,这两种功能即可以并存、又可以互动。
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最主要的两种叙事手段,肢体语言叙事功能与口头语言叙事功能也是一对互补与互动的关系。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叙事过程中,肢体语言与口头语言经常相辅相成,为达到最好的收视效果,最大化的信息传递而配合无间。有时候肢体语言在口头语言之前出现。比如,电视观众对湖南卫视《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张丹丹的评价很高。每次节目开始前,张丹丹总是先跟观众笑一笑,打个招呼,一个简单的体态语拉近了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为接下来的语言沟通开了好头儿。有时候肢体语言在口头语言符号之后出现。一般这种情况都起到强调和总结的作用。比如,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这档节目曾经在午夜播出,又经常是发生了一段时间后的冷新闻,但观众的收视热情不减,吸引了一批白领精英。可以说,是电视节目主持人阿丘在吸引着观众。虽然他的形象不美、不帅,但他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却能博得大家的认可。他经常在一段评论之后辅之以手指敲打桌面,如同语言中的一个段落结束,清晰流畅的肢体语言在时间叙事上起到了强调和总结的作用,在空间叙事上达到了态度的表达。更多时候,肢体语言是和口头语言同时表现出来的,它随时随地都在辅助着口头语言。
但是,也有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处于矛盾状态的情况发生。“同时发出两种相互对立的信号就是矛盾信号。”[6](P124)有时,主持人的肢体语言本身释放出矛盾信号,比如,微笑的面孔说着“欢迎大家收看本期节目”,而手势却是向外推开的动作。电视观众面对主持人这种充斥着矛盾信号的时空叙事往往会无所适从。有时,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与口头语言的配合不恰当、不和谐,叙事的过程就会中断,因为观众对两种对立的叙事形式无从选择。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叙事功能与口头语言叙事功能只有在互补与互动的关系下才能共同发展。
三、电视节目主持人肢体语言叙事功能的空间意义与意义空间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处在三维的时空里,与口头语言叙事搭配使用,与演播空间建立关系,就会产生一定的内在情绪和语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在演播空间的低、中、高、远近、大小分割中对比形成空间意义;同时,肢体语言又在这些客观形式的空间层次中尽情地游动并产生无穷尽的意义空间。
“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8](P142)电视节目主持是镜头前、话筒前的演播艺术。话筒前要会说,镜头前要会动。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掌握了演播空间处理能力,也就获取了叙事过程中意义呈现的魔力,将有助于主持人整体形象的提升和完美。
电视画面的空间景别在客观上制约着主持人肢体语言的运用。景别分近景、中景、远景和特写几种,这些景别的作用各不相同,在各类主持人节目中都可能出现,但使用频率最高,与主持人关系最密切的是中景和近景。近景一般用来表现主持人表情或手势的细节,取胸部以上镜头。主持人鲁豫在其主持的访谈类节目中常有一个用手托着下巴神情专注的近景镜头,这种肢体语言呈现出主持人和访谈对象同悲同喜的情感共鸣意义,很能激发被访者的倾诉欲望。同样这个近景镜头所呈现的情感共鸣,也带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同样的心理感受。中景用来表现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动作及其与他人的关系、交流的方向和情感状态比较多,取主持人膝盖或腰部以上镜头进入画面,主持人或站、或坐、或走动。中景空间里,在确立与他人关系、交流方向的时候要注意膝盖和脚尖的方向。以《鲁豫有约》节目为例,主持人鲁豫处于坐姿,我们可以观察到她的膝盖永远指向被访嘉宾。电视节目主持人肢体语言的这种空间处理,呈现出主持人尊重被访对象,主持人乐于与被访对象交谈的空间意义。
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位置处理和空间距离也有一定的技巧和规则。首先应根据社会对身体空间和距离的习俗来正确灵活地运用空间距离语言。同时需要特别考虑到电视机前观众的存在以及他们潜在的参与心理。还要依据电视画面的屏幕效果进行调节,让观众从屏幕上看起来合乎情理,构图巧妙。所以,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善于处理单档、双档、多人档主持人节目的现场空间。以单人独立主持为例,电视节目主持人要独自完成主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要注意与镜头之间的空间感。通过眼睛看镜头中心圆点、眼神光深入到镜头里面、目光停留在镜头前面,这三种不同的注视方式与观众就行交流。深入到镜头里面的目光交流方式可以产生强调重点的效果;目光停留在镜头前面的方式可以起到划分口语内容段落的作用,多在两个内容之间进行衔接与转换的时候使用;眼神光看镜头的中心圆点,是主持人镜头前创作的常态,在单档主持人节目中,主持人对镜头的空间处理能力直接影响着空间叙事的展开和呈现。
演播空间主要分为演播室内主持与外景主持两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果细分演播室主持还可以分为通用性演播室、开放式演播室、虚拟演播室、大型晚会演播室以及设置在普通的客厅或书房甚至户外等其他场所的临时演播室,等等。不同的演播空间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叙事有着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开放式演播室的目的是让主持人与观众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迅速沟通、调动情绪,让更多的观众融入节目中进行参与,也让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叙事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例如,《实话实说》节目,演播室为圆形空间,观众、嘉宾、主持人三者在同一对等空间,摄像分布其中,主持人可以在观众、嘉宾中来回穿插,这种空间处理为主持人肢体语言的空间叙事的意义呈现提供了张力。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镜头前的举手投足都备受关注,因此,对自身的肢体语言进行有意识的空间塑造是这个职业的基本要求。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在演播空间的完美演绎,所呈现出的意义空间和意蕴内涵,不仅是主持人气质和形象的表现,更是主持人对自身叙事手段的掌控体现。
电视节目主持人加强对自身肢体语言叙事的掌控能力非常重要,因为肢体语言蕴藏着丰富的潜台词,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可能潜藏着微妙的意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炉火纯青的肢体语言可以变幻出多重想象与意义空间。思维的多样性和表达的单一性决定了口头语言在意义空间方面的局限性。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现场,受到现场环境的某些刺激,同时迸发出几种精彩的想法,但无论如何,也只能快速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来表述。而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为载体的叙事手段却不存在这种表达的瓶颈,恰恰相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在时空叙事方面具备无限想象的可能性,由此产生多重的意义空间。试想一位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在与嘉宾真诚对话的过程中,频繁的用手触摸他自己的鼻子,观众会作何感想呢?一部分观众会忽略这个动作继续收看节目,也有观众会注意到这个动作但是不知道主持人到底是怎么了,还有观众会觉得主持人可能是鼻炎发作了、感冒了、鼻子不适了,更有敏感的观众会认为节目主持人在对嘉宾说谎话,或是主持人此刻不能很好的控制谈话进程。主持人的一个简单的肢体语言动作,不同的收视群体会做出迥然的阐释,生发出多重的意义空间。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王小丫在主持《开心辞典》节目的时候,有很多经典的手势深受电视观众的喜爱。可以说,手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肢体语言,“手语是符号化语言的一种遗存”[9](P66)。深入研究王小丫的手势,会发现有趣的现象。在社交场合做介绍和指引的手势一般为四指并拢,拇指微张,介绍或指引结束后手势收回,但是王小丫的介绍手势结束后,恢复成翘大拇指的手势搁置于胸前,而后指引选手进入答题桌时,她只需在翘大拇指的动作基础上,将四指伸开即可。翘大拇指这个肢体动作成为王小丫在《开心辞典》中的基本动作,王小丫以这个基本手势为时空叙事的出发点,演绎出更多具有多重意义空间的肢体动作。例如,王小丫请参赛选手在A、B、C三个选项中选择时,配合的肢体动作就是,她用左手捏着一直翘起的大拇指说A选项,继而捏起食指说B选项,然后捏起中指说C选项…读题完毕后,微笑着看向参赛选手的同时,手部动作又恢复为翘大拇指这一基本肢体动作。可以说,翘大拇指这一肢体动作具有明确的正面的叙事信息,但肢体语言的时空叙事又使得观众即可以把这理解成为王小丫对参赛选手的赞扬,也可以想象成是对选手的鼓励的多重意义阐释。同样,对待这一系列肢体语言,观众既可以认为这是主持人的有意创作,又可以理解成是主持人发自内心的下意识行为;既可以把这认为是主持人的一个无意义动作,也可以理解成匠心独具的点睛之笔。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叙事为观众提供了无限想象的可能性,同时也创造了多重的空间意义,带给观众无限的遐想。
综上所述,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经过慎重选择和运用,不仅和口头语言一样具有叙事功能,更因其能够将空间由画面内部延伸到画面以外,兼备时间叙事与空间叙事的双重功能,能够独立进行叙事,又能够与口头语言搭配叙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在多变的演播空间里演绎出多重的空间意义,从电视节目主持人肢体语言有限的视觉形象拓展出无限的意义空间。
[参考文献]
[1]张育华.电视剧叙事话语[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陈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非语言传播[EB/OL]. http://www.100xwcb.com/HP/20100209/OTD77339. shtml.
[3]赵孝思,沈亮.影视剧作的叙事艺术[M]. 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4]水均益.前沿故事[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8.
[5](奥)赛弥•莫尔肖.体态语言大全[M]. 贾慧蝶,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6](英)戴斯蒙德•莫里斯.男人女人行为观察[M].刘文荣,今夫,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7]徐文静.成也朱军,败也朱军――解读朱军主持艺术[EB/OL].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 28/337566 5.html..
人工智能建筑范文4
1.首先对智能化管理技术进行分析
现阶段我国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管理领域当中,人们对高科技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所以说,新技术得到的应用变得更加的广泛起来,智能化管理技术是得到较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智能化技术在某些情况之下也是可以被称作“人工智能技术”,它在计算机技术领域中占据的地位较为重要,是在对GPS定位技术、精密传感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技术。“人工智能”这一个词语最早的时候是在1952年的时候提出的,一般情况之下都是由智能控制系统、处理语言系统以及识别图像系统构成,自从智能化技术诞生以来,在世界范围之内各个国家中的控制领域当中得到的应用最为广泛。近些年以来,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智能化技术逐渐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在此基础之上发展也呈现出来一种日新月异的趋势,学术领域中的相关研究人员在对实际生活中的需求加以一定程度的研究的基础上,与此同时在对各个专业领域中的知识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也就可以在这个领域中添加实用性更强的一些内容。
2.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管理领域中得到的应用
将建筑当成是平台的建筑智能化其实也就是现在对系统集成技术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提供一个适宜性比较强的建筑环境,将服务、结构以及管理放置在一个领域当中,建筑环境和建筑设备、通讯设备和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共同构成了智能建筑,但是在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一个定义里面,却根本没有提及到“节能环保”这一个概念,因此仅仅是可以将这一个概念之下的建筑物当成是智能建筑,如果说建筑物在可以将上文中提及到的多种耗能建筑功能完成的基础之上不会形成过大的损耗问题的话,那么也就可以加上节能这一个定义,因为在概念编制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将节能环保这一个概念忽视了,所以自然也就不会考虑到智能建筑标准级别划分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假如说对智能建筑标准提出比较高的要求,那么在此基础之上自然也就会产生比较强的能源消耗问题,最终想要对经济性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证也就显得较为困难。假如说处于运行状态的智能建筑的级别比较高的话,那么建筑物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系统的数量也就比较多,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些建筑物中的功能系统是可以被称为弱电系统,耗电量比较小,在对这些系统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开对楼宇设备形成较为有效的控制,那么在建筑物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实现节能这一个目标也就较为容易。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以及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发展进程向前推进,适宜性以及安全性自然也就成为了人们追寻的重要目标,所以智能建筑这一个概念逐渐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得到了普及,在此出之上我国人民自然也就会在智能建筑领域中提出更多的需求以及更高的标准,在此基础之上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生产出来的建筑物基本上都在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转变,但是在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一个过程中应当注意到的问题是,在智能建筑运行的过程中是应当予以节能问题充分的重视,以便于可以使得我国逐渐的向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方向转变。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理论以及智能化技术得到的应用进行分析之后,可以意识的一个问题是在建筑电气工程管理工作以控制措施施行的过程中需要应用智能化技术,在对智能化电气工程技术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不单单可以使得工作效率得打一定程度的提,与此同时也是可以对建筑物中的电气设备形成有效的控制,从而也就可以使得电气设备为我国人民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作者:杨悦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建筑范文5
据报道,日本第一次引进智能建筑的概念是在1984年夏天。从1985年始建智能大厦,到目前为止,智能建筑已经在日本全国开花结果。其中名气比较大的有墅村证券大厦、安田大厦、KDD通信大厦、标致大厦、NEC总公司大楼、东京市政府大厦、文京城市中心、NTT总公司的幕张大厦,以及1996年4月1日正式开业的“东京国际展示场”等。全国新建的大楼约65%都是智能建筑。
日本智能建筑发展迅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两条:
一是日本大企业对智能建筑热情很高。据报道,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是为了改善自身形象,日本许多大公司,特别是像NEC、松下、三井、东芝等这样的大型电子公司纷纷建自己的智能办公大楼。由于是自用大楼,所以目的明确,建筑内的设备自动化和通讯网络建设更具针对性,从而在大楼建设过程中就形成了智能建筑的“3A”体系(“BA,OA,CA”),即楼宇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和通讯自动化。建筑行业流行的“3A”就是这样来的,日本最早的一批智能大楼也就是这样建起来的。
其次是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为加速智能建筑业的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从智能设备、智能家庭到智能建筑、智能城市的发展计划,建设省还成立了“国家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和“日本智能建筑研究会"(JIBl)。日本建设省在推进智能建筑概念时,以用于住宅的总线技术为契机,提出了家庭总线系统概念。在1988年9月制定了HBS标准。1988年初提出对住宅区内所有住宅的信息管理采用超级家庭总线技术。1990年左右,日本在幕张建立了一个高水平、示范性的智能住宅区,1996年日本推出多媒体住宅样板计划,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智能住宅。
日本科技人员在东京的麻布地区修建的一座设计新颖的现代化房屋可以说具有代表性。该建筑是为了解决大自然如何协调的问题。建筑物内有一个半露天式庭院,室内的感应装置能够随时测量出天气的温度、湿度和风力等,并将各种数据及时输送到地下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以此为依据控制着门窗和空调器的开关,使房间保持住户感到最舒适的状态。最精彩的是,在计算机指挥下,房屋内的各种仪器配合默契、工作协调。如遇刮风下雨门窗会自动关闭,控制室内温度的空调器随之开始运转。如果住户看电视时有电话来,电子控制系统会自动把电视音量调小。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使建筑具有生命似乎已不再是什么梦想。目前日本新建的建筑中80%以上将智能化,其中许多大城市建设了“智能化街区”、“智能化群楼”和“智能化城市”:横滨将建成“21世纪国际化信息城”。
日本的智能建筑系统包括四个部分:适应接收和发送信息,达到高效管理;确保在大厦工作的人感到舒适和方便;物业以期实现最小花费的最佳管理;在不同的生意模式中都能得到最快的经济回报。
人工智能建筑范文6
关键词:智能建筑;网络技术;21世纪
一、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的实质是建立在一个以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为平台的空间当中,将受用设备,应用功能与系统操控相关的要素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对智能设备终端反馈的信息,通过系统预制数据分析,由系统智能判定做出自动调控命令,实现建筑内部安防管理,能源管理,服务管理,资源分配,供需信息对称,以此实现了建筑应用的智能化,这对我们的生活便利,工作,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
1.1智能建筑在欧洲发的国家的发展
欧洲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IT信息技术将会走进社会发展,以及生活的各个领域,早在1992年的时候,由欧洲智能建筑协承办并组织了智能建筑在欧洲的应用以及发展的规划,参与者由欧洲部分国家的计算机专家与相关行业的学者一同规划探讨,依据当时最具尖端的行业技术,以及信息调研作为参考,拟定研讨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发表了当时最具参考性的(智能建筑在欧洲)的智能建筑应用应用与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规划了欧洲在过去及未来智能建筑应用的三个阶段及发展,纲要内的三个阶段容包括,
第一:自动化技术应用阶段(1980-1985)年
第二:通信与自动化相结合应用阶段(1985-1995)年
第三:信息网络技术与系统集成应用阶段(1995)年以后
以此三个阶段描绘了相对于欧洲国家对计算机技术应用职能领域的较早认知,以及此类技术在未来发展重的需求重要性。
1.2其他发达国家对智能技术领域的重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于发展,对国民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样受到的其他国家的重视,新加坡政府在1981也开始着力国家电脑化的发展规划,又在1986你啊再次提出(国家科技计划),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在1991年最终提出发展新加坡为:“智能岛”的总体规划和实施纲要,智能岛的称为涵盖了多个领域,十年来的计算机发展,机构的自动化应用,用智能化带动了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全系管理,生产流程发展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沟通与信息对称的进不上有效的提高了产能,降低成本,以及高效率的人员管理,这样的企业叫做智慧型企业,而在建筑领域有着同样创造性的发展,建筑设施的电脑化管理应用,被称为智慧型建筑物。随着21世纪的到来,以及不断发展更新的计算机信息科技不断产生,美国公布了(21世纪的技术:计算机、信息和通讯录)研究报告书,为21世纪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于指出了方向,报告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将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应用将会建立在网络应用之上,能够使得人与机之间通过无线技术交互能力,实现信息处理。在技术上发展的重点将是虚拟技术、协同合作、可视化技术、在应用上必须密切结合应用需求,强调综合的集成。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信息网络必将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网络技术
2.1信息网络技术
目前,基于web的网络技术正成为建筑物或企业内部的信息主干网络的直流形式,信息网络技术在建筑物中的应用,通过单一的网络浏览器界面,访问建筑物内部网络上的web信息,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物内部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质量,提高建筑物物业管理层的决策与全局事件协同和处理的能力。在应对突发事件的状态下,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并做出决策。
2.2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是指基于网络化的视像传输、交互和提供多媒体视像的技术,就现阶段来讲,在智能建筑内的数字影视点播,和会议电视,均是采用可视化技术像建筑物内的网络桌面系统提供视像的传输、交互以及相关的服务功能。
可视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物重的应用:
数字影视的点播向智能建筑物网内的网络桌面系统提供者诸如电影,电视节目,以及动画游戏和远程教学等交互式视像服务。会议电视形式,是向智能建筑物内的网络桌面系统提供点对点的或是网络形式的多媒体影响传输服务。
2.3流动办公技术
流动办公就是利用网络技术,通讯设备,通讯技术,以及可视化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向异地网络对端的办公人员提供一个虚拟的办公环境、所以流动办公技术成为多想现代科技的综合。使用流动办公技术,可以是办公轻松,不熟地域的限制,在出行旅途中如同在自己的家里办公一样,能够随时随地的进入公司固有的办公流程,并且做到及时的处理文件和阅读资料,利用流动可是技术参加公司的办公会议,实现远程操控办公设备的工作。
2.4家庭智能化技术
家庭智能化技术在90年代初的欧美发达国家就已经先后提出了智能住宅的概念,通过智能化及时在家居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家庭中的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等和家庭中的安保设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来链接到一个家庭化智能系统上来进行集中的跨地域性监视。控制和家庭的事务性管理,保持家庭设施与家居环境的协调运行,家庭智能化技术所提供的应用是:由一个家庭智能化信息系统构成的高度安全的、生活舒适性。和通讯快捷性,的信息化、自动化的居住环境。从而来满足21世纪信息资讯社会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能够与外部社会保持完全开放的生活环境。
家庭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物中的应用:
涉及到家庭的安全防范:火灾报警、防盗报警,煤气泄漏报警和紧急求救报警,家庭的自动化体现在利用远程遥控(空调、照明、加热器、影视播放设备风电气设施。)智能技术在智能建筑物内部有效节约能源上面有很大体现,随着21世纪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与普及,家庭供暖面临着既要节约能源要,家庭经费的开支,又要保证采暖的正常舒适供应,通过智能家居技术,和采暖设施的有效结合,家庭智能系统,通过无线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智能操控调节,目前采暖中央空调以及室内燃气壁挂炉都可以实现设备智能设定时段,按需提供家庭的采暖温度,在并且能够通过传感器实现不需要的情况下停止供热,和降低温度采暖的人性化需求,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远程的控制。
总结:在智能建筑的应用方面,采用21世纪新技术将其涉及面进行扩大,使其能够满足业主的应用需求,将成为智能建筑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林.21世纪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