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金融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金融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金融发展

城市金融发展范文1

关键词:盐城市金融发展;金融秩序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4-0056-03

盐城市地处江苏沿海地区中部。2009年,盐城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主动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加快打造长三角北翼金融高地,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互动发展。近期,我们对盐城市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当前该市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盐城市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11年,盐城市金融系统有关部门和单位紧紧围绕打造长三角北翼金融高地战略目标,加快实施“金融带动”战略,全力支持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工作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金融服务经济发展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11年底,该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336亿元,比年初增加325亿元,增长16.2%,增速列江苏省第2位,比江苏省平均水平高4.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585亿元,比年初增加257亿元,增长19.3%,增速列江苏省第3位,比江苏省平均水平高5.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分别较年初下降10.2亿元和1.1个百分点。该市银行表外融资增量达100亿元,占银行融资增量总额的30%。各金融单位不断加大对沿海开发、新特产业、小微企业以及“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以信贷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市新增中小企业贷款154亿元,占同期企业贷款增量的95.3%;涉农贷款累计增加172亿元,占同期新增贷款总量的66.7%。

二是金融要素加快集聚。2011年,该市新增民生银行、昆山农商行苏北总部等8家银行机构,新增利安人寿、紫金保险等5家保险机构,新增国元证券、南京证券2家证券机构,新增悦达汇金、东台磊达等7家小贷公司。全市现有银行机构30家,保险机构4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50家,经省发改委备案的创业投资企业6家,典当行23家,省再担保盐城分公司发展从事再担保业务机构30家。

三是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企业上市工作加快推进,去年盐都翔宇疏浚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融资5.6亿港币;江淮动力公开配售2.4亿股,募集资金6.75亿元。创投基金和风投基金快速发展,全市现有股权投资基金20多家,其中在江苏省发改委备案的有6家,备案数量列苏北第一。大丰港成立了苏中、苏北首家创投中心,已有10多家基金和中介机构进驻。

四是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进展顺利,阜宁、建湖、响水、大丰等4家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已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射阳农商行、黄海农商行分别在外省异地设立村镇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去年新设立小额贷款公司6家,该市小额贷款公司已达23家,累计投放贷款63亿元,贷款余额3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7.8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84.2%;该市现有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137家,覆盖90%的乡镇,资金规模22.7亿元,全年投放互助金余额19.2亿元。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年累计为226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资金61.5亿元,向受灾农户支付赔款1.5亿元,在推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盐城市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盐城市金融业发展势头较好,为该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当前该市金融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金融业发展仍不充分。目前,该市金融机构存款、贷款总量在江苏省均列第10位,与该市经济总量在全省排第7的位置不相匹配。2011年,该市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1%和5.5%,比江苏省平均水平分别低3个和6.8个百分点。

二是金融机构集聚程度还不高。从数量上看,该市现有银行机构比徐州和南通分别少3家和8家。从结构上看,该市股份制银行只有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2家,至今还没有一家外资银行落户。从类型上看,虽然一些知名金融机构已经落户盐城,但大多是设立分支机构,区域或业务总部在该市的只有昆山农商行一家;该市虽然是全省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基地,但汽车金融仍是空白。

三是金融创新力度还不大。创新品种比较单一,金融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缺乏有特色、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对林权、滩涂和海域使用权、知识产权等新型抵质押方式开拓力度不够。

四是服务小微企业的力度仍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规模还不大,难以满足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开发不够,金融创新产品推广力度不大,普及程度不高,不能适应小微企业差异化的要求。

五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容乐观。近两年来,该市由非法集资和高利贷引发的诈骗、非法拘禁刑事案件47起,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民间借贷缺乏引导,该市企业民间融资总额较大,年利率约在20%-30%,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

三、对加快盐城金融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认为,盐城市金融业发展应坚持科学规划引领,着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着力完善金融市场主体,着力推进金融高地建设,着力拓宽融资渠道,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具体建议为:

1.高标准编制金融高地建设规划,科学引领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规划是加快金融业发展的龙头和依据。在规划具体编制过程中,建议加强对事关金融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研究。深入研究如何在长三角北翼形成金融发展优势和与上海金融中心互动发展问题,确定我市金融业发展的角色和定位,找准突破口;深入研究我市金融集聚区的功能定位和重要内涵,以及金融产业布局、金融与其他产业互动发展、金融人才集聚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对上海、苏南等先进地区发展实践的分析研究,从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提高竞争力的角度,谋划盐城金融发展战略。同时,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和支持金融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该市金融发展规划与国家和省有关政策相一致,使规划更具权威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突出扩大信贷总量,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努力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共同发展。一是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抢抓宏观货币政策微调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差异化信贷审批政策,确保今年该市新增银行贷款280亿元,力争达到300亿元,新增贷款总量苏北领先、增速江苏省争先。利用政策性银行贷款利率低、资金投放具有政策性和开发性的优势,全面推进与中国进出口银行江苏省分行的战略合作,全力争取政策性资金对我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在有效控制、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创新,通过信用证、保函、承兑汇票、保理等表外业务,扩大信贷投放总量,今年确保新增表外融资120亿元。二是优化信贷结构。全力支持“千百十工程”,加大对风电及其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生物等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三是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结合盐城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鼓励商业银行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确保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同时,进一步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逐步扩大小微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积极稳妥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等融资工具。加快组建中小企业应急互助基金,举办金融超市,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协商机制,帮助小微企业防范和化解资金链断裂风险,保证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3.切实加大招商引行力度,不断提升金融主体的层次。金融机构是金融业发展的主体。建议该市进一步加快培育各类主体,构建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服务高效、充满活力的金融组织体系。一方面,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加快推进华夏银行、招商银行筹建工作,确保年内挂牌开业。加强与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莱商银行和韩资银行、台资银行等一批有意向来盐设立分支机构金融单位的跟踪对接,并在外资银行引进上取得突破。积极引进品牌优良、知名度高、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会计、律师、评估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和开展中介服务。另一方面,加大现有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政策导向,加大对现有金融机构扶持力度,积极支持其扩张规模,设立分支机构,增强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重点推进市区黄海农商行到沿海县(市)设立分支机构。抓住国家和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的机遇,积极稳妥发展村镇银行,规范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确保东台、建湖两家村镇银行年内开业,新发展小额贷款公司10家以上。大力发展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融资担保机构,鼓励市内担保机构与省再担保公司对接合作。继续深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加快东台、滨海农商行组建工作,实现农合机构改制全覆盖。

4.抓紧启动城南金融城建设,努力为金融高地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城南金融城是打造金融高地的重要标志和载体。建议该市采取超常规措施,聚焦各方力量,加快推进城南金融城建设。高标准编制城南金融城规划,进一步深化研究,加强与规划设计单位的沟通,认真细致地做好规划设计的修改、完善工作,确保4月底之前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招引项目,尽快研究制定金融城招商的优惠政策。加强与上海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开展全方面合作,力争在城南金融城组建复旦(盐城)金融研究分院,通过引进国内一流的金融研究机构、著名的金融专业人才,为该市金融业发展带来前沿、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为打造长三角北翼金融高地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加大组织推进力度,搭建推进金融城项目建设专门工作班子,具体负责金融城建设的服务、协调、督查、考核等工作,推动金融城建设尽快出形象、出进度、出效益。加大融资力度,积极寻求多元化合作模式,争取更多的资本参与金融城项目建设。

5.全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当前,盐城市企业直接融资工作相对比较薄弱,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直接融资意识,存在着“不懂上市、不敢上市、不想上市”的观念和想法。建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建立多种形式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一是加快推进“十企上市”工程。按照“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要求,加快推进“十企上市”工程,确保年内新增上市企业2-3家。抓紧建立100家企业的上市后备资源库,每年从中筛选出重点后备企业,对入选的企业予以重点支持、重点培育。建议今年重点筛选出20家上市后备企业予以重点服务和推进,对进入股改的南方化工、黄河药业等5家企业和进入上市辅导期的高和机电、象王起重等4家企业,以及报证监会审批的东强股份进行专人跟踪服务,及时帮助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企业加快上市步伐。二是积极推进企业债券融资。企业发行债券既有利于解决企业融资的燃眉之急,也是落实政府重大投资的重要融资渠道。建议该市积极支持符合发行条件的企业通过申报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方式,增加直接融资规模,争取今年发行企业债券5只。三是大力发展股权投资。成立风险投资基金和发展创业投资基金,是缓解具有风险性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渠道。随着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该市科技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多,为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提供了发展空间。今年,该市将设立首期3000万元的市区科技银行风险补偿资金,为科技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机构增加科技信贷投入;设立首期2000万元的市区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予以信贷支持。建议各县(市)也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出台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创业投资基金设立、募集工作,力争年内新成立创投机构10家以上,新增注册资本规模5亿元。

6.大力整顿金融市场秩序,切实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建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下大力气整治金融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一是深入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重点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中介组织以及参与非法集资、非法放贷的实体企业加大清查整顿力度,严厉惩治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稳定。二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征信体系建设力度,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征信产品,推动银行内外信用评级工作,探索建立企业、评级机构和银行的联动机制,构建社会信用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努力建设信用盐城。大力开展信用村镇、信用企业、信用社区、信用农户创建活动,在全社会营造重信誉、讲信用、守承诺的浓厚氛围。三是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强化对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化、规范化程度。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监管,大力提升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水平。健全和完善金融应急机制和预案,针对金融风险容易集中爆发的情况和特点,研究建立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应急机制。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5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3]吕乃基.高技术的结构与特征[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2):17.

[4]吕乃基.科学技术之“双刃剑”辨析[J].哲学研究,2010(7):104.

[5]田松.工业文明的痼疾――垃圾问题的热力学阐释及其推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45.

[6]冯军.技术负效应的科学技术控制[J].科学成果纵横,2008(5):17.

[7]张立文.和合学――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哲学[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1(1):3.

城市金融发展范文2

关键词:金融经济;结构调整;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7)01-0050-02

一、大同市经济金融发展特点

(一)经济增长水平低

2006年上半年大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0%,与全国基本持平,与全省相比差1.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7;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7%,全省增长17.5%,大同增长10.9%,位居全省第9;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8%,全省增长19.1%,大同下降1.27%,实现利税位居全省第7。可以看出,相对全国乃至全省,大同经济增长水平较低,速度较慢。

(二)投资增长水平低

2006年上半年全国投资增长31.3%,比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全省增长28.3%,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大同尽管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8.3%,农村投资同比增长12.2%,但因所占份额不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4.1%,同比回落52.4个百分点,仅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0%,在全省11个市中,总量第9,增速第10。

(三)信贷增长水平低

2006年上半年大同贷款余额只增长6.2%,增速在全省11个市中倒数第一,各项贷款余额234亿元,较年初增加13.71亿元,居全省第五位。在有限的贷款增量中,贷款高度集中,风险聚增。

(四)存款增长水平高

在其它经济金融指标相对走低的情形下,存款却呈大幅增长之势。2006年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42亿元,同比增长21%,占全省各项存款余额7953亿元的11%,居全省第二位,存款增幅高于全国2.64个百分点。而且存款定期性特征明显,新增居民储蓄存款中定期存款占67%,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呈坚挺之势。

二、面临问题

(一)结构调整困难,经济发展整体失衡

大同的产业格局以煤为主,冶金、建材等均为传统优势行业,结构调整困难。信贷投放的着眼点更多地倾向于煤炭、电力、公路建设等传统产业。2005年全市煤电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的34.7%,2006年全市金融机构对同煤集团一家贷款就达13亿之多,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

(二)金融资源有效运用面临两难困境

从目前大同所面临的环境看,大同行政、政策、法制、信用等方面的建设滞后,经济发展的相对不足,对金融资源和资金的吸引能力有限,目前在全市立项上马的大型项目如煤炭、电力、公路建设等传统产业信贷相对饱和,资金需求有限,而众多非煤项目均因规模小、分布散、技术含量低等情况难以达到银行信贷准入门槛,金融投入困难。

(三)银行流动性过剩现象严重

全市金融机构存差从1993年开始以年均28.9亿元的速度递增,年均增长达44%。2006年6月底全市存差已突破600亿元。如何有效分流储蓄、解决市场流动性过剩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企业发展资金紧缺

目前大同具有战略带动作用的项目为数不多,已实施的项目也存在着规模不大、类别不新、科技含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加重了资金寻求难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大同市地方工业项目资金缺口就达到40亿元以上。从实际运作结果看,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只有38.40亿元,仅占全年目标任务的20.21%。其中,工业行业投资只有24.53亿元,且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煤电产业上,导致大同市工业过分信赖煤电产业的不合理结构更趋刚性,企业发展资金紧缺问题更显突出。

三、对策建议

(一)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各职能部门要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新观念,进一步加大软硬环境的整治力度,加强法制建设,支持金融机构依法维护金融债权,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创造良好的环境。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加强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为主体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二)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各商业银行要通过发展票据业务、银团贷款、帮助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债券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宽信贷投放渠道。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积极支持工业支柱产业多元化道路,对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朝阳行业、重点项目,加大金融投入。对已经获得批复的项目贷款,要抓住时机,及早投放,加快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有效调整,推动大同经济金融的和谐发展。

(三)引导农村产业升级

金融部门要突出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县域经济中资源型或特色型支柱产业的金融支持,将具备资源和特色优势的中小及民营企业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扶持其发展为龙头企业。在此基础上,要做好对农村第三产业的支持,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和各种专业批发市场发展,改善非生产流通领域企业的融资状况,实现三农经济的全面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

城市金融发展范文3

[关键词]信贷政策;城镇化;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154 — 02

党的十做出了“加快推进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决策部署。为充分运用金融手段,发挥资金的催化和媒介作用,进一步改进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努力满足城镇化建设中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人民银行齐齐哈尔市中心支行组织人员对金融支持全市城镇化建设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齐齐哈尔市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工作经验及成效

近年来,人民银行齐齐哈尔市中心支行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特点,强化指导,及时跟进,积极创新支持方式,在探索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初步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与培育,推进小城镇产业化。市人民银行联合市工信委,组织实施了“百家小巨人扶持培育计划”,督促和引导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结构调整的主要着力点和新的盈利增长点,采取切实有效政策措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协调齐齐哈尔市政府出台《齐齐哈尔市“区域集优”债务融资项目管理办法》,建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发展基金5000万元。2012年齐齐哈尔市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66亿元,较年初新增中小企业贷款55.1亿元,增速40%,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0.6个百分点。其中:有5户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超过1亿元、有27户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超过1000万元。接受信贷培育的企业产供销、盈利、利税、就业人数等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提升,实现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二)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简称“农专社”)金融综合服务创新试点,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在全国24家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齐齐哈尔克山县,创新开展信用评级,改善农专社融资条件。组织金融机构运用统一规范的信用评级方法,对农专社注册资金、资产负债率等方面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评定相应的信用等级,并运用评级结果,构建了“农专社+征信+贷款”的信贷新模式,开办了“银行+农专社+龙头企业”、“银行+农专社+融资担保公司+保险+核心企业”等供应链融资。2012年向农专社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同比增长21%;向农专社发放农机具抵押贷款同比增长72%;向农专社发放股东财产抵押贷款同比增长226%;支持5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上了农业规模化路子,规模经营土地24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0%,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三)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金融支持,推进商业服务综合化。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研发适合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现代服务业企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如积极发展表外贸易融资类业务,围绕大型优质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深度挖掘整个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价值,向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部分银行专门提供了“绿快通”审贷服务,对于信用记录良好的客户,给予申请贷款时减少审贷环节、可直接进入贷款发放程序的优先权利。有的金融机构开发了小企业抵(质)押循环贷款,简化审贷程序。转变过分依赖抵押品的传统授信模式,开展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推出了“龙易贷”等系列信贷产品,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医药、商贸、公交等服务业企业融资需求。

(四)加大普惠金融的支持,推进金融服务配套化。准确把握经济金融发展的需求,向市委、市政府以《专报》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金融工作的指导意见》等16项政策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组织实施。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余额10.3亿元。采取与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相结合、与人行征信系统相结合、与创新担保方式相结合、与支持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的“四个结合”方式,助推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探索出新型的信贷模式,新投放妇女创业贷款6.8亿元,累计帮助7.6万名创业对象实现了自主创业,在全省位列第一。

二、当前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城镇化建设,前提是通过资本化运作,增强担保能力,扩大还款来源,才能不断推进商业化运作,实现金融支持常态化。但目前在土地使用产权抵押等方面面临着诸多融资担保制约瓶颈。

(一)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存在操作风险。清晰而稳定的产权是银行愿意接受的抵押物的共性。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但却缺乏对土地的处分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处置受到集体和法律的严格限制,农民很难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来融资。目前,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登记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村集体与承包经营人双方签订承包合同,主要为承包果园、林地、渔塘等;二是村集体对土地经营权承包人承包土地情况进行登记,承包人签字认可,这种形式承包的土地主要是作为耕地。这两种土地经营承包权登记形式均不具有法律效力,成为当前涉农金融机构不愿开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重要原因。

(二)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融资面临法律障碍。《农村土地承包法》对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农地和以招标、拍卖和公开协商方式承包的农地的抵押分别采取了禁止与许可的态度。具体表述为“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没有特别指明可以进行抵押,条文表述较为模糊;而“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林权证等证书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物权法》中也未明确规定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可以抵押。因此,从目前情况看农地抵押实际上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融资的法律瓶颈,影响了金融支持城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急需健全完善土地产权改革配套法律制度。

(三) 保障房建设缺乏完善的金融支持政策措施。一是促进保障性住房的金融政策不完善。现在执行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框架内,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备的金融政策体系,也没有建立专门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二是虽然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了针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信贷管理制度,但大部分金融机构对保障房的信贷支持与商业性的房地产融资在业务管理和操作流程上没有做明显的区分,也没有优先安排、审批和发放贷款,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信贷管理制度存在严重不足。三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自身存在较高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政府部门尚未建立完善的财税优惠政策、担保和保险政策、风险控制和补偿等机制。

(四)城镇建设的融资担保能力明显不足。目前城镇建设资金筹集更多地依赖财政性投入,商业性金融参与能力低,存在融资体制不健全、筹资方式单一、资金缺口大的情况,急需优化城镇化发展环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是放贷门槛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只与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信用等级AA级担保公司合作。二是扶持政策多,地方落实少。各级政府扶持政策原则性表述多,真正落实到位的不多。三是融资成本过高。除利息成本外,企业还要缴纳登记费、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等费用,融资总成本在15%左右。

三、促进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城镇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为金融需求创造了新的平台和载体,必然会成为新的金融支撑点和增长点。同时,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过程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为此,要强化政策引导、信贷资金、金融服务等功能,引导金融机构把握时机,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引导金融要素向城镇化建设集聚,提高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

(一)加大对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主动加强与各级政府的协作配合,通过与财政资金、社会资本的有机联合,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对由政府主导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探索通过投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等形式,加大配套信贷资金投入。对由政府、企业共同参与,能在未来产生收益的公共服务类设施建设项目,积极探索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商业化运作模式,完善城镇供水、供热、供气、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对棚户区改造及新型农村社区项目,通过土地储备贷款、土地置换出让收益质押贷款、搭桥贷款、开发贷款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二)加大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夯实城镇化发展根基。完善和推广农村土地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探索开办农村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农村房屋抵押贷款和农业大型机具设备金融租赁业务,努力满足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资金需求。推动开展探索开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统贷统还、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承贷等多种融资方式,提高信贷资金投放的针对性和使用效率。积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银行+担保公司”五位一体的“三农”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拉长做大。加强与保险机构的合作,协调保险机构适应城镇化建设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保险产品,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为农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

城市金融发展范文4

【关键词】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实证研究

重庆市作为我国的直辖市和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年来提出了大力发展金融业的措施。2009年,在“福布斯中国城市投资与发展论坛”上提出“用10年时间建成西部长江上游区域性的金融中心”。2012年,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区域性综合型金融中心的意见》:“力争到2017年,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区域性综合型金融中心”。重庆市大力发展金融业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基于此,本文将研究重庆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文献回顾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经济学家对金融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Goldsmith(1969)[1]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提出金融结构的变化形成金融发展道路,金融发展能加速经济的增长。Mckinnon(1973)[2]提出并论证了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和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因此,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论点,而我国的专家主要是验证西方的观点。谈儒勇(1999)[3]和曹啸等(2002)[4]效仿Levine的模型,考察了存款货币机构与经济增长、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以及存款货币机构与股票市场的关系。韩廷春(2001)[5]认为金融深化与利率政策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陈柳钦、曾庆久(2003)[6]认为金融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力度有限。王景武(2005)[7]发现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因果关系,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则存在相互抑制关系。王纪全等(2007)[8]从金融资源的角度进行了格兰杰检验,明确了二者间的关系。姜春(2008)[9]研究发现二者关系中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和“时滞效应”。严太华,魏荣华(2009)[10]运用超外生性方法,得出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正向的控制因果关系,但在长期内存在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逆向控制因果关系的结论。武志(2010)[11]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假说,即虽然金融增长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金融发展的内在质却只能由经济增长所引致。陆静(2012)[12]通过构建省际面板数据,认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

二、指标的选取

(一)经济增长指标(EG)

目前国际上比较广泛地用GDP指标来衡量经济增长,本文为了更好地进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考虑到劳动力扩张对GDP的影响,因此采用人均GDP指标来衡量重庆市经济增长,EG=■,PPR为地区常住人口数。

(二)金融发展规模指标(FIR)

(三)金融发展效率指标(FIE)

三、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了重庆市1999~2011年三大地区38个区县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2000-2012》。由于2011年底,重庆市设立大足县和双桥区为大足区,设万盛区和綦江县为綦江区,因此本文将这两个新区原有的数据求和处理。而且最终采用的指标一般是变量的比值,因此不做任何消除物价的处理。此外,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原来的协整关系,并能消除时间序列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所以对所有变量取自然对数。

四、单位根检验

五、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Pedroni检验和Kao检验进行面板数据协整检验。Pedroni检验方法共提供了7个统计量对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第一类4个是联合组内尺度描述,第二类3个是用组间尺度来描六、Hausman检验与协方差检验

从三大地区来看,金融发展规模的系数都为负数,即金融资产总量的增长会抑制经济增长。究其原因,本文认为是重庆市金融资产中的存贷差较大造成的,1993年存贷差为-108.85亿元,截止2011年底,存贷差为2831.42亿元。因为贷款能够进行再生产的投资,而存款滞于金融机构,属于闲置资金,创造不了产出,因此会抑制经济增长。同时,三大地区金融发展规模对经济增长抑制作用从大到小是:渝东南翼、渝东北翼、一小时经济圈。本文认为是贷款余额造成的,因为贷款余额能够抵制存款资金的负向作用。重庆市三大地区1999年贷款余额分别为75.84亿元、183.35亿元、1021.42亿元,截止2011年底,贷款余额分别为382.74亿元、714.00亿元、11879.00亿元。

从金融发展效率的系数来看,三大地区的系数都为正,表明金融发展效率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从大到小是渝东南翼、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本文认为是增加落后地区一个单位贷款的边际产出要远远大于增加富有地区一个单位贷款的边际产出,正如增加穷人一个单位的收入,更能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增长。渝东南翼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化水平较低,因此只要有存款转化为贷款,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会很大。

从重庆市38个区县来看,金融发展规模的系数除了巴南区、黔江区的为正,其余地区的系数都为负。金融发展效率的系数除了渝北区、城口县为负,其余区县都为正。表明重庆市整体上金融发展规模会抑制经济增长,而金融发展效率会促进经济增长。

八、对策建议

(一)继续深化金融改革,重视金融的转化效率

深化金融改革,首先不能一味地追求金融机构数量及资产规模数量的扩张而忽视了存款转化为贷款的效率。首先应该转变国有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适当降低放贷标准,将效益较好的中小型企业纳入贷款范围,使闲置的存款转化为能够实际产出的贷款,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重庆市必须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完善证券市场建设,完善现有的金融工具,开发新的金融工具,增加居民可选择的投资品种,促进证券市场活跃发展。

(二)培育区域金融增长极,促进经济发展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950)在《经济学季刊》中发表的题为《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文章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增长极概念。重庆市政府应该采用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投资,通过集聚效应优先发展金融基础雄厚的地区,培育金融增长极,具有直接幅射带动地缘的经济优势。可以渝中区为中心,一小时经济圈为金融圈,统一规划,形成金融信息产业功能区、区域金融机构总部区、金融研发区、金融服务中介区、金融配套服务区等若干个金融功能区。从而建立现代化的金融体系,辐射带动重庆市区域金融和谐发展。

(三)优化金融资产结构,提高证券市场的融资效率

重庆市以间接性融资的银行类资产“一家独大”,而以直接性融资的非银行类如股票、债券市场并不完善。所以重庆市相关机构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股票、债券、保险业的发展,促进金融资产证券化,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来重庆开设分支机构,促进地区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打破现有国有银行垄断的状态,优化金融资产结构。

参考文献

[1]Goldsmith,R.Financ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155-213.

[2]McKinnon,R.I.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 ment [M].Brooking Instition,Washington,DC. 1973,121-145.

[3]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1999, (10): 53-61.

[4]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 2002, (5): 40-43.

[5]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模型与政策分析[J].世界经济, 2001, (6): 3-9.

[6]陈柳钦,曾庆久.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10): 13-18.

[7]王景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 2005, (10): 23-26.

[8]王纪全,张晓燕,刘全胜.中国金融资源的地区分布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金融研究, 2007, (06A): 100-108.

[9]姜春.时滞、回归及预调: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 2008, (2): 198-206.

[10]严太华,魏荣华.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6):111-113.

[11]武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分析[J].金融研究,2010,(5):58-67.

[12]陆静.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2, (1)177-183.:

[13].用金融存量指标对中国金融深化进程的衡量[J].金融研究,2002,(1):82-92.

[14]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2):50-60.

城市金融发展范文5

[关键词] 地方金融 民营经济 地方金融机构 地方产权市场 地方金融管理部门

地方金融要走向中国金融业的前台,已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目前对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城市而言,那些让“地方金融”产生经济土壤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及商业银行分别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和中小企业信贷部,但是由于固有的官办背景,很难让中小企业感受到贷款的关注。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以宁波市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增长年均达19.7%,到2002年底止,中小企业多达79457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9.9%,实现产值2100.4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85.7%。由于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具有金额小、时间急、缺乏担保等特点,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因此,民间金融作为一种不被批准的产物在宁波各县镇地区逐渐发展起来。在个体民营企业发达的慈溪,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融通主渠道是民间借贷。目前慈溪中小企业近两万家,资金来源的40%为自有资金积累,40%靠民间借贷,从地下钱庄、地下台会等渠道获得的,只有20%的资金来自银行。这种拆借方式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同时也是一种潜在的风险。而这种潜在的风险被认为就是适合当地民营经济贷款特点的中小金融机构的缺乏。另一方面,宁波地区金融机构对大企业、大集团和上市公司授信过度,前100户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量的30.5%。可见,宁波市地方金融机构资金实力的不足、数量上的缺乏,已严重阻碍了宁波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阻碍了宁波市地方经济、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

因此,对于宁波这样一个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城市而言,如何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地方金融运行体系是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而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当务之急是改革地方金融体制,让民间资本参与地方金融业,建立一个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体系。

一、宁波市地方金融及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1.从宁波市目前的银行体系的存贷款规模和投向来看,并不符合宁波市经济的特点和融资结构的变化

宁波市四大国有银行2002年、2003年底短期贷款新增额分别为724305万元和824323万元,而其中对私营、个体企业新增贷款额分别为-1754万元(负增长)和56146万元,仅占6.8%,而同期包括宁波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在内的宁波市地方金融机构对私营、个体企业新增贷款额则分别为135475万元和58659万元,占其新增短期贷款总额的38.34%和14.23%。2003年末四大国有银行存款、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52.16%、54.42%;其他商业银行占比分别为18.98%、20.08%,两者相加,占比分别为71.14%、74.50%。由此,宁波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机构的存款、贷款规模占比仅达28.86%、25.50%,实力相差甚远。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和对宁波各县的贷款规模来看,在对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的贷款上,以农信社为主,但是受到资金实力弱的限制,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从银行业务的开展和创新来看,地方金融机构的票据贴现,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票据承兑、贴现业务仍有待大量拓展

2003年宁波市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中,利息收入占60.25%,手续费收入占2.69%,外汇业务收入占13.34%,可见其中间业务、外汇业务开展的力度不够。并且,2003年末宁波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票据贴现余额分别为16.71亿元、20.52亿元,分别占宁波市银行机构当年票据贴现总余额的13.88%、17.04%。而同期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含宁波市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余额占到辖区总量的52%。

3.目前宁波市企业融资主要是信贷方式,由于直接融资成本大且市场准入门槛高,目前宁波市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的数量极少

金融机构偏好大项目、政府投资且有效益的项目,对中小企业存在实际上的金融歧视。财政性建设资金缺乏长期稳定的依托。再加之由于预算体制的限制,地方政府无法通过发行地方债券筹措资金。

据人民银行估算,宁波市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资金有70%来自银行信贷,从资本市场融资的数量极少。全市仅有15家在国内主板市场上市的公司,比绍兴要少3家,比杭州少6家,比南京少13家,其中大多数均属于大中型企业,众多中小型民营企业要想在国内主板市场上市,阻力仍然很大,机会很小。而像宁波屹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只能寻求海外上市的方式,成为宁波市首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融资的企业。虽然深交所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块将成为宁波这些中小企业的福音,但由于门外排队的企业数量众多,门槛也较高,竞争异常激烈,难度仍然相当大。从地方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产权市场发展滞后,非常缺乏规范的中小企业间短期资金拆借市场。

二、宁波市地方金融业发展目标、战略和政策建议

1.宁波市地方金融业发展目标、战略

宁波金融业长期发展目标是宁波应发展成为长三角南缘的区域金融中心,为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资本支持,构建合理的多元化的地方金融体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建立健全高效、开放的金融市场,推进包括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基金、风险投资在内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建设。

对于宁波市这样一个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地区,地方金融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应该放在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和地方资本市场上。地方金融机构应以“市场化、股权结构多元化、资本化、区域化和国际化”作为发展战略。所谓“市场化”就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地域、业务等优势明确市场定位,利率市场化,完善存贷款定价机制,拓展服务品种以满足市场不同的需求。“股权结构多元化”就是要加快对内、对外两个开放,引入合格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避免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资本化”要求地方金融机构强化资本约束机制,通过上市建立起多渠道、动态的长效资本金补充机制。“区域化”是指不要盲目追求地域扩张,要立足当地城市,向周边地区辐射。“国际化”包括引入国际标准和经验做法、引入境外股东、与国际金融机构进行业务、技术合作,以及将业务向海外延伸。

2.具体政策建议

一是以“经营业绩一流、公司治理结构较为健全、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能力良好、经营理念较为先进和发展规划良好的银行”为目标,通过重组(联合、并购)、改造、退出等方式,深化产权改革,明确市场定位,开拓业务创新,推进利率市场化,重塑宁波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使其真正成为支持宁波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同时,按照金融对外开放的要求,积极引进境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基金、租赁等金融机构到浙江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抓住CEPA实施的有利时机,推动浙港金融合作。

二是以地方产权交易中心为基础,搭建资金和项目的产权交易平台,同时积极培育本地券商为做市商,大力发展柜台交易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和规范私募资本市场,加快组建一些投资基金,拓展企业债券市场,争取发行市政债券,加大地方资本市场培育和发展力度。

目前宁波市绝大多数股份公司的产权流转极不顺畅,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地方性资本市场的平台。从近期来看,应以宁波市产权交易中心为基础,搭建资金和项目的产权交易平台,促进资金和项目的有序流动。从中长期来看,则应大力发展柜台交易市场。目前国家的法规政策对柜台交易发展仍有较严格的限制,因此,宁波市政府可以鼓励和推动一两家营业部网点较多、与当地企业关系密切、信誉较好的券商作示范,代办非上市公司的股份转让业务,逐步朝着做市商的方向发展,有步骤地探索、发展柜台交易和柜台交易市场。

对宁波而言,地方产权市场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多层次资本退出的重要渠道、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交易平台、高新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中小型企业融资平台等功能完善的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宁波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并以此促进企业产权多元化,吸引异地投资者并购本市企业,引进外资,完善宁波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要主动打破地域和行业界限,努力拓展市场空间,增强辐射能力,融入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并且通过经纪人培训,开展与香港乃至海外产权市场的合作。

地方产权市场可以采取公司制的组织形式,建立产权交易经纪人制度,加快与周边城市的产权交易信息联网,积极探索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份转让试点。拓展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突破目前传统的协议转让、招标拍卖方式,增加兼并、重组,尤其是异地并购等业务,并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登记托管,以及股权质押、增资扩股、分红派息、账户查询、股票挂失等各项服务。在交易平台的设计方面,可以采用将产权交易中心、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成果转化中心、房地产转让中心、拍卖行、评估事务所“六合一”的方式,为宁波企业在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配置产权资源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加快组建一些投资基金,尤其是针对目前宁波市中小企业的特点,应该建立面向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公司和创业投资基金,解决创业资金的融资问题。当中小企业发展到稳定期时,应允许并鼓励中小企业、金融企业进入金融市场,发行次级债券、可转债,进行债券融资。

地方政府也应该争取通过发行市政债券用于满足城市设施、公共服务等资本建设项目上的资金的不足,改善目前政府投资项目过分依赖银行贷款,预算软约束的现象。

三是成立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制定地方金融发展总体规划、指导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配合协调驻地金融监管机构(即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的工作、积极扶持地方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和高质的服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培育高效的市场平台。

对于宁波而言,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加强对发展地方资本市场的领导。首先,应改变目前宁波产权交易中心多头管理、效率低下的局面,对产权交易中心实行统一的监管。监管体系应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政府统一的监管机构,起草并执行相应的政策、法规,监管各交易平台的交易,监管登记、交割、结算中心的运作,监管信息传播活动,对宁波产权市场进行统一管理;第二个层次为产权登记、结算中心,对产权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活动进行管理;第三个层次是宁波产权交易中心,肩负着行业自律管理的职能。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从机构型监管向功能型监管的转变,也就是说,监管的重点是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通过统一监管体系的建设和监管职能的转变,实现政企分开,实现政府职能与企业职能的分离,实现交易所的企业化运作。对各类产权资本所有者尤其是民营企业实行进入产权市场从宽、市场运作程序监管从严,加强信息披露,大力培育和引进资本市场中介机构,就企业经营、纳税、财务、信用、守法等状况,建立一个完整的中介服务体系并加强监管,积极探索活跃交易和控制风险并重的运作模式等一系列不断创新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的措施,为资源优化配置服务,加强资本市场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其次,针对私募资本市场,政府应组织力量研究和拟定其地方性政策,对私募公司的性质、募集方式和程序等,都应做出明确的规定,从而规范市场,保护大众投资者利益。

参考文献:

[1]赵俊怀:对当前地方金融有关问题的思考[J].西南金融,2003(10)

[2]王维强于振玫:城乡三元金融结构与民间金融制度研究[J].财经研究,2003(4)

[3]张孟君阿都建林:对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思考[J].西南金融,2003(11)

[4]2003年、2004年宁波市金融年鉴

[5]洪玉葛小娥陈建潮: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浙江统计,2004(5)

城市金融发展范文6

一、城市化经济的起源和运行机制

在现代社会,城市化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可以说是大多数人会优先选择的场所,城市化不仅是人类社会所存在的一种高级发展形态,同时也是所有国家经济体制所必须要面对的事实,也是所有国家必须要做出选择的具有发展取向性的大问题。

1.城市起源于城与市的结合“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的、永久性的防御设施,由防御野兽侵袭到防御敌方侵袭。在不断的发展中,其功能得到不断地完善,逐渐发展为具有居住功能、生产流通、社会交往、娱乐表达等的政治、生活、经济的全方位的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社区”功能。现代意义上的“城”专指具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并且具备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经济、文化、物质的综合系统。而“市”最早的功能主要为人类提供商品交易的场地,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样的功能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交易的频繁,其功能开始发展到包括产权交易和商品交易的广义城市交易功能。而经济学意义上的城市则主要是指工业文明出现后具有近代意义的城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后,城市人口及其数量迅速成倍增长,使得人类步入到城市化的阶段。

2.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发展对于城市化的内涵,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说法。人口学认为它是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的过程,社会学认为城市化则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的过程,而历史学则认为是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反映等。从不同的定义可以反映出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城市化的直接反映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来自于工业化,也就是说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首先,工业革命本身带来的就是人们生产方式的转变,机器代替了手工;其次,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工厂需要的大量的劳动力,这就会使得人口开始向城市聚集;最后,工业化带动了其它城市产业的发展,比如运输业,通讯信息、服务业等。

3.城市化经济来源于城市和城市化城市化经济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经济运行发展的问题,这种经济问题的出现以城市为依托,没有城市和城市化出现,这种经济就不会出现,但是只有城市和城市化,也还不一定就能够形成城市化经济,只有当城市具有社会经济服务的功能,城市化经济才会出现。

二、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经济力的形成与表现形态

1.金融经济力的形成经济力最直接的解释就是经济的效能,“金融经济力”是指“逐步形成于金融运行、演进以及高级化进程中的能够产生经济和社会发展正效应的金融潜能;反之,不能够产生经济发展正效应或产生经济社会发展负效应的金融潜能称为金融非经济力。”金融经济力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其一是拥有经济力的主体的整体实力要相对比较高,且与受体之间的作用必须要能够处于较为和谐的状态,其次,金融作用于城市化经济运行发展的过程必须要能够保持顺畅的状态,再有,金融所产生的效能必须要能有有效的推动城市化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整体数量的增长,同时也必须要能推动经济质量的提高;而其形成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因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各个行业发展的需要,其二,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其三,城市化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