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业实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业实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建筑业;安全文化
中图分类号: 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按照人类文化发展史和文化与科学发展的属性,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定义可以是:在人们生产和日常生活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人的生存所具备的条件以及相应的人的素质的总和。即保护所有从事建筑施工活动员工健康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实现安全、舒适、健康、高效生产及生活的指南。建筑业安全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企业各方面的努力和全体员工的认同,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
1.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内容
西安市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筑业安全文明生产形象、农民工安全意识形态和安全执行力、农民工的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等。
1.1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
传统的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实行公司、项目部、员工的三级管理,注重安全事故事后处理,维护家属及职工的利益而忽视预防控制,安全管理容易脱节,这是一种被动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现代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除了强化三级管理外,还要考虑事先的事故控制、危险预测、安全预警。这是一种事先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体系。在1个死亡事故背后,有大量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存在。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取决于安全管理是否到位,这是作为预防死亡重伤害事故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从安全预警出发,降低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预防重大事故,建立新的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1.2建筑业安全文明生产形象
塑造企业形象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标志,企业形象包括企业安全文明生产标志、职工衣着穿戴及精神状态等,体现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水平和企业员工的人格魅力。当企业安全文化和企业的良好形象在社会树立起来以后,企业就会得到社会更好的回报,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参与社会竞争的“无形资产”,企业安全文化使得企业有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业安全文明生产形象主要包括企业安全标志使用、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安全检查等。企业安全标志是企业形象、特征、信誉和安全文化的浓缩,安全防护用品是农民工的安全工具,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安全检查是落实安全生产的必要程序。建筑业安全文明生产形象还包括建筑工地周边围挡完好情况、工地道路的清扫、洒水和养护情况,农民工生活区周边绿化等。
1.3农民工安全意识形态和安全执行力
农民工安全意识形态是属于建筑企业深层次的安全文化,包括农民工的安全生产观念、安全行为准则、安全美学、安全道德观、安全价值观,它直接反应农民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影响和自身感情认同。建筑企业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经常了解农民工的心理、动机、个性、情绪与安全健康需要,鼓励农民工热情参与企业的安全管理活动。
农民工安全执行力属于建筑企业更深层次的安全文化,在安全意识的引导下,农民工坚定信念,满怀热情,规范操作,保证安全生产。建筑企业要加强沟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落实安全员制度,培养和储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通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执行力。
1.4农民工的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
物质保障主要指解决好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面临的衣、食、住等基本问题,改善农民工的住宿条件,提高农民工的伙食标准,增加农民工的收入,保障他们的工资和人身安全。精神保障是针对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心理、文化、政策方面的服务,农民工工会要解决农民工面临的职业介绍、子女入学、法律培训等实际问题,农民工的家庭要理解和支持农民工的工作。经问卷调查,有90.7%的农民工受到家人的支持而外出打工,受到家人支持的农民工更懂得在身体上照顾自己,在工作上更加积极,心灵有了寄托,不再感到寂寞。而没有受到家庭支持的农民工经常感到寂寞无助,心灵没有寄托;生活和工作得到保障的农民工经常与同事及管理层沟通协商,顾大局识大体,更加注重自己的未来发展,善于发现建筑工地的安全问题,乐于帮助同事克服困难,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对未来满怀希望。生活和工作没有得到保障的农民工在工作上比较消极,只愿意完成班组长布置的工作,对工地的安全问题不太在意。
2.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
安全文化的结构层次有二层次论、三层次论、四层次论等三种提法,二层次论将安全文化分为物质层和精神层,或分为表层和里层;三层次论分为三个层次,即表层、中层和深层,表层以物质或物化形态表现,中层以其深层结构中体现价值和规范的文化来支配行为活动的方式表现,深层以人的意识形态表现。根据三层论安全文化可以分为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观念文化。四层次论分为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观念文化。安全物质文化是整个安全文化的发展基础;安全制度文化包括安全方面的一切制度化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各种规定;安全行为层是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综合表现,是最直接的行为体现;安全观念层是人们对安全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安全观念层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指导着人们的行动。
建筑业安全观念文化主要指的是,建筑企业需要建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安全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安全性就是生活质量的观念,安全超前的观念,安全管理科学化的观念。建筑企业管理层需要建立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尊重人的生命与情感的健康观,安全就是效益的经济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全体员工需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保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意识等。
3.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形态体系建设途径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形态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方针,首先要搞好安全环境氛围建设,其次要搞好安全制度保障,还要不断对员工进行“灌输”安全文化的教育。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形态体系一般的建设途径是:营造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环境,建立建筑企业安全制度,安全文化教育,安全文化宣传。
营造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环境
施工现场的外观容貌应按照《文明施工安全标准化现场规定》组织实施,做到安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具体要求是:施工现场四周要做围挡,做到整洁有序,道路保持干净,现场张贴的安全挂图要醒目,便于警示;办公室、更衣室、食堂要达到卫生标准,卫生间要设立浴室,浴室数量要满足农民工的需要;其中食堂、卫生间、浴室的地面要铺砌瓷砖,施工现场各种规章制度要挂牌,便于监督。农民工一律佩戴工作证、穿工作服上班,充分展示农民工的风采和精神面貌。
建立建筑企业安全制度
建筑企业安全制度建设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强有力的安全机构和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网络体系,二是要有一套科学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形成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约束机制。
其次,要运用经济、法律、教育手段协调企业的安全生产,比如施工用电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施工现场高空作业必须执行“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施工单位开展班前安全交底制度;施工单位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罚的制度等,每周定期召开安全会议等。这些制度在建筑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安全文化教育
建筑业业要按照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要求,对管理人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训,对农民工既要进行操作技能和安全保护的培训,还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农民工所从事的是最辛苦的工作,个人内心情绪需要及时疏通,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它把一种具有科学性和激励性的目标灌输到农民工的思想意识中。这种目标作为一种意识一旦内化为农民工的自我意识,就会成为支配农民工自身思想和行为的主导准则。通过培训提高全体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塑造建筑业安全文化。
(4)安全文化宣传
通过会议、广播、视频、演练、安全知识竞赛、举办安全生产月、悬挂安全标志、张贴安全挂图等多种形式,增长安全知识,吸取安全教训,增强安全意识,企业上下做到人人、时时、事事、处处把安全置于首位。宣传安全文化,反映了企业对农民工生存条件的关心,展现了企业的优良精神。农民工对安全文化的认可,是一种精神追求,也反映了农民工对安全舒适与安宁幸福的向往。通过文化的潜化作用使农民工树立安全价值观,端正安全行为,逐渐使农民工对企业安全文化表现出一种主动接受和自觉接受,通过教育与启发,唤起每一个农民工对自身安全、健康与生命的珍惜,认识生命的价值。即可实现建筑企业安全顺利的发展。
4.结语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分析,提出了西安市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筑业安全文明生产形象、农民工安全意识形态和安全执行力、农民工的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等,提出了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形态体系的建设途径是:营造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环境,建立建筑企业安全制度,安全文化教育,安全文化宣传等。
参考文献:
[1]黄吉欣.,对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再思考[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 (8)
建筑业实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建筑装饰;园林绿化;城镇化
一、建筑装饰及园林绿化行业概述
建筑装饰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采用建筑装饰材料对建筑物内外表面及空间进行各种处理的过程。根据建筑物使用性质不同,建筑装饰可分为公共建筑装饰、住宅建筑装饰和幕墙工程三大部分。我国的建筑装饰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不被重视的传统小行业,飞跃发展成为年产值超过2.6万亿元的大行业,与土木建筑业、设备安装业并列为建筑业的三大支柱产业。
园林绿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的过程。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园林绿化行业可分为地产园林和公共市政园林。1992年,国务院颁布《城市绿化条例》,园林绿化行业步入法制化发展道路,对园林绿化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园林绿化产业发展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建筑装饰及园林绿化行业发展状况
(一)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张
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等因素的带动下,我国建筑装饰及园林绿化行业取得了快速稳定的发展。根据《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年鉴》和《2012年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报告》,我国建筑装饰行业2012年的总产值约为2.63万亿元,较2003年的8,500亿元增长了209.41%,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47%,保持快速的增长。公共建筑装饰和住宅建筑装饰均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2003~2012年,我国公共建筑装饰市场总产值由3,825亿元增加到1.4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60%。同期,住宅建筑装饰市场总产值由4,675亿元增加到1.2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25%。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2年我国地产园林投资规模为119亿元,2011年增加到48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城市环境绿化建设投资从2002年的240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54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5%。
(二)行业前景看好,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和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的推动下,我国的建筑装饰及园林绿化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2011年10月,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建筑装饰行业规模的发展目标:2015年建筑装饰行业总产值争取达到3.8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8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60%。其中,公共建筑装饰争取达到2.6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136%,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8.74%;住宅建筑装饰争取达到1.2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6.30%,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78%。继十七大之后,十报告再次着重论及“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上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园林绿化行业具有美化生态系统、优化人类生活环境、减轻环境污染压力的重要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未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园林绿化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三、建筑装饰及园林绿化行业的驱动因素
(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投资的增长
根据党的十提出的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到2020年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未来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将不低于7.2%。当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投资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受益于宏观经济增长的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园林绿化行业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二)多层次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在建筑装饰行业、园林绿化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规范行业发展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陆续制定并出台实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为基础,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城市绿化条例》《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法规为主要内容,以《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及《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标准》《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标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等规范、标准为有效补充的多层次法律法规体系已逐步完善,为规范装饰装修市场秩序、促进建筑装饰行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003年9月,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关于建筑装饰行业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列出了包括幕墙施工技术、木制品工厂化生产及安装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0余项新的施工技术作为示范、推广的重点技术,新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建筑装饰工程的质量、施工效率及建筑装饰企业的管理效率,推动了建筑装饰行业的整体发展。
四、建筑装饰及园林绿化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建筑装饰及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对行业发展状况有较大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行业产业政策的变化会对市政及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商业投资活动等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对建筑装饰及园林绿化行业的业务需求和业务结构带来较大影响。
(二)房地产调控政策风险
近年来,为了调整房市结构、防止房价上涨过快,挤压房市泡沫以避免出现大的资产泡沫化,国家采取了金融、税收、行政等一系列手段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调控。但是,我国政府对房地产的持续调控,主要是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并不会影响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如果政府未来继续出台更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则可能会在业务订单量、施工进度及客户回款等方面对建筑装饰和园林绿化业务带来不利影响。
建筑业实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绩效考核 优化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地方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逐渐加快。建筑施工企业作为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都是采用针对具体施工项目进行管理的组织方式。但是由于建筑施工行业人员调整频繁,项目建设涉及内容复杂,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绩效考核体系,不能真正发挥项目绩效考核的作用。因此在现阶段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建立完善的项目绩效考核体系,实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有效管理,从而促进建筑企业更好的发展。
一、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绩效考核的现状
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运行是以实际的项目的运行为基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都是从各个项目部获取。长期以来建筑施工企业都提倡使用针对具体施工项目的绩效考核的管理方式。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所有的项目建设都是以具体项目为准,每成立一个新的项目就需要建立相应的项目部,不同项目的施工周期、施工难度不同,而且目前的项目部是随具体的施工项目而变化,没有后续施工作业的项目部往往就会解散,不能进行切实有效的绩效管理。
对项目绩效考核不重视的企业往往没有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在对项目部员工进行考核时候仅仅依靠领导的印象以及个别不全面的指标来决定,体系不完善,考核不严谨,也会造成员工的不满情绪。也存在部分管理体系相对健全的施工企业会对项目部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但是考核的指标往往是以项目部的经济效益为主,指标不够全面,最终评价结果往往以偏概全。
二、绩效考核方案优化设计
绩效考核方案要考虑到项目部员工的工作业绩、态度以及具体的工作能力及相关工作成果等多方面的指标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的结果,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岗位调整晋升,提高薪酬待遇,进行职业培训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手段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能力和素质,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评价和激励作用,促进施工企业更好的发展。
1.确定相关绩效考核的关键绩效指标内容。绩效考核的内容是整个绩效考核方案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考核内容直接影响最终的考核结果。根据建筑企业的特点,从部门绩效目标、项目部绩效目标、岗位说明书以及临时性特殊任务等四个方面来确定项目部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根据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人员绩效考核的特点以及相关绩效考核的原则,从财务、客户、业务以及成长等各个角度选择40个考核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初始指标。然后再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从这40个考核指标里面选取问卷选择率在60%以上的绩效指标作为整个绩效考核方案的KPI。
2.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第一步确定了绩效考核方案的考核指数,但是这些指数的重要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第二步是要确定每项考核指标的权重,以区分不同的考核指标,真正体现绩效考核的公平性。一般是采用加权的方法进行,通过对某关键指标赋予特殊的加权系数来强调这一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可以使用经验判别法、对比评分法和系数调查法等多种方法来确定最终的加权系数。在建筑施工企业比较合理的方式是通过由公司总经理、专业副总、总工、人力资源经理、项目部经理等多人组成的评分专家组来打分,确认最终这项关键指标的权重。
3.绩效考核结果评定。根据最终的绩效考核评价将员工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而且对于最终的绩效考核结果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强制性公布,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公开。
4.确定针对绩效考核的一票否决指标。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部一般都是分散分布在各地的施工现场,往往处于离散性管理的状态。而且与外界接触比较多,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企业在取得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要确定相关准入条件,确定针对特殊行为的“一票否决”指标,对于安全、质量、思想政治等方面存在问题的项目部员工实现一票否决。
三、绩效考核的实施
绩效考核方案的实施一般是以年度考核为主,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个人年度业绩的考核评价、个人KPI关键绩效指标的考核以及个人平时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考核评价。这里以建筑施工企业某项目部项目经理的年度绩效考核为例对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进行简单介绍。
首先由施工企业的绩效考核委员会共同评议,对该项目经理的年度计划具体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对关键考核指标KPI以及工作能力及态度分别进行考核评分。然后由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最终的成绩进行汇总,将汇总结果提交给企业的考核与薪酬委员会。经由考核与薪酬委员会审核无误后,留公司存档,同时要将最终的考核结果进行公布并反馈给被考核人。
综上所述,本文设计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有效实现对建筑施企业项目相关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能够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和管理作用,激发建筑施工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建设施工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泽,王钰莹.建筑施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初探[J].中外建筑,2010(12):117-118
建筑业实习计划范文4
模块建筑体系是一种比较彻底的采用工业化设计建造住房的方式,标准化模块式建造技术在建筑领域实现了住宅与商业楼宇交钥匙工程,根据标准化生产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由熟练的技术工人在车间流水生产线上完成80%以上主体结构的制作和组装工作,以及90%以上的部品安装,并以模块化的形式运至现场完成组装以及外立面施工。模块建筑体系的现场施工建造与工厂预制集成建筑模块的加工生产可同步进行,施工现场先施工核心筒部分,待核心筒部分施工完成后进行预制集成建筑模块的吊装与现场组装工作。由于模块建筑建造技术的运用,模块从起吊到安装仅需8~10名技术工作人员,且每个模块都由同一批技术人员完成,模块建造施工现场所需工人数量较传统施工大幅减少,施工建造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2模块建筑的全装修一体化设计
模块建筑也是最好的展示全装修一体化设计理念的平台。模块建筑体系中的模块部分,由主体到装修均为工厂生产并由载重卡车运至现场进行吊装作业,这就要求住宅内装修设计应早期介入,与建筑设计各专业充分协调与综合。同时,为减少矛盾和交叉,全装修设计图纸应做到齐全完整,达到施工图深度。建筑设计与内装修设计一体化进行的同时,内装修、各类管线的埋设均在工厂内一次性完成,减少了户内二次装修的环节。现场只进行模块与模块、模块与核心筒之间的面层衔接,以及管线接口连接处理。
3镇江新区港南路公租房示范项目概况
镇江新区港南路公租房项目是国内首个模块建筑的示范项目,地处江苏省镇江新区烟墩山路以东,港南路以北,凤栖路以西,规划路以南。由10栋18层住宅组成,每栋住宅楼均由两个单元及若干个模块组成。该工程地下2层,地上18层,建筑高度56.5m,总建筑面积134500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8500m2,地上建筑面积96000m2。地下为连通的汽车库,供住宅住户使用。项目总平面及效果如图2,3所示。
4示范项目的适老化全装修设计
对该项目4号楼进行了小套型的适老化设计,设计范围包括建筑入口、栋内公共空间以及套型的室内空间等,并以《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的要求为准则,同时以方便未来套型的适老化改造为原则,采用预埋构件、管线、接口、特殊部位预先加固等手段,达到空间预留的目的,以满足将来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的使用需求。4号楼设计采用适老(潜伏)设计,楼内各套型分别以A、B、C三类套型原型衍生和镜像得到。其中C户型为今后改造成适老套型进行了一些管线预留预埋等适老的“潜伏性”设计,而C反户型则为适老示范套型。
4.1空间设计
4.1.1楼栋外公共空间
该项目由于室内外高差较大,建筑入口处是通过场地道路抬高的方式消化一部分高差,再以坡道进入楼栋。楼栋出入口无障碍坡道采用1∶12坡度,台阶的踏步宽度和高度分别为300mm和150mm,以便老年人通行;台阶踢面设置感应式夜灯作为局部照明。
4.1.2楼栋内公共空间
楼栋内部空间主要考虑无障碍设施及空间的设置,以方便老年人活动和物品拿取及电梯操作等。1)楼栋入口、公共区域走廊的地面采用防滑耐磨地砖,地下车库采用环氧树脂防滑地坪,且通过建筑构造做法消除上述区域地面高差(见图5)。2)楼栋首层信报箱的底面高度不低于400mm,顶面高度不高于1600mm,以便乘坐轮椅的老年人拿取。3)公共区域墙面距地680~880mm范围内,进行墙面加固并预埋水平扶手安装五金,以满足未来加装水平扶手的需求;并在每户的入户门口公共区域加装竖向扶手,以方便扶握。4)电梯操作按钮和报警装置安装在轿厢侧壁易于识别和触及处,距地高度为900~1200mm,与轿厢内部前、后墙壁净距离不小于400mm。电梯采用语音报层,电梯轿厢带有扶手,电梯内外设置低位按钮并设置点字标示,电梯门设置可视窗。
4.1.3户内空间
通过对老年人的行为分析,有2个重要问题要解决:一是解决老年人上厕所的便利性问题。在平面设计中,主卧室区域设置一个厕位和洗手盆,方便老年人日常及夜间使用;二是减少老年人与家人沟通的障碍问题。在卧室与起居厅,厨房与起居厅或卧室之间设置观察窗,增加与家人的视线交流,确保老年人在家的安全,同时消除老年人的寂寞感(见图6)。1)卫生间、厨房采用折叠门,方便开启;淋浴器旁设置附壁折叠座椅;洗面池、坐便等卫生洁具周边设置扶手,洗面池两侧扶手也可兼顾挂毛巾功能(见图7)。2)阳台安全护栏的材质、选型、距窗的安装距离应考虑老年人晾晒衣服时的使用需求。3)墙体阳角部位采用R25mm(R20mm)规格的圆角倒角构造,以避免磕碰。
4.2机电设计
机电设计与老年人的使用息息相关,针对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对公共空间的照明开关、灯具的设置原则,户内机电点位的高度,关键部位增加夜灯等方面进行了考虑和具体设计。
4.2.1公共空间
首层大厅、公共走道等区域,照明灯具开关采用红外感应式开关,避免采用声控开关有人无声的情况下关闭照明灯具,保证有人即开;公共空间中,同一功能空间里照明灯具点位设置2个以上,避免产生阴影。
4.2.2户内空间
门厅或出入口处设置套内照明总开关,以方便出门时统一关灯;户内交通空间距地300mm的位置设置光感式夜灯,避免夜间行走时磕绊。套内机电点位采用通用设计,局部墙面设置高位插座(距地600mm),以避免插座位置被电视柜、床头柜等家具遮挡;套内全部开关距地1000mm设置,以保证老年人、儿童等人群也能够顺利操作;套内卫生间距地500mm设置拉绳式紧急报警器,卧室距地900mm设置按钮式紧急报警器,保证任何人在摔倒后能够及时按到报警器。
4.3室内设施与部品
各类设施及部品对老年人生活起居的便利性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持,示范项目中也采用了如玄关坐凳、电子猫眼、防反锁的门锁以及各类五金部品等。1)在各户入门位置或门厅位置预留折叠式门厅坐凳的安装条件,做好预留和预埋,以便未来安装,方便老年人出入时使用(见图8)。2)入户门选用中心距地1300mm高度的电子猫眼,保证乘坐轮椅的老年人使用;户内门选用双向可开启的门锁,以防老年人在房间内突发危险时门锁打不开(见图9)。3)选用薄型入户门下框,整理各模块地面建筑构造,保证室内外地坪高差小于15mm。4)居室地面、厨房卫生间地面采用防滑耐磨地砖。淋浴间设置淋浴坐凳,洗手池侧墙及坐便器侧墙设置侧向扶手,以便老年人洗澡、洗手、如厕时休息和扶握。5)所有卧室近门处墙体预留可视对讲装置对应的管线及接口,以便未来安装,方便老年人使用。6)厨房吊柜采用助力下拉式五金,下柜设置方便老年人使用的扶手(见图10);厨房操作台下方采用灵活可移动的储藏家具,方便坐轮椅的老年人操作。
4.4标识设计
老年人随着认知程度的降低,比成年人和孩子更需要各类标识系统的设计和考虑。示范项目中,主要考虑大型化的楼栋编号、电梯(楼层)标识等。如楼栋入口处采用辨识度较高的大型楼栋标识标记楼栋编号;在电梯前室的地面、墙面排布对应楼层层数的大号数字标识,以增加各楼层的辨识度等。
4.5适老潜伏设计
该示范项目定位于适老,适老化设计比老年设计涉及的目标群体更广泛,针对的时间阶段更长远。需要将居住者年老后的居住习惯前置考虑设计,示范项目采用潜伏设计的方式,对居住者年老后的生活情境进行模拟,通过预埋、预留等设计手法,在同一居住空间中,预留改造方案,供今后选择。如C套型南侧卧室与书房之间预留给水、排水管、机电末端以及对应的点位及接口,考虑适老改造两室合一后设置卫生间,方便老年人夜间使用,如图11所示。
5结语
建筑业实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222-02
一、调查背景
目前,住房公积金业务发展迅速,2014年全国缴存公积金职工1.18亿人,缴存余额3.7万亿元,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从业人员3.66万人(以上数据来源于住建部官方网站),人均管理资金1亿元,其中不包括贷款、提取等业务。2015年河南省公积金贷款发放407亿元,全省房地产住宅销售额3300亿元,住房公积金占比24.55%(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局的《2015年全省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年度分析报告)。在全国去库存、重使用的大背景下,公积金中心业务量暴增,各中心工作任务繁重,人员少和业务量大的矛盾十分突出,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积金中心的核心管理能力和整体水平,在“信息化就是生产力,信息化就是办事效率,信息化就是管理水平,信息化就是科学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信息化已经成为住房公积金管理业务的核心手段之一,调查、研究与探索信息化建设在分流公积金业务重要性这一问题则势在必行。
二、调查目的
通过对河南省驻马店、济源、焦作和滑县地区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实际调查、座谈访问以及对公积金信息化建设理论的学习和政策的研究,了解公积金行业信息化建设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通过信息化来解决公积金业务量大而人员少的问题,如何采取多种举措来加快公积金信息化建设,保障广大的缴存职工享受更优质的服务,提高公积金中心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调查方法
1.实地考察分析法。对驻马店、济源、焦作和滑县四个地区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实地考察走访,采集数据与信息,并进行分析对比。
2.业务数据分析法。对驻马店、济源、焦作和滑县四个地区公积金管理中心业务操作系统进行对比,并提取数据进行分析。
3.理论学习分析法。通过公积金信息化相关论文、公积金学术研究书目以及相关公积金专题报纸、新闻等途径进行理论学习。
四、调查分析
2016年4月―5月,先后走访考察驻马店公积金中心、济源公积金中心、焦作公积金中心和滑县公积金中心等,采取座谈、实地查看的方式了解有关情况。驻马店公积金中心位于解放路中段,中心人员64人,城区设置窗口6个,科室6个,每天人流量120人次,每天办理业务约100笔;济源公积金中心位于黄河大道与文博路交叉口北,中心人员38人,城区设置窗口10个,科室5个,每天人流量80人次,每天办理业务约70笔;焦作公积金中心位于焦东路与人民路交叉口,中心人员95人,城区设置窗口11个,科室12个,每天人流量170人次,每天办理业务约150笔;滑县公积金中心位于人民路南段,中心人员16人,设置窗口5个,科室5个,每天人流量50人次,每天办理业务约30笔。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到各中心都是直属于地政府的事业单位,共同面临着人手少而管理资金多的情况,人均管理资金约5000万元,而增加编制,招聘人员需要层层报批,环节多,时间长,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根据调查分析各中心出现人员短缺的现象,主要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前台业务的压力,2015年3月20日以来,在办理业务高峰期时,办事职工挤满公积金服务大厅,有的职工在中心外边支起帐篷,准备打持久战,大厅内人员嘈杂,秩序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中心开始采取限单办理,而引发矛盾,向上级部门投诉等问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是缺乏管理人员,公积金中心管理大量资金,资金管理的有效制约手段是管办分离,即你是运动员就不能当裁判员,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不能办理业务,这是实现资金科学管理的必要架构,但现实往往相反,一人身兼数职,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等,要解决这个矛盾,只有在现有框架下不断强化信息化建设,通过互联网分流住房公积金柜面业务,同时进一步完善管理系统,采用系统留痕技术、内控制度、AB岗互相牵制等措施。由此可见,强化公积金行业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同时也对各个中心的业务操作时间进行了调查。在办理一般提取(包括退休提取、终止劳动关系提取等)业务中,驻马店中心业务时长约10分钟,济源中心时长约8分钟,焦作中心时长约6分钟,滑县中心时长约10分钟;在办理冲还贷业务中驻马店中心需10分钟,济源中心需5分钟,焦作中心需10分钟,滑县中心需10分钟;在办理一般贷款业务时,驻马店中心约20分钟,济源中心约20分钟,焦作中心约20分钟,滑县中心约15分钟。通过本次受理业务时长的调查,我们注意到各个中心受理的流程都是一样的,一般提取和冲还贷业务需要经过初审和复审两道程序,贷款业务需要经过初审、复审和最终审批三道程序,但是各个中心受理的业务时间是不同的,焦作中心、济源中心受理业务时间相对较短,滑县、驻马店次之。具体分析各个中心在办理相同的业务,采用相同的业务流程,但是受理业务的时间却不尽相同的原因时,我们发现业务受理时间和中心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有着紧密联系,中心信息化建设程度越高,管理系统操作界面优化,系统运行顺畅,业务受理时间越短,工作效率越高,比如滑县中心开通了网上办事大厅,贷款信息可以提前录入,受理时直接导入管理系统,贷款业务办理时间大大加快,减少了职工等待时间。反之则长,工作效率越低。
同时根据各中心前台工作人员的反映,在实际办理业务过程中,职工咨询业务时间占整个业务受理时间的五分之一,以冲还贷业务为例,受理时间一般需要10分钟,初审需5分钟,复审需要3分钟,其余的2分钟也就是职工咨询时间。这说明广大职工对公积金的相关政策还不太了解,我们对公积金的宣传还不到位,对政策的解读还不够深刻。在当前业务量大、办理业务人流量不断增多、前台工作人员少的现状中,减少业务受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科学高效管理是当务之急,需要我们多渠道、多元化地对公积金政策进行宣传。
在调查过程中,驻马店、焦作、济源和滑县中心的信息化建设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比如焦作中心已经实现自助打印身份证缴存证明、结清证明和还款明细等,开通网上办事大厅等;滑县实现自助终端查询,开通网上办事大厅、微信公众号;济源中心实现了自助终端查询;驻马店中心实现了自助终端查询。这些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前台的压力,前台工作人员在办理缴存、提取、冲还贷和贷款等业务时,不再受到其他用户的打扰而缩短了业务的办理时间。同时应该看到,公积金信息化建设在各个地方发展还不平衡,有的中心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电子化阶段,不能利用科技手段持续提升管理水平,不能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信息化缺少战略规划,还没有执行行业标准,信息化层次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住房公积金业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五、调查结果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涉及多学科、高技术的系统性工程,是一个长期的、逐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以上四个地区的实际考察和相关政策理论的学习,从业务量与从业人员数量的对比、业务操作时间的对比、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程度的对比等方面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公积金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健全完善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建立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方式,多元化多渠道宣传公积金,增加公积金相关信息政策的透明化、公开化,方便广大缴存职工了解公积金相关信息,@是中心开向互联网的一扇窗户;二是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它是内部信息的组织管理者,信息化的推广意味着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各部门间的紧密配合与相互协调,更需要公积金管理机构打破已有的常规思维,以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标准,积极建立并持续完善和规范相应的业务操作流程和风险防控链条;三是发展自主终端,像焦作中心一样使用身份证自助查询个人信息,自助打印缴存证明、还款明细、结清证明等。门户网站是中心的政策宣传阵地,网上办事大厅是分解中心柜面压力的有效渠道,信息管理系统则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而从长远的规划来看我们应如何做好公积金的信息化建设,则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做好信息化人才储备工作。信息化首先要“化”人,信息化建设首先是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必须做好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信息化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管理创新工程,需要既懂管理科学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来领导、组织并承担有关规划、设计、实施、运用等复杂工作。
二是做好规范公积金行业标准工作。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指导原则,造成全国各地住房公积金数据定义不相符,平台选择、软件基础不一致。因此,各个住房公积金中心应采用统一的行业标准,制定住房公积金行业信息化的指导标准并加以实施,实现全国联网,促进信息的传递与共享。
三是做好公积金行业总体规划工作。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应把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管理体制和业务流程的变革、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制定出长远规划,在总规划的基础上,按步骤逐步开展信息化建设,重视系统框架与平台建设,保证信息系统建设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加强公积金信息化建设是规范住房公积金管理运作、促进住房公积金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为中心提高工作效率、为广大职工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也是中心适应信息化时展的需要。树立科学的信息化发展观,努力完善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构建高效、稳定、便民的信息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贾小丽.浅议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化建设.西部财会,2013(8)
[2] 罗铮.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项目质量管理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9)
建筑业实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工程企业;技术人才培养;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建筑工程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一个必要手段,企业借助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结合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人才培养与开发的整个管理过程进行策划、控制、统计、分析和调整,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法提高到科学、高效的数据化管理控制模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明确指出,推广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是工程企业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大前提下,建筑工程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提高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而建筑行业涉及的专业多,技术人才需求量大、要求高,单一、传统的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目前的需要。
一、工程企业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加强信息化管理程度
(一)快速变化的技术人才市场需要信息化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力量,即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更新的专业技术知识体系,要求企业应持续培养与开发职工的专业技术,不断吸收新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建设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而高效的人才培训与建设离不开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数据的计划、检查、统计与分析、控制。
(二)信息技术可促进建筑企业职业技术人才开发与培养的现代化管理机制建立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企业跨越传统的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化管理机制迫在眉捷。建立现代化管理机制,就意味着企业要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和技术人才培训与教育工作中,通过知识联网和大数据化管理,使人才培养工作的时间周期减短,科学灵活,最大程度的提高人才培养效果,降低培训成本,同时将高效的管理方式渗透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经济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促进整个建筑工程企业的现化代机制的建成。
(三)技术人才开发与培养信息化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现代管理的保证
传统经济体制下企业与市场联系较少,而目前的建筑市场,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市场需求与发展方向占主要的地位。为了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建筑企业利润和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其中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中占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整体地考虑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理智而有计划地选择企业需要的人才组织结构,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培养开发水平的进步。
二、努力实现建筑企业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管理
建筑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可以抓住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开拓创新,以信息化推动企业生产和管理现代化、网络化建设,实现人才、经济、营销、策划的科学化管理。
(一)企业领导高度重视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建设
建筑企业的一些领导喜欢把重点关注到工程项目上,对企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储备方面的重视度不高,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开发信息化管理模式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认为投资大、见效慢。而一些企业本身的规模和经济实力、企业文化在这一方面基本是空白,或者搞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开发信息化管理,但没有将其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发展规划很好的结合,不能高效的利用起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企业领导应该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和企业自身状况,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渗透,使企业的人才优势发挥到最大的效能。只有企业高层领导改变观念,加强引导,着力解决制约企业人才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围绕提高企业的技术力量和人才素质做好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建设。
(二)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扩大职业技术人才的队伍
建筑行业因为其独特的生产特点,人员流动大,人才缺口和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一直是企业职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很多建筑企业目前拥有的人才队伍远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需要。而做好企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管理,除了需要专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外,还需要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人才培训经验、信息数据操作能力的综合性人员。从企业的长远利益考虑,要有高效的管理团队进行信息化管理,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技术人员队伍,鉴于信息管理对人员要求较高,而建筑企业的专业人员又比较缺乏,因而企业更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养,来满足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为贯通企业人才管理的各个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信息化管理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
目前,由于国家经济产业正面临重大转型,建筑行业也面临了严竣挑战,很多建筑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使得企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受到了很大限制,很多企业无力在这一方面投入更多。但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人才培养与开发、储备的信息化建设还是不能停滞。在此提出两种解决的方法:一是量力而行,争取少花钱多办事;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如争取国家、政府的人才培养经费,与地方高校资源共享,借助多渠道的资金、技术、资源支持,力争达到低投入、高效果。
(四)建筑企业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管理建设要统筹规划、秩序渐进、量力而行、务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