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改革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改革措施

教学改革措施范文1

1.转变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的转变是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而不再是只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教师单方向的传授,学生一味的被动接收,老师以词汇,语法以及课文的讲解作为主要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发挥和发展,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新式的教学将加大口语和听力的重视程度,使之与书面交流的培训放在同等位置。

2.转变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改变是指加大对练习听,说能力设备的投资力度,从局限性的被动式向灵活的主动式转变。由传统的“黑板,教材,粉笔”模式向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方向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3.转变教学重点。

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上,而不是过分的强调过级考试。社会上众多用人单位过多的看重四六级证书,使学校教育过度的重视四六级考试,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措施

1.教与学的正确理解。

语言的教学既要关注语言本身,又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改变师生之间一味的传授和接受的教学模式,增加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对语言的实践和应用得到提高,从“学校知识”向“行动知识”转化。

2.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参与课堂教育,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构建,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学习过程中的课堂参与,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决策者。由学生自由选择和遵照学生个人意愿的学习目标会大大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树立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各个学校的定位,正确的树立人才培养目标。对“基础英语”、“学术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进行合理定位。同时不同的学校对应不同的英语教育体制定位。合理结合教与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从而解决学生在语言上的沟通问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应该分层次,分类别的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学校改革的个性化和自主化。

三、总结

教学改革措施范文2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实践能力;教学改革;研究

1引言

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外贸方向主要为中小企业培养国际贸易人才,但从企业和事业单位录用贸易专业人才的情况来看,尽管急需人才,但是这些被录用的人却不符合企业自身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实践教学方面。

2我国国际贸易人才供不应求的原因

2.1理论教学方面

由于许多大学的学生都是在高校毕业后就直接去应聘当老师,这些老师的理论知识很扎实,但是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因为他们都是一毕业就去当老师,在国际贸易方面就缺乏实际性的实践,所以这些老师在课堂上讲国际贸易相关方面的知识时,往往会更偏重于理论知识。举个例子,经过二战的冲击,国际贸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候的古典和新古典理论就不能对国际贸易做具体的阐释,但是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却是偏重于古典和新古典理论,在二战后提出的新贸易理论就被摆在次要位置。

2.2实践教学方面

国际贸易要求实务,因为不仅涉及到商品进出口业务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相关的技能。就拿外贸单证来说,从范围方面看,涉及到银行、海关、运输以及包装等部门,从内容上看,需要信用证审核以及单据制作。现在,一些学校设置了模拟实验课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校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模拟实验课程比较少,所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依旧不够。

2.3与社会联系不紧密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除了设置实训课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到一些企业实习。学校的实训课仅仅是够让学生熟悉公司的工作流程,一旦实际工作中出现什么问题学生并不能应付。而去企业实习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每一个流程。因此,仅仅是理论知识与实训操作并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也是国际贸易人才供不应求的原因之一。

3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硬件条件不够,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在我国教育的历史上,一直是传统教育方式主导着我国教育事业,并且传统且存在缺陷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是我国一直以来教育的主导思想。而如今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也有着较大的变化,在大学的教育中,一直将大学作为培养新型的理论型人才的地方,应用能力知识应该由专科学校进行培养,并且一些高校的教师也是十分重视理论的教学,所以反映在课程上就是课程的设置大多以理论课为主,往往是忽视了实践课的进展与实施。这种情况在最近变现得尤为明显,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经管类高等人才的需求量大,于是实施了扩招的政策,相应的各高校在这样的政策下就加大了招生规模,从而使得学校的各项实施不足,于是扩建,所以办学经费大大减少,严重不足,又为了维持教学正常,学校往往就会减少实践课的开展。虽然有些高校都建有国际贸易课程的实验室,但那往往只是一种形式,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所以相应设施的功能渐渐弱化,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

3.2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不科学

这种不科学表现在一般高校在课程上难以将实践课与理论课的关系处理好,对于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科室分配难以把握,这样会造成实践课或理论课的课时过多而忽略了另一个课时。据了解当前各高校国际贸易的课堂主要是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将实践操作放于辅助地位的教学模式,所以这样的安排会使得学生对相关国际贸易的参观实习以及亲身实践操作的时间较少,那么相对的了解也较少。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往往更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掌握,而这样的教学模式没能意识到实践课的重要性,并且理论与实践课不能相辅相成的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对于理论知识虽然掌握,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往往比较困难,像这样实际操作能力差的人也往往难以得到企业的认可与接纳。

3.3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

经济环境是多变,环境的变化同样也会引起国际贸易的相关规则的变化。中国加入WTO已经16年,国际贸易领域上有了许多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经济观念以及新的经济问题,这些也使我国的对内对外贸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在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中,将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主体并且沿用的一直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没能及时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跟新与发展,教学方式同样也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所以课堂上往往很难将最新的国际贸易的知识体系和总结以及解决问题的手段传授给学生。虽然有些学校注意到了这点,所以他们会采取自己编写教材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在他们编写以及出版同样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时间内又会有很多新的国际贸易的事件发生,所以在我国高校的教育中知识体系往往会落后于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所以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往往是落后于世界的发展。

3.4专业教师进出口业务的实践经验缺乏,不能形象透彻地讲解课程内容

经过对高校教师的来源调查,我们可以得知一般的教师都是通过师范大学毕业或是相关专业毕业后之间进入课堂进行教学,他们没有真正进入国际贸易的实际工作中,而是直接从学习理论知识直接转变为教授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操作他们同样是缺乏一定的能力。专业的许多课程都是具有很强的实践与应用性,没有进行实践课的讲授与他们亲身进行实际操作是很难掌握这样的课程,同样没有实践操作的教师无法将课程清晰透彻的讲给学生,所以学生理解起来也是十分困难。

3.5对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

目前实践教学在各大高校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并且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标准,即使设置但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由于实践教学涉及的东西太多,真正实施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是比较困难,并且在有实践课是学生往往会逃避上课,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真正提高,那么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提不高,对于实践课的发展也是不利。

4确立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目标

4.1实践教学应该以学生素质教育为目标

实践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动手操作能力、创造与创新能力以及对种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因为国际贸易的有些课程是比较抽象与复制的,学生单靠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难以真正理解,而实践教学是通过让学生亲自操作,并且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易于理解的知识,掌握起来也更容易一些。

4.2实践教学应该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

实践教学的开展是为了让大学生真正的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也是为了让他们尽快的适应真正的职场生活。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的了解以后就职后的真实环境,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缩小学校教育出来的理论人才与用人单位需要的操作能力强的人才间的差距。从而大学生在就业时就不会不符合企业要求而错失工作,所以实践教学可以有助于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5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5.1教学时对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的删减,能够学以致用

国际贸易不仅要求理论知识扎实而且还要与实际情况挂钩,所以对专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也很高,所以,教师在讲学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与增加,不能够照搬原来的知识体系。如今,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自然而然的结算方式和经济合作方式也随之改变,新的融资方式和保险模式的出现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各个国家的外贸政策与规则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贸易中也会产生矛盾,各国就会根据这些出现的问题适当地去调整贸易规则,但是这些不定时出现的问题,是不可能完全的写入教材。所以,这时候就要求老师要时刻关注这些贸易动态,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这些情况,并然后学生去分析这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5.2重视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去校外实习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宽学生的眼见。因此,只是在课堂上讲一些基础理论知识,是不能达到这一目标的。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多开设模拟实训课,让学生亲自去动手操作。在模拟实训课程中,利用国际贸易进出口模拟软件、外贸单证等,演练所学的知识内容。要想做完成好实训课程,就要对外贸业务流程例如交易前的准备工作,交易协商环节,合同的签订,对信用证进行审核修改,出口托运投保环节等严密安排。在实训课上,两个学生分为一组共同完成任务,将所学知识投入实际操作中,加深印象。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养成注重团队协作精神的习惯。针对实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国际条例,法律法规和行业习惯做法,老师可以选择性进行讲解,对一些容易出错或比较重要的步骤进行课堂演示,学生着重记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根据实际授课需要,学生学习的《国际贸易实务》的实训课时至少要增加至48课时,占课程的70%的比重。同时,还必须与时俱进,增设跨境电商平台操作等实操训练。与此同时,其他的专业课程如《外贸函电》、《翻译》等也要重视起实践能力的训练,提高实践课时比重,减少理论知识的灌输,为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提供大量机会。从当前情况来看,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不单单局限于在实训课程中,校外很多学校联合社会企业,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生可以通过这个途径,熟悉工作环境,提前步入社会,对自己所从事的外贸行业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大致了解。同时和身边的同事进行交谈,可以了解这个行业的社会定位以及对相关人员的岗位能力要求,在毕业后更好适应类似的工作。另外,向在此行业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不但能学到更多知识,还能少走弯路。因此,学校应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定期开展经验交流讲座,帮助学生更好认知外贸实际操作。

6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特别是作为外向经济为主的广东,对外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必须针对市场的变化,培养企业岗位适应性强的外贸英语人才。但是实践教学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政府与高校都要在实践教学改革的路上不断创新思路,减少阻力,让学生在理论知识扎实的基础上也拥有出众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勇.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塑造——以上海海洋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为例[J].科教导刊,2013,(10):31-32.

[2]吕忠,袁静.工程管理专业综合实务实训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5,(19):254-256.

[3]王亚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综述[J].管理学刊,2011,(6):58-59.

[4]杭品厚.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研究及对策[J].职业教育,2015,(1):56-58.

教学改革措施范文3

关键词:德国“工业4.0”;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改革措施

引言

2011年,德国联邦教育局和研究部推出德国“工业4.0”,与美国倡导的“工业互联网”和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相似,核心是智能制造,,主要是为了提高德国制造工业的智能化水平和竞争力[1]。“工业4.0”是德国政府对整个工业发展过程重新划分而提出的一个新颖概念。提出这个概念的德国产业界和学术界人士认为,技术不断精进的情况下,工业发展历经机械化的“工业1.0”、电气化的“工业2.0”和自动化的“工业3.0”三个时代后必然会步入智能化的“工业4.0”阶段。智能化时代,核心技术特征是“虚拟—实体系统”。“虚拟—实体系统”是指工业发展会以原有的互联网和信息系统为基石,融入服务网和物联网的新血液,紧密衔接实体世界与虚拟的信息网络,形成新的智能整体[2-3]。在工业范畴中,“虚拟—实体系统”可演变为以智能代替人控的“智能工厂”。在“智能工厂”中,可进行交互控制的智能机器提供生产,保证生产信息可以实时监控和传输;大数据存储系统保障核心控制系统,串联起生产原料采购入库、产品制造检测、成品物流输送等整个完整的流水线,同时可收集各环节传来的信息,以人工智能对其分析判断,决定具体的生产方案,并自动完成加工制造。这样就形成了精准按需生产、高度个性化制造的模式,达到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的目的。德国“工业4.0”的出现无疑会撼动传统加工制造的机械产业部分,并迫使其产生重大变革,所以从事该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紧跟产业改革的步伐,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到改革与发展一致前进。同时,机械行业相关的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因此必须改革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模式,从教育源头抓起,逐步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最终变革产业模式。

1建立绿色智能化制造的新理念

“工业4.0”概念的核心为智能制造,希望工业生产全面使用智能系统指导生产过程,做到人机互动,甚至可以将3D技术融入工业生产中。因此,培养储备力量的教学环境必须主动适应这一工业变革,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打破传统粗放生产的旧观念,形成创新的智能制造新思想。作为未来生力军的学生,尤其是机械、电子等相关专业的学生,需要在高校学习中形成符合“工业4.0”要求的智能化生产新思想,这也要求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出与智能化制造相关的引导。

2教学内容多样化和具体化

虽然德国“工业4.0”的技术涵盖的领域较为广泛,但核心基础均为机械。因此,要求未来的机械工程师不仅要在自己的机械专业做到高精尖,还需要对相关电子、信息等专业知识有足够的储备,而学校机械专业在其培养计划中都应意识到学科的交叉学习,并做出相应改动。全面改革的德国“工业4.0”是希望智能化的工厂和生产系统能够代替传统方式。因此,机械专业学生的课程计划应涵盖与此智能化相关的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感器、通信系统等课程。因为课时无法兼顾的学校,也应尽量利用课外实践课、选修课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挤出时间为学生解答疑问,帮助学生弥补相关知识,从而拓展机械专业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

3引导学生向着知识多元化发展

“工业4.0”的实现要求其从业人员掌握了解自身专业和相关领域的知识。因此,作为未来生力军的学生,在储备知识的阶段需要涉猎多方面知识,多元化发展,做到本专业高精尖,相关专业全了解,以成长为全能人才。但是,现在的高校教育制度仍旧是学分制,造成了学生学习十分局限的现状。学生很少主动与其他专业学生交流,学习知识面狭窄。所以,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为学生安排与其发展相关的系列专题讲座,定期举办跨专业学习交流会,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身知识素养,鼓励和引导学生成长为适应时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4基于学科竞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德国“工业4.0”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创新,但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因此,积极参与专业学科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教学改革措施范文4

关键词 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改革;考试;教材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1-0088-02

英语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日益增加,全球一体化趋势正在加强,如何培养出能熟练应用英语,并且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的的复合型当代工人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但目前职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英语知识结构不完整,学习积极性不高,呈现出一种非常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英语教学还未摆脱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职业技术人才呢? 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英语教学的改革措施。

1 合理选择教材

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英语作为文化课应该适应能力本位教育,充分体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应精减内容,降低难度,教材力求浅而新,突出实用性,并根据不同的专业性质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适时增减教学内容,以应对企业对就业者能力要求的不断变化。因此,改革教学大纲,合理选择教材,将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是当前职校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的职校英语教材一直未定型,各地对教材的选用比较混乱,存在许多盲目性。合适的教材是学科知识和能力整合的基础。要提高教学水平,必须有一套相对稳定,实用性较强的教材。在英语教学内容中应增加基础与专业结合的部分,把通俗易懂的专业内容渗透于教材中,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鉴于此,我校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在调查研究、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先后组织老师自编两本教材,即《英语》和《实用英语口语实训教程》。目前,这两本教材已投入使用,取得明显成效。

2 改革考评制度

考评既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查,又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不仅会督促学生努力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为教师检查自己的教学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目前,职校英语的考评方式单一,多趋向于形式化,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需要。考试形式基本上是笔试,笔试的题型也很单调,就是填空、选择、翻译。听力和口语测试几乎没有。这样,学生无形之中就认为听说不重要,只要笔试成绩好就行了。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说过:如果你不会“说”,光知道那个空该填什么,那个题该选择哪个是没有用的。剑桥商务英语考试、雅思考试等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即重视语言应用,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多多借鉴。我们的考评应当是交际性、实用性和多样化的。学生的英语成绩,应当包括口试、笔试两方面,这样既检测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考评采用积分制,根据所学的内容和需要,阶段性地对听力、口语、阅读等能力进行综合测试,考一次给一次分,考分不断积累;还可以通过开展分组讨论、辩论、演讲、竞赛等非测试活动,把活动成绩及平时表现作为学生成绩考核并计入总分。通过多方面测试,可以客观评价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 改进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环节,因此,必须把课堂教学作为改进教学方法的突破口。要提高职校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就必须改进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语言学家毛鲁曾说过:“To learn it, do it …only by practisi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can we learn to communicate.”意思是要学,就得实践。英语教学要始终贯彻交际性原则,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贯彻交际性原则就是把教学活化为实践,将过去以讲授语法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交流式、自学式相结合的交际法语言教学;将过去单调的读、写模式转变为“听、说、读、写、译”训练相结合的复合模式;将过去安静、沉闷的课堂,转变为积极、活跃的课堂,加强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模拟情景”引入课堂,也就是把书本上的东西引入生活,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东西。如以“Making a telephone”为例,教师讲授完句型后可以让同学们把手中的钢笔、铅笔、文具盒当作“电话”,进行会话。当学生们表现出那股打电话的认真劲儿时,教师就可以知道他们找到了用英语打电话的感觉。这种模拟情景的教学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又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生活中还有很多事例如借书、参观等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

4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取得应有的实效。许多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心理[5]。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

4.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培养师生情感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这门功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教师主导地位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潜能的激发。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乐而从之”。

4.2 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众所周知,英语学习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是极为困难的。英语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充分认识、正确分析职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采取心理疏导的具体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教会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进行成功教育,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战胜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4.3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

现代化图文并茂的教学设施为老师授课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更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场景,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另外笔者还组织学生欣赏他们喜闻乐道的英文歌曲、电影对白、趣闻及幽默,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总之,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应突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专业性、灵活性和趣味性。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的任务,还需要作更多的探索和实践,只有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加强教学总结,才能推进英语教改取得新的成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多更好地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段燕菊.中职生英语学习的现状与对策.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4):217.

[2]周雪松.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思考和设想.中等职业教育[J].2007(29):46.

[3]杨莉.浅谈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科教文汇[J].2007(19):72-73.

[4]王永红.中职英语教学改革之浅见.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J].2005(3):50.

教学改革措施范文5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只有定性的结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实现生物科学结论定量化是人们长期追求探索的目标;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定量化的重要分析理论与方法,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素质,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各种现象中普遍存在着随机现象,大到森林陆地生态系统,小至分子水平,均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随机现象,而生物统计学正是从数量方面揭示大量随机现象中存在的必然规律的学科。因此,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在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工具学科,它是生命科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生物科研有重要作用。

同时,生物统计作为数理统计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因此,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因材施教,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训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和大胆探索。

二、二十一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重新定位

(一)新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二十世纪上半叶农业和遗传统计学首先获得了发展,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统计学、统计流行病学、随机化临床试验学已经成为攻克人类疾病的一个里程碑。这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显著提高了人类的期望寿命。

21世纪人类基因组,基因芯片等实验科学产生出的巨量数据,需要新工具来组织和提取重要信息。

将数据转化为信息需要统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洞察力、技术和训练。

未来的生物统计学将会与信息技术密切结合,较少侧重传统数理统计,而会更多注意数据分析,尤其是大型数据库的处理。生物统计学越来越不同于其它数学领域,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工具至少和概率论一样重要。

(二)生物统计学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生物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样本来推断和估计总体,这样得到的结论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错误率,这是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因此在生物统计课程的学习中培养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从不肯定性或概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分析科学试验的结果。

生物统计学是通过个别的试验研究得出其一般性结论,属于归纳推理的范畴。但其有别于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是一种或然性归纳推理或者概率归纳推理。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涉及到的是随机事件,因此,生物统计学不仅是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的教学,更重要的还是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很有必要。

生物统计学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两个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通过试验设计的教学可提高大学生设计研究课题试验方案的能力,使之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试验因素与水平以及试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统计方法的教学除让学生弄清各种统计方法的内涵外,还需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最适合的统计方法,以揭示资料潜在的信息,达到研究的最终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科学研究素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加强电子课件及网络平台建设。

生物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研究生物界数量变化的学科,而概率统计的理论和思维方法对本科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加之课程学时的减少(由原来的60-70学时,降到现在的40学时左右),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入门,并使学生在了解概率统计思想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及使用条件是课程的教学难点。为此,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课件,通过在课堂上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与直观化,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建设了一个生物统计学教学网络支撑平台,现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师资力量、授课教案、电子版《生物统计学》教材、课程录像、实习指导、在线测试题、参考文献、其它教学资源等栏目,免费向全校师生开放。

(二)将多媒体教学优势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结合,用较少的学时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这些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就可能会带来一些弊端诸如:(1)内容多,幻灯片变换快,由照本宣科变为照屏宣科,为新的“满堂灌”;(2)课件图片多,内容以展示为主,缺乏启发性;(3)教学内容常用满屏的方式显示(即所谓“死屏”),老师照着屏幕上的内容给学生讲解,失去了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边讲边板书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特点,缺乏吸引力。

而多媒体在教学中只能充当工具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多媒体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制作课件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精炼教学内容,模仿传统教学书写板书的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逐字、逐句、逐段显示教学内容的动画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仍然保持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姿教态,在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保持互动,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能力,掌握屏幕上显示内容的速度,必要时辅以板书进行讲解。这样做既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又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内容没有缩减,学时减少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期坚持教育教学方法及教学规律的研究。

生物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从这个层面上讲,它有非常浓的数学味道,但是它又有别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物统计学更主要强调的是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解决生命科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存在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如果将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原理讲得太多,一是学时不允许,二是学生难以消化,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只注重方法的讲解,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会误入乱套公式的歧途。经过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掌握统计方法的功能与用途,方法与步骤,防止各类方法的误用,淡化定理的证明与公式的推导。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用“保干削枝”,即在学时减少很多的情况下,将一些次要的统计方法去掉,也要保证有足够的学时讲授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统计假设测验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生物统计学中所蕴含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精髓,从而避免学生乱套统计公式。

(四)密切跟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动向,探索生物统计学解决前沿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统计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已有长远的历史,许多统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自生物上的应用发展而来,而且生物统计是一个极重要的跨生命科学各研究领域的平台。现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蓬勃发展,使得生物统计在这些突破性生物科技领域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课程建设中,随时注意纳入生物统计学在前沿领域研究应用的内容,增强课程的活力,提高教师和学生面向生物产业主战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生物统计学要不要开实验课,怎样开实验课,一直存在争议,在此认为生物统计学不仅应该开设实验课,而且还要将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软件的应用上,让学生不仅掌握统计方法,而且加深对原理的认识,获得就业或升学的必备计算机统计技能,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一)开展统计软件的实习,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20世纪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各课程的教学时数与达到培养目标所需完成的教学内容相比还是不足的。为此,可以通过标准的统计软件的教学实习来达到以点带面,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专用于实习教学的生物统计电脑实验室。现共有50余台电脑,并连接到校园网。实验室配备有指导教师,负责对上机的学生答疑。除按教学计划进行的正常实习教学外,实验室还对优秀学生免费开放,鼓励他们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应用所学生物统计学知识,学习新的生物统计学知识,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生物统计学问题的技能。

(二)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必须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教学外,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在原绵阳农专期间,主要在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动物营养等课程实验与实习中,根据相关内容加入了试验设计方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的相关内容。

组建了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后,由原来的单一农科专业变成了理、工、农三大学科均有专业的格局。虽然专业的学科归属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其内涵均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划分,均属于实验科学。

掌握正确的实验设计方法,从不确定性数据中挖掘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实验科学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因此,我们将原来只是在农科专业上延伸实践教学的作法推广到全院的所有专业,结合实验课教学的改革,对发酵工艺学实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食用菌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等课程的内容全部或部分改为用生物统计学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把过去单一的实验流程、样品观察或检测实验改变为试验条件的优化试验,提出在不同条件下对样品测定的比较试验设计、单因素试验设计、多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试验设计,对试验结果要求学生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最佳试验条件。

这样的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从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角度看,改验证性实验为设计型、综合性实验,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从生物统计学角度看,将课程的教学实践延伸到课程外,弥补了学时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统计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得到很好的内化。

此外,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指导学生选用正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升科技作品的档次;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要求学生采用恰当的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设计与分析,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训练了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生物统计学这一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学生学好用好这门工具的信心,提高了学生从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挖掘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能力。

精品课程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优秀课程。作为精品课程的载体,应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与之相比,我们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上,才刚刚起步,今后还要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将生物统计学建设成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何风华,李明辉。生物统计学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4,25(6):25~27

[2]洪伟,吴承祯,陈辉,等。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学科、队伍建设与科学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6:50~51.

[3]崔相学。提高学生统计分析素质的实践与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2):67~68.

[4]邓华玲,傅丽芳,孟军,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4,20(1):34~37.

教学改革措施范文6

【关键词】民办高校;改革措施;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114-01

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重建课堂成为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重建课堂,意味着我们要按照新课程的理念研究、改变和重塑教学,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意味着课堂教学应该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应该体现在教师的思维中,而且应该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更应该体现在现实的课堂中和学生当下的学习和发展中。为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我们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规律,制定“新课程背景下推进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意见”,运用行政力量予以实施。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正确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当前有些教师的教学与其说是方法的落后,倒不如说是教育思想的陈腐,教学观念落后。也就是说,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不合理部分还相当严重地支配他们的行为。陈旧的教育思想束缚着他们的手脚,使他们摆脱不了旧的教学模式,跳不出传统教学的框框。因此,我们把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1本关于新课程理论的专著,阅读5-10篇相关论文,学校提供参考书目,印发学习材料,定期组织培训、交流,并对教师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常规检查。

二、加强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努力提高教学预设水平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无疑是教学预设的结果。教学预设构成预期的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的展开则构成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学现场。一般来说,教学预设水平决定着教学过程,也决定着教学现场、教学各环节和教学细节。没有好的预设,很难有好的过程、现场、环节和细节。只有好的预设才能产生好的预期教学。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要求,教学预设应突出教学设计的环节,要强化通过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使教学预设落到实处。我们除每周在规定时间、地点集体备课1次,讨论下一阶段教学内容、进度,探讨教材教法、重点难点疑点外,同时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及时开展研讨活动。教学设计和备课的重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要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达到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对如何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统一的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去,进行整体布局和设计。二要对形成新的师生关系,促使学习方式改变,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主动、积极、充分地发展,进行具体而周密的设计。三是要对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行为,充分显示自身的优势、个性和创造性,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设计。此外,强力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形成相互听课制度,教师每周必须听课2节,新教师原则上要听1节上1节。听课后及时开展评课活动,及时与授课老师交换意见。

三、加强师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间的一种特殊交往。其特殊性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的桥梁和主要形式。在师生交往中,必须坚持平等的交往原则,同时,教师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交往中起主导和示范作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行为,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必须把学生视为“发展的人”、“有个性的人”、“有独立意义的人”。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在平等的原则

四、加强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开展师生教学互动,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师生间开展教学互动。而所谓教学互动,就是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的过程,就是把教学活动看做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的过程。

主动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什么?怎样组织学生探究?这是开展自主探究、提高课堂效率的核心问题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提出有效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有效的问题是主动探究的起点。学生不同于成人,他们一般不可能很自觉地进行学习。他们更不是科学家,他们的探究活动可能是幼稚的、漫无目的的。他们开展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需要问题的激发和调动,有效的问题能创设出一个充满张力的情境,能造就一个充满诱惑的现场,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