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发展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发展分析

区域发展分析范文1

关键词:区位熵;产业结构;优势产业

加快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中之重。作为西北地区的“领头羊”,陕西省如何通过挖掘自身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对西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西部大开发的成效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优势产业的识别,目前虽无统一的标准,但是一些经济学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辅助我们了解优势产业。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区位熵法、因子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本文利用区位熵法对陕西省的优势产业进行了识别,并就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区位熵方法

区位熵(Location Quotient,LQ )法是评价区域优势产业的有效方法之一。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优势产业分析中。它在衡量区域内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产业部门之间的优劣势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通过计算某一区域各产业的区位熵,可以找出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并根据区位熵L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程度。LQ值越大,则专门化程度越高,其在区域内的比较优势就越明显。

具体计算公式为:LQ=

上式中,i表示第i个产业;j表示第j个地区;X表示第j个地区的第i产业的产值指标。当LQ >l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显示出该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较强的竞争力;当LQ=l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平衡优势,也就是说该产业的优势并不明显;当LQ

二、基于LQ法的陕西省优势产业分析

(一)三次产业优势分析

经测算,陕西省第一产业的区位熵系数为0.966,第二产业的区位熵系数为1.151,其中工业的区位熵系数为1.123,建筑业的区位熵系数为1.307,第三产业的区位熵系数为0.845,由此可以看出陕西省只有第二产业的专业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发展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从2002年开始,陕西省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50%,2010年达到63.4%,第二产业在陕西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可见一斑。因此借助第二产业集群优势,着力优化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加速发展第二产业对陕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从区位熵系数来看,陕西省第一产业的专业化水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陕西是农业大省,但距离农业强省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2010年,陕西省第一产业的对GDP的贡献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仅为3.2%。具体来看,制约陕西省第一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农业科技化水平不高,农业效益仍然偏低。2011年,陕西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尽管突破了50%,达到52%,但与当年全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平均水平53.5%相比,仍然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体现出陕西省农业科技化发展程度仍然较低。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不足。虽然近年国家和省上加大了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力度,2010年中央将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由15个扩大到34个,2011年底陕西省财政厅和水利局联合将12.28亿元中省资金下达到34个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但覆盖面不到全省县(区)数的三分之一,与现代农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近10年来,陕西省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一直稳定在40%附近,最高达到48.1%,最低时为33.4%,表明第三产业运行相对平稳,但其专业化程度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整体增长幅度并不显著,基本上总是慢于同期的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反映出第三产业是陕西省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小视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二)第二产业分析

前文的分析已经说明陕西省第二产业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下文将更加深入的分析陕西省在39个具体行业之间的比较优势情况。

区域发展分析范文2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为了迅速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我国便采用梯度式理论的方式首先对东部沿海开放城市着力建设,采取区域重点发展战略,建立了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城市。这些区域战略的实施是否带动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效果是否显著呢,接下来我们通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二、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区域整体上可大致划分为中、东、西三大经济地区,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势不一样,因此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和特点。

东部地区包括:辽宁、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129.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3.5%,面临海洋,工农业业基础雄厚,集聚着大量的高科技高素质人才;

中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8个省、区,面积为281.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9.3%,大多处于平原地区,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基地,重工业基础较好。

西部地区主要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广西、内蒙古12个省、市、区,面积为541.4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6.4%,由于大部分地区高寒缺水,所以不利用农作物的生长,经济发展处于比较落后的地步,但是国土面积比较大,矿产资源丰富。

(一)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因素分析

1、劳动者素质的影响;2、采取梯度式发展的政策;3、自然区位优势的差异。

三、我国实行的区域发展战略分析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为了实现我国各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我国相继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率先发展东部沿海战略、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战略。

(一)从经济指标差距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绩效

1、GDP总量差异。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GDP总和为24927.41亿元,同期东部地区为47087.22亿元,东西部地区的绝对差额为22159.81亿元,到2014年,西部地区的GDP总和为104629亿元,东部GDP总和为394352.1亿元,东西部地区绝对差额为289723.1亿元,15年来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GDP总额相对每年增长17837.5亿元,净增人均GDP的增长速度虽然在2003年中首次超过东部地区为14.47%,但是长期来看西部地区的人均增长GDP平均增长速度依然低于东部地区。

2、GDP增长率的差异。西部大开发以来到2013年,西部地区的年均增长率达11.45%左右,而东部地区的年均增长率为10.8%,超过了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单从增长速度来看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以来,对西部地区的经济总体来说具有促进作用。

3、企业经营绩效差异。从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东西部地区国有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和利润对比分析来说,东部地区的资产在1999年为46695亿元,2013年东部地区达到了20048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29.3%,而西部地区的资产由15577亿元达到了106245亿元,在所获利润方面,东部地区从1999年的1171亿元到2013年的28581.7亿元,平均每年增长率为22%;而西部地区从91亿元到2013年的9682亿元;这15年来东西部地区资产的绝对差额从31118亿元增加到了94235亿元,扩大了将近3.1倍;利润差额也从1080亿元增加到了18899亿元,扩大了将近17倍左右。

4、财政能力差异。财政收入自1999年以来对西部地区的增幅比较明显2000年时东西部地区财政总收入分别为3322亿元和1029亿元。两地区的绝对差为2293亿元,到2014年,东部地区的财政总收入为9652亿元,西部地区财政收入为2863亿元,相对差距从1999年的3.22变成了6.37,扩大了将近两倍左右。

(二)对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单因素方差分析

我国目前西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67.8%,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加速西部地区的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化过程,以促进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中部与西部,东部与西部,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从侧面也反应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虽然是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平衡国内经济发展速度为目的的,但是由于实施力度还不够,不仅没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反而加速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

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对经济差距的影响分析

为了平衡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我国在2005年提出了“中部崛起区域发展战略”,而中部区域――安徽,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六个省份所在的区域,这些区域的优势具有承东启西,链接南北的交通枢纽,因此对中部地区提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的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方针建设。

五、“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造成的经济差距影响分析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又被称为是“梯度推进战略”,该战略也是造成我国三大经济带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即推进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待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将资金,技术逐步扩散到中西部地区。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大不平衡,基本上都是由于东部经济过强的经济造成的。

六、对于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总结和建议

(一)对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差距绩效评价

本文通过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案例进行了对比实施大开发战略前后的经济指标存在的差异以及变化得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在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的力量上还不足,而且在中国经济大部分依靠东部沿海先进技术和高科技人才的基础上还会进一步拉大经济差距,不会出现很快缩小的程度;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后所推进的“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近年来对中原经济的增强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中西部地区GDP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

因此,虽然在改革开放后相继实施的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战略没有得到明显的绩效,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促进和鼓励了当地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利用地区优势加快发展区域经济的步伐。

(二)对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战略发展的建议

1、区域均衡战略与非均衡战略协调发展。当地政府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背景和所拥有的竞争区位优势,选择适合区域发展的产业结构,引导当地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的产业结构,成为可以为一个地区的长期发展提供的强劲动力;同时重视技术群体的建设和发展,随时掌控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要过大,要兼顾区域发展战略的协调性,将中部崛起于西部大开发与东部协调发展。

2、中西部地区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还没有经济差距还没有完全的拉开时,及时的控制和缩小。目前东部地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转移,从而丧失了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中西部地区要加强区域间的产业承接能力,从而使制造业能够在区域间进行产业结构重组,加快第三产业的进程。

3、坚持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地区崛起的进程。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这些战略依然是我们坚持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让中西部地区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在东部提高自出创新能力的带领下,形成自己的一定区域发展优势,加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协调城乡的发展。(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1]白永秀,岳丽萍.从东西部地区差距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绩效―基于主成份分析法的视角[N].西北大学日报,2008-09(5)

区域发展分析范文3

一、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内涵 

所谓的区域经济合作,是指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多个区域通过合作来组成一个共同体。从当前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在发展上不平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对区域经济加强合作意义重大。而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必然趋势,对于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另外,区域公共管理指的是为了更好解决经济、政治以及其他领域中多面或一面的公共问题并获得共同利益,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使用调节、协商等方式来对纵向层级与横向部分之间重叠交叉关系实施的管理。如今,在经济一体化日益突出的大形势下,区域经济合作必然要得到加强,不过区域不同,其文化、经济与政治都存在各自的特点,因此在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活动时,把区域公共管理纳入进来作用重大,可以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所以,只有把区域公共管理工作实施好、执行好,各区域之间的利益才能有效获得,进而确保各区域经济实现共同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央政府对地方实施了一系列让利放权的举措。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具备了较强的自主性。在自主地位日益提高的基础上,经济发展上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另外一面,那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发展本地区经济以及增加地方收入,对于跨地域流动的生产要素,地方政府通过设置障碍来分割市场,于是地方保护主义逐渐盛行。从实际工作中也可以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出于保护地方经济发展、获得短期利益的目的,任意借助行政权力来设置不正当的质检标准、销售标准,还通過立法发文的形式抬高当地市场门槛,对外地商品实施歧视和封锁政策。由此可见,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内容越来越多样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化。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原材料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态势,于是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原材料大战,包括烟叶、棉花、粮食、羊毛等在内。此后,在党召开十四大以后,开始逐步确立了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模式,各地方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争相建成了经济开发区,并借助优惠政策的实行来吸引外资目光,甚至是一再降低成本、市场门槛和利润空间,因此政策大战又被打响。大多数地方政府为了最大程度地招商引资,以远远低于成本价格的土地对其进行优惠,并且税收也打破了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现如今,在一些地区,甚至对地方保护已经上升到制度层面,借助明文条款来加大行政收费并提高质量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通过双重税收标准的设置来限制异地商品,从而实现对当地经济利益进行保护的目的。这样一来,市场被分割,地区与全国市场之间的交流不能顺利开展,区域范围内的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就使得整个区域甚至是国家经济、竞争秩序规范性被破坏掉,市场经济的发展走向恶化,区域间的合作受到限制,长期如此,必然会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产业趋同现象严重 

区域合作下要求各个地区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合理的分工与合作,不断整合区域资源,实现该区域内资源的有效配置,以此形成区域优势。但是,从我国整体来看,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还不是很到位,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还很严重。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往往会引入以下科技含量低、投资见效快和规模小的项目,以此造成区域产业水平不高,不能合理地实现规模经济发展,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三)行政区经济 

我国区域经济的运行具有非常浓厚的地方政府行为色彩,即地方经济发展趋势与政府的工作重点有很大的关系。而造成这个问题的最为根本原因是我国行政区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条条”为主的区域经济管理模式。在各地方,“小而全”的地方工业体系逐步兴起,并呈现出独立和分散化的布局。此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地方政府开始成为利益主体。地方政府为提高财政收入和凸显政绩,开始积极发展经济,但其地区本位意识也逐步增强。由此,使得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只关注局部利益,而忽视了区域利益。权力对微观市场过分干预、金融本地化等问题,更是为行政区经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缺失 

制度是工作的依据和标准,没有制度就没有工作的思路和方向。对于目前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地方主义、行政区经济等问题,其关键还是在于政治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首先,由于不同区域在管理理念和方式上不同,导致区域公共管理很容易产生冲突,进而对不同区域的利益造成冲击,很难达成平衡。其次,我国典型的行政区经济使得地方政府为了短期利益和政绩产生短视行为,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对该区域内的各种资源禀赋进行调整,从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工合作,这种分工和合作在短期内会给地方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同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效应通常周期比较长,而对于一些在短期内为了捞取政绩的官员存在很大的不利。由此,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合作公共管理机制建设,成为当前破解问题的重要方式。

      (二)缺乏完善的法保障 

行政区经济严重制约着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一方面,过多的地方政府法规干预给区域经济合作带来严重的阻碍;另一方面,宏观层面的法律体系缺失,特别是制约地方保护主义和打破区域市场分割问题方面的法律还几乎是空白。而正是这种缺失,导致在区域发展中重复建设、资源配置率低等问题严重。 

四、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的措施 

针对上述的问题,笔者认为还是要从优化区域公共管理入手,通过完善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同时加强区域合作法律体系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避免产业趋同等问题。 

(一)完善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制度 

制度是根本,也是依据。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好坏关键还是在于是否有好的制度对区域利益进行协调。因此,一方面,各地方政府要转变区域合作意识,树立合作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思维理念,这样才能为区域经济合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建设。首先,确立区域合作共同目标机制。所谓的区域合作目标机制,就是让区域经济参加者根据共同的动因,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而实现区域合作目标,其关键在于制度安排。因此,各地方政府要为区域合作市场制度提供制度基础和框架,以此弥补市场缺失和失灵带来的问题。同时,地方政府还应该针对区域合作的共同目标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和物品,以此促进区域内各个要素之间的流动,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其次,构建区域市场合作机制。构建区域市场合作机制,就是为了打破传统的地方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并冲突传统的区域内外分割,实现区域內的合理分工,促进市场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因此,区域内的各个地方政府要结合区域市场化的具体情况,制定共同有效的市场交易规则。同时,针对市场外部性出现的问题,要制定辅助的规范性法律促使,从而保障区域内的正常交易秩序。 

(二)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法律体系 

区域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通过法律作为其基本的保障,从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法律可对传统的地方保护主义进行约束,继而更好地规范区域内的市场行为和秩序。同时,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区域内各方利益进行保护,防止出现区域内“合作博弈”失败的问题。对此,法律体系的构建需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第一,界定清楚利益主体和法律协调的范围;第二,制定协调的总规划和进度;第三,明确区域协调机构的责任和义务;第四,协调的公正和执行效率。 

五、结语 

总之,随着区域经济合作这个必然趋势的加快,使得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要促进区域之间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针对区域经济合作中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产业趋同等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律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给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制约。 

参考文献: 

[1] 罗若愚,邹玲.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合作治理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长株潭和成渝经济区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2, 

(1):126-131. 

[2] 李沛桐.试论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6,(9):15-16. 

[3] 张辉.加强和完善区域合作中的公共管理职能[J].环渤海经济望,2014,(11):3-8. 

区域发展分析范文4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扩大,呈现出了东部地区已达到小康水平,西部地区却刚刚脱离贫困的巨大差异。本文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潍坊市各县市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对12个县市区进行初步划分,提出破除经济发展差异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潍坊市 区域经济 发展差异 主成分分析法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地区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的现象,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对全面、科学的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质量,对如何制定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全市有4个市辖区,2个县,6个县级市,土地面积161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908.62万人。然而,潍坊市各县市区之间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差异扩大的趋势日益明显。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分析方法

1.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将潍坊市的12个县市区作为评价对象,根据《2011年潍坊市统计年鉴》,特选取事关经济、社会、民生等10项指标,构建潍坊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2.评价分析方法

在研究实际问题时,为了简化变量个数而又同时保留变量所提供的信息,根据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认为部分变量之间所包含的信息是有一定的重叠。主成分分析是对于原先提出的所有变量,建立尽可能少的新变量,使得这些新变量是两两不相关的,而且这些新变量在反映课题的信息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信息。

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潍坊市各县市区差异情况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评价时,首先要根据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简化指标特征根和累计贡献率。

表 1

根据表1,前面四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就达到了93.3753%,符合提取因子的条件,计算出这四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分别为0.4709、0.2843、0.1552和0.0895。然后根据各县市区在四个主成分方面的得分计算出综合分数和位次。

表2 潍坊市各县市区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

根据得分我们将12个县市区分为四类:第一类地区为潍城区、奎文区、寒亭区,均属于潍坊市的市辖区,经济起步早,经济较为发达;第二类地区为寿光市、坊子区、诸城市,工业体系科学合理,交通通信便利;第三类地区为昌邑市、高密市、青州市,工业底蕴深厚,但多以传统产业为主;第四类地区为昌乐县、安丘市、临朐县,境内多山,交通不便,工业由于交通因素发展缓慢。

三、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潍坊市各县市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差异,其中,奎文、潍城等中心城区依旧经济发达,寿光、诸城等工业大市增长迅速,青州、高密等老牌强市亟需优化提高,临朐、安丘等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有待加强。为了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步伐,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再继续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基础上,全力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

1.奎文区、潍城区、寒亭区要充分发挥其中心城区的优势,继续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好辖区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带头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注重创新的浓厚氛围。

2.寿光市、诸城市、坊子区等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要继续发挥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头引领作用,积极打造海洋化工、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并围绕其构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区域发展分析范文5

【关键词】创业文化;区域经济;相关性

从区域文化来研究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研究中的新的领域。一些作者如冯鹏鹰(2000)从区域文化传统的角度来探讨[1];侯景新(2003)对区域文化与经济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2];赵冰(2004)则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力问题[3]。实际上,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两方面的,促进或者延缓。只有区域文化中的创业文化因素,才对区域经济起着促进的作用。任何一个区域的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的增长,其基础是区域文化的力量,特别是区域文化中创业文化的力量。

一、创业文化的内涵

对于创业的定义,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莫里斯从欧美流行的创业定义中,以关键词出现的频率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开创新事业,创建新组织;创造资源的新组合,创新;捕捉机会;风险承担;价值创造[4]。而文化,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对文化的分析,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5]。所以创业文化是与创业有关的社会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是人们的一定价值取向和心理意识,它主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创业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指在创业的活动过程中,一个社会(包括创业活动过程中的多个参与主体)普遍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基本态度、行为方式等与创业有关的思想理念和精神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创业精神是创业者们的精神动力和发动机,是企业诞生与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其对创业活动产生重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2)创新意识。创业家是经济的灵魂,而创新是创业家的基本职能。创新是“一个社会性的、地域性的、嵌入的互动过程,一个不考虑其制度和文化背景就无法理解的过程”[6]。创新的地域性,不但使进行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它赖以进行创新的地域背景一起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而且使创新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和文化烙印。(3)流动偏好。现实世界资源配置扭曲总是客观存在的,资源并不是总是处在边际生产率最高的界域。创业文化鼓励资源流动,促进资源优化整合,达到动态最佳配置并增进社会福利。如珠三角地区,海洋文化中冒险、开拓、自由漂流、四海为家的潜能激发一代又一代的珠三角人们背井离乡,远涉重洋,开拓创业。

二、创业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1.指标设计

为了揭示创业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本文拟采用两组指标,一组反映创业文化发展状况,另一组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创业文化的量度进行探索的文章不是很多。霍夫斯泰德(Gerte Hofstate)对文化从四个维度来衡量;权力距离;不确定性的规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7]。米勒(Miller)和弗里森(Friesen)对公司创业战略的维度界定为创新性维度、超前行动维度、风险承担维度和新业务开创维度。[8]根据以上研究,对创业文化的界定为民营企业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例(X1)、人均个体户数(X2)、人均专利授权量(X3)、人均私营企业户数(X4)、各地私营投资者人数(X5)五个维度来进行衡量。为了避免多重回归中自变量之间存在的高度相关的情况,也就是共线性问题。因共线性的存在将可能导致偏回归系数得不到准确的估计以及难以区分各自变量的效应问题,因此考察共线性的最直接的方法――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进行相关分析(见表1)。

根据Guilford相关系数标准,相关系数大于0.7代表高的相关。在统计分析中发现,人均专利授权量(X3)与人均私营企业户数(X4)相关系数为0.9666,民营企业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例(X1)与各地私营投资者人数(X5)的相关系数近似为0.7,为了避免共线性问题,在回归模型中以上两组各选一个,共可以形成四组数据(X2 X4 X5;X1 X2 X4;X1 X2 X3;X2 X3 X5),再用T检验和F检验,最终确定为民营企业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例(X1)、人均个体户数(X2)、人均专利授权量(X3)、人均私营企业户数(X4)为创业文化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采用人均GDP来衡量。

2.数据来源及分析

本文的所有数据都直接来自或计算整理自《中国统计年鉴(2004)》。为了更好的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对原始数据都已进行处理。计量分析在Eview3.0上完成。

分析结果如下:

上述模型中,标准误差为577,F检验值小于0.05,表明该模型在95%的置信概率条件下,模型模拟较好。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与创业文化存在较高的正相关,也就是创业文化程度高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也越高,反之也是。

三、结果及分析

不同程度的创业文化对人们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赋予不同区域人群以不同特性,进而通过这些经济主体的不同行为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影响,是通过经济主体内在的价值理性认同过程和外在行为习惯重复过程实现的,是自觉自愿的无形的过程。弘扬和培育创业文化,实现观念转变,以创业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创新思想观念,弘扬创业精神

打造创业文化当务之急必须把创新思想观念放在优先位置。由于创业文化是一种思想观念,因此地区培育创业文化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要创新思想理念和精神理念,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破除“小、散、慢”的小农思想约束,强化锐意进取思富思进的意识,坚决摈弃项目等上级安排、资金等银行贷款、干事等文件出台、建设靠群众摊派、解决问题靠要钱要编等一些计划经济的思想定势,牢固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依靠市场配置技术、人才、资金、资本等生产要素,推进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曾创发展的新优势,积极主动的投身到创业活动中去。

2.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创业环境的缺失致使创业主体对创业望而却步。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孔雀东南飞”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没有良好的创业环境,本地区的大量创业者纷纷向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流动因此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构件有利于生成创业文化的环境基础,就成为本地区振兴创业文化的当务之急,只有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才能留住创业人才,吸引创业人才,从而为地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3.创新创业体制

创新体制是创业文化生成发展的机制保障,因而创新创业体制会为创业文化的培育带来新的契机和动力。一方面要创新所有制经济结构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要调整和创新所有制结构,进一步激发私有经济,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激活创业主体,形成全民创业的文化氛围。构建创业文化的核心是全民创业,许多地区并不缺乏创业思想和创业的个体,缺乏的只是全面的创业局面。所以要大力解放思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激活创业主体,形成人人思创业、人人谋发展的好局面。

四、结语

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既要靠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硬实力”,更要靠“软实力”。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而软实力则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软实力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超越时空,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软实力”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力。但文化发育又非一朝一夕之事,这就需要一定的前瞻性眼光和配套措施,在构想区域经济的未来走向时,要注重借助文化的力量促进价值空间的转变,着力提升适合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创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冯鹏鹰.产生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探讨[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2000(9):18-21.

[2]侯景新.论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J].生产力研究,2003(1):145-147.

[3]赵冰金镭.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力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90-492.

[4]Morris,M.H.Entrepreneurial Intensity:Sustainable Advantages forIndividuals,Organizations,and Societies,Quorum Books.1998.

[5]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M].新华出版社,2002.

[6]陈文言.浅论区域创业创新及其系统的构建[J].人文地理,2001(1):55-58.

[7][澳]杰夫拉索尔,迈克尔M伯瑞尔.国际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67.

[8]姜彦福,张帏.创业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64.

区域发展分析范文6

内容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曾面临此问题。改革开放至今,江苏备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困扰,特别是苏北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结构单一等诸多因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并且与苏南的发展差距日趋扩大。本文利用泰尔指数分析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力求找出制约苏北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 GDP 泰尔指数 贡献率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必须选择适当的测度指标。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法很多,有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之分。常用的绝对差异测算方法有标准差、极差、平均差等;常用的相对差异测算方法有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本文采用泰尔指数来测算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一)泰尔(Theil)指数

泰尔指数又称泰尔熵、泰尔系数,它是运用信息理论推出的一个可以按加法分解的不平等指数。泰尔指数的算法有多种,因采用的权数不同,加权计算产生不同泰尔指数。泰尔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yi为i区域研究指标所占的比重;pi为权数。泰尔系数T越大,表示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大;反之,就表示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小。

泰尔指数的优点在于可以细分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可以按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进行分解,将组内与组间的差距或不平等综合成总体的差距。把江苏的总体差异进行分解,泰尔指数分解如下:

T=T1+T2

即总体差异T=区域间差异T1+区域内差异T2。以江苏省为例,具体计算如下:

T1=NS•In(ns/GDPs)+nm•In(nm/GDPm)+nn•In(nn/GDPn)

T2=ns•Ts+nm•Tm+nn•Tn

T=T1+T2=T1+ns•Ts+nm•Tm+nn•Tn

方程两边同除以T,得:

式中:TS、TM、TN分别表示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泰尔指数; GDPi表示某市GDP占江苏省GDP的比重;GDPs、GDPm、GDPn分别表示苏南、苏中、苏北地区GDP占江苏省GDP的比重;ni表示某市人口占江苏省人口的比重;ns、nm、nn分别表示苏南、苏中、苏北地区人口占江苏省人口的比重;、、、分别为地区间、苏南、苏中、苏北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

(二)江苏经济差异分析

文中的数据全部来源于江苏统计网。从图1可以明显看出,江苏省经济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即苏南、苏中、苏北的差异,而区域内差异很小。

为了更为方便地反映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江苏全省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三大区域差异对全省差异的影响,现计算差异贡献率。从表1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江苏经济发展总体差异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带来的,且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5-2008年区域间贡献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必须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否则会因区域间差异过大,影响到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苏北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苏北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2008年,全省和苏南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已达39593.61、61823元,而苏北人均GDP只有19555元,其主要原因是工业化进程远远滞后,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仅为48.89%,低于全省平均和苏南7.58、9.74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则远高于全省平均和苏南10.22、14.04个百分点(见表2)。苏北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就是工业化滞后,工业化是苏北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因为相对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具有高财富积累率、高就业率、高税费率、高利润率和高产业关联度。

苏北地区民众富裕程度不高。2008年,苏北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占全省的17.38%;城乡居民收入均低于全省平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省平均的78.20%、苏南的65.6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全省平均的80.53%、苏南的58.21%(见表3),所以提高苏北地区民众的富裕程度刻不容缓。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民众的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水平应随之提高,必然带动经济发展。

内部发展落差较大且县域经济薄弱。苏北内部五市的发展也并不平衡(见表4),从2008年来看,徐州经济总量和均量均为最高,GDP占苏北的1/3(33.84%),人均生产总值超出苏北平均23.05%,是宿迁的1.68倍。苏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城乡发展不协调,县域经济比较薄弱。苏北县域在全省县域的排名一直垫底,主要是县域的工业化水平低,农业比重过大。

苏北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经济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技术供应、市场集中度、服务业发展空间等方面给现代产业发展提供了必需条件,一般情况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工业化、非农化同步。苏北较低的城市化水平与较低的工业化水平相伴而生,支撑工业化和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不强。2007年,苏北城市化水平为41.69%,分别低于全省平均和苏南11.51、25.78个百分点,且五市的城市化水平均低于全省平均。城市发展水平较低,中心城市偏小、偏少,辐射和带动能力偏弱。

苏北对内对外开放度不高。对内对外开放程度提高有助于推进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苏北因经济总量小、城市化水平低,市场较为狭小,民间资本的内聚性不强。2008年,苏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066.15亿元,仅占全省21.39%,低于苏南38.27个百分点。由于未能及时抓住上世纪80年代沿海城市开放和90年代初全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机遇,对外开放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削弱了发展的空间和动力,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仅占全省总额的3.3%、11.6%,远低于苏南89.3%、66.6%的水平。

苏北科技教育相对落后。人力资本是影响地区差距长期趋势的因素。落后地区因资金较为短缺,着眼于短期利益的需要,往往在将资金和人才是用于物质生产还是投入回报周期长的教育部门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前者,使得有限的人力资本水平无法提高。2007年,苏北每万人口中有科技人员296人,分别低于全省和苏南472人、691人。同时,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更延滞了苏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加快苏北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一)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并提高民众的富裕程度

苏北目前拥有相对优越的区位、交通和人工成本,应以工业化为第一方略,提高苏北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民众的富裕程度。加快苏北工业化进程,仅仅靠自身力量难度很大,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迅猛发展,其向四周辐射的力度和速度正逐步加大,伴随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轻纺工业企业因生产成本的增长,利润的减少正逐步迁往苏中、苏北地区,苏北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外部机遇。苏北各市应进一步加快水利、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外引内联、招商引资力度,主动调整招商引资策略,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项目,同时,力争引进一些高科技大项目。实行“大中小、高中低”并举,迅速扩大利用外资。另外,着力加强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服务环境和舆论环境建设,确立全新、全方位的开发理念,亲商、安商、富商,吸引海内外投资者到苏北创业。苏北还应积极进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积极推动组织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一方面有利于直接地提高农民收入,而且开阔农民视野、提高他们的素质,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工业技能培训,为苏北的工业化储备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另一方面,大规模有组织的劳动力转移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条件。

(二)分工协作且优势互补

苏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差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客观上为地区间的分工与协作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徐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头堡,淮安农业、岩盐资源丰富,盐城海洋资源丰富,宿迁作为新建省辖市,发展潜力巨大。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已成为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区域,苏北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振兴的新阶段,要加大力度推动苏南传统产业大幅度向苏北转移,加大力度推进南北共建开发园区,实现南北各得其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目前应发挥苏南中心城市和优势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及帮助作用,进一步加大南北挂钩帮扶力度,以强带弱,强弱联手,苏北应主动加强与苏南合作,主动承接辐射,主动搞好服务,借力发展自己,逐步融入江苏的整体经济,推动区域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三)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只有开放,学习模仿并进而创新,才能加速苏北经济的发展。这就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建立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符合市场规范,高效率的外向型经济模式。要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贸加强苏北的优势产业和地区经济实力。目前苏北各市应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的市场领域。近些年来,拉丁美洲、南亚、东盟、南非、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出现飞跃式发展,这些市场拥有蓬勃商机,经济充满活力,进口需求越来越大,值得苏北外贸出口企业更加关注,把这些活力市场纳入本企业的出口市场考虑范围,适时调整自己的出口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调整出口市场,深化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四)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留住人才

苏北地区有3/4是农业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苏北每万人中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为235人,远低于苏南的580人,高级管理人才、外向型经济类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更是十分缺乏。另外,苏南各市的高校总数也远远多于苏北,这些高校为苏南的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着各类人才,而苏北的大中专毕业生由于当地工作环境和待遇较差,纷纷跳往外地,造成“只看到人才走出去,很难看到人才走进来”的被动局面,而经济发展滞后又带来更多人才的流失,如此产生恶性循环。苏北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和发展空间,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

参考文献:

1.田丹.区域公平背景下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及路径再完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