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传播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传播的定义范文1
本节首先建立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然后进行连接强度定义,在信息传播模型上验证弱连接对于信息传播范围的影响。在验证弱连接对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时,需要选取一个合适的信息传播模型来模拟信息的传播过程。在研究节点的影响力时,KempeD等人[5]在论述如何最大化社交网络影响力的文献中采用完全级联模型来模拟信息的传播并且最终利用贪心算法得出一组影响力最大的节点。由于完全级联模型在社交网络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和其简单的形式,本文采用完全级联模型来研究弱连接对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范围的影响。信息传播范围可以归结为影响最大化问题,通常,影响最大化的关键是在网络中发现最有影响力的k个节点。将社区影响最大化问题变为选择最好的k个节点初始激活,目的是在影响最大化过程的最终阶段使得社区覆盖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某节点的邻居节点中有越来越多的节点变活跃;在某个时间点上,可能使该节点变活跃。当一个节点在时间步t首先变活跃时,认为它具有感染力,它具有影响每个不活跃邻居一次机会。一次成功的激活尝试将使其邻居在下一个时间步t+1成为活跃节点。如果某节点的多个邻居节点在时间步t变活跃,则这些活跃的邻居节点按任意顺序尝试激活他们的邻居节点,但所有的这些尝试都发生在时间步t。一个活跃节点u对其所有邻居节点尝试激活后,仍保持活跃,但已不具备感染力了。当不存在具备感染力的节点时,这个过程结束。连接强度决定了一条连接的强弱,而连接强度可以通过网络上两个节点的邻居相对重叠来测量[1]。(1)其中,cij是节点i和节点j共同的邻居数,ki和kj分别是节点i和节点j的邻居数,wij是两端分别为节点i和节点j的边的连接强度值[2,4]。根据弱连接的理论,如果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连接强度高,那么由于两个节点经常联系并且具有许多相同的属性,两个节点的共同朋友也会多,相应的边的连接强度值就会大。相反地,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连接强度低,则两个节点的共同朋友也少,相应的边的连接强度值就会小。我们把公式(1)定义的wij称之为朋友覆盖率指标,该指标的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连接的强度,我们把朋友覆盖率指标值相对较小的连接定义为弱连接。在信息传播模型中,随着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传播计算各个边的连接强度值,具体计算流程如下所示:步骤1遍历数据集,建立头节点索引表in-dex。因为边的数量通常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每次顺序寻找头节点的时间开销很大,索引可以帮助我们在只遍历一次数据集的前提下迅速找到头节点所在位置。步骤2随机选择初始信息传播节点并设置传播概率prob。在此处为方便对比,我们简单地设传播概率为0.5。步骤3采用广度优先的策略模拟完全级联模型信息传播过程。定义待传播节点队列,并且用infect表标记已经被感染的节点。计算已经被感染节点的所有对应边的连接强度。步骤4传播到信息收敛时计算infect表中被感染的节点数目和对应边的数目。步骤5考虑到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随机作用,将步骤2~步骤4步过程重复10000遍,并取其平均值。
2实验与结果分析
本文按照在线社交网络的不同应用方向,选取了CDBLP网、Arvix网、Wiki投票网络和Enron电子邮件网作为数据源。CDBLP网是一个以作者为中心的中文学术作者合作网站,文献原始数据库中包括了中国计算机领域各著名期刊历年的文章作者合作数据,其中作者的合作关系所构建的合作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计算机领域的学者间合作情况。Arvix数据与CDBLP类似,为国外免费论文共享网站。本文将其数据集抽象为表现各个作者间合作关系的无向网络。Wiki是一个由世界上众多志愿者合作完成的在线免费百科全书,在众多志愿者中有一小部分是管理者。为了能够使一个普通用户变成管理者,Wiki使用了一种志愿者间相互投票决定的机制。该数据集已经在众多文献中被用来研究网络拓扑特性,比较有代表性。Enron电子邮件网数据用来验证弱连接对通过电子邮件收发方式进行信息传播的影响程度。由于对网络特性的相关分析只有在一个连通子图下才具有意义,因此在实验之前需要抽取数据集中的最大连通子图作为实验对象。本文采用UCINET网络分析集成软件抽取最大子图作为最终研究数据,采用广度优先的搜索方法寻找最大连通子图,从图中的任意一个顶点出发,找出该顶点的等价类,然后再找出该顶点等价类中各元素的等价类,直到顶点等价类为空集,所得结果即为极大连通子图。图1为CDBLP数据的最大连通子图,有462个节点、1950条边。图2为Arvix数据的最大连通子图,有5242个节点、28980条边。图3为Wiki投票数据的最大连通子图,有7115个节点、103689条边。图4为Enron电子邮件网络数据的最大连通子图,有36692个节点、367662条边。实验具体步骤如下:(1)通过朋友覆盖率指标,分别计算社交网络各条边的连接强度。(2)按照连接强度值对边进行排序,当移去强连接时按照强度值从大到小排序,当移去弱连接时按照强度值从小到大排序,从网络中分别移去占总边数10%、20%、30%、40%、50%、60%、70%、80%的连接,形成信息阻断网络。(3)在各个信息阻断网络中模拟信息传播,直到收敛。(4)计算收敛后网络中被感染节点的个数。实验结果如表1~表4和图5~图8所示。在表1和表2中,第一列代表所移去边的数量百分比,第二列、第三列分别代表移去强连接和移去弱连接时模拟信息传播后信息可以覆盖的范围。首先分析CDBLP和Arvix的实验数据。从表1中可以发现,当网络完整时,CDBLP网信息传播的范围为334个节点。当移去总边数10%的边后,移去强连接后信息扩散范围为322,然而移去弱连接后信息扩散范围为285,扩散范围为前者的88%。随着移去弱连接数量的增加,弱连接对于信息传播的阻碍作用也更加显著。Arvix网实验数据与其类似。从图5和图6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在移去弱连接为20%到30%时曲线斜率最陡峭,同时移去强连接的曲线依旧按照基本固定的斜率下降。随着移去边条数的增加,对弱连接的判断精度也相应地降低,因此朋友重叠率算法的效果会渐渐趋于好转。当移去连接数为50%到80%时,弱连接曲线斜率平缓,原因是此时网络已经被分割成小块,弱连接已经起到了对信息的抑制作用。当移去连接数为50%到80%时,强连接曲线斜率平缓并且基本没有变化,原因可能是移去强连接对信息传播的阻碍作用并不明显,其所产生的传播范围减小主要是由于连通性降低所致的。下面分析Wiki投票网和Enron电子邮件网的实验数据。从表3和表4中可以发现,移去连接后信息传播的范围基本没有变化。无论是移去强连接还是弱连接,对信息传播的阻碍作用均不明显,信息传播的范围只是随着移去连接数据的增加,图连通性的减弱而缓慢下降。从图7和图8中可以直观地看到,移去弱连接的曲线并没有比移去强连接的曲线整体斜率更加陡峭。两条曲线基本趋势一致,弱连接并没有显示出其对信息传播过程的阻碍作用。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去掉弱连接或者强连接并不能有效地对此种网络的信息传播范围产生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去掉弱连接对CDBLP合作网和Arvix网信息阻断的作用非常明显,而对于Wi-ki投票网和Enron电子邮件网,去掉弱连接或者强连接并不能有效地控制网络信息的传播范围。这一实验结果与之前第2节中的矛盾结论相一致。OnnelaJP等学者采用的网络是移动电话通话记录所形成的网络,这是一个信息网络而非实体关系网络。ZhaoJi-chang等人采用的网络是Facebook和YouTube朋友关系网络,这是一个实体朋友关系网络。通过本文的实验结果分析,可以认为社交网络应该分为实体关系网络和信息交换网络两种类型,而弱连接对于信息传播范围的影响与具体的网络类型有关系。通过作图分析以及具体数据分析总结两类网络之间存在着如下几点主要差异:(1)实体关系网络中存在着明显的社区特性,网络由多个联系紧密的社区组成。然而,在信息交换网络中并没有此类特性。(2)信息交换网络中节点的度数差异很大,有很多节点的度数在200以上,同时又有很多的节点度数仅为1。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信息交换网络中度的分布与指数和幂律分别类似。然而,在实体关系网络中,大多数的节点度数相对稳定,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实体关系网络中的度的分布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参考文献中移动电话通话记录所形成的网络与本文中的Wiki投票网络和Enron电子邮件网络同属于信息交换网络,在这一类型的网络中移去弱连接并不能实现对信息传播范围的抑制。而Facebook和YouTube等朋友关系网络与本文中的CDBLP合作网和Arvix网同属于基于朋友关系的实体关系网络,在这一类型网络中弱连接对于信息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弱连接的控制可以有效地实现对信息传播范围的控制。
3结束语
信息传播的定义范文2
我国汽车市场从2015年增速明显放缓,逐渐进入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品牌应该建立新的营销思维和策略,从而适应新的市场态势。在互联网新媒体的大环境下,品牌需要开始注重数字营销,加强品牌与社交媒体的互动沟通,塑造正面的品牌互联网形象。因此网络舆情管理变得日益复杂和重要,利用正面信息扩大宣传,遏制负面信息的蔓延,及时提出合理的令消费者满意的解决方案,这才能使得品牌在目标群体的选择里脱颖而出。本文将从最基本的信息抓取及初步的数据分析出发,阐述信息传播的广度及深度,以期在关于汽车产品缺陷舆情管理与分析中提供实践与参考。
目前舆情管理已经实现同时处理海量的互联网数据,常见的分析结果有产生的声量及趋势,数据源分析,热门话题分析,文本聚合分析,情感调性分析,用户画像分析及用户接受度分析等,从而能够对现实中有关品牌产品声誉和形象的网络舆论及时了解和迅速反馈,从而对其进行控制和改进,防范和减少品牌危机的发生。
大数据分析
定义关键词。信息量爆发式增长的大数据时代无疑对数据分析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我们必须快速地提取最需要的目标品牌相关信息,这就是定义关键词的意义所在,它有效地将我们面临的海量数据进行分类跟提取。我们需要对汽车产品的缺陷进行监测,首先需要对需监测汽车产品的故障进行分析汇总,通过对故障的判断以及围绕该缺陷的关键词云分析,提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组合。从汽车部分缺陷标签及建议关键词举例(见表1),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某些缺陷,我们需要不同的关键词组合来进行覆盖。例如,车内异味缺陷,根据消费者习惯用语及关键词频分析,我们需要用“品牌+车内+异味”,“品牌+车内+甲醛”,“品牌+车内+臭味”,“品牌+车内+有害气体”等来共同定义来实现相关信息的聚合。
数据的抓取。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及传播媒介的不断翻新,我们需要明确目标数据在海量网络媒体的传播情况,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抓取最相关的信息。在汽车产品缺陷分析里,我们对数据源的选择可以分为五个大类别:全国主流媒体覆盖:例如新浪网,网易网,凤凰网等,及重要汽车质量投诉网站:车质网,汽车产品缺陷中心,国家质检总局网站等;主要汽车垂直论坛:汽车之家,爱卡之家,易车,太平洋汽车等;微博:新浪微博;微信:公共账号;问答网站:百度知道,知乎,果壳等。数据的抓取立足于搜索引擎技术和文本挖掘信息技术,工具通过对数据源内容的自动采集和聚合分类。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选取某品牌乘用车2017年3月份部分缺陷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情况。我们从产生的声量及趋势进行缺陷影响传播广度和深度分析。
数据的分析。在3月份中,通过定义关键词在覆盖范围内的数据源里,我们共抓取2239条关于该品牌异响的帖子,1772条烧机油相关的帖子,1573条断轴的帖子,1107条异味的原始帖子。从传播广度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异响的缺陷最为更多的消费者熟知,讨论得也更为广泛。我们进一步从产品来源进行分析(见图1),可以看出其中异响在垂直论坛讨论的最为集中,相反,断轴在微博上的传播是以蔓延的趋势呈现的。经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该品牌的断轴事件在3月份有进行发酵,是因为有消费者群体集体维权的情况发生,才导致断轴在微博上占有大部分声量来源。
从传播深度出发,我们就要看信息与网民之间的互动,也就意味着将各个媒介平台的传播力指标数据标准化,比如阅读量,转发量,点击量,评论量及点赞量。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媒介平台的传播力是不一样的,我们根据媒介的权威性,专业性,同时结合我们汽车产品缺陷监测的特殊需求,给出不同的权重指标。综合考虑传播力指标对我们缺陷信息传播影响力的不同,我们给出监测媒体的权重及不同传播力指标的互动权重(见表2)。从而得到评价事件媒体类别上传播深度的公式为:互动值=W*(求和(阅读量/转发量/点击量)*W1+求和(评论量/点赞量)*W2)。互动总值即将所有媒体类别的得分进行汇总。
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选取的该品牌缺陷信息在主流媒体网站的互动量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由此也发现网友更愿意在具有社交功能的平台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交流。经过计算我们得到其他各媒体平_的互动值(见表3),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微信跟汽车垂直论坛与其他两个平台的互动值差别特别大,可以看出目标群体已经把交互平台转移到了微信与汽车垂直论坛。而微博的角色更多的是成为公告板的信息获取地,问答论坛由于没有汽车垂直论坛的专业性和集中性,也在互动值中表现不佳。总体来看,烧机油的互动总值最高,车内异味的互动总值最低,说明烧机油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更容易抱怨,更容易引起品牌反感的危机事件。这也就给品牌一个处理缺陷危机的很有价值性的参考。
当我们综合考虑传播广度与传播深度时,我们发现汽车异响与烧机油已经在大范围的目标群体引起了负面信息量的释放,这就需要品牌开始针对性的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从而挽回失去的消费者群体,重塑良好的品牌形象。
危机预警
在现实舆情环境中,我们不光需要监测已有的缺陷信息,也要快速地确认是否有新的舆情危机发生。我们会通过舆情评判体系对事件进行预判及分级,笔者通过多年的舆情监测经验,现总结日常危机预警流程如下(见图2):
信息传播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信息识别能力;养成
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进行到信息化社会中。在信息化社会中,以新技术为支撑体系的媒体形态的出现,不断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和认知方式,弥补了以往旧媒体单一、枯燥和被动的信息传播模式,使得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是不再是原本的接受与被接受的单纯模式,而是一种互动的模式,信息的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不再具有明显的划分,个体既可以是传播者,也可以是接受者。在信息化社会中,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讯技术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影响大学生信息接收的最重要媒介。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储备人才和未来信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信息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信息化的发展前景,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
一、新媒体概述
1.新媒体的定义
对于新媒体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学者们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清华、北大总裁班刘东明老师认为,新媒体从狭义上定义是继报刊、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之后,基于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通常也被称作数字化媒体,包括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机航媒体、户外液晶、移动电视、电子报刊等等,并且更多新的形式不断涌现。从广义层面定义,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的big five,电视、杂志、报纸、广播、户外之外的所有媒体形式(媒介即信息,只要能传达信息的即为媒介),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新媒体发展速度远远超越传统媒体,并且呈现出融媒介、整合营销的大趋势。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就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1] 综上,笔者认为,新媒体是与旧媒体相对而言的,是一个不断更新与变化的概念,是依靠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以互联网、手机为媒介的新型媒体形态,包括数字媒体、移动电视、微博、手机电视等。新媒体“新”在技术和介质的不断革新上:技术上,新媒体采用的是各项新的技术方式,如: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等;传播介质上,新媒体是通过手机、互联网、移动电视、数字媒体等媒介来进行信息的传播。
2.新媒体的特征
新媒体技术和介质的革新,使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1)传播主体多元化。传统的舆论传播主要是依靠报纸、杂志和电视等媒介进行,这些舆论媒介受少数人的把持与控制,反映的是少数人的利益取向,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与心声,大众没有表达权益和心声的渠道,只能够被动地接受与吸取舆论统治者传递的信息。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以手机、互联网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手段的出现,信息传播的权威性逐渐下降,信息的主动权不再被掌控在少数人的手中,任何一个普通的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散发者。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与广泛使用,人们可以随时将自己的动态与心声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与他人分享,然后被评论或转载。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担任起信息传播的各种角色,而不再是被动地仅他人的宣扬。
(2)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与传统信息传播相比,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最大特点与优势就在于信息传播的互动性。每一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信息的传播对于普通人而言,不再是一个遥远而又冰冷的字言,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去。我们既可以新的信息,将自己身边的新鲜事物与别人分享,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一些已经公布的信息进行评论与转载,增加影响力,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信息传播的互动性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信息的传递中去,成为信息与传播的主体,而不仅仅充当信息中的一个客体。从客体到主体的转变,这一逻辑既符合了信息时代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又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和接受信息的能力。
(3)信息内容丰富细致。传统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仅仅局限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介,由于报刊、杂志的版面限制和电视每天播放的新闻时间限制,使得传统媒介下信息的传播并不详尽。人们可能只能大致了解到国家所发生的一些大事件,而其中的细节或者一些社会的琐碎事件可能因为版面的限制或时间的限制而导致不能够为人所知。新媒体出现后,信息的传播便不再受版面和时间的限制。人们只要点击互联网,便可以知道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事情,从政治要闻到财经信息,从国家大事到家长里短,从国际会议到运动赛事,都可以进行了解。丰富的信息内容既可以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求,又可以使得人们更为详细了解事件的内容。人们可以通过了解不同的信息者对事件的讨论与评论得到一个更为全面的结论,而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舆论统治者单一的信息灌输。
(4)信息更新及时。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手机、互联网等各种通讯手段的出现,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这其中也包括以手机、互联网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手机、互联网等各种新兴的通讯手段具有明显快捷、迅速的特点,这使得以此为媒介的信息传播也变得更加的及时与迅速,往往前一分钟发生的事情,后一分钟就能被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所了解与熟知。世界开始变得更加的渺小,信息开始打破了国界的限制,加强了各国各地区人们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5)信息呈碎片化,冗余信息过多。丰富的信息内容在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搜索的困难性:信息变得更加的琐碎化,任何有用的或无用的信息都充斥其中,要想找到有用的信息需要花费比原来更长的时间,增加了信息搜索的困难性;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过滤系统急待改进,各种媒介在提供各类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的同时,还充斥着各类黄色暴力与血腥的东西,这些对于人生观、价值观还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讲,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很容易使大学生误入歧途,错把一些垃圾信息当成有用信息来吸收和使用;另外,一些搜索引擎的出现,使得信息的搜索变得更加的复杂化,信息的搜索变得更加的复杂,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这对信息的者和接受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所具有这些特征,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大学生,他们的自主意识强,喜欢积极地参与到各种信息与事件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新媒体所具有传播主体多元化、信息传播互动性这些特征,正好符合了大学生的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大学生的喜爱与欢迎。但是作为大学生,由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熟,对信息真实性、价值性的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各类杂乱的信息散布其中,很容易对大学生的信息认知造成误解,影响大学生的信息价值判断。
二、信息识别能力
1.信息识别能力定义
信息识别能力是指个体通过运用各类信息媒介,对所需信息进行搜集,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评价,并找出信息中有价值的东西,并转化为自己所学知识的能力。据此定义,信息识别能力可以分为信息搜集能力、信息选择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信息搜集能力主要是指个体运用信息搜索工具,包括网络、图书、报纸等各种方法,对其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汇总的能力。信息选择能力是个体在对信息搜集之后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和评价的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是指个体对信息进行剖析、分解和研究的能力。
2.信息识别能力对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生信息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运用各种各种先进的信息接收设备和手段来搜集、获取各种相关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吸收、运用的过程中所具备的技能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具备的素质。大学生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识别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信息道德。作为大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识别能力在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大学生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少,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大学生知识的积累都是依靠对于信息的不断搜集、吸收和运用,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识别能力对与大学生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信息的运用建立在对信息的搜集、归纳、整理、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之上,只有对各类信息进行搜集整理,才能够从中发掘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而对信息的分析和评价可以通过信息本身看出信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删去无用的信息,保存有用的信息,减少无用信息的内存占用量,提高信息使用的有效性,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选择和判断,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和丰富知识的时期,他们对新事物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接受新观念的能力也较强,自我学习和认知的能力也比较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新媒体不断出现,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课堂传授、图书馆数据查找等传统的渠道,而是更多地依靠先进的信息手段和设备进行,这正好契合了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他们往往容易接受这些新型的事物与观点。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所具有的丰富性、互动性等特征,使得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变得更具互动性,同时也变得更加的复杂化。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识别能力的现状分析
伴随着各种新技术手段的出现,新的媒介设备不断地涌现,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信息认知方式,大学生信息搜集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了解大学生信息识别能力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在信息过识过程中所具有的特征,对于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互联网在大学生信息获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图书馆、教师课堂传授已不再是大学信息获得的主要方式,手机、互联网成为了大学生信息接收的主要平台,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图1中可知,在对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的调查中,仅有11.2%的大学生会经常去图书馆查资料;30.1%的大学生有时去;30.1%的大学生偶尔去图书馆查资料;23.5%的大学生很少去图书馆查资料;5.1%的人从来不去图书馆查资料。由此可以分析得到,图书馆已不再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越来越少的大学生会选择图书馆作为信息获取的途径。
而通过对大学生信息获取渠道的调查中可知,有超过90%的大学生主要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的,网络大学生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大学生信息获取最重要的渠道。大学生不再是简单地通过课堂传授、图书馆资料查阅来进行知识与信息的获取。另外,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通过图2,可以看出,有29.1%的大学生是通过电视广播来获取信息,23.2%的大学生通过报纸书刊来获取信息;90.1%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41.2%的大学生通过身边的人获取信息的;还有11.9%的通过讲座、会议等其他的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由此可知,当前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具有多样性,但总体来看,仍以网络为主。
2.信息获取的自主意识强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内容具有丰富细致性的特征,各类信息都充斥于大学生的信息活动过程中,供大学生进行选择运用。而作为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大学生,他们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不愿意受到任何形式的束缚,往往愿意从自身的角度来选取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摒弃那些看起来对自己无用的信息。
如图3,仅有17.5%的大学生会留意被动获取的信息,77.0%的在大学生不会特别注意被动获取的信息,还有5.5%的大学生完会不在意被动获取的信息。这说明,大学生在信息认知活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他们往往愿意自主地选择自己所需的信息,决定自己该选择的东西,而不愿意受到任何性质的束缚,任何被动的信息赋予对于大学生而言,都不太会受到认可。
3.信息判断能力有待提高
新时期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和明显的个性化特征。这一自主意识与个性化特征可能会使得大学生对其所搜集到的信息形成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独立自主意识虽然可以使大学生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同时也可能会使大学生产生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就接受,而对自己无用的信息则会弃之不理。
如图4,根据对大学生对信息准确性判断的调查中,有25.1%的大学生根据经验来进行主观判断信息的准确性,41.9%的大学生是运用合适的方法来检验搜集的信息,6.8%的大学生通过与专业人士的讨论来判断信息的准确性;24.8%的大学生是根据信息来源的权威性来判断信息的准确性;1.4%的大学生则是通过其他的方法来判断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分析可知,大多数大学生都可以运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检验和判断信息的准确性,然而仍然有24.8%的大学生仅仅根据经验,来对信息准确性进行判断。当前,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有待增强,如果仅以大学生个人的喜好来对信息进行主观的判断,很容易造成选择了无用的信息,而放弃了有用的信息。
4.信息整理与分析能力需要加强
作为信息识别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整理与分析能力对大学生信息识别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内容丰富细致、信息量大、冗余信息多,各类信息都掺杂其中,有用的、无用的;虚假的、真实的…形形的信息都充斥在各种信息媒介中,需要大学生去认知、去识别。大学生要想获取正确、有用的信息就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判断信息的真假,并选中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去掉无用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增强自己的信息识别能力。
图5通过对大学生整理信息的调查中可知,有14.3%的大学生会经常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有34.5%的大学生有时会整理,16.9%的在大学生不一定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28.4%的大学生很少整理,5.9%的大学生从不整理其所获得的信息。由此可知,大多数大学生都不注重对信息的整理分析,还未养成信息整理、分析的意识。在当前信息量大、信息内容多样化的信息环境下,这种对不善于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的信息识别行为最终只能导致虽然看到了很多,但真正吸收和理解的却很少;虽然记住了很多,但却不是自己的见解与认知。更有甚者,由于对信息不善分析,导致各种无用的和虚假的信息充斥于自己的大脑信息储存中,这不仅占据了有用信息的空间,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对整个事物的正确认知。
四、结语
综上,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媒介也越来越先进,互联网在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大学生信息获取最重要的媒介。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独立的自主意识和明显的个性特征,使得大学生在信息识别活动中表现出了活力,他们往往愿意积极参与到信息活动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愿意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束缚。然而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对信息准确性、真实性和价值性的分析判断能力不强,如果仅以个人的喜好来对信息进行判断并进行取舍,很容易造成信息取舍不当的现象。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内容丰富、信息呈碎片化、冗余信息多,杂乱的信息环境使得信息的获取不再那么容易。然而大学生并没有树立信息整理与分析的意识,对信息整理和分析的能力较弱,因而使得各种无用的和虚假的信息都充斥于信息环境中,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获取有用的信息,还会影响大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因而高校在大学生信息识别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一定发挥积极的作用,过滤掉一些无用的、虚假的信息,摒弃一些可能影响大学生信息认知的网站和内容,为大学生信息认知的养成营造良好的环境。另外,还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大学生自身,要树立信息整理和分析的意识,提高信息判断的能力,促进信息识别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新媒体[EB/OL]. 2012-11-
12,http:///view/339017.
htm.
[2]景东,苏宝华.新媒体定义新论[J].理论
探索,2008(6):57-59.
[3]任建东,邓丽敏. 新媒体接受中道德教
育的三大困境[J].伦理学研究.2011(9)
116-118.
[4]熊玉珍.培养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实践探
索[J].高教探索.2003(1):55-57 .
[5]张素华.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问题研
究[J]. 情报科学.2005(8):1175―1178.
[6]张素芳, 卢朝金. 虚拟社区中的群体信
息行为调查分析[J]. 情报科学.2012(4):
11-21.
信息传播的定义范文4
新闻 事实 信息 媒介互动
陈响园,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文学院硕士生导师。
新闻是新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核心对象。关于新闻的定义,中西方学者对此都有不同的见解,加起来上百种。如此多的新闻定义,主要是新闻的特性及衍生特性众多,下定义的学者研究的着眼点不同,而不同的研究视角造成了要抓住新闻客观本质特性定义比较困难。现有新闻的诸种定义,多是局限于传统纸媒平面新闻的概括,传播技术的变革使新闻传播方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传播主体、时空关系、传播模式,还是传播效果都与传统纸媒新闻传播截然不同。
一、传统新闻定义的梳理和考察
(一)国内外的不同新闻定义
新闻活动的产生源于早期人类在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程中,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更好地劳动生产和生存生活,相互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况。这种相互依存状态下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需要导致最早的信息传播活动产生,新闻这种特殊社会现象应运而生。由于人类自诞生后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生产生活都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进行,维系人类生活和这些社会关系的就是信息交流和传播。所以人类接触和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由来已久。
伴随人类社会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范围扩大,信息交流需求也日渐增强,新闻传播活动成为一项社会事业。而对新闻理论的研究远远晚于新闻活动的实践,因此对新闻的定义早在实践中就产生了许多根据新闻传播直接体验做出的理解和界定。影响广泛的有19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的编辑主任约翰・伯博加特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堪萨斯州《阿契生市环球报》的副主编爱德华・贺说:“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妈呀’的东西就是新闻。”还有20世纪30年代初《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斯坦利・瓦利克尔定义的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这三个W就是women(女人)、wapum(金钱)和wrongdoing(坏事)等等。尤其在西方的业界形成的新闻定义大多都来源于新闻内容的趣味性、猎奇性和反常性。英语词汇中“news”,源于希腊,在《牛津词典》里就解释为“新鲜报道”。 整体来看,国外的对于新闻的定义大多将其归为信息。西方社会的专家学者更为关注的是“时效性”、读者的“兴趣”和“关注”,认为这些是作为新闻的主要元素。这样认识新闻和西方新闻传播的环境分不开。近代西方新闻事业主要产生于商业活动,从一开始就具有商品属性。商业化运作模式、受众市场主导新闻传播的环境下,大众化报刊对新闻的选择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成为广为流传和认可的定义。如此对新闻的认识也同西方新闻的职业化和专业主义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国内,新闻的定义多源于学界,主要是新闻教学研究的教授、专家、学者们,根据他们对新闻传播研究的结果做出的界定。因此,国内的新闻定义往往较为宏观抽象,却又能比较全面地把握新闻内涵。在表达上常以形式逻辑的肯定判断,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总体上,国内关于新闻的定义分为“事实型”“活动型”“功能型”“信息型”4种主要类型。
被誉为“中国新闻学的开山鼻祖”的徐宝璜在他的著作《新闻学》中讲道:“新闻者,乃多数阅听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1]民国名记者《京报》总主笔邵飘萍定义:“新闻者,最近时间内所发生,认识一切关系人生兴味、实益之事物现象也。”可见我国早期的新闻定义多是将新闻看做是事实。这多是受到晚清和民国时期传入的西方新闻思想的影响。在“事实型”的定义之中,不得不提到的是范长江先生1961年发表的《记者工作随想》一文中提到的新闻的定义。“什么算是新闻呢?我觉得,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这个说法不一定全面,但是,它贯穿了一个为群众服务的精神。”[2]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徐宝璜先生还是范长江先生对新闻的定义,都强调新闻一定是事实,注重新闻最根本的真实性。新闻的本源就是事实,新闻就是提供关于某一事实的信息,没有事实依据,杜撰和凭空捏造的都不是新闻。同时,二者都是从受众的角度提出定义,都考虑到了受众对新闻的主动性。不过在范长江先生的定义中“欲知、应知而未知”表达的内涵更加丰富,不只是西方新闻思想中的受众客观信息需求,还有了传者主观传播导向的因素。在西方新闻理论中,新闻是客观中立的信息,而在我国新闻学理论中,新闻的引导教化功能一直被视为新闻重要的特性。
信息传播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高校 校园媒体 媒体创新
媒体是社会中传播新闻以及引导舆论的重要信息载体。高校媒体作为媒体中的一员,以其跟大学生接触较多,在引导校园舆论,教育学生并提供信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校园媒体的发展问题为媒体和教育界人士广泛关注,但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它的定义与分类、功能、传播效果等方面。因此,如何通过校园媒体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资源整合、营造和谐舆论环境,实现有效提升新闻传播效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校园媒体的定义与分类
在现有的研究中,校园媒体的定义虽然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内涵大致相同。研究者将校园媒体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校园媒体主要指校园内的广播、有线电视、报纸以及网络媒体。也有人认为校园媒体就是指校园内拥有一定读者的群体,并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代表性新闻类、生活类媒体。一般来讲,校园媒体的研究主要采用狭义定义。广义的校园媒体涵盖上述种类之外,还包括校内的告示板、条幅、标语。有研究者指出,校园媒体是以在校的大学生为主要目标受众,用于信息沟通的媒介形式。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组成了如今的立体式信息传播渠道,构建了新时期的校园媒体。这个定义较其他研究者的定义更为全面。
校园媒体传统的种类主要分为校报、校园广播、有线电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型的校园媒体形式如校园新闻网等逐步出现,以及新出现的各种校园媒体在社交网站、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的建立,使学者们将视角转向网络校园媒体的研究,试图从传播渠道的更新上寻求校园媒体发展的新途径。“网络时代大学校园媒体”的概念随之出现。有学者指出尽管新媒体具有广泛参与性,表达形象性,信息多元化等特点,但其信息未严格把关,发展未进入正规化轨道。高校校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据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的统计数字,目前全国校报达1000余种。最正规和主要的传统常规校园媒体――校报仍占上风。
二、校园媒体的传播对象和效果
良好的传播效果是发挥校园媒体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以及校园媒体对校园文化塑造等方面作用的前提。校园媒体的传播范围主要是在校大学生或教职工,受众相对稳定、目标相对明确。不但如此,校园媒体也正日益突破校园局限,其影响正向社区、社会和学生家长辐射。
有学者指出目前高校校园媒体的整体传播效果欠佳。主要表现在媒体间缺乏相互协调;新闻形式虽然多,但优势特色不明显;同时出版周期过长,缺乏时效性而无法吸引读者。对于校内外重大事件的报道流于浅层消息,缺乏深度和自由度。目前对于大学生受众的研究只集中在心理学层面,有学者依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学生对校园媒体的选择分为三类:一是关于求知心理需要的选择。如对学校系列讲座关注,对学习园地、英语沙龙的兴趣,这是源自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自我完善的探索;二是基于从众心理需求的选择。年轻人作为紧追潮流的一代,有偏重时尚的口味,期盼得到身边同龄人的认同和肯定;三是基于好奇心理需要的选择。即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的阶段,他们渴望成熟和成功,追求至善至美。但是大学生对校园媒体的宣传总体上处于被动地位,很少主动关心其报道动态,往往是一个单向的传播过程,缺乏反馈和互动。有学者以武汉大学校园媒体为例,通过对“校媒到达情况”,“学生对媒体的关注度”,“学生对校媒的满意度”几个指标对高校媒体传播效果进行评估,结论是校园媒体的传播效果主要受到硬件(如经费与设备)和软件(如内容与资源)制约。
三、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功能,提高传播效果
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高校媒体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信息传播功能、教育功能、舆论引导功能。
1、信息传播功能
近年来媒介不断发展,媒介形式多样,内容也更加丰富。大众媒介向高校学生传播海量信息的同时,校园媒体也一直作为高校师生的传声筒,传播校内外的贴近学生、贴近校园的信息。学者们认为校园媒体在担负信息传播、推动信息校园的实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师生每天都面对着来自学校内外的各种信息,一个完备而又系统的信息传播中心可及时地对新闻信息进行挖掘、筛选、加工和传播,使校内外各种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2、教育功能
校园媒体的教育功能可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辅助教学功能,综合素质教育功能。学者认为重大事件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而校园媒体可借此契机对师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同时校园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促进学生在理论科研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生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特别是有助于新闻学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此外,综合素质教育包括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处事方式培养、人格塑造等;学者提出高校媒体对大学生有着心理干预的作用,影响着其精神生活,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应对外来因素影响时,校园媒体可对大学生的人格塑形产生“维模效能”。
3、舆论引导功能
校园舆情导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影响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效果。高校舆论环境分为“高校校园舆论环境”和“高校社会舆论环境”两部分。一个是基于校园内部的舆论,另一个是外部社会舆论对于高校环境的影响。以校园突发性事件为切入点,校园媒体可在此类事件发生时的舆论引导作用。校园媒体应对突发事件时可在第一时间事实,利用校内各种媒介开辟专题和讨论专栏,并充分利用高校团体,如学者教授或学生骨干等进行舆论引导。因此,校园媒体由于和在校大学生的接触度较高,对学生分析各种社会事件和问题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可成为塑造学校形象、培养人文精神、化解校园矛盾的主力军。
四、改善校园媒体的不足,提高并扩大其传播效果
为了改善校园媒体的不足,提高并扩大其传播效果,校园媒体应优化配置校园媒体资源,完善相关机制,统筹汇总校园信息,实现人力和设备资源共享;引入媒体社会化运作,面向市场筹集经费,在可持续发展中创造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高素质传播团队,提高教师通讯员团队和学生记者的专业素养,提高报道质量;加强创新,开创校园媒体的特色;网络媒介的出现和兴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有利于校园媒体传播效果提升的互动平台。目前广东省汕头大学、暨南大学等校发展校园媒体的方式值得借鉴:他们借助社会资源,通过企业赞助和社会媒体合作的方式,以高校学生的视角报道社会事件,走出校园并扩大影响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五、加强创新研究,为校园媒体有效传播提供理论支撑
通过对校园媒体定义、功能和传播效果等方面的梳理,笔者发现高校校园媒体研究虽然覆盖面较广,但还存在很多不足。
第一,对高校媒体的研究同质性很强
从搜索到的2002年到2011年间的文献来看,虽然研究的重点已经细化并逐渐转移到工具和功能的研究上,但大多数研究都是以校园媒体的现状不足与发展策略为主,内容相似度较大,并未出现创新的发现。
第二,高校媒体的研究停留在理论描述阶段
目前校园媒体研究多基于新闻舆论引导和传播与接受等理论研究实证调查,缺少具体的数据论证,可见有必要加强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的有机融合。
第三,对高校媒体的研究多关注校媒发展的不足,而对于受众方面的接收效果关注较少
虽然校园媒体自身存在的资源和资金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群体对于校媒的关注度和认同感,但很少研究从受众的角度出发,系统调查研究大学生受众对于校媒的接收效果和受众自身特点。
总体上说,目前在研究在校园媒体的传播效果方面有待深入,因此发展校园媒体的创新途径可以着眼于如何优化校园媒体的传播效果,以及重视校园媒体报道形式和内容,使之更容易让高校师生接受,达到良好的舆论引导,教育和传播作用。
参考文献
①张晓冰、胡庆亮,《高校校园媒体实践与效能策略研究》,《新闻界》,2009(4)
②宫宇,《媒体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新闻战线》,2002(8)
③赵殷,《网络时代大学校园媒体的特征及运行策略》,《新闻界》,2001(4)
④姜巍,《校园媒体在当代新闻学教育中的作用》,《新闻大学》,2009(12)
⑤吕剑红,《校园媒体提高舆论引导的策略分析》,《新闻与写作》,2010(2)
⑥叶磊,《高校校园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德育功能初探》,《思想理论教育》,2009(1)
⑦李蓓,《校园媒体在净化高校舆论环境中的角色扮演》,《新闻知识》,2010(12)
⑧吕钊红,《和谐校园视域下的校园媒体功能创新》,《新闻界》,2009(12)
⑨王爱萍,《论高校校园媒体的社会性》,《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⑩刘红艳,《试论校园媒体如何做活做深重大题材报道》,《中国西部科技》,2009(8)
信息传播的定义范文6
高校学报的信息传播方式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科技期刊正在尽力借助各种网络传播形式等新的载体形态,改变信息的传播方式,提升知识信息的传播能力,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在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学报目前的信息传播模式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世界上第一本科技期刊诞生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第一份高校学报《利济学堂报》至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在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5世纪以后,人们传播和交流知识信息的主要媒介是书籍,然而,用书籍交流存在实时性、互动性等方面的缺陷。17世纪之后,信函交流成为人们传播新思想和新发现等信息的热门手段和主导传播方式,同时以此来确立知识发现时间的先后顺序。到了18世纪,由于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始形成印刷商、书商、出版商等职业化的信息传播者,科技期刊赖以发展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条件日渐成熟。到18世纪末,科技期刊开始向行业化、学科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到19世纪,专业性科技期刊几乎遍及所有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20世纪以来,科技期刊(高校学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期刊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科技期刊的种类以每50年增加9倍的速率发展,使科技期刊逐渐演化为科学交流的一种主要的知识信息媒体。
高校学报的信息传播模型概况及结构
(一)通用的信息传播模型
1948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奠基人香农(Shannon)提出了信息传播的一般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型高度概括了信息传播的整个过程,无论是人人、人机、人物、物物之间的通信都适用于该模型,因此该模型也适用于物联网的信息传播过程分析。无论是什么环境下的信息传播,都应该包含四大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
同时,⑴信息传同时,⑴信息传播是一种社会信息共享活动。信息可以同时为许多个个体拥有,这是信息的共享性特征。信息在经过传播之后,对受传者来说,增加了所接收到的信息,而传播者并不因为该信息为受传者所获取,自己就失去这一信息,而是与受传者同时拥有这一信息。⑵信息传播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播活动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性质决定了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只要有信息传播活动出现,就必然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发生的。信息传播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社会成员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还会创造新的社会关系。⑶信息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信息传播是在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进行的,传播者总是由于某种目的向受传者传播信息,受传者在接受信息之后也总是要考虑所接收的信息与自己的关系:接受、部分接受还是不接受,而这一点正是传播者迫切需要知道的。⑷传、受双方具备共通的意义空间是信息传播实现的前提。信息传播必须以符号为中介才能实现,而符号的含义必须是传、受双方“共通”的。
共通的意义空间指的是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的意义拥有相同的理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对于信息传播过程,一些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各有优劣的传播模型,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对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进行分析,提出“5W”模式:谁(Who)说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s)。另外,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以及卢因的“守门人”模式等等,对于信息传播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同时也有一定的理论缺陷。本文主要依据Shannon传播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高校学报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型
根据高校学报对知识信息的编辑加工处理和出版发行过程,对照香农的通用信息传播模型,具体分析模型中的各个要素可以得到:传播内容(即信源)包括论文全部的创新性内容及其相关信息(如参考文献等);传播者应该包括论文作者、编辑、审稿专家和印刷者;传播媒介包括:纸质期刊和发行渠道等;受传者包括:审读专家、一般读者等。由此分析可以得到高校学报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型如图2。
1.信源:知识信息。这种知识信息是客观实在的,知识产品是客观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且这种知识信息由问题、事实、假设和理论等组成,具有复杂的结构,每一种知识信息都有自己的内核,或表现为一种逻辑结构,它们在变换中是不变的,但是内核的具体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高校学报要传输的知识信息包括:传承科学理论,如: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综合评述;传播工程技术,如: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新设备、新材料等相关的知识集合及文献信息。
2.编码:信源的编码涉及论文作者、编辑加工、专家审稿及印刷出版等多个方面的方法、技术和规范,编码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信源的传播质量和效率。其中论文作者通过自己的学习研究和相互的交流研讨决定并给出知识信息,因此其在高校学报传播模式中居于重要地位;编辑部包括编辑加工和专家审稿,其主要责任在于把作者提供的初始文稿信息进一步选择、处理、分析、加工、完形等,保证知识信息的质量和提高知识信息的强度,以求达到知识信息出版发行的目的。
3.信道:纸质媒介或网络传输,其主要功能是将作者和编辑部处理转化过的信息符号,依照适应性和媒介性原则进行有效的技术处理和编辑(诸如划版、标注、排版、校对、改版等),使之进一步具体化、畅通化和对应化,并最终通过完整化的期刊文章的文字转换(由手稿转换成印刷符号)。而这其中只是将学报作为知识信息传播的一个通道。
4.译码:对传输的知识信息的理解和接收分析,主要涉及读者或读者群等。通常,读者意味着高校学报传播功能价值和功能意义的直接承接者、呈现者和评价者。
5.信宿:对信息传输的结果、效果进行评估,读者经过理解和分析得出学报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知识信息熵的大小。信息熵是反映论文价值高低的量度和读者对论文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学报信息传播体系结构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可简单定义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具体包含两层涵义:第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核心和基础,是互联网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第二,物联网用户终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物品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传播。因此,可以说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各类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特定的协议,把各种物品与互联网实现连接,进行信息处理、传递和交换,以实现物品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的一种网络。为了实现物联网的功能目标,其中的“物”应该具备:(1)要有唯一的身份标识码;(2)要有存储功能;(3)要有被感知的数据接口;(4)要有处理数据的能力(CPU);(5)要有数据传输通道(含协议)。否则,难以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学报信息传播系统,其中的“物”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与知识源的真实性、科学性相关的所有“物”,如:实验地点、实验设备、实验数据的原始记录,还有分析检测的、实验验证的相关信息、论文作者的背景信息等等;二是与信息受众相关的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手机、电视和其它阅读设备等等。这样可以构建一个宏观与微观、定性和定量地分析高校学报承载知识信息、编辑加工和专家审稿的水平、信息传输效率等功能的物联网系统(具体如图3),同时又可以很好地了解论文作者的创新过程,增大受众的信息量,又可以方便验证论文数据的真伪,防止实验结论造假。该体系结构模型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在感知层实现知识信息的可追溯性和验证性,在网络层实现知识传播的实时性和传播信息受众的广泛性,在应用层实现多媒体手段的知识信息获取和高校学报的综合评估认证。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对各种科学实验设备和检测设备的感知和实验数据的汇集,以及对这些设备唯一身份的编码标识,对论文作者研究背景数据库的建立和作者知识背景的溯源分析;还有高校学报知识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和关于知识逻辑的云计算模型分析等等。无论怎样,这些关键技术的逐步解决,对于高校学报数字化、网络化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应用,提高高校学报的协作效率和资源共享程度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