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耕地保护激励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耕地保护激励办法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省地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为重点,以尚志市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自查为基础,进行复核检查,整改补充完善,全力做好尚志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的迎检工作。
二、复核检查依据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地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
三、复核检查内容
重点对年度耕地保护情况进行复核检查。具体内容:
(一)复核检查耕地保有量变化情况。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年耕地面积变化情况,重点复核检查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情况,并对耕地净增减情况及原因作出分析说明。
(二)复核检查基本农田面积变化情况。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及有关规定,复核检查基本农田面积变化情况,重点复核非农业建设占用、生态退耕、绿色通道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或其它原因减少基本农田情况;非农业建设占用包括国务院批准非农业建设占用、市级以下政府通过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际占用、未经批准占用情况;复核检查补划基本农田,包括补划的面积、区位、质量情况;复核检查基本农田日常台帐管理、信息化建设、保护标志的设立等。对基本农田净增减情况及原因作出分析说明。
(三)复核检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重点复核检查我市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情况,特别是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情况,包括规划调整的次数、批准机关、项目性质、涉及的土地面积、地类、区位。对调整原因及情况做出说明。
(四)复核检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情况。依据土地利用年度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重点复核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执行情况,包括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安排和实际使用情况,实际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并对超计划用地要做出说明。
(五)复核检查补充耕地计划执行情况。依据土地利用年度补充计划指标,复核检查年实际补充耕地情况,包括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以及社会资金用于补充耕地的情况,并对未完成补充耕地计划的情况和原因作出说明。
(六)复核检查耕地占补平衡落实情况。依据耕地占补平衡有关规定,复核检查年度完成法定占补平衡任务(城市、集镇、乡村和单独选址建设用地占补)情况,包括建设项目与补充耕地项目挂钩、先补后占,谁占谁补、补充耕地数量质量、项目后期管理等情况。
(七)复核检查耕地质量建设和保护情况。重点复核检查现有耕地、基本农田建设情况,包括开展耕地及基本农田整理的规模及比例;耕地质量建设和监管的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
(八)复核检查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情况。重点复核检查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实施考核、落实奖惩等情况,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建立、经费保障情况,以及在市政府与乡镇政府分解指标、签订责任书等情况。
四、组织领导
为做好年度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的工作,成立年度尚志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纪庆利副市长,副组长为政府办主任胡警钟,市国土资源局、市农委、市统计局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在尚志市国土资源局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材料组织、数据统计、接待联络等。
五、工作分工
市政府组织国土资源和农业管理等有关部门补充完善各项检查内容,准确填写附表1、2、3、4、5、6、7、8,待市政府审核签章后于2月18日将附表1、2、3、4、5、6报国土资源局分管室审核,附表7、8报省农委分管部门审核。
六、有关要求
(一)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迎检工作,配合牵头单位积极参加迎检,做好汇报准备,及时提交汇报及被检材料。
耕地保护激励办法范文2
一、明确责任,强化监管,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一)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6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体系。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各街道(乡)政府主要领导是本地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机制,强化目标考核管理。每年街道(乡)、村逐级签定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明确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护措施、考核办法及奖惩兑现等内容,将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执行情况列为干部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建立基本农田监管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切实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图、地块、村组和农户。由村民委员会向承包户送达基本农田保护监管通知书,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发动群众做好基本农田保护的日常工作。
(三)切实做好保护基本农田“五个不准”。即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以及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建设用于畜禽养殖的建筑物等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准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外,不准非农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
(四)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要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和建设用地规划进行总量控制。坚持“三个不报批、一个从严”,即凡是不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类开发区(园区)和城市建设用地,一律不报批;凡是没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的,一律不报批;凡是没有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一律不报批。从严审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确定的建设用地总规模,对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规模的,不予通过。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严禁擅自修改和调整规划,严禁违规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禁擅自设立各类开发区(园区)和扩大开发区(园区)建设用地规模。
二、认真执行各项政策规定,切实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一)加大基本农田建设的力度,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国土和财政部门要精打细算,使用好土地开发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专项资金,征收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及耕地开垦费,杜绝挪用、浪费,保证所有资金全部用于耕地开发整理和地力建设,确保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
(二)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要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严格遵守对非农占地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失地农户,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今后凡没有征求被征地农民集体组织和农户意见的征地方案,国土资源部门不予审核报批。
(三)严禁撂荒耕地。对承包经营的基本农田撂荒一年以上的、一般耕地两年以上的单位或个人,要收回其承包经营权,依法追缴土地闲置费。
(四)实行耕地肥力保养制度。土地管理部门要会同农业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激励耕种基本农田的单位和个人,增加对基本农田质量建设的投入采取有效措施整治土地,防止土壤污染,逐步增强地力,提高耕地质量。对因掠夺性经营而造成地力下降者,要责令其限期恢复地力,逾期不恢复的,要收回其承包权,另行发包。
三、严肃执法,进一步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一)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明法纪坚决制止土地违法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22号)精神,坚决查处各类违法批地、违法管地和非法占地行为。对未批先占、批少占多、占而不建的,要采取强硬措施,该收回的收回、该罚款的罚款、该拆除的拆除,限期恢复耕种条件,并达到原耕地质量。对征收、征用基本农田闲置一年以上、一般耕地两年以上的项目用地,要收回其建设用地使用权。对擅自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挖沙、取土或堆放固体废弃物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土地管理部门要与纪检、公安、检察、法院等执纪执法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办案,对违法占地和严重浪费耕地的大案、要案,要公开调查,公开处理,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耕地保护激励办法范文3
关键词:土地管理;耕地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耕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保护耕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改进和创新土管理机制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土地管理新机制,规范耕地使用与保护的相关制度,以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一、耕地保护前提条件
1、要摒弃发展经济与保护耕地“对立”观点。有些地方片面强调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认为保护就抑制了发展,要发展就须占用耕地。因此,为了发展不惜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指导下大量耕地被占用来搞开发,造成耕地锐减。须知只有保护好耕地,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建设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对立的。
2、要克服“无所作为”观点。有些地方,特别是资源相对贫乏的地方,在处理土地供需矛盾时,不是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而是产生畏难情绪,消极应付,无所作为。这不但会耽误经济发展的时机,也不利于促进耕地的保护。因为经济发展了,实力壮大了,反过来又能保障耕地补充建设资金的落实,促进耕地保护工作。
3、宣传、贯彻、执行好党的方针政策。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和信息渠道,大力宣传党的一系列扶持“三农”的方针政策,力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宣传的同时要贯彻、执行好党的方针政策,包括土地长期承包不变的政策、两用地自主经营的政策、允许土地集约经营政策、种粮补贴政策、基本农田保护政策、耕地征用和补偿政策、失地职工的就业和生活保障政策等,以调动和激发职工经营好承包地的积极性。
4、大力开展“珍惜每一分土地”为主的思想教育。要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教育职工树立“珍惜土地光荣,浪费土地可耻”的观念。
二、当前在耕地的保护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耕地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
(1)保护耕地意识淡薄,没有形成一种全民参与和保护的激励机制。
(2)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上就不高。我国土地受偿的主体为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只能在集体经济组织中受偿,但是有的失地农民并不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而却丧失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享受不到生产和生活的保障。
(3)缺乏对耕地进行专门保护的法律法规。在操作过程中因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出现占用、买卖等非法转让土地和越权审批、或先征后批、或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占地的现象,导致农村土地流失。
2、缺少土地利用整体规划
我国和各个地区尚未形成整体的土地利用规划以及耕地保护规划措施,对土地的使用特别是耕地征用的随意性较大。一些地方不按照实际情况,随意扩大城市规划范围,并且更改耕地位置和调整农业结构,违反规划和计划批地、用地,缺乏对征用土地用途的管控,导致土地资源的减少与浪费。
3、耕地保护重数量轻质量
对于建设占用耕地我国往往是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方式来补充耕地。但是目前不论是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还是土地整理措施,其补充的耕地在质量以及生态方面,与其所占用的耕地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4、耕地后备资源贫乏,隐匿虚报耕地实有量
我国现仅有约2亿亩耕地后备资源,即使这些可开垦成的耕地得以实现,人均耕地也不足1亩。有些边远地区的乡镇以及农垦系统和军队农场之中,他们实有耕地面积大,而填报统计数量小,隐匿一部分耕地不报。
三、加强土地管理,提高耕地保护的主要措施
1、建立严格、完整的保障机制
首先,必须严格按新《土地管理法》规定规范用地管理。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通过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限定建设可以占用土地的区域,对各项建设用地实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控制建设占用土地(耕地)的规模;占用耕地须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等,通过这些措施使各项建设占用耕地数量降到最低限度。只有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才有可能切实保护好人民的“饭碗田”。耕地保护工作应象抓计划生育和安全生产工作那样严厉的手段,将耕地保护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节约、挖潜用地上做文章,使耕地总量保持平衡基础上有所增加,在全社会营造“节约用地光荣,浪费土地可耻”,“增加耕地有奖,破坏耕地有罪”的社会氛围,真正扭转耕地保护力度不足的局面。另外,必须加强土地监察力度,及时巡查并制止侵占、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对出现问题处置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及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2、明确耕地产权
耕地保护产权不清导致我国耕地资源大量损失和耕地质量下降,还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在耕地保护产权不清的条件下,出让建设用地的巨大利益,诱使各方相互推卸保护耕地的责任和义务,竞相把农地转为建设用地。从目前来看,耕地保护制度并没有对耕地保护的产权划定界线,只是通过行政管制等手段进行纠正。但明确耕地产权对耕地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
3、严格耕地征用审批
要对原有耕地进行规划、整理,从而抑制城市的无序扩张。严格耕地征用审批程序,有效控制用地数量以及用地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耕地。就现在而言,土地利用格局、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安全很不和谐。耕地不仅仅是粮食安全保障,更是生态屏障。人类利用耕地首要目的是运用耕地系统的功能生产粮食以及其他生物产品,与此同时其自身又提供了一种新的生物生存环境,形成耕地生态系统特有的种群结构和食物链,为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和延续提供了条件。而且在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上有一定的作用和功能,形成了与城市不同的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
4、加强农村土地整理
对于农村来说土地浪费现象是比较严重的,要加强对这些土地的整理,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对农村土地整理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工作重点之一,农村宅基地分布广且分布散,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大,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来规划居民的宅基地,科学管理,对于瞒报或者违法建筑进行没收恢复成耕地。农村尤其是东北农村宅基地院落不规范,土地没有集中或集约利用,每户占地面积较大,而这部分土地并没有形成有效生产。所以对于有条件的农村可进行集中规划建设,比如可建造高层楼房满足居住者需求。
5提高耕地保护意识
一切行动从意识开始。耕地保护也要从意识形态开始,提高相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的保护意识。加大对耕地保护的宣传力度,把耕地保护理念深入到人心,让人民自觉发起耕地保护行动。同时加大执法力度,让法律发挥其应有作用,对于一切不符合法律程序的用地坚决给予处理。加强巡查,建立土地动态巡查制度,成立土地巡查小组,坚持定期巡查,巡查到位、不留死角,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重大违法案件要公开查处,一抓到底,既要处理事,更要处理人,构成刑事犯罪的,要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在法律的配合下思想意识才能渗透彻底。
结束语
总之,土地是我国发展的根本,保护耕地是维护我国长治久安的重要决策,必须要立足实际从根本上转变耕地的发展方式,并从生态、法律,行政制度层面做好耕地保护的工作,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参考文献
[1]李彦芳,张晓霞.建立耕地保护利益引导机制必要性的探讨[J].当代经济管理,2010,(05).
耕地保护激励办法范文4
【关键词】完善;土地;开发;资源;有效性;措施
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对于质量项目的评定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土壤的质量,在农村的耕地使用中,土壤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收成产量的高低,还对后续的耕地项目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对于耕地资源的质量鉴定以及保障措施的实施等都是急需解决的事情。在对耕地资源进行规划利用的同时,不仅需要加强整体的耕地资源的分配工作,还需要对耕地资源的后续建设项目进行控制,无论是建水利设施还是厂房,都要在收益的基础上,与耕地资源进行权衡,这样从根本上来调控整体的耕地资源的补偿与分配制度。
一、地区耕地资源利用现状
在城郊结合区对耕地的建设利用比较大,但在大部分情况下,村镇只是看到了眼前的变卖土地所收到的客观的收益,并没有看到利用耕地资源而创造出来的更多的财富。在土地资源规划利用上,一般都要求减少对耕地的利用,主要是在废弃的土地或者土地质量产量不高的地区进行开辟,但就是有一些村镇大量的耕地资源荒弃的现象,年轻的都出去打工,村镇里面留下的也就是老幼群体比较多,对于这一情况,就不仅仅是土地规划利用的问题了,还存在着社会问题:就是年轻的不想呆在本地区,没有什么经济效益,留不住人的情况。而在土地资源建设上,还存在着私底下转让、承包的情况。具体的土地资源利用不足的表现形式主要如下:
1.保护耕地资源的意识薄弱
耕地资源的价值远远超出了现有的各家各户种植农作物的产量,但由于大部分年轻人的出外打工,农田不常收拾,再加上自然因素的破坏,农作物的产量并不高,在所付出的心血以及收回的效益来说不平衡,所说农作物的价格已经有所上调,但还是没有将人们拉回到农田上来。
2.缺少经济投入
在村镇的耕地政策实施上,都是以资金不足而搁浅。耕地资源在提高收成的基础上可以提高耕地资源的整体经济投入,在调整上,虽有一定的经济赞助,但由于村镇的一级一级的削减,到耕地资源真正落实的时候资金相对所剩无几,达不到提高整体耕地资源价值的标准。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的基础上,提高耕地资源的相对利用率。
3.耕地政策落实不足
在响应国家“珍惜每一寸土地”土地利用政策的同时,还是存在着大量圈地、荒地的现象。由于资金的缺乏,开发上提前买地的情况也屡屡发生。这在一定的基础上也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浪费情况。有些地区虽实施了耕地的保护机制,但收效甚微,没有资金支撑的政策在短时间内必然会维持不久。
二、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在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上,不仅需要加强对整体的资源调控,还需要依据对概念股地资源的分配,来进行相关的政策性调整工作,因此,加强对耕地资源的分析控制,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率。
1.建立开发耕地资源的激励机制
有效地建立耕地奖励办法政策实施,对于每个地区的耕地质量的提供啊或者重新的开发利用等进行相应的提升,并针对那些小规模的土地开发项目管理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这样从根本上简化了小规模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审批手续,提高了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开发效率。
加强各兄弟村镇的竞争机制,对于那些耕地返还利用多的村镇予以嘉奖,而那些耕地合理开发利用相应薄弱的村镇给以批评,这样形成对比,提高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在有效地拓宽了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资金渠道之后,还需要依据地区的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耕地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变向的为农田保护政策进行有效的实施,在农田保护上增加农田管理保护费等,提高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积极性。
2.落实耕地资源保护责任制
在耕地资源的开发与收益的平衡度控制中,严格控制耕地资源的平衡制度,并全面的落实耕地开垦、建设用地复垦的综合性的控制用地结构。这样在全面的控制中提高耕地的保护机制,县人民政府年初向各乡镇下达耕地保护责任考核目标,并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乡镇人民政府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将基本农田地块监管保护责任落实到村,并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明确村委会保护耕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对耕地资源的数量以及质量做好数据处理与档案管理工作,这样从国土资源的调控加强各级根底的控制目标,并下达到各地区,将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真正的纳入到各地区的目标责任考核与专项考核里面。
3.发展地区特色,提高耕地效率
在发展地区经济的时候,针对地区经济的发展特色进行有效的控制,一方面也能进建设项目机制提高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针对地区的发展要求进行综合耕作、综合收割。在开发利用耕地资源上,可以依据耕地资源的土质质量进行分析,种植一些收益比较快的植物、果蔬,提高耕地的利益产量。
在耕地再建设的项目实施中,耕作层的剥离与控制主要是由乡镇申请,并报上级机关,对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要记性表层覆盖,不进行表层覆盖的,不给相应的优惠政策,耕作层的要求高度主要在30cm以上,对于整体性能的完工上对覆盖的土地以及积土进行控制,最终给予有效的资金支付。
4.建立耕地资源利用的监管机制
由于加大了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资金投入,这样还必须加强对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的监察工作的有效实施。在土地资源监察工作的有效实施中不仅需要对土地利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实施,还需要跟地区的联合执法建立好协调工作,这样通过监理有效地土地管理机制再进行综合性分配,最终保证整体的耕地资源的实施。具体操作如下:一是建立土地违法行为的制止机制。对于各国土资源中心的管理中加强执法的监察动态巡查力度,并及时的将监察结果给当地的人民政府汇报,依法来制止违法行为。二是加强对土地执法的联合。在处理违法机制的案件的时候,可以与土地的规划部门以及公安机关做好协调工作,多管齐下,提高综合治理的水平。三是建立协调机制,参与各村的土地资源管理项目,及时的发现土地违法情况,并及时的制止,将违法行为控制在萌芽阶段。共同做好耕地资源的监管机制。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地区的耕地资源的发展利用现状进行的分析,不仅仅需要耕地资源的政策性保护,还需要加大对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资金投入,这样从根本上进行调控,最终保证整体的资源控制。
参考文献
[1]韩武波;殷海善,边际耕地建设:另一种耕地保护[J].中国土地,2009(08).
耕地保护激励办法范文5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制度落实
全国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启动后,会同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建立了工作责任机制,下发了《关于成立会同县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国土资源等21个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信息上报、调研、宣传及联络工作。同时,出台了《会同县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工作方案》,明确创建活动的工作目标、具体内容、方法和步骤,下发给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各有关单位严格执行。
在创建活动中,该县建立和完善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土地执法部门联动工作制度、乡镇政府国土资源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等。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县直有关职能部门签订了《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目标考核责任书》、《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目标管理责任书》,并严格考核兑现,形成了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长效机制,为推动创建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该县采取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层层落实责任,共同保护耕地资源。县人民政府以责任状的形式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分解到25个乡镇和345个行政村,明确规定县长、乡镇长、村主任为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每年进行一次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通过层层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截至2012年12月,全县耕地面积达37.37万亩,基本农田面积达28.1万亩,均高于市政府规定的考核目标。二是严格审核和科学安排新增建设用地。通过实行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政策,对中央扩内需保增长和民生项目及重点项目用地优先安排,对工业项目用地严格执行最低价政策,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目标。2012年,该县按照省政府《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要求,从规划计划、供地管理、用地规模、激励约束等方面入手,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全年共出让土地39宗,总面积16.6438公顷,成交价款总计1.016亿元。三是严格实行“占一补一”制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通过认真实施土地整理和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目标。2011、2012年,完成耕地占补平衡项目23个,新增耕地36.82公顷;完成了宝田等乡镇的18个占补平衡项目,建设总规模362.2公顷,新增耕地315.1公顷。目前,会同县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耕地保有量均高于市政府下达面积,出现了补大于占的良好态势。
强化执法监管,整顿资源秩序
为加强用地管理,牢牢掌握土地供应控制权,该县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鼓励商服、房地产经营项目尽量使用存量地,节约集约用地。并提高用地“门槛”,严格供地政策,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类、禁止类、淘汰类项目和土地资源占用过大、产业效益不佳的招商引资项目,坚决不予调整用地,不分配用地指标,较好地发挥了土地宏观调控作用,促进了经济结构和产业提升。与此同时,县人民政府始终保持以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法占地和非法采矿行为,集中开展了国土资源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行动等。通过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资源整合,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2012年,该县人民政府全面部署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通过下发《会同县2012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做到行动一致,职责分明,任务明确。同时,安排专项工作经费,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队伍,确保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土资源部下达给该县的2012年5宗地7个土地疑似违法图斑和1个矿产疑似违法图斑,目前已全部查处整改到位,共收缴罚款8万元,并顺利通过了省、市预检。该县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下降到4.6%,低于15%问责比例。
积极开展非煤矿山清理整治和取缔“三边矿”工作。2012年,会同县对凯诚矿业阳湾团等矿区进行了重点整治,责令其停产整顿,对超深越界的巷道进行永久性密闭、封堵。按照《会同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资源整合总体方案》,成功引进中国黄金集团、大唐华银和怀化凯诚矿业等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黄金、石煤产业。目前,中国黄金集团投资7000万元整体收购了该县肖家大叶塘探矿区、金龙淘金冲金矿、肖家翁秀溪探矿区;怀化市凯诚矿业有限公司投资180万元整体收购了炮团乡广源金矿,使该县矿业权布局结构更趋优化,资源利用水平和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
2012年,该县结合实际,制定了《会同县国土资源系统2012年度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县人民政府组织国土等部门开展集中执法专项行动9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35人次,先后对林城镇13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集中整治,责令停产整顿3家,关闭、取缔2家,限期整改5家。2011年以来连续3年,该县土地和矿产违法行为立案率达100%,查处率达100%,结案率达95%,行政处罚决定执行到位率达到90%以上,国土资源管理秩序实现了全面好转。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
耕地保护激励办法范文6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
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国务院31号文的精神实质,深入研究国土资源工作如何依法保障发展的办法和措施。向市委常委会和市土管会报送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政策有关问题的报告》。拟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土地调控政策的意见》报市政府印发,提出在工业集中发展区强力推进集约节约用地,清理用好各类闲置和存量土地,依法用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镇国有土地,建立联动机制依法保障重大项目用地,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土地整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工业用地挂牌出让等贯彻措施。下发了《关于做好报国务院批准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工业用地招拍挂方式出让的通知》,按照31号文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建设用地报批组件等工作,明确了工业用地以挂牌方式出让的操作程序。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确保贯彻落实到位,支部全系统干部进行了集中专题学习。要求按照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31号文件精神,坚决依法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原则,牢固树立严格按规划、按照"三个集中"用地的观念,集约节约用地的观念和依法报征土地的观念,坚决维护中央和省市土地调控政策措施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切实做到政令畅通。
二、切实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按照国务院31号文规定,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认真推行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问责制,研究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加强各区(市)县和国土局保护耕地的责任。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坚持基本农田"五不准",坚守基本农田"红线"不动摇,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以新一轮规划编制确定的指标数为基本农田保护数,深入开展双流、郫县基本农田试点工作,发放《基本农田保护证》至农户,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区域管理。大力实施"金土地"工程,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把土地整理项目优先安排到基本农田保护区,坚持以建设促保护,严格实行被占用耕地耕作层的剥离等办法,保证基本农田质量。同时,加大中低产田土地改造力度,提高基本农田农业生产能力。全市耕地和基本农田总量未减少,质量保持稳定。
三、依法保障发展用地,做好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加快产业发展年"工作
依法保障发展用地。制定了《关于认真做好"加快产业发展年"重点项目用地报征工作意见》,和发改委、招商等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实行重大项目土地报征"绿色通道",郊区(市)县投资在1000万美元或1亿人民币的工业项目用地,用地计划和土地报征工作由市局直接负责。开展了新开工亿元项目用地清理工作,为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积极提供了用地服务。认真执行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报征组件的新规定,进一步规范报征程序,提高报征效率。截止目前,2011共报征土地148个批次,面积6.5万亩,为80万吨乙烯、友尼森、中芯国际、成都发动机公司、攀成钢二期、一汽汽车、亚东水泥、611所飞机项目、德州仪器、华侨城、西南交大、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出口加工西区、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大批重点招商引资和重大产业化项目依法提供了用地。
加强规划编制工作,严格实施规划。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初稿已编制完成。12个区(市)县规划大纲已通过省国土资源厅评审,编制完成了14个重点镇规划成果。按照省厅的要求,根据市土管会确定的原则,认真分解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重点保障了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大产业化项目的用地和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按新土地利用大纲确定的用地规模和布局,解决部分重大项目急需用地。
积极推进"拆院并院"试点。在省厅的指导下,我市在中心城区198范围和30个重点镇等重点区域实施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通过对农村居民点"拆院并院",更好发挥土地的区域优势效应,加快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三个集中"。认真编制了《拆院并院工作实施方案》,分解落实了试点周转指标到具体区(市)县和项目,严格实施管理。2011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我市第一批15个项目,涉及8个区县39个村,项目分三年实施完成,将推动4万余分散居住的农民到规划区集中居住。
四、坚持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加强土地宏观调控
认真贯彻全省国土资源局长座谈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稳定房价的工作部署,制定了《关于实施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强经营性土地出让管理的通知》,坚持科学调整供地结构,合理规划出让地块规模,防止囤积土地,有力促进了房价稳定。坚持推行城市向高密发展,鼓励建高层,集约节约用地,土地增值主要来源于土地容积率提高,进一步显化了土地市场价值。吸引了和记黄埔、九龙仓、华润、中海、瑞典宜家、万科、深长城等境内外知名企业先后到成都投资,促进了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完成了33个乡镇的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形成了中心城区基准地价更新成果,举行了听证会,经市土管会原则同意
后,已报省厅审查。积极开展楼面地价试点工作,制定了《关于在城市开敞空间下建设用使用地下空间使用权的暂行规定》,加强了对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的管理和规范。
五、大规模实施"金土地"工程,深入开展土地整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省厅"金土地"工程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大规模开展土地整理和拆院并院。编制了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国土部门牵头,建设、农业、水利、财政等部门整体协作,以县、乡政府为主体统筹进行土地整理。剥离占用耕地的耕作层,用于土地整理项目,确保新增耕地质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决不搞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 通过项目区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实施了大量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推动了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建设农村新居基础配套设施,促进了原来分散的农户集中居住。
严格规范实施项目,确保土地整理质量。从严格质量管理入手,制定了《成都市"金土地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成都市土地开发整理操作程序和工作规范》和《成都市"金土地工程"项目资金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完善了项目决策、工作协调、利益分配、资金监管等激励和约束机制,保障了项目工程规范运行。为杜绝发生项目工程转包等违反工程招投标规定行为,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金土地工程"项目工程中标单位管理的通知》,确保了项目规范实施和有序推进。
六、深入整治和规范矿业秩序,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矿产资源管理工作
进一步深化整治规范矿业秩序工作,关闭无证矿山和非法开采点294个,小煤矿46家,关闭非煤矿山52家,查处矿山违法占地案件164起,追究行政和刑事责任28人。制定了区(市)县《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年度计划》,大力推进矿权公开"招拍挂"出让制度,自整顿矿业秩序工作开展以来,全市以招拍挂方式出让采矿权77宗,出让金额7000余万元。9月25日,我市矿业秩序整顿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土资源部检查组验收。
积极实施地质灾害搬迁和红层找水工程。编制了《成都市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市政府印发实施了《成都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确定地质灾害监测点827个,对受威胁的3200多户农户发放了地质灾害"避灾明白卡"。全市共投入资金800万元,搬迁受灾害威胁农户756户,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投入资金931万元,在红层缺水地区找水打井16318口,及时解决了5.8万人的饮水问题及高温干旱期间灌溉问题。
七、加强规范化服务型制度建设,夯实国土资源管理基础业务
坚持决策、执行、监督相对分离与综合协调的工作机制,修订了《对外服务实施细则》流程,完善了协助法院等部门执行土地案件工作制度。下发了《关于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实施意见》,实行了对外服务时限"红绿灯"责任制。制定了《国土资源工作内部管理制度汇编》,切实规范土地整理、土地执法监察、供地权会审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工作。支部了政风行风评议,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用地单位代表为监督员,对国土工作展开民主测评和现场检查,强化了社会监督。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的意见》、《电子政务整体实施方案》,与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网络系统互联,共接收查询和相关咨询6800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网上审批、查询、交费、咨询、投诉等功能。2011,服务大厅共受理办结土地登记类业务2027件,土地利用类业务1226件,办结率超过90%,办理时限和办理质量进一步提高。
启动了"一个中心、两级网络、三项应用"的"金土工程",完成了中心城区439平方公里的数据检查和入库工作,地籍数据库建设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行。加快了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建设项目用地等基础数据库和市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进度。完成了2011年度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为全市规划修编、土地整理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等工作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
我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落实按年度建设用地总规模计划安排发展用地的政策要求,依法保障发展用地的思路和办法还不够多。工业用地节约集约程度不高,盘活利用存量闲置土地和提高土地利用率工作还要加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难度较大,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工作水平还要提高。有效防范市场风险,促进土地和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还不够多,研究还不深入。
2011年,全市国土资源工作要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国务院31号文件要求,深入落实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依法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认真执行严格土地管理和调控的各项政策,强化耕地保护责任制,推动形成节约集约用地倒逼机制,严格落实建设用地总规模计划,加强土地供应管理,切实维护征地农民合法权益,扎实深化"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努力推动成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局将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依法保障重大项目用地。对应用地规模决定经济社会发展和项目的新形势,建立与发改委、经委、投促委的项目用地联动机制,优先保障全市重大项目用地的年度计划,开通"绿色通道",提高报征时效,做好重大工业项目用地服务工作。确保依法用地。2011年10月31日以后,工业用地全部采取挂牌方式出让,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探索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工业用地的办法。
二、在工业集中发展区强力推进节约用地。尽快编制和审定全市各工业集中发展区的控制性详规。尽快修订《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项目用地投资定额标准》等指标,鼓励建高层、多层以及修标准厂房,切实提高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对闲置、低效利用土地进行清理、调整、收回,重新安排使用。积极探索拆迁安置房向多层、高层发展,研究物管费补偿等相关配套政策。探索加快中心城区城郊结合部改造措施,统筹破解推动"城中村"改造难题。
三、研究用好用活城镇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办法,稳步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在坚持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用好"拆院并院"政策,鼓
励按照规划加快旧城和旧集镇改造,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在尊重农民意愿、符合规划、权属合法、界址清楚的前提下,稳步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
四、继续推进大规模土地整理。按照全省"金土地"工程的部署,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民向城镇集中若干问题的意见》,加快推进土地整理和拆院并院工作,提高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工作水平。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促进农民集中居住。严格项目实施管理,保质保量完成土地整理和拆院并院项目,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立项协调力度,争取储备更多项目,滚动开发,解决建设用地报征所需的占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