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数学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数学教育

小学生数学教育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愉快教学;教育;方法

经过心理学家研究得出:学生学习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越贴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接受知识的速度就越快。利用各种方法使学习兴趣化,学生的学习兴致就会高涨。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

小学生是最纯真的一群孩子,他们活泼可爱并且好动,很多东西虽然不能直接吸引他们的目光,但是他们又对这个世界上充满着好奇。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更能引起小学生们的注意。借助多媒体的特点,可以运用声音、动画、图片等可以把小学生的目光紧紧的吸引住。

二、制造矛盾,激发学习热情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强迫自己去做某件事的时候,心里会有莫名的压力,并且开始烦躁、易怒失去耐心,小学生也是这样的。这种压力无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还有可能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换言之,如果学习不再是压力,而是成为学生迫切需要的,学生就会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制造出一些矛盾,让学生不自觉的因为一些问题讨论起来甚至是争论。这些都不是坏事,当他们意见不统一时,就会自己去学一些知识证明自己是对的,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例如,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时,教师先让学生用3、4、5三个数组成能被2和5整除的数,并说出能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然后再探究这三个数能不能组成能被3整除的数,又有怎样的特征呢?他们想到了个位上是3、6、9,但是13、16、19并不能被3整除,他们迷惑了,学生迫切的想知道这是为什么?还有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学生渴望获得这个知识,学习热情也高涨。

三、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生这个年纪玩心都会比较重,但是我们这个时代竞争太激烈了,父母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将他们送到各种补习班,使他们失去了很多玩乐的机会,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将学习游戏化。例如,在上课之前就告诉学生在家里或者在身边找到长方形的东西,让学生在寻找中充分明白长方形的概念,在这期间教师可以将有关长方形的知识讲给学生们听。这样他们不但不会觉得学习枯燥无趣,反而会激发学生探寻知识的热情,岂不是一举两得。

运用愉快教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牢记一句话: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正面的鼓励对学生的影响远超过责备。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心理的满足,这也是愉快教学的目的。

四、优美但又不失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思维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很多知识都无法直接理解,这时如果数学教师讲课用的语言是语文教师的水平,在语文课上又能用到数学的逻辑思维,各学科之间的互相运用、交叉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很大帮助。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可以这样表达:蛋糕店里的美味蛋糕,使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在学习圆的时候,可以这么表达:耀眼的太阳,皎洁的月亮,平时吃饭的碗,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了这些奇妙的形状变得丰富多彩。一个教师讲课如果幽默风趣的话就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听讲。比如,我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知识点时,我就会举个让人捧腹大笑的例子“扔出一个肉包子,为什么狗会直线跑过去吃?这就验证了我们的这条定理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学生听了果然哈哈大笑。

五、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美

如果我们真的走进了数学的世界,你会发现数学的世界中有好多有趣的,具有美感的东西,学会感受数学的奥妙和乐趣,还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例如,“轴对称图形”,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轴对称图形。而且有些东西不对称就是不好看,我们纸折的星星、千纸鹤、小衣服、船等,不对称了就不存在美感了。通过这些,加深了学生对对称轴的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更加深了印象。

以上所述介绍了很多愉快教学的方法,还有作用和意义,但是绝对不是寥寥几句能够把愉快教学法说明白的。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积累和实践,找到最好的并且适合学生的愉快教学法。总之,小学生的头脑是有待开发的宝藏,等待燃烧的火把,使其对学习燃起兴趣是我们开采宝藏的第一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愉快教学法是正确的做法,应积极地开展这一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加有信心,更加有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善森.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2(2):62.

小学生数学教育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生;写作业;好习惯

一、要给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

当学生学习时,做为家长一定要保持安静,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声地谈话,要注意排除干扰学生学习的因素,不要边听音乐边写作业,不要边看电视边做作业,不要边玩玩具边做作业,不要边吃东西边做作业。如果在学习的同时,家长也能看看书,写点东西,学生就能耳濡目染。

二、一定要控制小学生做作业的时间

学生回到家后,要求家长要及时了解学生要完成的作业内容和要求,各位家长可根据学生的作业速度给定一个作业时间。一般情况下,数学作业在20~3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要求家长们在学生前面放一只手表或一个闹钟,让学生自己把握好时间,或者家长也可以到时间后亲自检查一下小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相信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的作业速度就能上去了。

三、精心设计作业,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

精心设计作业,也是激发学生作业兴趣的一种手段,教师布置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选择作业时应精心设计:数量、难易适宜;应具有典型性、层次性和选择性,覆盖面要广,其中“层次性”和“选择性”是指基础差的学生也有会做的题,也能获得成功的满足;基础好的学生有深层次探索和研究的习题,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切忌机械重复和惩罚性作业。因为机械重复和惩罚性作业不但没有任何效果,反而会打击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四、培养小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规范格式,认真书写。就是要求学生字迹工整,簿本整洁,格式规范,那么短短的一句话,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真的很难,特别是像我们学校生源的实际情况,真是难上加难。当然,我们都知道良好的书写习惯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它需要老师较长时间的细致引导和强化训练方能形成。于是,首先向学生讲明了作业书写的要求,例如:字迹要美观大方,每一行只能写一个算式,每做完一题,要空一行,做竖式时,横线要用直尺画,簿本整洁就是要求学生尽量想好了再写,少用橡皮擦,已经写错了,就应该擦干净了再写,否则,看上去不干净,而且数字也看不清楚,这样既会影响作业的正确率也会影响了美观等要求。

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检验改错的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认真审题是做题的开始,也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不少学生往往急于做题,在审题的时候走马观花、断章取义,对于小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难点。如:黄花有52朵,黄花比红花多16朵,问:红花有几朵?有的学生往往看到题目中有个“多”字就用加法,反之有个“少”字就用减法。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我让学生根据问题抓信息中的关键句确定谁多谁少,求多用加法,求少用减法的,这样的思维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还真有效,针对低年级学生常犯的作业错误:抄错题目,漏写或少做题等,要求学生检验:①题目有没有抄错?②计算是否有错误?③估算得数,是否合理;④应用题单位名称,答句是否漏写?

检验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复算检查法,即:让学生避开解题过程,重新做一遍;②纵横检查法,即:横着检查算式,是否合题,是否缺少步骤;竖着检查数,符号,及每步计算是否正确。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通过检验还可以加深理解题意。

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让学生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独立思考,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的过程中,掌握思考的方法。学生只有体味到思考的乐趣后,才会用心的去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四点:第一,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明确思考的目标;第二,留给学生宽裕的思考r间;第三,为学生提供思考的依据;第四,及时组织,多次交流,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见解。有见解就有交流的愿望,有交流就可以激起新的思考。

七、改进评价方式,唤起学生认真作业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批改作业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正确率、书写情况、等情况,写下简洁、明了、到位的鼓励性、描述性批语。例如:“你的作业进步了!”“你的计算速度比原来有了提高”“看了你的作业,让老师感到批改作业也是一种享受”等等。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作业情况,使他们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增强信心,走向成功。

总之,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是学生成功的开始,能让学生在成长和发展的路上终生受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培养这种习惯,从而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发展学生心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焦敬芝.如何改正小学生的坏习惯[J].教育教学研究,2010(12).

[2]赵芳莉.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0(06).

小学生数学教育范文3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学习 习惯养成

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

1 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和认真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但是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员讨论发言时,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未能做到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常常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都来做小老师,对发言的同学作一个评价,如:说一说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等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课堂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阅读教材中,通过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好习惯,会在多方面体现到其弊端:如做练习时不会审题、,读题目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决他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题目。如:我记得在一次测验中,其中一题目为: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直角,再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完成,原因在于没把题目读完。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大多数同学只读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数字或个别词语做题,不作深入思考,而是凭着感觉做。如:在解决问题的题目中,看两个数字相加超过一百肯定不对,一定用减法做了,因为1-3册只学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又如:在求两数相差的题目时,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减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主观意识差,在课堂上容易跟随大流,别人说什么,他也跟着说什么,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题目,多把机会留给一些稍微差的弱势群体来回答,及时鼓励他们,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一点,都给予及时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动脑筋的欲望。学生的潜能是个不竭的宝藏,你对他有多大的信心,他们就能给你多大的惊喜。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并发创新的火花。如:我在教学《统计》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路口视频,让学生统计在一分中之内过往的车辆有几辆货车、几辆面包车、几辆小汽车,几辆公共汽车,一遍放完后,很多他同学都说:“老师,太快了,再来一次。”我不吭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后,同学们还是来不及记录。然后我问学生:为什么看了两次都为未能记录下来呢?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有没有办法能又快又准确的记录下来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组员记录面包车、有的记录货车、有的记录小汽车、有的记录公共汽车,1分钟视频播完后,各个小组都有了统计结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从而使合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

3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好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如:我在教学《观察物体》中“镜面对称”的内容时,先让同学都去照一下镜子,然后在小组立交流:人在镜子里的特点,镜子内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学生通过活动和交流能总结出:照镜子时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4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好习惯

小学生数学教育范文4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线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了多种形式、办法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多媒体、慕课、微课等一些等现代的、灵活的教学手段合理的综合使用,积极探寻有效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培养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

1、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高速的发展,人才需求模式也随之不断调整改变,社会各个方面的竞争压力也在增大,这也就对当前的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社会更需要的是兼具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教育也据此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创新与实践能力。

2、学科自身发展必然要求

数学属于基础性的学科,是从日常实际生活中发展而来当然也要为日常实际生活服务。而且当前的数学理论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更加深入和实用。同时各个行业对数学理论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强,人们也都更加重视自己的数学素养,因此数学教育工作者就需要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3、学生身心成长的需要

学生由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特征在小学阶段感性的思维相对活跃,比较易于接受一些直观的新奇的事物,可却不太好接受较为抽象的数学定理、数学概念及数学规律。可是数学课程的学科正是具有抽象性这一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尤其需要教师要把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能够转化成为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感性认知,创造建设富有生活性的教学情境,导入实际生活中的现实案例来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这样才能使学生实现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最终能够掌握、运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优势

教师若能将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与小学生日常生活环境有机结合,把生活化的主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带不无裨益。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只有老师所讲的内容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兴趣,才能让他们积极融入课堂教学环境,进而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小学生而言,单一模式的学习效率较差,即便他们能尽力在课堂上认真听老讲,但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效果也不佳。教学和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兴趣一样的,只有引发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才会自发的想去了解知识。

2、有利于小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小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点大多只是课堂的短暂记忆,若没有深入的理解,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可能会逐渐淡忘老师课堂上的讲解,对于知识点不能彻底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将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讲解给学生,引导学生能够把抽象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以此来加深学生的认知与理解,夯实了这样的基础,才能达到让学生运用课堂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目的。

3、有利于贴合新课程标准

传统的教育是以接受知识为目标,以考试分数为目的,忽视关注实际生活,丧失了学习的真正意义,因此新课程标准提出了 “教育要回归生活”。而“教育生活化”的主旨也饱含了教育主管部门对全体一线教师的殷切期望,同时完全符合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更有效地培育建设和谐社会的人才。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现途径

若要更好的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来实施。

1、采用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方式

教师如果想要创造和建设一个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导入方式一定要有情趣,能够成功激起学生对于本堂内容的兴趣,同时在导入时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当前对于知识和事物的的认知程度和生活经验。一方面让学生觉得问题的情境较为熟悉,另一方面问题又有一些更深层次的考虑有一定挑战。在创造设计教学情境的时候能够充分合理的使用生活中的实际物体、案例以及结合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概念表述得更为具体易懂。

2、借助生活化的教学设计形式

新课程非常注重把教学内容生活情景化,每一节的教学内容几乎都配有相应的情景主题图,该图的内容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和实时的知识体系相关性极高,使学生觉得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就和在实际生活中碰到了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的数学问题相似。课堂的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最重要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在教学设计时能够在重难点处建造形象生动的主题、教授语言生动活泼易于让学生理解和产生共鸣,由此加深学生的认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3、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能够把新课程标准和生活实际合理的结合起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组织,调整、加工,更加合理的利用教材,同时把数学的知识合理的切入生活,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数学规律都是从日常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升华而来,由此引发和保持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当前的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越来越强,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手段也应该逐渐加强自主化的特性。

4、选择更为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能够把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和学生当前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认知程度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营造出相对轻快愉悦的教学氛围和课堂环境,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自己思索,相互交流,善于合作的学习形式,使学生有意愿阐述自己的想法,能够自发的寻求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5、提高数学生活化的应用性

小学生数学教育范文5

【摘要】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语言;培养

【Abstract】Mathematics learning activities are basically mathematical thinking activities, and the language of mathematics is mathematics thinking tool, so master the mathematical language is smooth, effective mathematics learning activities, one of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We should tak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mathematical language and mathematical knowledge together, it will be regarded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In order to better train students thinking clarity, logic and accuracy.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anguage;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74-01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示范引导学生学会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比如:在教学《现代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4x25=?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44x25=1l×(4x25)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比其它的解题方法昵?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 (40+4)x25)。

二,通过数学阅读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三,在小组讨论中丰富数学语言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四,在与同桌学习交流中扩展数学语言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化法:2米6厘米=()厘米,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五,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看、涂、想、说"进行。折:让学生用一张纸折成均匀的四份;看:引导学生观察①多种不同的分法;②一共分成几份?③每一份的大小怎样?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涂色的纸,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分数的意义是怎样表述的?等等。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让学生在课堂总结中发展数学语言

小学生数学教育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

将生活化元素引入小学数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枯燥性。小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好动的年纪,他们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分散的,要想帮助他们提高课堂注意力,最为有效的方法实际上就是用有趣的、富有生活化的课堂内容将他们吸引过来。因此,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必要性

1.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注入生活化元素

纵观我国的小学数学课程,从一开始出现的“鸡兔同笼”的问题到现如今“切蛋糕”的问题,无疑形成了数学原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事实。因此,新课标对于小学数学的要求也提出了进行生活化教学这一目标。数学能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种能力才是我们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的,可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新一轮课改赋予小学数学的必要内容。

2.生活化元素符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

小学阶段属于学生的儿童期,大多数小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就数学本身的特点而言,其实质上是一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要想让小学生更加乐于接受,就必须化抽象为具象,将这种难以理解的思维转化为更加容易理解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将这些知识植入现实生活当中来。例如,在“乘法运算”的讲解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让学生去算几乘以几等于几,那学生只能枯燥地进行竖式计算或者去背乘法口诀。而一旦将这种传统老套的方式加以转换,将教师向学生提问的“3乘以5等于多少”转化为颇具生活化的内容,即“一斤苹果3元钱,买五斤要花多少钱”,这样,枯燥的数字就转化为一道应用题,学生就会用理解现实问题的思路来解答。这种方式一旦运用,小学生就能彻底感受到生活处处是数学的氛围,比较符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以及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策略

1.教学导入阶段的生活化教学

究其本质而言,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早期,感性思维比较强,而且小学生普遍不具备很强的理性思维,面对这种特殊的规律,广大数学教师务必清楚地认识到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教学导入阶段的重点内容,只有在此阶段将生活相关内容渗透进去,才能够利于小学生改变学习的动机,并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讲解分类法这一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举一些事例来加以论证,尽量找寻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内容,将数学的思想完全渗透到现实生活当中。

2.教学的内容当中应该完全地渗入生活化当中

要想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并激发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为便捷的途径就是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创设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相应的生活情境。也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比较自然地融入教学氛围当中,从而产生对学习的欲望。教师可以通过画图和学生图片唤起学生的兴趣,运用简单数学模型,便能将这些枯燥的数字比较恰当准确地包含进去。一旦生活和数学结合在一起,学生再算起来就比较容易接受,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进而降低了教师教学的难度。

3.课后布置作业的生活化要求

长期以来,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任何一门课程课堂教学之后进行知识回顾的最佳途径。数学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如果每天都要求学生去做一些枯燥的纯数字的习题,小学生必然会觉得枯燥,也不能按时、准确、高质量地完成作业。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当尽量将作业的布置和设计渗透进生活化内容,让学生在数学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同样感知到数学与生活的处处联系。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记录家里在买菜或者去超市购物时候的付账明细,借此让学生在生活中锻炼口算能力,也温习课堂知识,还培养起小学生生活化的数学思想。

总之,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准确地定位,找到切实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并且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能力,以便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方法。进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并不断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巧婧.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