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范文1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独立、自主等个性特点,具备竞争和创新意识。如何进行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在教育中强调个性,对发展健全的人格至为重要。教师必须懂得培养儿童的个性,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施行个性化道德教育,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个性化  道德教育

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独立、自主等个性特点,具备竞争和创新意识。如何进行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在教育中强调个性,对发展健全的人格至为重要。教师必须懂得培养儿童的个性,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施行个性化道德教育,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是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进行相应道德教育方式、内容、途径的设计、规划、实施,深入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把发展个性和全面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培养学生良好和完善的道德能力和素质。

一、在小学道德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小学生道德教育应顾及学生个性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基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使道德教育内容更丰富方法更灵活。这就需要在个性化道德教育实践中遵循以下原则:

小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主体所具有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的内在特性,外在道德观念必须为道德主体所认同,才能发挥作用。教师要启发小学生作为活动主体主动的参与各种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以此发展自主意识、自律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

小学生的个性化道德教育要坚持针对性原则。个性化道德教育,要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扬其优良个性鼓励和培养个性特长,修正自身缺点,养成良好习惯,因材施教教育学生,使学生的个性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采取开放的态度,让小学生获取更多的行为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发现特长、培养特长。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还应坚持长期性的原则。人长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个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个性化的教育需要教育者有充分的奉献精神。个性的形成同时也是潜移默化的。这就要求必须充分注重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建设,为小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道德教育环境,更好地发挥优秀文明传统对学生个性的熏陶作用。

二、施行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和发展目标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必须要熟悉小学生的个性特点(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同时还要确立德育教育的目标,然后从各个类型的学生的特点出发分别设计和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组建由家长、学校和社会参与的各类道德教育活动,从家庭、学校和卫生部门、校外活动基地等获取必要的信息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实施个性化道德教育需要确立正确的目标。挖掘和发挥每一个小学生的潜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个性化教育的一个最终目标。同时,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受教育者的性格、年龄特征,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正确确立德育微观具体目标,为具体的教育过程指明方向,提供有效的考核依据。

三、对不同个性的小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途径和措施进行道德教育

对小学生的个性化道德教育,要针对各类小学生的年龄大小的不同、性格的差异以及原有道德水平的层次的高低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对其分析、综合,采取相应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个性化的道德教育。

针对各类小学生的性格差异进行个性化的道德教育。对内向型的小学生要注意培养敏锐的反应和办事果断的作风;对过于内向的小学生要多加鼓励,培养其自信心和适应紧张学习的能力。对外向型的小学生,注重培养学生沉着、稳重的精神品质,进行有说服力的教育;对于过于外向的小学生,要培养他们的刻苦精神,并逐步养成做事认真、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要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行为到习惯的道德教育。我们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为基础,针对各个年龄段、各年级道德个性特点的不同,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有计划、有目的进行不同的道德教育,使之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例如年纪小的儿童对具体性和情境性的行为理解较为容易,因此教师、家长要根据他这方面的个性特点对其进行相应方式的道德教育。对高年级的小学生,除了让他们理解道德行为的规则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将其运用到具体生活中。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范文2

学校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本身良好的示范作用对小学生道德认识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他们未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另外,家庭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和良好的社会道德教育氛围对小学生的道德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道德教育现状的研究,说明目前小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此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小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一、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

(一)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特点

1. 小学生思想道德认识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由于年龄比较小,在思想道德形成的过程中,思想道德认识比较浅,大多数小学生只知道“应该这样做”,而对“为什么这样做”并不了解,对于事物缺乏理解和判断能力。

2. 道德是后天形成的,不是天生的。小学生的道德主要靠学校老师和家长的道德教育而慢慢形成的,还有社会道德氛围的影响。小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对道德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他人所做出的行为是否道德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3. 小学生性格发展慢,知识掌握存在差异。小学生由于处于认知启蒙阶段,他们的性格发展是比较缓慢的,在小学低年级,他们的性格发展速度较稳定,没有太大的波动。但到了小学高年级,即四年级到六年级期间,小学生的性格发展的速度会比较快。一个班上的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前要掌握小学生的差异性和性格特征。

(二)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

1. 学校重智轻德。目前大多数小学对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只重视主课的学习,如语文、数学,忽略了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大多数小学的教育目标主要放在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他们不太关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只顾着努力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他们思想品德教育的学习。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小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声誉,但这种重智轻德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 教师道德教育方法单一。目前小学教师一般采取课堂说教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没有考虑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他们的性格特征,同时忽视了儿童特有的需要和发展的特点,只是一味地讲,而不问其效果。道德教育的内容比较抽象、空洞,小学生不易理解,不能调动小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教师讲课的内容缺少趣味性,不注意教学方法,道德教育方法单一,课堂上缺少与小学生的互动。

3. 家庭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不够重视。目前很多家庭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大多数的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百依百顺,对他们过分溺爱,忽略了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都不重要。大多数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要。

4. 社会道德氛围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弥漫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氛围,这样的道德教育氛围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例如,很多电视广告的内容不文明,不健康,无形中给小学生灌输一些错误的观念。另外,网络上有很多不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视频和文字,这样的社会氛围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校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没有引起重视

虽然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还有很多小学只重视小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忽略了道德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很多小学把成绩作为评价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也看成是该所小学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有些小学表面上推行素质教育,实际上减少了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甚至占用一些思想品德教育课用来上语文或数学课,努力想办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没有引起重视,没有真正做到推行素质教育,这些小学这样做的目的是出于升学率的考虑。

(二)教师综合素质不够高,没有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小学生在学校最听老师的话,老师要求怎么做,小学生就按老师的要求来做。小学生对事情没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标准,大多数认为老师讲的都是对的。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老师平时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学生,然而很多小学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不高,也没有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学校中有些教师的言谈举止不文明,另外缺乏一定的责任心和教学热情,这样的教师来给小学生上思想品德课,不利于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

(三)小学生的道德观念比较淡薄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对道德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刻。在课堂上,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有的小学生反应快,理解能力比较强,有的小学生反应比较慢,对教师讲的不能理解。目前很多小学只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小学生潜意识里就会认为学校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并不重要,在课堂上,有些小学生比较调皮,不认真听老师讲,影响课堂的秩序,无形中会给其他小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

(四)家长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意识比较淡薄

目前大多数家长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平时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看重孩子的道德教育,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些家长由于当时自己的生活条件不好,现在孩子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孩子,对孩子过分溺爱。有些家长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在生活中,有不文明的举止,这些行为无形中会对小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不利的影响,他们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表率比对孩子的口头言语教育更有帮助。

三、小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学校努力改变重智轻德现象,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

小学要努力改变重智轻德的现象,不仅要重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行文明礼仪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让小学生知道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小学每学期还可以举行优秀道德氛围班评比活动,这样有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评出的优秀班级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有利于班上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另外,每周还可以开一次优秀道德模范评比活动,可以采用互评或老师评的形式,这样会形成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做好示范作用

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注意自己的素质修养,给小学生做表率作用。例如,在下课期间,教师看到地上有废纸,要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这无形中给班上小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小学生在校容易模仿老师,看到老师的行为,小学生以后也会这样做,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对于自己所教的班级,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家庭环境,在讲课时要注意班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尽量让所讲的内容有趣味性,提高小学生的听课效率。另外,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只顾自己讲,还要与班上学生有一定的互动,这样不仅能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还有效地进行了道德教育。

(三)净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教育氛围

社会环境的好坏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各界要努力给小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例如,目前有很多电视广告画面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上有很多不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视频和文字,这时要有专门人员及时删除,给小学生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另外要鼓励小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小学生去敬老院,这样可以让小学生养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优秀道德品质;鼓励小学生当劳动志愿者,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有利于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让社会文明的行为和良好的氛围感染熏陶小学生,这样对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有很大的帮助。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范文3

关键词 小学德育 教育 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德育对所有的学校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小学来说,更有其特殊的功能。因为小学生期是人的启蒙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影响。作为基础教育奠基工程的小学教育,怎样把握住这个有利时机,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呢?

1建“网络”,创设教育氛围

小学德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要把德育工作抓好、抓实,首先就应重视和加强全程德育管理,建立全员、全方位科学育人的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功能作用,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其次,还要编织一个德育网络,把小学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部门都有机地联结起来,组成一个由学校、党政、保教组、后勤组等分层管理,党、团、工会、年级组、后勤、保育对口管理的运行机制;再结合小学实际,从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紧紧抓住“养成教育”这个中心,制定出内容丰富、方法多样、趣味浓厚、手段创新的,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的,更贴近小学生实际的管理措施和评价体系。将小学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园风、园纪、园貌以及保教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营造出“德育无小事,事事有人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所能,自主参与,团结干事”的教育氛围。

2强队伍,形成德育新局面

“以人教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以人教人,即以自身的行为、准则去教育别人。教师是小学生的镜子,小学生是教师的影子。小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可见教师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作用。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孩子。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给小学生以示范的教育影响。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个学校的教师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的校风,这样也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只有不断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规范教师们的言行,使教师起到榜样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良好的园风、教风、学风的形成,才能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形成德育工作新局面,为小学德育合力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重实效,营造育人氛围

《小学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小学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小学生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小学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因素,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思维具体形象、感情丰富、易激动的特点,注意从情感教育入手,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偶发事件,对小学生进行随机教育,既注重德育的显性渗透,也不忽视德育的隐性渗透。如:自己用小匙吃饭、洗脸、穿衣、叠被子教师运用奖励和表扬的方法要求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不仅手变巧了,小脑瓜变灵了,每天的劳动习惯也养成了。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小学生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小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比如:有的小学生有不收拾玩具的坏习惯,如果一味批评,效果不会很好。教师要善于捕捉小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地进行随机教育。发现小学生穿戴特别整齐、漂亮,教师用称赞的语气表扬小朋友:“咦,你今天特别漂亮,对不对”?小学生肯定会高兴地回答说:“对”。教师可趁热打铁说:“你自己漂亮还不是最美,你的房子也要跟你一样漂亮才行。你看,你现在的玩具把屋子搞得乱七八糟,你说怎么办好呢?”这时小学生肯定会自觉收拾,教师要及时加以奖励,并在同伴面前表扬小学生,变批评为指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就会逐渐改正。又如,游戏时把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引导小学生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了孩子的心灵。因为是典型的日常小事,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4“三育”一体,整体协调,形成合力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范文4

         一、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往往是在儿童时期养成的。曾经有一个母亲,每次晚餐后吃水果,她都让自己幼小的儿子来分配,而儿子每次都是给爸爸妈妈和自己一人分一个,突然有一天,儿子发现只有两个橘子了,就问:“你们都要吃吗?”“当然!”尽管心中不情愿,孩子还是把两个橘子递给了父母,而父母则坦然接受了。之后母亲非常痛苦地说:“我觉得这橘子一点味道都没有。”但是这位母亲做得对,一定要让孩子心中想到别人,并能正确处理“你”“我”“他”之间的关系,养成有孝心的习惯。因为行为是偶然的,当某种道德行为达到自动化程度的时候,就成为道德习惯了,如果德育能够让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稳固的链接,它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引导未成年人如何做人:

         中华民族历来最讲究做人。人们常说成才先成人,这就说明了做人的重要性。要把我们的未成年人培养成为能担负跨世纪伟业之重任的一代新人,就必须重视和坚持道德教育。然而,低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是非辨别能力差,常常会犯一些小错误。而对他们进行教育确实是一件难事,高深的理论听不懂,传统的说教又太枯燥。所以,我就抓住小学生酷爱动画片这一特点,针对思品教育内容精心设计动画,把深奥的道理变成行政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让学生在欣赏动画节目的同时明白道理,学会做人。如:有一次我发现本班有两名学生把家里的几十元钱偷出来买零食吃,于是,我在对他们进行耐心教育的同时,把听说训练《小猴子过生日》一文提前进行教学,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小猴子过生日了,许多小动物都来向它表示祝贺。蚕姑娘送来了漂亮的丝绸裙子;小蜜蜂送来它亲手酿的蜜。小猴子一边收礼物一边道谢。这时候,小老鼠也来了,它给小猴子送来了一篮子香甜的桃子,可小猴子说什么也不要。这时我突然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猴子为什么不要小老鼠的桃子啊?这可是小猴子最爱吃的东西啊!”于是同学们就各抒已见,有人说:“小老鼠自己不会种桃子,是偷来的。”有的说:小猴子不能要别人偷的礼物。”有人说:“收下别人偷来的礼物就等于和小偷同流合污。”教师顺势问:“做小偷有什么危害呢?”学生便知道这是不道德的,害人害已,扰乱社会秩序,这是违法的行为,偷大了就要判刑,严重的还要枪毙。接下来我又播放了一组有针对性的教育动画片。内容主要反映一些少年由于屡教不改最终走上违法的道路。看后同学们深受教育,纷纷表示今后要诚实守纪,决不做有损于国家和人们的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小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为国家作贡献,自食其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事后两位从家里拿钱的同学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并表示今后决不再犯。

同学们也初步懂得了自怎样做人的道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劳动是人生的第一需要,劳动是最光荣的。然而,目前的未成年人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太阳”。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热爱劳动人民,不懂得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我一方面经常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进行模拟或实练;另一方面,与学生家长配合,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进行自我服务,主动参与家务劳动,从中获得劳动体验,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如:我教学《别说我小》一文时,就精心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教师说:“丁丁确实是个能干的孩子,他做那么多的事。那么我想我们班的同学也很能干,肯定也能做许多的事情。能不能说给大家听听?”有的说我能帮妈妈做来料加工;有的说我能帮奶奶穿针;有的说我会帮妈妈做生意……根据汇报情况教师给予表扬。接着,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又精心设计了一个课件,题目是:章鱼当考官。在内容没有出现之前让学生猜一猜,章鱼考官是笑脸还是哭脸。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同学们就拼命的猜:“笑脸!”“哭脸!”……在同学们迫切想了解答案时,再请一个同学上去点击鼠标,当章鱼出现的是笑脸时,猜笑脸的同学就会情不自禁的大叫一声:“耶!”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原来是冬冬在帮妈妈洗碗,章鱼对冬冬的表现表示满意,所以露出了笑脸。

接下来同学们又会使劲的猜:“笑脸!”“哭脸!”这次章鱼是哭脸,同样,这次猜哭脸的同学也会大叫一声:“耶!”因为,小红坐在床上大叫:“爸爸,快来帮我穿衣服!”章鱼对他的表现表示不满。其实,这是将一些自理内容编成判断题,让学生进行辨别,以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最后一个环节是穿衣、叠被比赛,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比赛结束后,进行评比,评出今天的劳动之星,教师及时给予奖励。评上劳动之星的同学特别感到自豪。没评上的同学便会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目光,并会暗暗下决心,下次一定努力争取。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期结束后,教师将要向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这样,学生在猜猜做做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会了自理。

        四、增强未成年人孝敬意识: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范文5

关键词:小学生教育;道德规范;规范教育

一、对小学生要重视德性认知教育

加强小学生认知教育是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有这样―个案例:某县,接连几天接到办案说摩托车被盗,经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这群作案团伙居然是一帮孩子,最大的19岁,最小的只有11岁。而问及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回答说是他们分了两组,两组以偷车打赌,哪组偷的数量多,哪组就是胜利者。而当问及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时,他们只觉得这很好玩,全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更不要说违反了社会道德。可见,加强小学生的德性认知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小学生德育课程体系,由此为基础开展小学生德育知识课程学习。同时,我们也需要更为专业的师资队伍,目前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自身道德素养低、个人素质不高,不足以为人师表;还有些教师在小学生德育教育课堂上只讲求课堂形式,毫无课程内涵,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现实生活,在无形中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利于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在加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增强了学生的自控能力,才能更好的规范学习们遵守基本道德相关准则。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呢?首先要从基础做起,例如: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不允许开小差、不允许打扰其他同学课上学习等,在课堂回答问题时,要站立端正,声音洪亮,回答问题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在课堂上起哄等,在完成作业方面,要做到自己思考自己完成,字迹工整,不能存在应付行为等。只有从小学生每天的课堂上分项对其进行规范,才会慢慢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三、情感体验,学会生活

在进行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应该引经据典,比如我国儒家思想是我国文明古国礼仪的基础,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让小学生们能够进入相应的情境,充分的体验到我国古代礼仪的规范性,比如孔融让梨,能够让小学生们懂得什么是谦让;曹冲称象,能够让小学生们知道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积极的动脑,从生活细节人手,能够让学生们时刻的学习思想道德较高的人,进而才能够提高学生们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真正的学会劳动、关爱、宽容以及平等等。

由于当今时代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应该针对这一问题,提高学生们的集体意识,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严于律己,能够变换角色来处理问题。在面对教师、尊长的时候能够有礼貌,应该通过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师长们、长辈们的辛劳。应该多进行课外活动,为学生们讲解交通法规、自护条例以及治安法规等内容,能够提高学生们遵纪守法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只有学生们心中真正的具有义务,才能够以身作则,避免逃学等事情的发生,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道德意识,在公交车上遇到老人才能够积极的、主动的让座,体现尊老的优良品质,不会对公共设施造成破坏。应该促进学生们与自然之间的相处,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大树和小草为人们提供了清新空气,以平等的心态面对大自然,更加爱护小草。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们真正的学会如何去生活,具有集体荣誉感,为社会的美好发展贡献自己的发展。

四、注重对特殊学生的教育

一所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尤其会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对于品行较差的学生应该进行个别谈话以及集中教育等方法,加以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进而能够提高品行较差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及时的跟上大部分学生们,不在特殊化。对于学困生应该采取鼓励、单独辅导等工作,降低其作业难度,进而能够在作业过程中提高自信心。对于孤儿以及单亲学生们,应该做好他们的心理工作以及杂费减免等工作,进而能够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学校的温暖,避免他们破罐子破摔,从而能够保证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教育史上,有专家学者提出来一个观点,即让孩子的每一堵墙壁都能够说话。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比喻,其主要就是指学校应该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比如可以增加学校的人文色彩,教室以及走廊布置一些名人名言,另外可以开展多种活动,比如国旗下讲话以及宣传栏等形式,进而培养学生们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能够让学生们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下健康的成长,从而能够自觉主动的遵守各项规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育人要从小抓起。今天的少年,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我们人类灵魂工程师担负着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臧忠臣;孙洪祥;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范文6

【关键词】行为状况 有效方法 后进生转化

对低年级小学生实施道德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充分认识道德教育的长期性和渐进性,采取适合儿童特点的方式方法,选用生活活泼的、故事情节强的教材内容,做到爱心、热心、耐心,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低年级小学生思想行为状况

目前,低年级小学生思想行为集中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写作业、做事情马马虎虎,能凑和就凑和,把“多”写成“夕夕”把“明”写成日和月,等等,作业应付,不求质量,急于玩耍。

2.做事磨磨蹭蹭、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起床磨蹭、洗漱磨蹭、吃饭磨蹭、上学磨蹭、大人急得团团转他却稳如泰山。

3.家庭小皇帝,唯我独尊,他说什么,家长必须做什么,他要什么,家长必须给什么。

4.“一主两仆”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床,左臂一伸妈妈穿,右臂一伸爸爸穿,不想洗脸家长忙着帮他洗脸,不想吃饭,家长一口一口喂,在学校表现为,不会劳动不会值日,放学后等家长来帮助。

5.说一不二,没有商量的余地。

6.不知道爱惜公共财物,不知道爱惜花草树木,做了错事不肯承认。

7.给家长、老师撒谎以达到不写作业等目的,有的学生找同学代替家长签字。

以上这些现象,是由于漫长的家庭教育模式所暴露出来的弊端,家长过分溺爱往往培养的是单项的爱父母爱孩子,孩子从小在爱的漩涡中长大全家把他当恒星围着他转,使他开成了一种变态心理,别人只有爱他,他可以不爱别人。

二、 不断探索低年级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1.遵循教育规律、树立持久的道德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力水平在小学阶段是差不多的,但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往往差别很大。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根本不懂得什么是道德品质,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什么要遵守纪律,在部分学生看来把打架作为展示自己的勇敢,把吃喝送礼视为好朋友的标志,把坏人当做英雄在日常生活中仿效,加上漫长的家庭自由生活所养成的种种不良习惯,要想在很短的时期待内克服是不可能的,小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性,对纪律道德的不理解性决定了德育教育的长期性和渐进性,俗话说:十年树木要,百年树人,给教理的劳动带来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这就需要老师付出爱心、热心、耐心和艰辛,否则,欲速则不达。

2.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个阶段的小学生纯真可爱、顽皮活泼、好奇好胜、好动好问、兴趣广泛、求知欲旺,同时,也是行为习惯、道德情操、思想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用一颗爱心、一片真情,为他们支撑一块没有风雨的天空,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培养他们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的能力,为学生的禀赋的潜能的开发创造成一种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思想品德朝着预定目标发展。

3.根据年龄特点,采用故事情节强的、生动活泼的教材。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不适宜成人化、生硬呆板的条条框框式的说教,选用英雄的故事、模范的事迹、伙伴们或周围的好人好事来吸引,感染、鼓励他们在生活中模仿,在精神崇拜。

4.强化日常管理。日常管理是学生道德目标落实的基础,没有管理就没有质量,充分利用班队会,学科优势,学科渗透,《小学生守则》《日常常规》《文明公约》《卫生公约》等校规、校纪,循序渐进地规范学生行为,多表扬,多引导,少批评,让学生感觉爱到制约的作用,体验到自觉遵守纪律光荣,违反纪律可耻,乐于接受教育,自觉规范行为。

三、 转化后进生是提升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任何班级都存在后进生,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家庭、学校外部因素,学生本身内在的心理,发育等因素。对小学生来讲,家庭影响比较我严重,任性、自私、冷漠意志性格缺失理性的自制力,很多家长对老师说:要好好管管我的孩子,不听话,逆反心理强。转化这样的学生所花费的劳动、精力经培养优生所花费的劳动、精力要大几倍或几十倍,其效果甚微,如果采取一味批评,冷眼相看,得不到师生的爱与帮助,将越滑越远,转化后进生是提升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下决心,下力气,要让这些迟开的花开得更加美丽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