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审计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审计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1
一、征求群众意见情况
按照“两评一树”活动要求,与分管科室的科室长和工作人员进行了谈心,认真听取了他们对局领导班子和本人在推动发展,履职尽责,服务民生,优化环境,提升境界、锐意进取,注重落实、积极作为,联系群众、文明行政,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等方面工作和作风的意见建议,并认真填写了谈心手册,共谈心7人次,征求了对局领导班子的意见建议4条,对本人的意见建议2条。到所联系的利津县审计局进行了专题调研,面对面征求县区审计局对局领导班子和局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形成了调研报告,共征求意见建议4条。汇总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对局领导班子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是搞好计算机审计业务培训、强化科室之间的衔接与配合;对我个人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是加强对基层审计情况的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和反映基层工作中出现的困难。
二、今年来的工作和作风情况
工作情况:1至6月份分管财政审计、协助分管审计计划等工作,7月份以后分管法规审理科和财政审计科。今年以来,带领分管科室同志先后进行了市级预算执行审计,起草和修改了《市审计局审计业务操作规程(试行)》,具体组织了对市财政局、地税局、国库等单位的审计,撰写和修改了提交市政府的审计结果报告和提交市人大的审计工作报告,办理了市人大第六届第28次会议有关审计工作的审议意见,对广饶县2010年财政决算和5名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情况进行了审计。审理复核审计项目案卷33卷(个)。配合了国家审计署、省审计厅对我市的延伸审计。
作风情况:能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以来的新思想、新观点,坚持重大决策集体讨论、集体决定,认真执行党组决定。工作能够独挡一面、勇于负责,同时与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增强沟通交流,相互配合不推诿,密切团结协作,齐心协力抓好工作。在工作中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各项廉政规定和审计纪律“八不准”规定,做到了廉洁从审、秉公执法,不,未发生过收取礼品和有价证券的问题。同时,认真落实“一岗多责”的要求,加强对分管科室人员的廉政思想教育,严格审计现场工作纪律,使大家能够自觉抵制不廉洁的行为。近年来,所分管科室人员没有发生一起违反廉政规定和审计纪律的情况。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不够勤奋,专业理论研究不深不精,政治理论素养仍需提高。原因是事业心不强,仍存在懒、傲、满的错误思想,总以为自己从事审计时间长,知识已经够用了,缺乏真学、真懂、真用的良好作风。二是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变化,工作不能把握主动。原因是担任领导后,一线工作逐渐减少,事务性工作多了,调查研究少了,思想上工作主动性差了。三是履行行政职责不够到位、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都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解放思想,大胆工作。树立为社会、为大局、为集体服务的思想,重新认识创新理念,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做创造性的工作,不断研究当前的新形势、新问题,大胆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
关于审计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2
一、听取和审议“一署两院”专项工作报告
(一)听取和审议行署关于办理20**年地区人大工委审议行署各项工作报告中所提的意见、建议情况的报告。工作报告拟安排在3月中旬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一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
(二)听取和审议行署关于价格监管工作的报告。重点是价格法的执行情况及政府监管情况。工作报告拟安排在6月中旬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二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
(三)听取和审议行署关于治安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重点是爆炸物品管理使用及农牧区摩托车管理情况。工作报告拟安排在6月中旬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二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
(四)听取和审议行署关于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情况的工作报告。重点是学习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劳动监察,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合同法进行检查,查处违法行为,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工作报告拟安排在9月中旬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三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
(五)听取和审议行署关于牧民定居进展情况的工作报告。报告拟安排在12月中旬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四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
(六)听取和审议行署关于食品安全监管情况的工作报告。重点是饭店、餐馆和市场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监管,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报告拟安排在12月中旬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四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
(七)听取和审议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分院20**年工作报告。报告拟安排在3月中旬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一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
(八)听取和审议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分院关于法官、检察官队伍建设,促进公正司法情况的工作报告。报告拟安排在9月中旬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三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
为更好地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拟组织以下专题调研。
(一)对政府执行《价格法》及价格监管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报告提请6月中旬召开的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二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
(二)组织对地区牧民定居情况进行专题调研。重点调研近年来土地开发、使用的情况。调研报告提请12月中旬召开的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四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
二、审查和批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决算,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一)听取和审议行署关于地区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地区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批准20**年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重点报告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和重要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情况。报告拟安排在3月中旬召开的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一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
(二)听取和审议行署关于20**年地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年地区预算草案的报告,审查批准20**年地区财政预算。报告拟安排在3月中旬召开的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一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
(三)听取和审议行署关于地区20**年地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它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报告拟安排在6月中旬召开的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二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
(四)听取和审议行署关于1-8月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的报告。报告拟安排在9月中旬召开的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三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
(五)听取和审议行署关于1-8月地区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拟安排在9月中旬召开的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三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
(六)听取和审议行署关于20**年地区财政决算的报告,批准20**年地区财政决算。报告拟安排在6月中旬召开的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二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
地区决算草案的报告和地区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要按照监督法第三章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起草,重点报告下列内容:1、预算收支平衡情况;2、重点支出的安排和资金到位情况;3、预算超收收入的安排和使用情况;4、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5、向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6、地区人大工委批准预算的决议的执行情况;7、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
三、法律实施情况的检查
20**年主要在五个方面组织执法检查。
(一)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重点检查《劳动合同法》自今年1月1日实施以来,学习宣传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执法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执法检查报告提请9月中旬召开的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
(二)跟踪检查20**年地区人大工委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所提出的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情况。重点是检查福海境内非法采金、滥采乱挖等现象进行专项治理的情况。跟踪检查整改情况的报告提请9月中旬召开的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
(三)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情况。重点检查治安管理处罚法颁布实施以来,爆炸物品管理使用和农牧区摩托车管理情况。执法检查报告提请6月中旬召开的地区人大工委20**年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
关于审计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3
【关键词】 环境审计; 公共产品; 供需均衡
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The Pure Theory Public Expenditure)一文中给出了公共物品的经典定义: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减少。他认为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其一,任何一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造成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其二,每个人消费的公共物品数量等于该公共物品的总量。判定某一产品是否属于公共产品通常用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来加以描述。排他性是指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够使用该商品;竞争性是指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个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环境审计作为一种由政府所提供的审计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首先,环境审计的消费难以排除不付费或者这种排除因成本过高而被放弃,因此环境审计具有非排他性;其次,个体对环境审计的消费不妨碍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因此环境审计具有非竞争性。
一、环境审计的供给和需求失衡的表现
我国开展环境审计起步较晚,审计方法有限,审计手段不全,审计功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受审计资源的限制,环境审计工作总量占政府审计工作量的比例较少,环境审计在政府审计工作中还算不上主流。从我国环境审计的实践情况来看,总的来说环境审计处于供给量不足、供给深度不够、需求相对过剩的失衡状态,具体表现在:
(一)环保部门和社会公众对环境审计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环境治理起步较晚,环境审计开展较迟,也缺少系统的环境审计理论阐述。这种状况导致环保部门内部相当数量的审计管理者对环境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审计机关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数量和投入环境审计的力量都相对较少。社会公众环境意识淡薄,对环境审计关注较少,对其具体实施情况不了解,缺乏强烈的环境管理、环境审计需求,难以推动环境审计的广泛开展。
(二)环境审计内容和范围比较窄
目前多数环境审计项目的审计内容是环保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环保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而对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效益、效果关注不够多,环境绩效审计开展较少;在审计项目选择上,已开展的一些项目多是出现重大问题才去审计,对重大环境保护项目、生态建设项目关注不够,对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环境审计的作用主要限于消极的防范,远未起到环境审计应有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三)环境审计缺少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
环境审计依据既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审计组织开展环境审计的前提。尽管我国现已颁布了6部环境保护法律,13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保护法律以及395项环境标准,基本形成了审计及环境法律法规监督体系,但未出台具体的环境审计实施指导规范及审计评估标准。由于缺乏相关的审计依据或评价标准,审计人员在对环境效益进行评价时有难度,审计风险较大。
二、环境审计的供需失衡的成因分析
公共物品的产生,源于一个社会中人们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有需求才会产生供给。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的两个方面,供求机制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机制。在市场运行中,供给是受需求制约的,需求也是受供给制约的,没有供给就没有需求,没有需求同样也没有供给。环境审计是公众共同利益的体现,是社会公众的公共需求,环境审计的供求水平受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环境审计的供给量及供给方式受环保部门工作的影响
对于环境审计的供给而言,由于环境审计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决定了兼具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市场不可能提供环境审计,这是因为:一方面,非竞争性使新增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这就意味着,如果按边际成本定价,环境审计必须免费供给,这样,私人部门供给环境审计的成本无法补偿;另一方面,非排他性使环境审计无法从技术上排他,“搭便车”问题不可避免。这样,私人部门供给环境审计的成本就不可能通过市场得到补偿。所以环境审计的私人供给会导致低效率,只能依靠公共部门,需要政府行动来实现有效供给。因而从理论上来讲,政府应该是环境审计的主要供给者。而政府考虑实施环境审计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官员的偏好、财政收支状况、环境审计成本等,其中官员的偏好因素至关重要,其他因素通过影响官员的决策环境进而间接影响环境审计的供给。环境审计对象和范围的确定都是基于对上述各因素的综合分析而进行的,而官员行为偏好会影响到审计项目的最终确定。
(二)环境审计的需求受社会公众各不相同的决策环境的影响
与公共物品的供给相反,公共物品的需求方是社会公众,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人们根据各自面临的不同情况,选择将一个产品作为私人产品,或选择将其置于公共领域,成为公共产品。产品之所以成为公共产品或私人产品,从根本上说,是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人们选择的结果。这样一来,分析公共物品的需求,着眼点不再是政府的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而是社会公众的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就环境审计的需求而言,其需求方是社会公众,社会公众对环境审计的需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社会公众对环境审计需求的因素是社会公众所面临的各不相同的决策环境。
一般认为,人们面临最主要的决策环境因素是经济发展阶段、公众消费文化结构和环境审计对决策人的相关程度。经济发展阶段和公众消费文化结构决定了人们对环境审计的需求程度。环境审计对决策人的相关程度则决定了人们对环境审计选择的个体差异。当环境审计对决策人的相关程度差异体现在不同群体的决策人之间时,就会造成这些群体对环境审计选择的不同判断。人们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表现在行为上,是他们愿意放弃一部分私人产品的消费以换取公共产品,换言之,人们为了获得公共产品,就得纳税。政府筹集资金的渠道固然多种多样,但本质上都是居民纳的税。因此,人们对环境审计的需求最终会影响环境审计的供给。从根本上说,环境审计的需求决定着环境审计供给的种类、范围、质量等各方面。
(三)环境审计的供需动态均衡分析
正如私人产品的均衡由私人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同时决定,环境审计这一公共物品的均衡也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同时决定的。但是环境审计供求均衡有其特有的规律,当环境审计的需求与供给大致相符时,即环境审计供给与需求的品种相似、数量相似、结构吻合时,环境审计供求达到结构均衡状态;当环境审计的需求与供给不符时,环境审计出现供求失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政府提供的环境审计不是公众所需要的(或大大超出公众的实际需要),而公众需要的环境审计政府恰恰没有提供(或提供的量严重不足)。由于环境审计的供给和需求的立足点和决定因素不相同,因此,环境审计更多地处于供求失衡状态。
三、实现环境审计供需均衡的相关对策
根据环境审计的公共产品特性及其特点,以及我国环境审计供不应求的失衡状态,实现环境审计供需均衡,首先要有效地刺激人们对环境审计的内在需求,因为需求对供给起着根本的导向作用;其次应提高环境审计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因为供给是决定性的平衡力量;最后还应让供给和需求形成良性互动。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刺激环境审计的需求以及促进其供给来实现环境审计供需均衡。
(一)加强社会公众对环境审计的关注
首先,强化纳税人意识是激发公民对环境审计需求的重要途径。增强纳税人意识,有助于增强了解环保部门工作绩效的动力,以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其次,由于环境问题是事关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受到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因此审计机关有必要就审计中遇到的重要事项的内容、审计程序、审计过程和结果等采用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这样可以提高环保资金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让人民监督环保资金的审计结果,同时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威信和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增强审计监督的力度,进一步刺激社会公众对环境审计的需求。
(二)建立环境审计需求表达机制
由于环境审计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是分离的,社会公众是环境审计的需求者,政府为供给者,二者的利益导向不同时供给和需求经常脱节。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建立一种把供给和需求连接起来的需求表达机制,使政府提供的环境审计带有公众需求的意向。可以通过媒体等方式将政府拟进行的环境审计项目公之于众,由公众票选其最关心的,了解公众的需求及导向,由此来明确审计项目的范围、对象、目标与资源等的配置。
(三)提高环境审计相关人员综合素质
环境审计相关人员可分为环保部门政府官员和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人员。环保部门政府官员的行为偏好会影响到审计项目的最终确定,而且我国现行审计体制下,环境审计工作的安排与环保部门领导的工作职责、政绩评价甚至个人偏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此,要保证环境审计的有效供给,需要对官员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一方面,可以通过宣传、学习等方式改变政府官员的观念意识,增强他们对环境审计的认识;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对环境审计的立法监督,使环境审计拥有法律保障,降低环境审计受官员行为影响的程度。此外,优秀的环境审计人员可以保证环境审计供给的质量。环境审计作为审计的新兴领域,对广大审计人员来说,还较为陌生。要顺利地开展环境审计,高素质、专业化的审计人员必不可缺。因此,应当重视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的培训,建立有效地奖惩机制,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四)加强审计成本控制
从资本投入角度看,由于环境审计这一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并且具有非盈利性,环境审计经费主要来自财政预算,其数量有特定限额。如果实施环境审计的成本低,则可供实施的环境审计项目多;如果实施环境审计的成本过高,则可以实施的环境审计项目少。因此,环境审计实践中应合理控制实施成本,以改善环境审计供不应求的失衡状态。
(五)完善环境审计制度
完善的环境审计制度可以保障环境审计的有效供给。我国要开展环境审计,首先必须对环境审计立法,扩大权限。同时,要使我国环境审计进行有序、监督有力,就必须尽快制定、健全环境审计规范和评价标准,以法规的形式规定出环境审计的内容、范围、方法、程序、具体实施办法和报告准则等。使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使环境审计走向法制化、规范化。
上文分析了刺激环境审计需求和促进环境审计供给的方法,但是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环境审计供需的均衡,仅仅强调供给或者需求都是不可取的。要实现环境审计供需互动,首先,应将人们对环境审计的需求通过一种需求表达机制表达出来。其次,审计机关要根据人们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环境审计,并将审计结果通过公告机制传导给需求者,需求者再通过反馈与监督机制将对环境审计信息的建议反馈给审计机关。最后,审计机关根据需求者的建议改善环境审计,以不断满足人们对环境审计的需求。在供需互动过程中,环境审计供需逐步趋于均衡,从而促进环境审计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春,陈晓媛.环境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 中国审计学会调研组.关于环境审计课题的调研报告[J].审计研究,2009(2):3-4.
[3] 杨丽萍.改进和加强政府环境审计的思考[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2):92-94
[4] 李丽青.我国环境审计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J].会计之友,2009(5):72-73.
关于审计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4
关键词:高校政府采购管理 内部监督 监督机制
政府采购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环节,主要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以财政资金实现购买、租赁、委托,从而获得货物、工程、服务的行为,属于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机制。高校运用的教育经费为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随着高校制度变革的不断深化,各大高校规模逐渐扩大,所需资金日益增多,资金流的增加对高校采购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来,我国诸多高校均实行了集中采购,其限额以上的各种设施设备、大宗物资、基建工程等相关采购均以公开招标形式开展,这为高校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高校政府采购实施过程中,内部监督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探讨高校政府采购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对高校政府采购内部监督工作水平提升有着极大推动作用。
一、高校政府采购内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监督制度不健全
政府采购工作实践性极强,而政府采购与监督工作的开展应强调制度的重要性。《政府采购法》为其基本法,但许多内容均是原则性条款,实际工作中缺乏执行性,很多高校并没有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使得采购工作本身没有固定的程序和依据,监督也就变得流于形式,没有系统性。比如政府采购的预算监督,通常高校资金来源多,准确、有效的估计资金到位时间存在困难,很难编制准确的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预算监督也就无从谈起了。学校内部集中采购机构工作制度不完善,导致了学校内部采购监督制度不健全,难以形成有效的互相监督与制约。
(二)采购组织体系不合理
高校中的采购组织体系尚待完善,比如并未深层贯彻政府采购要求采、管分离原则。通常政府采购存在三个当事主体,管理监督者、执行者、使用者,诸多高校中的采购管理监督与执行工作并未深层分离。大多数高校均是以项目进行分类的,均是将集中采购分为归口基建、房产、设备、后勤,以此为职能部门进行管理,亦或者是成立专门的采购中心,形成集中归口管理及实施,可以说是同个采购部门对需要采购的项目进行管理与执行。管理与采购工作不分离,会导致采购方式确定任意性大,这时的监督工作缺乏客观性与公正性。也有许多高校采购者及采购部门均兼顾着合同签订与验收、付款等方面工作,从而导致高校政府采购内部监督机制非常缺乏。
(三)采购监督工作不全面
许多高校的政府采购工作涉及内容很多,可包括采购预算计划编制、论证立项、选择采购方式、采购信息披露、供应商资格审查、签订采购合同、履行采购合同与验收及结算、效益评估等方面工作。政府采购监督应强调整个过程的监督,要着眼于采购计划编制工作开始监督。采购工作中应保证监督极具力度,确保采购活动全过程的有效监督;我国许多高校政府采购计划编制及审批程序根本没有相应的监督,政府采购计划编制及执行任意性较强,且没有有效的约束力,更缺乏对招标准备工作公平、公证的监督,投标人资质审查监督工作不严格。许多高校采购监督部门仅注重招标采购活动中的评标工作,且许多高校采购监督部门不参与采购方式审批,就会导致非招标采购活动成为监督盲区。
(四)信息来源不及时
高校采购机构与监督管理机构没有形成规范有效的沟通方式与制度,这时的执行工作与监督工作脱节,监督滞后,对采购工作不能形成有效的制衡。亦有许多高校并不注重政府采购活动中产生的信息,或者是政府采购法规与制度、流程均未被及时披露,导致采购工作不透明,缺乏应有的监督。
(五)政府采购监督方法不足
政府采购监督工作均是以学校政府采购管理机构、财务、审计、纪检、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负责,所采用的监督方法仅强调采购项目监督的重要性,大多是仅施以评标监督、参与验收监督、对招投标档案文件事后抽查,这时便缺乏完整的监督机制,监督方法有待完善。
二、高校政府采购内部监督机制问题处理对策
(一)加强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性
高校展开政府采购工作时,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工作开展情况适时调整方案,确保各项采购制度落到实处。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制度,根据采购需求编制相应的采购预算,以此提高采购工作可操作性,以便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完善的预算制度应强调预算主体与内容的重要性,要严格审批程序和预算调整程序;政府采购项目应全面调研论证,并编制详实的调研报告,组织专业人士对报告进行审核论证;经论证后,通过审核的项目方可展开实施;政府采购项目调研论证与计划制定应与教学科研工作需求相结合,尽可能大的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应对高校政府采购范围及其形式严格规定,并对其施以明确的界定,从而有效加强其范围规定有效率,以便提高采购效率,确保采购工作的可靠性;对采购程序及其工作制度严格规范,并与各个部门积极配合,严格落实各项监管工作,从而形成合理的监督与制约机制。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投诉、举报、处罚制度,为政府采购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尽可能防止社会中违法乱纪行为进入学校,提高高校建设水平。
(二)加强政府采购管理监督组织体系健全性
应根据实际情况健全高校内部政府采购管理监督体系,从而全面掌握高校政府采购各项工作流程。具体而言,应以高校实际发展情况编制相应的政策制度,并严格明确工作程序,构建信息反馈途径,以增强对采购部门及监督部门工作的严格管理。必要时应构建采购中心,从而合理指导政府采购部门各项业务有效运营,构建完善的高校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与组织体系,确保高校政府采购内部监督工作有序运行。
(三)加强政府采购监督工作全程性
高校政府采购工作主要是申请、采购、验收、付款等项工作,涉及到项目使用单位、采购、验收、财务等部门。监督工作实施应注重各部门各司其职,确保采购工作均经过授权批准,以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采购方式,确保采购工作符合各项规定,而这些工作均应于事前、事中、事后以针对性措施进行监督。其间事前监督工作应尽可能防止所购物资,设备无法满足各项需求或采购工作重复浪费,要有效确保采购项目中的购置计划与资金均符合实际情况,从而有效防止采购工作不按计划进行,或是缺乏充足的经费采购;再是以采购实际情况立项,确保其符合各项规定,但实行之前应严格论证监督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事中监督应选择适当的采购方式及供货商,确保采购决策与招标工作科学有效,应高度关注有无执行《政府采购法》及其相关文件规定,确定所选择的采购方法是否合适,对达到法规与学校采购制度规定金额以上的项目进行招标采购,保证招标采购工作按规定运行;事后监督则应强调合同、验收、付款审查、履约情况的及时跟踪,高校政府采购参与主体应以合理的监督措施展开监督,要及时发现其间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处理策略,注重校内采购部门工作人员思想教育,学校也应对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落实严格监督。
(四)加强政府采购信息沟通与披露及时性
高校政府采购监督部门应对各项采购活动严格监督,且增强学校政府采购职能部门及监督部门各项信息的沟通。应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政府采购定期报告制度,高校政府采购部门应选择规定时间为相关部门上报已经完成的采购情况。学校政府采购领导部门要尽可能掌握实际情况,从而选择重点项目展开事后监督检查工作,亦或是严格监督采购项目事前工作,确保采购项目事中监督工作有序开展。根据实际情况促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应于学校局域网上展开政府采购信息查询与统计、交易等功能,而这强调的是电子化政府采购。通常政府采购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应以电子系统确保操作工作有序开展,从而确保政府采购活动公开统一,保证各项工作安全通畅,高效便捷。高效政府采购部门应于规定时间,把政府采购法规制度与项目、程序、要求、结果等信息尽数公开,从而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
(五)加强高校内部政府采购监督方式创新性
为了提升高校政府采购监督水平,应根据实际情况创新高校内部政府采购监督方式,其间主要是专项检查与日常监督、全员监督等项工作。专项检查工作包括纪检、财务、审计、资产等部门,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其结合成检查组,从而严格检查政府集中采购部门及其项目使用单位,确保政府采购制度执行检查科学有效。日常监督则强调将执行政府采购制度的问题纳入审计工作中,并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日常监督机制。此种日常监督工作对学校内部集中采购机构各项工作有效控制,并提高政府采购人员工作效率;日常监督结果有其特定的格式,从而形成有效的监督报告,再将各种数据信息于全校范围内公布;全员监督注重采购组织单位聘请具有相关学科技术资格且经验丰富的教学科研人员,让其检查高校中政府采购工作。监察员应对学校内部的各部门进行定期不规定的检查,且应赋予其相应的权利,政府采购监察员应将学校的实际情况上报给领导小组,再对业绩好的监察员给予相应的表彰。
三、结束语
健全高校政府采购内部监督机制十分重要,可有效提高资金应用效益,以确保高校政府采购行为公平、公开、公正,这亦是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应不断完善的一项工作。高校政府采购内部监督机制能够保证政府采购工作有效运转,而我国高校政府采购水平不断提升,但其内部监督机制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本文探讨了高校政府采购内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政府采购内部监督机制问题处理对策,注重政府采购制度完善性的加强,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政府采购管理监督组织体系健全性,并充分加强政府采购信息沟通与披露及时性,加强高校内部政府采购监督方式创新性,为高校政府采购内部监督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司伟娟.浅析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J].财会研究,2014(06)
[2]王晓燕,万国良,李青.构建高校绿色采购监督机制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7)
[3]师秀清.高校政府采购制度的应用及完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2)
[4] 刘威,葛文宏.高校政府采购内部监督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中国市场,2014(49)
关于审计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5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民政系统紧紧围绕改善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三个方面,统筹兼顾,真抓实干,落实“四比四看”精神,即比创新改革看办事效率、比联系群众看群众评价、比服务大局看工作举措、比争先创优看工作成绩。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突出表现在:
一、比创新改革看办事效率:一是提高标准,民生保障水平不断增强。与全市同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三无人员供养、精简退职职工补助标准、孤儿标准、重点优抚对象补助标准有序提高,全年发放各项民生保障资金9000余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5.6%。获得2014年度“全省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县”称号。二是面对特大洪涝灾害,积极争资恢复倒房重建。“5.25”洪灾后,中央、省、市共下达倒房重建资金3280万元,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429万,共计4709万元,加上冬春救助资金460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3倍,目前全县已恢复重建住房746户、3751间,修缮房屋948户。三是基层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确定了社建设的发展目标。城市社的升级改造基本完成,大力开展”和谐社、农村精品社”创建活动,涌现出了镇滨河社、福田镇边塘村等示范点。加强了全县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明确了发展方向。四是公共社会服务能力不断优化。社会福利、养老事业快速发展,民政局连续几年获得全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通过争取项目资金,福利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老年协会和颐养之家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力推进。2014年我县新设立7个居家养老站点、12个幸福院、2个颐养之家,加上婚姻登记中心标准化建设资金共计争取资金109万元,较2013年增长41.5%。四是扶贫开发方式多样,成效显著。以实施整村推进为重点、以扶贫移民搬迁安置为突破口,实施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并举措施,真抓实干,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整合资源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帮扶,完成总投资2042.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倍。
二、比群众工作看群众评价。通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找问题,不断改进作风,建章立制,以“大爱民政为百姓,真情服务暖民心”为抓手,开展六项活动,充分体现民政事业为人民的理念,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科级以上干部深入开展了“入户结亲”、“下访听诉”和“开门纳谏”,各自回到自己的成长地走访了老党员户、社情联系户和困难户,听取了不少建议和意见,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宣讲民政政策。积极开展基本业务服务规范化建设活动,实行“一站式”服务,制定《首问责任制》、《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十多项工作制度,并上墙公示,使日常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通过宣传册、展板等方式,把相关政策法律、业务流程告之群众,让办事群众一目了然,快速办理相关业务。逐步形成科学、规范、适用的服务体系。打造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提高办证效率,在婚姻登记中心开展“龚全珍式”窗口单位建设,以真情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在全县民政系统开展“学习龚全珍、争做贴心人”活动,确定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二为“下访日”,深入挂点乡镇村社,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今年我县遭遇“5.25”洪涝灾害,为帮助灾民恢复重建,我局干部积极协调整合资源,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现在,机关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可喜变化,即:加班加点干工作的多了,上班迟到早退的少了;同志们一起研究工作的多了,扎堆闲聊的少了;接待办事群众让座倒水、态度热情的多了,不理不睬、敷衍应付的少了。全面完成了民生工程各项指标,未出现违反八项规定被通报事件和个人。
三、比服务大局看工作举措。一是重点项目进展迅速。县级社会福利中心于2013年3月经市发改委批准立项,该项目选址在镇村乡水井村交界处,占地140亩,已争取省民政厅福彩公益金600万元、省发改委项目资金300万元。该项目于2014年3月完成总体规划设计,9月底完成征地丈量,下拨征地补偿资金300余万元,目前已完成附属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年前确保工程启动。二是招商引资,鼓励兴办民办养老机构。目前泛华集团股份公司、省国会老年生态颐养有限公司两家有意向在镇、水库投资办养老院,正积极会商当中。三是乡镇敬老院升级改造持续开展。镇、杨岐乡积极申报省级项目,抓紧选址推进敬老院新建进程;福田镇、长平乡、东源乡、彭高镇敬老院努力筹资,将敬老院硬件设施按省四星级敬老院标准改扩建,使五保老人共享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乐享晚年。四是全面开展低保清理整顿工作。县委将低保工作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专项整治工作来抓,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对城乡低保进行复查并建立加强动态管理长效机制的通知》栗府办字[2014]21号文件,县民政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县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规程的通知》栗民字[2014]24号文件,县委组成多个工作组,进村入户实地排查,落实评审团制度、监督举报制度、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全县共设立城乡低保永久性公开栏162个,设立低保政策公开栏170余个,印发低保政策宣传资料2万余份,今年共清理低保对象达到1617户,3331人。五是严格程序依法行政,全面完成第九届村级换届选举。我县出台了《关于印发县村级换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栗办发[2014]15号),县委县政府以纪委牵头抽调了近70名干部对全县所有行政村进行为期2个月的经济责任审计。同时,县人大组织县村建办、县民政局积极开展“基层政权调研年”活动,了解掌握村级换届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出台《县村级组织建设调研报告》(栗人发[2014]37号)报县委县政府。我局开展了“村务公开、财务审计、民主评议、民主议事、目标承诺”为主要内容的“五项活动”,制定了《县村务居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混乱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深化村民自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法律法规学习和培训工作。向全县10个乡(镇)发放了《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手册》近1000本,《第九届社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手册》近100本,切实做好《村委会组织法》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办法》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正有序进行。
四、比争先创优看工作成绩。一年来,民政局内强管理,外树形象,热情周到,优质服务,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评。一是经省民政厅考核,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获得2014年度“社会救助先进县”称号。二是县民政局代表全市申报了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三是获得全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四是在“5.25”救灾工作中,我局刘本荣、兰小花获得全县救灾先进个人称号。五是长平乡敬老院钟永刚院长,荣获全县“龚全珍式”模范人物称号,同时获得全市“敬老孝亲个人”候选人提名。六是局退休干部巫光平,为群众帮扶济困,为村子谋划发展。10几年如一日,在镇永红村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同时捐款捐物,帮助困难学子就学,老人养老。他的事迹被日报、大江网等广泛报道。七是我县慈善会不但大力募集资金扶危济困,还积极引导各协会组织投身到爱心志愿服务中来。2013年成立的县志愿者联合会,在两年时间里组织了“赈灾义演”、“情系敬老院”、“义卖助学”、“走进特殊学校”等90余次公益活动,带动了县近5万人次参与志愿活动。长平乡人民教育奖励促进会,坚持助学20余年,会员2000余人,发放奖励资助金52万余元,成为省市闻名的爱心组织。八是积极构建精品社,加快基层发展步伐。今年,福田镇福田社获得全国减灾示范社称号,镇滨河社获得全省减灾示范社称号,福田镇边塘村获得全省农村精品社称号。九是为拓宽县级福彩公益金筹集渠道,我局努力创造条件,积极申报,省厅批准在我县设立“中福在线”站点,这是全市第一家县级站点。4月9日,位于中强步行街的“中福在线”站点正式运行,销售一路上扬,10个月实现销售收入1200余万元,按照10%提取公益金,每年将增加县本级福彩公益金超百万。将全部用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孤残儿童救助、贫困学子助学等帮扶项目和弱势群体的资助。在保障民生、推动发展、构建和谐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十是全年未出现一起效能督查通报事件,依法行政被投诉事件,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个人等。
关于审计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6
一、西街道办事处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
西城街道办事处农经站现有三人上班,其中一人为站长;就农村财务管而言,一人为“村帐乡代管”(现按要求全市推行农村财务委托制)的会计,一人为出纳(主要管理帐户和单据)。从2003年起全市要求实行“村帐乡代管”,做到每季度做帐一次,并在每次做帐结束后由办事处农经站打印好财务公开表,在各村进行公布。通过一年多的运作,使全办事处的农村财务管理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广大农民对本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状况已有了基本的了解,并能较好的实施自己的民主监督权,减少了因农村财务问题引起的上访案件。通过实施村帐乡代管,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现在,全办事处绝大数干部职工和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已经认识到开展并实施好这项工作的好处,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实施村(社)财务委托。但是,也发现在农村财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尽管上级的规定和要求都很明白,但办事处的个别领导和部份村“两委”主要干部不把村(社)会计委托工作当作一回事,有个别人员还千方百计横加阻拦,人为地加大了工作顺利推进的难度。因而造成已经制定的各种制度在有的地方不能完全落实,致使在整体范围内制度执行不是很好。
2、财务管理不规范。由于制定出的制度在一些地方执行不好,形成了财务管理的诸多漏洞。如有的地方以白条收费并且对收取的款项采取不入帐而截留收入;有的地方不按制度规定采取现金结算,对超出备用金的部份现金也不及时存入银行,在开支上把钱用了再说,造成无法开展事前监督;有的地方出现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没有对口用在规定的用途上,而是将其挪作他用;有的地方的财务人员丧失原则,对集体资金采取未批先支,迫使审批人员对一些不太符合规定的开支无法拒绝支付。
3、财务公开有待进一步完善。有的地方民主理财组织还未健全,出现财务监督缺位;有的地方对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没有将财务收支逐笔公开,形成事实上的假公开。
4、财务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份农村财务人员对业务工作不熟悉,有相当一部份完全是新手,甚至不知道财务工作应该怎么做才好,致使农村财务工作难以在整体范围内达到规范化;有相当一部份村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不知道农村民主理财工作应该做些什么事情,要么认为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对于农村财务管理来说有“无尚大”的权力,不管财务制度的规定和实际情况,一味与村“两委”对着干;要么认为民主理财小组的设立是流于形式,对农村财务不实施监督,失去了民主理财小组应有的作用。进而造成有的地方的农村财务无法做帐和公开、有的地方的农村财务疏于监督,严重影响的农村财务管理和公开的质量。
5、财务档案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就调查了解的9个村(居)委中,财务档案立卷归档管理较好的有4个,只占44%;有的村(居)委的财务档案完全就象堆乱纸一样的堆放着,根本就不是什么档案,这很容易造成财务档案的丢失,致使财务档案失去连续性,进而影响相关经济活动的继续开展和经济纠纷的顺利解决。
二、听到的呼声和要求
1、加大推行农村财务“委托制”的工作力度。由于目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农民群众在知道农村财务管理“委托制”的好处之后,纷纷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工作部门加大农村财务管理实施“委托”的工作力度,以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加强培训。每年针对农村财务人员、村(居)委主要领导、民主理财小组人员举办专门的培训班,以提高他们管理和监督农村财务的素质和能力。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领导要认真听取群众对农村财务管理的要求和意见,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学习,提高对农村财务会计“委托制”的认识,加强对实施农村财务委托制的领导,强化实施农村财务委托的措施,按照已经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搞好农村财务的委托,规范全市农村财务的管理。切实杜绝不合规、不合理的各种开支,将农村集体资金用在“刀刃”上,使有限的农村集体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乡镇、办事处的领导要把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到政治的高度摆上日常工作的重要议程,做到亲自过问,督促相关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做好各自的相应工作。
3、规口管理专项资金。对所有属于村(社)集体的资金,包括上级相关部门下拨的各种专项资金都纳入财务帐内核算,形成一个漏斗下;实行银行帐户结算和管理,杜绝现金结算,保证各种农村集体资金的安全运行和合理运用,便有限的集体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4、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财务民主理财机构。按照《南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农业局关于做好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工作的请示的通知》(南川府办发[20**]98号)的要求建立健全民主理财机构及其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民主管理,促进农村民主理财工作的规范化。并按照全市统一明确的农村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程序和方式搞好农村财务的公开,做到每笔开支都进行详细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提高民主理财的质量。
5、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农村集体财务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层层安排培训经费,对下一级农村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做好村级财务人员、村级“两委”负责人、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三个层次中与财务相关的人员的财务培训,以提高其素质和工作能力。
6、加强农村财务审计,严肃财经纪律。乡镇、办事处农经部门要按照业务部门的要求和安排,做好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工作,并对审计的情况及时向群众公布;对查出的问题要按照财经纪律和相关制度的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达到查处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促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进程。
财务调研报告(二)
中小企业财务状况
(一)调查的内容
我们将企业的财务人员设置、帐册设置、核算状况等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具体包括1、财务人员设置情况,包括:
1、岗位设置状况,是否设有总账、出纳、保管。
2、人员素质情况,包括是否有专业证书、是否专职等。
3、账册设置情况,包括设置是否齐全,记载是否及时,账账、账证、账实是否相符。
4、成本核算是否准确、真实。
5、抽查主要原材料、产成品、现金是否与账面相一致。
(二)调查的结果
在调查年销售额300万元以下的50户中小企业中,
1、岗位设置不全,或不规范的40户,占调查户数的80%
2、账册设置齐全32户,占调查户数的64%;记载及时,或基本及时的20户,占调查户的40%;帐实相符5户,占调查户数的10%
3、成本核算准确、真实的15户,占调查户数的30%。
4、盘存主要原材料、成产品、现金与账面相不一致45户,占调查户数的90%.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中小企业纳税人在财务上存在问题。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调查的结果是令人吃惊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的?
一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部分纳税人产生了重生产经营管理,轻财务核算;重营销队伍建设,轻财务人员培训。少数纳税人文化层次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欠佳,不能按照《征管法》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建账,主观随意性太大,收支无发票,收入随意报,记账的业务只是非开票不可的业务,有的记账只是形式主义,为了应付税务机关。
二是财务人员、办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新办企业不断增加财务人员紧缺,老会计有一定水平,但一人代几个单位的帐,时间上不能保证;新会计不是缺理论知识,就是少实践经验;更主要的原因是企业是老板,工资由老板发,不听老板的就被炒鱿鱼,所以会计只能根据老板提供的票据“做账”、“圆账”。
三是税务部门管理不到位。税务部门特别是管理部门由于工作的千头万绪,疏于对纳税人的财务管理,不能按照征管法的要求加强税收征管,部分税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遇到问题不是很好地对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以整改,而是回避矛盾,将纳税人存在的问题私自消化。在系统内部,对税务人员的执法责任追究重于书面与形式,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税务人员思想上产生麻痹,得过且过的观点左右了少数人的执法行为。
四是现行法律法规对纳税人未按规定建账的处罚较轻。对纳税人未按规定建账的处罚,征管法第六十条第二项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设置账簿、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如纳税人偷税数额较大,而故意销毁或隐慝账簿凭证的,税务机关最多也只能给予纳税人罚款一万元。
五是现行财税法规对财务不健全缺少切实的、有效的、统一的界定方法。有的条文只是把“账证不全”、“不能准确的核算销项税金、进项税金、应纳税金”笼统的称作财务不健全,但具体的什么叫做“账证不全”、什么叫“不能准确的核算销项税金、进项税金、应纳税金”没有完整的、清楚的、统一的,操作性强的量化的标准,计算的规范尺度,“不全”、“不能准确”应达到的程度是什么,让人感到模糊不清,财务状况是否健全难以界定且费时费力,税务管理人员无法把握财务不健全的“度”,客观上造成税务人员疏于对这类问题的管理。
三、加强管理的思考
切实加强中小企业纳税人会计核算与账册管理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已迫在眉睫,经过思考,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税法宣传。坚持日常宣传与宣传月宣传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税法意识,使广大公民牢固树立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和偷税漏税违法的观念,让纳税人心中有“税”,明白“诚信纳税”与“诚信做人”一样重要,明白“诚信纳税”与“商誉”一样的有价值。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税法宣传,通过会计例会、业余税校等阵地进行经常性税法宣传,通过纳税评估、涉税事项调查等进行专项辅导,促进涉税专业人员专业知识提高。通过税法宣传教育,使中小企业业主明白从“诚信做帐”开始“依法诚信纳税”。
二是强化办税人员的培训管理。办税人员是联系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桥梁,是税法宣传声音的传播者,是决定征管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应以办税人员管理为突破口,实现诚信做账意识的增强。
1、建立办税人员档案,成立办税人员协会,明确分片办税负责人,通过自律组织,交流工作体会,提高业务。
2、加大管理力度,坚持办税人员例会制和考核制,定期进行活动,宣传税收政策法规和税收征管工作要求。建立《办税人员考核登记簿》,重点考核财务核算水平、日常工作能力、工作业绩,通过日管、纳税评估、涉税调查来综合评价。
三是严把认定关。税务认定中涉及到对账册、凭证管理的有一般纳税人预认定、正式认定、年检和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等,在各种认定、年检、鉴定中,要严格把关,不能迁就,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符合规定不能让其过关。
四是减少责任区人员“不务正业”的时间。税务部门的绝大部分工作都会落实到基层管理分局,责任区的管理人员更千头万绪,经常要应付各种学习、考试、检查,不断要写小结、写心得、写信息、报报表,不但要管理、评估更要搞创建,每月到责任区巡查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个工作日。因此上级部门必须保证基层管理人员到责任区的时间,每月最好不少于12个工作日。
五是加大评税、稽查力度。纳税评估是管理的重要方面,在评估中发现账外经营、做假账一定要移交稽查部门处理;在稽查中发现做假账故意偷税的建议处于二倍以上罚款。
总之,切实加强中小企业纳税人会计核算与账册管理已迫在眉睫,但谁也不能指望一夜之间有个多大的变化,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全”,就是要求纳税人设置全总账、出纳、保管岗位,设置全相应账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