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范文1

按照周口市委、市政府指定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结合对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财政紧紧把握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重心,在新农村建设资金安排上重点做到“四个倾斜”。一是向新农村产业发展领域倾斜。整合农业发展资金,支持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提升优势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通过银农合作、担保贷款、财政补贴等多种形式,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鼓励支持有较强就业吸纳能力,着力构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二是向新农村环境建设整治领域倾斜。加大对村容村貌的整治力度。加大道路硬化、亮化等基本建设投入,重点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建设,加强环境美化绿化,促进村容整洁、村貌改观。三是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领域倾斜。加快农村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财政服务水平。四是向农村社会保障和就业领域倾斜。

二、为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要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多方筹集资金的原则,着重从五个方面入手筹集建设资金。一是合理安排预算内资金。按照年初预算安排,整合预算内存量资金,保证新农村建设在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对于新农村建设领域预算追加部分,严格按照市政府决定予以足额保障。二是调剂增量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周口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当年财政预算超收部分的50%作为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为落实这一政策,一方面,市财政拟准备先期筹集一部分资金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保证今年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年底根据市财政增收情况对专项资金做进一步调整;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创收力度,扩大财政收入增量,尽可能地保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增加。三是指导乡镇财政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增强对乡镇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指导,按照农村工作会议关于“各乡镇要将财政留成基本需求外的50%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周口市财政拟对乡镇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情况进行监督指导,要求各乡镇对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单独记账,并实行季报表制度,保证乡镇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规模。四是积极争取上级新农村建设资金的重点项目,建立新农村建设项目库,以项目库为依托,协同有关部门对重点支持的项目进行论证、包装,积极争取市级专项资金支持,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资金保障。五是探索建立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其他筹资方式。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综合采取民办公助、贷款贴息以及市场化融资等多种方式,引导农民自有资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当中来。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范文2

关键词:满意度;农村居民;新农村建设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满意度是个体对某项事件的综合认知判断,作为一个认知因素,通常被用来衡量被测评事件的社会认可度,是反映个体主观认同感的关键指标。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已近十年,政府为新农村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人———农村居民对这项建设主观上是否有认同感?他们如何评价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政策?哪些因素影响着这些评价?明确这些问题有助于新农村建设工作持续有效的进行,有助于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使农村居民能真正分享和获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新农村建设开展近十年来,政府决策部门和学者对于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进行了一些研究。田野和赵晓飞通过对湖北省71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经济收入、惠农政策、教育、医疗、交通和干部作风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满意度影响很大,其中农村居民对惠农政策、教育、医疗满意度较高,而对经济收入、交通和干部作风满意度较低;进一步观察发现:农村居民满意度在其性别、年龄、有无孩子上学等方面差异不大,但在文化程度、收入来源与家庭人口数等方面差异较大。[1]刘成奎发现,湖北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满意度总体上为6.065,二级指标中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农业科技与培训、农田水利设施、惠农政策的满意度偏低;调查对象的家庭年收入、年龄、职业、受教育年限对其满意度提升有积极影响;强化湖北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支持、优先解决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如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和信息服务等)、规范乡村管理能促进满意度的提高。[2]陈前虎和汤婧婕以浙江省为例发现,浙江省5年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明显,但硬公共产品供给绩效优于软公共产品,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绩效优于政府的公共产品的供给绩效,政府层面公共产品供给绩效优于市场的公共产品的供给绩效,且区域差异明显。[3]李燕凌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受教育年限、医疗可及性、收入水平、农户有效灌溉面积率、农户距乡镇政府距离、农林技术站服务次数以及被调查者年龄等对湖南省农户公共产品供给的满意度影响很大。[4]杨静和陈亮认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应重点解决农村居民增收、医疗社保、就业机会、教育发展以及土地征用等问题。[5]由于研究目的不同,调查方案的设计以及研究对象的选取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每一个研究都会有不同的发现。但综合来看,基本结论是一致的,即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大部分村民的肯定,但某些具体政策的满意度低下。本文的研究也正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加入了农村居民对政策的认知和满意的度量同时发现了新的问题。

二、新农村建设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情况,湖北经济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组织师生于2012年对湖北省的村镇进行抽样调查,采取入户访谈的形式,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7份。本次对湖北省仙洪实验区新农村建设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3个具体项目。首先对这23个具体项目的满意度现状进行描述,然后对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来对总体满意度的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总体满意度的程度进行度量。(一)新农村建设满意度的现状对于衡量新农村建设满意度的各个调查项目,满意程度分为5个等级: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对应于各种满意程度的百分比分布如表1所示。从表1我们大体可知,农村居民对各项惠农政策的满意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对“国家粮食综合补贴政策”满意的达到72.28%,是满意程度较高的项目,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程度也较高,很满意和满意的累计百分比分别达到59.4%和77.32%,而对于“畜牧业生产补贴政策”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不满意所占的比重偏高。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新制度第一次让农村居民的养老有了社会保障的支持,虽然它还远远不能达到城市居民的水平,但对于世代只能依靠家庭养老的农村居民而言,这项政策的实施无疑是个好的开端,同时他们也有着更高的预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3年试行以来,已有大量的农村居民从中受益,由于这是一项自愿型的合作医疗制度,因此从逐年不断提高的参合率也可以看出他们对这项政策的认可,虽然大家对其报销比率低、报销手续复杂有一些抱怨,但总体而言是非常满意的。对于“国家粮食综合补贴政策”,受访者也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由此可见,农村居民满意的是那些能直接获得收益且实施到位的政策,不满意的是那些实际操作困难或者执行力度欠佳的政策,这也对我们在政策设计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在许多关于公共设施建设、教育文化、乡风民俗的调查项目中,受访者大多都比较满意,只是其中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中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较高,累计占到28.28%,这与调查组观察到的农村现实情况也是相符的。虽然样本村庄特别是纳入到新农村规划的村庄大多有阅览室、体育设施,但由于层次较低、种类单一造成使用率很低,而同时农村居民又非常渴望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参与各种文化活动,这其中便存在着供需矛盾,也就成为居民们表达不满的对象。(二)新农村建设满意度的比较分析表1只是满意度的一个总体描述,每一个调查项目的差异难以观察和直接判断,为了对各项满意度进行比较,我们采取了求平均值的方法来进一步判断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最为满意的项目以及最不满意的项目,以利于我们进行下一步的分析。首先对各调查项目满意程度赋予一定的分值,然后计算所有调查对象的平均满意度,再进行各项满意度的对比。满意度越高,赋值分值就越高,很满意为1分,满意为2分,一般为3分,不太满意为4分,很不满意为5分。通过计算进行排名如表2。满意度位居前5位的分别是对当地的通讯邮电设施的满意度、对当地用水用电的满意度、对乡村看病便利性的满意度、对乡村道路建设的满意度以及对乡风民俗的满意度。其中有3个项目属于公共设施和基本建设,说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并且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同。而“看病的便利性”的满意度排名第三是出乎调查组预料的,在以往的调查研究文献中,农村居民对看病的便利性始终评价不高,乡村医疗水平低下是抱怨的焦点,但此次居民的评价非常高,这主要基于调查村交通的便捷使得居民可以很方便地寻求医疗水平较高的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这说明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诉求可能从以前的便利性转变为经济约束。满意度居第5位的是对“乡风民俗”的满意程度,由于被访者大多是世代居住当地的居民,对于当地的乡风民俗熟悉认可是一种常态,再加村庄大多是在血缘亲缘基础上形成的,大家彼此熟悉了解,邻里间的互动也较多,因此大多数农村居民对当地的乡风民俗非常满意。满意度位居最后两位的分别是对“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对“畜牧业扶持政策”的评价,这与我们前面满意度的现状描述是基本一致的,农村居民对这两项政策的不满意在于他们并不知道政策有何具体措施,也没有看到政策实施带来的具体收益,或者是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帮助。满意度位于倒数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分别是对“村务公开情况”和“一事一议执行情况”的评价,这说明新农村建设中村级民主制度的建设有待不断提高,因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耕地占用、农企合作等事件,而农村居民对于此类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事件的参与要求也会很高。

三、新农村建设满意度的因子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3个具体度量项目,为了从这些度量项目中选择有重要影响的变量,我们采用了因子分析法进行信息综合,从而对新农村建设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因子分析法的主要思想是将众多错综复杂的变量按照相关性进行分组,使同组内的变量相关性高,而每组之间的相关性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让众多的变量归结为几个公共因子,以达到降维、便于分析的目的。在经济分析中,找出几个主因子,主因子代表反映经济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一种经济关系,抓住这些主因子就可帮助我们对复杂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借助stata软件,提取因子的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法采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倾斜旋转法,可得到旋转以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再经过不断的调整分析,最终选取了初始特征值大于1的7个主因子来衡量新农村建设总体满意度的因素(见表3)。7个主因子对样本方差的贡献和为63.14%,对于调查数据而言,达到50%以上就可以做因子分析,说明用这7个主因子代表原来的23个调查项目是有一定的把握的。7个主因子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如表4所示。主因子F1主要由b12、b14、b16、b17决定,主因子F2主要由e27、e29、e42、e43决定,主因子F3主要由e40、e41决定,主因子F4主要由e37、e38决定,主因子F5主要由e44、e45、e46、e47决定,主因子F6主要由e48、e49、e50决定,主因子F7主要由e32、e33、e34决定。就经济意义而言,F1代表惠农政策的实施,可称为政策因子;F2代表农村居民自身的经济条件,可称为经济因子;F3代表村庄的教育水平和教学环境,可称为教育环境因子;F4代表乡风民俗和治安环境,可称为治安文明因子;F5代表公共设施条件,可称为公共设施因子;F6代表村庄的民主程度和民主建设,可称为村级民主因子;F7代表医疗便利性及村容整洁,可称为医疗卫生因子。由回归法估计出因子得分,再以各因子的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出主因子对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满意度:F=(14.16%×F1+13.74×F2+8.56%×F3+7.24%×F4+6.92%×F5+6.84%×F6+5.69%×F7)/63.14%这样就得到了新农村建设总体满意度的衡量指标,在所有的影响因子中,F1政策因子的影响力最大,达到22.42%,F2经济因子的影响力度也达到21.76%,可见政策环境和经济因素对于满意度的影响力很大,其余因子的影响力都小于20%。F代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满意度,按照F值的大小区分满意状况,由于所有的数据都已经标准化,并且F值越小满意度越高,因此按照标准化后的均值0作为分界点,F<0则赋值为1,表示满意;F>0则赋值为0,表示不满意。样本区新农村建设总体满意状况为满意的占比67.1%,不满意的比例为42.9%,表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总体上是好的。

四、新农村建设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受访者的个体特征千差万别,他们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评价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为了了解形成不同评价的原因,我们将受访者的个体特征作为解释变量,寻找影响满意度的显著因素。根据满意度调查的理论、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调查组在样本区调查感性认识的结论,我们设定了以下的解释变量(见表5),其中调查表中设计了7个关于村基层组织组织实施的项目类别,如果样本村有该项目得1分,没有该项目得0分,汇总得分得到村基层组织的工作得分;调查表中设计了对各项政策是否了解的问题,回答了解得1分,不了解得0分,汇总得分得到政策认知度得分;调查表中设计了“您对自身健康状况及综合素质的评价”和“您对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较差得1分,不是很好得2分,一般得3分,较好得4分,很好得5分,汇总得分得到自我评价得分。为了准确了解新农村建设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我们利用所做的因子分析,针对23个满意度调查项目提取的7个主因子预测其分值,并计算出总体满意度的分值作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依然是以上的个体特征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从表6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年龄是影响新农村建设满意度的一个显著因素,在1%水平下显著。年龄越大,满意度越高;反之,满意度越低。同时我们将年龄、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和总体满意度做一个交叉分析发现,年轻人外出打工的机会多于老年人,对外面的世界更为了解,也更有奋斗的激情,对未来有着更多的预期,对现实的某种不满意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是改变现状的动力,而老年人则相对更安于现状,并且大多数一直居住在当地很少外出,亲眼目睹了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一点一滴的改变,对新农村建设更有认同感。第二,家庭经济条件是按照调查项目家庭的年收入得到的,令人惊讶的是经济条件过去普遍被认为是影响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在我们此次的调查中却并不显著。家庭的经济条件仅仅对教育环境的满意度以及公共设施的满意度产生显著的影响,即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对教育环境以及公共设施的满意度越高;反之。满意度越低。但家庭经济条件却对总体满意度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第三,受教育程度虽然不是影响总体满意度的显著因素,但它显著影响了F1政策因子和F2经济因子。这主要是由于农村高学历的人群不多,代表性不够,我们所调查的100位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3年,大部分人只有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第四,村基层组织为帮助村民走上致富之路而提供的各种措施是影响新农村建设总体满意度的显著因素,并且村基层组织提供的措施越多,村民的满意度就越高。从结果来看,与村基层组织工作得分在4分及以上的相比,得分为2分或3分的村庄以及得分为0或1的村庄的村民不满意的概率更大,并且这种关系在0.001水平下显著。村基层组织提供的各种致富措施实际上也就是基层组织为群众服务所尽的主观努力和付出,这种努力和付出能显著地反映到满意度的提高上。因此村基层组织的服务意识和领导能力对于新农村建设本身以及群众满意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农村居民的自我评价也是显著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之一。本次调查中我们设计了对自身健康状况及综合素质的总体评价以及对自身的适应能力的总体评价的问题,结果发现对自身状况评价较高的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满意度也较高。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近十年的新农村建设使农村居民的总体满意度达到67.1%。他们普遍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表示满意。与以往调研文献不同的是,此次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对新农合、新农保的评价非常高,总体而言非常满意,而对村级民主制度建设以及文化建设不太满意。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其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村基层组织的工作能力以及对新农村建设中政策的认识程度。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作方向可以逐渐从硬公共产品的投入转移到软公共产品的投入,包括村级民主建设村干部能力的培养、加大政策的宣讲和执行的力度等。

作者:胡静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田野,赵晓飞.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J].财贸研究,2010,(6):39-47.

[2]刘成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满意度分析———基于湖北省的经验数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6):3-7.

[3]陈前虎,汤婧婕.基于问卷评析的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绩效及特征研究[J].规划师,2008,(9):89-93.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范文3

关键词:DEA模型;云南省;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绩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066-04

引言

云南省简称滇,位于中国西南边疆,总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4 483万,资源总量居全国第六位。全省辖三个地级市、八个自治州,在五个地区设立行政公署;其下又设12个县级市、80个县、29个自治县。全省农村人口有3 740.2万,占全省人口的83.43%,少数民族人口1 4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3.85%。云南省自2005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产业调整优化为支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一五”期间,已完成2.7万个自然村的整村推进任务,培训转移200万贫困地区劳动力,实现基本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全省农村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农民纯收入稳步增加。2007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 200亿元,增加值突破72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5%和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634元,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云南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财政支农资金逐年增加。自1996年至2006年十年间财政支出年均增长33%。支援农业支出从1997年的39.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96.8亿元,年均增加24.3%。财政支援农业的资金主要投向农林水气象等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及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四部分。金融机构在农村建设中作用越来越大。2006年,云南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288.7亿元,农户贷款面达到66.4%。 2005年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8.5亿元,完成计划的102.8%,形成了政府满意、农户增收、企业发展、农行增效的多赢局面。但是云南省新农村建设仍然与全国其他兄弟省份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如何提高投融资的运行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提高投融资的绩效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如何提高投融资绩效,笔者采用了DEA模型分析云南省的财政支农、农业信贷、农户自主投资的综合利用效率,并与云南省各地州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调研情况进行检验,并对如何对有限的投融资金在新农村建设战略方向上加以利用进行相应的探讨,最终提出适合云南省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改善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文献回顾

关于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绩效的研究,研究文献较多,但它们的研究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刘革(2007)从财政支农的角度,运用DEA分析方法,对1995―2004年中国财政支农的规模经济效益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中的四年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其余的六年规模收益不变,影响国家财政支农绩效最重要的投入因素是支农支出的规模,其次是农村救济费的投入。朱乾宇(2007)从农村小额信贷的角度,分析了民族贫困地区大力推广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以农户小额信贷为手段的扶贫资金的投入方式来如何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和优化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主要认为支农再贷款制度应进行创新,扩展农信社支农资金融资渠道,正确引导其他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应加强对民族贫困地区农信社发展的扶持力度。缪小林(2007)运用1978―2005年云南省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别从财政支农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了云南省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认为云南省财政支农总量没有形成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主要是由于财政支农中的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正向冲击对农民收入均具有正的长期效应,但其支出比重较低;而财政支农中的支农支出正向冲击对农民收入产生效应不明显,但其支出比重较高。温涛(2008)运用DEA分析方法对“十五”期间各地区农村资金配置效率进行了宏观分析,认为西部农村投融资的规模效益明显低于东部地区,提出了相关的宏观的农村投融资指导政策。

以上的研究除了基本上以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为主,偏重于宏观的数量和理论分析,没有结合各省份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了各个变量的投入量问题,尤其是将数量分析与实证调研结合较少。

二、模型的建立

1.DEA模型介绍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以下简称DEA)是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W.W.Cooper和 E.Rhodes于1978年提出来的,评价部门间的相对有效性的决策模型。DEA是利用统计数据确定相对有效的生产前沿面,利用生产前沿面的理论和方法,建立非参数的最优化模型,研究相同类型部门间的效率差异。它的投入―综合模型是:

Minimize θ

该模型的生产可能集必须满足的公理体系及其经济解释是凸性公理、无效性公理和最小性公理[1]。该模型在本文中的意义是对n个地区进行投融资绩效的评价,其中X j 0表示第j 0个地区(决策单位)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的投入向量,Y j 0表示第 j 0个地区(决策单位)的产出向量,θ表示投入缩小比率,λ表示决策单位线性组合的系数。

2.DEA分析指标选取

评价指标体系是绩效评价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评价对象的利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是为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绩效评价提供一套量化的考核标准,具体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居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3]。关于本文根据国内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2]和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云南省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共筛选了8个指标作为综合评价的产出指标体系,筛选出3个指标作为投入指标体系。具体指标选取如下:投入变量为财政支农、农业信贷、农民投资,分别表示人均财政支农支出、人均金融机构贷款、人均自主固定资产投资;产出变量为人均农业GDP、人均乡企增加值、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城镇化率、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恩格尔系数、公路里程数。

3.数据来源

本研究从《2007年云南省统计年鉴》、《2007年云南省金融年鉴》、《2007年云南省小康年鉴》、《2007年云南省经济年鉴》以及从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取得2006年云南省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的截面数据。

三、分析结果

1.相对效率分析

DEAP2.1软件是Coelli T.J.基于DEA原理开发的。通过运行该软件,可以得到云南省16个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的变动规模报酬下的技术效率(VTE)和固定规模报酬状态下的技术效率(CTE)、规模效率(SE),具体运行结果见表1。

一般而言,技术效率为1的,表示其投融资是有效的,小于1为相对无效的。从对16个地区(决策单位)的投融资效率进行评价来看,固定规模报酬和变动规模报酬下的技术效率平均值都接近于1,说明云南省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是有效的。在固定规模报酬下,技术效率低于1的有六个地区,分别是:玉溪、文山、普洱、红河、德宏、迪庆,占37.5%。在变动规模报酬下,技术效率低于1的地区有:文山、红河、迪庆三个地区,占19%左右。尽管部分区域的农民收入、人均乡企业增加值、人均农业GDP等产出值较低,受人口、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但其财政支农投入、农业信贷发放、农户自主投入是相对有效的。

2.规模效益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规模效率(SE)等于1则表示该地区的投融资处于最佳规模报酬状态,属于此类的地区有10个,也是技术效率达到1的地区,它们代表着云南省比较好的新农村建设典型。规模效益小于1的,都属于规模效益较差的,其规模效益(SE)处irs的,表示该地区处于规模递增的状态,可适度增加三个方面的投入,如加大农业信贷的力度;在财政支农方面,努力使产出目标多元化,优先发展因地制宜的农业产业等等;正确引导农户增加投资。drs表示该地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状态,这类地区包括:玉溪、普洱、迪庆、德宏。这类地区应适当减少其投入,如玉溪市,是一个在云南省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但其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所以应整合农村的资源,分析当地农村的资源情况,提高其投融资绩效。其他三个地区属于典型的农业地区,近年来替代种植、旅游产业开发投入较多、农业产业转型较多,因为投资回收期较长,所以用近年的数据分析会出现上述的结果。笔者认为,这三个地区在几年后农村状况会有所改善。

3.差量分析

用DEA分析方法的松弛变量分析结果可以找到资源运用改善的方向和幅度,以此增加投融资运营效率,改善这些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整体效果不明显,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具体运行结果见表2。

松弛变量即投入或产出不足值达到DEA有效的目标值,表示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取值,即投入冗余值,表示产出指标的松弛变量取值,即产出不足值[4]。在表2中S1-表示财政支农投入的松弛变量,S2-表示农业信贷投入的松弛变量,S3-表示农户自主投资的松弛变量;S1+表示人均农业GDP产出的松弛变量,S2+表示人均乡企增加值产出的松弛变量,S3+表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的松弛变量,S4+表示城镇化率的松弛变量, S5+表示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的松弛变量,S6+表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松弛变量,S7+表示农村恩格尔系数的松弛变量,S8+表示公路里程数的松弛变量。运用这些变量可以计算出投入和产出指标的目标改进值。例如技术效率较低的文山,S4+=0.248,S5+=0.056,S6+=0.156,S7+=0.096,S1-=0.215,S2-=0.321,S3-=

0.096,说明增加财政支农支出,加大农业信贷力度,引导农户进行正确的投资,即可在城镇化率、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恩格尔系数,农民人均收入四个方面得到较大的改善。其他地区的投融资的改进目标也可以参照上述方法进行决策调整。

四、政策建议

通过运用SPSS11.0的聚类分析对DEA运行结果进行检验,可以看出云南省大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是有效的。有十个地区的规模效益为1,2个地区的规模效益递增,只有四个地区出现规模效益递减的情况。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支持下,随着各级政府的重视,增加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投入,农村生活状况有较大程度的好转,农民收入也有所增加。另外随着农民观念的转变,进行农业产业转型,积极改变土地经营方式,对新农村建设产生较大的推进作用[5]。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惠民工程。只有在适合各省省情的情况下在投融资的战略方向上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形成投融资的长效机制,才能使表2中农村各个具有改进潜力的产出指标得到相应的改善,也才能在现有的规模上高效率地利用有限的投融资金:

1.形成以资源为依托,深化产业链条,增收渠道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任何一个地区的农村想要发展,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投融资绩效的改善。利用现有的林地资源、旅游资源或者传统种养殖优势,这样可以减少资金回收时间,加快壮大当地资源产业的优势,并且要使当地的资源形成更深的产业链条,进而可以在如前所述的各个投入指标得到相应的改善。

2.在城乡结合地区,失地农民应运用财政补贴和自主投资积极进行其他收入的改进。在某些城镇化率较高的地区,由于土地征用较多,农民的收入可能得不到长期保障。这类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劳务输出的力度,投融资应偏重于发展新型的工业小区,增加就业培训,积极运用城乡结合地带的优势,发展与当地城市生活有关的新型农业产业等,这样才能使当地的农民收入得到长远保障。

3.某些农业产业增收较慢的地区,形成运用产业转型带动农民增收的发展模式。传统的农业会随着市场经济的波动受到不小的冲击,一些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地区在农民增收上遇到了瓶颈,通过具体分析可以看出相应地区的农村投融资没有实现规模效益,这在很大程度上跟当地传统农业收入增加缓慢有关。因此,这类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应根据市场的需要和当地地理环境的特点,增加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投入,利用投融资引导当地农民加快农业产业转型步伐。如曲靖市沾益县,利用国家退耕还林补偿政策,改变了当地的种植结构,发展“花椒+万寿菊”、“柳杉+藤梨”等生态农业产业,2007年人均收入增加近1 500元。

4.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效率的改善。例如祥云县下庄镇就属于这类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的典型。该镇的基层干部积极利用交通便利的条件、公路建设的财政补贴和农户自主投资进行统一规划新农村建设布局,兴办工业小区吸引省内外的社会资金投入,努力拓宽增收渠道,既解决了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土地利用效率,又使全镇的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和文化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07年全镇人均收入达到3 300元,七个自然村的人均受教育程度和基础设施条件都高于其他地区。

总之,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广,问题多而复杂。虽然有通用的理论作指导,但各省各地区农村的资源、地理环境、交通位置、农户素质等情况都不尽相同。新农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投融资绩效改善的方向会随着经济形势、时间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只有仔细分析各地农村的现实情况,健全农业投融资机制,构建多渠道的投融资方式,实施因地制宜的投融资绩效改进战略,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倪晓宁.基于DEA的潜在国内生产总值估算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统计研究,2004,(5):12-17.

[2] 李立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07,(1):45-50.

[3] 陈文杰.关于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J].浙江统计,2006,(8):9-11.

[4] 魏权龄.DEA的交形式生产可能集及其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2):62-69.

[5] 唐瑾.构筑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投融资新体系[J].农业经济问题,2001,(6):30-33.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Investment Financing of New Countryside’s

Construction in Yunnan Province Based on DEA Mode

LIN Bo, LIU Die-qing, FANG Qin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southwest forestry college, Kunming 650224,China )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范文4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不仅是宏伟的奋斗目标,更是生动的社会实践。一方面,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从四个方面理解和把握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自治区、市会议和主要领导讲话精神。一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性。要全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自觉克服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庄建设的片面认识。二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性。目前我国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县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城乡统筹,与经济转型战略相结合,努力实现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抓好抓实。四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实效性。要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使新农村建设能够给农民真正带来实惠。

另一方面,综合分析我县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形势,可以概括为任务艰巨,机遇难得。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范文5

在我们进行问卷调查的时候我发现了不少问题,表现除了我国的农名在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上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 扫盲工作应继续展开

在我们发问卷调查的时候我们竟然发现有好多中年的农名朋友不认识字,他们拿着问卷调查报告说我们不认识字该怎么办啊。对于这句话我们大学生是非常震撼的,国家对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人民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农村生产,不管是国家下达的重要文件,还是国家给与农村的科技技术支援,都需要农民朋友们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但是如果连最基本的字都不认识的话,这些农民显然是没有办法跟上时代的步伐的。

二. 思想教育应继续加强

在我们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当我们问及是否了解国家近几年对新农村建设政策时,许多人摇头表示不知道,当我们举例说到关于农村房屋建设,以及国家免除农业税等方面得话题时,他们才能意识到这些原来就属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只是他们平时都没有系统的了解过国家的新农村政策。 说明我们在平时就应该加强系统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系统的了解国家的政策,这样才可以让他们懂得政策,这样政策才能更好的为广大农民服务。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范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农民主体;良性互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为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全面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需要政府、农民以及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广大农民群众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另一方面,要在微观层面避免政府工作大包大揽,让政府更好地在宏观层面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主体力量无法解决好的具有公共性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关系的演进

(一)政府与农民关系的历史演进

政府与农民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迁。在封建社会,我国一直呈现着一种专制性的“自治状态”,家族和乡绅是乡村事务处理的主导力量,但他们依附于政府,协助政府统治农村。政府虽然很少干预农村的具体事物,但政府掌控着社会的一切,农民还是受制于政府的。建国后,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但由于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政府实行从生产到分配的一条龙“服务”,农民没有主动权,从而使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这一时期,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表现为高度的政府集中。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再也不是简单的管制与被管制,而是一种互动博弈。一方面,政府积极探索,不断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的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增强,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意愿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二)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的必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政府拥有丰富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以及雄厚的财政基础,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是政府自身职能的体现,也是政府责任的落实。在新农村建设中强调政府主导,是“为有效克服农民生产资料分散、信息技术缺失、思想观念滞后、生活方式落后等不足,政府从政策、产业、市场、思想观念、文明意识等方面动员、组织、引导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

第一,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新农村建设是政府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政府作为战略的提出者,同时作为战略的主要执行者之一,其主导作用贯穿始终。另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内容繁多,关系复杂,没有政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是很难完成这一系统工程的。

第二,政府主导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若没有良好的生产生活设施,农民很难履行新农村建设实践主体的职责;没有城乡统一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价值主体的角色无从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扶持,对其进行财政补助和公共产品提供,从而为农民的新农村建设主体地位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第三,政府主导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发展相对滞后,“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极大地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农村建设要在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使党和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得以实践,使新农村建设能够科学有效地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的可能性

在新农村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主体是指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主力军,又是新农村建设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影响农民主体地位实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等方面。

第一,政治环境影响着农民主体地位实现的途径。农民主体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乡村自治的程度。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主化进程加速,党和国家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建设,并制定相应制度保障基层民主,农民的自主空间不断增大,政府对农村的直接干预逐步减少,从而为以农民为主体力量的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第二,经济发展是农民主体地位实现的内在动力。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财政基础和农民的参与度。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和农村社会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财政基础,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参与度。

第三,农村社会文化建设影响农民主体性的发挥。良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有利于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重点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强调社会公平,努力改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了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二、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与农民互动关系面临的困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利益,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之一。当前,经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政府与农民的关系有了明显改善,如政府越来越关注农民利益问题,政府对农村的投入不断增加,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愿和激情不断提高。但是,在政府与农民良性互动上尚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改变政府与农民关系的现状,提高农民参与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近几年来,政府主导过宽,限制了主体力量的发挥。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政府参与过度的问题,表现为主导面过宽,如在宏观层面,由政府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包括制定建设的标准;由政府决定资源及资金的分配方式及数量、建设项目的选择等。在微观层面,由政府决定财物投入的数量和方式,甚至整治村庄环境所需要的购置等,都由政府一手掌握,农民不具有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限制了农民主体力量的发挥,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第二,农民自主意识不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但在现实中,农民并没有真正地发挥自身作用。由于定位不明确,对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认识不到位,广大农民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建设自己的家园,而是被动地接受新农村建设;由于受历史传统的影响,农民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关注少、理解不到位,缺少对改变现状的信心。

第三,政府与农民互动平台缺失。在新农村建设中,由于农民主体意识薄弱和表达意见建议的渠道有限,政府作为主导力量,作为服务的提供者,与服务客体农民的互动不足,从而导致政府的行为从政府的角度来分析是非常合法合理的,但得不到被服务者农民的认可和支持,甚至引发两者的矛盾和冲突,出现不和谐现象。

第四,现有体制机制制约和法律法规缺失。一方面,当前城乡二元体制还未完全打破,政府对农村的投入不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不断拉大,农民的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另一方面,农民主体地位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保障,导致农民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无法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各项权益。

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互动关系的实现路径

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正确而又妥善地处理好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实现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良性互动。为此,要明确农民主体地位,合理划分政府与农民的职责,确立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从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视角出发,不断培养和发展新型农民,健全各项制度,构建政府与农民的互动平台。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它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为尊重农民的权利,为农民群众服务。一方面,要树立服务理念。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主动地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而不是管制或领导,利用手中有限的权利更好地为新农村服务;另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实现从微观职能到宏观职能、综合职能的转变,要实现以命令手段为主到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的转变,要实现以提供私人产品为主到以提供公共产品为主的转变,由全面服务到以提供公共服务的转变。”在新农村建设中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规避政府对乡村自治组织的行政干预,将那些属于市场与社会范围的事务交给市场与社会自身解决,促进农村自治组织的发展,增强村民管理自身事务的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弥补市场的缺陷,为社会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使政府成为一个有限有为的政府;建立机制明确的界定和规范政府的行为,保障农民的自利,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第二,提高农民主体意识,培育新型农民。列宁认为,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为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农民转变思维方式,培养农民以主体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要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达给基层农民,在思想上引导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其对新农村的政策、措施及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目的及内容有所了解,从而增强主体意识;要着力于积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农民自强自立意识和责任感。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改善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加强教育与培训的力度,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法律法规、政策与制度的制定,鼓励和保护农民的创造力,为农民发展自身能力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三,健全和完善法规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要有足够的自主空间。农民权利得到保障的程度影响农民自主空间的范围,同时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又能进一步保障农民的权利。为此,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制度。根据时展的要求,建设新农村的现实需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创新和健全户籍制度,保证农民享有与城镇公民平等的发展环境;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保制度,保证农民的基本权利。二要从立法的角度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通过法律途径来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使得当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做到有法可循,有法可依。

第四,构建良好的互动平台,促进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良性互动。一要发挥农民自治组织的桥梁作用,特别是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做到缓解政府与农民的直接冲突,改善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二要畅通农民诉求渠道。通过加强机构的管理和听证制度的落实,增强政府的回应性。

参考文献:

1、邱云生,王晓红.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J].农村经济,2007(2).

2、孙绪民,权英.论新农村建设主导与主体的良性互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8(3).

3、卢福营.当代浙江乡村治理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9.

4、赵淑娉.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J].当代经理人,2006(15).

5、.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DB/OL].中国网,2010-03-15.

6、陈威.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基础分析――基于政府与农民关系的理解[J].理论界,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