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的变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划生育的变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划生育的变迁

计划生育的变迁范文1

【关键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博士生教育

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博士生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学术创新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任。我国博士生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博士研究生年招生数从2004年的0.5万人猛增到2015年的7.31万余人,增长了15倍,年均增长34.05%。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博士生培养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改革创新博士生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的迫切需要。

一、当前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博士生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采用的是导师制与课程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从现状看,主要以导师制为主。导师制的核心是导师作为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博士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并对博士生的思想品德、科学伦理有着示范和教育作用。这就意味着,一旦博士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导师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虽然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对我国博士生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弊端,比如过于注重导师的地位,强调导师的权威,出现“导师一言堂”,滋生许多学术腐败等。同时,在博士生培养时还存在以分定取舍、偏重理论考试、忽视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的学习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

(二)我国博士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程教学是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目前,我国博士生课程体系缺乏层次性,实践课比重不足,部分课程内容陈旧、前沿性与实际应用性不够,能实现跨校、跨院系、跨层次的课程比较少。博士生的修课范围基本限定于本校或者本院系内。虽然我国已建不少大学区,但能实现共享的大部分仅限于图书资料和极少数部分选修课。

(三)我国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第一,随着扩招规模的扩大,高校纷纷出现了师资数量整体不足的情况,且存在学科和地域的结构性差异。第二,博士生师资素质不能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部分学科的博士生导师能力有待提高,科研成果少,科研转换能力差。第三,博士生导师队伍年轻化,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虽然我国也加大了博士生导师的培养力度,使得博士生导师队伍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逐步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年龄结构,学术梯队渐趋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部分学科专业的人才断层问题,但是,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年轻化在给学术研究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出现了青年教师诸如缺乏课堂教学经验等问题。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应加强对博士生导师尤其是青年导师的教学培训工作。

二、制约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创新的因素分析

(一)思想理念的束缚

受传统教育观念与当今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我国当前博士生培养模式明显存在重继承轻创新、重物本轻人本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在:博士生教育重知识积累,轻创新能力提升;重学科本位的知识储备,轻跨学科的知识积淀;重以大学中心的培养,轻与校外的合作培养;重单一的导师指导,轻跨学科的联合指导;重论文写作中的观点创新,轻创新能力的系统训练;重科研论文数量,轻科研论文质量;重应景文章的写作,轻现实真问题的研究;重学科共同体的内部评价,轻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评价;等等,导致博士生培养一定程度上的功利思想泛滥、创新意识弱化。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受思想理念的束缚呈现出趋同化,没有体现出各校自身的特色,满足不了当前我国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

(二)相关制度的制约

博士生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制约是制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内部权力的失衡与错位。S着办学自的扩大,高校已经有了较大的权力,但高校内部却存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不平衡。目前多数高校依然按照行政管理的思维和模式管理大学,按照行政组织的结构设计大学的内部构造。学校多数事务也都由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各教学单位基本上都是遵循行政部门的安排和要求运行。虽然我国也成立了校级学术委员会,以决定学校的学术事务,但其组成人员多数是学校、院系以及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他们更多地是从行政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忽视了学术权力。博士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需要教师积极参与的重要学术事务。现行机制及制度的学术权力缺失,阻碍了教师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使得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效果大打折扣。二是高校博士生教育评估制度不完善。我国高校对博士生教学的评价不具体。目前,我国对于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估是以政府主导的学科评估及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主,但基本与培养模式的改进无多大相关;对于“真正的教学”的评价指标则不具体,对改进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影响有限。另外,现行评价方式还存在单一化、数量化的倾向,忽视了教学特色、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的评估。学术权力的不足,弱化了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的动力和能力。高校评估制度的单一化,使得高校容易采取趋同的博士生培养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三)教育资源的匮乏

自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以来,高校规模迅速膨胀,而高校所能获取的资源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以至于高校普遍负债运行。师资队伍考核的各项科研硬指标、教学软指标,使得真正投入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师并不多。博士生导师没有从事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外动力和内驱力。虽然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改革博士生教育培养模式,也有不少高校提出了诸多新的培养模式,但往往是培养模式要素的局部改变,而不是整体变革。这既与人们对培养模式理解的偏差和受到的制度束缚有关,也与教育资源的匮乏相关。

三、我国博士生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的启示

(一)注重学术学位博士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学位博士生职业能力培养,明确我国博士生培养的类型和目标导向

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一项重大任务,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大量高层次的学术创新人才作为智力和技术支撑。博士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自1992年以来,我国博士生教育存在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及应用型(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两种类型。2013年3月29日,教育部、国家改革发展委员会、财政部联合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这两种类型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导向。《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统筹安排硕士和博士培养阶段,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强化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科研训练,要求并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研究生培养。鼓励多学科交叉培养,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这就明确了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

2013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对各学科的概况、内涵、范围和培养目标等进行了详细界定和规范,为学位授予单位加强学科建设、制订培养方案和开展学位授予等工作提供了参考,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学科管理提供了依据。我国高校和开展博士生教育的科研机构也相继展开了更为具体详细的博士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自此,注重学术学位博士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学位博士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导向性更加具体地体现在我国博士生教育培养过程中,既要培养从事严谨科学技术研究的高层次研究人才,也要培养能在社会各行业发挥专业技能的高水平职业人才。

(二)借鉴国外博士生教育的培养方式,建构我国多样化、有弹性的博士生培养方式

寻求多样化、有弹性的博士生培养方式是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国外博士生教育培养方式的先进经验,如可以学习美日等国的集体导师制以及丹麦首创的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课题为组织形式的培养模式。集体导师制不仅能克服单一导师“一言堂”的弊端,淡化导师的个人权威,注重集体导师团队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有助于博士生形成更全面、科学的学术视角,也能避免学术腐败。丹麦首创的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课题为组织形式的培养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博士生的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而且能使有志于从事科研的博士生尽早步入学术研究轨道,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我国博士生教育也可以吸纳这些先进经验,从而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合理、适应中国国情的博士生培养体系,提高博士生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要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国际化,引进并严格执行博士生教育“淘汰制”,坚持平时考察与期末考试并重,部分课程考核更注重学生平时在课堂或研讨课上的表现,注重论文质量和答辩能力,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要求学生。

(三)加强博士生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博士生教育培养的重要环节。创新博士生培养模式,需要整合校际、校内的课程资源,打破门户之别。为此,学校应统筹安排,加强课程资源的共享管理,改进共享技术,解决课程资源共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收益等利益之争,进而形成更加合理的机制,并充分利用网络、地域的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合作。目前,很多国家的博士研究生课程都越来越强调规范化,这说明世界各国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理念都在发生变化。我国博士生教育也应构建完善的博士生课程体系,促进课程资源的开放、共享。

(四)打造高水平的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

针对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提高师资总体数量及质量,应当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方针,通过引进国外高校师资力量或者鼓励国内博士生导师“走出去”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的方式,积极吸纳优秀教师氖虏┦可教育培养工作。同时,还应充分发挥课题组、教研室的作用,组成学缘机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健全、完善我国博士生师资队伍。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已由规模发展转入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阶段,质量已经成为我国博士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已然成为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要构建合理的博士生培养模式,确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社会、教师及学生、高校多方协商的机制,不仅要摆脱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明确博士生培养目标及其导向,还要确立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主导地位,平衡高校、社会机构、学生改革的话语权,保证课程教学、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合理共享。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方针,促进我国博士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学习年限、学位制度等方面与国际社会“接轨”,逐步实现国际化。

参考文献:

[1]苏菁,江丰.基于导师团队制的研究

生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08).

[2]包水梅.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

及其素质结构研究[J].教育科学,2005(2):71-78

[3]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课题调研

组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2011.[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 史兰新,陈永平.国内外研究生培养

方式的比较及探讨[ 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计划生育的变迁范文2

中图分类号:R172 文献标识码:B 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8-586-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计划生育工作开始面临更多的新问题、新情况。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因为接触群体的广泛性和层次的多样性,使得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形势更复杂、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基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群众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依法行政与群众错误的思想认识之间的矛盾以及一些农村政策与生育政策不兼容的矛盾等三大问题。需要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统筹社会综合改革,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等方面来促进和提升基层计划生育管理水平,打造和谐计生新局面。

计划生育工作一直是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育龄群众的生育观念和意识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我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也由单纯的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行政制约为主和依法管理转变。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变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始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因接触群体的广泛性和层次的多样性,形势更复杂、任务更重、压力更大。作为一名基层的计生干部,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对基层群众的了解,对基层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作出了如下的分析,并思考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1 现状分析

1.1群众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国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部分群众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能够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我国依然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农村育龄人群的文化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受封建和传统思想影响较深,仍有一部分群众的生育意愿比较强烈。而且现在人口流动性逐年增强,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真空地带,使一些人占了管理漏洞的空子,明目张胆的违法生育。目前的违法生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现象: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管是男是女,都想多生几个,不怕罚,罚得起,是所谓的“富而思生”;经济状况较差的,因为无钱可罚,所以大胆的生,是所谓“穷不怕生”;一些再婚对象,因为没有共同的子女,担心结合后影响夫妻感情或者老了没人养老,所以不管符不符合政策,冒险也要生;再有一些就是早婚早育或意外怀孕,因不忍心流产,心存侥幸地将孩子生下来;还有就是受一些违法生育对象的影响,不计后果跟风生孩子。上述所有的情形都是与现行的生育政策相违背,任其发展,必将导致低生育水平的反弹。

1.2依法行政与群众错误思想认识的矛盾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程度的提高,计划生育工作也由过去的暴风骤雨到现在的春风化雨,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随着“七不准”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使计划生育工作更加的亲情化和有章可循。但长期接受计划生育高压政策的育龄群众在这种人性化执法的情况下,反而错误的认为计划生育政策放宽了,淡化了计划生育国策的严肃性。而且现在基层群众的民主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并且有部分人群过分强调权利,而对应履行的义务普遍淡化,特别是履行计划生育义务意识淡薄,对计划生育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

1.3一些农村政策与生育政策不兼容的矛盾

近年来,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农村合作医疗、移民后扶、公共建设征地补偿等一系列惠农利民政策,但这些惠农政策的补偿都是以农村人口为基数来计算补偿金额,也就是说人口越多,补偿金额也就越多。尤其是像我市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有些行政村的集体经济相当发达,村民可享受的福利也相对丰厚,而所有的这些资金分配都是以人口为基数。再加上90年代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征用后一部分当时自愿由农业户籍转为非农户籍的人员,在户籍改变后仍生活在农村,但享受的待遇却不能和农业户籍人员相同,尤其在生育政策上也不能享有农业户籍人员的优惠政策,从而引发了一些矛盾。这些农村政策与生育政策不兼容的矛盾都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带来了很大的阻力,甚至有些还是背道而驰。

2 思考对策

2.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倡导先进生育文化理念

首先要广泛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宣传教育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基础,要运用多种形式扎实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优先优惠政策等知识的宣传,切不可走过场,要让宣传内容家喻户晓,让育龄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其次要加强载体建设,针对育龄群众审美情趣不断提高的实际,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生育文化的宣传上注重求新、求实、求巧。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活动、生育关怀行动等,坚持不懈地宣传先进的生育文化理念,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行为和生活方式,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2.2统筹社会综合改革,做到政策兼容

首先各级政府和行政村、居委会在出台相关文件、政策时,要把计生政策统筹考虑,将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享受各项惠农政策的前置性规定,从而形成一个有利于计生工作的舆论导向。其次是着力构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借助经济、法律的手段,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优待和补偿,让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计生家庭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而激励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建立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长效节育措施奖励、节育手术保险和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制度,真正让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

计划生育的变迁范文3

论文摘要:建立农村计划生育户的养老保障制度是协调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本文对我国农村建立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经济学视角,提出了建立养老保障的对策方案。

一、引言

我国进行了20多年的计划生育,到目前为此,很多计划生育家庭的夫妻进人老年,如何让这些计划生育先进群体得到良好的养老保障,已经成为社会刻不容缓的大事,很多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较深人的论述。陶鹰(2003)研究了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周福林(2006)认为应该使用经济利益手段对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进行引导,使其与国家的生育政策相符合。贺巧知(2003)通过建立简单模型进行计算和讨论,发现少子女家庭与多子女家庭的养老经济供养能力的差别,受限于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魏瑞亮等(2005)研究认为我国第一、二代独生子女父母开始步入中老年,计划生育家庭面临养老难题,建立计划生育养老保障机制也呈现的日益重要。刘玲琪、田遇(2005)结合西安市计划生育优惠政策落实状况,分析和探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运作环境及影响因素。郑韩雪、胡继亮(2007)认为只有建立多元化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经济供养体系,才能保证这一群体分享到执行人口政策的成果同时保障其晚年生活。这些研究对推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起了积极作用,但对于制度的实施路径缺乏明确的路径依赖,本文的研究正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WwW.lw881.com

二、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家庭养老、集体供养和社会救济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三种主要形式。目前,全国农村家庭养老约占养老保障的92%,实际上是以个人终身劳动积累为基础,在家庭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反哺式”养老;集体供养主要是鲜寡孤独老人,实行具有救济性质的“五保”,它包括分散和集中供养。从总体看,农村养老基本沿袭了以家庭养老为基础和主体,辅之以集体供养、群众帮助和国家救济的传统模式。进人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与农民养老密切相关的重大社会变迁,使这种传统模式面临严峻挑战:首先实行,使原来以生产队为基础的基层组织经济实力弱化,很难再承担集体养老的重任。其次,农村经济改革削弱了原有养老保障制度,税费改革后,基层政府和集体财产减少,将进一步影响农村的社会保障能力。再者,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减少了生育孩子的数量,使农村家庭规模缩小,家庭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抚养系数急剧上升。未来的独生子女家庭会出现夫妇2人,抚养4个老人,生育1个子女,形成“四二一”结构(除少数民族地区),负担压力大。靠家庭养老,实质上是靠子女的劳力养老。就这种传统养老方式而言,少生孩子的家庭相对于多子女家庭,实际上是降低了它的养老保障能力。

三、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的原因分析

目前,农村的独子户和双女户正在增多,政府有责任帮助这些家庭解决现实的或未来的养老问题。这是因为:一是他们是一个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为国家长远利益而牺牲家庭和眼前利益,并接受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的先进群体,在养老问题上,帮助和引导他们逐步适应现代社会的思维和运行方式,有利于推动农村养老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方式的转变;二是因为他们在劳动致富、家庭养老问题上和多子女家庭相比有更多困难,更应给予帮助和扶持;三是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独生子女和两女家庭)占总人口的比例较低,在这些家庭中进行计划生育养老保障试点,不会给当地政府财政造成过大压力,可行性强;四是多年来我国政府和计划生育部门围绕鼓励农民实行计划生育,初步建立了一系列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为建立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五是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维护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六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们行为意愿的产生根源于某种行为花费的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较,当收益大于成本时,就产生了生于行为的意愿,当成本大于收益时,就产生相反的行为意愿。要改变人们的生育意愿,关键是在于改变人民对生育行为的成本与收益的评价。

鉴于上述理由,我们认为:在农村建立计划生育养老保障,是提升计划生育管理层次、进一步实施人口数量控制的需要,是计划生育户的对党和国家自我牺牲精神的回报,是农村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良胜运行的需要,意义极其重大。

四、生育行为选择与方案实施

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家庭劳动力需求大,子女偏好是多生,男性偏好强,和政府实施“一胎化”的要求相差很远,两者的差距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用“一孩一多孩”生育习俗的博弈模型可清楚地解释此过程。假设社会只有甲和乙两个家庭,考虑到减少生育的外部性,其中一个家庭自觉生育一孩也会给另一个家庭带来福利的增加。如果政府的补偿力度不够大,甲和乙都预期对方生育多孩,那么社会只能陷人(1,1)这一“囚徒”困境,引人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实际上是通过社会契约的形式改变了每个家庭对其它家庭生育的预期,从而使(2,2)的帕累托效率得以较快的实现(如图1所示):

计划生育的变迁范文4

【关键字】计划生育工作;有序;开展;结扎;基本国策

引言

我国经济的大发展与整个时代的大变迁,给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绝好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在应对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也给我们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们带来了很多的新思路。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不仅需要我们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者们全情投入,更需要我们的爱的付出,我们必须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深入基层,用心倾听群众的呼声。用我们的爱心去感染群众,让群从们能够自觉自愿地配合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对于育龄妇女,要让她们有一个健康的身心,要在生活上为她们排扰解难,更要在思想上做这些育龄妇女的贴心人。以我们的人性化的服务,深入育龄妇女们的内心世界,进一步拉进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最终促进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我国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普遍存在着三大矛盾,这三大矛盾就是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与我国的地方性农村政策之间存在着的矛盾、我国基层群众的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与依法行政之间的矛盾以及我国广大基层群众的生育愿望和我国的基本国策之间的矛盾。之所以称计划生育工作为“天下最难”的工作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三大矛盾的难以调和与难以解决。虽经五、六十年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们的艰辛努力,我国的优生优育、少生优育的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育龄群众的计划生育观念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也从原来的仅仅关注人口数量转而开始更多的关注群众生活问题,更为重大的转变就是计划生育的手段已经列入了法制化轨道运行。做为一名朴素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笔者依对基层群众的热爱与了解,对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且也对某些问题提出了笔者的一点浅见。

1、现状分析

1.1群众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国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部分群众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能够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我国依然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农村育龄人群的文化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受封建和传统思想影响较深,仍有一部分群众的生育意愿比较强烈。而且现在人口流动性逐年增强,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真空地带,使一些人占了管理漏洞的空子,明目张胆的违法生育。目前的违法生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现象: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管是男是女,都想多生几个,不怕罚,罚得起,是所谓的“富而思生”;一些再婚对象,因为没有共同的子女,担心结合后影响夫妻感情或者老了没人养老,所以不管符不符合政策,冒险也要生;还有就是受一些违法生育对象的影响,不计后果跟风生孩子。上述所有的情形都是与现行的生育政策相违背,任其发展,必将导致低生育水平的反弹。

1.2依法行政与群众错误思想认识的矛盾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程度的提高,计划生育工作也由过去的暴风骤雨到现在的春风化雨,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随着“七不准”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使计划生育工作更加的亲情化和有章可循。但长期接受计划生育高压政策的育龄群众在这种人性化执法的情况下,反而错误的认为计划生育政策放宽了,淡化了计划生育国策的严肃性。而且现在基层群众的民主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并且有部分人群过分强调权利,而对应履行的义务普遍淡化,特别是履行计划生育义务意识淡薄,对计划生育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

1.3一些农村政策与生育政策不兼容的矛盾

近年来,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农村合作医疗、移民后扶、公共建设征地补偿等一系列惠农利民政策,但这些惠农政策的补偿都是以农村人口为基数来计算补偿金额,也就是说人口越多,补偿金额也就越多。尤其是像我市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有些行政村的集体经济相当发达,村民可享受的福利也相对丰厚,而所有的这些资金分配都是以人口为基数。再加上90年代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征用后一部分当时自愿由农业户籍转为非农户籍的人员,在户籍改变后仍生活在农村,但享受的待遇却不能和农业户籍人员相同,尤其在生育政策上也不能享有农业户籍人员的优惠政策,从而引发了一些矛盾。这些农村政策与生育政策不兼容的矛盾都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带来了很大的阻力,甚至有些还是背道而驰。

2、思考对策

2.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倡导先进生育文化理念首先要广泛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宣传教育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基础,要运用多种形式扎实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优先优惠政策等知识的宣传,切不可走过场,要让宣传内容家喻户晓,让育龄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其次要加强载体建设,针对育龄群众审美情趣不断提高的实际,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生育文化的宣传上注重求新、求实、求巧。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活动、生育关怀行动等,坚持不懈地宣传先进的生育文化理念,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行为和

生活方式,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2.2统筹社会综合改革,做到政策兼容

首先各级政府和行政村、居委会在出台相关文件、政策时,要把计生政策统筹考虑,将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享受各项惠农政策的前置性规定,从而形成一个有利于计生工作的舆论导向。其次是着力构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借助经济、法律的手段,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优待和补偿,让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计生家庭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而激励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建立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长效节育措施奖励、节育手术保险和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制度,真正让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

2.3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创建和谐计生新局面

首先是按照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要求,加大对计生干部的培训和培养,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能紧紧围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育保健等各项服务内容和婚、孕、产、育、教等各个环节,主动全面地搞好保障服务。其次是在完善管理服务制度的同时,加强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全面提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装备水平,能更好地开展查孕查环和常见妇科病普查防治服务,使育龄群众乐于主动地来服务站接受服务。再次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转变单纯以管理为主的模式,引入服务的理念。从群众的需求出发,了解并尊重服务对象,和服务对象建立起感情,建立一种良性的工作氛围,从而开创和谐计生新局面。

结语

计划生育的变迁范文5

关键词:城市;流动人口;对策

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的成效,中国的社会发展却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目前中国工业化发展已达到中期阶段的水平,但城市化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6%)。这也显示处于社会中间阶层的中产阶级结构不足,以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来看,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会中产阶级对整个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发展具有很大的指标性作用。加上城乡二元体制、人口流动受到限制,限制管理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等,使得社会阶层分化更严重,社会阶层流动更为困难,导致种种不和谐的社会因素。加上教育是个人生存和国家社会发展的能力与过程,也可看作是促进社会公平与人在社会阶层流动的有效手段,对于社会流动机制有关键的作用。而随着经济发展,中国教育资源也有所提升,但因为城乡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所以资源配置也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以2012年为例,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58亿元多,其中用于城市的占77%,而占总人口6%以上的农村人口却只获得23%的教育经费。而未来又将面临人口老化与性别比差异的结构性问题。

1计划生育制度

传统上,计划生育制度在法律措施上通过法律、法令和法规等,作为婚育的最高准则,以法律制度干预,这也是国家人口法在计划生育政策上法律依据,让国家政策更具有权威和合法性。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5条中就规定: "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在48条也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以宪法明确规定了人民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此外也建立婚姻法,在婚姻法中体现计划生育基本要求,如婚姻法第16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在经济措施方面采取利益导向,①是用于控制人口的资金,②是资金用于投入奖励节育和制裁超生。主要是国家拨款投入社会和组织用于提倡计划生育推广和医疗保健,而奖惩制度如一些地区对于民发放独生子女生活保健费、给予晚婚者较长的婚假、城镇和企业单位在住房分配上优先照顾独生户子女、对独生子女在入托儿所或就学、就医、就业方面优先享有保障和照顾等等。而相对超生的子女就无保障和利益,此外对于违反计划生育的早婚、早育、多生的当事人给予经济制裁,如徵收计划外生费用、罚款、降薪、扣发奖金、少分责任田、少分住宅等等至于中国实行人口控制的主要措施可分为法律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行政组织措施和思想教育等5个层面。

但可能无法客观完全界定达到何种指数及代表社会处于和谐状态。从当中初步调查中发现,中国各地区平均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两项指标都明显偏低,此推测可能社会隐含许多因素影响社会的秩序与稳定,这些因素可能有政府或干部的清廉效率、犯罪率、通货膨胀率、城镇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覆盖面、贫困人口比重、贫富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等指标。其中又可发现地区性的差异与结构的失衡和人口素质可能是最主要的差异因素,中国经济发展上的区域之间存在着落差。

2人口流动对计划生育的影响

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上是限制人口移动的,特别是农村流向城市。而随着市场体制取向的改革,人口流动的环境受市场经济影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受经济诱因驱使,在农村和城市间流动,多数是由农村朝向城市发展,如此在促进经济发展、调节劳动力供需同时,也对人口控制带来困境。因为一般来说对于户口、工作、生活等地点合一的人口,人口和生育控制比较能够准确掌握;对于分离的户口、工作、生活等流动人口来说,人口和生育控制就产生很多漏洞和缺失,无法掌握准确资料多私营的企业更不可能拥有权力。另外在农村的基本组织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它是经济与行政合一单位,其凭行政权和经济利益分配权让违反生育政策的家庭利益,直接受损或遵守生育政策的家庭接收利益,如此控制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在市场改革后采取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村基层组织的生产经济能力被一般家庭分离出去了,这些农村基层组织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靠一般家庭生产收入分配和乡村企业收入,相对的就受限于地区人口收入,行政作用也就难以发挥。甚至有些地方默许超生的情况来增加罚款的收入,不过这也是制度变迁下一种相应的现象,但对于中国计划生育强调迅速降低人口的控制来说是不利的。

3年龄、文化程度、个人健康状况对避孕节育的影响

大量研究发现,年龄、文化程度、个人健康状况,对避孕节育措施的熟悉程度等都可能影响人们避孕节育措施的选择和使用,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知识较为缺乏,调查结果显示,43.8%的应答者知道的避孕方法类型在3种或3种以上,应答者认为副作用最小的避孕方法是宫内节育器(36.4%),应答者认为最有效的避孕方法依次为宫内节育器、女扎、男扎和,在成都未婚流动人群中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听说过避孕方法的男性流动人口的比例为46.5%,女性流动人口为39.83%,合计为42.67%,特别是对如何正确使用的知识更为匮乏,已婚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知识知晓情况稍好,各种避孕方法的总体知晓率在5%左右,但仍然有73.42%的女性不知道月经中期易于受孕,67.45%的妇女不知道产后哺乳闭经期需要避孕,而且当发生避孕失败时,极少数人知道如何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避孕节育知识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流动人口对避孕节育措施的选择和实际使用。

4经济状况对避孕药具使用率的影响

考虑到流动人口自身的经济状况,他们不愿意也负担不起避孕药具的昂贵费用、流动人口的身份使他们的避孕节育、计划生育在多数情况下没有被纳入所在社区计划生育服务对象的范畴。流动人口得不到计划生育服务人员的咨询和技术服务,得不到免费的避孕药具和计划生育指导服务,更不要说避孕节育的知情选择避孕药具缺乏,正确指导和建议缺乏,使流动人口在发生时即使想采用避孕措施也无能为力,这也是造成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措施低使用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5结论

我国计划生育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制定最低结婚年龄以求符合晚育晚生的计划生育目标。除此以外,加强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到义务宣传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流动人口自我服务,自我宣传,自我教导。增强流动人口的、主人翁情感,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避孕节育知识的热情,同时利用广播在流动人口居多的工厂播放避孕节育知识,在工厂设立避孕节育知识宣传栏,举办避孕和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培训,开展大型计生宣传咨询活动,改变原来避孕药具发放途径的单一性,丰富发放渠道和发放形式,建立以流动人口需求为向导,以社区、工地、工厂等为依托,以属地管理为主体的避孕药具发放服务的新体系发放免费的计生宣传材料,开通24 h计生服务热线等活动,增加避孕节育知识宣教形式的多样性,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计划生育服务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增加免费避孕药具的发放,拓展发放的途径,为流动人口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避孕药具和咨询服务,提高流动人口避孕措施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石慧,杨善军,彭曼.省人口计生定性检查组来常检查[N].常德日报,213-1-3(1).

[2]杨晓军,余守淼.镇平县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力度[N].中国人口报,213-1-22(1).

[3]燕海法.家家幸福家家富 婚育新风进农户[N].中国人口报,213-1-22(2).

计划生育的变迁范文6

关键词:生育观念;影响因素;生产力;生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097-02

生育观念古已有之,直到现在仍然是学者们广泛关注的重要领域。它不仅仅是对生育过程的总结,同时也涵盖了人们对待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概括来说它是指人类在生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伦理观念、等一系列文化现象的集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生育观念有着广泛的内涵,它涵盖了生育的目的、生育的数量、生育的时间以及生育的性别取向等方面。在同一时期的社会里,人们一般都有着或约定俗成或积习成文的生育观念,像我国乡土社会的“多子多福”“多生多育”的生育观念,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生育观念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有所改变,在当今社会里,生育观念又产生了哪些变化,这值得我们探讨。

一、“少生优育”生育观念的形成过程

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化大生产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传统社会中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丧失,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飞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以提高。经济基础的根本性变革势必会带动上层建筑的一系列变化,生育观念作为上层建筑中精神文化的一种,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大潮的冲击,贫富差距的拉大,人们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也随之增大,大多数人是希望生育一个孩子的,毕竟一个孩子的生育成本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这时候父母关注的不是孩子的数量而是孩子的质量,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特别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比如给孩子早教,上各种补习班,一个孩子的生育成本远超过去,这使得有人感慨现在养一个孩子的生育成本比过去养两个三个孩子的成本还要高。正是在这些经济和社会的诸多压力之下,逐渐形成了如今“少生优育”的生育观念。

二、“少生优育”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教育制度的变革和教育年限的延长

工业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传统农耕社会强调的是劳动力的数量,人口增加意味着劳动力增加,劳动力多了,就可以生产更多的粮食,开垦更多的荒地,国家也可获取更多的赋税收入和可利用的储备兵力;而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使用机器进行生产,机器化大生产对劳动力自身素质的要求提升,它需要的是技术人才,强调的是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而国家为了培养适应工业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了更好地提升国民的素质,深化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延长了教育年限,这直接增加了教育成本,使得工薪阶层不得不考虑生孩子的成本。同时,教育作为上向流动的渠道,对于占绝大多数人的中下工农阶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教育可以获取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机会,但教育年限的延长使得个体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业不得不推迟结婚,时间一长,大家也就开始晚婚晚育了。

(二)女性的职业化发展以及避孕技术的进步

虽然我国曾长期处于男权社会,男性是社会的主体,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她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角色,开始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自身的价值,单一的家庭主妇逐渐发展为职场女性,职场女性不仅仅是在家照顾孩子,同时也在职场上实现自身价值,职场上的竞争压力下迫使不少家庭选择了倾向于自身发展的选择――少生或不生孩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避孕技术也随之进步,避孕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人们的青壮年时期,不少年轻人考虑到要发展事业,于是通过避孕手段选择了少生或不生,等到事业逐渐起步之后,人们逐渐达到中年时期,这时人们的生育能力下降,即使想生育也不一定能有效生育,因此,避孕技术的进步有效地预防了计划之外的生育行为。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本位的思想逐步确立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腾飞,同时也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变革,传统的家本位的思想向个人本位转变,人们不再是只局限于家族和国家的发展,而是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发展,更理性地思考问题,由此衍生了利己、自由等思想观念。一个家庭里有了孩子不仅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占用了父母的精力和时间,降低其自身竞争力,很多企业不招女性员工,就是不愿承担女性因为生育带来的一系列成本投入,甚至有些女性为了自身事业能更好地发展,放弃了生育孩子。此外,与传统农耕社会不同的是,工业社会注重的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这使得人们思想上的藩篱逐渐被打破,自由意识复苏,更加捍卫自身的权利,而选择不生也是人的一种权利,不少两性为了拥有更自由的二人世界,选择了放弃生育孩子,就是现在我们所谓的“丁克家庭”,英文叫“double income and no kids”,译为“双收入,无子女”,在这类家庭中的夫妇是有生育能力的,但是却选择不生,主要就是为了追求更自由的生活,享受二人世界,同时也有促进自身事业发展的目的。

三、生育观念的特点及现阶段我国生育政策分析

生育观念具有阶段不可逆的特点。生育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经过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然后才孕育发展起来的。其一经形成,没有国家强制干预的话,几乎不可逆,即使国家强制干预,几千年的历史惯性还是很难刹住车的,就像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时,就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当时传统多生多育的生育观念根深蒂固,即使生育孩子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有的家庭被罚得倾家荡产,依然要生孩子,超生现象屡禁不止。想要改变我国目前低生育率的现状目前来说很难,即使国家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也不见得能显现成效,就像现在诸多的西方发达国家,很早之前就开始鼓励国民生育,但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处于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水平,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速,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是不是也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人口出现零增长和负增长。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应该防患于未然,从以下方面进行一定的尝试,用以弥补之前因计划生育政策等原因造成的低生育率现象。

(一)减轻个体家庭生育成本,保障女性的生育权利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物价水平也同样飞速提升着,而人们工资提升的速度却远远赶不上物价提升的速度,这使得人们所承受的生存压力增大。当前家庭不愿生育的主要原因是承受不起巨大的生育成本,奶粉钱、教育费用、各类辅导班花费等因素都是降低人们生育意愿的重要原因。同时,现代社会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改变,传统的家本位发展到现在的个体本位,个体更多地关注的是自身事业的发展,自身事业发展需要占用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女性,逐渐走出家庭,在职场上拼杀,这都降低了家庭生孩子的动机。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国家应该建立并完善妇女生育保障,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怀孕妇女的平等就业权,防止女性因为生育而失去工作的现象发生。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国家财政补贴来弥补女性员工因为生育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这不仅有利于消除女性就业歧视,同时也减少了女性生孩子的后顾之忧。

(二)逐步放开生育政策,一些地区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

就当前的人口趋势来看,随着我国生育率的不断下降,少子化现象日益突出,为了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人口过少危机,应该适当调整一下计划生育政策,目前我国政府对人口政策做出了大方向的调整,出台“单独可生二胎”的政策,并让各地区根据各地人口情况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比如在人口基数小、生育率过低的地区应该尽快实施这一政策,在人口基数大、生育率相对较高的地区应该继续严格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要想改变当前我国这一系列人口问题,除了逐渐放开生育政策之外,还应采取一些鼓励生育的措施,比如对有一到两个子女的家庭进行物质奖励,限制和处罚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同时加强生育宣传工作,使人们认识到生孩子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好处,使人们逐渐形成合理生育、适当生育的生育观念。

(三)加强在生育方面的宣传工作,营造良性生育文化

生育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在社会大环境下的生育观念形成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人为的措施加以影响。要想改变生育观念最直接有效的做法就是改变人们对生育的看法,加强思想上的宣传动员工作。在传统农耕社会里人们普遍贯彻多生多育的做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受生育文化的影响,农耕社会在封建统治者及儒家学者的宣传鼓励下,形成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等一系列生育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形成了“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进而对人们的生育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今,由于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再加上经济上的压力,社会逐渐形成了少生甚至不生的低生育文化氛围和生育观念,这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而使得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少子化现象日益明显。

参考文献:

[1].生育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4-46.

[2]田雪原,陈胜利.生育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39-43.

[3]宋健,[韩]金益基.人口政策与国情:中韩比较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