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经费申请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划生育经费申请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划生育经费申请报告

计划生育经费申请报告范文1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今年,我州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即将启动,为搞好我县的机构改革,近几个月来,我们对全县各乡镇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情况开展了一次调研,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情况

自20xx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县共有8个镇、10个乡。按照州办发[20xx]25号和花办发[20xx]3号文件精神,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每个乡镇除镇卫生院、中小学外,统一设置8个事业单位,具体为:农业水利服务站、林业管理站、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计划生育服务所、文化体育服务站、广播电视服务站。其中林业管理站、广播电视服务站以县管为主。全县18个乡镇,共设置事业单位144个,均为全额拨款事业机构。

(二)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配备情况

以上144个事业单位,共配备全额事业编制443名,实有工作人员458人。其中:农业水利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82名,实有工作人员120人;林业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44名,实有工作人员56人;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84名,实有工作人员62人;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74名,实有工作人员49人;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65名,实有工作人员60人;计划生育服务所核定全额事业编制51名,实有工作人员55人;文化体育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1名,实有工作人员30人;广播电视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2名,实有工作人员26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欠科学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事业单位设置未考虑乡镇的经济承受能力。所谓事业单位,他本身就是为社会提供公益的,因此需要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和保障。我县设立事业单位时考虑的是“小而全”,即规模小、配备全。由于乡镇财力薄弱,无力出资扶持,许多乡镇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履行不到位;二是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如: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就具有监督管理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职能;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也具有负责农民负担的监管、村级财务管理、土地承包合同签定等职能。而农业水利服务站却具有农资经营、水利承包等经营性职能。乡镇事业站所从事行政性职能和盈利性经营后,其公益性质几乎被忘却。三是事业单位都是国家举办,大包大揽的方式使地方财政成了“吃饭财政”。 我县所有乡镇事业单位都是政府出资成立,全部实行全额拨款。虽没有事业经费,工作难以开展,但干部职工的工资得按时发放,不少乡镇的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成了一群拿工资,不做事的闲人,地方财政成了“吃饭财政”。

(二)人员编制欠合理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机构专业人员少,而老机构专业人员多。从总的来看,全县144个事业机构,实有工作人员458人,平均每个机构专业人员可达3人。但事实上,由于各事业单位的职能任务不同,所需要的专业人员也不同。在上一轮的机构改革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是随机构进行调整的,这样导致了老机构专业人员多而新机构专业人员缺乏。如:农业水利服务站是由农技术站和水利站合并而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82名,实有农业和水利工作人员120人,超编38名;而安全生产监督(新增职能)与农机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74名,实有工作人员只有49人,缺编25名,且都是安全生产监督人员,如把从事农业或水利工作的专业人员调去从事安全监督生产服务工作,他们的技术职称、工资标准等又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部分乡镇仍然存在“一人为站,两人设所”的情况,从业人员与其业务范围不相适应。如:我县18个乡镇的文化体育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1名,广播电视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2名,平均每个乡镇只能定1个编(人),严格来说,只有一个人的机构是不符合设立条件的。

(三)管理体制欠完善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乡镇没有独立的人事管理权,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不到位。比如说:所有事业单位人员拿的是事业工资,其工资标准是由县人事局根据职称评定,而职称是由上级业务部门考评为主,乡镇一级政府没有职称评定和确定工资标准的权利。在人员的异动上,也是个人打申请报告,提交县人事领导小组研究,乡镇没有决定权,仍然难以摆脱“管事的管不了人,管人的不管事”的不正常现象。二是机构编制检查监督机制还未建立健全。比如说:对每个乡镇的事业单位,我办分别下发了“三定”规定。但现实是每个乡镇都没有完全按照“三定”规定的名称挂牌、撤并机构和组织人员开展工作。农业水利服务 站、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等机构只是文件上的名称而已。三是改革次数频繁,乡镇事业单位体制难以稳定。20xx年,乡镇事业单位开展了一次改革, 20xx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我县乡镇事业单位又进行了一次改革。这次改革和20xx年的相比较,除广播电视服务站、国土建设管理站上划县直部门管理外,其余站所只是重新组合,职能任务变化不大。如今年或明年又开展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会面临一些负面良影响:首先是政策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其次是换汤不换药,使人对改革失去信心;再次是部分刚竞争上岗的人员又将面临竞争压力,让人感到地方政府不讲诚信。

三、几点建议

(一)正确界定乡镇事业单位职能

对现有事业单位的职能进行全面清理,将原来由乡镇事业单位承担的安全生产监督、文化管理、农村经济管理等行政管理职能划到乡镇政府。将事业单位现有的一些合理的经营归纳分类,按照“稳定公益性,激活经营性”的原则,将公益与经营分开,在突出公益性的前提下放活农资经营、技术咨询、种苗繁育等职能。

(二)综合设置乡镇事业单位

职能划分好后,乡镇事业单位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实行综合设置。我们认为,每个乡镇最少需要设置以下四个事业机构:

1、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农技、农机、林业、水利、畜牧、水产等大农业范畴的各类服务工作;

2、文化产业服务中心:负责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和地方文艺的开发和保护等工作。

3、农村建设开发服务中心:负责为农村建设开发提供各类服务。

4、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负责承担计划生育技术工作。

原8个事业机构相应作如下调整:一、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撤销,其行政职能并入乡镇政府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农机服务职能并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二、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撤销,其行政职能并入乡镇政府的经济发展办公室,其他职能划入“农村建设开发服务中心”;三、文化体育服务站、广播电视服务站行政管理职能划入乡镇政府的社会事务办公室或县直主管部门,其公益性职能并入“文化产业服务中心”;四、农业水利服务站、林业管理站、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的行政职能划入县直主管部门,其他职能划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五、计划生育服务所予以保留,更名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当然,以上只是调整的一些建议,但不论乡镇事业单位如何调整,最好一定五年不变,以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转,检验改革的效果。

(三)、合理确定人员编制

实践证明,在现阶段,实行编制总量控制是抑制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盲目增长的有效措施。州级机构编制部门可根据各县的实际情况,根据科学测算后,对乡镇事业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县编办在上级下达的编制总量范围内,可根据乡镇分类标准,结合乡镇的实际供养能力和实际工作需要来确定人员编制。参考意见为:二类乡镇40左右,三类乡镇30名左右,四类乡镇20左右。在定编定岗时,必须认真调查摸底,并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提出不同岗位需要人员的条件和要求,推行事业单位编制实名制管理,实行“一人一岗一编”,真正做到定编到岗到人。

(四)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一是明确划分县直与乡镇的管理权限,建立相关协调机制。在确立乡镇事业单位的管理权限时,必须以县委、县政府名义行文,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使县直与乡镇在管理上有制可依。如果明确了事业单位以乡镇为主管理,其负责人任免权、人员调配权、业绩考核权应归还乡镇。甚至可以允许乡镇政府完全以自己的财政收入来确定自己的机构和人员编制。人员调配可由乡镇提出方案,在编制允许下,由组织、人事编制部门征求业务主管部门意见后开出调动介绍信;业务主管部门临时抽调人员的必须征得乡镇同意后才能抽调。其他如职称评定、工资调级等业务工作需由县直部门负责的,在发生变动时,也必须先征求乡镇意见后再决定是否给予办理。

计划生育经费申请报告范文2

认识容毅

在哪里读过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究竟能干什么,能干好什么。

数字:据统计,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有58万多人出国留学,先后有15万多人回国工作。国家人事部副部长王晓初说:“近年来留学人员回国人数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

第一次见到容毅是两年前了。夏天,一个闷热的晚上,在南开大学书香园的咖啡屋。

容毅是我好友章芸的网友,先把容毅的情况介绍一番。他是美国的IT博士。回国之前,他做过网络广告公司的后台经理,也与别人合办过网站,不很成功,似乎也还小有积蓄。大概是听说国内现在的创业机会好得不得了,半年前他挺有豪情地回来了,目标主要是承揽天津海关的电子商务项目的开发,可时间不长,由于没处理好与投资商之间的关系,事儿给搁浅了。他找过新的投资商,人家对这个项目挺感兴趣,又觉得还是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不想过早押宝。他只好另想辙。现在,不知道是受谁启发,他想开发手机输入法软件,旨在提升拇指一族的输入速度,急需找语言文字学方面的专家点拨。这一次见面,就是请了南开大学一位姓马的语言专家。

时间定在晚上8点,我和章芸提前到了。差2分8点的时候,容毅出现,朴素的样子,与我想像中的留美博士没有一点儿对得上。皱巴巴的蓝色圆领T恤,半旧的及膝短裤,露着脚豆儿的休闲凉鞋,方脸盘,让一副又大又厚的眼镜遮住了三分之一,头发不长,说不上什么发型,乱蓬蓬的,好像是这学校里一位刚在家吃了饭出来溜弯儿的老师。看我们先到,容毅好像有点儿不好意思,他不无腼腆地坐下,满脸憨厚的笑,善意的目光从厚厚的镜片中透出来,显得很有亲和力。邀请的专家来了,容毅很恭谨地站起来迎接,然后跟服务员要饮料,大家不约而同地都点茶,容毅也要了杯绿茶,章芸打趣说,“留过洋的人好像都爱喝咖啡呀?”容毅挺不好意思的样子,说他对咖啡没特别的感觉。整个晚上容毅一直话很少,似乎厚嘴唇沉得不行,说不动话,是一个很不健谈甚至有点儿木讷的人。章芸悄悄问我对容毅的看法,我挺囫囵地说:“不怎么像海归呀。”

……

为了开发那种手机输入法软件,容毅在天津注册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租了间居民房,买了电脑,招几个人,着手干起来。

其间,我们到容毅的公司去“视察”了两次,办公条件真算得上简单,两室一厅六、七十平米的房子。没有丝毫粉饰的房间,放着几台电脑,容毅和他的三个手下在里面挺勤恳地工作着。容毅的住处呢,就是旁边的小房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摆设,看上去跟学生宿舍没有两样儿。他的一名手下特能侃,对我们大谈容毅的爱国心、创业志。他在一边有点儿手足无措,有点儿磕巴地插话说,不过是想正经干点事儿。

跟容毅渐渐熟了,我们才知道他经常晚上工作到四五点钟,转天十点钟左右起来接着干,像个赶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大家都说这容博士真是个做事的人。还有人说,他哪里像个海归呀!像别的一些海外归来的人,时不时就抱怨水土不服,说国内的生活环境太脏乱差了。他呢,好像对于物资享受反映挺迟钝的。不过也有在海外生活过的人说,像容毅这样的才是真正的海归呢,他虽然对享受、显摆之类的没什么感觉,可人家吸纳的是真正前沿的东西,这其中包括知识、眼界、思维方式,等等。再加上他这么能吃苦,以后准能成事儿。

这样子忙乎了三、四个月。这几个月的人吃马喂当然都是吃容毅在美国攒的老本儿。等开发出来的手机输入法软件功能相对稳定以后,容毅就开始着手找买家了。听章芸说,容毅甚至像小商贩一样挤火车、赶大巴,不辞辛苦地往一家一家的手机厂子跑,摩托罗拉、诺基亚、阿尔卡特……容毅是个很不健谈的人,有时候甚至半个小时也说不清自己的产品,推销起来想必难度不小。

当年九月份的一天,章芸忽然很高兴地说,容毅中午要请客,他有喜事啦。莫非他已经找到客户了?中午,在一家饭馆里,容毅兴冲冲地告诉我们,前些天从网上看到上海市政府设基金资助在沪的一些中小企业作高新技术研发,就递去申请报告,并允诺把公司在津注销,然后到沪重新注册,他的研发项目申报很快通过了相关负责部门专家的审核,得到了回国后的第一笔政府资助经费。这笔钱究竟有多少?容毅说,20万。数额不是很多,可也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我们都为容毅高兴。同时也有点儿伤感,看来他很快就要搬到上海去了。

容毅离津,我和章芸去帮他收拾行囊,他的家当实在简单得很,两个包就装下了。

去年五月非典临近尾声的时候,我们接到容毅的电话,他说马上到天津来办事儿,想跟朋友们见个面。我和章芸非常高兴地在一家川菜馆里等他,一边念叨着,说容毅近来发达了,得到政府的资助基金,听说又成功地研发了好几种新的手机软件,客户也发展了好几家,想必春风得意吧?正揣测着,容毅进来了,一身半旧的休闲衣,依旧是一脸憨厚的笑,跟以前毫无变化。席间,容毅告诉我们,因为意识到营销并不是自己的强项,现在已经拥有专门的销售人员,并刻意地说,销售人员找的都是国内人员,因为他们学有专长而且对国内市场了若指掌。除了上海的公司,他还在济南注册了个公司,继续研发和销售手机软件。他同时还瞄上了手机服务业,因为直觉告诉他这个领域有很多大机会,若能及时抓住,到时候挣的可就不是几万几十万的小钱了。我们笑他胃口真是越来越大了,容毅一下子又腼腆起来。

容毅当天下午在津办完事后,决定乘晚上的火车回济南。我和章芸当天也没什么事儿,就去天津西站送他。那时候被非典闹的,车站要求所有的乘客都必须填写健康卡,容毅无比认真地趴在一个角落里填写。等到进站时,车站服务人员逐一给乘客测体温、验健康卡。我记得清清楚楚,当两位服务员看到容毅递过去的健康卡时,彼此互看了一眼,脸上露出惊异的神情。我和章芸会意地笑了,想像得出,当服务员看到容毅填写的绿卡号和美国博士的身份,再对照眼前这位朴素甚至有几分邋遢的男士,不吃惊才怪呢。

与容毅对话

如果是真正的人才,那么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应该很出色,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真正的人才是走遍天下都不怕的。

数字:据专家分析,目前在留学人员创业园的企业中,1/3企业蒸蒸日上,1/3企业勉强维持,1/3企业则只有宣告倒闭。这种三三现象在我国各大城市留学创业园中普遍存在。

听说要聊聊海归的话题,容毅表示颇有兴趣。他甚至为此推掉了下午的一个招聘。他不是个健谈的人,好在我们已经是朋友,话匣子一旦打开,倒也滔滔不绝。

记者:对做生意的人来说,产品定位最重要。当初你回国时间不长,开发第一件产品,是受谁启发?

容毅:是我自己。一次在去上海的火车上,我用手机给朋友回短信,忽然灵机一动,莫非机会就在“掌握”中?我发现发短信时汉字的输入是个不小的问题,有些字母得连摁好几下才能出来,多影响输入速度啊。对,就拿输入法开刀!我当时想这个软件应用面很广,应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而且,软件本身也不太大,我自己,再找几个人,就可以开发啦。其实之后我们开发的那几个软件,也都是我自个儿最先想到的。有时候就是那么灵机一动,再调查分析看有没有市场空间和市场前景,若有,就做,就这么简单。

记者:你在申请上海市政府的创业基金资助时,海归的身份是不是起了很大作用?

容毅:海归的身份或许能增加一些技术份量,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项目本身。不过,我也发现,政府在基金管理方面不是很有能力,对各项目研发过程的监测不都是很有力度,所以才会导致有一些人,当然其中也包括一些海归,编出一两个唬人的项目,从政府手里骗钱花。还有就是从政府那里拿来的钱不能做到专款专用,有的拿去倒腾别的了,虽然政府部门也要求各个项目研发成功后要给政府相应的回报,但真正去回报的人却不多。这些情况现在似乎有所好转。

记者:采访你之前我特意查了查国内各大中城市对海归的扶持政策,看了着实让人眼热。某些人会不会恰恰就是看中了目前中国对海归政策上的倾斜、操作上的一些漏洞,出国镀金再回国打游击?

容毅:据我了解,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当初就是眼馋国内的诸多优惠政策才出国镀金,或回国浑水摸鱼,他们的留学动机、回国动机都是既单纯又功利,最后真本事没学多少,但目的有的还真达到了,毕竟前几年政策或制度还是有空子好钻的。真正有才识有报负的海归,对那些蒙事的归国留学人员也特反感,因为正是他们搞得海归队伍鱼龙混杂,若说海归掉价,主要就包括这帮人,没有真本事,仅照猫画虎地学了点海外的生活方式就回来显摆,论知识积累和眼界跟国内的有识之士根本没法比,不落价倒奇怪了。

记者:你不会也骗钱花吧?你当时在上海主要是作研发还是销售呢?

容毅:你看我像吗?我在上海主要以销售为主,研发也作。手机输入法相继成功登陆南方高科、TCL、波导、大显手机。之后,我又开发了手机电子字典,也就是英汉―汉英字典,还有手机健康软件和手机浏览器。目前这几种软件都有买家了……还是那句话,其实市场是公平的,主要看你产品的市场定位准不准。

记者:吸引你去上海的原因,除了当地政府的资助外,还有别的吗?

容毅:上海的人才环境和商业环境更适宜我。因为一些大的手机企业大多把研发基地放到了京、沪,所以像我这种搞软件开发的,在上海、北京机会更多。举个例子吧,春节前我刚刚拿到了阿尔卡特的一个外包项目,其实跟我实力相当的小公司挺多的,我为什么能拿到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上海设点了,我们的销售人员离客户比较近,阿尔卡特准备外包一个手机项目的信息最先传到我们的耳朵里,这就是先机啊。今年,我还准备在北京也注册一个分公司,因为像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几个大公司的研发中心都设在那儿,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越近,我的机会尤其是大机会就越多。就像海洋里追随在大鲨鱼身边的那些小鱼儿,不愁没得吃。这些当然都是我这一两年慢慢悟出来的。

记者:那你去年同时又在济南注册了一个公司,是一种单纯的乡土情结?

容毅:一方面是山东浪潮集团愿意作我们的投资商,他们把一些手机软件开发项目给了我。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当然也是看中了我们的研发能力和部分研发产品,加之我和该集团的一位老总曾是国内上大学时的同学,他对我的为人、能力都很信任。济南也是我的老家,我在当地的人脉或许对我也有那么一点儿吸引力吧。

记者:看来你对国内的环境并不陌生呀,好像不需要再去学习如何与国人打交道,不需要去掂量如何与周围的一切重新磨合了?

容毅:我是大学毕业以后出的国,与国内的环境对接起来没太大问题。我之所以在济南设公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看上了当地的招商引资环境。你知道济南的招商引资做到啥程度?都到街道办了!记得我们刚去济南的时候,我和手下的一个办事员一起到某街道上的一个刻章处去刻章,谁知这个刻章处竟归那条街的街道办管,很快的,该街道办事处一位分管计划生育的人就来了,开始我还以为他希望我娶个山东大妞、落户济南,给我上计划生育课呢。哪曾想人家是身兼二职,既管计划生育又管招商引资,他无比热情地让我把公司注册到他们街,并担保帮助操办各种事宜……这听上去像是一个段子,却反映出济南的投资环境有多么温暖。当地政府时不时地就会召集我们这些海归开个会,将最新的政策信息传递给我们,帮着解决各种问题,甚至还指导我们如何填写表格。到济南后我在他们的帮助下又申请到了一两笔政府资助基金。这些,对做生意当然都是很有诱惑力的。

记者:不少海归抱怨国内的人文环境不理想,摊上请客送礼之类的事儿就甭提多讨厌啦。你对这些怎么看?

容毅:回国后我也遇到了些类似的事,比如到政府职能部门办事时,工作人员态度比较蛮横。有时也需要请客户吃顿饭,等等,其实这都是些次要的事儿,这些工作人员态度不好并不是不想给你办事,只是他多年养成了官僚的习气。市场竞争其实真的是越来越公平了,我与南方高科等企业谈合同时,并没有大家想像中的要送礼、给好处,企业也只看中我产品的竞争力,许多合同都是今天谈妥,明天就签,吃饭并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现在只要给我一笔钱,我随时都可以撮起一个摊子,随时都可以起个公司,找准对路的、有市场潜力的开发产品,然后研发,然后销售,然后赢利,因为这两年我一直干的就是这个。

记者:有朋友说你这个人财商挺高,或许天生是块做买卖的料儿?

容毅:过奖过奖!别看我在美留学多年,其实刚回来时在做生意上完全是门外汉,回国后在实践中慢慢才明白做买卖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原来这一切都是有规律可寻的。

记者:回国创业三年,你感触最深的是―――

容毅:一般人对做生意人的感觉其实未必对。在许多人的观念里,一个商人必须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其实并非如此。我体会做生意最重要的是眼光和操作能力,就是你能否找到并如何推出消费者需要也就是市场需要的东西,市场定位准了,营销推广对路了,距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记者:你今天的小有成功与你海归的身份之间究竟有多少关联?

容毅想了想:有点儿关系,但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说有关系,毕竟在海外开阔了眼界,最初的启动资金也是吃的老本儿,海归的身份在申请政府资助、获得相关资讯等方面也确实有些便利。但我刚才说了,我觉得做生意最重要的是眼光和操作能力,这些是需要用心总结和锤炼的,跟任何身份都无关。

记者:不过,海归的身份带来的这些便利,也还有诱惑力。

容毅:现阶段或许还有点儿好处。一旦政策面没有倾斜了,这点儿浮利也就消失了。因为机会均等是迟早的事儿。所以,实力才是根本。

记者:听说你目前麾下已有三十多名干将,其中有多少海归?

容毅: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出国留学过的,他们都是国内挺优秀的软件开发人才和营销人员。他们的视野和知识结构跟海外留学人才之间几乎没什么差距。相反,倒也有一些小海归到我这里来谋职,他们除了偶尔会吐几个外语单词外,别的方面还真看不出有什么超人之处,有的甚至素质差得惊人,仿佛他们出去三两年就为了混张洋文凭,掌握的知识还不及国内一些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对于这样的小兄弟,我当然请他另谋高就了。

记者:如果两个业务能力相当的人同时到你那里应聘,其中一个是海归,一个是没出国留学过的,你这个海归会选哪一个?

容毅:我肯定会倾斜于后一个,因为他可能更脚踏实地。海归大多眼高胃口大,对薪酬的期望值相对也高。不仅仅是我,任何一个公司在录用人才时都会考量成本与收益,谁都会选择最适宜的,不管他是否海归。

分析容毅

市场是公平的,在市场里,机会是平等的,就看你有没有能力打拼以及如何打拼。人是终极原因。

数字:最新资料显示,去年上海找不到工作的海归已达7000 人,其中3个月未找到工作的占30%,另有15%在5个月内都没有找到工作。有关人士预计今年这一数字还将提高。

海归首先要明确目标并端正心态。国内机会再多,如果自己没有专长,没有国内缺乏的技术,机会就不属于你。同时海外学子不要有自己了不起的心态,国内的能人很多,回流者应该有创业从头做起的决心。另外,资金和人才也非常重要。回国创业的留学生大多有较多的无形资产,往往缺乏足够的有形资产。为弥补不足,海归应与国内方面取得合作。这就需要留学生有好的技术、好的项目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从而比较容易得到国内政府与企业的支持,获得资助。

说这番话的,是从加拿大多伦多归来的朱上翔先生,他现在在四川、广东等地拥有三家公司,属于海归中的成功人士吧。拿他的话来对照容毅的经历,他基本上做到了。可以说,同为海归,他们的认识是一样的。

容毅显然还不是海归中出类拔萃的人物,眼下或许刚刚驶入创业的快车道,用他自己的话说,刚尝到甜头,好日子在后面呢。有人曾经列过一个方程式,说技术型海归回国开公司创业,成功=对路的产品+营销+市场,容毅在这三方面做得都不错,看来他成功是迟早的事儿。

容毅走到今天,应该说与国家对海归的鼓励与资助分不开。可话说回来,海归多了,有些海归别说自个儿创业了,连在企事业找份理想的工作都难,不是有报道说上海去年就有七千海归一时成了海待吗,大家同样的身份,境遇却迥异,还能说明什么呢。实力为王!

炎黄新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毅说:对于海归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它究竟是指留学回国人才还是留学回国人员。人才,证明其素质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人员不过说明曾有过留学经历。只有当高素质与留学经历合而为一时,也才算是留学回国人才。由于当前国内外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用人标准越来越高,但归根结底还是求职者的素质。如果是真正的人才,那么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应该很出色,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如果在国外压根儿没找到工作,回国只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这种海归绝大多数还不具备留学回国人才的要求。真正的人才是走遍天下都不怕的。

容毅算是留学回国的人才,还是留学回国人员?用张执行官给出的标准来衡量,似乎可以往人才上靠一靠,只是能否走遍天下都不怕,还要经过实践再检验。容毅自己,倒是很乐观,也很自信。因为,他不但把该把握的机会都把握住了,而且,他还自己创造机会。

其实,稍微琢磨一下,把留学等字眼替换掉,不难看出,这个衡量海归的的标准,应该是适用一切人才的。

容毅也说:“海归的身份在申请政府资助、获得相关资讯等方面也确实有些便利。但我觉得做生意最重要的是眼光和操作能力,这些是需要用心总结和锤炼的,跟任何身份都无关。”显然,他能走到如今这一步,与这种心态是分不开的。他的经历证明,他没有凭着那顶留美博士的帽子骗钱花。再进一步说,如果给这个实实在在的故事换个角度,把留美博士的资历掐去,就是一个国产博士的经历,那么,不也可以成立吗?其中赖以起家的获取资金一环,也是有各种渠道的,用容博士的话说,关键看你的定位准不准,项目好不好。

容毅以他的经历这样来评价在手下干过活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出国留学过的。他们都是国内挺优秀的软件开发人才和营销人员。他们的视野和知识结构跟海外留学人才之间几乎没什么差距。相反,倒也有一些小海归到我这里来谋职,他们除了偶尔会吐几个外语单词外,别的方面还真看不出有什么超人之处,有的甚至素质差得惊人,仿佛他们出去三两年就为了混张洋文凭,掌握的知识还不及国内一些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对于这样的小兄弟,我当然请他另谋高就了。”

说到底,市场是公平的,在市场里,机会是平等的,就看你有没有能力打拼以及如何打拼。这是容毅的认识,也应该是共识。

看看容毅这三年走过的路,付出的心血,吃过的苦,他不成功反倒让人奇怪了。那么,没海归光环的人才们,是不是也可这样呢?一位老教授爱讲一句老掉牙的话,来告诫身边的人。他说:“人是终极原因。”

结论 海归之外的话

自怨自艾,不去找找自身的原因,永远不可能有人给你20万资金。这就是市场的成熟,也正是市场的魅力。市场只青睐那些优秀者。

结束了关于容毅的话题,却还有一些话要说。是想说给不是海归的人,算是海归之外的话。

几年前“海归”称得上是足斤足两的新贵。就是眼下,国内对海归的诸多倾斜政策,如基金资助、减免税金等等,依然让一些土生土长的国内硕士、博士们羡慕甚至妒忌。有国产博士不无醋意地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我手里也有好几个项目,政府若资助我哪怕20万,我相信自己也不含糊。”感叹机会之不均。显然,他的思想是有一定代表性,而这些国产的博士硕士学士们是中国人才的主力军。

其实,海外留学经历就是一个光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留学生已经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人才市场的买方市场。前面列举的数字,“去年上海找不到工作的海归已达7000 人,其中3个月未找到工作的占30%,另有15%在5个月内都没有找到工作”,就是证明。

我们都应记得当年深圳成为特区后的特殊。它的崛起与繁荣,是国家给了特殊政策。但是,深圳作为特区,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在一个渔村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而在于它的发展带起了一片,在于它所带起的一片同它一样不断冲破了许多传统的禁忌,进来许多新的观念与思想。而特区之深圳,早已慨叹特区不特了。因为,大家都已经是实际上的特区了。海归一度金贵,肯定有光环的作用,但也有海归里确有人才的因素,他们把在海外或苦读或勤奋打工所学的知识、方式方法和经验带回来。其金贵,是缘于需求。今日海归不金贵了,除了供过于求的原因,其中鱼龙混杂的原因,还有大量的国内人才在海归的冲击下迅速提高自身素质而崛起的原因。容毅博士评价“他们的视野和知识结构跟海外留学人才之间几乎没什么差距”,虽然有些绝对化了,但也确实是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