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管理的海恩法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管理的海恩法则范文1
关键词:海恩法则;校园;安全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海恩法则”对校园安全来说是一种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校园安全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海恩法则”在中学校园安全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校园安全性,创造一个和谐、安全教育的良好环境。
一、校园安全事故的危害性
1.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
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中成长,是建立学校的目的。而学生作为学校组成的必要因素,在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伤害中也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伤害,影响学生成长。
2.给家长造成物质损失或精神负担
学生在校园所受到身心的伤害给家长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每个孩子寄托着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孩子在不安全的环境中成长是造成家长最大的负担。
3.对教师造成职业安全危机
教师作为教育职业者,不但对职业成绩及职业待遇有所重视,更重要的是职业安全。校园安全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对教师本身也会造成伤害。
4.给正常的教育秩序造成巨大影响
无法保障校园安全的情况下是无法进行正常教育秩序的,因此,校园安全是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保障。校园安全与我们每个师生密切相关,它关系到同学们能否健康地成长,能否顺利地完成学业:它关系到教师们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是我们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二、校园安全预防意识薄弱带来的隐患
1.学生认为学校是“安全岛”
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思想单纯,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在学校认为校园环境是安全岛,更是减弱了自我保护的防范意识,面对校园生活中的设备、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导致事故的发生。
2.部分家长对学校安全的过分依赖
家长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对孩子自身存在的身心问题有着全面的了解,但部分家长过分依赖学校,以致把学生在身心方面的问题解决责任归咎于学校,导致学生的身心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
3.部分教师对校园安全隐患盲目乐观
中学生处于情感、知识成长期,有着不稳定的特征,部分教师喜欢采用先入为主的观点看待学生,导致忽视了不稳定因素出现处理的最佳时期,产生校园安全事故。
4.校园缺乏日常的安全隐患检查
由于校园是日常教育活动的场所,在日常使用中总会出现故障隐患,日常的检查能防患于未然。
5.校园缺乏安全教育及安全事故处理实践
校园安全保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只有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积累、持久的安全教育灌输、模拟事故处理实践等一系列工作,才能把安全事故的发展减低到最低的发生概率。
三、“海恩法则”对校园安全工作的启示
1.对中学校园安全管理的警示启示
校园安全事故的产生都有原因及征兆,如果重视每一个征兆、苗头和隐患,及时把安全预防工作做到位,安全事故就会减少甚至可以避免。
2.校园安全隐患具有可控制性
从“海恩法则”中可认识到:安全事故牵涉的因素众多,对安全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难度;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在安全事故发生前,把隐患因素控制或消除是可行的。
3.消减事故“量变”累积,防止事故“质变”
从“海恩法则”的另一层面理解:事故产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重视消减事故隐患因素的累积,才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海恩法则”在校园安全工作的应用
1.“海恩法则”在实践应用中强调:强化责任、以人为本,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则,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在日常校园安全工作中,要做好预防排查工作、落实安全工作细则,实践工作做到“群策群力”。
2.加强学校―学生―家长的“三维”沟通,建构校园信息畅通“网络”。安全事故的产生往往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而引发,良好的沟通能抓住安全事故的源头,快捷有效地消除安全事故发生。
3.要有“早抓早防”的积极行动。杜绝学校的“懒政”、家长的“懒管”、学生的“懒守”,自觉做到发现征兆立即预防、发现苗头立即遏止、发现隐患立即排除,不能有拖一拖的想法、等一等的念头和“小问题不会有事”的侥幸心理。
安全管理的海恩法则范文2
新时期新使命赋予武警基层安全稳定工作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基层单位必须站在促进部队整体建设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高度,探寻安全工作的一般规律,主动作为、标本兼治、及早防范,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实现“未雨绸缪谋发展,防微杜渐保安全”的安全管理目标。
一、加强教育,确保安全管理底线
放松警惕、思想麻痹,是事故发生的直接诱因。因此,做好预防事故工作,必须抓根治本,夯实基层安全教育这项基础工程。
一要抓好经常性教育。扎实组织基层官兵进行安全常识、安全法规、理想信念、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官兵的安全意识,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要抓好时机教育。每当部队遇有任务调整、季节转换、兵员补退、重大节日和执行临时任务等时机,要做到教育在前,思想引导先行;对发生的一般性问题,应及时弄清事实,主动做好化解帮教工作。
三要抓好警示教育。利用部队下发事故案件通报和各类安全警示录像片等时机,及时抓好教育引导,以各类事故案件为反面教材,组织官兵开展摆事实、谈危害、讲道理等活动,增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夯实官兵预防事故案件的思想基础,不断扎实和巩固官兵自觉安全管理的意志,筑牢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的思想防线。
二、群策群防,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海恩法则揭示: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个未遂事故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因此,建立健全基层单位全员参与、群策群防,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员有责的责任机制,是抓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要发挥好干部的主导作用。坚持组织和行政例会定期“议安”制度,科学分析单位安全形势,凝聚集体意志,形成团队合力。必须本着依靠基层的力量,解决基层的问题的基本原则,努力提高基层支部一班人的基本素养,增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二要发挥好骨干的中坚作用。抓好以党员、士官、班长为核心的骨干队伍建设,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关爱生命、珍重安全和友谊的健康情趣,提高他们发现、控制、预防违章违纪问题的能力,坚实群众性安全管理网格化的框架结构。
三要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尽的,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每名官兵的自我管理。实际工作中,干部骨干要殚精竭虑地调动和激发广大士兵参与安全管理的热情,形成存在隐患有人发现、出现问题有人报告、重点难点工作有人负责、安全措施大家落实,实现全员额、全时空、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态势。
三、主动预防,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提高安全管理绩效,必须要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增强安全管理的预见性。谋划好“主动预防”这一课题,基层单位至少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管理阶段上要善谋关键。80/20法则给各级管理者的启示: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善于把握关键。基层中队的管理工作按时序大体上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冬训冬防、新兵下连、教育训练黄金期和老兵复退,抓住各阶段安全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就会使基层繁杂的工作清晰化、条理化,增强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实现安全管理的主动预防。
二是在管理对象上善谋人性。“人”是安全管理的施事者,也是受事者,对人的管理是安全管理对象中的重中之重。做好对人的管理就必须关注人思想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营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实施有效的人性化管理,达成官兵行为的自动和自觉,从而有的放矢地解决好各个时期、各类性格特征和各个层次人员的思想问题,确保实现安全管理积极有效的主动预防。
三是在管理过程上善谋始终。只有自觉实践“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提高”管理回路的封闭,才能实现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在历经“有谋划、有组织、有检查、有总结”循环往复、持之以恒的长期实践,安全管理才能切实减少失误、堵塞漏洞、未雨绸缪、提高实效。
四、完善措施,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落实是安全防事故工作的根本保障。制度落实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各单位安全措施运行机制的优劣。检验这一措施优劣的主要标志就是单位人员执行其措施的自觉程度。为此,在制定、执行和完善安全管理措施时,基层单位要注重把握好三个环节。
一要全员参与制定。坚决克服二类倾向:一是把上级制定的安全措施或是直接把《安全工作条例》规定的安全制度直接拿来,不问自身实际地一味生搬硬套和刻板执行;二是单凭主要领导的主观臆断,以传统的我说你听,我管你服式的低级的强行制定和强制执行。工作的艺术性不在于领导个人“领衔主演”或“自导自演”,而在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大家的角色都参与进来,在制定单位的安全措施时,一定要善于听取和采纳大家的意见,并使之统一到部队的要求上来,形成正确的集体意志。
安全管理的海恩法则范文3
建筑施工现场多是室外露天高空作业,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且流动性大,属工伤事故多发行业。几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施工工伤事故和特大伤亡事故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建筑施工的安全势态仍然非常严峻,在安全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1、建筑施工单位和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有的建设单位和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安全行为不规范,不按法定建设程序办事,规避政府监管;有的建设单位不依法进行施工图审查、不依法招标和报建、不依法办理质量安全监督和施工许可手续;有的建设单位还违法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甚至个人。这些现象都造成了建筑施工事故频发和重特大恶性事故的发生。有的设计单位的安全行为不规范,有的设计单位挂靠的人员多,设计质量难以保证,违反强制性标准的现象屡见不鲜;施工图审查后随意迁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擅自变更,降低要求,从而埋下了安生事故的隐患。
2、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被精简、合并,专职安全员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很多安全员技术素质差,对安全管理略知皮毛,既无监督管理职能,又不能履行职责。
3、信贷调控效果显现,资金来源进一步呈现多元化
建筑施工要求每个项目都由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格的的建造师主持,然而实际上有不少工程是挂靠的,工程项目部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成本,管理人员并不齐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施工用电、封闭作业、临边防护大都不符合规范没有形成制度,随意性很大,管理水平很低。
4、安全教育不落实
安全教育培训滞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数量相对较少,综合素质较低,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薄弱。另外,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一线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缺乏基本安全知识,其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 违章作业的现象严重,对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比较滞后,导致大多数人未经培训就上岗。有的工地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资料虽然齐全,也记录了教育培训等内容,但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流于形式。
5、安全监督不到位
不能否认,一些监督执法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不高,不能正确履行职责,有的甚至。有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督机构不积极主动执法,不强化责任监督人员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日常巡查职责,致使规避监管行为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制止,安全监督不能及时到位。已纳入监管的项目,对事故隐患查处不力,措施不坚决、整改不到位,致使各种安全事故隐患无法及时消除。
在安全生产管理领域,著名的“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同样如果能够减少事故隐患、不安全行为和轻微事故,也就能在总体上减少发生重大事故的机率,就能够减少、降低或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不安全等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具体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三大因素之一,高处坠落、触电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都与人的行为有关,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一半以上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有关,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重在教育培训,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重点抓好二个环节的安全生产教育:一是抓好建筑施工特殊工种的安全技能教育,建筑施工现场涉及多个工种,其中部分工种属于危险性较大的特殊工种,如电工、架子工、施工电梯、建筑起重机械操作工等特殊工种,这些工种对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建筑施工特殊工种必须坚持教育、培训、考核和执证上岗的要求,坚持严格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不发上岗证,无上岗证不得上岗,严格建筑特殊工种管理;二是加强岗前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阶段安全危险源不同,对建筑从业人员上岗前应结合工程进度和安全管理实际,对有关安全技术事项向所有进行施工的现场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岗前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认识安全生产新情况新问题,掌握注意事项,消除安全隐患。
2、构建建筑安全防护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由于人容易受到心理、生理等条件的局限,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并不能完成杜绝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建筑安全防护措施也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建筑施工安全措施主要是抓好“三宝”、“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防范高处坠落事故。“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三宝”防护是指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在超过2米以上悬空作业的须系好安全带,悬空作业点无法挂设安全带的,设置安全拉绳或安全栏杆等,悬空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置安全网,按照规定对建筑施工现场设置安全立网和水平兜网。“四口”是指: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五临边”是指:沟、坑、槽和深基础周边,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或盖板、架设安全网,在施工的建筑物的所有出入口搭设牢固的防护棚。对沟、坑、槽和深基础周边,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等,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三宝”、“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主要可降低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机率,减小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损失。
3、制定应急预案,最大限度防止事故扩大
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来讲,采取培训教育、安全防护等措施可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需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在发生事故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为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通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进程。一旦发生事故,施工企业具有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能快速反应处理故障或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的初期阶段,使可能发生的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如上海“11.15’’大火,如果在发生火灾的初期就启动应急救援,立即扑灭初始的火苗,也许就不会死那么多人;2010年昆明新机场,“1.03”事故发生后,由于应急救援及时,事故造成了7人死亡,另有28人受伤,并及时得到救治,没有使这起事故升级。
安全管理的海恩法则范文4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国家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方针,也是企业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为保障职工身心健康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简单的讲安全文化则是企业全体职工所共同拥有的安全理念、共同遵守的安全制度及这些理念、制度所塑造出的行为举止。因此,我们把它进一步定义为以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为目标,以提高职工素质为关键,以建设安全规章制度为重点,以强化安全责任、推进安全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为支撑的一种全新的安全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经济利益,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要想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并自觉遵守执行,就必须建设好、使用好安全文化。
一、安全管理、安全文化与执行力的辩证关系。
安全管理的主体是对人的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是要靠文化,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安全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基础上,责权分明,在执行过程中,要“责权一体”,强化执行力度,使安全生产理念在员工心灵中逐步扎根,以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大家都发自内心的做好自我安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和制度的落实,靠的员工是执行力。目前,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都逐步完善,但在执行上往往出现纰漏。究其原因:一是企业的个别人为了完成生产任务或获取奖励,心怀侥幸意识,无视安全生产的各项操作规程和管理规定。二是在用人上不是“用人唯贤”,而是“用人唯亲”,对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监控力估力度不足,造成安全生产的执行力差。三是,一些企业在安全行为文化的推介上重视不够,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素质、技术素质、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能力、事故预防能力等培训不到位,导致操作上出现失误。四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在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上,存在重感情,轻制度处罚力度,为违规者下次违规造成隐患。所以,一个企业要在安全管理上达到一个最高境界,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寻找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才能保证执行正确、有序和执行有效。
制度文化是对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规范进行约束的规则。《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各级人员的责任、义务和权利。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来明确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行为规范。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来明确员工从事生产经营过程的操作规范。只有形成责任明确,责权一体,在安全管理才能做到敢抓敢管,才能落实执行力度,使员工逐步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行为文化是规范生产经营活动中个体行为的文化。在管理学上有一个“海恩法则”,讲述了安全管理的金子塔原理:每10000起不安全行为,孕育着3000起被忽视的隐患、300期可记录在案的隐患、30起严重的违章操作和1起安全事故。要想消除这一起事故,就必须从细节上把这10000起不安全行为控制着。要通过安全活动、预案演练、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等,并把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列入日常安全管理和生产运行中,提高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能力,使员工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员工自觉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
在安全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要把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融入到日常安全管理和生产运行中去。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是安全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的关键,通过开展全员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及强化执行力度,使风险削减到最低限度,才能使安全意识形态逐步在员工的心灵深处扎根,才能适应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工作需要。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
实现安全发展,是煤炭企业永恒的主题。因此,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就必须要始终坚持“安全工作零起点”的核心理念,以“争当自主保安型员工、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为安全目标,围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决策层、管理层、行为层三个层次,树理念、建制度、抓落实、创载体,形成企业“大安全”的文化氛围,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决策的正确导向工作
企业的风格反映企业文化的个性,而企业决策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中起着倡导和强化作用。从企业的整体管理角度来讲,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企业决策者的决策指挥下进行的,企业的决策层在安全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真正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生命,一切以企业员工的生命和健康为重,树立起强烈的安全事业心和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发自内心地去关心职工的疾苦和改善恶劣的劳动条件,把安全工作视为“天”字号大事摆在企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防止重生产、重经营、重效益而轻视安全的思想发生,把“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价值取向。
(二)、提高管理者的安全文化素质和管理能力
企业管理层主要指企业的中层和基层管理部门的领导及管理干部,他们既要服从企业决策层的管理,又要管理基层的生产和经营人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忠实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对整个企业的形象,对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企业综合的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影响。
(1)管理者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管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以增强安全生产的法制观念,责任意识,切实贯彻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力度。
(2)管理者要刻苦钻研业务,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能力。安全管理科学技术知识是安全管理层人员必须具备的业务知识。不但要懂管理,而且要会管理,同时要不断更新观念,学习应用现代化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使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3)管理者工作中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如履薄冰。安全管理层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在日常安全工作中要踏踏实实、认真负责,严格依法管理。
(4)管理者要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督促落实。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革新改造,使企业的一些制度越来越存在缺陷,这就需要安全管理干部不断去补充完善,使其更加切合实际,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
(5)管理者要不断探索安全培训模式,提高教培训效果。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要从实际出发,从提高教育效果入手,不断探索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新模式,彻底改变形式单一,枯燥无味、教育效果很不理想的老模式,使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6)管理者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对每一项工作在实施前,要进行必要的安全评估和安全分析,有效的进行非常规的安全监督策略,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换位思考来发现的监督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必须安全。
(三)、不断丰富基层员工安全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企业基层员工的安全文化和技术素质是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基石,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的效果,也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只有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才能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
(1)努力营造基层员工安全文化氛围。要把企业决策层的宏观决策意图以及各项微观指标通过基层员工的最小组织单位班组来变成每个操作者的具体行动是相当难的,只有通过安全文化渗透,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展览、安全经验交流、每日安全工作交流和汇报等,建立起切实有效的企业基层员工安全文化场。用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观念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安全精神文化来不断规范基层员工的行为,实现安全意识的飞跃。
(2)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进程中,注重用安全文化的功能、安全文化的手段和力量去开拓基层员工的内心文化世界,去挖掘基层员工的精神文化世界;用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去世能上能引导、激励基层员工的思想文化世界;用科学的思维文化方法去完善作业程序,提高操作技能,进而形成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场。
(3)企业要把提高基层员工的文化和技术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应建立安全文化建设研机构,举办安全文化讲座,召开安全文化研讨会,开展安全文化总结经验交流会及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创造安全文化环境,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4)通过制度化建设来提高基层员工的制度文化素质。安全管理制度是人创造的,但制度常常也能反过来塑造人,使员工不知不觉地适应于制度,从而达到约束规范员工的行为。对企业基层员工安全文化建设来说,从制度入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安全管理的海恩法则范文5
一、“违章就是事故”理念提出的背景。
当前在煤矿生产中,安全生产是由人、物和环境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衡量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不是管理最强的地方,而是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违章”就是木桶理论中的“短板”,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
违章现象屡禁不止。违章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煤矿事故发生后最大的损失是生命,违章行为引发事故的后果直接危害职工家庭幸福、经济收入、集体荣誉、企业稳定、社会和谐等。每个矿工都曾反反复复接受过安全教育和培训,但是现场违章现象却时查时有,有的造成了严重后果,有的虽然只引发了小事故,使违章者被处以罚款或纪律上的处分,却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过一段时间就淡忘了违章教训;有的违章没有被发现,违章者在思想上产生侥幸心理,形成习惯违章,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违章是发生事故的前提。安全的死敌就是事故,而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章”。违章就是违反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章程,违反安全技术措施及规程要求所从事的活动。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而这些事故隐患绝大多数都是出于违章造成的。根据对全国每年上百万起事故原因进行的分析证明,95%以上是由于违章而导致的。违章是发生事故的起因,事故是违章导致的后果。
二、“违章就是事故”活动的具体内容。
本着“安全为天、从严治矿”的原则,矿及时出台了《关于开展“违章就是事故”大学讨论活动的通知》、《矿“违章就是事故”处罚规定》等有关文件,根据“三违”的违章情节和严重程度将“三违”划分为三类95条,对每一生产环节、每一道生产工序中的可能出现的“三违”行为进行了严格规定,第一类属于一般“三违”,第二类属于较严重“三违”,第三类属于严重“三违”,分类分级对“三违”相关责任人进行建账处罚。为鼓励每一名职工能检举、查处、制止违章,矿每季度对有关人员适当奖励,为鼓励“三违”人员违章后不再违章,矿规定如果连续3个月无违章行,返还其“三违”全额罚款。连带人员的罚款根据本单位季度“三违”次数降低比例适当进行返还。
三、开展“违章就是事故”活动步骤。
1、广泛宣传发动,使职工知其意,不愿违章。进入年以来,矿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矿内广播、橱窗、黑板报、《信息》、局域网等宣传媒体,深入持久地宣传“违章就是事故”的理念,各区、队会议室都张贴“违章就是事故”等宣传标语,制作“安全寄语”版板悬挂在井下,提醒每一位入井员工时刻不忘安全,并经常性地开展安全知识有奖竞赛活动和班前安全知识问答活动。他们还印制了“违章就是事故”的事故案例下发到每位职工手中。另外,他们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牌板、标语等多种形式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广泛宣传。各职能部门也不定期组织开展事故分析会、班前安全培训、安全心连心文艺演出和“小手拉大手、安全伴我走”等活动,形成了不间断的安全宣传氛围,使全矿员工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在矿区内营造了浓厚的反“三违”、预防事故氛围。责任明确、层次清晰、保障有力、落实到位的安全宣传教育网络,在职工充分了解了“违章就是事故”活动的意义,构筑了牢固的安全防线,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2、深入讨论学习,使职工增其智,不会违章。各区(科)、队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通过安全例会、“每周一课”、班前会等形式,联系工作实际,组织干部职工讨论学习典型“三违”案例、矿建矿以来及公司年事故案例、岗位作业标准、《矿“违章就是事故”处罚规定》,引导职工规范作业行为,对照各工种操作规程,反思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查找不足,清醒地认识到“三违”的危害性,牢固树立“违章就是事故”的理念,做到按正规循环作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照“实用、有效”的原则,在全矿范围内开展了以安全培训为核心的活动,组织员工学习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和法律法规、煤矿安全规程、矿规矿纪、劳动保护与劳动合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等11个方面的制度和知识。矿通过培训与自我教育,使每名员工真正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技能,熟知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识别方法,提高了员工杜绝和预防“三违”的能力,形成一道安全防线。
3、强化三违查处,使职工明其理,不敢违章。三违不除,矿无宁日,矿要求纠正违章必须就是要通过从严考核,使违章者及有关人员都有切肤之痛,把教训牢牢记心中,永不再犯。对违章指挥作业的干部或因管理性违章而造成作业人员违章的领导加倍处罚。矿要求各级干部必须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坚决克服“三乎”、“三惯”思想,深入现场,狠抓人的行为规范,切实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严格干部下井带班规定,跟班队干在下班前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确认,为下一个班做好开工准备工作,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决不能开工;矿长安全小分队、安监处小分队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处理“三违”不留私情。对所查的问题按A、B、C级整理汇总,C级隐患24小时之内处理,暂时处理不了的隐患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对隐患不能及时治理、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整治不达标的,对领导干部要实行问责。六区(科)充分调动队、班组自身规范行为的积极性和反“三违”的主动性,奖优罚后。由区(科)技术主管监督,各队技术员对本队职工以安全知识、事故案例、操作规程为内容进行考试,不及格者严禁上岗作业。为了防止“三违”现象的发生,该矿还建立了“不放心人员”排查教育制度,对易发生“三违”的人群,特别是对不懂安全的“糊涂人”、盲目蛮干的“鲁莽人”、满不在乎的“麻痹人”、钻安全检查空子的“经验人”、探亲归来的“疲劳人”等人员进行重点帮教,一季度职工共写出保证书2000余份,矿科级干部深入班前会800余人次,矿领导参加安全例会30余人次,这些工作较好地起到了教育、警示职工的作用。
安全管理的海恩法则范文6
【关键词】设备部门;消毒供应中心;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规范化管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诊疗过程,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促进了诊疗技术的发展,有效地预防、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但是,因生产过程、生产条件等不完善而导致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不能达到无菌、无热源等标准也为临床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同时医疗机构也存在着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不完善,违反使用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存在感染控制意识不强,这些引发医院感染的潜在隐患,将会导致严重后果。由此可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具从生产、经营到临床使用,用后处理等环节必须建立严格的标准和监督管理机制[1]。
为保证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安全使用,为临床提供重要保障,我院有关职能部门、设备部门和消毒供应中心加强了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各环节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了质量监测覆盖率及执行力。从进货、验收、贮存、发放,到临床使用,回收处理各个环节严格控制,有效监管,做到了购进制度化,验收规范化,管理科学化,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现将我院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规范化管理实施措施介绍如下。
1提高认识 规范管理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质量及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管理不仅关系到病人的健康、生命安全和感染控制。同时对社会及医务人员自身的健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医疗机构有责任、有义务不断加强其管理的规范化,并将其列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一环,并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进一步加强管理[1]。在进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和使用中,我们应牢固树立“零缺陷”观念,防患于未然。安全工程科学研究中的“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掌握与遵循这一法则,对高风险的医疗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为规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具的生产和确保产品的安全使用,卫生部会同相关部门先后颁布了有关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输血管等产品的国家标准,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规定了强制性要求。专门对医疗机构采购、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及其用后处理等环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我院在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中,职能部门首先加强全院医护人员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安全管理和使用知识培训,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加大监管力度。设备科和消毒供应中心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完善并落实相关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建立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流程:统一采购,索证检验,质量验收,建立帐册登记,规范贮存保管、发放、用前安全检查、发生不良反应追查问责、无害化回收处理。
2规范化培训
所有员工都应该接受培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职业素质。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严谨、慎独,保障临床需求。其次,要加强专业培训,定期组织学习各项规章制度,一次性无菌物品规范化管理、消毒灭菌,预防医院感染等理论知识。质检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全面熟练掌握各项检测技术和操作规程,以便肩负质量检测及带教指导工作。 由于一次性医疗用品在诊疗过程中涉及的科室及人员多,所以应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用后处理不当所造成的危害性的认识,应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培训工作。
3控制环节质量的管理对策
3.1严格控制产品采购 采购是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第一环节,也是管理的最重要的环节,我院所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由设备部门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对购入物品首先进行索证检查,核验证件,要具有三证或质检中心出示的质量检测报告,这是决定物品是否符合资质要求能否购入的首要条件及关键步骤,若证件不全或过期,则说明生产企业或经营单位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故应严格把关,对证件齐全的无菌物品应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查验每箱(包)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生产和灭菌批号及灭菌标识和失效期等,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医疗用品应具有无菌日期和失效期等中文标识。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医院。
3.2 规范库房物品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应确保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验收、贮存保管、发放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应有专人负责并建立登记帐册,认真登记物品名称、规格、数量、型号、批号,做好出入库、发放、回收登记,随时掌握各科室物品使用动态需求,设置合理的库存量,避免超量贮存,按照有效日期顺序摆放并合理安排发放,防止物品过期。质检人员应进行质量验收,对不同批号,不同生产批次抽样做生物监测,理化监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并记录备案。按照管理规范要求,库房环境应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洁净整齐,温度保持在200C-250C,湿度保持在50%--60%,物品放置距地面20cm,距墙面10 cm,距天花板50 cm。有资料统计,一次性无菌物品领取后在清洁区无菌物品存放间拆开外包装,其空气微生物含量可以从原来平均165.38cfu/m3降至88.46 cfu/m3〔3〕。因此,应根据每日使用量拆除外包装后由一次性无菌物品库房送入一次性无菌物品发放间,按一次性无菌物品存放要求分类有序存放,更有效的避免无菌物品二次污染。
3.3完善科室使用制度 按照领取-使用-医疗废物处置环节进行细节管理,完善一次性无菌物品科室使用环节管理制度。临床、医技科室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应确保物品在使用环节中的安全,禁止使用非正常途径提供的物品,严格按照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管理规范,做到使用前认真检查产品质量,使用中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领取存放后定人定期清查治疗室无菌柜中备用物品,并注意按有效期顺序存放和使用,禁止使用过期物品,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后一次性无菌物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处置要求,确保使用安全和无害化处理。应建立热源反应追查制度,如有输液反应,应留取标本送检,并填写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情况反馈单,上报院感科和设备科。设备科、供应中心应与使用科室充分沟通,及时听取反馈,满足其使用要求。
3.4职能部门加强监管 医院感染管理科室应履行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采购、贮存保管、发放管理和回收处理的监督检查职能,与护理部共同负责监管全院医护人员对一次性无菌用品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并规范操作使用,促使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和操作流程的规范化管理。随时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收集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及有关情况,并将其向设备科、消毒供应中心反馈,及时避免因不规范操作行为给患者造成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钟秀玲,郭燕红,黄虹,等.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与技术〔M〕.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