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指导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招商引资指导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招商引资指导意见

招商引资指导意见范文1

一、产业政策导向

汾湖经济开发区鼓励发展符合国家及省市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产业指导目录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含机械制造、汽车零配件、高档五金件)、生物制药、生物科技、食品加工和IC(半导体集成电路及相关技术)、IT制造及相关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软件外包、金融外包等服务外包和现代服务业。

二、产业区域划分

(一)凡符合本意见的鼓励类工业项目可优先、有序、集中安排在以临沪大道为轴心的工业园内。工业园内50亩以下用地规模的项目原则上不供地,其他项目原则上安排在相关工业配套区内;

(二)软件外包、金融外包等服务外包产业原则上安排在汾湖大道以东的服务业集聚区或工业园区汾杨路以西、临沪大道以北的区域内;物流业可根据产业规划安排在相关物流园区内。

三、投资强度

企业的投资强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工业园区内,外资项目的投资强度原则上注册资本不低于25万美元/亩;内资项目投资总额不低于250万元/亩,注册资本原则上不低于80万元/亩;

(二)在工业配套区内,外资项目的投资强度原则上注册资本不低于15万美元/亩;内资项目投资总额不低于250万元/亩,注册资本原则上不低于60万元/亩;

(三)服务业项目的投资强度可以比照工业项目执行。

为了鼓励、培育和发展生物科技、生物制药、食品加工业、IC产业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对其投资总额和投资强度可以适当降低标准。

四、优惠政策

(一)基础设施配套的优惠

1、对于分别符合以下三类条件的项目,将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基础设施配套优惠,具体方案另定。

(1)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美元且投资强度超过25万美元/亩(指注册资本,下同)的外资信息技术制造业、机械装备制造业;或投资总额(指实物形成的固定资产,下同)超过1亿元且注册资本不低于80万元/亩的内资项目;

(2)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美元的外资食品加工业,或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美元且投资强度超过30万美元/亩的外资信息技术制造业、机械装备制造业;或投资总额超过1亿元且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亩的内资项目;

(3)属IC产业、生物制药和生物科技的外资项目,注册资本超过3000万美元且投资强度超过40万美元/亩的外资项目,投资额超2亿元且注册资本不低于150万元/亩的内资项目。

2、服务业项目的优惠可比照执行;

3、特殊项目的优惠措施可视实际情况由区招商部门报区管委会讨论决定。

(二)税收优惠

1、对符合本意见的新设工业企业,从企业营业年度起,三年内任一会计年度所缴纳的国、地两税总额超过1000万元的,该年及其后一年该企业当年上缴的税收中地方财政留成部分的50%奖励给企业,用于企业再发展;任一会计年度所缴纳国、地两税总额超过3000万元的,该年及其后两年该企业当年上缴的税收中地方财政留成部分的60%奖励给企业,用于企业再发展。

2、对于新设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物流业除外),从发生税收年度起,三年内所缴纳的所得税、增值税地方财政留成部分的50%,营业税地方财政留成部分的25%奖励给企业,用于企业再发展。

3、新设立的研发型、孵化器型的高新产业自企业营业年度起,三年内所缴纳的国、地两税区地方财政留成部分的80%奖励给企业,用于企业再发展。

五、附则

(一)汾湖经济开发区以前的规定与本意见不符之处,以本意见内容为准。

招商引资指导意见范文2

2010年1~11月广东全省实现进出口总值7049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全省合同外资金额221.3亿美元,增长51.5%;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93.0亿美元,增长2.6%。全省境外投资经核准新增协议投资额超过1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73.4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3.5亿美元。

进出口增势良好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扩大,1~11月大幅增长36.2%,比广东全省平均增幅高6.2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的34.2%;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7.5%和27.3%,占全省出口总值的比重分别达69.6%和38.4%;私营企业进出口1503亿美元,大幅增长46.4%,比全省平均增幅高16.4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1.3%。

吸收外资结构优化服务业吸收外资增势良好,1~11月合同外资金额108.1亿美元,同比增长94.1%。发达国家在广东省投资势头良好,来自日本、法国、新加坡和美国的实际吸收外资金额增幅较大。外商投资大项目增多,全省新设增资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达到732宗。

“走出去”步伐加快2010年1~11月经核准新设境外企业近450家,远超往年同期水平。投资区域不断拓展,广东省企业继续加大投资香港,同时扩大对东盟、北美地区投资,2010年在美国新设企业45家,对台湾投资实现零的突破,共有3家企业赴台投资。境外资源合作开发不断升温,省农垦、广新外贸、广晟等国有大型企业在东南亚、非洲和澳大利亚开发橡胶和矿产资源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0年重点工作取得成效

以强化宏观指导为重点,着力制定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的指导性文件推动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关于深化与东盟战略合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对外招商引资工作若干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制定2010年加快广东外经贸战略转型的“十大任务50条工作措施”;着手拟定《广东省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办法》、《关于广东省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等。

以优化进出口结构为重点,着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开拓多元化市场,全年合计组织大型经贸活动85场;以开拓新兴市场为重点,组织广东省企业赴柬埔寨、老挝、缅甸和伊朗、阿曼等举办经贸交流活动,促进企业与市场、客户对接;精心组织广交会、高交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动技术、软件和中医药等重点领域服务出口;积极扩大进口。

以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着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截至2010年10月底,共有2255家来料加工企业实现了“不停产”转型;积极推动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成功举办第二届“外博会”,项目成交总额539.3亿元;全力推进“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召开现场办公会,督促广东省加工贸易重点市制定工作方案。

以促进引资与引智结合为重点,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水平制定《2010年广东省吸收外资指导意见》,引导外资投向附加值高和关联度大的产业;创新招商引资平台,成功举办2010粤港经贸交流会、粤台交流会、“台湾广东周”、粤港一印度经贸活动;加快发展服务外包,联合澳门赴葡萄牙、西班牙开展海外推介活动。

以培育本土跨国公司为重点,着力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研究出台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的措施;先后组织企业赴俄罗斯、埃及等国家开展以“走出去”为主题的大型经贸活动,签订各类投资贸易合作项目金额40多亿美元;用足用好“走出去”扶持资金,支持本土企业进行跨国并购重组、品牌推广、高层次人才培训等。

以提升区域合作品牌为重点,着力推动粤港澳台经贸更紧密合作积极推动港澳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组织港澳企业赴梅州等地考察,推进“双转移”对接;与港方共同举办“立足香港・走向国际”、“广东企业赴港发展高级培训班”活动。推动粤企利用香港平台“走出去”;粤港联合举办粤港交流会、印度交流会和孟买时尚生活展等,全力推介大珠三角。

以推进便利化为重点,着力加强口岸大通关建设加快横琴口岸客货车通道加装“一站式”电子验放系统等口岸基础实施建设;深化粤港、粤澳口岸合作,规范和加强对粤港过境车辆的管理;2010年上半年协调解决8座码头12个泊位临时对外开放,仅解决广东全省电厂码头临时进口煤超过500万吨,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超过5亿元。

以强化政策和机制保障为重点,着力提升外经贸公共服务整合全省财政扶持政策,重点支持新兴市场开拓、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电子商务、“走出去”、出口基地建设等;积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广东全省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超过1000亿元;加强国际贸易风险防范,抓好大案要案的应对,提高地方、行业组织参与贸易摩擦应对和贸易救济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2011年以“三大战略”和“五大转型”为工作重点

2011年,广东省的外经贸工作主要在实施“三大战略”(即产品竞争力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企业国际化战略)和“五大转型”(即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型,从国际市场为主向国内外市场并重转型,从招商引资为主向招商引资、招商选资、招才引技并重转型,从珠三角为主向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联动发展转型,从“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转型)上细化举措、狠抓落实,力争在开创广东省外经贸竞争新优势上取得更大突破,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着力谋划创新外经贸体系建设,进一步激发出口企业创新活力第一,谋划市场开拓方式创新。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培育周边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知名展会,推动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多元化市场。第二,谋划市场主体创新。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着力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培育大产业、大企业。第三,谋划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建设一批主要出口行业的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等,推动广东省出口基地和国家级设计中心的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有较大份额的“三自三高”出口产品。第四,谋划贸易模式创新。在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的同时,推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重发展。继续优化进口、出口结构,在扩大出口、保持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促进先进技术、设备、资源性产品及原材料进口。

着力谋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广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工作经验,同时继续争取国家赋予广东“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的配套政策和鼓励性措施。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延长产业链,与本土经济融合,增加国

内采购和开展深加工结转业务,推动本地增值、本土配套、主体本土化,提高产品附加值。落实省政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加大对企业内销的服务和融资支持力度,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创立内销品牌、建立国内营销和物流体系,认真筹划好“第三届外博会”。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转换组织方式,增强发展的自主性,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广东全省重点来料加工企业的原地不停产转型工作。加大力度推动“双转移”,总结2010年广东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招商推介系列活动经验,积极筹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政策宣传和投资环境考察活动,全力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东西北地区招商引资工作。

着力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进一步提高引资的质量与水平加强引资的战略谋划和政策引导,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为主线,保持先进制造业利用外资规模,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外资比重,培育服务业利用外资新增长点。发挥外资在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重点吸引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将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生产能力向广东省转移,鼓励外商投向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巩固和完善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机制、重点外资企业联系机制,建立重大项目引进协调机制、重大项目跟踪联系机制。加强招商平台建设、创新引资方式,积极巩固好2010年境外招商活动成果,有重点地筹划对发达国家和招商引资活动。以重大项目、基地和园区为依托,结合广东省发展重点,引导外商投资支柱产业和关联产业,加快建设若干特色专业园区,增强集聚和创新效应。

着力谋划“走出去”综合支持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经济国际化发展新空间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促进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优化“走出去”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加强引导,重点支持广东省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境外经济实体,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和研发平台,提高对外投资的质量和水平。扩大境外资源合作开发,着力推动与东盟、澳大利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集中力量开发广东省急需的资源。支持广东省优势企业承接东盟、非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电信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承包业务,力争促成一批大型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着手构建跨国公司培育平台,筹备开好广东全省实施“走出去”战略工作会议,推动出台关于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的指导意见,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发展成为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招商引资指导意见范文3

一、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现状

自20xx年2月园区管委会成立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制定出台了《**县园区工业招商项目准入评估及管理服务指导意见》、《**县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工业园区的考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园区为载体带动全县工业投入大幅增长,多年来的工业强县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一)园区雏形初步形成。

2、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保障园区建设有序开展,三年来,工业园区加大资金投入用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主要完成了征地、土地平整、园区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给排水管网铺设、园区外部排污排水铺设、高压电网、配套厂房建设、行政服务大楼基础设施建设、体育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等,为企业入驻创造了有利条件。

3、管理队伍不断强化。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为加大园区建设管理和招商引资力度,在原省级林产实验开发区和东莞石龙(**)产业专业工业园的基础上整合成立了县政府派出机构**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由县领导兼任管委会主任,属正科级行政单位,内设三部一室,专门配备行政编制5人,事业编制10人,后勤编制3人,为园区建设、管理和招商引资工作设立了机构和提供了人员保障。

(二)园区功能初步显现。

2、社会带动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园区企业的不断增加,园区逐渐成为就近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到**年底,园区企业实现劳动用工11318人。就业率的提高,带动了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社会不稳定因素大幅度减少,同时也为我县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园区优势逐步显现,前景乐观。

3、环境优势明显。我县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广东省生态示范县、争创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县,环境优势明显,为一些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的高科技产业入驻投资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条件。

二、我县工业园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缺乏科学规划,制约园区发展。我县园区发展起步相对早于周边县市,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再加上人才、资金、地理条件的制约,我县园区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直接导致现在一园五片区的零星布局,园区发展面临规模小、整合管理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高等问题。如一园五片区在水、电改造、安全保卫人员安排、物业管理等方面,由于园区分散,不能做到资源有效共享,必然导致建设成本过高。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没有明确的园区产业定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为招商而招商,造成了园区企业布局凌乱,缺乏主导产业,企业间关联度小,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链体系薄弱,园区综合竞争力不强的被动局面。如:我县现有的制衣、家居、纸业、玩具等一些产业相同或相关的企业本应合理集聚,但由于规划和人为原因,却分散在多个园区,难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群。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机构职能难以发挥。从全县对工业园区建设管理的现状看,体制上还不能够满足发展的需要。园区建设工作在组织领导机构上虽然成立了园区管委会,也明确了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但由于存在人手不够、队伍不齐、专业人员匮乏、工作经费和业务经费不足等问题,再加上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政府的行政权力不在园区而在政府部门,管委会实际上既管不了事又管不了人,既管不了职能部门又管不了企业,权、责的不统一客观上弱化了园区管委会的履职能力,使其管理、服务、招商的职能难以发挥。

(三)资金投入不足,基础配套建设滞后。由于园区发展前期投入大,我县园区属政府主导型开发模式,短期内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财力,但由于我县政府财力有限,无法满足园区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主要依赖土地出让金和省市专项资金滚动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滞后,企业等地等水等电建设现象仍然存在,如:东湖坪制笔基地新建厂房供水、供电问题迟迟不能得到解决,影响企业建设开工进度。道路、管网及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园区在安全生产、物业管理、社会公用事业、商业服务等配套方面还处于起步或空白阶段。

(四)土地储备不足,土地利用率低。随着园区规模的不断发展,受用地指标的限制,园区工业用地储备严重不足,一些项目难以及时入驻,对招商引资产生一定程度影响。据统计,我县工业园区土地储备量仅为1155亩,其中还包括400亩不符合土地使用整体规划的土地和80亩未平整的土地,土地储备资源极为有限。同时,因项目用地出让政策不甚科学和政府对企业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不到位,一些企业项目审批用地远远超过实际用地,造成土地使用浪费、圈地等现象比较突出,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低。

(五)招商引资质量不高,力度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优惠政策滞后。我县招商引资工作至今还是沿用2007年制定的优惠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招商引资的要求,亟需新优惠政策的出台。二是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多角度、全方位、连贯性的宣传报道,不能充分激发干部群众参与的热情。三是服务意识不强。有关部门存在着重招商,轻服务的现象,缺乏跟踪服务意识,一些部门在对企业收费问题上存在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使得部门服务形象大打折扣。四是引进项目整体质量不高。从入驻的52家企业来看,小项目多,大项目少,大型外资企业多,大型内联企业少,一般性企业多,高新企业少,缺乏清晰的产业定位和产业龙头,整体竞争力不强。

(六)入园企业发展不平衡,企业绩效不明显。

三、加快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做好科学规划,确保园区有序发展。科学规划是园区发展的龙头,园区发展要做到规划先行。

1、做好园区建设规划。一是要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紧密结合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编制高水平、有特色的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合理确定用地规模,统筹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预留发展空间,规范工业园区建筑、道路、绿化、通讯、水电、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等功能的规划设计标准,真正做到用高水平、有特色的规划引领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二是要将园区周边的规划纳入园区统一规划,妥善处理好园区建设与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关系,有效防止因园区建设规划不到位而激发新的社会矛盾。如:太平、马市反映的因园区周边排水设施不完善,每逢雨季就容易发生水淹农田,水浸民房的危险,附近群众意见很大。

2、做好产业规划。一是要科学论证我县工业发展的产业定位,充分发挥我县的资源优势。建议充分发挥我县木材资源的优势,以华润木业为上游产业,延长产业链,将家俬产业的发展列入发展规划。二是要突出重点,协调发展。建议在重点发展沙水和马市工业园区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其它片区的产业配套,加大各片区产业集聚力度,着力打造沙水电子机械、马市新型材料和家俬、东湖坪制笔等特色园区,改善目前一园五片区零星布局的局面。

3、在制定规划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园区规划管理,确保园区建设按规划有序推进。要进一步推进园区规划管理政务公开,强化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精简审批环节,规范办事程序,切实树立和维护园区各项规划的权威性与严肃性,有效遏制变更规划的随意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园区决策议事机制。一是成立由县主要领导负责的高层次议事决策机构,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决定园区建设的重大事项,制定解决疑难问题的硬性措施,明确部门和单位为园区建设排忧解难的任务。二是建立由有关部门组成的园区工作协调会制度,负责园区工作的具体协调和事务办理。三是建立园区企业主与服务机构负责人的对话制度,不定期听取企业的工作建议、意见,现场解决有关问题。

(三)加强园区管理,优化园区建设发展环境。一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在服务中履行管理职能,在管理过程中更好地做好服务。既要帮助入驻企业协调落实政策,搞好项目建设和开工投产,更要注重投产后的服务,促其尽快达产达标。二是健全园区管理机构。按照精简、高效、责权统一的原则,建立集园区管理、服务管理、招商引资等职能于一体的管理机构,对入驻企业实行一站式、代办式服务,做到投感情、低成本、高效益、零障碍,诚实守信,兑现全部承诺,增强园区的吸引力。三是加强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处置预案,强化园区治安工作,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积极维护园区建设良好环境秩序。四是加强对入园生产企业的监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督促园区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提高园区绩效。

(四)畅通融资渠道,解决园区发展瓶颈。一是建议可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探索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BOT、BT等方式推向市场,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我县财政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压力。二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安排部分专项贷款扶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本地落户园区工业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步伐。三是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的支持。要根据省、市在产业转移、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充分做好相关的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最大的资金支持。

(五)完善土地机制,解决用地难题。征地和供地是加快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先决条件。要解决园区用地难题,一是要尽快解决征地拆迁工作的历史遗留问题,抓紧完善征地拆迁政策,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民观念,使土地征用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二是完善土地审批和使用的监管体制。对企业用地指标的规模要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审批,有效防止用地浪费;对分期建设的项目用地应采取科学的分期出让土地的政策,防止发生圈而不建闲置土地的现象;对不符合园区规划的用地指标要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加强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要建立入园企业土地利用动态档案,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招商引资指导意见范文4

一、特色工业园区已成为全省最活跃的经济增长点

近两年,借鉴国内外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经验,吉林省围绕特色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抓了5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发展思路。2007年1月,省里下发了《关于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特色工业园区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基本原则,确定了园区在全省9市(州)的总体规划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二是精心组织规划编制。今年初,下发了《关于印发吉林省特色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吉林省特色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核准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编制特色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内容及编制步骤,并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绝大部分园区已按指导意见进行规划编制,将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论证和修改。三是加大跟踪考核力度。2008年,省经委把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作为 “工业项目年”的一项重要内容,确定了2008年全省特色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下发了《关于下达2008年全省特色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通知》。并把指标分解到各个园区,纳入固定资产投资快报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进行跟踪调度。四是加大服务平台建设。由省经委牵头,积极配合省信用担保投资有限公司等部门,在特色园区组建融资担保服务机构。其中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融资担保服务机构已经挂牌,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蛟河天岗石材等园区融资担保服务机构正在运作。其他各项服务平台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中。五是开展特色园区认定。省经委下发了《省级特色工业园区的认定条件》(试行),拟对符合条件的园区以省政府名义命名,各类支持工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也向省级特色工业园区重点倾斜,重点扶持一批省级特色工业园区。

截止2007年,全省共有特色工业园区63家,入驻企业1594户;园区规划总投资368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65亿元;建设项目953个,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17亿元,建设项目投资648亿元;就业人数10.9万人。2008年1~6月,新增入驻企业361户,新增就业人数2.68万人;新增建设项目483个,完成投资179亿元;实现现价产值505亿元,同比增长37.2%;实现销售收入407.7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利润29.8亿元,同比增长29.6%;实现税金20.9亿元,同比增长10.6%。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蛟河天岗石材工业园区、辽源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松原雅达虹石油机械产业园、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通化二道围钢产业园区等一批企业集群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的特色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依托工业营造的地域、资源、产业、产品品牌效应已经显现,围绕工业衍生的金融、物流、信息、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及关联产业开始起步发展。

二、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对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能够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结构问题仍然是制约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实现结构调整是目前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特色工业园区可以充分发挥、利用园区已有优势产业和骨干“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国内外同行业入园,形成新的产业集合体,壮大园区产业集群,有利于把产业做大做强,使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产业优势不断增强,形成新的支柱和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特色工业园区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吸纳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以资源、技术和产品为纽带形成新的经济联合体,使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有利于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特色工业园区广泛集中资源、产业、产品和技术等基础条件,有利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企业、行业管理,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企业互通有无,实现技术优势互补、资源优势共享、发展效益共盈、社会进步责任共担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产品实现精深加工,充分延伸产品链条,提高产品质量,营造产品品牌、地域品牌、企业品牌,并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2、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能够有效提高产业竞争力

特色工业园区能将产业相近而区域布局相对分散的企业、产品通过区中园、园中区、区外园(区)等科学布局形式,适度、科学地集聚在一起,共享园区特有资源及配套设施和服务,企业间相互促进、协作配套,从而有效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形成集约效应。通过园区众多原来布局相对分散的企业汇集成合理规模的产业群,由原来的单兵作战发展到产业集团竞争,形成各具特色、专业分工优势突出的“小企业、大集群”,“小产品、大作为”。从而有效提高区域特色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形成专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产业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整体效应,从而实现产业规模经济和区域规模经济,提高整体竞争能力。

3、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能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特色工业园区作为区域内外经济发展的交汇点,在经济发展链条中具有良好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生态和低成本的经济竞争优势,通过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培育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体,构筑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平台。其宽松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洼地效应”,极大地促进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快速聚集,使园区内的企业迅速形成极具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群体,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器。

4、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能推动工业化建设进程

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当前,由于部分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经济增长粗放的问题,不仅应在体制和政策上进行调整、完善,更重要的是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特色工业园区不仅可以把相同产业集聚起来,提高专业集聚效应,而且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工业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环境污染较轻、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区域工业化道路,最终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发展特色工业园区有利于资源科学配置和综合利用,有利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对于扩大经济总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动特色工业园区建设

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以区域内的特色资源为基础,以骨干龙头企业为主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现有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骨干龙头企业为基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逐步建立起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产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区。

1、围绕特色搞规划。规划编制的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经济效益,还关系到园区未来的发展,而且对于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布局、资源的利用和特色优势的发挥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按照“明确区域优势,规划产业方向,承接梯度转移,把握发展趋势,突出招商重点”的要求准确定位。突出主导产业发展,注重配套产业的相互协调,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基础,统筹谋划产业发展,研究制定园区发展规划,认真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目标要明确,布局要合理,重点要突出,合理确定园区建设规模。

2、围绕规划搞建设。特色工业园区要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紧密结合当地工业经济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突出园区特色,加强规划控制。要把好入园企业准入关,引导、筛选好相关企业入园。本着实事求是、因势利导、突出重点、有序发展的原则,围绕园区规划,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产业趋同和重复建设。

3、围绕建设搞招商。要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园区开发建设的总抓手,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思维,调整招商引资方式。以项目带设施,以项目引项目,全力推进项目引进和开工。要依据园区特色,立足园区长远发展,完善招商引资激励约束机制,避免盲目招商,做好选商、选资工作。

招商引资指导意见范文5

一、传统招商引资模式

(一)产业链招商

该模式是指围绕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及与之配套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来吸引投资,谋求共同发展,形成倍增效应,以增强产品、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招商方式。

【各地产业链招商经验案例】

1、浙江嘉善县互联网通信小镇首先引来光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富通集团。经过系统评估,小镇的创建者一次性拿出1100亩土地交给富通,由企业按产业链布局统一规划。有了龙头企业入驻和大手笔规划,嘉善县将100多家企业负责人请来实地考察,与富通集团能形成产业链关系的上下游18家企业很快达成落户协议,一条全球最大的光通信产业链在此形成。

2、重庆市以主攻产业链条关键环节入手,在笔记本电脑产业链条中,按照“整机+零部件”的产业组织模式,相继招引惠普、宏碁、华硕、东芝等一大批国际知名品牌商和代工巨头,创造出上中下游产业垂直整合、同类企业集聚共生、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的集群发展模式。

(二)专业化招商

该模式是指招商队伍要专业化,让学这一行、干这一行、懂这一行的行家里手去招引;从事招商的同志,要分工研究相关行业发展的现状、产业链条认知分析、产业技术信息、上级政策信息、招商线索捕捉、国际国内的布局、未来的产业走势以及重点企业、技术、产品、人才,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各地专业化招商经验案例】

1、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招商局不限国籍面向全球招聘人才,清华、北大、浙大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等“高配”人才做与所学专业对口的招商。

2、广州市海珠区招商办给区领导“派活”,招商办监测120家重点落地企业,需要区领导走访过问的,招商办根据线索做方案,提前1-2周交给区政府办公室,区领导会“接单”出马。

(三)社会化招商

该模式是指招商队伍的主体,不能全是各级干部,要社会化、多元化,充分依靠全社会力量,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和利用协会平台、科研院所招商、聘请招商顾问、遴选招商人员、组建招商小分队等社会化的方式收集招商信息,进行招商。

【各地社会化招商经验案例】

1、杭州未来科技城通过引进由民间投资人运营的孵化器,进行专业化项目招商孵化,与龙头企业合作搭建平台、通过专业赛事来招商。

2、广州市海珠区与戴德梁行、第一太平戴维斯、仲量联行等知名地产顾问行建立合作关系,及时掌握其管理的写字楼里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为辖区园区招商引资提供准确信息。

(四)委托招商

该模式是指将招商引资工作与市场相结合,实现招商市场化运作,由企业、中介咨询机构或市场专业机构充当招商引资的主角。

【各地委托招商经验案例】

1、昆山生物医药产业园依靠由产业园管委会、管理公司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组成的“三驾马车”进行招商。通过招投标引来的管理公司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一个负责在市场上招商引资,一个负责技术把关、遴选,而管委会则负责打造优良的创业环境。

2、深圳前海首创“招商合伙人”制度,与包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8家企业展开合作,通过合伙人进行招商推介。

(五)乡情亲情招商

该模式是指注重用好亲情纽带、乡土观念,广泛动员亲朋好友、父老乡亲、校友同窗穿针引线、牵线搭桥进行招商。

【各地乡情亲情招商经验案例】

1、杭州市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杭商大会,评选表彰功勋杭商、杰出杭商、优秀杭商、投资杭州特别贡献者等,极大的增强了浙商的荣誉感、认同感及归属感。同时,每年举办浙商迎春音乐会,指导各县(市)召开富商大会、桐商大会、临商大会、淳商大会等,邀请海内外知名浙商杭商回乡共叙乡情、共谋发展。

2、武汉市将校友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口和生力军,与武大、华科大等在汉高校建立校友联合招商工作机制,联合为校友提供最优服务,将校友招商与校友活动对接起来,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通过与武汉校友雷军合作,小米科技确定建设小米(武汉)总部,在汉打造完整的智能硬件产业集群。

二、新兴招商引资模式

(六)政府引导基金模式

该模式即“产业基金引项目”模式,是采取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建立股权投资基金,打造“基金+项目+园区”的一体化生态链,实现资本与项目的有效对接。近两年,在中央政府的政策催动下,政府引导基金快速生长,已经基本成为地方招商引资的标准配置和产业升级“核武器”。

【各地政府引导基金经验案例】

2016年11月,成都市为扩大招商引资,出台《成都市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办法明确规定投资资金来源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本合作两部分(包括参股新发起设立或者现有的市场投资基金)。2017年8月,成都市政府明确将设立成都发展基金,目标规模1000亿元。此外,成都还将设立20亿元的“四板(科技金融板、一带一路板、军民融合板、双创企业板)基金”、10亿元以上的金融科技产业创业投资基金,鼓励发展金融科技产业。通过运作,著名创业人罗永浩领衔的锤子公司获得成都市政府引导基金投资6亿元(一半为股权投资,一半为债权投资),锤子科技也在成都设立公司。

(七)招商引资飞地模式

该模式即二家独立园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协同发展。2017年6月,中央8大部委专门联合发出通知《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地区〔2017〕922号),明确强调支持各省市优势互补园区共建,通过“飞地经济”的形式来强化招商引资。可以预见,未来东中西部地区通过园区共建来联合招商将成为一种主流形式。

【各地飞地招商经验案例】

2006年,宿迁与苏州工业园建立合作关系成立苏宿工业园。苏宿工业园开发主体是由省、苏州市、宿迁市、苏州工业园区按1:0.5:0.5:4比例共同出资组建的苏宿工业园区开发公司,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苏州工业园区承担了苏宿工业园区的2007~2009年的4600万元的行政经费,并且提供一系列的融资支持。而在收益分成上,起初是规定10年内苏宿工业园区的财政收入和分红全部留作园区的滚动发展资金。从2009年之后,增加了利益共享条款,并且规定对于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可由双方商定利益分成办法。截止2012年,宿迁已承接苏州工业园区梯度转移的产业总投资达到120亿元,外资投资比例达49%,工业项目平均投资强度每亩超过300万元,在苏北遥遥领先。

目前,绝大多数的飞地经济建设案例都是双方共享收益。例如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双方约定合作区GDP、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除土地开发、出让、转让等产生的契税、耕地占用税收入外)以及能源消耗等统计数据,由顺德区、清远英德对半分享(担)。

(八)重资本轻资产招商引资模式

该模式是通过设立产业引导资金,与金融、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实现“重资本运营”;通过为入驻企业配套建设标准厂房、职工宿舍等,减轻企业非生产性投入,缩短外来投资的项目建设周期,达到“轻资产招商”。

【各地重资本轻资产招商经验案例】

招商引资指导意见范文6

一、主要工作及目标完成情况

工业经济实现高速增长,效益水平大幅度提高。

截止月底,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克服了“非典”和黄河缺水的影响,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累计增速为.%,增速居全区第七位,实现了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其中矿山采选业成为我盟今年增长的亮点,以矿山采选为主的重工业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比轻工业高出.个百分点;各旗县市工业均实现较快增长,七个旗县市中,有个旗县增速在%以上,其中后旗增速高达%。预计全年全部工业和规模以上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亿元和.亿元,可保持.%和%的高速增长,比年度目标分别高个和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水平。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月份,规模以上企业盈亏相抵后净盈利万元,比去年同期增盈万元,增幅为.%;实现利税总额为万元,同比增长.%。盈利企业的盈利额达万元,增盈万元,增幅为.%。

重点企业逐步摆脱“疫情”影响,工业经济的支柱作用得到恢复。盟内十五户重点企业多数生产经营情况良好,-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速达到%。

(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为了进一步弥补非典疫情和黄河水资源短缺造成的损失,拉动经济增长,非典战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盟委、行署进一步调整了经济发展指标,提出了以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决策和全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保六争七”的奋斗目标,其中:下达了经贸委今年重点抓的个工业项目(包括个自治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的艰巨任务。

今年,全盟计划实施投资万元以上工业项目项,已开工建设项,开工率为%。现已投资.亿元,超年度目标.亿元。

自治区下达了我盟个区级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亿元的%。

年投资在万元以上项目共有河套酒业万吨白酒扩建一期工程、蒙牛集团磴口公司液态奶一期工程、富源农产品公司万吨番茄酱一期工程、阴山矿业万吨采选项目、呱呱叫金鹿葵花油加工脱壳项目、真心食品公司吨葵花籽加工项目、富方泰药业gmp改造项目、浩森公司万件绒衫生产线等个项目完工。这些项目达产后,年可为我盟新增工业产值亿元以上,增加值.亿元左右,成为我盟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三)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今年经贸委继续把工业园区建设做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一是狠抓了园区的建设工作,截止到年底,全盟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共有个工业园区的基础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级政府累计投入园区建设资金.亿元,当年投入园区建设资金达万元,基本达到了“五通一平”的标准,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工业园区群体。二是抓了入园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重点做了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积极探索项目代办制,提高为客商的服务质量。目前进入园区企业数达到户,当年入园企业达户,截止十一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其中,当年完成.亿元,特别是蒙牛、屯河等一批知名强势企业入驻园区,为我盟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加强了对全盟工业园区的战略性、规范性建设。从全盟的整体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出发,做了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工作。今年,新规划和建设了乌拉特高载能工业园区。四是进一步加大了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力度,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每个旗县市基本完成了建成一个高标准工业园区,引进个投资万元以上项目的目标。

(四)工业招商引资项目取得了新的成效。

今年以来,我委继续把招商引资做为扩大工业总量,加快发展的主要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全盟共引进工业企业招商引资项目项,总投资.亿元,合同引资额亿元;实际到位资金亿元。超过目标值的倍以上。在个引资项目中,引资额在万元以上的项目项,累计到位资金.亿元,占实际到位资金的.%,其中矿山冶金项目项,引资到位额.亿元,占实际到位资金%。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力强的引资项目已开工建设,如蒙牛集团磴口公司乳业产业化项目投资.亿元、富方泰药业公司gmp改造项目投资.亿元、某省西部矿业巴盟公司兼并重组霍各乞铜矿投资.亿元、大中矿业公司万吨铁矿采选项目投资.亿元、前旗沙德盖高载能工业园区入驻企业户,投资.亿元、中旗乌不浪口高载能工业园区入驻企业户,投资.亿元。

(五)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遗留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今年以来,经贸委继续把深化国企改革,化解遗留问题做为经贸工作的重点,按照年初的安排部署,以产权制度的变革和职工身份置换为重点,继续狠抓盟内几户未转制企业的改革方案的修定审核、审报等转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狠抓了临河啤酒厂的改革方案的修定审核、审报等转制前期工作,为临河啤酒厂下放旗县管理后的改革打下了基础。二是抓了医药公司和中药厂的转制工作。临河中药厂已进入破产程序,绝大部分职工已安置完毕。有近名年青职工经培训在招商组建的富方泰药业公司重新上岗,作为全盟转制的医药公司多名职工,有多名得到安置,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如果万缺口资金到位,春节前有望完成转制任务。三是抓好黄河机械厂有限公司、鑫宝达矿业公司等企业的二次改革,通过近一年来的艰苦努力,鑫宝达矿业公司被众兴集团整体兼并,生产经营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黄河机械有限公司最近已与某省一家企业造成了收购协议,有望近期完成改革重组任务。四是狠抓磴口糖厂、天饮公司等资不抵债、长期亏损的企业,积极与银行协商,加大了企业破产力度。五是继续抓了北化公司炭窑口硫铁矿等已转制企业的善后工作,妥善处理了一部分企业改革的难点、热点等遗留问题,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六是抓了盟直企业下放工作。按照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属地管理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原则,盟直企业下放旗县管理的工作经行署批准实施,盟直企业已随财政体制调整,全部下放由旗县市管理。并按照盟委、行署的安排部署,目前正在配合旗县市继续搞好几户下放企业的改革转制工作。

(六)商贸流通业克服了非典的影响,商品供应、市场建设和经济秩序整顿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我委以重点商品供应市场清理整顿和建立完善农畜产品交易体系为重点,全力推进商贸流通工作。一是在“非典”期间,为了保障市场供应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我们制定和实施了市场保障供应应急方案,承担了全盟市场保障供应、医疗急救用品的调入和市场监管工作。通过启动预案,采抑物价,协调运输,牵头进行执法检查等措施,保证了政府监控调的粮油、蔬菜、肉食奶、食盐、药品等五大类商品的供应,使一度上涨浮动的市场在短期内得以稳定。由经贸委组织从全区调运个批资在类、多个品种,价值近千万的药品医药用品及“抗非”急用物资,为取得抗击“非典”的全面胜利,发挥了及时、有效的支持作用,受到区、盟党委、政府的表彰。二是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为了尽快启动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我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启动第三产业的指导意见》,经行署下发后,对于降低疫情损失、启动第三产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按照盟委、行署推进由种植向养殖转变,建设畜牧业大盟的战略,我委提出了《大力发展活畜交易市场指导意见》,建成了秋林、狼山和丹达个活畜交易市场和个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其中,××四季青市场,××鸿鼎农贸市场和杭后农贸市场被列为自治区重点市场建设项目,建成后运营良好。四是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为方向,积极组织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以食品安全为中心,突出抓好食品加工和流通两大环节,加强了对生产、加工危害人体健康食品的检测体系建设。同时,加大了加大对屠宰市场的整顿,对无证经营的屠宰点进行了关闭。

(七)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年我们始终围绕“安全为主、预防第一”的方针,以《安全生产法》为指导,以抓矿山、建筑、化工等行业为重点,以遏制重特大伤亡事故和减少一般性事故为目标,坚持“从严要求、依法监察、清除隐患、确保安全”的原则,按照盟委、行署对全盟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结合全盟安全生产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工作,年全盟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全盟安全生产形势相对稳定,事故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均未突破自治区下达的控制指标。年全盟工矿、商贸企业发生各类伤亡事故起,死亡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了%,杜绝了一次死亡人以上的重、特大恶性事故和一次直接经济损失在万元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同时,进一步加大事故查处力度。按照安全事故查处“四不放过”的原则,对年发生的起伤亡事故进行了认真查处,起伤亡事故全部结案,事故查处率和结案率达%。二是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全年组织综合性安全生产大检查次,完成全年目标的%;同时,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危险源及时下达了整改指令,并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对整改不合格的坚决给予了关、停。

另外,在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及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均超目标值完成了任务。

除上述七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外,我们在电力调配、运输协调、中小企业信保资金投放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得到了企业和领导的认可。

二、年工作思路

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规划目标关键性的一年,从当前的运行形势来看,我盟工业经济面临着极为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为我盟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盟内发展工业的势头迅猛,各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加之今年的优化环境活动初见成效,为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三是年大规模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效应不断显现,形成了较强的内在扩张力和活力;四是年将有多个项目陆续投产,预计可新增产值亿元左右。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增长基础。但是一些制约性因素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一是电力供应紧张将成为制约明年工业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核心因素。二是铁路运力紧张的矛盾也十分突出。三是地产农畜产品原料供应与形成的加工能力不适应,资金紧张等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明年的工业经济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讲,年全盟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是势头强劲,前景看好,但问题也不容忽视。

年工业经济发展思路

按照全盟经济工作总体战略部署,明年我盟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盟委、行署提出的“推进一个转变,构筑两大基地,打造三个支柱”的战略,以农畜产品和矿产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大工业项目争取、引进和建设力度,继续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全盟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努力加快“三年翻番、八年三番”目标的实现。

年工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

经过最近一段时间,充分调研和论证,我们初步确定了年全盟工业经济奋斗目标。

全盟全部工业增速为.%,达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为%,达.亿元。

全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年预计完成.亿元的基础上增长%以上,达到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重大项目个,亿元以上项目项。其中:续建项目项,新开工项目项;自治区级重点项目项,盟级重点项目项。

经济效益指数不低于年水平。

(三)工作重点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年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继续以抓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速扩张工业总量。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

继续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要重点解决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中筹资难的问题,努力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要切实加大对用电、运输等突出问题的协调力度,协调解决好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按照做大做强优势企业的要求,年我们重点选择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户企业,作为盟队,大力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