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机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管理机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管理机制

安全管理机制范文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与交流、人员流动性加大等,对铁路运输的依赖越来越大。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和运输体系的重要作用也凸显了铁路运输安全性的重要性。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具有它独特的特点。

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特点

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内部的安全保障,同时也包括外部的安全保障。铁路运输的内部安全,具体是指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信息等部门之间的运输组织、安全管理、协调联动等安全管理的内容。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运输、机务、电务、车辆,包括车务的运输组织的龙头、机务操作运行、车辆的检修维护等的安全管理。其次是铁路运输的外部安全,它的外部安全涉及到铁路沿线的治安环境、铁路建设与运营同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协调等。内部管理需要非常严格的制度和统一的行业规范,外部的安全管理则需要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合作。因此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是一项既严格又多联动的管理,复杂性、严格性、联动性是它的主要特征。

二、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铁路的安全管理问题从铁路产生之后就伴随而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传统的铁路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变革当中,也延伸出了关于铁路安全管理的新问题、新属性、新状况。

1、铁路法规制度有待完善

《铁路法》是一套保障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的基本法规,还有其他一些安全管理条例和办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一定时间,对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但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和高铁等新技术的引入,铁路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出现了新的形态,当然也滋生出了新的问题。一些原有铁路法规和规章制度不适应现代铁路运输安全的问题也不断地显露出来。虽然相关部门一直在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但修改的内容远赶不上形势的变化,当铁路运输出现新的安全管理问题时,就会突出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的短板,甚至空白。

此外,即便有些规则确实存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简单的行文,落实到具体的实施上,往往由于过于繁琐、不易操作。各系统、各部门安全管理的相对独立、相互协调的欠缺同铁路运输的大联动机的特性之间的矛盾不断出现,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各系统部门之间联动的机制和预案,防止管理结合部漏洞的出现,这也是目前铁路安全管理的一个短板。

2、铁路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关于铁路安全方面的相关条文规则,具体还必须由具体的部门和人员来进行落实。然而在目前我国铁路管理的人员现状来看,虽然管理部门比较齐全,管理人员配备也比较完整,看似管理成效比较明显,其实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而现阶段的管理人员中综合管理人员较多,反而造成了懂业务、会管理的业务技术干部缺乏,造成业务管理干部经常是一人兼多职,精力旁顾,不利于安全的专业管理、系统管理。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投入运用,没有实际的铁路现场经验的综合管理人员,管理形式和管理方式多是从管理学上理论所得或者是一些经验借鉴,现场管理更加力不从心,造成铁路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相对滞后。

三、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

落实铁路运输安全,建立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和外部协调机制是重要的出路。其中内部管理机制是主要矛盾,外部协调机制是次要矛盾。

1、落实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内部机制

1.1强化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

无论在铁路运输生产组织还是在铁路建设上,都要不断强化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人的因素是影响运输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人的安全思想和意识是安全行为的基础。对现场作业人员加强培训的同时,也要对铁路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管理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教育培训,培养他们在树立“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的同时有安全管理的业务技能。一切从安全出发,一切为了安全。

其实纵观国内外的铁路安全事故,90%以上是由于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作业标准、安全措施不落实,安全形势不稳定。

1.2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的制度

在铁路运输生产组织和铁路建设中,有很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铁路安全运行机制和制度,还有很多可供参考的国外行业标准。这些制度是值得管理人员深刻学习和反思的。当然铁路建设和铁路运输是不断向前发展和推进的,管理人员在落实完善原有规章制度的同时,也要根据具体的形式和发展要求,不断创新管理体系和机制,出台新的管理规则。

同时针对安全管理,要落实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系统负责、专业负责、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度,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处。

1.3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从哲学层面上来讲,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落实到铁路安全管理中,作为管理者的人员,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对安全管理的认知和认识,不管创造创新安全管理方式。铁路部门也应该在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方面下功夫,根据新的形式,新的技术的应用,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培养管理人员新的安全管理规则和管理意识,提高安全处置能力,并通过培训让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规范化,常态化。

1.4不断更新完善铁路安全运输技术

铁路安全运输的技术要不断更新完善,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设备控制安全风险的功能,新技术、新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保养和维护。努力提高设备的有效性,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同时,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设备功能。

2、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外部协调机制

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机制也包括外部协调机制,因为铁路安全运输涉及到铁路沿线的治安环境、铁路建设与运营同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协调。这就要求铁路部门要协调处理好同这些部门的合作与交流,为铁路运输生产营造一个安全、有效、和谐的外部环境。

结束语

总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加强铁路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铁路安全的复杂性、联动性等特点,根据现行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完善强化铁路安全运输的内部联动机制、协调处理好外部机制,只有内外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输和运输安全。

参考文献

[1]谷鸿溪,张建伟,铁路安全管理与安全工程/安全文化[J],中国安全科学报,1995(04).

[2]严钦海,郑国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07).

[3]蒋运华,董友明,铁路安全管理必须加强过程控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年05期.

[4]李睿,佘廉,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年05期.

[6]卓宇,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安全管理机制范文2

关键词:校园安全 制度保障 机制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话题,校园安全更是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基础,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立足点。笔者学校连续十余年获得“平安校园”荣誉称号,得益于坚持将安全教育放在学校德育一个有机而突出的位置,坚持将安全管理融合在学校管理的每个环节,坚持抓实日常安全、强化重点时段安全相结合的策略,使安全保障贯穿在学校各项工作始终,并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构建校园安全的长效机制。

一、强化全员全方位安全意识

1.普及全员全方位安全法规常识

通过始业教育、每月专题讲座、每周国旗下讲话、图文资料展览、校园宣传网络等多种途径,以校级、班级及寝室三层次,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法规纪律(包括交通消防安全、校纪校规、反及国防安全教育)、教育教学安全(包括校内活动课及实验课安全、室内防火、绿色上网、食品安全)等,全面普及师生的安全法规常识。

2.针对性主题活动,提升自我防护意识

校学工处、团委针对社会热点、重要节日,将安全教育与时政结合,展开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按照教育时间顺序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3月份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4月份的安全生产与健康教育,邀请卫生行业专家给大家分享临床案例,用专业知识来守护生命;5月份的防震救灾演练和心理健康教育月,引导大家关注心理健康,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还针对青春期男女生开展性健康教育;6月份的安全月活动及禁毒防爱宣传教育,借助省禁毒示范基地学校平台,与禁毒大队、禁毒义工及社区禁毒人员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防爱教育。

同时结合社会热点,开展针对性主题活动,如《拒绝校园暴力与冲突》《让女生远离害》《提高警惕,谨防诈骗》等,让学生在真实事件案例教育活动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融合“心育”特色,提升学生心理调适意识

因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安全事件正逐年上升,学生心理安全问题已成为学校安全管理中最难防范、最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为此,笔者学校建设并成功申报为省一级心理辅导站,规范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期一次的心理测评,筛选出心理异常的同学,由学工处、班主任和心理辅导站老师联动家长共同对上述同学进行重点关注、深度交流,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心理疏导;同时对于一些共性问题,开展团体辅导,如对人际关系不良的新生进行《打开心门交朋友》团体辅导,情绪自控差的学生进行《Hold 住你的怒火》团体辅导,考前焦虑的同学开展《放松心情,快乐面对》的团体辅导,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及宽容,用自律、自爱、自尊、自强来激励自己。综合《心理健康》的课堂教学,在体验中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心理技巧,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建立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和完善全员管理制度

成立W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订《海宁卫生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将领导值周、教职工值班、学生信息与巡逻队伍的力量有序整合,以制度为约束,用考核做手段,人人签订《安全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要求,将全员管理落到实处。

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对全校教职工实行分层次安全培训制度。如管理处室和班主任层面强化公共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具体措施培训;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进行医、药、护职业中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培训;体育专业教师进行运动性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培训;实验实训老师进行化学品危害及使用方法培训等。

2.实施分时段管理制度,把握管理重点

(1)以“三早”管理为基点,延伸教学时段管理。“三早”指的是“早读、早操和早集会”,其管理重点之一即班主任检查学生到位情况、观察学生身体状况、察觉学生心理异常表现及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并根据情况及时作出处理和信息反馈。这种管理模式延伸至每一节课和每一位任课教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做到课前点名,课堂中观察学生身心状态,有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并记录,确保学生在教学时间段时时有人管。

(2)以“三晚”管理为重点,带动生活时段管理。 “三晚”即“晚餐、晚自修及晚就寝”,在值周、值班老师的组织指导下,组建“学生巡逻队”,实施 “学生巡逻” 的自主管理模式,实行分区域管理,在学生密集的区域加大巡逻力度,有效预防了学生违纪及安全事件的发生。以“三晚”管理制度和模式带动其他生活时段管理,如学生离校返校时间段,保卫处、学工处对寝室、教室、活动场地不定期进行安全巡查,把握动态,跟踪整改;宿舍区的管理以生活老师为主导,辅以楼层长、寝室长和学生安全信息员,经常性地进行安全巡查,及时消除生活区的安全隐患,将学生中较严重的纠纷、矛盾及时反馈给相关老师;学生就寝时除了常规查房外还需要生活老师、寝室长两人签名确认,明确职责,杜绝冒名顶替现象发生。

安全管理机制范文3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has features of large investment, long working time, high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complex technique, and many project participants, and there are many unforeseen factors, which is one of the special control keys of China's safe production. Based on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essential safety, the safety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essential safety was built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关键词: 建设工程项目;本质安全;管理机制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essential safety;management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050-02

0引言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工期长、施工难度高、技术复杂、工程参与方众多等特质,参与建设工程各主体不可避免的面临各种安全问题,如不加以防范,很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酿成严重后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和由此带来的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要从理论和实践上重视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

1本质安全理论的基本内涵

本质安全是基于事物本身特性和规律,通过消除或减少工艺、设备中存在的危险物质或危险操作的数量,避免危险而非控制危险。与传统安全依靠附加的安全系统实现安全防护的方法不同,对于生产系统中的某一种危险或几种危险,本质安全方法的处理使系统不断地趋向最安全的方法,从根源上消或减小生产过程中的危险。

本质安全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①最小化原则。系统内存在的危险物质量越少,发生事故所造成的后果越小。强调弱化危险物质库存,不使用或使用最少量的危险物质;强化工艺设备,减小设备尺寸,使其更有效、更经济、更安全。②替代原则。用安全的或危险性小的物质或工艺替代具有较高危险的物质或工艺,如用不使用危险材料的方法替代使用危险材料的方法;使用危险性小的物质或不含危险物质的工艺代替使用危险物质的工艺。③缓和原则。采用危险物质的最小危害形态的工艺条件进行生产;在进行危险作业时,采用相对更加安全的工艺条件,或者用相对更加安全的方式存储、运输危险物质。④简化原则。通过设计,简化操作,减少使用安全防护装置,以减少人为失误的机会。

本质安全方法就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危险,而不是通过附加的安全防护措施来控制危险。研究指出:本质安全方法是通过采用没有危险或危险性小的物质材料和工艺条件,将风险控制到忽略不计的安全水平,使项目生产过程对人、财产和环境没有威胁,不需要附加的安全措施。

2建设工程项目本质安全化管理

本文认为,建设工程项目本质安全化管理的内涵是:在既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建设工程项目系统具有完善的安全防护功能,项目本身及运行过程中具有可靠的质量和安全保证,通过追求人、物、管理环境、制度在安全问题上的和谐统一,实现项目设计到运营的无缺陷、管理的无漏洞、安全无事故的持久性等安全目标。

建设工程项目的过程是指工程项目从策划、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的整个建设过程。建设工程项目过程是建设工程项目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进行科学决策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建设工程项目涉及到的内容一般包括编报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支持、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文化观念及人员支持等内容。根据本质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结合建设工程项目的一般过程以及项目所包含内容的具体情况,本文构建了建设工程项目本质安全化管理的一般模型。如图所示。

根据本质安全管理的方法和基本原则,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过程中,要做到决策阶段本质安全、设计阶段本质安全、施工阶段本质安全和运营阶段本质安全,杜绝或减少建设工程项目从启动到后期运营的连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从根源上消或减小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危险。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具体内容方面,本质安全化管理就是要做到制度的本质安全化、物质和技术的本质安全化、管理的本质安全化以及人员的本质安全化管理。

3本质安全化管理机制

3.1 建设工程项目过程的本质安全化管理建设工程项目过程的本质安全化管理机制包含,决策阶段本质安全、设计阶段本质安全、施工阶段本质安全和运营阶段本质安全。结合本质安全理论的内涵以及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过程的本质安全化管理机制具体的内容如下。

3.1.1 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安全管理建设工程项目单位在编制招标文件时,要由具有一定资历和丰富工程项目经验的专业建设工程安全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同共参与,制定合理工期。同时,建设单位要与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监督单位签定合同。此外,建设单位在申请施工许可证之前,应向当地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提交工地安全方案,其中包括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各自的安全责任、该项目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以及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措施。

3.1.2 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安全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项目负责单位务必要以书面形式与具备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水、电、气、热、邮电通讯等地下管线及地质资料等相关事项签定合同,起到在建设工程项目过程中的制约作用。具体要求勘察设计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进度中应当提供建筑工程全面、准确的地质测量和水文资料,并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标准进行设计,以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3.1.3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监理单位要将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安全审查纳入建设工程项目的监理范围,要做到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安全、质量、工期和投资四项同步控制。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建立以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安全工程师,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同时,应专门派驻项目安全工程师,负责制定有关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和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人员、物资、经费等资源计划,对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参与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防护设施验收。

3.1.4 建设工程项目运营阶段安全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要检测工程质量和整理相关资料,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竣工施工安全评价,以证明施工现场能否达到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要求的程度。对于生产性建设项目,在其竣工投产前,建设单位应适时地组织专门班子或机构,有计划地做好生产准备工作,包括招收、培训生产人员;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设备安装、调试、工程验收;落实原材料供应;组建生产管理机构,健全生产规章制度等。

3.2 建设工程项目内容的本质安全化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安全管理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管理过于简单和形式化,存在着重生产、求效益、轻安全等错误思想以及忽视安全设施、设备的更新和完善滞后等问题,造成了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操作起来很难见到实效,为工程建设埋下了质量和安全隐患。

3.2.1 制度本质安全化在建设项目工程中,应该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避免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交叉重复和冲突问题,对于一些标准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服务,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继续改进和完善项目的核准程序,方便企业开展前期工作,减少前期工作风险;建立日常监督管理组织、制度和措施,并确保安全资金投入;增进各部门之间沟通,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建筑安全管理,做到法律体系、组织体系、监管体系的和谐统一,真正实现制度上的本质安全化管理。

3.2.2 物质本质安全化物的因素包括各种机械设备、材料和技术。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化管理是指对选用的机械和设备不仅要考虑其生产效率,而且要考虑其安全可靠性,使得机械和设备本身达到本质安全化生产的要求或者增加安全防护装置后可达到本质安全化生产的要求;材料的本质安全化管理要求就是: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质量安全规定和工程项目使用要求。此外,在安全管理信息技术方面,可以通过制定传输要求和接口标准,使行业各子系统之间可以兼容和互通,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存储和传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安全监测系统、安全控制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的整合。

3.2.3 管理的本质安全化管理的本质安全化就是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主体对客体实施控制,使其符合安全生产规范,达到本质化安全生产的目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本质安全化是一种现代安全管理模式,是基于系统标准化的安全管理,重在研究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活动的规律,特别强调系统化、数量化、信息化和人的智能开发。

3.2.4 人的本质安全化剖析近年来建设工程项目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缺乏基本安全知识;一此企业也忽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师资力量薄弱,安全培训流于形式;项目的管理层观念陈旧,重效益、轻安全,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够。上述问题造成了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观念没有深入人心,员工意识中没有安全概念。根据本质安全理论以及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一些突出问题,构建人的本质安全管理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实现系统及个人岗位的安全生产无事故。

4总结

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控制,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重视建设工程项目的过程控制和管理,综合考虑制度、物质和技术、人员等因素,建立科学的安全控制综合体系,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安全管理机制范文4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巩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成果,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要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

全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加强初级水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工作,逐步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

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规定的

要求,提出如下意见:

一、水产品生产经营者是保证水产品食用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自觉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二、生产单位必须持证生产。水产种苗场必须有《种苗生产许可证》,成品养殖场必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

,渔业捕捞渔船必须持有《渔业捕捞许可证》、《渔业船舶所有权证书》、《渔业船舶登记证书》、《渔业船舶检验证书》,以上证件

必须在有效期内。

三、生产企业在申办《种苗生产许可证》和《养殖证》时,必须承诺遵守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要求,签订承诺书,(已取得《种苗

生产许可证》或《养殖证》的生产单位,必须在年审时补签承诺书),内容包括:

(一)健全养殖生产日志,有完整的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及销售记录,生产过程符合《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农业部31号

令)要求。

(二)生产环境整洁卫生,饲料房和药物房分开,摆设整齐,有饲料、药品进出台帐。生产管理人员熟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法规及

禁用渔药名称。

(三)在显眼处张挂《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农业部31号令)、《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食品动物禁用的兽

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生产品种相应的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及企业制定的用药、饲料、水质监测等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等。

(四)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和无公害水产品必须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和《无公害农产品证书》,证件在有效期内,

用镜框装好挂在显眼处,竖立基地标志牌及塘号或池号标志。

四、海洋捕捞渔船办理捕捞许可证时,必须承诺遵守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要求,签订承诺书(已取得《渔业捕捞许可证》的,必须

在年审时补签承诺书),内容包括:

(一)建立健全捕捞生产日志;

(二)建立销售台帐;

(三)禁止有毒河豚等有碍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水产品上市和食用,如捕捞到有毒鱼类应做无害化处理;

安全管理机制范文5

[关键词]安全 监督 机制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TD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43901

1 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1 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安全监管不力

不少领导在思想上没有真正树立起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责任意识,对安全生产工作只停留在一般工作布置上、文件上,甚至是口头上。在衡量企业发展时,往往是看效益的多、看安全投入的少;看政绩的多、看弥补安全欠账的少。而安全管理监督机构存在人员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少直接处罚权限等问题,造成安全监管不力。

1.2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投入不足

企业由于为追求短期利益,抱着侥幸心理组织生产,甚至滋生在安全生产上“宁愿赔钱,不愿花钱”的思想,不能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安全投入严重不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健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甚至没有现场安全监督人员,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不落实,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1.3安全检查形式化,督促不到位

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偏重于开展表面安全检查,临时性的运动式检查,检查一阵风,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不深入查违纠章,或者发现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检查不留痕迹,即使发现隐患也未及时提出具体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

1.4 员工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

现场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安全意识不强,大多具有听天由命的思想,于是,作业过程中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规操作屡屡发生,埋下了事故的种子。个人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是安全隐患的根源。在失去监督时,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会得到进一步的放任,违规、违章、违纪的几率更大,更易犯错,最后导致事故的发生。

2 提高认识,建立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2.1 强化领导的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

大量惨痛的事故教训也告诫人们,生产经营活动及其参与者具有复杂性,人们一旦在思想上稍有麻痹,安全事故就可能在身边。因此,单位领导心中必须时刻装着安全,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极端重要性,不能只签字,没有行动;只发文,没有落实。领导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要以身作则,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先处理好安全问题。

2.2 加强基础建设,提高安全监人员管理素质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比较专业的安全监督队伍,安全监督人员的管理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重用人才、专才,把一批文化程度较高,责任心强,具有较高生产管理技能和精通安全管理规程的人充实到安监队伍中。同时,加强安全监督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其监督能力,要让安全监督人员懂理论、懂现场、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发现问题,使其能够在生产全过程检查中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从而真正履行安全监管职责。

2.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

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基础的、比较完整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度、教育制度、检查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并定期检查。要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同时要采取措施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

2.4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教育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企业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企业全员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单位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加强对施工现场从业人员特别是外协人员的安全教育,不要走过场,敷衍了事,应付检查。要形成有效且可持续改进的教育机制,在思想意识上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2.5 创新安全监督检查模式

2.5.1 从预防着手规范检查制度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预防着手。因为事故后的检查、处罚和补救都不能免除事故给国家、集体和家庭带来的损失以及个人身体、心理上所受到的伤害与创伤,因此要着重于事故的防范,这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系统、有效的安全检查是发现事故隐患、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因此单位要形成规范的安全检查制度,要在落实上级规定的安全检查内容、形式和频次等要求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安全检查的理论和模式。

a)检查制度要创新。要定期组织各单位、部门安全员进行巡检、互检,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汇报处理。

b)检查形式要创新。要做到每次检查有针对性、有方案、有结果、有反馈。

c)检查的内容要创新。不但要查出明显存在的隐患,更要查出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缺陷等潜在的安全隐患。

2.5.2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要实行“三定”,限期对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整改,确保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对恶性违章、重复性违章要作为未遂事故来处理,按“四不放过”的原则,执行“说清楚”制度。

2.6 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考核、激励机制

在新形势下,单位要搞好安全工作,离不开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为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奖罚机制。如通过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设立用于安全生产的专项奖励基金,对完成目标任务、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安全责任落实差、安全工作搞得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必要时给予警告。

2.7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追究机制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执行,铁面无私。对于事故要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追究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首先从各级领导责任查起,并把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各级领导利益挂钩。同时,对事故责任人也要进行责任追究,把各项安全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3 结语

建立安全监督管理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和员工安全意识等诸多方面。因此,只有涉及石油行业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并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最终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安全文化新论.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 郑希文.安全生产管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7

安全管理机制范文6

关键词:煤矿;安全;激励

Abstract: Recently, the accidents had been controlled although the miners' violations happen commonly in the Wangzhuang coal.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managers of Wangzhuang coal analyse the problems and the insufficiency of incentive system. In order to make up these shortage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perfect measures of statistic analysis on the miner's characteristics of minds and behaviors, improving the salary system, examination mechanism and rewarding or punishment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 they use developing incentive and emotion incentiv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al miner's working enthusiasm. Analysis this problem, it is important for coal mine to perfect the long-term effective mechanism of safety production and keep stability.

Keywords: Coal; Safety; Incentive

自煤矿兼并重组以来,王庄煤矿内部管理部门不断分立、合并,改革不断深入,重特大事故得到了空前的控制,矿井的安全生产状况有了根本性的好转,这个功绩不得不归功于国家对煤矿安全的重视以及科技的发展。在矿井开采生产这个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中,井下作业人员是最关键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从业人员的行为活动直接影响着煤矿的生产安全。由于从业人员个体的心理差异性、思想趋利性以及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井下矿工的行为多变以致整个矿井的生产系统不稳定。王庄煤矿近年来虽无重大事故发生,但在其开采过程中作业人员的违章违纪行为时有发生,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事故隐患。王庄煤矿针对这一现状采取了一系列的行为激励措施,成效显著。

1心理学的应用

王庄煤矿是潞安集团旗下产量最高、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矿井,地质储量约52242.2万吨、可采储量约26337.4万吨,整个矿井属低瓦斯矿井,地质开采条件较好。近10年来,王庄煤矿无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矿井事故多为运输事故、机电维修事故、顶板事故等。调查发现有98%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在可预防的矿井事故中,以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原因。王庄煤矿的这种事故现状与其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理有着极大的关联。

王庄煤矿从建矿以来一直坚持创新管理,相继推出了“五步型管理法”、“金字塔管理法”等安全管理模式,不断从规章制度、监督检查、提供保障等方面完善管理机制,并制定了多种激励方法。在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中,王庄煤矿一直重视矿工的心理活动规律,关注矿工对其激励制度的认可度。由于矿井的工作环境特殊――作业空间受限、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且工作环境较差,作业人员时刻受着瓦斯、煤尘、水、顶板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作业人员极易疲劳,产生疲劳心理、侥幸心理、偷懒心理、情绪心理、麻痹心理等。作业人员受这些不安全心理的支配,会习惯性违章、工作马虎、不负责任、随意操作等,导致“三违”现象屡禁不止。因此,王庄煤矿针对这一生产现状,在其安全生产管理中,坚持人本管理,坚持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矿工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行为特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激励机制,这是预防矿井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

2 王庄煤矿安全管理激励机制

任何组织进行有效管理的核心都是激励,激励的过程可以认为是不断满足员工内心需求的过程,激励的目的在于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励机制的建立是王庄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必须的手段,激励机制一旦形成将会影响着整个矿井安全管理的运行和发展。确保王庄煤矿安全高效的生产,关键在于有效控制作业人员的不安全心理以及不安全行为,建立的激励机制充分的激发作业人员的内心安全需要,使其拥有高度的自我激励,主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王庄煤矿从建矿以来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安全管理模式,建立了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到工作激励的激励机制。在激励制度上主要采取岗位绩效工资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等。岗位绩效工资制设岗位基本工资、各种生活津贴补助辅助工资、年功工资、绩效工资四个工资单元;考核机制主要是对从业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工作绩效考核分月考核、季考核、半年考核和年度考核,并将考核评估结果作为确定从业人员薪酬、奖惩、晋升或降级的标准;奖惩机制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如嘉奖、表扬、荣誉称号等。

王庄煤矿在运行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制定了100多种具体工种的行为规范考核标准,如:《机电安全检查管理制度》、《通风环安全考核细则》、《王庄煤矿井下电缆安装与敷设管理规定》等,这些行为规范的制定促使煤矿对从业人员的的行为管理、行为考核细化、量化,标准化和系统化,大大提高了煤矿对从业人员安全行为管理的可操作性,提高了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3 完善王庄煤矿的安全管理激励机制

王庄煤矿制定的安全管理激励机制自身是无可厚非的,在其实行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主要还是因为这个激励制度被矿工的认可程度不高。矿工是煤矿的主体,只有被矿工认可、接受的激励机制才是有效的激励机制,才可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因此,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全面、深入、细致的观察矿工的行为,掌握矿工的内心想法及其内心需求,制定与矿工心理活动规律相适宜的激励机制。这样,才可不断增强王庄煤矿的安全管理激励机制的激励作用。

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矿工的内心想法及其内心需求,分析现行激励机制的弊端所在以及不被矿工认可的原因所在,然后结合煤矿的自身发展条件,适时的修改激励机制,形成一个持续改进的闭环循环系统,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激励机制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激励作用,有效的激励矿工努力工作。

4 具体完善措施

4.1统计分析矿工心理行为

统计分析矿工心理行为,其主要职责就是统计分析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找出矿工不安全心理的所致因素。对于出现频率高的不安全行为,且不因矿工个体的改变而变化,应分析其是因为工作环境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还是因为其他原因造成的,然后采取针对性的完善措施,修订现行的规章制度或者尽可能的改善矿工的工作环境;对于不安全行为频发的人即事故倾向者应及早调离危险岗位,重新安排并妥善安置。通过观察分析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和统计分析矿工的问卷调查表,充分的掌握矿工的不安全心理和造成不安全心理的因素,可有效的帮助王庄煤矿对症下药,建立本质安全型矿井。

4.2 完善现行的激励机制

4.2.1 建立沟通渠道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是及时、准确掌握矿工行为和心理的必经途径。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帮助矿工对规章制度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提高矿工对规章制度的认可程度,避免出现应付交差的现象,同时可有效获取所需信息,增进管理层和执行层之间的情感,让执行层感觉到关怀。沟通渠道分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正式的沟通渠道有召开会议、下达文件、定期问卷反馈,非正式的沟通渠道有节假日聚会、私下沟通、小道消息等。为矿工建立一个聚会、私下沟通的平台可有效弥补正式沟通的不足之处。

4.2.2 增强执行力

岗位绩效工资制、考核机制虽合理,可有效调动矿工的工作积极性,但在其实施过程中因缺乏执行力起不到较好的激励作用。所以,增强企业的执行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严格执行考核机制,避免形式化,切实结合矿工的工作业绩、安全质量目标、岗位贡献确定矿工的薪酬,落实矿工的岗位绩效工资。

4.2.3 增强矿工自我激励

矿工的自我激励一部分来源于外在压力、一部分来自内在压力,另外一部分来自工作吸引力。要想矿工拥有高度的自我激励,可采取增加其外在工作压力来提高,将每一次考核落实到矿工个人,将考核标准、考核压力直接兑现到矿工个体。于此同时,也促使矿工主动的、仔细的审视自己的考核结果,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以此为戒。无形中增强矿工的自我激励效果。

4.2.4 完善奖惩机制

奖优罚劣,不仅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还可起到激励作用。王庄煤矿的奖惩机制负激励偏多,容易打消矿工的积极性,适当的增加正激励,多鼓励,有助于鼓励矿工将其优良作风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正激励的增加要适当,否则可能导致矿工唯利是图。奖惩一定要及时,避免矿工早已忘记自己为什么受奖或者为什么受罚,降低了奖惩的效果和目的性。

4.3 采用有效的激励方式方法

4.3.1 发展激励

传统的激励措施为物质激励,加以精神激励辅助。丰厚的薪水只能留住矿工,却不能激发他们更好的工作,不能使矿工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王庄煤矿的矿工跟其他企业的职工一样,对归属感、成就和权力充满了渴望,希望自己的能力得以施展,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认可。因此,王庄煤矿要想激励矿工更好的工作,必须给以矿工发展的机会,通过发展变化来激励矿工。制定公平、量化的晋升和淘汰标准, 以绩效考评为基础,设计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流动机制是王庄煤矿必须完善的激励机制。

4.3.2 情感激励

在给以矿工发展机会的同时,不忘应用情感关怀加以激励,矿领导应注重人际关系的互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给予矿工尊重、关心、理解和帮助,让矿工感觉到温馨,增强团体意识,不断调整矿工的内部状态――情绪、士气、责任心等,使其愿意积极配合煤矿的管理。如:矿领导与矿工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主动、虚心,平易、谦和,朴素自然不着痕迹,当上下级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上级应予以包容,在交代任务时,给予矿工充分的信任,予以授权激励等。

五 结语

(1)要想掌握矿工不安全行为以及不安全心理的致因,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统计分析是极其必要的。只有准确的了解到矿工的内心想法和内心需求,才可能适时的、准确的完善安全管理激励机制。统计分析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理,是不断完善激励机制的基石。

(2)合理的薪酬制度、量化的考核机制是王庄煤矿有效进行矿工安全行为管理的优势所在。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增强企业的执行力、完善奖惩机制和采用有效的激励方式方法可进一步确保王庄煤矿的激励机制的高效运行。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可有效的促使王庄煤矿提高其安全生产状况和社会经济效益。

(3)王庄煤矿的安全行为管理模式在实际运用成效显著,制定了较细化、量化的考核标准,出版了《煤矿工人安全行为规范》、《煤炭企业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煤矿安全行为规范研究与实践》、《煤矿工人安全行为规范》等几部著作。王庄煤矿的安全管理模式非常值得其他煤矿学习和借鉴,可有效改善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

参考文献:

[1]景怀斌,管理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9:99-118

[2]朱红青、张青松、谭波、史惠堂,安全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34(3),77-79

[3]吴再生、李文树、刘其志,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37(4)84-86

[4]刘丽梅,煤矿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探讨,煤炭科技,2011: NO5, 48-49

[5]蔡元友, 以人为本建立晒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激励机制,能源与环境,2011:NO6, 99-101

[6]魏海峰,国有煤炭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才智,2012:2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