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生产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场生产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场生产计划

农场生产计划范文1

不久前,农业部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现场会。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吹响全程机械化的号角,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作为“十三五”农机化重中之重的工作来布局,措施手段围绕推进行动来强化,资源条件围绕推进行动来集中,成效亮点围绕推进行动来体现,力争到2020年全国建成500个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

会议指出,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启动实施一年多来,各地聚焦水稻、玉米、小麦等九大作物,种植、收获、植保等六大环节,加强行政推动、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模式创新,实现了良好开局。会议强调,全程机械化是稳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产能的重要保障,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关键举措,是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选择,也是农机化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各地要将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会议要求,“十三五”时期,各地要按照《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的部署,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一要抓组织领导,力求高位推进。进一步细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排出时间表、路线图,积极争取专项投入,确保目标明确、任务落实、措施配套。主管负责同志要亲自组织协调,确保有序推进。二要抓紧密协作,力求联动共促。全程机械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制造与使用结合、农机与农艺融合、机具改进与地块改造配合,相关单位要上下联动、多方协作,合力推进。三要抓薄弱环节,力求跨越提升。各地要从补短板、降成本、提效益方面切入,集中资源持续用劲,用几年时间提升关键环节水平,实现全程机械化整体跨越发展。四要抓主体培育,力求精准发力。重点培育一批具备较强全程机械化服务能力的农机合作社示范社,以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带动农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五要抓样板打造,力求引领示范。努力打造一批模式优、机制好、效果佳的全程机械化亮点,典型引路,由点及面,整乡整县,梯度推进,支持基础较好的地区整市、整省推进,力争到2020年全国建成500个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

(来源:农业部)

农场生产计划范文2

我请你吃葡萄干

1952年春,拖拉机实习农场在活海子以北地区开出大片荒地。按照生产计划,农场要在新垦土地上试种千亩棉花。当时,我是运输队副队长,负责拉运棉种。那天,我们刚把棉花播完,准备把剩余的棉种拉回去,陶司令员驱车来到田间。他在地里查看土地墒情,又解开麻袋口用手摸一下棉种,幽默地对我说:“来,我请你吃葡萄干!”

我明知司令员话中有话,也只好硬着头皮上前打招呼。司令员从麻袋里掂出一串“葡萄干”让我看,这些脱绒的棉籽经过草木灰搅拌,一粒粒连接成串,确实很像葡萄干。我心里直想笑,但看到司令员神色严肃,赶紧立正行礼:“报告司令员,不是我处理棉种。”他问:“你们李场长呢?袁队长呢?这块地墒情不好,棉种又拌成‘葡萄干’,怎么能出苗?怎么能有产量呢?你们这样搞生产是不行的!”

当年,由于农场初建,灌溉渠系还不配套,又没掌握棉种脱绒技术,85%的棉田没有收成,千亩棉花单产仅3.22公斤。以后数年,我们在陶司令员关怀指导下,逐步修建完善各级灌溉渠道,学会用硫酸脱绒处理棉种和其他栽培技术,棉花生产搞得一年比一年好。到1965年,全场种植1.75万亩棉花,单产已达到68.5公斤。

我是司令员,吃瓜也要掏钱

有一年,陶司令员在我们3号地(即今石连糖果厂北侧)种了一块试验田。种的作物有小麦、棉花、玉米、豆类和蔬菜,总面积130亩。

炎热的夏天,实验田里绿一块、黄一块,司令员头戴草帽,领着勤杂人员在田间劳动。累了,他们就到地头一间用苇把子拱起的棚屋中小憩。久而久之,当地群众就将这间苇拱棚戏称为“陶公别墅”。

实验田西头,紧挨泉沟有一块肥绿冒油的好地,齐刷刷爬满了绿茸茸的瓜藤,滚溜圆的西瓜又大又甜。种瓜老汉是我爷爷,他在地边经常可以碰到司令员,见面少不了打个招呼。一来二去,也算是老熟人了。

有天中午,天气闷热。我爷爷看到司令员和他的随同人员劳动后又进“陶公别墅”乘凉歇息,就抱两个大西瓜过来,请他们品尝。司令员推辞不过,只好同大家一起接受了这番美意。

吃了瓜,陶司令员给我爷爷瓜钱。爷爷连忙说:“司令员很辛苦,这瓜是慰劳您的,不收钱。”陶司令员说:“人民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为人民辛苦点是应该的。我是司令员,吃瓜也要掏钱。”坚持向我爷爷交了瓜钱。

让我下去试试看

1956年,大批支边青年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部分人被分配到机耕农场青年垦荒队,队部就在西苇湖。来场后头一件事:割芦苇,扎苇把,搭苇棚。安营扎寨后,班长给每人发一把锹,说是第二天到苇湖里去挖大渠。

茫茫西苇湖,水草丰茂。芦苇粗壮如竹,密不透风,高可蔽日。虽然已到阳历6月,春季融冰的水才懒洋洋地从苇湖深处流出来,汇入一道曲曲弯弯的自然沟。垦荒队的任务是:将自然沟取直,加宽加深,挖成排水大渠,降低水位,为开垦苇湖沼泽区创造条件。

下水挖渠,没有胶靴,几十个小伙子全都脱了鞋,齐刷刷跳进冰冷的自然沟里。大家挥锹干了半个多小时,双脚冻得忍受不住,都喊“水凉”,一个个又回到岸上休息。

说来也巧,这时从远处传来汽车马达声,一辆小吉普车在200米外停下。车门打开,一位身着戎装的将军朝小伙子们走来。有人很快认出:这是陶司令员来了!

农场生产计划范文3

在过去,管理者更多地将工人等同于机器,这听起来很残酷,但它确实是适合过去的情况的,它曾经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洛兹敦工厂位于美国俄亥俄州,是通用汽车厂的一部分,距被沙尘覆盖的老钢城扬斯敦几英里远。1966年该工厂开业,横跨1英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厂之一。洛兹敦厂的员工工作非常呆板或者说“专业”,个人职责很像某种机械,员工在工作中根本不必动脑,有些人甚至可以在半睡半醒或喝醉酒或更严重的情况下继续从事他们的工作。

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许多工厂管理者都认为,这种将工人当机器的管理方法是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只要统计一下该厂每小时的产量,你就可以发现这一点。但如果抛开单纯的产量,扩大一下分析范围,比如产品改进的速度、顾客满意的程度、在员工医疗福利上的损失(酗酒的人多,医疗福利必随之增加)等等,就会发现情况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美好。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一种工作机制容易使人们不自觉地陷入麻木状态,使他们只看到自己的工作,而注意不到整个系统的反馈,或者有意无意地忽视系统的反馈。

在集团化盛行的世界里,第一个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人是脾气相当不好的物理学家爱德华兹・戴铭,他后来成为风行世界的产品质量运动的权威人士。爱德华兹・戴铭在大农场中心怀俄明州长大,经营农场这种职业要求经营者具有长远眼光,而且农场工作的特点是每件事都相互关联。在他作为一名工业统计学家的工作中,爱德华兹・戴铭发现,即使是最微小的变化,如果不加以注意并及时校正,最终也会导致整个机械系统的大故障。他找到的解决办法是跟踪机器性能的最微小变化,不但观察单台机器,而且将整个工厂机器进行关联,并据此不断进行调整。爱德华兹・戴铭后来将这套方法由机器扩展到人,再到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他发现的这套包括发现、行动、反馈、综合的东西,后来被人们叫做“质量控制”,它帮助未受过任何技术训练、匆忙召集的同盟国劳动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制造出较好的武器。但是在和平时期,当爱德华兹・戴铭与那些强大的集团企业分享他的思想时,他几乎在每一家董事会的会议室里都受到了讥笑,为此,爱德华兹・戴铭发誓到别处寻找愿意接受他的思想的人。他在日本发现了这样的人。

当时的日本急于重建它们支离破碎的经济。爱德华兹・戴铭的思想成为很多日本公司的强大力量,如丰田汽车、三菱公司和松下电子这些当时的无名小卒。爱德华兹・戴铭的思想帮助他们把曾经令人讥笑的词语“日本制造”变成了质量与效率的同义词。他教会日本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留意机器的反馈,而且要注意倾听操作机器的工人的声音,不仅要倾听工人的声音还要想办法让他们主动校正自己的行为,即在工人中建立一套自反馈系统。爱德华兹・戴铭没有止步于此,他还教会他的日本客人如何听取顾客的意见,通过这些顾客,将他们的声音传播到整个经济社会,同时,又将经济社会的声音通过顾客最终反馈回工厂。他告诉日本人,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最佳,而应该让改进持续,日本人把这个概念叫做kaizen,意思就是“持续发展”。现在日本能够拥有一些世界上最优秀的公司,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爱德华兹・戴铭的帮助。

日本的成功教育了西方,西方社会开始正视爱德华兹・戴铭并接受他的思想。但他们不是像日本人一样全盘照搬,而是在接受其思想的同时进行改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明了“全面质量管理”和“授权”这样一些东西。这些改进经常为他们的工作带来重大进步,但是需要管理人员同步提高实施能力。当一些管理人员意识到他们不能简单地应用和实施这些改进的时候,总是一厢情愿地中断这种改进,以为不实施这种改进也没有什么。他们没有意识到适应变化是管理者的天职,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20世纪80年代,在很多管理人员放弃爱德华兹・戴铭的思想寻找下一个时尚的同时,有些人继续将爱德华兹・戴铭的思想实践到现在。他们得到的回报是经受住了一系列广泛影响工商界的激烈变化,如难以预见的激烈竞争、快速变化的技术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和新需求等等。他们因为坚持爱德华兹・戴铭的思想而受益匪浅。马克・斯明克就是这样的一位管理人员。

随着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管理者应该随着时代进步,在工作中更加注重人性,发挥人性的力量

到1997年夏天,马克・斯明克已经在总部位于托莱多的Dana公司工作了20年,这家公司一年有近70亿美元的销售额,尽管如此,按汽车工业的标准而言仍然是一家小公司。Dana公司为3家大汽车制造商生产大型部件,包括车轴、制动装置以及焊工的装置等。

1993年,Dana公司授予马克・斯明克一个特别的职位:在加利福尼亚的斯托克顿建立并运行一家工厂,专门为丰田汽车公司生产底盘。丰田汽车公司把未装配的钢铁部件――每个底盘130多个不同的部件,如,曲柄、转角、阀帽等,从日本运到位于斯托克顿的Dana公司工厂。Dana公司再把这些配件组装起来,然后,由卡车运输队配送到100公里外的丰田汽车公司在美国的工厂。当丰田汽车公司汽车生产计划改变时,通过实时计算机网络,配套厂家的生产计划也将同时进行调整。

Dana公司同意从1997年开始每年向丰田汽车公司提供一次降价:不是通货紧缩式的降价,而是真正的硬通货式降价,以上承诺使Dana公司的底盘厂别无选择,为了保持原有的甚至更好的利润水平,他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在有效利用资源上做文章,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现在,Dana公司既不能通过减少付给工人的工资来抵消降价造成的影响,也不能通过采用便宜的原材料来负担降价的费用,因为丰田汽车公司提供了所有的原料。Dana公司惟一的办法就是努力改进组装程序,不停地改进,以期望在这个过程中降低成本,实现对丰田公司的承诺。

马克・斯明克开始选择的办法是寻找没有经验的电焊工,他的理由是不熟练的新手往往更有愿望去探索新的焊接方法。他坚持要求工人学会工厂的每一道工序,这样他们将会更加自觉地适应整体。他不希望有人长久地从事同一项工作。以此增加工厂的活力,并保持工人适当的紧迫感,给他们适当的压力。现在他的工人每天上班前都要想一想,今天的活该怎么干。这是马克・斯明克所希望看到的,他指望更多地利用工人们的自觉性和他们的聪明才智。

马克・斯明克建了一个工厂图书馆,不仅藏有研究资料,而且有畅销录音带,供人们下班后换换脑子。他努力在工人中培养一种追求上进的意识。他还会组织工人小组的定期聚会,鼓励工人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质疑,甚至连个别焊接的先后顺序这样的问题,都不会被与会工人忽略。

马克・斯明克还要求每个员工每月提交两份有关提高生产率的书面建议。一个叫马特・约翰逊的维修学徒工曾经一次就提出了180个建议,他说:“在不同岗位工作过之后,我就可以把问题看透彻。”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工人倾向于主动提出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在如饥似渴收集建议的同时,每个重大目标或阶段性目标实现以后,他都要庆祝一番,牛排午餐、家庭式户外烤肉餐社交聚会、免费供应一天的汽水等,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会亲自向提出建议的工人表达他的感激之情。这些措施使工人们相信,即使是他们提出的很小的建议对工厂的进步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信心。

在1997年初,Dana公司终于将给丰田公司的供货价下降了0.84%。虽然这个数字尚未达到丰田公司的目标,但是对马克・斯明克来说,却具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他迈出了很有意义的一步。

信息化时代,管理者要更加懂得和重视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爱达荷州企业家加里・希耐德在少年时代就经常接触机械装置及农活。中学毕业以后,他一直跟父亲参加铁路建设。干了一段时间后,他意识到绝不能把一生都花费在干这件事上。于是,他进入亚利桑那大学学习农学和运筹学。运筹学是关于大型机构借助高技术工具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的一门学科。这两门学科结合在一起就会成为他赚钱的工具。

在那个时候,一些大型农业综合公司使用大型计算机改进种植计划,但是家庭式农场就不能与之相比了。在学习了一门关于企业家的课程后,加里・希耐德自己尝试着制定了一个软件工具的商业计划,农场主可以利用这种软件工具分析农作物价格和生产成本,同时通过这种软件工具管理农业生产。但那时是1986年,个人计算机刚刚问世,功能和易用性方面的问题使它难以成为农场主管理农业生产的有力工具。面对这种情况,加里・希耐德也只有徒呼奈何。

后来,加里・希耐德拿着政府奖学金来到号称“创新思想”大本营的麻省理工学院继续他的研究生学习。通过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学习,加里・希耐德对他的农用软件工具的设计、使用和商业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学业结束后,他再次起劲地干起了那个项目。他在爱达荷州这个农业州创办了一个叫AgDeclslons Research的公司。

新公司成立后,在一个叫布莱克・施温德曼的单身程序设计员的帮助下,加里・希耐德在一年内就拥有了自己的产品。他把开发出来的软件程序复制成CD-ROM光盘,还印制了文字材料,然后把全部东西用收缩性薄膜包装在一起,出售给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农场生产计划范文4

一个城里长大、十指从未沾泥的姑娘,不用化肥和农药,居然能把一块荒地变成供应千户家庭吃菜的农场。

“通过‘社区支持农业’模式,我希望给现代中国城市打造一个新的食品供应链,找到解决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和城乡不信任问题的新路径。”这就是多家CSA农场创办者石嫣的梦。

“小毛驴”:CSA试验田

2009年,26岁的石嫣还是中国人民大学一名农村发展专业博士生。站在北京西郊凤凰岭下,面对着刚刚开垦出来的200亩荒地,带着四个核心团队成员和三个当地农民,石嫣开始实践CSA的梦想。

CSA是“社区支持农业”的英文缩写,这种农业生产模式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和瑞士。简单来说,就是基于相互信任,消费者预付一年费用,购买农民一年收成;农民则按照承诺,完全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保证农产品的纯天然无公害,并定期将农产品配送到消费者家中。

苏丹红、地沟油、三聚氰胺……当时的中国频发食品安全危机,生产者和消费者间互不信任。“CSA是一种人类真正和土地友好相处的可持续农业模式。”石嫣寄望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形成良性互动来破解食品安全僵局。

垦荒、平整土地、播种……一排排的菜苗从土里钻了出来,命名为“小毛驴市民农园”的CSA农场开工了。石嫣设计了两种会员模式:“配送份额”需交一年的订金,每周由农场将当季的新鲜蔬菜送上门;“劳动份额”则是交一半的钱,由农场提供土地和技术,供自己耕作。

尽管配送的蔬菜经常只有包菜、黄瓜等几个品种,而且模样“看上去不那么水灵”,但配送份额会员李佳佳觉得,“味道真的好,十分浓郁。有一次,从菜里还爬出一条大青虫来。”

成为劳动份额会员后,北京市民秦书高有了一块30平方米的土地,每周末过来照料自种的瓜果蔬菜。“按照有机的标准种植不用化肥、农药的蔬菜。”秦书高说,“为了女儿,自己种菜更放心。”

不用农药,有时候也会有消灭不了的敌人。2010年,整块地的蒿子秆发生了严重的斑潜蝇灾害,这种虫子不用剧毒农药无法除去。结果,配送份额会员在当季便没有收到蒿子秆,种蒿子秆的劳动份额会员也颗粒无收。“CSA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种植者和消费者不仅共享收益,也要共担风险。”石嫣说。

为了招募更多会员,背上三张“易拉宝”,带着几兜新鲜蔬菜,石嫣和小伙伴们走进社区宣讲。“你们是来推销的吧?”尽管亮明了博士身份,沟通了半个多小时后,石嫣他们还是被小区物业经理轰了出来。

一年后,通过口口相传,“小毛驴”的会员数量从最初的54户猛增到了300多户。可突然间,“上当了”“骗钱的吧”“萝卜都是烂的”,不断有质疑电话打给石嫣,多的时候一天十几个。

石嫣觉得问题很严重,马上到会员家走访,“大部分是因为老人不理解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所产生的误会,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会员迅速增加,管理没跟上造成的。”针对投诉的会员,石嫣专门组织了参观活动,并经常上门沟通,质疑声渐渐少了。

“要善待土地,土地最诚实,你呵护它,它就回报你,你糊弄它,它也糊弄你。”石嫣说,“小毛驴”虽然没有去参加有机认证,但获得了消费者的“认证”,会员年年增长:2011年扩充到700多户,2012年达1000多户。

“我在美国学习的农场经营10年才有33户会员,我写邮件告诉他们,我有1000户,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石嫣说。

“洋插队”取经

2008年4月,石嫣来到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地升农场”,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洋插队”,系统学习美国的“社区支持农业”模式。

对于一个打小在城市生活,从没干过农活的姑娘来说,这里的劳动强度之大超乎想象,除了一台小型的拖拉机可用外,几乎所有的农活都要动手进行。

最让石嫣害怕的工作是拔草。不用化学除草剂,田里各种野草疯长。看着那拔也拔不完的野草,石嫣曾经问过自己:难道这就是“社区支持农业”?

蔬菜和水果陆续收获后,农场准备配送。“每年的第一次,总有些意外发生。”农场经理尼克告诉石嫣他很担心。因此,在将蔬菜装箱时,石嫣格外小心,直到把33个箱子都放到冷藏室后,才松了一口气。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第二天中午运送过程中,他们发现,由于冷藏室里的温度比预先调节的低,箱子里的部分蔬菜结冰了,芦笋甚至被冻得变了色。

随后发生的一幕牢牢印在了石嫣脑海里。尼克先是和他们一起挨个给已配送的会员打电话,表示歉意,然后把还未送出的芦笋换成新鲜的。

“诚信是最高原则,农民信任土地,消费者信任农民。”半年间,石嫣收获了对CSA更多的理解,当农民的愿望开始在心底萌发,“我想让每个人都吃得健康,吃得快乐。”

因为到美国“洋插队”,石嫣被一份美国报纸整版报道。在接受这份报纸采访时,她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梦想:要在中国建一个CSA农场。

再出发:和农民分享收获

“小毛驴”的成功让石嫣声名鹊起,但她却决定离开,重新开始。与“小毛驴”农场中雇用农民的方式不同,石嫣这次要把农民当作合作伙伴,一起协商制订生产计划和生产规范,推动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采用有机种植。“从长远来看,健康、安全农产品的持续提供,依靠的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依靠的是农民,必须让农民受益。”

石嫣给自己的新农场起名叫“分享收获”。北京通州区西集镇马坊村农民郎广山一家成了合作伙伴。可刚合作没几天,“茄子事件”就爆发了。

一天,郎广山在大棚里发现,刚挂果的茄子招了茶黄螨虫害,如果不及时打药,这一棚子好端端的茄子将变成“开花馒头”,果实苦涩不能食用,这样下去肯定要绝收。

心急火燎的郎广山趁着地头没人,偷偷背来了喷雾器,给茄子打上了药。没承想,还是被石嫣的小伙伴们给发现了,满棚子的茄子全被连根拔了!

郎广山气得直跳脚,好在被郎婶给劝住了。郎婶说,既然合作了,就得照人家的法子种。

蔬菜产量低了,但价格却高了。一斤菜卖15元,郎叔能收入5.8元,一年下来,郎叔家收入将近20万元,比以前高了两倍多。郎广山大学刚毕业的儿子,也因此回到了村里,准备成立农业合作社。

农场生产计划范文5

关键词:大豆 播种 技术

0 引言

高产和稳产是我国大豆科研和生产发展的首要方向,过去,对大豆品种的评价过分注重高肥水条件下的高产指标,而忽视一般生产条件下的产量表现,通过高效栽培,把多项增产措施组装配套,使适合于大面积生产的稳产、高产品种达到优质、生态、安全生产的目的。不违农时,适时播种,保证播种质量,才能达到苗齐、苗匀、苗壮的目的。

1 制订生产计划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安排生产计划时,首先应考虑市场前景。其次,安排生产计划时还应统筹兼顾,从全年高产高效的原则出发,合理安排好种植面积。第三,要根据合理轮作的原则,尽可能做到不连作,用地养地相结合,以保持土壤的生态平衡。第四,合理安排好茬口。北京是一年两熟制地区,大豆一般适宜在春、夏季播种。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前后作物生育期和农事季节劳力安排情况,安排好茬口,做到环环紧扣,才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2 土壤准备

2.1 播前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如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

2.2 播前灌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湿土壤即可,以利播后种子发芽。

2.3 播前封闭除草:我国东北大豆主产区一些大型农场,大豆栽培面积大,如管理不及时,则杂草为害严重,常在播前采用机械喷施除草剂,进行大田封闭除草。氟乐灵、拉索等除草剂可在播前进行土壤喷雾。

3 精选种子

具有良好播种品质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高,苗整齐茁壮。所以在播种前应将病粒、虫蛀粒、小粒、秕粒和破瓣粒拣出。同时还要根据本品种固有的典型特征,如粒型、粒色、种子大小、种脐大小和颜色深浅,剔除混杂的异品种种子,以提高种子纯度。

4 种子测定和发芽试验

经过精选的种子在播种前应测定粒重和做发芽率试验。这两项工作是计算播种量的根据。将经过精选的种子,随机取样3份,每份随机抽出100粒种子,各自称重并求出平均数,即为该品种的百粒重。其单位用克表示。种子发芽率测定:将上述3份各100粒种子,分别放人3个小蝶或发芽皿中,下垫草纸或河沙。加水至薄水层,然后将种子均匀摆好,放在20℃左右温暖处(灶旁或保温箱内)吸水膨胀发芽。经过5~7天计算能正常长根发芽的种子数,并将3个样本加以平均,即为该种子的发芽率。要求发芽率95%以上。

5 种子处理

为防治蛴螬、地老虎、根蛆、根腐病等苗期病虫害,常用种子量0.1%~0.15%辛硫或0.7%灵丹粉或0.3%~0.4%多菌灵加福美双 (1:1),或用0.3%~0.5%多菌灵加克菌丹(1:1)拌种。药剂拌种与铝酸铰微肥拌种同时进行时,需在钥酸铰拌种阴干后进行。要注意采用根瘤菌拌种后,不能再拌杀虫剂和杀菌剂。

6 播种量的确定

第一步,将已测定的某品种百粒重换算成每千克粒数。

第二步,计算每667平方米播种粒数。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每667平方米保苗株数,然后按照当地耕作条件和管理水平,加上一定数量的损失率(如机械、人、畜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和人工间苗所造成的损失),一般田间损失率可按15%~20%计算。

第三步,计算每667平方米播种量。其公式如下:每667平方米播种量(千克)=每667平方米播种粒数/(每千克种子粒数*发芽率)。例如,计划每667平方米播种30000粒,已测得每千克种子粒数为5000粒,已测得发芽率为95%。代人公式:每667平方米播种量:30000/(50000*0.95)=6.3(千克)。

7 播种期

播种期早晚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非常大。播种过早、过晚,对大豆生长发育均不利。适时播种,保苗率高,出苗整齐、健壮,生育良好,茎秆粗壮。播种过晚,出苗虽快,但苗不健壮,如遇墒情不好,还会出苗不齐。北方区,晚熟品种易遭早霜危害,有贪青晚熟减产的危险。播种过早,在东北地区,由于土壤温度低,发芽迟缓,易发生烂种现象。

地温与土壤水分是决定春播大豆适宜播种期的两个主要因素。一般认为,北方春播大豆区,土壤5~10厘米深的土层内,日平均地温8~10℃时,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播种较为适宜。所以,东北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其北部5月上中播种,中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南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

夏播和秋播大豆由于生长季节较短,适期早播很重要。另外,播种期也可根据品种生育期类型、地块的地势等加以适当调整。晚熟品种可早播,中、早熟品种可适当后播。春早,地温、地势高的,可早些播种,土壤墒情好的地块可晚些播,岗平地可以早些播种。

8 大豆的轮作与间作

8.1 大豆的合理轮作

8.1.1 重茬、迎茬、正茬概念 在同一块田地里,种植的作物与前茬相同的茬口称重茬。如:大豆-大豆。大豆重茬减产20%—30%。在同一块田地里,种植的作物与前茬不同、而与前茬的前茬相同的茬口称迎茬。如:大豆-非豆科作物-大豆。大豆迎茬减产5%—10%。在同一块田地里,种植的作物与前两茬都不同的茬口称正茬。如:大豆-非豆科作物-非豆科作物-大豆、大豆-非豆科作物-非豆科作物-非豆科作物-大豆。

8.1.2 大豆的合理轮作 应根据本地区的作物种植比例,以及不同作物对地力、肥力、空间合理利用和生产力水平来确定,在轮作中要充分发挥大豆的肥茬作用,使各种作物得到最有效的支排。南方夏大豆的轮作一般是把大豆种在冬小麦(油菜)之后,为一年两熟或与小麦(油菜)、玉米、水稻等进行轮作、间作两年五熟制。南方秋大豆区早稻收获后播种大豆,收获后再种越冬作物或冬闲。

8.2 间作和套种 间作比例非常重要,比例恰当,边行优势大,产量高,运用合理,可获大豆、玉米双丰收。套种可充分利用生长季节,麦田套种大豆可比麦收后播种有明显增产效果,因为套种加长了营养生长期。

8.2.1 首先考虑大豆品种的生育期类型和栽培目的 早熟品种短日性较弱,晚熟品种短日性较强。各地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和栽培日的选择生育期和油分、蛋白质适宜的品种,才能优质高产。

农场生产计划范文6

由农业部农业司组团,经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农业部批准,我们一行15人(名单附后)于1997年6月1?/FONT>30日赴美进行种子商业化管理培训由于中美双方各有关单位事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此次培训有计划、按步骤地顺利进行。培训采取课堂学习和现场考察、访问相结合的形式,在课堂学习中,密西根州立大学作物及土壤科学系、园艺系、推广和教学系、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国际农业研究所及密西根州种子认证协会(作物改良协会)、州农业厅所属种子中心检验室的8位教授为我们进行课堂讲座,授课内容主要内容有美国种子产业的基本概况、种子法规与执法管理、品种培育与发放、品种保护、种子认证、种子生产与营销等。结合学习内容,我们参观考察了美国联邦种子试验室、先锋种子公司玉米种子加工厂、密西根州种子检验室、州种子认证协会、阿司格罗(Asgrow)种子公司、颗粒本(Crippen)种子清选机械公司、大湖(GreatLakes)杂交玉米种子公司,访问了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美国种子贸易协会。通过这次培训与考察,我们对美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基本法规和政策、商品意识和信誉、先进技术和设施、管理经验和营销策略、商业化的产业和系列化的服务等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收获很大,感触很深,开阔了思路,拓宽了视野,学会了许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值得借鉴的东西,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全面实施种子工程,加速建设现代化种子产业的信心和决心。现将培训情况报告如下:

一、美国的种子法规与执法管理:

美国的种子法规比较完善,联邦有联邦种子法及其实施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各州有州种子法及其实施条例、种子认证规则与标准。联邦种子法与州种子法之间、种子法与实施条例之间衔接较好,州种子法可以比联邦种子法更具体、更严格,但不能与联邦种子法相矛盾。在执法管理上,联邦和州依据各自的法规和权限分别执法,州内的种子贸易只受本州种子法的约束,州与州之间的种子贸易须受两个州的种子法和联邦种子法的约束,种子进出口也受联邦种子法和所在州种子法的约束。

1.种子法规

(1)美国联邦种子法1939年颁布实施,1967年和1988年两次修改。其管辖范围是所有从国外进入美国的种子以及州与州之间的种子贸易。其主要目的是统一规范和授权委托,统一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种子真实标签和最低质量标准,要求邮寄、运输、销售的种子必须按要求包装,包装标签必须载明要求真实反映的质量指标,种子质量必须高于最低标准。授权主要包括授权农业部作为联邦种子管理的官方机构,授权农业部长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以有效地实施该法的有关规定;根据该法条文委托农业部长的责任,授权农业部长指定专门官员或人以相同的权威和效果执行有关规定。如指定官方种子认证机构协调各州的种子认证协会,制定种子认证的规则、标准,指定官方种子分析协会协调各州的种子中心检验室,制定种子检验的规则、标准。

(2)专利法1930年联邦议会通过,对无性繁殖作物的品种提供保护,保护期20年,申请专利保护的品种应是以前没有过的新品种,具有明显可区别的特征,同以前的品种相比有突出的特点和显着的进步。

(3)植物新品种保护法1970年联邦议会通过,对有性繁殖作物的新品种提供保护,保护期17年,保护期满后成为社会公共产品。申请该项保护的品种应具备新颖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4)州种子法各州议会根据联邦种子法和本州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州的种子法及其实施条例和认证条例,各州种子法规的内容和标准不尽相同,但是都规定了详细的执法程序和执法标准。

联邦种子法和许多州的种子法都对种子生产、经营者的条件未作出规定(认证种子除外),也未要求领取有关证照。

2、执法管理

(1)执法机构与职责

根据联邦种子法,美国农业部为联邦种子管理的官方机构,其所属的农产品销售局设有种子管理与检验处,负责种子立法与质量检验工作;农业研究局下设植物品种保护办公室,负责新品种保护工作;动植物检疫局负责进口种子的检疫工作(州与州之间的种子调运不检疫)。各州种子执法管理与职责不尽相同,一般州农业厅为种子管理的官方机构,其所属的市场监督处有专人负责种子立法和执法工作,具体的监督检测工作委托州种子中心检验室负责,种子认证工作委托州种子认证协会负责,但处罚只能由州农业厅和州法院依据规定程序来进行。

(2)执法内容和程序

一般地,违犯专利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引起侵权纠纷的,大多是双方庭外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时才向法院申诉。而种子法规定的执法内容和程序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A、标签真实性与最低标准的监督和处罚州种子中心检验室的检验人员(公务员)可以随时在市场购买种子或到经营单位抽样(如果拒绝抽样,可请警察保护),经检验如果种子的真实质量低于标签标明的指标并超过允许的误差范围,或低于最低标准,由州农业厅责令停止销售或处以罚款,严重者或拒不执行处罚的,可由州农业厅向法院起诉。

B、种子质量纠纷的调解和处理根据现行法规,州农业厅对种子质量纠纷无调解和处理权(目前,密歇根州农业厅正要求州议会修改州种子法,授予农业厅对种子质量纠纷的调解权)。一般地,发生种子质量纠纷时,有纠纷双方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民事法庭申诉,由法院判决。

二、美国的种子认证

美国的种子认证制度始于本世纪初,目的是通过官方或官方授权的机构组织一些具备优势条件的农场主,利用公立机构培育的优良品种,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生产符合标准的商品种子,以推广优良品种,保持优良种性。1950年以前,由于农业生产用种都是公立机构(州立大学或各级农业试验站)培育的,种子认证成为向农户提供优良品种的唯一途径,未经认证的种子不许销售。进入70年代,随着植物新品种保护法的实施,私人种子公司育种迅速发展起来,使公立机构育成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到80%左右,从而使种子的认证率也下降到80%左右。目前,私人种子公司育成品种已占领80%左右的种子市场,从而使种子的认证率下降到20%左右,即使公立机构育成的品种也有一些不是通过种子认证,而是将品种转让给私人种子公司开发推广。美国的种子法规对国内贸易的种子没有要求必须认证,只对进出口的种子才要求必须认证。

1.种子认证机构

各州由州农业厅授权种子认证协会(或作物改良协会)作为官方种子认证机构,开展种子认证工作。一般地,作物改良协会隶属州立大学,种子认证协会隶属州农业厅,它们都是由认证种子生产者、州立大学代表和州农业厅代表等组成的服务性、非盈利性董事会制机构,其职能是使本协会成员生产的种子达到联邦和州的质量标准,对种子认证和检验(包括田间巡视和室内检验)实行有偿服务,财权归协会成员。联邦一级不设种子认证机构,也不直接开展种子认证工作,而是成立官方种子认证机构协会,要求各州的官方种子认证机构必须加入这一协会,并接受其协调,按其制定的统一规则和标准开展种子认证工作。官方种子认证机构协会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工作人员,而是由协会成员轮流牵头,每年召开四次会议,协调有关事宜。

2.种子认证的程序和要求

(1)与育种机构签订合同,对其育成的品种进行种子认证。

(2)育种机构向官方种子认证机构提供育种家种子。

(3)官方种子认证机构组织基础种子生产和供应。有的官方种子认证机构有自己的种子生产基地、加工包装设施和质量检验人员,直接生产、加工、包装、供应基础种子;有的官方种子认证机构组织基础种子协会成员生产、加工、包装基础种子,并按官方种子认证机构下达的计划调给认证种子生产者。

(4)认证种子生产者申请加入种子认证协会,并向官方种子认证机构申请生产认证种子,官方种子认证机构按有关规定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者按认证种子生产计划安排、供应所需的基础种子。

(5)官方种子认证机构派检验人员对认证种子生产基地进行田间巡视(检验)。有的官方种子认证机构没有专门的检验人员,则委托检测机构或聘请检测人员进行。

(6)认证种子生产者按有关规程和要求收获、加工所生产的种子。

(7)官方种子认证机构派检验人员对所生产的种子进行室内检验。

(8)官方种子认证机构对质量检测合格者,按包装所需的袋数和规格发放认证标签。

(9)认证种子生产者自行销售认证种子并承担其质量责任。

(10)由认证种子生产者通过官方种子认证机构按认证种子销售额的一定比例(15-30%)返利给育种机构。一般每袋种子(50磅)售价15-20美元,返利30-50美分。

由于种子国际贸易的需要,私人种子公司培育、生产的出口种子按要求进行认证。与公立育种机构的种子认证相比,私人种子公司的种子认证的不同点在于其利用自己培育的育种家种子,在官方种子认证机构的监督和指导下自己生产基础种子(或亲本种子)和认证种子(杂交种子)。

三.美国的新品种培育、发放与保护

1、新品种的培育

一是公立机构育种公立农业科研机构主要是美国农业部所属研究机构及实验站、州立大学(州农业实验站),他们既负责种质资源收集和育种基础研究,也从事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在40-50年代以前,各类作物新品种80%以上是由公立机构培育、发放的,而目前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品种只有20%左右是公立机构育成、发放的,而且主要是麦类、豆类等常规作物和水稻常规品种。

二是私人种子公司育种私人种子公司起源于本世纪初,当时只从事少量园艺作物种子的生产经营。到20年代,少数私人种子公司开始从事杂交玉米品种的培育工作。进入70年代,由于市场竞争和利益驱动,加之《植物新品种保护法》的颁布实施,许多私人种子公司纷纷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育种投资,建立育种科研机构,从事育种新技术研究(如利用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技术)和新品种培育工作。目前,各类作物新品种80%左右是私人种子公司培育、发放的。此外,还有一部分农场主也从事单一作物的品种培育,但是由于其经济实力和人力的限制,培育、发放的品种比例还很小。

在育种科研的投资方式上,有一定育种基础和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公司一般采取直接投资,建立自己的育种科研机构;而一些育种基础和经济实力比较薄弱、而又有发展眼光的小公司往往采取与大公司合资和股份制改造的方式,间接投资建立自己的育种科研机构。如大湖(GreatLakes)杂交玉米种子公司是一个欧洲移民在自己买地进行认证种子生产的基础上,与另外7个农场主联合创办的合作制种子公司,最初生产经营认证种子,后来逐步转为生产经营杂交玉米种子。到1985年,按杂交玉米种子销售量排名,该公司在全美种子公司中的位置由1979年的第176名上升为第60名。1988年,与德国KWS种子公司合作,将合作制公司改造为股份制有限公司(当时KWS公司占50%的股份,1992年扩股后占83%),通过合资注入了大量资金,建立育种机构和种子加工设施,促进了公司发展。1990年,育成了自己的玉米自交系,生产杂交玉米品种35个,杂交玉米种子销售量排列全美第16位。现已培育出抗除草剂、抗玉米螟、高油玉米新品种,并投入试验、推广,杂交玉米种子销售量排列全美第12位。计划1997-1998年发放玉米新品种18个,今后10年内发展成为整个北美洲的第三大杂交玉米种子公司,年销售量达到100万袋(每袋8万粒,约45斤)。

2、新品种的发放登记

美国的新品种发放相当于我国的品种审定。一般由各育种机构自己评审、发放其育成的新品种,每年将其发放的品种目录报所在州的品种发放登记委员会登记,由该委员会(一般由州立大学农学院任主席)每年编纂一本品种发放登记目录,分送州农业厅、作物改良协会、种子认证协会、基础种子协会、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等有关机构。由于公立育种机构所育成品种大多由认证种子生产者生产、销售和承担质量责任,为了对种子生产者和使用者负责,各公立育种机构都建立了严格的新品种发放评审制度;而私人种子公司是自己生产经营自己的品种,品种和种子的责任都是自己承担,对其新品种的发放也有严格的内部审批制度。

(1)公立育种机构的品种发放程序根据《密西根州立大学、密西根州农业试验站关于植物品种和育种材料发放的政策和程序》,品种发放的评审程序如下:

a.由育种者向学校农产品委员会(CommodityCommittee)提出发放申请,并提供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田间试验结果以及拟发放的形式(认证发放、限制性发放或专一性发放)等有关材料。由该委员会下设的该类作物的专业小组审查其是否与现有品种相比有突出的农艺性状和明显的特性区别,提出审查意见;

b.由学校农产品品种评估委员会(CommodityVarietyEvaluationCommittee)审查,对育种者提供的材料和农产品委员会的评审意见进行综合评定,评定合格的由该委员会主席签字;

c.该校农学院院长审核签字;

d.该校(也是该州)农业试验站站长审核签字;

e.该校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主任审核签字;

f.由负责科研的副校长和负责财务的副校长审核签字,批准发放。

一般地,一个品种从申请发放到评审结束需4个月时间。认证发放由育种者直接发放,限制性转让或专一性转让由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发放。

(2)私人种子公司的品种发放程序种子法规对私人种子公司的品种发放未作任何规定,各公司所规定发放办法和审批程序也不一样,但至少有一下程序:

a.育种家提出发放申请,提供有关材料;

b.科研部组织育种、栽培、病理等方面专家进行评审,科研部主任签字;

c.市场部主任审查签字;

d.公司总裁审查签字,批准发放。

私人小公司或个人育种家所育成品种的发放程序一般很简单,由育种者本人决定是否发放。

3、新品种的保护

美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有两种方法:一是植物品种注册(PlantVarietyCertification)保护;二是品种专利(Patent)保护。两种方法相比较,申请专利保护所涉及的机构较多,手续较繁杂,保护的内容很具体,费用较高(需几万美元),审核批准的时间较长(少则1枣2年,多则10几年),往往申请还未批准,品种就被淘汰了;而申请植物品种注册保护只需几个月时间、2500美元。因此,对农作物新品种大多申请植物品种注册保护,而对优良的育种材料或基因可申请专利保护。

四、美国的种子生产、加工与营销

1、种子生产

美国联邦种子法对种子繁殖、生产有严格的世代限制,不允许超过4个世代,即育种家种子、基础种子、登记种子、合格种子(或认证种子)。

育种家种子由育种家直接控制生产,一般采用一年繁、多年用的办法,以减少繁殖世代。

基础种子由认证种子协会自己生产或由基础种子协会组织其成员按有关要求进行生产。生产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种子生产能力和经验以及相应的土地、设备等条件,根据计划组织生产,以公平合理的价格(即非盈利性)把基础种子提供给登记种子或认证种子的生产者。

登记种子登记种子是由基础种子生产者把基础种子再繁殖一个世代而得到的种子。生产登记种子的目的是扩大基础种子量,满足认证种子生产的需要。有的州(如密西根州和威斯康辛州)要求基础种子只能一代繁殖而成,从而取消了登记种子这一级。

合格种子(或认证种子)由基础种子或登记种子繁殖一个世代而得到的直接用于大田生产的种子。认证种子由认证种子协会组织其成员按规程要求进行生产。

公立机构育成的品种大多采取上述程序和要求进行种子生产,而私人种子公司是按照上述世代要求自己繁殖育种家种子和基础种子,并通过签订合同组织具备条件的农场主或专门从事种子生产销售的中、小公司,在其监督、指导下为其生产合格种子或认证种子(生产的认证种子主要用于出口,国内销售的种子不需认证)。生产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专门生产型,即农场主利用其土地和公司提供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根据公司提出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在公司的技术指导和专业服务(杂交去雄)下进行种子生产,所产合格种子全部交给(卖给)公司,公司按合同规定付给其报酬。农场主只负责种子生产,不承担所生产种子的加工、销售工作。如先锋种子公司通过与农场主签订种子生产合同,在密西根州圣约翰县建立的21.6万亩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即是这种方式。二是产销结合型,即农场主或专业种子生产经营者利用私人种子公司提供的育种家种子或基础种子,按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种子生产、加工和包装(一般用公司提供的包装袋),所产合格种子(认证种子)或者全部由公司收购和销售,种子生产者负责按指定的地点送货;或者一部分由种子生产者在当地销售,其余由公司收购和销售。如WilliamIrrer农场主为Stine公司生产大豆种子即是采取这种方式,大湖(GreatLakes)杂交玉米种子公司别的种子公司生产杂交玉米种子也是采取这种方式。

一般地,为了避免种子丰欠波动对兑现供种合同的影响,先锋、大湖等规模较大的私人种子公司在安排种子生产计划时,都留有余地,考虑30%?/FONT>40%的储备。这样即使遇到自然灾害、种子减产,也能保证种子供应和价格稳定。

2、种子加工

美国的种子加工规模大,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先锋种子公司在美国就建立了22个大型种子加工厂,其中在密西根州圣约翰县的玉米种子加工厂,总投资额2200万美元,年加工能力5.6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目前的实际年加工量为3.3万吨(每年只加工6个月),从剥皮、烘干、脱粒、除尘、清选、精选、分级、包衣、包装、印刷和粘贴标签等全过程都是自动化,而且整个过程对温、湿度和种子质量指标都在严格的自动化控制之下。此外,该公司在墨西哥、智利等国家还建立一些种子加工厂,其中在智利建的种子加工厂占地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

美国的种子加工厂管理水平比较高。先锋种子公司在密西根州圣约翰县的玉米种子加工厂只有固定人员38人,制种去雄季节雇用3500-4500个学生,种子收购、加工季节雇用季节工150个,其烘干、脱粒车间每清扫一次需45分钟至1小时,精选加工车间每清扫一次需8小时。每个品种加工完后,彻底清扫一次,整个加工厂看不见遗留或散落的种子。

3、种子营销

美国的一些大、中型私人种子公司很注重建立有效的销售网络和采取激励的营销策略。如ASCROW种子公司在美国建立一个连结全国各州农场主的种子销售网。其销售部下设东、南、西、北四个区,每个大区又分若干小区,每个小区有4-5个推销商,每个推销商再联系若干个农场主推销员,由农场主推销员把种子销售给附近的农场主。还有一些种子公司通过在各地建立种子仓库,利用这些仓库作为销售网点向附近农场主销售种子。大湖杂交玉米种子公司之所以在全美玉米种子销售量排行中由1979年的第176名一跃成为现在的第12名,与其采取的一整套灵活有效的营销策略不无关系:(1)早订货、早交款,种子价格可折扣15%;(2)对销种量大的代销商和购种数量大的农场主,由公司资助其出国旅游;(3)按代销商销售或农场主购买数量累积购物奖金,每销售或购买一袋种子积80美分,按累积的金额,由其选购相应价格的带有该公司标志的帽子、上衣等;(4)对年销售量达2000袋种子以上的代销商,吸收为代销商俱乐部成员,每年免费赠送60袋种子;(5)鼓励购种农场主参加全国高产竞赛,由公司支付报名费,对在竞赛中获奖的,由公司支付去领奖的旅费;(6)对购种农场主帮助申请贷款。目前,该公司正在如何体现公司的价值观和高品质以及提高工作乐趣和工作热情上下功夫,计划在今后10年内发展成为北美第3大杂交玉米种子公司。

美国的种子价格和种、粮比价比较高,即使价格较低的小麦认证种子也卖0.5美元/kg,是商品粮价格的3倍以上;私人种子公司销售的杂交玉米最高可卖每100粒1美元(约3.6美元/kg),是商品粮的近40倍。这样,即使认证种子按销售额的15-30%返利给育种单位,购种农场主遇到自然灾害影响种子出苗时种子公司对其采取半价销售补播的种子,以及积压的种子储备一、两年后再销售,种子经营者仍然有利可图。这样,既可发挥种子公司的市场调节作用,也不影响种子公司的自身发展。

五、针对我国种子产业现状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完善种子标准、标签和档案制度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死标准”,超过指标即为合格,低于指标(哪怕是0.01)即为不合格,没有误差范围。按照种子条例规定,不合格种子就不能销售。这很不合理,因为实际上任何测定都不可能排除误差,测定的结果确实存在误差。此外,我国的种子标签不规范,对标签上必须标明的指标及其所使用的文字、符号没有规范要求;种子样品及其档案制度也不完善,对保存样品及其档案的数量和时间没有规范要求。应该借鉴美国的做法,制订最低质量标准和允许误差范围,完善种子标签和档案制度,进一步推行标牌销售,逐步向真实标签制度过渡。

2、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种子认证制度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种子质量认证试点,但很不规范,一是育种家种子、基础种子不是控制在认证机构手中;二是认证过程中的申请、巡视和检验程序不严格;三是标签发放不符合要求。需要逐步完善,建立既适于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包括程序及标准),要求进出口种子必须经过认证,以增强我国种子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但对国内生产、销售种子不必实行强制认证。

3、逐步实行优种优价政策

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种子经营是低质低价。一方面,种子质量和科技含量不高,另一方面种子价格和经营利润也很低,使经营单位难以自我积累和抵御市场风险,更无力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需要在逐步提高种子质量和科技含量的同时,实行优种优价政策,以壮大种子企业的经济实力和自身发展能力。

4、尽快健全种子法制

一是加快制订种子法,将种子标准、标签、认证和品种审定以及市场竞争等用法律固定下来。二是健全执法管理体系,省(市)级种子管理要与经营分开,逐步强化省(市)级的管理职能,弱化县级的执法管理职能;基础种子生产、销售要与商品种子生产、销售分开,基础种子由种子站组织原、良种场生产,并按计划供应给各种子公司。三是理顺种子管理机构、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原(良)种场以及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

5、逐步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和机制

根据我国种子的现状,当前还需大力推进统一供种,以提高商品供种量。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常规作物的商品供种率基本相当(美国麦类作物种子75%以上为农场主自留种,花生、大豆作物农场主自留种也占50%左右),我们所缺的主要是市场竞争意识和机制,只有强化市场竞争才能刺激各公司对新品种的需求,也才能促进其自己建立育种机构和有偿转让别人的优良品种,才能使育种单位得到回报。强化市场竞争的手段和途径是:市场开放+真实标签+严格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