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文明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文明的特征

现代文明的特征范文1

摘要:《青龙偃月刀》一文以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中国的传统技艺,但在面对现代文明冲击之时它却处在了“尴尬”的地位。老一辈人与新一代人之间也开始形成一道“壁垒”。面对传统技艺在社会发展中的日渐衰微,何爹发出了“宁可败走麦城也绝不背汉降魏”的呐喊。本文通过对原文的解读分析,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所显示的矛盾对立现象,由此展现作者在面对传统文化转型时的复杂心理。

关键词:文化转型;矛盾冲突;文化反思

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文化模式的新旧转变过程。[1]韩少功先生的《青龙偃月刀》实际上就塑造了文化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面对现代文明冲击的矛盾斗争。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展现了小说主人公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不断游走的文化思考与抉择,富有现代气息的批判和反思。[2]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所处的尴尬境地,与此同时又在反思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出路,呈现出现代性与民族性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表现了在文化转型过程中作者对传统文化发展路径的探寻。

一、《青龙偃月刀》中的文化原型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青龙偃月刀乃关羽所使用的兵器,书中描写到它重八十二斤,又名冷艳锯。但文中所谓的“青龙偃月刀”只不过是一把普普通通的剃头刀。而其执刀人何爹只不过是一个剃头匠老头。作者如此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以吸取读者的注意力吗?实则不然,其中更多的隐含着一种内在文化的象征。

提及关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忠义”形象,并且在大家的认知中他与他的青龙偃月刀早已融为一体,互为代表。作者之所以赋予剃头刀为“青龙偃月刀”之名,实则巧妙地借助原型说的概念,何爹将关羽视为剃刀匠的祖师爷,关羽的“忠义神勇”性格特征在何爹身上有所体现。作者生动描写了何爹出神入化的剃头技艺如:“关公拖刀”“张飞打鼓”“双龙出水”“哪叱探海”等,不难发现何爹神乎其技的刀法中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一把剃刀使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何爹那出神入化的剃头刀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而何爹正是这门传统技艺的传承者。也正是凭借着这套出神入化的剃头技艺何爹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剃头匠。

二、文化转型过程中的不同文化选择

当西方的现代文明到来之际,久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强烈的冲击,传统性开始与现代性有了矛盾冲突。面对现代文明的到来,人们的传统思想受到了新文明、新思想的冲击,他们对现代性文明中的产物充满了好奇感,既渴望探求同时又保持着一种怀疑态度。当看到传统文明处在两难境遇之时,人们都顺时而变,纷纷开始转换自己的文化身份。由于人们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快慢的不同,因此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选择来。恰如文中所写,有的人外出务工,有的人出国,有的人移居山外,谋生计的方式也不再单一化。从而体现了现代性“对于个人而言”的后果,即就是在某种意义上“确立了西方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与行为的方式,即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我该如何生活“的思考与追求。[3]小说借何爹这一人物形象体现了韩少功对当前现实生活和文化发展的思考,一直以来,韩少功都在坚守寻文化之根的文学理念,他的文化“寻根不是要建立博物馆,不是要厚古薄今,不是要守成。相反,我们只是认识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来支持和促进我们的创造。创造者一定具有最包容和最谦虚的胸怀,不会出于某种情绪化的原因,对任何一种文化遗产给予忽视或蔑视。”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人们的审美价值也有了改变,不再囿于剪一个普普通通的头,而是追求现代文明下的h油和染发,负离子和爆炸式。然而何爹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斗争中,做出了坚守传统文明阵营的选择,依旧坚守他的青龙偃月刀技法,不愿改变。于是仅靠过硬的手艺和几十年积攒下的人脉维持生计。在何爹看来所谓现代文明下的发式、发样完全是不入流的,表现出对新式美发的强烈鄙视,同时也隐隐地表明了自己的“文化阵营”。面对现代文明下应运而生的新式剃头匠,何爹对他们的手艺表现了严重的质疑,更对女士剃发匠表现出严重的歧视。发出“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的话语。此话一出,便得到了旁人的反对,通过对何爹“老腔老板”的描摹与刻画,既是作家对乡土生活的再现与回望,更是“对中国乡村文化的生动描述,传承了西方现代文明的火种,从启蒙现代性视角对东方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进行文化开掘和理性反思,以清除农业文明遗留的文化糟粕,弘扬质朴刚健的民族精神。”[4]

由此可知在面ξ幕转型的过程中,人们所呈现的不同的文化选择以及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有的人在向现代化文明趋近,而有的人依旧站在传统文化阵营的立场,何爹是本文中坚守传统文化的鲜明代表。不同的文化选择实际是与现代性文明与传统性文明矛盾斗争下的产物。

三、不同文化选择下的不同命运

本文呈现的社会性与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处在不同阶层的人们不得不面对的变化及不同文化身份下的不同命运。

面对现代文明势不可挡的浪潮,当人们趋时纷纷选择奔向现代文明之际,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忠实守护者,何爹不愿趋时去接受现代文明下的产物,而是选择与他的“青龙偃月刀”相伴。实际上,他又怎么能阻挡着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呢?正因如此,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青龙偃月刀法,这门独特的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这门技艺的传承人,何爹理应代代传承,将其发扬光大。所以何爹具有浓重的使命感,他担任着传承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职责。然而何爹身处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时代转型期,他承担着巨大的时代压力。面对时代的转型,他的内心是挣扎的、是矛盾的、是痛苦的、是无奈的。他无力改变人们趋时的现状,他也没有办法去寻找一个“继承人”。既然无力改变现状,他唯有独守。即使是生意冷清、难以维持生计也绝不改变。

作者巧用“那一定是最后的极乐”既指何爹刀法给热带来的享受感,同时也暗指“青龙偃月刀”的结局,像青龙偃月刀那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也最终走向了末路,而何爹最终成为了传统文化的遗孑,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下的冲击下已经饱受重创,岌岌可危。从而表现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精华流失的悲痛与担忧。文中虽未提及趋时的人们的最终命运如何,但无可置疑的是作为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他们的命运比何爹这人群的命运更充满了希望。

《青龙偃月刀》一文,借文化转型时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矛盾斗争,展示了不同人群做出的不同文化选择以及其各自不同的结局,表现了人们在文化转型过程中的人生探寻。文章虽已传统文化精华可能濒临遗失的隐忧结尾。但其值得我们深思的后续问题有很多,在面对现代文明冲击时传统文化该如何应对的问题,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这才是《青龙偃月刀》一文作者想传达出的来核心观念。事实上,这种传统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在生产中保持其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并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使之在生活中持久传承。”[5]作者在文中虽然没有明确论及如何保护传统技艺中的精华,但毋庸置疑的是文化转型是时展下的产物,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因为“对传统技艺做技艺和文化的整体观照,在传承核心技术的同时注意挖掘与发现传统技艺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使传统技艺的生命力得到延续。在此基础上,从传统技艺生存发展的实际出发,总结切实可行的保护模式,是传统技艺永续利用的可靠途径。”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每一个人应该做的义务,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既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又与时代紧密结合符合时代所需,将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做到不是泥古于传统文化,而是在其基础上思考未来的出发点,从而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以此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二者和谐共存的美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杨永春,赵四东,李伟伟.文化转型 中国文化规划研究[M].兰州大学出版,2013.

[2]常娟,韩传喜.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内在张力――老舍《断魂枪》[J].民族文学研究,2010(2)64-68.

[3]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现代文明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泥泥狗;文化意蕴;农业文明;现代文明

淮阳,因地处河南省的淮河之北而得名,古称宛丘、陈州,是“人祖”伏羲的旧都。伏羲之墓即太昊陵,俗称“人祖爷庙”位于淮阳之北。因太昊陵的存在,民间自发形成了太昊陵庙会。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淮阳周边几十个县的民众都是这个盛大而漫长庙会的参与者。在庙会上出售的泥泥狗是最有特色的地方特产。泥泥狗是对庙会上所有泥玩具的总称。在农业文明时代,这种玩具因造型奇特,色彩艳丽,音质清亮而深受农家孩子们的喜爱。香客们几乎都会买一些送给孩子们。随着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迈进,人们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泥泥狗也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

一、关于泥泥狗的简介

(一)泥泥狗的名称由来

关于泥泥狗的名称了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从笔者所接触的文献中看,最为常见的说法有四种。

1.女娲抟土造人说。传说,伏羲和女娲本为兄妹。一场大灾难,让人类频临灭绝。为了人类的繁衍,兄妹二人在以白龟为媒结为夫妻。女娲嫌生育太慢,开始抟土捏泥人。泥人干了以后就活了,成了人。根据这个传说,伏羲被称为“人祖爷”,女娲被称为“人祖奶奶”。后人捏泥泥狗就是为了纪念“人祖爷”和“人祖奶奶”。

2.图腾说。传说伏羲氏驯服了狗。狗忠诚于人类,为人类服务,被人类认为是上天派来拯救生灵的动物,因而成了人和畜群的保护神。上古人类把崇拜对象转化为图腾。伏羲部落的图腾就是狗。如今的泥泥狗便是伏羲部落图腾的再现。

3.守陵说。泥泥狗又称“陵狗”,是为太昊伏羲守陵的狗。“陵狗”具有灵气,能除病免灾,驱邪逐秽的功效。由于太昊伏羲在民间被尊称为“人祖爷”,泥泥狗还多了生殖繁衍的内涵。人们认为把太昊陵的泥泥狗带回去,能多子多孙。

4.句芒说。这种说法认为泥泥狗是为了纪念伏羲的大臣句芒而制作的。传说中句芒忠心耿耿地辅佐伏羲,死后为管理树木的木官之神(春神)。“句”的古音与“狗”同音,泥泥狗实际上就是泥泥句。这种说法似乎也有一定道理。泥泥狗在春天制作,也在春天销售,并且泥泥狗中的猴头雁在造型上与史料中句芒的形象一致。

(二)泥泥狗的艺术特点

泥泥狗的制作工艺过程包括打泥、搓坯、捏制、插孔、晾晒、点色等六个步骤。虽然制作工艺简单,但是泥泥狗却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1.色彩艳丽。泥泥狗以黑、青、赤、白、黄为主要色彩。泥泥狗以黑色为主色调,辅之于其他四色,绚丽多姿,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有又五色和谐之美。泥泥狗把黑色作为底色可能与古代尚黑的观念有关。《礼记・檀弓》中说:“夏后氏尚黑。”此外,据说泥泥狗所用的五色是中国的传统颜色,与五行相关。可见,泥泥狗在着色上有深刻的古老文化意蕴。

2.造型奇特。泥泥狗的造型比较独特怪异,虽然造型主要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形象,如猫、乌龟、猴子、马、牛等等,但又不拘泥于动物形体。泥泥狗的造型都是对各种动物形体进行抽象、变形、夸张后的艺术表达。比如,泥泥狗常见的造型有猴头燕、人面猴、人头狗、独角兽、四不像、猫拉猴、九头雁、多头虎、多头马等等。这些或活波可爱,或狰狞恐怖的造型都是动物的复合体。

3.音质清亮。泥泥狗不同于一般泥制手工艺品之处在于,不管哪种造型的泥泥狗都有2个以上的小孔。通过这些小孔能吹出清亮翠美的声音。泥泥狗孔大多数设置在顶部或尾部,相互连通,一吹就响。正是这种清亮的音质使泥泥狗成为一种简单而有趣的玩具,深受孩子们青睐,对其爱不释手。

(三)泥泥狗的文化意蕴

任何民俗文化都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否则不可能传承至今。泥泥狗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品经过艺人们世世代代的口传心授而传承至今,自然也不例外。目前,泥泥狗狗所包含的文化意蕴得到公认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1.生殖崇拜。泥泥狗的各种造型都带有明显的女性生殖符号。泥泥狗身上的纹饰,如花卉纹、三角纹、太阳纹等等,都是女性生殖器官的变异,具有明显的女性生殖器官崇拜的色彩。此外,泥泥狗的造型很多是先民生殖愿望的表达,如“猫拉猴”、“猴骑兽”等等反映了生育、繁衍的主题。

2.图腾文化。泥泥狗中很多造型给人的整体感觉虚幻神秘,带有浓郁的图腾气息。比如,泥泥狗中的飞燕、猴头燕均为部落图腾。泥泥狗的造型中还有牛、马、鸡、羊、鸠、蛙等内容,也都是原始先祖图腾崇拜的具体表现和遗存形式。奇形怪状的泥泥狗造型与上古时期部落的图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3.祈福求祥。祈福求祥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共同而恒定的心理需求。吉祥文化已经渗透到国人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泥泥狗艺人们用暗示和象征手法在泥泥狗身上巧妙地嵌入了象征吉祥如意、富贵平安的心理愿望。小泥鳖、阴阳兽、八卦龟、猴抱桃等等泥泥狗造型都表达了人们祈福求祥的心理诉求。很多赶庙会的香客,会买一些带回去期望一家人平安幸福。回家的路上如果遇到孩子们拦路上喊“老斋公,慢慢走,给我一把泥泥狗,您老能活九十九。”为讨个吉祥,就撒出一把,任由孩子们争抢。

二、农业文明是泥泥狗传承发展的肥沃土壤

文化传承和发展需要土壤。泥泥狗作为上古时期原始艺术和图腾文化的再现,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必然与农业文明延续高度契合。这一部分重点分析泥泥狗农业文明时代传承和发展的原因。

(一)农业文明对劳动力的需求大

泥泥狗的产生与伏羲、女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伏羲、女娲又被民间尊为“人祖爷”“人祖奶奶”。泥泥狗具有浓烈的生殖崇拜特征。农业文明时代,劳动力是制造财富的重要生产要素。人丁兴旺才能富贵绵延。多子多福的思想也就因而形成。祈求多子也成了农业文明时代民众的重要心理需求。伏羲庙会的存在正好满足了民众的这一心理需求。在伏羲庙会上,到处体现出的都是对人祖的膜拜和对生殖繁衍的崇拜。担经挑、栓娃娃、抢旗杆、送楼子、摸子窑等等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都与求子有关。泥泥狗造型、花纹所表现出的生殖崇拜正是伏羲庙会各种艺术形式背后的实质内容。从这个角度看,泥泥狗是伏羲庙会生殖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以小商品的形式表现出来。民众的求子需要,对这种小商品产生了强烈而巨大的需求。这种需求成了泥泥狗在农业文明时期传承和发展的坚实根基。

(二)农业文明娱乐休闲方式少

农业文明时代,农民的文化生活很贫乏。泥泥狗的奇特造型、鲜丽色彩、清亮音质使其成为农闲之余重要的休闲娱乐工具。曾经,对于淮阳周边几十个县的农民来说,在庙会上买一些泥泥狗带回家,教会孩子们怎么吹,怎么玩,看着孩子们吹着泥泥狗满院子跑,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休闲娱乐。在这里,泥泥狗作为农家院子里一种休闲娱乐工具成为大人小孩都喜欢的小物件。休闲娱乐功能成了泥泥狗需求又一重要支撑。

(三)农业文明时期手工劳动价值高

在农业文明时期,手工业者的收入要高于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学会一门手艺,意味着一个铁饭碗。制作泥泥狗也是一门手艺。由于农业文明时代,泥泥狗的需求量比较大,而供给者仅仅限于淮阳太昊陵附近的几个乡村,可以推测这些艺人们的收入是相当可观的。有老艺人曾经说:“过去,一簸箕泥泥狗,可以换回一簸箕粮食。”可以看出来,制作泥泥狗是一个门养家糊口的好手艺。因而,在农业文明时代,制作销售泥泥狗拥有较高的经济收益。泥泥狗的经济价值让很多人愿意学,喜欢学。这就为泥泥狗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正是这一代又一代手艺人让泥泥狗在漫长的农耕岁月中传承下来。

三、现代文明中泥泥狗传承发展的困境

随着中国历史大变革的持续进行,农业文明正在消失殆尽。以城市为载体的现代文明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占据更大的空间。在经历市场经济的大潮一次次冲刷后,泥泥狗的传承和发展深深地陷入了困境。

(一)市场困境

市场困境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需求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走进城市,城市巨大的生活压力,让养孩子成为一种奢侈品。很多家庭能养一个孩子已经不容易,不敢设想养第二个。多子多福的观念正在改变。民众求子的心愿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以生殖崇拜为主题的伏羲庙会已经渐渐演变为一个文化旅游产品,其精神内核在慢慢消散。作为伏羲庙会的一部分,泥泥狗所承载的生殖崇拜也渐渐失去了往昔的神圣。泥泥狗传承发展的最坚实根基在一点一点在弱化。

由泥泥狗休闲娱乐功能所催生的玩具需求萎缩的更快。电影、电视、互联网、游戏、电子玩具等等,太多的休闲娱乐方式可以选择。仅仅吹出声音的玩具已经无法满足孩子们对玩具的多样化需求。泥泥狗在孩子们眼中的魅力在消退,随之而来是大人也不再把泥泥狗列入在购置玩具的选择项中。曾经在乡间小路上回荡,向香客要泥泥狗的民谣也很少再响起。

(二)人才困境

泥泥狗制作后继无人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老一批艺人在慢慢死去,而年轻人也不愿再从事这个行当。年轻人有了越来越多的职业选择,相对于花费更少劳动时间并且有更高收入行业,制作销售泥泥狗已经不再是有竞争力的职业。考虑到物价的上升以及各种开销的增加,捏制泥泥狗甚至已经不能养家糊口。淮阳老艺人说,现在去打工比在家里做泥泥狗挣钱多多了,做泥泥狗,从挖泥捶泥,到捏制晾干,染色点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挣到钱,现在人们不愁吃穿,捏泥泥狗又脏又累,费时费工,一般人不喜欢干。正是因为泥泥狗制作周期长,投入人力多,而销售利润低,才让年轻人不愿意选择这个职业。现在一些老艺人也不希望自己的后人从事泥泥狗的制作销售。淮阳有个老艺人的孙子对捏泥泥狗很喜欢,也很有天赋。但是老艺人认为读书更为重要,更有前途,不让孙子学。从事泥泥狗捏制的人越来越少。

(三)产品困境

产品的困境在于泥泥狗本身存在创新悖论。泥泥狗的造型经过漫长岁月已经基本固定。用淮阳人的话说,这些造型都有老模子。泥泥狗艺人只能根据老模子捏制造泥泥狗。艺人个人的创作空间仅仅在于捏制手法上,而总体造型不能变。正如一个老艺人所说,“这些都是人祖爷和人祖奶奶造的人和狗,有老模子代代相传,谁也不能改,改了就不是人祖捏造的人和狗了。”固定的造型加上传统的观念决定了泥泥狗产品的创新空间基本不存在。因为产品创新之后,泥泥狗的精神内核已经没有了,泥泥狗的价值不但没有因创新而增加反而降低了。此外,泥泥狗还具有易褪色,易损坏的产品缺陷。这让泥泥狗一直是低端的手工艺品的代表,很难升级为高附加值的礼品和旅游纪念品。

四、寻找泥泥狗文化意蕴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

经过农业文明时期的传承和发展,泥泥狗创造了一个民俗文化的巅峰,被专家誉为“真图腾”和“活化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成为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要让这一瑰宝在现代文明时期传承下去,必须走出目前面临的困境。前面分析了泥泥狗与农业文明的契合点。正是二者的契合成就了泥泥狗在农业文明时代的辉煌。泥泥狗要在现代文明中传承必须找到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

(一)充分彰显祈福求祥的文化意蕴

农业文明时代,泥泥狗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其所承载的生殖崇拜内涵。在现代文明中,人们已经改变了多子多福的思想,加上科学的普及,已经失去了对生殖的崇拜。生殖崇拜已经无法成为泥泥狗的卖点。泥泥狗蕴含的祈福求祥文化在任何时代都能得到世俗力量的支持。人们对幸福、平安、祥和的追求是贯穿时代的,是超越空间的。如果深入挖掘泥泥狗的祈福求祥价值,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使泥泥狗在现在文明得到新的滋养。

(二)深入挖掘图腾文化的神秘意义

泥泥狗的图腾文化价值也值得挖掘。好奇心一直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在物质丰裕的现代文明中,人们有更为充分的时间去满足探寻感兴趣的东西。图腾这个上古时期的文化符号发散的神秘光芒给了人足够的想象空间,犹如一个复杂的谜语,吸引人思考探究。泥泥狗作为“真图腾”承载了太多上古时期图腾文化信息,需要现代人去发现,去解读。图腾文化赋予了泥泥狗一种虚幻而神秘的特质。这种由浓郁图腾气息所散发的虚幻神秘感让现代人能激发现代人对泥泥狗的浓厚兴趣。这是泥泥狗在现代文明重获新生又一方式。

五、结语

河南淮阳泥泥狗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然而随着农业文明的慢慢远去,泥泥狗的生存土壤也日渐贫瘠。在现代文明中,人民的生活方式、精神信仰发生了巨大改变,淮阳泥泥狗在现代文明中也日渐式微,面临着市场困境、人才困境和产品困境。鉴于泥泥狗重要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如果泥泥狗真的在现代文明中消失,那将是华夏文明的重大损失。笔者提出,要让淮阳泥泥狗在现代文明中继承和发展,必须淡化泥泥狗的生殖崇拜内涵,充分彰显泥泥狗祈福求祥的文化内涵,强调其图腾文化价值。如才,泥泥狗才能在现代文明中获得肥沃的生存土壤,赢得新生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黄晴.淮阳“泥泥狗”的文化内涵解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54-57.

[2]赵娟.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生产力――从淮阳泥泥狗谈起[J].美术观察,2009(7):20-21.

[3]王岸.远古的文化信使――淮阳泥泥狗[J].美与时代(中),2013(7):60-61.

[4]赵腊梅.淮阳“泥泥狗”的制作工艺考察[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4):144-147.

现代文明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形象;塑造

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形象的塑造,是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园艺、雕塑、公园、广场、喷泉等的建造,这些建造的元素各不相同多种多样,公共艺术设计的体现通过这些元素的组合得以完成。城市形象是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沉淀演变,不但包含城市文化还包含了民间的艺术文化。公共艺术设计往往受到城市历史文化的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则是源源不断地对公共艺术设计加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一、城市公共艺术、城市形象的概念以及特征分析

(一)城市公共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特征分析受地域差异的影响,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城市的文化特点由城市的历史文化素质和内在文明素质得以体现。让城市本身成为印象城市,其建设发展离不开公共艺术的影响,公共艺术的进步不断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在历史沉淀中丰富公共艺术。所谓公共艺术,就是指公共空间所沉淀出来的艺术文化、艺术特征被人民所享用。公共艺术更偏向于外在夸张的表现,同时其具有表现上的广泛性。城市每一部分的公共建设都离不开公共艺术的填充、丰富,无论是当地生活的居民,还是外地游玩的游客在城市中都无时无刻不关注到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的完美组合会使城市文化素养得到很大提高,不但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还能带来精神上的文化进步。公共艺术用夸张的艺术轮廓、艳丽的色彩等表现出来,逐渐地成为一座城市文化的体现。(二)城市形象的概念和特征分析所谓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在历史文化的沉淀演变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素养。城市形象是将远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夸张的公共艺术组合到一起,形成城市公共空间建造视觉上的冲击。相比于公共艺术,城市形象比较内敛和深沉。城市形象往往是城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不断演变,传统的文化底蕴更加浓厚,无疑它是一座城市的标记,是传统文化经典艺术、财富的体现。城市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素质,会加强城市居民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公共艺术设计和城市形象的关系

(一)城市公共设计来源于城市城市是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主要载体,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中寻求平台得以更好地展现。往往城市的公共艺术设计都会受到所在城市历史文化的影响,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骨髓,公共艺术设计是将历史文艺的浓厚底蕴在夸张的色彩中得以展现。城市的公共空间被公共艺术所丰富,也就是说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城市这个载体,公共艺术设计来源于城市。(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作用于城市城市在发展建设中不断地被艺术设计所丰富加深。公共艺术运用自身的色彩特点作用于城市的建设,城市的公共空间在时间的推进中不断被补充新的元素、新的色彩,这是一个既丰富又消除的过程。在接受新的公共艺术的同时消除陈旧的艺术,公共艺术的深入使城市的色彩更加鲜明,更富有生命力。在这种不断更替和丰富的过程中,将城市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记忆,变成一段时期人们对于这座城市的记忆符号。

三、基于城市发展下的公共艺术对城市形象的塑造

(一)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界定城市空间的结构是城市公共艺术通过自身特点文化来构成的。城市的建造包括公园、广场、雕塑、公园、广场中的装饰,比如孩子玩的秋千、美观建设的长凳等都可以供人们在游玩之余就座休息,形成一个交流的公共空间。城市对于公园的建造,在游乐设施旁边放置长凳,在自然环境的美化绿景中显得安静温馨,人民进行休息交谈,划分了游乐与休息的不同空间。(二)突出区域性质,城市功能形象的塑造公共艺术设计丰富了整个城市景观的空间,城市对于景观、休息区、雕塑、喷泉等的建造,使人们在生活娱乐中对于公共设施在公共空间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更加明了。同样的城市地标当中,经典的建筑会成为人民记住这座城市的记忆符号,起到突出区域性的性质。比如街道商场的入口指示牌的安装,同样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体现。作为城市当中指示性的标牌突出了区域的划分,方便人民日常的生活。塑造城市形象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们能更好地在城市中生存和发展,以适应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需求。对于城市形象塑造的要求随着人们的追求不断提高,城市功能区域形象是有公共艺术的布局和结构性安排构成的。城市功能区域包括城市居住空间、商业空间、休憩空间等,休憩空间是指公园广场以及其他可供休憩的室外空间。城市居住空间的公共艺术设计在提高人们城市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又满足了城市发展中人们品质提升的要求。商业空间是人们销售和购买的活动场所,公共艺术设计主要是为了舒缓商业氛围,让人们在愉快的环境中消费和销售。(三)感官体验,城市美的塑造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人民是城市的主体,生活在城市中,享受着公共艺术带来的生活气息。城市公共艺术夸张艳丽的表现特点让人们在独特的城市文化氛围中感受生活的完美。人们在享受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形成互相的交流,使得人与人、人与城市的积极互动中产生情感的流动。人民对城市的感受和交流是一个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体现。“城市美”是每个城市都追求的,从城市自身来说,提升感官形象、塑造城市内涵是现代化城市多元发展的新要求。把公共艺术中的公共艺术设计作为塑造城市形象的构成元素,“城市美”的塑造就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成功之处。与此同时,其文化价值理念为实现城市的内在美又起了推动作用。比如上海外滩晚上绚丽的灯光,古色古韵的建筑再加上上海的百年历史,让人们感到直觉美的同时又增加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美。(四)城市经济形象的塑造城市发展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公共艺术对城市经济形象的塑造尤为关键。公共艺术元素设计的质量和整体性是公共艺术对于城市形象的主要表现,建筑物的修建高度以及难度、城市道路的宽度、休憩空间的结构布局等都是城市经济形象的参考。一系列公共艺术设计的整体性代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经济形象的有效塑造要使设计达到一定的高度且布局合理,能表现出城市的整体效果。比如广东深圳,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再加之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使其在城市建设和公共艺术设计上结合功能区域特点,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金融城市。(五)城市文明的塑造感官传达信息是城市形象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而人们的感官体验记忆如何能被长时间地保留而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淡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经过长时间对于城市形象的研究不难看出,城市文明形象的塑造是加深感官信息以及保存信息的有效方法。1.城市历史文明的塑造历史文明在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具有历史文明的公共艺术能够表现出一个城市的基本内涵。城市中的一些建筑、雕塑、历史博物馆存在的公共艺术元素的设计,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明形象。城市建筑本身体现历史文明形象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而历史博物馆、雕塑则能直接向人们传达历史文明的信息。雕塑不但在传达着历史文明信息,而且也肩负着见证历史文明的责任,城市中的每一个雕塑在岁月的洗礼下,都会变成城市历史文明的成果。历史博物馆在城市中起着继承和传递历史文明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在历史博物馆内观看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物品,更好地了解城市历史文明和城市的发展历程。2.城市现代文明的塑造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因素。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城市中新出现的文化和精神以及各种法规制度称之为现代文明,公共艺术是对于城市现代文明的塑造,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社会更好、更快地和谐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塑造城市现代文明的新形象。从小的事物来说比如城市中垃圾桶的艺术设计,大的事物比如说现代交通和公共标语艺术设计等都是城市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公共艺术就是作为一种中介媒质连接着城市和城市的现代文明。另外,因为不同城市之间存在着地域差异性,公共艺术基于不同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设计,也会塑造出不同城市之间的地域风貌。

四、城市形象对公共艺术的影响

(一)影响城市公共艺术整体性城市形象由城市空间、城市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组成。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贴近于城市空间时,要对这座城市的整体性有一个充分地了解。在城市的建造中,随着城市整体环境的变化而产生艺术形态的变化。城市空间的建造中视觉冲击力比较大,这就要求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要能够醒目、过于突出,才会凸显出公共艺术的艺术文化。但是,这种突出、醒目的设计不能突兀地出现,要和城市的整体结构、文化素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设计。公共艺术的设计要适应周围自然环境、居民生活环境、绿化公共设施环境,等等,结合在一起共同建造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活空间。(二)影响艺术风格整体性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必然受到城市艺术风格整体的影响。一座城市的整体风格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公共艺术的设计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城市整体的艺术风格。这样,公共艺术设计的总体才能更加贴切于城市艺术文化素养的整体性。

五、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肯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不仅仅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建造,更多的是运用艺术特点、夸张的艺术轮廓以及鲜明的艺术色彩不断的贴合城市的历史文化、艺术素养、城市建设理念,等等。与此同时,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对于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也是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需要考虑到的重点。公共艺术的完美设计是为了让城市大众记住城市艺术,融入城市文化的典型记忆符号。

参考文献:

[1]杨文,龚力.论公共艺术设计与益阳市城市形象塑造[J].美术教育研究,2015,(06):43-44.

[2]毛溪.公共艺术和城市文化[J].艺术界,2008,(05).

[3]邓瑛,杨芳.论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与城市形象的塑造[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2):69-71.

现代文明的特征范文4

学界关于路遥的研究多围绕《平凡的世界》、创作心理、作品题材这三部分进行,其间涉及路遥对于城乡文化的态度、对于《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的分析、“城乡交叉地带”主题等。有学者认为就路遥研究的问题意识来讲,并未超越学者李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成果①。《人生》标志着路遥进入第一个创作高峰,当下对《人生》关注较少且多对人物形象进行道德评判,应当注意到以叙事空间中的城乡文化的二元对立切入确有所需。 

文本中城乡冲突折射出路遥对城乡文化二元对立的思考,随着他后续作品对于现代性的思索与表现,城乡二元对立这一特点被逐渐削弱。通过塑造“高加林”这一形象,且设置不同的叙事场景,路遥表现他徘徊于“交叉地带”的冲突、城市文明与乡土传统的矛盾,构建出城乡二元对立的叙事空间。人物和环境作为叙事空间存在的重要表现在小说当中反差明显:县城、乡村两个故事空间里,刘巧珍、高加林、黄亚萍三人的感情纠葛实质是高加林抉择于城乡之间对人生道路选择的产物。除此之外,视角的转换在文學研究中的迫切性在相关学者也显而易见。莱辛“文学是时间艺术”的论断为文学研究多立足于叙事时间的视角定下基调,在“现实主义时期,大多数文学作品因空间性特征并不明显而采用线性叙事方式,所以在经典叙事学中,人们垂青“叙事时间”,对叙事空间视而不见。”[3]当下在对以往现实主义作品的再解读时,叙事空间作为区别于通常参照的“线性时间顺序”的另一角度,需要“从对叙事文本的整体体验上把握作品的空间性”,在这一前提下分析城乡文化冲突与人物塑造的关系,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一、《人生》文本中叙事空间的划分 

主人公高加林在《人生》中经历回乡、短暂进城、回城、再度返乡的过程,串联起一系列人物(巧珍、亚萍、克南、德顺老汉等)。叙事空间将小说分成两大故事空间(乡村、县城);而按照时间的线性顺序则分为三阶段:(见表1) 

城乡二元对立的整体格局下,叙事空间需要联系与融合才能避免文本的分裂、情节的脱节——“大马河川道、桥”这一连结点应运而生。“大马河川道”是山间的平坦道路,象征乡土文明的自然传统;“大马河桥”一定程度上则象征现代文明,带有象征意义的二者是沟通城乡的必经之地。路遥在多个关键情节中都选择 “大马河川道(桥)”作为的故事空间:无论是“高加林在失去了民办教师资格后进城卖馍,途中面对进城人群内心萌生身份意识”,还是在“他与巧珍同行回村经过此地时接受后者热烈的告白”;抑或是“巧珍进城看望他,两人关系悄然变化,临别之际他在川道路口为巧珍拢上红头巾”,还是“在大马河桥上,他结束与巧珍的恋情”,甚至是“再度返乡途中他走过这必经之地,‘腿猛一下子软得再也走不动’”。 

大马河川道作为小说叙事空间中一个独特的存在,不再是简单的地理名词,而是融注着人物之间复杂、交织的感情与思想,进而成为城乡二元对立的叙事空间的重要连结点。 

二、叙事空间中的城乡二元对立与路遥的“交叉地带” 

路遥作品格外关注陕北,形成了独特的乡土叙事风格。有学者指出:“路遥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乡土人生哲学的价值偏爱,实质上是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思想面临西方现代思想的压迫时所产生的现代性焦虑的反映。” [4]这种风格展现在路遥“交叉地带”的创作题材中。“‘交叉地带’原本没有特殊的含义,仅是指农村的某些东西与城市的某些东西交叉。但是路遥赋予它以积极的意义,之所以关注这个‘地带’是因为这个‘地带’作为农村与城市的生活空间,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对立状态,两者间没有平等的‘交叉’,有的只是农村处在城市的绝对优势之下,因而被禁锢和封闭。由于生产方式不同,农村和城市在生活方式或其他方面当然会存在差别。”[5]乡土叙事的风格、创作题材的范围设定都表现出路遥乡土文化的鲜明立场,审视现代文明及其产物。小说描写高、黄二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黄亚萍被加林父亲称为“洋女人”等细节表现出路遥对城市生活方式和思想持有非善意的态度以及对传统朴素的乡土伦理道德的珍视。 

城乡二元叙事空间为路遥“交叉地带”题材的创作服务,文本中除了物质性的“大马河川道(桥)”是叙事空间的连结地,高加林心灵深处对乡土浓厚的感情同样也是叙事空间的连结点。他在离乡进城工作之际,“心里一下子涌起了一股无限依恋的感情,尽管他渴望离开这里,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生活,但他觉得对这生他养他的故乡田地,内心依然是深深热爱着的!”[6]这种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城乡二元对立设置给读者带来的消极影响;路遥在小说中没有被叙事空间结构掣肘,反而是巧妙地利用这一连结点,通过抒发感情表现出叙事空间结构的张力,也使得人物的正面特质得以凸显。 

路遥不拘泥于乡土传统的立场,用辩证的眼光进一步表现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的关系。“感性层面上,伦理主义的目光让路遥对生活过的老土地无比的眷恋和怀念;而理性层面上,历史主义的目光告诉路遥要坚定的走向新生活的彼岸——也就是拥抱现代文明,路遥深知现代文明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寻求现代文明也是路遥骨子里理性的自主抉择。”[7]这体现在小说开放式的结局,在城乡之间位置、身份的变换:高加林回到乡村,在乡土伦理的评价体系中失分,但终究不会在乡村自我放逐。开放式结局暗示:只有城市才是他才能的真正舞台。

    三、城乡二元叙事空间下的“高加林”形象 

“路遥喜欢在以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为题材,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的冲突,也经常出现离乡和恋土的矛盾,这就为农村青年的人生选择增添了一重历史转折的巨大背景,从而显示出一种伦理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双重目光。”[8]高加林作为典型人物,依仗自己的文化资本试图完成从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身份转变,却不幸失败。在城市长期处于话语体系、政治经济的中心的年代里,高加林这种受过相当程度的教育、有自己人生追求的青年丧失了社会的上升路径,不得不面对成为农民的事实,他们的挣扎不可避免。小说中这种挣扎尤其体现在高加林失去民办教师职位后,大大推动了情节发展。民办教师的职位对不愿做农民的他来说,意味着不用参加农业劳动就可以给家里贡献一份男劳动力的工分的优待,意味着对自己才能和人格的尊重。后来他被迫再返乡土、陷入困顿的起因,则是对纯朴乡土道德的背叛、是個人追求的膨胀,更是时代的悲剧,充分折射出创作时期的社会现实。 

路遥在上篇适时运用插叙,交代高加林在城里上学时期表现突出,而当时体制下城乡的鸿沟限制了他的发展。正如黄亚萍所想:“她后来之所以和克南好了,主要是因为加林回了农村,她再没有希望和他生活在一块儿。不必隐瞒,她还不能为了爱情而嫁给一个农民;她想他她一辈子吃不了那么多苦!”[9]高加林两次进城深刻体会到城乡不平等,对自己的农民身份愤懑不平;之后对城市的渴望表露得更明显:“我非要到这里来不可!我有文化,有知识,我比这里生活的年轻人哪里差?我为什么要受这样的屈辱呢?”[10]进城工作后则表现为:“一路上,他忍不住狂热的张开双臂膀,面对着灯火闪闪的县城,嘴里喃喃地说:‘我再也不能离开你……’”[11]面对选择时他毫无迟疑地投入城市怀抱,数十年乡土文化的浸染抵不过接受教育后对现代文明的皈依。结尾处他被迫返回家乡后的反思,也提升了小说对城乡二元对立的反思高度,“他进一步地想:假如他跟黄亚萍去了南京,他这辈子就会真的幸福吗?他能不能和幻想的那样在生活中平步青云?亚萍会不会永远爱他?南京比他出色的人谁知有多少,以后根本无法保证她不再去爱其他男人,而把他甩到一边,就像甩张克南一样。可是,如果他跟巧珍结婚,他就敢保证巧珍会永远爱他。他们一辈子在农村生活苦点,但会活的很幸福的……”[12]面对爱情,城乡身份的差别却成了最大的限制:无论是黄亚萍无法忍受牺牲的想法,还是刘巧珍独自凝望的自卑,都成了对纯真爱情的莫大讽刺。高加林爱情抉择的矛盾紧张激烈,但追求个人的发展的深层命题一直贯穿全文;表面爱情的演进深深地被这个命题影响,融入并成为其个人发展的一部分。高加林最终没有按照预想掌握自己的命运,他设想在巧珍和亚萍之间选择安稳或前景,在另一维度暗含出人性中的私欲。 

二元对立的叙事空间下,爱情悲剧和人物性格问题同时从侧面表现出人固有观念中巨大的城乡差距。路遥在塑造“高加林”时赋予他城乡对立的思维,即使随着身份的转变也无法消解,反过来这种设计也折射出作家的内心世界。从小说结局来看,路遥为主人公设置重回乡土文化怀抱的出路,体现出乡土哲学的思想倾向:“(路遥)以乡土人生哲学的博大和深邃为乡土子民的奋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尊严的后盾,他以乡村的道德人伦的温暖安慰着在生存价值的比较中饱尝创伤和屈辱的心灵。”[13]但造成悲剧的、人性方面的深层原因也应当引起反思;以此来看所谓“城乡交叉地带”的客观影响存在又有着被部分夸大的嫌疑。 

四、结论 

路遥在《人生》中建构起城乡二元对立的叙事空间,在表现现代文明与乡土传统的差异以及塑造人物方面作用显著,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路遥一系列作品中个人的奋斗故事、潜藏的手法、叙事空间模式的不断发展,成就了他“乡土传统”以及“城乡交叉地点”的题材;另一方面也制约了作品思想内涵的进一步深化。文化层面上,“高加林”式的人物在现实中并不少见,人们现实中面临着剧烈冲突,“一方面向往着现代城市文明,另一方面又难以割舍掉传统乡土伦理在其身心所留下的巨大烙印。”[14]作品中高加林的抉择与当时中国处在传统社会与现代化的转折点这一节点紧密相关,路遥在时代浪潮中的经历、心路历程与叙事的城乡二元对立模式同样相伴而生,从此入手也使研究获得更广阔的社会内涵和思想深度。 

注释: 

①李星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路遥作品中的道德承诺及其潜在的人生信仰,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的变化,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选择及其突破,地域文化、童年经历对创作心理的影响等,更多地从整体发现问题。 

参考文献: 

[1]路遥.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路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陈占彪.论路遥小说创作的心理机制,《路遥研究资料》[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3]乔以钢,李彦文.近三十年“城乡交叉地带叙事”中的“新才子佳人”模式[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4]陈娇华.城乡互视中的“奇观”[J].广西社会科学,2013(6). 

[1]李星.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路遥论[J].文学评论,1991(04):88-96. 

[2][3]陈晓辉.叙事空间抑或空间叙事[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156-159. 

[4]魏家文.从路遥的小说创作看乡土中国的现代性焦虑[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5):24-27. 

[5]安本·实(著),刘静(译)路遥文学中的关键词:交叉地带[J].小说评论,1999(1): 91-96. 

[6][9][10][11][12]路遥.人生[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13,137,109,127,208. 

[7][14]迟令刚.立足于现代文明的乡土守望[D].浙江大学,2013:28,35. 

现代文明的特征范文5

命运决定着我一生与传统文化结下了深厚情缘,从小时耳濡目染的民间山歌、民间艺术、民间建筑,到今天自己已不知不觉地扎根于传统建筑的设计舞台。随着岁月的轮回,这枝根须仍在不断延伸,无以自拔,无论走到哪里,我总会被哪里的传统文化氛围深深地吸引着:一缕炊烟,一曲山歌,一帘花窗,一尊饰品,一片黛瓦,一面粉墙,无不让人留恋忘返。

我经常自问:我是否已在远离现代文明?其实,静下心来思考。又有哪一种现代文明不是牢牢扎根在传统文化之上昵?许多现代建筑的构图、色彩、虚实关系,特别是现代建筑中的“三段式”构图,均深深地烙下了传统建筑的印记。参加工作整整二十年,在设计传统建筑的同时,自己也设计了不少现代建筑,其实,设计思路是相通的,形式只是一种手段而已,不同的建筑形式只代表建筑师不同的情感,只要得体,形式是不应受到局限的。

通过这二十年的学习与实践,自己基本完成了从以模仿为主到灵活运用,从建筑外形到实用功能,从总体比例到细部推敲。从色彩搭配到材料选择这一整个创作过程,回归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建筑。过去,自己误认为传统建筑就是简单的大屋顶,甚至是简单的构件堆积,其实传统建筑有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我们对传统建筑的认识仅停留在建筑的外表上,那么传统建筑最终只会自然衰老,离我们远去。我国传统建筑丰富多彩,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千差万别。就拿一个简单的细部“封火墙”来说,各地的做法都大不一样,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民间艺术都影响到“封火墙”的细部设计。再如湖南地区,湘南、湘北、湘西的传统建筑风格迥异,究其原因,是因为各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同所造成的。例如,湘西由于崇山峻岭,经济条件也相对落后,只有非常节地且构造质朴的“吊脚楼”最能解决居住问题,同时房屋的具体布局,也代表了当地各少数民族的不同信仰:湘南地区虽然多高山,但山脚却呈现平地,因此,大片的村庄便扎根在那里,并出现了大宅院,建筑艺术较湘西地区要精美:湘北地区建房条件较好,所以建筑的选址及形式均较自由。这些传统建筑自古以来一脉相承,也正在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

现代文明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 价值体系 价值意义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386-0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世代形成、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

一、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作为人类精神传统和价值传统的文化形态,可以从三个方面认识理解。

1.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遗传基因。美国人类学家拉尔夫・林登认为:“社会遗传即文化”。就是说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没有传统文化,也就没有现实社会。反过来讲,传统文化是引导社会合理发展的最终准则。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从一种广泛的人种学的意义上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所有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因此,人类社会是人类文化的体现,文化传统对现实社会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

2.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存在根基。美国文化学者希尔斯在《论传统》中所云:“传统是新信仰和行动范型的出发点,就是其注脚”。在希尔斯看来,一个社会离开文化传统,也就离开了前进的方向和行动的准则。一个民族的文化品质,是在文化传承中确立的。英国当代学者吉姆・麦克盖根讲:“文化指形成意义的实践和习俗。”没有特定的文化传统,也就没有特定的文化形态。丧失文化传统,也就意味着一个民族的退场。

3.传统文化是人类的终极身份证。人的社会属性来源于文化属性。因此,传统文化是人作为有思想的动物的源价值和终极身份证。中国五四思潮中的个性解放精神,就与中国传统诗学中的狂捐品格相关联。郭沫若就十分倾慕屈原放浪不羁的诗风。现实总是对作为社会深层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的折射与回应,而具有高度精神遗传特征的人类,无论如何是不能彻底超越传统文化对它的影响的。上个世纪初,罗素就向世人急呼:“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罗素的呼吁是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高度。

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结构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目标集中表现为对“内圣”和“外王”的追求,即成就道德人生和建立道德社会;“修身”和“德治”是其主要的文化价值手段;“礼”是传统文化价值规则体系。

“内圣”指的是理想的道德人格和道德理性。“外王”指的是治国平天下的事功。在儒家总的价值趋向中,“内圣”是占主导地位的。《大学》篇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手段,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又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所提出的“修身”旨在达到“内圣”之境,治国平天下属广义的“外王”。 “内圣”而“外王”的过程就是从“修身”到“德治”的过程,是道德向政治生活扩充的过程。伦理道德政治化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鲜明特点之一。孔子早就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更将王道、德行的价值调控作用从政治扩大到历史、生活等广阔领域。他说:“古之圣人致诚心以顺天理,而天下自服,王者之道也”。又说:“能行其道,则不必有其位,而固己有其德矣”。这样的人,“用之则为王者之佐,伊尹大公是也;不用则为王者之学,孔孟是也”。从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历史来看,当“德治”不能发挥作用时,便会辅之以“刑”,“以刑配德”,“礼正其始,刑防其失”。“德”、“刑”两手并用,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手段系统的重要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种“礼治”文化,“礼”是传统文化价值规则体系。 “礼”规范、约束着人的行为,维护着社会对道德的追求,成为“成德”、“治世”的有力保障。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冲突中的价值意义

当代社会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代文明的畸形膨胀与传统文明的倾覆。人类文明由两大形态构成: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外显,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内涵。从这个意义讲,精神文明决定着物质文明。而人类的精神文明又由两大范畴组成:工具理性与价值传统。工具理性决定着人类生存实践的智能水平和物质进步,是人类物质生产的重要保障;价值形态规范着人类的社会行为和道德情操,是社会和谐、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令人遗憾的是,当今社会,以工具理性为基本要素的现代文明的泛滥,使长期以来作为人类社会行为准则基础的价值传统正在坍塌。两大精神形态的失衡,必然带来社会的振荡。

西方一些独具慧眼的学者早就意识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失范所带来的社会危机,并试图开出补救药方。希尔斯在《论传统》中宣称,后现代社会的任务,就是“将某些启蒙传统与启蒙运动后继人试图加以抛弃的某些传统结合起来。”

事实上,现代文明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应有的满足与和谐。相反,我们看到的是高技术带来的发展不平衡与反差,又由这种不平衡与反差引发出持续的利益冲突和强弱对立,以及财富带来贫富悬殊与社会不公,然后又由此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与社会冲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的价值范畴中去吸取有利于当代社会健康发展的价值精华就尤显重要与急迫。

参考文献

[1]王峰,许悼云.江山代有题材出[N].华商报,2008-11-22

[2][3]张祥龙.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E B/ 0 L]. 2006-10-071 .

[4]张旭鹏.文化想象c“欧洲观念”的建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

[5]朱狄.原始文化研究:对审关发生问题的思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6.

[6]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政策研究[A] .陶东风.文化研究精粹读本[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83.

[7]郭沫若.论诗通信[A].赵家璧.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