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化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化建议

数字化建议范文1

企业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生产控制(计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这三大系统本身就是集成体,互相之间有相应的接口。完善的ERP系统能够整合各个模块数据,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办公效率,减少工作出错率。

而公司目前ERP系统仍处于较低水平,仅运用于财务、仓库及销售基本流程,没有一个系统来整合各部门信息与数据,维持在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层面。这种局面产生诸多弊端大大束缚着公司的发展,也困扰着各职能部门:

1、各部门各自负责相应数据录入及管理,不可避免存在重复劳动,导致效率低下,且数据准确性也难以确保。而采用统一路径进行数据录入,再设置审核权限,可提升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2、因产品设计缺少标准化,无系统BOM清单生成与逐层分解,从原始订单输入、规格数量、采购材料、技术设计等主要依靠人员录入与转换,依赖人脑的模式导致出错率高,包括订单输错、设计错误、采购错误、生产任务下达错误等始终无法避免,由此造成的质量考核与绩效负激励又会大大挫伤团队成员的士气,影响工作积极性。而将上述工作尽可能采用系统模块转换,可最大程度减少错误率,降低质量成本。

数字化建议范文2

一、建设的前提

1.建立起以城市中心图书馆为总馆,各镇区为分馆、村、社区图书馆以及图书流动车为补充的图书馆服务体系,结合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实现共建共享各类型数字资源,激活本地区原有文化资源存量,实现图书馆资源优化组合和共享。城市中心图书馆(下称中心馆)牵头整合城市社区图书馆信息,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平台。由城市中心图书馆社区分馆(下称社区分馆)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设计富有本社区特色的数字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等特色服务项目。2.数字化基础设备

数字化建设离不开基础设备投入,社区分馆需要配置的数字化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4—10台,8口以上交换机一台,条码阅读器2台、扫描仪2台;软件包括安装分馆业务系统和ADSL网络信息高速公路。

3.数字化建设对社区分馆图书馆管理员的素质要求。

首先,图书管理员应逐步完成从传统、单一的图书管理、信息提供到信息导航以及信息精选角色转变。信息精选要求我们图书管理员对外针对读者提出的咨询问题能够提供最真实准确的信息,对内要求管理员对形形的信息进行评估,根据自身的存储能力建设起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数字化信息资源。

二、建设的步骤及建成后的功能扩展

1.建设步骤

在中心馆建立统一数字化平台的的前提下,社区分馆数字化建设主要分三个步骤来实现:

(1)实现全地区目录检索数字化,组织建立以中央书目数据库为依托的本地区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OPAC),强化总馆和分馆之间的信息存取和利用功能。做到只要键入书名关键字,系统就可以自动查找到该本书的馆藏情况并提示读者在哪一个或几个分馆可以借到,由此可使读者在最快的时间内轻松了解到本地区文献资料典藏情况。

(2)实现全地区文献资料数字化。社区分馆可据自己的馆藏情况把馆藏研究级的特色图书优先建立数据库,带特色库上网是以现代化技术来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社区分馆数字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值得我们强调的一点是: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和数据采集、录入的规范化。使得全地区各馆馆藏文献资料实现数字化,极大加快了文献检索速度,并且实现了远距离查阅,这将大大提高读者阅读利用本地区文献资料的速度。

(3)逐步实现网上联合参考咨询,解答各分馆读者及工作人员的疑难问题。

2.数字化后的图书馆功能扩展

如果说中心馆的服务要求大而全,那么社区分馆的服务就应该从自身的条件出发建设迎合社区需求发展特色服务,逐步成为社区的信息服务集散中心。在我国,社区图书馆应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提供诸如政府政策性法律法规查询、本地区交通信息查询、劳动就业信息查询、升学留学资讯查询、餐饮娱乐场所介绍、旅游信息指南等等。此外医院也可将和社区分馆合作,通过网络为市民提供网上诊所,提供心理咨询、急救指南等;作为社区精神文明宣传的重要窗口社区分馆应该列入政府抓精神文明建设时的统筹范围,在这里市民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政府精神文明建设最新的主导思路、最新的思想著作等等。

三、建设的经费保障

数字化建设离不开经费的保障。社区图书馆初期数字化建设还是应该由财政整合地方实际情况统筹解决,原因为:1、数字资源其本身有共享性,为避免重复建设,地方财政可以安排本地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启动资金,由城市中心馆发挥总馆效应,对本地区各社区分馆原有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建立统一数字平台实现资源共享;2、社区图书馆由于其自身的灵活性强可以争取社会力量方式联合建设。社区图书馆大多建在人口密集地区,可以和有一定资质的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图书馆数字化发展需要的发展经费,相对的企业可拥有社区图书馆的冠名权并享有社区图书馆提供的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个性化文献和信息服务。

四、结束语

数字化建议范文3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医院;学术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5-0079-02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工作和学习的环境逐步改善。作为国民经济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医院的现代化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然而,作为增强医务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的医院图书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使其原有的封闭式运作和服务模式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的现实需求。如何开展医院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合,在满足广大医务人员现实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数字化图书馆对医院学术建设的促进作用,成为摆在医院决策者和行业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1 数字化图书馆与医院学术建设

1.1 数字化图书馆

数字化图书馆是利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形式文献的图书馆。它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的一个大型信息系统。就医院而言,一方面,传统的医院图书馆已难以适应现代医学信息量大、更新周期短、传递速度快及专业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承担繁重医疗任务的同时,较难获得外出学习和参加培训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化图书馆应运而生。

通常情况下,医院数字化图书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对原有传统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转化,这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初始阶段;②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建设新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这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阶段;③将前两者进行科学有效的重组整合,形成新的数字化资源管理系统,这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最高阶段。

1.2 医院学术建设

由于医院提供的疾病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具有技术性强、专业特色突出、知识面宽等特点。因此,除提升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外,医院还承担着学术建设、理论研究及科研教学等职能。为推进医疗、教学、科研的全面发展,医院还会成立相应的学术委员会,以加强学术管理工作,提高业务建设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医院的学术建设不仅可以增强医务工作者理论研究的水平和能力,还可以加快专业学科的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同时,良好的学术建设还可以活跃学术氛围,传递学术信息,促进学术交流,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1.3 数字化图书馆与医院学术建设的关系

数字化图书馆与医院学术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数字化图书馆将促进医院学科建设的发展。医院学术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医、教、研的全面发展,而数字化图书馆则是促进医、教、研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数字化图书馆将成为医院学术建设的手段和方法,它将极大程度促进医院学术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术建设又将反作用于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①学术建设是刺激医院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内生动力,学术建设的缺失将导致医院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缺失;②医院的学术建设也包括医院图书馆的学术建设,这也将为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2 数字化图书馆对医院学术建设促进作用的具体表现

①数字化图书馆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学习效率,便于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术建设中。数字化图书馆的首要任务是对传统图书馆的传统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转化,便于医务人员对相关学科领域和医学研究内容的查询,避免陷入繁杂的工作事物当中。从而节约了医务人员的时间,有助于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当中。另外,数字化图书馆还突破了传统图书馆只在工作时间开放的限制,医务人员可以随时根据需要登录数字化图书馆进行学术研究。从空间的角度来说,数字化图书馆使医务工作者对医学资源的利用不再受空间的限制,只要数字图书馆可以延伸到的地方,医务工作者都可以利用其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

②数字化图书馆还解决了传统图书馆对中外文学术期刊和著作收藏不全的问题。传统图书馆资料收藏不全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因为时间,二是因为地域,三是因为价格。多重因素的叠加使传统图书馆难以及时收藏相关学术研究,甚至出现收藏不能的情况。数字化图书馆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医务人员可以藉此接触到医学的前沿研究,可以将国内外医学研究的新理论、新进展、新经验与自己的医学实践相结合,甚至可以实现与相关领域学科带头人的良性互动。这都避免了学术建设过程中医务人员的盲目性和重复性,提高了医疗、教学、科研的水平。另外,医务人员还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随时实现资源的共享,这也有利于学术建设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③数字化图书馆还对学科优势的构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医院的职能是救死扶伤,但具体到医院个体而言,每个医院的学科优势是不尽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具有鲜明特色的数字化图书馆就对医院优势的巩固和劣势的打破具有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包括引进成熟数据库和自建特色数据库两项内容。一方面,医院可以集中力量加强本院优势学科的建设,以自建特色数据库为主要方法和途径,加强医务人员的理论研究和业务技能,从而巩固本院本学科在医疗领域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医院也可以以医学数据库建设为契机,加强业务短板的建设,弥补学科建设的不足,促进所属学科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3 进一步发挥数字化对学术建设重要作用的方法和

途径

①要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能力,尤其要提高图书管理员为医院学术建设服务的意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学术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但如何充分发挥数字化图书馆的作用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图书管理员业务素质和技术能力。尤其是服务意识,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主动为医务人员的查找和利用提供便利条件,为医院的学术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②要发挥数字化图书馆的网络平台作用,充分利用网上医学信息资源。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基础,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能力是前提,但如何充分利用图书馆开展医学信息资源的利用才是关键。如,由于学术途径等原因,许多重要的医学文件并不能发表在中文期刊上。此时,有针对性地利用收费或免费的网络信息就成为掌握医学前沿知识的关键。再如,在引进成熟的数字化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自行收集、组织、开发有本医院特色的数据库。

③要培养医务人员,积极将学术成果应用到临床实践当中。医院不同于其他大专院校的特点在于其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医务人员在利用数字化图书馆获得一定学术建设成就的同时,还要积极将学术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不断提高学术成果的转化率,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数字化图书馆的作用,发挥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对医院学术建设的重要性。

4 结 语

现阶段,医院对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普遍滞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对医院学术建设的贡献也明显不足。而医院能否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除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精湛的医疗人员外,先进的数字化图书馆也应作为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医院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现代化医院整体医疗、教学、科研水平。医院应以建立先进的数字化图书馆为契机,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永春,李勇.对医院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探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3).

数字化建议范文4

【关键词】移动校园 移动终端 移动应用 智能终端

传统的 PC业务中,用户必须通过电脑和网络才能进行应用的获取,具有极大的不便捷性和讯息滞后性。而现代校园学习和生活节奏加快,学校教师和学生种类和数量很多,对学校的服务性要求更高:校领导日理万机、会议频繁、经常出差,通知多、提醒多、业务关注广,采用 PC进行应用的获取尤为不便;对普通师生来说,广泛的应用服务均需要依赖 PC进行访问,在时间和空间有诸多限制,使得应用的推广效果不佳。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力度的加大以及 3G技术的成熟,这种传统的形式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实时特性的信息,如针对学生报到提醒、考试报名提醒、图书到期提醒等,针对老师的会议提醒、报销提醒、工资发放提醒、各种待办提醒等。传统的形式下,如果用户没有主动上网查询和办理,这些信息中的一些重要的工作和学习内容就有可能被忽视,甚至会带来一些不便。这种问题可能存在于高校的每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或应用系统中,因为每一个系统中,都会有一些实时信息需要实时、主动的推送给相关用户。

长安大学搭建移动数字化校园是利用移动互联网络,面向学生、教师、管理者的各种服务进行汇聚,以师生为中心,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可以不断完善的、师生真正关心的、有实用价值的、便捷的、随时随地的移动信息化服务;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支撑服务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监控和优化服务的质量。

一、总体技术架构与原理

长安大学移动数字化校园采用移动平台和数字化校园公共服务平台相结合的设计方案,移动平台主要分为用户体验平台和管理支撑平台两部分,管理支撑平台通过与数字化校园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统一身份认证和数据共享,获取实名制用户数据。同时为第三方业务系统提供标准化接口,对基于SOA的业务数据库用的信息进行调用。用户体验平台进行界面的展示、查询以及简单的数据提交。

长安大学移动数字化校园建设以服务为主线,兼顾当前学校实际需要来设计。从技术架构的角度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层面的内容:

智能终端访问层包含 iOS、Android 客户端应用程序,以Web与App浏览的方式来获取平台的服务。该层提供了GPS地图定位、音频视频传输、手写触摸交互、手机语音通信、重力感应、动画渲染等丰富的智能手机特。

网络接入层是智能终端和应用服务平台通讯的物理基础,目前可以利用Wi-Fi接入和运营商的基础网络服务。

平台服务层包含平台应用组件、平台资源组件、平台服务组件三大中心,涵盖了用户身份认证、手机信息维护、权限分配管理、应用升级、通知实时传递、数据应用接口等丰富的扩展接口,除了为移动数字化校园业务提供安全、稳定的应用支持外,还为移动数字化校园的功能扩充,为第三方应用的接入提供了多种方式。

数据持久/支撑层为平台核心组件、业务应用、增值应用一个高层、统一、 安全和并发的数据持久机制。完成对各种数据进行持久化的编程工作,并为平台服务层提供服务。数据持久层提供了数据访问方法,并定义好了数据接口,方便了平台在部署中的应用集成工作。

长安大学数字化移动数字化校园是一个综合类的移动校园服务,涉及到师生的全方位服务,因此整体规划需要对本次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参与力量、各种正面的促进因素和负面的限制因素进行统筹考虑,理解和分析影响建设的各种关系,从全局的视角出发,对项目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总体的、全面的设计,确定项目建设目标,选择和制定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战略战术,并提出体制和业务的改进建议,从而尽量规避规划的缺陷和不足,从根本上减少风险。

二、移动数字化校园总体功能架构

移动数字化校园平台是移动校园所有应用的基础支撑。平台提供了一种与智能终端的连接机制,包含企业级应用的各项特点,具备可扩展和分布式的能力,提供包括用户身份认证、权限分配管理、应用升级、通知实时传递、会话审计管理等企业平台功能。

安全模块能够非常清晰的处理认证、授权、管理会话以及密码加密。具备灵 活和强大的扩展性。分布式模块提供服务注册和服务寻址功能,能够将第三方开发应用便捷迅速 的集成到平台当中性能模块中线程池采用专池策略,将业务线程池与其它线程池分隔开,提升运行性能。缓存功能具备多种缓存策略,支持内存和磁盘,以及通过 RMI、可插入 API 等方式进行分布式缓存。即时通讯模块基于开放的 XMPP 协议,支持多人 消息传送。其架构如下:

三、移动数字化校园的应用

长安大学移动校园在开放的移动平台上,开发丰富的、个性化的移动应用。其中,主要应用包括消息新闻中心、校园地图、电话黄页、学校概况、班车查询、校园卡业务等应用。

消息新闻中心将各类消息集中在“消息看板”处进行展现,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与自己相关消息以及学校的公共通知内容。集成的内容包括来自各个业务 系统的待办提醒与通知、学校公共的通知公告内容两大类。

校园地图是给用户提供学校地理位置信息的服务应用。地图上显示校园建筑、 校园景点、公交站点、便利店等公共场所的地理位置,并可查看该场所的简要介绍。

电话黄页是校园通讯信息查询的基础工具,校外用户可以通过它查询公共部门的电话黄页,校内用户可以查找相关部门的联系人联系方式,并可以进行网络短消息互动。通讯信息包括:联系人姓名、所在部门、头像、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邮件。用户还可在此建立自己的校园通讯录,在网络上备份自己的个人通讯录。

班车查询是为校内用户提供的校园班车信息服务。用户可以方便的用手机查 询到不同校区的所有班车线路、发车时间、起始站点等信息。

校园卡业务可让用户查看校园卡剩余金额,状态。通过设置查询时间段查询校园卡在某段时 间内的充值、缴费、扣款等明细等。

迎新系统通过移动终端的便捷、即时性,为新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入学报到环境,并通过迎新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全面了解迎新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管理技术的进步,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技术在理论上和开发方式上取得巨大发展。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移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也在逐步完善。包括教务系统、科研系统、研究生系统等许多管理系统均需要面向用户提供移动终端服务,为全校教职工和学生提供便利。

移动校园的建设改善了现有的教育和工作模式,弥补了教师与学生直接沟通不畅问题,缩短了学校与学生间的距离,为学校在学生管理、信息集成、信息共享提供了保障。高校在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上优势非常突出,移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将是信息化建设的下一个热点。不久的将来,高等学府实现“一人一机,走遍校园”便捷、高效、及时性强的现代化高校服务管理理念,必然会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耀庭,陈信.开放大学“移动校园”构建的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0.

数字化建议范文5

关键词:数字经济;外卖订餐消费;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

《中国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报告(2020年)》中指出在过去的10余年里,以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外卖订餐作为一种典型的数字生活服务为居民提供了新的消费者场景和便利。目前,外卖订餐运营模式已在保定市获得初步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还需结合区域实际进行研究,从而为保障居民食品安全、满足多样化食品消费需求增加新途径,也为推动传统餐饮行业朝着数字化方向升级带来新契机。

1数字经济下保定市居民外卖订餐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掌握保定市外卖订餐消费状况,于2021年3月至7月对保定市外卖订餐消费进行了抽样调研。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部分餐饮商家缺乏外卖平台申请指导,不熟悉平台准入条件

外卖订餐平台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的虚拟市场,商家和消费者在该市场中进行交易[1]。虽然现有外卖平台也建立了网站和APP对注册流程和准入条件进行指导,但该方式要求商家已具备一定信息技术知识,而这对于一些不熟悉信息技术的商家而言仍存在一定困难。从而使得现有指导方式的受众面比较狭窄,部分商家对外卖订餐平台的注册流程和准入条件不熟悉,仍然单一地采用传统的门店经营方式,已不能有效满足居民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1.2部分外卖商家缺乏对食材质量的把关,选材良莠不齐

食品质量直接关系着消费者的饮食健康安全,是外卖订餐获得良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2]。外卖订餐过程中,部分商家放松了对食材质量的把关,不同批次采购的原材料质量良莠不齐。经调查,评论中主要反馈的问题有“食物有异物”“肉类或豆制品发酸、腐坏”等。此外,有消费者也对使用的油类调味品质量存在一定质疑,这些都会影响居民外卖订餐的食品质量安全。

1.3部分外卖商家食品生产环境较差,卫生不达标

外卖订餐中消费者主要凭借外卖商家在平台上现有的展示信息来了解食品加工烹饪环境,但目前外卖商家披露加工环境信息并不是平台审核的一项必要条件,因此很少有商家展示该类信息。部分商家在完成了注册审核之后放松了对食品加工环境的卫生要求,出现了“食品加工间内灰尘、油烟密布;一些厨具、操作台沾满油垢;食材、厨具等随意摆放”等问题,这都可能影响外卖订餐的食品质量安全。

1.4部分外卖商家的平台展示信息不对称

外卖商家在平台上展示的食品信息是消费者感知食品外观、色泽、口感的重要参考依据,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3]。经调查,部分外卖商家存在平台展示信息与实物不对称的问题,集中反馈的有“平台图片过度美化、所用食材与实物不符、菜量差距过大”等。究其原因,部分商家为增加销量通过过度美化、夸大食物图片等手段对消费者进行变相诱导,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用餐体验[4],也影响了外卖订餐市场秩序。

2数字经济下保定市居民外卖订餐优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主要从市场监管和信息化建设两个层面给出优化建议。

2.1出台商家申请外卖平台准入指导方案

为解决部分商家不熟悉申请流程、平台准入条件的问题,在市场监管方面,相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和外卖经济的特点出台相应的指导方案,规范外卖商家的经营许可证等材料的审核和管理,建立外卖商家信息库,帮助有意向参与的商家学习注册流程和准入条件;在信息化建设层面,借助各类新媒体工具开通官方公众号并进行指导方案和宣传,还可以使用语音、短视频等方式进行讲解,扩大受众范围。

2.2建立外卖商家食材信息多方共享机制

有效信息共享可以降低商家、消费者和平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5]。在市场监管方面,建立外卖商家食材信息多方共享机制。一方面规范外卖商家对食材的采购时间、数量、渠道等信息的记录,另一方面监督外卖商家对食材信息进行真实、准确、完整地展示和更新。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建立食材信息共享数据库,构建多向信息共享渠道,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和监督,以实现监管部门、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对食材信息的有效共享和监督。

2.3完善外卖商家食品加工监管机制

针对部分外卖商家食品生产环境的卫生问题,需加强对其食品加工环境的动态监管。①市场监管方面,结合外卖订餐的特点制定相匹配的外卖食品加工卫生安全标准,完善卫生监管制度,具体可包括操作台面和厨具的清洁、摆放,人员着装、操作规范等;建立外卖商家食品卫生评级制度,对其食品加工环境进行卫生评级,对于优质商家进行公开和奖励。②信息化建设方面,完善商家信息库,鼓励外卖商家对食品烹饪环境信息进行公开和定期更新,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2.4规范化管理外卖商家平台展示信息

为解决商家平台展示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外卖订餐市场秩序。在市场监管方面,需要规范外卖商家对平台展示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对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制定相应的标准;也要进一步强化外卖商家的契约精神,监督其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对商家展示的图片信息定期进行抽样检查,对失真图片进行重点审核,防止商家利用图片、视频处理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3结语

本文以保障居民食品安全为导向,从市场监管和信息化建设两个层面给出优化建议,以进一步规范外卖订餐市场秩序,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餐饮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保定市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鹏,李文韬.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基于智慧监管理论的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7(1):1-9.

[2]和雅娴,嵇安奕,李华昌.大学生网络订餐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企业经济,2016(7):83-89.

[3]张志祥,石岿然.O2O平台上外卖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J].食品工业,2017,38(1):218-221.

[4]曾剑秋,王帆.O2O在线外卖用户满意度研究与实证分析[J].现代情报,2015,35(8):17-21.

数字化建议范文6

一、完善组织机构,建立高位指挥协调的“大城管”运行机制

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2008至2011年连续四年,把数字化城管项目确定为市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在2008年年初先后两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印发了《关于南通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并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各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相关领导参加的筹建工作领导小组。2009年先后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南通市城市综合管理案件接处工作规程》以及《关于建立南通市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共三份数字化城管方面的纲领性文件。成立了由市长亲自担任管委会主任、常务副市长和相关副市长任副主任、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区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南通市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城管委下设办公室,增挂南通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牌子。监督指挥中心为市政府监督、协调、指挥、考核城市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下设综合考评处、监督受理处、指挥协调处三个正科级处室,三个处室共有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编制16名,还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2名信息受理员。同时以市区环卫职工“一岗双职”,选择86名环卫质检员和班组长兼职采集信息与案件核实、核查工作,形成了数字城管信息系统的高效闭环运行。并依托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平台,建立了高位指挥、协调、监督、考核的“大城管”运行机制。

二、创新工作思路,高标准建设具有南通特色的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

(一)充分调研,优化和完善设计方案

为了高起点、高水准地编制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有效、可行,先后组织人员到上海、杭州、扬州、常州等城市学习考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南通市数字化城管可利用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向社会公开征集《南通市数字化城管项目设计方案》,邀请省住建厅领导及有关专家对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认真评选,充分吸收各设计单位的成果,结合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听取各相关部门和三区的意见、建议,从节俭实用、适度超前、避免重复投资的原则出发,对设计方案作了多次修改完善和整合优化,并顺利通过了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论证,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二)高效推进,建设市区两级数字化城管平台

按照“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建设模式,一期总投资1250万元。市区三区指挥中心和各部门二级平台及终端均由市里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市城乡建设局和市城管局也建立了二级平台。所有系统接入单位均制定了完整的工作制度、操作流程,并公布上墙,同时将接受、下派、处置、反馈、考核等流程落实到每个处室、每名工作人员,保证了案件处置的及时有效。

(三)精益求精,完成城市资源普查与建库项目

南通市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一期数据普查覆盖范围约为50平方公里,包含市区3个区、66个系统接入部门(街道)。通过积极主动与各相关部门联系,配合测绘单位对涉及27个部门的7个大类、100个小类,共计25万个城市部件的属性和附加属性进行了普查和确认,掌握了城市部件的型号、材质、规格等要素,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基础。该地理信息系统是目前城市数据信息最全、精确度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系统。

(四)拓展整合,形成南通数字城管的鲜明特色

南通市数字化城管项目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建设过程中学习借鉴了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在遵循住建部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南通实际,项目建设形成了四大明显特色。一是对可利用资源进行了全面高效整合。整合利用了民防局大屏幕指挥系统、市信息中心电子政务外网、国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电信公司呼叫中心平台、公安视频监控系统等资源,一期工程为政府节约投资800多万元;二是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合理的拓展和创新。充分利用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平台,拓展开发了广告管理、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指挥、无线视频监控采集等拓展子系统;三是遵循体制互补、资源整合、节约成本、运行有效、社会监督的原则,充分利用市区环卫职工“一岗双职”兼职采集信息与核查,以及城管执法队员上路督查、鼓励热心市民举报等办法,创新了南通市数字城管信息采集与核查工作新模式;四是促进资源共享,积极配合政府其他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平台和资源数据,加强市政设施管理、城市应急管理,努力实现数字城管平台应用价值的最大化。

三、完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

从2010年3月1日开通12319热线至今年9月底,南通市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平台共受理有效信息27085条,其中部件类4092条,占15.11%;事件类22993条,占84.89%。上报信息共涉及 13个大类,其中市容环境类8711条,街面秩序类6299条,宣传广告类7018条,这三类高发事件信息共22028条,占整个受理信息的81.33%。在所有案件中,市城管局、建设局、公安局、规划局4个重点部门共占37.8%,三区政府共占59.5%。共立案派遣案件23819条,其中结案23533条,处于核查阶段的案件68条,仍在处理期限内的案件240条,到期仍未结案的案件6条,结案率为98.8%。

(一)充分整合资源,创新信息采集与核查工作新模式

试运行初期,南通市信息采集任务是由市城管局、监督指挥中心机关处室以及市局执法大队的队员兼职来完成。这种方式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节省了行政成本,但明显的弊端是城管执法队员担任信息采集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监管不分离的问题,导致考评、考核工作出现不公正性,而且所上报的信息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城市管理工作的整体状况,也不能及时监督检查各部门每一个案件的处置落实情况,更无法实现数字化城管“网格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南通市从工作实际出发,于今年5月份开始,采取了以市区环卫职工“一岗双职”兼职采集信息与案件核实、核查的方法,具体由环卫质检员和班组长负责市区城市管理事件和部件的巡查采集工作,将发现的城市管理事件或部件问题及时上报,并对社会公众举报的问题进行现场核实、对处理结果进行现场核查确认。同时,以监督指挥中心与城管执法队员上路督查、鼓励热心市民举报等办法实现相互监督。为确保信息采集与核实、核查工作的质量,根据《南通市数字化城管信息采集与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南通市专门研究制订了《信息采集与核实、核查工作考核办法实施细则》,每月根据兼职监督员的考核结果人均发放补贴约200元,既节省了招聘专职监督员的高额成本,又提高了环卫职工的福利待遇。

(二)加强案件跟踪督办,不断提高案件处置效率

为提高派遣案件的按时结案率,南通市开通了派遣平台案件信息短信提醒通知系统,健全了派遣员对案件分块包干跟踪制度,完善了案件处置指挥组织体系,建立了全市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平台季度、年度工作例会制度,协助成员单位做好内部处置规程的制订,及时协调解决各类疑难问题,对超时案件和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案件进行跟踪督办。为规范申请延期案件的操作流程,还制订了《南通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案件延期操作规范》,严格申请标准,合理确定延期期限,对处置情况描述不清、申请理由不充分、审批程序不规范以及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存在安全隐患的案件一律不予办理延期手续。

(三)强化督查考核,确保指令畅通执行有力

2009年南通市政府印发了《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办法》,每月对三区政府(管委会)、30个市级职能部门、5个相关责任单位进行考核、通报。2010年市委、市政府又把城市管理工作纳入了市级机关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和三区1100万元的城建资金拨付与奖励的考核内容。对案件处置情况进行月度考核,并及时向城管委领导和三区政府、市级机关各职能部门以及相关责任单位进行通报。为督促各相关单位进一步提高案件处置的工作效率,还联合市级机关作风建设督查办以及市纪委、监察局对重点单位接处案件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并及时通报,有效推动了疑难案件的处置。从今年开始起动了群众满意度调查,对群众举报的每一起案件完成质量进行回访,并将结果纳入到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

(四)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政府为民服务优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