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域发展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区域发展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范文1

一、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五大问题

(一)整体发展思路和路径有待厘清,发展模式有待转型

国内县域经济发达的浙江、苏南和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三种发展模式。浙江模式是通过市场化来促进工业化;苏南模式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珠三角则是主要依靠承接国外和香港产业转移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三种模式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本质上看,前两种模式走的是自主发展之路,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和核心竞争力,后一种模式则是依附性发展,容易遭受外部经济冲击,需要加快转型。

淮安等欠发达地区目前以承接东部或周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主要发展思路,走的是珠三角早期的依附性发展路径,虽然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很多县主要承接的是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化工、机械等用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是一些产能过剩产业,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而且所承接产业的规模和体量很有限,无法形成自身清晰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导向,工业化缺乏推手,需要加快转型。

(二)支撑性平台建设滞后,重园区建设轻专业市场体系建设

平台载体建设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各地都比较注重平台建设。但淮安等一些欠发达地区各区县在各种平台载体中并未明确哪些是要着力打造的支撑性平台,哪些属保障性平台。事实上,从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看,园区和专业市场体系是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撑性平台,其他平台都属保障性平台,要围绕和服务于这两大平台建设。

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它不仅是产品的生产基地和供给基地,还是产业集群、经济聚集的重要载体。专业市场及营销网络是原材料和产品供给与产品需求之间的桥梁。但从目前淮安等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情况看,各区县重园区建设轻专业市场体系建设。园区只是工业园区,功能单一,没有原材料、半成品、专业设备和成品专业市场做支撑,无法形成高度产业集群和发达的块状经济。

(三)区县园区产业定位不明确,区域间相互恶性竞争

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特色化发展非常明显,有的以纺织业为特色,有的以珍珠业、袜业为特色,有的以小商品产业著称。这种特色化发展避免了各地恶性竞争,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且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淮安等欠发达地区各区县园区只能依据资源和招商引资情况确定化工、机械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产业布局、发展定位同质化,产业链短而不全,“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格局还没有形成,导致招商变抢商,手段大多是提供竞相降低的廉价土地资源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园区带动成效不明显。

(四)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识和政策措施,但缺少相应平台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民间的张力得以释放是苏南模式和浙江模式的一大精髓。淮安等欠发达地区也很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出台了各种关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措施,但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缺少平台。更具体地说,园区是中大型企业创业平台,专业市场才是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创业平台。只有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市场体系解决了中小民营企业创业的平台问题,欠发达地区的县域民营经济才能大发展。

(五)地市和区县的职能、体制机制亟需厘清和明确

从实际情况看,淮安等欠发达地区地市与区县之间人事、财政等体制机制矛盾已成为县域开发区建设瓶颈,项目审批、土地、规划等管辖权限的制约,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可用财力紧张,融资渠道和手段缺乏使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加之土地指标较少,项目等地、等配套现象突出。地市级政府继续简政放权,保障区县园区用地需求是县域园区建设的保障。

二、应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一)承接发达地区县域发展模式转移,确定民营化发展思路和方向,实现以商带工

利用民营化和市场化推进工业化是浙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苏南发展模式的精髓。淮安等欠发达地区不仅要承接其产业转移,还要承接其发展模式的转移,要实施专业市场建设工程,建立起从原料到产品生产、销售的较为配套的、全方位开放的市场体系,走“建一方市场、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之路,实现以商带工,带动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获得市场的竞争优势。

(二)着力培养区县特色产业集群,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实现以工促工

学习浙江经验,发展块状经济。每个县重点围绕一个或几个优势产业形成从研发、 生产到物流、营销一个配套的产业体系, 形成“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布局, 避免各区县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共同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同时, 鼓励支持与发达地区“结对子”, 共建园区,借力发展。引导区县招商引资不仅要注重引资规模,更要注重引资背后的品牌、管理理念、技术平台、市场空间、环境保护、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培养和形成等。

(三)培育人才和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为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提供保障

浙江发展迅速就得益于庞大的营销人员及其营销网络,苏南地区则得益于庞大的技工人才队伍。要摆脱依附性发展,只有着力培养四支队伍,以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一支具有现代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的民营企业家队伍、一支掌握营销技巧和营销网络的营销人员队伍、一支具有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的政府管理人员队伍、一支庞大的掌握各种技能并具有技术革新能力的高级技工队伍。围绕专业市场建设实施民营经济发展三大工程,形成相对庞大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队伍。

(四)着力功能配套的平台载体建设,强力服务县域园区建设和专业市场建设

物流发展是专业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有形的和无形的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专业市场发展不起来,或者发达不起来。因此,要着力打造物流运输平台;大胆创新,打造金融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和信息服务平台等功能配套平台载体建设,强力服务县域园区建设和专业市场建设

(五)加强各级财政支持,继续简政放权,促进区县园区建设大发展

一是加大国家、省、 地市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 每年统筹安排资金用于促进县域基础设施、 园区开发和专业市场等建设。

二是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很多发达地区都减少了行政审批项目。比如凡是省授予市里的经济管理权限,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一律授予县(市、区)。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继续削减30%以上。

三是进一步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建议淮安等地原由市级备案的国内企业投资项目,全部委托项目所在地的县(市、区)备案。市属企业需核准或备案的项目可自行选择由市级或所在县(市、区)核准或备案。除国家、 省另有规定外,省以上审批、核准的项目,由县(市、区)直接上报,同时抄报市级备案。同时,建议总投资3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和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国家另有规定除外)、国省道施工许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下放到项目所在县(市、区)审批。原属市政府审批权限的具体建设项目供地(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方案), 由县(市)政府审批。

四是进一步简化证照办理手续。建议淮安等地,凡县(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符合市场主体登记条件的,在取得法定的企业登记前置审批文件前,可凭政府有关文件到工商部门办理筹建登记。

五是保障用地需求。 建议淮安等地,已列入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重点建设项目,经县(市、区)政府审核同意,可以使用增划的基本农田面积指标,按占用一般耕地报批。市政府根据省下达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 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农转用指标和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分解下达各县(市、区)政府,各地在安排年度计划指标时,应优先考虑试点镇、中心镇用地需要。

参考资料:

[1]徐小佶,韦信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宁夏将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面对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宁夏各高职院校如何围绕自治区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培养经济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如何前瞻性地构建适应宁夏地区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体系,对推动宁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十分必要。

一、宁夏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宁夏经济呈持续较快的发展态势,2010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90亿元,增长13%以上,人均生产总值25080亿元,增加3303亿元,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89万人,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9.4:49.0:41.6,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如表1、表2所示

宁夏“十二五”期间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在未来五年中,作为西部内陆省区,宁夏将继续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产业高端化、低碳化、高技术化、高效化为发展方向,加大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比重,提高优势特色农业的增加值,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推进与阿拉伯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把宁夏打造成为西部现代产业集聚区,向西开放内陆实验区。

二、宁夏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宁夏共有各类职业院校46所,高职院校8所,形成了以2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12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所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的办学体系。

各高职院校紧紧围绕自治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方向,针对少数民族区位优势调整优化教育专业结构,开设了回族商贸、数控机床、回族烹饪、现代物流、阿拉伯语等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特色专业100多个,在校生规模达到2.3万人。近三年,共向社会输送高职毕业生17905人,就业率达到93.8%。如表3所示。

下大力气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力地提升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针对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特点,改革用人制度,完善高职教育专、兼职教师聘用政策,聘请企事业单位经验丰富和实践经历的科技人员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做学生实训的“师傅”。目前,全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3%以上,“双师型”教师占40%以上。无论是学历层次还是专业技术职称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支持学校和企业、行业联合办学,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参与、利用企业的资金或技术人才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模式。各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和企业用工等方面与企业建立长期密切合作,推进了校际合作、校企共建、校企共赢,加快了共建实验实训基地的进程。相继与长城须崎、小巨人、共享集团、佳通轮胎、吴忠仪表、多维药业、星翰集团、蒙牛等区内外大型企业签定合作办学协议。有力地推进了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促进了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宁夏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由于历史、经济、环境、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特别是随着宁夏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高职教育作为宁夏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鄙视,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生源,制约高职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要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据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生家长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并没有得到全社会认同和支持,主要原因是家长认为职业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低一个档次,学生就业后收入和社会地位太低,只能做一线的技术工人,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二)高职院校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强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对教师队伍建设也有着特殊的要求。宁夏的高职院校多由原来的中专升格和合并而成,师资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市场急需的、专业性强的专业教师缺乏,教学任务繁重,也没有时间通过学习、深造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基础学科的师资过剩,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大部分教师都是从本科院校毕业后直接进校,从企业或社会其他行业引进的人才太少,一线的实践经验缺乏;高职院校中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大多为中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年龄老化问题已经开始有所改变,但是高级职称和高学历教师的比例过少,学历职称结构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师资紧缺,大部分教师忙于授课,没有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和企业挂职锻炼,缺乏高职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实践经验。

(三)高职院校布局失衡、不合理,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从地区布局上看,宁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高职院校地区分布极不合理,大多集中在首府银川,占宁夏高职院校的80%以上。宁南山区只有一所师范院校,严重影响了当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宁夏北部是我区工业发展的先行区,也是老工业基地,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然而,职业教育发展远不能满足当地用人需要。因此,大力发展和改善北部及宁南地区高职教育,是宁夏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四)高职教育直接服务宁夏区域经济的效果不明显

随着宁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今后急需现代农、林、牧、渔等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宁夏各高职院校开设的涉农专业较少,加之,在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于村镇,毕业后多数不愿回原地就业,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市场对现代涉农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五)高职教育的办学机制尚不完善,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高

高职教育应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因为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够,企业主动参与高职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不能有效地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学生接触社会、认识企业的机会过少,企业不能给学生提供亲自动手实践的平台,造成学生就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和胜任就业岗位。

三、宁夏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拓宽渠道,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

针对长期以来社会普遍对高职教育鄙视的现状,一方面要大力宣传高职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上形成人人重视和尊重高职教育、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应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经常组织一些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大赛,利用新闻媒体扩大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关注度。

(二)完善政策、创新机制,提高社会力量参与高职办学的积极性

创新和健全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机制,积极引导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兴办高职教育,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多层次、多形式发展高职教育的机制,充分依托、联合企业利用其生产和经营场地,使高职教育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让企业得到实惠,共同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加快高职教育发展、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教育教学经费投入的扶持政策,保障高职教育教学经费充足,使得越来越多的高职贫困学生享受到国家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在积极引导和解决学生充分就业的同时,创新机制,研究制定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办法,如建立自主创业基金等形式,帮助和解决高职学生自主创业资金短缺等问题。

(三)优化布局,突出特色,提升各类专业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

规模分散、办学成本大、结构布局不合理、办学特色不鲜明一直是影响和制约我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要拓宽高职教育的办学区域、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突出地域发展特色,推动高职教育走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的办学道路,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规范运行、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办学格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树立“专业品牌”意识,强化骨干专业,适度开发新专业,大力办好特色专业,增强专业针对性和实效性,将职业院校办成行业特色鲜明、社会信誉度高的职业院校。

(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步入生产、管理、经营一线的岗位工作,需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的指导和培训能力,应该是一个既具备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又具备相应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学校通过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为企业进行科研开发服务,创造条件并鼓励教师参评第二职称评定等途径,加强“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宁夏各高职院校教学骨干还是以有教学经验的专科和本科学历的中青年教师居多,高学历教师引进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各高职院校应根据每一个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院的教学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提高教师的学历,提高学院的竞争力。

目前,宁夏正处在结构大调整、产业大转移、经济大发展的时代。高职教育也要紧紧抓住这个大好时机,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宁夏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唐燕萍.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职教论坛,2000(12).

2.马树超.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08(1).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环渤海地区;区域发展

一、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概述

我国东部交通大通道北起哈尔滨、南至上海、贯通东北、环渤海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区,穿越黑、吉、辽、鲁、苏、浙、沪7个经济发达省市。跨海通道项目是东部陆海铁路大通道的重大组成部分。这条铁路线上的哈大铁路电气化、蓝烟铁路复线、胶新铁路、新长铁路已经建成,这使得渤海成为阻隔整个陆海铁路通道形成运输能力的最后环节。渤海跨海通道(图1)建成的话,向北连接东北铁路网,南部与沿海铁路直接衔接,成为一条连通东北、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圈的重要交通命脉。这条新的入关通道建成。将会开辟东北地区至山东省及东部沿海地区的最短路径。东北与华东之间的物资交流不经过京山、京沪线即可完成,比绕山海关缩短距离600到1800多公里,不但降低了运输费用,还节运营时间近20个小时。

早在1992年鲁东大学的柳新华等诸位学者就提出了该课题,受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1年以来,原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魏礼群、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人才法规组组长戴桂英、鲁东大学副校长柳新华等一批专家学者继续开展深层次研究,使该课题的研究参与者越来越多,研究的层次越来越深,研究的成果日趋成熟。课题组于2003年出版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2005年出版了《世界跨海通道比较研究》,2007年出版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其研究成果“烟大轮渡”也于2006年投人运营,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本文从跨海通道对环渤海区域发展助推角度探讨建设跨海通道的意义。

二、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优势。本文所研究的环渤海地区是指狭义上的三省两市。2009年环渤海地区土地面积5218.77万公顷。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4%,人1:12.5亿占全国的17.5%,国民生产总值76892亿元,占全国的31%,外商投资378亿元,占我国的51%,原油钢铁产量约占我国的40%,有157个不同的城市,其中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有13个,海岸线上分布着大小港口30多个,其中吞吐量过亿吨的有7个。环渤海经济圈是保证我国政治和经济稳定的核心地区,是三北地区发展的引擎,是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沿。

(二)环渤海周围省市的经济发展状况。1.东北辽宁经济概况。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提出给辽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2009年辽宁省国民生产总值11021.7亿元,位列全国第八;人均生产总值25.725元,位列全国第八。

2.天津、北京和河北省经济概况。2009年北京和天津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9006.2亿元和5018.3亿元,在全国的名次分别是十三和二十二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是56.044元和45.829元,分别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河北省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华北平原,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达省份。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13862.5亿元,位列全国第六。

三、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对环渤海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区域效应分析

(一)改善环渤海地区的交通状况,促进该地区交通经济带形成。哈大交通经济带以哈尔滨和大连两个城市为端点以大连、沈阳、长春和哈尔滨4个中心城市为主体,由铁路、公路、管道、航空和电信通信等交通通信网络相联结。以哈大铁路、102国道、202国道、沈大、哈大(高速)公路、庆铁—铁大输油管道和国家光缆干线为主动脉。哈大交通经济带处于第二阶段的末期。

(二)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首先,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预计投资近2000亿元,是我国三峡工程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工程,这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将直接大大带动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将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我国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李凤霞等应用乘数理论和投入产出方法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做了分析。

(三)有利于提高渤海海峡水上运输安全性。烟大滚装轮渡受气候影响较大,运力也有限,在恶劣气候环境中还存在着难以预料的重大事故隐患。要想确保这条繁忙的海上“黄金水道”交通安全,就必须尽早实施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这一工程。渤海海

峡烟大轮渡开通后业务十分繁忙。目前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渤海水域发生较大的海损事故就达180多起。因此。尽早实施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提高渤海海峡水上运输安全性的迫切需要。

(四)渤海跨海通道对旅游业的影响。渤海跨海通道的兴建对构筑沿海旅游大格局、开发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它把发达的辽东、胶东两大半岛连为一体,将构成独具特色的环渤海“珍珠项链”旅游热线。环型的路网新格局构筑环渤海湾旅游大格局,对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魏礼群,等,世界跨海通道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李凤霞,吴爱华,柳新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投资的经济贡献分析,公路,2007(6):118-121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离岸金融 金融自由化 人民币国际化 对策研究

引言

全球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转变,金融格局也需要调整。为了顺应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成立。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的重点。服务贸易型离岸金融业务可以先行先试,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可以在区内从事离岸金融业务。这种金融创新形式有望获得巨大发展,形成重要的国际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发展趋势,对金融市场的一种创新。离岸金融市场是向非居民投资者提供境外货币借贷与投资、国际贸易转账结算、外汇贵金属买卖、再保险服务、债券交易等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市场。离岸市场与国内市场隔离,隔离程度因采用的离岸市场模式不同而不同。离岸市场金融管理体制和税收制度不受业务开展国或货币发行国限制,高度自由。离岸金融业务的主要特点是信息比较充分,交易成本低,借贷利率市场化,资金进出自由顺畅。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缩小了各国金融市场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内金融资源的低成本高速度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金融国际化、一体化和自由化。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意义

(一)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离岸金融市场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因果。金融深化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反过来又能推动金融发展。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贸易国,但金融体制改革迟缓,已经成为阻碍经济深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仅有助于促进贸易活动,更能加速包括资本在内的各种要素的流动。发展国际贸易,需要大量的资金借贷、外汇买卖等交易。通过离岸金融平台,可以利用全供应链贸易融资、离岸船舶融资等多种融资工具,为国际贸易提供融资支持。上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是重点。不仅能够推动上海本地经贸发展,而且对于长三角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也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因此,自贸区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建设离岸金融市场,从根本上说是保障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需要。

(二)有利于稳步推进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

中国的金融体制需要进行渐进式改革,逐步实现金融自由化,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最终形成利率市场化、浮动汇率制、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流出入基本无限制的金融体系,使金融发挥高效的资源配置功能。在资本项目控制和外汇管制的前提下,以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作为金融开放实验场地,进行风险可控的实验,将取得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在岸金融市场,可以稳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减少金融体制改革的失误。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离岸金融产品创新以及国际金融准则的对接都可以在离岸金融市场上进行尝试和探索。发展离岸金融市场,也是中国满足发达国家的要求,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的表现。同时也为中国银行业提供一个缓冲期,中国银行业可以在缓冲器期内增加国际金融服务经验,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为最终开放金融市场奠定基础。

(三)有利于推动资本的国际化流动和优化配置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资本也要由在国内流动转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取得更大的比较优势,赚取更多的比较利润。离岸金融市场与在岸金融市场相比,制度约束更少,有助于逐利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低成本高效率配置。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离岸金融市场,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内地提供了一条合法渠道,国际资本可以离岸金融市场为跳板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庞大的国际化发展的企业需要大量资金,迫切要求母国银行能够提供及时、便捷的境外金融服务,包括境外融资、贸易结算、集团财务管理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机构网络还十分有限,我国商业银行向这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既可以降低这些企业的成本,又可以使我国商业银行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四) 有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受国内经济增长趋缓、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缓慢的制约,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困难不小。中国政局稳定,上海已有全球不少知名跨国银行入驻,自贸区政策优惠。开办离岸金融业务能使其较快地形成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主要条件

上海在政治经济条件、地理区位、政府政策等方面具备了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基础条件。在基本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只要妥善处理好各金融主体之间、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之间、信贷和融资之间、内生增长和出口创汇之间、股市运作和实体运营之间的关系,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区位优势就会转化为政策优势和投资优势。具体讲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经济环境稳定

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为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创造了先决条件。我国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先后加入了一些国际性和区域性的金融组织,与这些组织的合作与交流逐渐加强,与国外中央银行和其它金融组织的业务往来日益密切。

(二)上海经济金融实力雄厚

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所需具备的核心条件是强大的经济金融实力。上海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为目标,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增强。上海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新加坡和香港,跻身世界中等发达经济体之列。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上海金融市场主体完备,交易规模居于世界前列,集聚效应较强。上海建有证券、期货黄金、产权、外汇等交易所或交易中心,各类商业银行以及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信托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齐全,各种金融商品及衍生品的成交总额和规模连续大幅度增长,位于中国乃至世界前列。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的国有银行在国际业务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已经开发了全球授信业务、外保内贷业务、离岸出口押汇等多项离岸金融创新产品。

(三)上海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

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建立有形的离岸金融市场,集中发展离岸业务,有利于扩大业务规模,产生集聚效应,最大限度的防控离岸市场业务向在岸市场蔓延。上海地理位置、时差条件对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十分有利。从国内看,上海处于中国漫长海岸线的中心,世界运量最大河流长江的入海口,是南北经济、内外经济接轨的重要枢纽。上海港是中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港口。从上海在地球上所处位置来看,其处在太平洋西海岸,周围邻近的国际金融中心有东京、香港、新加坡等。与世界上大的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东京等开闭市时间能相互衔接。

(四)各级政府政策推动

上海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央政府的重大决策,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益一致。中央、上海市和浦东区三级政府形成联合推动力,大大加快了自贸区建设的步伐。自贸区建设的核心突破是政策法规和金融创新。中央政府不遗余力地排除政策法规障碍,地方政府也陆续制定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有力推动了离岸金融业务开展和离岸金融市场建设。

(五)上海金融通讯设施先进且中介体系完备

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有发达的通讯技术条件和完备的中介体系。上海金融业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通讯设备和技术,可满足离岸金融市场建设对通讯设施信息传递、数据处理和网络安全等的要求。目前上海金融市场已经形成完整的中介机构体系,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储备了大批能办理涉外业务的高级人才,能够满足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对策措施

离岸金融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要结合我国国情,不断地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离岸金融政策进行调整平衡,选择适当的离岸金融市场模式,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建立透明公正的监管体制,严密监控资本的流动,逐步放松管制。

(一)采用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模式

离岸金融市场模式有一体型、内外分离型和避税型三种模式。一个国家的离岸金融市场应该根据经济市场化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模式。目前我国经济还处于深化改革阶段,金融市场化还有进一步推进的空间,金融监管能力还不够强,对抗外来资本冲击的干预能力还比较弱。我国金融管制仍然比较严格,金融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外汇体制仍然实行结售汇制,资本项目也没有完全开放,汇率形成机制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因此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离岸金融市场建立离岸金融市场须持谨慎态度。上海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市场宜采用内外分离型模式,采用这种模式,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建立防火墙,既方便监管当局对离岸业务加以监控,又可在出现国际金融危机时,有效地加以阻挡,减少对国内的冲击。离岸金融业务的开展要循序渐进,风险可控。初期要对准入严格审批,以后逐渐放开。目前中资银行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分行经过批准,可以设立离岸业务部,申请离岸业务执照,开展离岸业务。银行离岸业务与在岸业务必须严格分离,为客户开立单独离岸账户,与在岸账户平行使用,相互独立。银行要建立离岸业务合规操作准则。

(二)逐步放松管制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离岸金融市场要考虑金融自由化的速度与次序,适时调整,逐步放松管制,建设成为全业务、多层次的离岸金融市场。放松管制的进程需要与国内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水平、监管部门监管能力的提高相适应,是渐进过程。管制放松包括:取消对非居民的外汇管制,实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对试验区内与境内区外之间的资金流动按“跨境”原则进行管理;利率完全市场化;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在坚持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8%基本要求前提下,银行离岸业务资本充足率要求可适度宽松;对离岸外汇存款和人民币存款,免交准备金,放松对离岸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和清偿力的要求。

(三)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初期的吸引力所在。立法机关应抓紧时间制定离岸税收法规,创造依法征税的环境。离岸业务的税种要少于在岸业务,税率要低于在岸业务。

(四)加强对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

自贸区离岸金融业务既要扩大规模,鼓励创新,又要加强监管。该市场的发展会影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的实施,对加强监管提出较高的要求。金融监管部门要建立成熟的调控机制,具备强大的市场干预能力。探索建立离岸业务负面清单,逐步建立以全面监测、现场检查和事后调查为主的监管体系。要加强对市场准入和业务的监督管理。只有获取离岸业务执照的银行才能开展此项业务,其他任何机构不得超范围经营。银行要对离岸业务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强化内部稽查。离岸业务的各项报表要根据规定向监管部门报送,以便监管部门监督执行各项管理规定的情况,掌握离岸业务的发展规模,确保积极稳妥地发展离岸业务。

参考文献:

1.连平.离岸金融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巴曙松,郭云钊.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左连村,王洪良.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理论与实践[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4.邬群华.我国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2.4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环境质量;现状;整治建议

一、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区域评价范围及评价时段

本工业区规划范围包含两部分:一是北部代家沟工业园,范围南起丹锡高速公路,北至海城河,西至北铁村村界,东到原牌楼镇镇界,规划面积16.86平方公里。二是南部海镁工业园和滑石工业园,范围北起大盘线,南至三角村、大旺村和黄堡村,东至通海产业大道,西至梨树村,规划面积24.04平方公里。

2.功能定位

2.1发展模式

以生态理念和共生思想指导工业区的建设,权衡工业区征地原则和山地地貌的多重特征,形成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工业区。

2.2产业定位

东北地区以菱镁矿和滑石矿产品开采和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

2.3园区定位

东北地区镁制品和滑石添加剂生产基地。

3.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分析

本次规划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期间,区域内所有监测点位TSP、PM10、PM2.5日均浓度监测结果均超出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的要求;规划区内环境空气质量受到矿山开发以粉尘为主的污染。收集2012年冬季海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数据,评价区域冬季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所有监测点位TSP均出现超标现象,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

3.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区域内拦河上游下房身断面出现石油类超标,拦河下游丹锡高速断面出现COD、氨氮、石油类、BOD超标,已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体水质标准要求。COD、氨氮、石油类、BOD超标主要是受当地生活污水直排和周边企业排水影响。

3.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评价结果表明,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Ⅲ类水质标准限值要求。

3.4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对规划矿区声环境监测可知,监测期间除东牌楼、杨家甸昼夜间超标外,各测点噪声值均能满足相应环境噪声标准限值要求,区域内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3.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各监测点位及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要求,说明规划区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引用参考文献中海城梨树村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Mg2+/Ca2+比例失调,这主要是受区域内镁矿粉尘污染的影响。

3.6生态环境现状

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发现区域生态环境在水平及垂直方向受人为扰动的程度都较重,区域的工矿景观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无论是斑块总面积还是斑块平均面积都较大,总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年来处于动态平衡当中,但局部生态环境处于一个遭受破坏的过程中。

二、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建议

1.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原则

1.1采用先进技术与装备,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禁止建设限制类和淘汰类产品、禁止使用限制类和淘汰类装备技术,以创建国家生态工业园为契机推进生态工业体系建设。

1.2努力提高区域工业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和中水回用水平,积极发展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减少废水污染物排放甚至实现采矿、加工过程生产污水的“零排放”;

1.3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积极能源高效利用新技术,切实采取节能措施降低规划能源消耗,落实污染减排措施,降低区域大气污染物浓度;

1.4强化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控,封闭规划区域内企业自备井,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远期实现红土岭水库供水为主、区域地下水备用的供水格局,保障供水安全;

2.规划目标建议

2.1产业规模用地调整

根据规划区域现有产业发展情况,结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绿色经济发展方案,评价建议将采矿用地规模控制在现有范围内,重点发展镁质高端耐火材料、镁质冶金功能渣系材料及熔剂、镁质化工材料、镁合金及深加工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制造;从而达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目标。

2.2区域总体布局建议

规划在牌楼镇区南侧布置海镁工业园和滑石产业园,其中南部工业园区东部依托现有下房身居住区和海镁生活区规划一处二类居住用地。该用地布局基本合理,居住区位于规划工业区东部,为常年主导风向的侧风向,一般不会受到工业区的影响,但规划居住用地西侧紧邻采矿用地,该采矿区域主要采用露天开采方案,露天开采过程中炸药爆破、汽车装卸与运输都将对居住区产生较大影响,其布局不尽合理。评价建议限制牌楼镇镇区居住区建设,设置区域卫生防护距离及采矿用地控制范围,以降低采矿、精深加工等工业项目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3规划区域生态廊道建设

由于区域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生态廊道要求能够逐步恢复区域动植物迁徙和传播的要求,并逐步提高区域的生态多样性。因此,评价建设生态廊道的宽度分区进行控制,海城河、炒铁河两岸设置150~300m廊道、其他水域廊道按60m控制,其它交通干线两侧廊道按30~60m控制。除规划设定的景观通道外,规划区还应重点建设丹锡高速生态廊道、区域南侧岔道沟生态廊道等生态廊道,从而促进区域水系、林地的有效结合,促进区域物种的沟通,维持生态多样性。

2.4区域地表水体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建议

(1)炒铁河综合整治

根据海城市水系环境功能区划,规划区域范围内地表水系主要为海城河以及其支流炒铁河,其中炒铁河为Ⅲ类水体。根据现状监测,目前尚未达到水体标准,主要影响因素为工矿企业、生活污染源等。

①对工矿企业污染源的整治

规划区域内现状所有废水排入炒铁河企业必须实现达标排放;依法关闭沿河两侧距河岸1km范围内所有非法排污企业。

②对生活污染源的整治

加快规划区域城市污水管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沿河集镇全部新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禁止沿岸城区和主要集镇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经处理后不达标排放;依法打击沿岸垃圾乱堆乱倒行为。

③对农业面源的污染整治

严格控制沿河两侧距河岸一公里范围内从事规模化养殖,现有企业需进行污水达标处理;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有机肥、复合肥;大力发展沼气事业,实行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2)区域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议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范文6

内容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区域的无形资产―区域智力资本,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区域智力资本的内涵、构成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对国内外区域智力资本研究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区域智力资本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区域智力资本 人力资本 结构资本 经济发展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德鲁克,1993)。智力资本作为最重要的知识资源,不仅是企业创造价值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且是影响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智力资本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已经由分析企业这一微观层面,逐步扩大到了分析中观和宏观层面,即研究区域智力资本或国家智力资本对区域或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识到区域的无形资源―智力资本,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区域智力资本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区域智力资本相对于其它促经济发展的有形资源而言(劳动、土地和实物形资本),它们之间本质的区别在于区域智力资本着重强调了区域内部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无形资源。对于区域智力资本概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

Bontis(2004)从价值观的角度,认为区域智力资本是个人、企业、研究机构、社区和区域多拥有的隐性价值,它们是当前和未来创造财富的源泉。Bontis将区域智力资本可以由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两部分构成;结构资本又可以分为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组织资本还可进一步分为创新资本和流程资本。但他并没有给出区域智力资本各构成要素的具体定义。与Bontis给出的界定不同,Andriessen etal(2005)从资源观的角度出发,认为区域智力资本是区域内可以利用的所有无形资源,它能够产生比较优势,通过整合可以创造未来的利益。他将区域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流程资本和市场资本,并给出了各构成要素的定义:人力资本指的是知识、教育和个人实现区域目标的能力,而教育是人力资本的基础;流程资本指的是人力资本以外的资源,它由硬件(技术、信息和通信系统等)、软件、数据库、实验室和组织结构等构成;市场资本指的是区域内的关系资本,它体现了一个地区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水平。国内学者李平(2007)和袁瑞萍等(2009)也对区域智力资本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进行了界定,但究其实质与国外学者现有的定义和分类差异不大。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区域智力资本内涵进行界定,尽管在界定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都强调了区域智力资本具有隐形价值和创造未来利益的特征。在智力资本构成要素上,学者们大都基于Edivinssion和Malone(1997)提出的智力资本导航仪模型,对区域智力资本进行二因素(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和三因素(人力资本、流程资本和市场资本)的划分,而对于各构成要素内涵的阐释还不够明确。

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是最早开始研究智力资本的。研究之初,学者们主要探索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结论证实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智力资本的重要性,一些学者开始将目光从微观层面的企业,转移到了研究区域这一中观层面中来,试图分析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从而为提高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建议。

Bontis(2002)是较早研究区域智力资本的学者之一,他在Edivinssion和Malone(1997)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修正了的区域智力资本导航仪模型(见图1)。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智力资本指数方法研究了阿拉伯地区智力资本发展情况。在分析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区域智力资本各构成要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还考虑了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经济的影响。人力资本在一个地区的知识财富积累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资本只有在流程资本发挥作用时,才会对经济产生促进作用。区域智力资本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间接地影响经济发展。

同年,Pulic(2002)把自己开发的智力资本增值系数法(VAICTM)(见图2)运用到了克罗地亚区域智力资本的研究中去。研究发现,克罗地亚21个地区的智力资本增值系数与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在Bontis和Pulic研究的基础上,Andriessen(2005)等运用多维价值测量理论,构建了智力资本监测器模型(见表1),以欧盟15个国家为例,首次较系统地分析了区域智力资本的情况。研究发现,如果将欧洲看作一个整体与美国和日本相比,欧洲的智力资本价值相对低于美国而稍微高于日本。

Schiuma(2008)从认知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知识树的智力资本模型(见图3),研究意大利地区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积极的相关关系。但区域智力资本各构成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各不相同。

从上述国外研究中不难发现,不同学者选取不同样本、运用不同的模型/方法探索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智力资本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促进作用,但区域智力资本及其构成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还存在较大差异,而研究中大都没有给出产生差异的原因。

(二)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国内智力资本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区域智力资本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研究成果有:一是构建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研究(李平,2006;陈钰芬,2006;刘晓宁,2006;赵海林,2008)。陈钰芬(2006)构建了区域智力资本测度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首次对全国31个省市地区智力资本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和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赵海林(2008)则从智力资本现状、投资预测及智力资本效果三维角度选择指标,以华东六省一市为分析样本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智力资本在区域间发展存在严重不均衡现象,并提出了促进区域间智力资本发展的建议。二是探索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王学军,陈武,2008;王孝斌,王学军,陈武,2009)。王孝斌、陈武等(2009)以2006年我国31个省市地区为研究样本,探索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并且区域智力资本每提高1%,GDP则提高0.815%,而区域人力资本、区域关系资本、区域结构资本和区域创新资本也都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它们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从国内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区域智力资本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构建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和探索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区域智力资本评价指标选取上,由于区域智力资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差异性,目前国内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中,研究结论显示不同地区的区域智力资本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而且智力资本及其构成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结论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测量方法、选取不同的指标和研究样本,对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展开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大都证明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区域智力资本及其构成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鉴于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对我国区域智力资本的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明确区域智力资本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国外学者对区域智力资本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存在诸多分歧,而国内学者往往照搬国外已有成果,没有从我国自身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出发对区域智力资本内涵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区域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上,还存在概念混淆的不足,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统一对区域智力资本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界定。

深层次地探索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尽管国内外研究大都证实了区域智力资本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不同地区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而且区域智力资本及其构成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国内外学者并没有进行深入讨论,所以探索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趋势。

加强区域智力资本管理理论研究。国内外学者侧重于对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研究,探索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而对区域智力资本管理的研究较少。区域智力资本的实证和规范研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区域智力资本的实证研究可以促进智力资本管理理论的形成,而区域智力资本理论又可以指导实证研究。所以,加强区域智力资本管理理论的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的又一方向。

重视区域智力资本的研究,明确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探索区域智力资本的哪个构成要素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分析造成区域智力资本各构成要素贡献度存在差异的因素有哪些等等。一方面可以促进区域智力资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我国区域智力资本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建议。理论的发展最终要指导实践,研究区域智力资本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平.区域智力资本: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2007(5)

2.袁瑞萍,吴祈宗,韦健.区域智力资本测评及管理模型研究[J].商业时代,2009(10)

3.李平.区域智力资本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选择[J].当代财经,2006(11)

4.陈钰芬.区域智力资本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研究,2006(2)

5.刘晓宁.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纵横,统计与决策,2006(9)

6.赵海林.区域智力资本的衡量及和谐发展[J].华东经济管理,2008(11)

7.王学军,陈武.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基于湖北省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