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扶贫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扶贫的重要性范文1
文化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关键一步。文化扶贫是指精神内涵、文化、思想观念上的“精准扶贫”。对贫困地区实行文化扶贫,是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最有效的方式。文化扶贫可以改变贫困人口的落后思想和传统观念,增强贫困人口对新事物的认知,帮助他们科学地看待事物的发展,抛弃传统思想观念带来的弊端,排除阻碍农村发展的文化因素。文化扶贫能够推进农民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进一步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抑制农村的不良习气和落后思想,有利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农村文化贫困的表现
造成我国农村文化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人口素质整体较差,生活方式较原始,价值观念落后等。
(一)人口素质整体较差
文化贫困是造成人口素质整体较差的主要原因,人口素质主要包括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等。文化的缺乏致使农村人口无法从知识中得到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贫困地区的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并不高,他们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如何通过劳动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而忽略了知识层面的摄入,忽视了文化对于发展的作用。同时,交通的不便、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落后等原因,也是造成农村人口素质整体较差的因素。
(二)生活方较原始
生活方式较原始,主要体现在生活方式落后,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无知。生活方式是体现文化含量的方面,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资料方面,也体现在精神生活资料上。缺乏文化素养的支撑,致使人们无法创造出先进的生活方式,也就无法推动农村的发展进步。
(三)价值观念落后
价值观念的落后是文化贫困的最深层表现,贫困地区的农民思想保守,缺乏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将自己的生存希望全部寄托于土地,安于现状,自给自足,缺乏扩大再生产的精神及应对天灾的能力。
三、怎样精准文化扶贫
文化扶贫是带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脱贫的必要步骤。要实现整个村落整体脱贫,必须提升全村人口的文化素养,加大其对教育的认可,从根本上解决思想贫困的问题,凝聚其力量,用科学的方法使贫困地区脱贫,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精准文化扶贫对象目标,转变农村传统观念
确定文化扶贫对象,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增强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政府根据不同农村的不同发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扶贫。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扶贫的力度应该越大;特别是经济困难的村,更要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的村,扶贫工作的侧重点,则需要更多地放在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转变农村传统观念,明确扶贫要先扶智的策略。经济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农民文化素质的发展成正比。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扶贫先扶智。提高农民的文化涵养,通过文化扶贫来带动经济脱贫。
(二)精准需求,增加基层设施资金投入
基层设施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表现途径,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的场所。增加农村文化基层设施的资金投入,是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首要步骤。要加快农村文化脱贫,就必须精准了解农民的需求,增加基层设施的资金投入,从各方面着手增加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同时,国家应制定关于农村文化扶贫的专项任务,由各地政府、乡镇贯彻实施,每年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投入文化扶贫的专项基金,并建设更多的教育学习场所,使农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同时,召集企业投资,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文化保障。
四、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精准扶贫视域下农村的文化扶贫战略是确保精准扶贫有效进行的第一步,是最终实现精准扶贫脱贫的必经之路。现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国家、政府和全社会人民的共同努力,实现我国农村脱贫致富的战略目标。
作者:曲彭 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燕华,党辉.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经济扶贫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乡镇文体设施建设 必要性 重要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b)-0218-01
新时期,山区乡镇文体设施建设的普及已迫切需要。文体设施是文体活动的物质载体,它包含文体活动的场所和用于开展文体活动的设备。它对丰富山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山区群众的综合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山区群众文体设施的投入逐步增加,山区乡镇文化站已经逐步上等级,文体设施缓慢地向着各个村级配备起来。村级文化广场向着高标准、高层次、多样化、综合性的方向发展,成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我省,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文化厅和计委制定的《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 《广东省山区文化建设工程》,同样把文体设施建设,特别是山区文体设施建设摆到了首要位置。那么如何把握机遇,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把山区乡镇文体设施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就成了山区乡镇群众十分关注,各级领导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1 当前山区乡镇文体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乡镇文体设施的建设需要一大笔资金的投入,对于贫困乡镇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发展山区文体事业,办好山区乡镇文体设施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体生活已是人们的精神粮食,农闲时间没有文体活动,人们会寻迷于赌博,甚至是聚众闹事,给社会稳定造成负面的影响。当然,开展文体活动要有个场所,文化广场是开展文体活动必不可少的阵地、配备文体设施是社会经济发展、人们身心健康、幸福指数提高的必需。
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正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快农业发展步伐,特别是加大扶贫的力度,帮助贫困山区尽快脱贫,这无疑为山区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扶贫生力军就是扶贫挂钩单位,以龙门县龙华镇的大坪村、长滩村和马嘶村为例。他们在扶贫单位的帮助下,分别建设起文化广场,使到群众有了文体活动的场所。值得一提的是龙华镇马嘶村,在带动村民种植准山搞活经济的同时,还为村民建设起4500平方的文化广场,篮球场,配备了一系列的运动器材。有了这些文体阵地和设施,人们早晚到球场打球的、来广场跳舞的、进行其他运动的男女老小都有。尤其是迅速兴起的广场舞,已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既增强了体质,又活跃了文化生活,并且减少了歪风邪气、聚众打牌赌博、聚众闹事的事情发生,社会公德、社会治安都得到好转,人们的集体观念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加快山区文体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对于提高山区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文化发展跟上时代步伐的标志。
2 当前山区乡镇文体设施建设必需从实际出发
山区乡镇文体设施建设必须要从山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既不能超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又不能搞一个模式。山区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群众居住分散,甚至单家独户,文体设施的建设必需就简为主,文化室和其他活动场点建设,要选择接近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方便群众活动为原则。在人口相对比较集中的自然村,可以以行政村为单位兴办文化室,使之成为群众乐于参加的文娱活动场所。也可以与邻近行政村共同联办文体活动场地。这样联办,首先有利于针对山区群众居住分散,文体活动以小型分散为主的特点,无论文艺活动,电影放映或体育类活动均在活动中心举行,便可以解决周围多个自然村群众的文化生活问题。其次也可以集中物力才力,资源共享,有利于开辟山区文化发展。有了这些场地,龙华镇文化站经常组织到沙迳广场举办文艺晚会、放电影、篮球比赛等项目。也给上级送戏下乡提供适合的场地和条件。一个广场就有邻近村、居委受益,可见联办也不失为一件好办法。按照山区的实际,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争取领导重视、挂钩单位扶持、广大村民的支持,山区乡镇文化设施建设将会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3 对建设山区乡镇文体设施应采取的对策
乡镇综合性文化站是国家设立的全民所有制基层文体事业机构,是进行思想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交流经济信息,开展文体活动的综合性事业单位,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乡镇文体设施建设必须审时度势,把握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文化的方针、政策、法规。在加强领导,增加投入,稳定队伍、改善设施,丰富内容等方面,下大功夫,加大力度,采取有效对策,加速乡镇文体设施建设。
首先,思想认识要到位,争取领导的重视。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文体建设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和乡镇公共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把文体设施建设经费纳入乡镇财经预算计划当中。只有提高认识,摆正位置,积极投入,加强建设,才能真正使文体事业与经济同步发展,文体建设才有保证。近年来,文体活动已引起上级领导的逐步重视,场地设施的建设已是基层工作的任务,各挂钩单位已多渠道扶持搞好村级的文化广场,配备所需设施,我县龙华镇已经有五个行政村,在挂钩单位帮扶下建设好文化广场并配备好设施,还有一个行政村正在建设中,可见全方位重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国家要对山区实行“文化扶贫”。发展山区的文化,主要靠山区本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改善内部环境,采取得力措施。但国家给予必要的“扶贫”支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是必要的。近年来,经济发展,省、市、县已有一定经济上的支持。村级的文化室已经全部普及,去年通过政府扶持的五个村级文化广场,篮球场也验收完毕。到目前为止,我县龙华镇有22个村居委,有文化广场和配备设施的一半还不到,国家的“文化扶贫”当然要扶起来为止。《广东规划纲要》提出的“十项工程”应该一项一项落实,推动山区乡镇大发展大繁荣。
最后,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强乡镇文体设施建设的后劲。在得到领导的重视,国家的扶持下,村居委的干部也要积极和重视起来,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场地的建设,要有足够的地方。场地是前提,建设是保证,这就需要我们村居委干部的共同努力,多渠道去筹集资金。有企业的争取企业的扶持,也可以争取经济雄厚的村民的支持。村民们也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该出钱时要出钱,该出地时要出地,该出力时要出力。共同把我们的文体设施建设好,我们只有把文体设施建设好,才可以保证我们群众的文体生活的开展。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造福子孙万代。
参考文献
[1] 广东文化强省建设(2012年4月)[Z].
经济扶贫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教育贫困;教育扶贫;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C91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引言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与该国的教育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在我国,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与东部地区的教育水平仍具有很大差距,教育人才短缺,教育贫困现象严重。西部地区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落后、政府教育资源支持不足、农业人口群体较为庞大等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育贫困”,进而加剧人才短缺,经济落后的现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西部地区发展落后的本质原因在于教育贫困。
一、教育贫困的概念
通常我们所指的贫困都用于形容物质资源的缺乏,生活的贫穷困苦。目前贫困内涵不断延伸深,不仅包括物质资源等经济领域的贫困,还可以形容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贫困现象。教育贫困作为其下位概念,指的是在教育中物质、精神两方面的匮乏总和,属于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三方面的交叉概念。
二、形成教育贫困状况的成因
1.经济投入不足
据相关统计显示,今年我国在教育经费上投入4%的目标,达历史最高,但相较于美国的7%、印度的5%仍具有一定距离。长久以来,我国一直存在教育经费投入较少,且分配不合理等现象。例如,资金在城乡分配上,往往更倾向于城市,致使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在教育层级的分配上,高等教育的投入日渐膨胀,基础教育的投入则日益减少;在不同学校的分配上,对重点或示范性学校的投资远远高于普通院校等。除财政经济投入不均外,家庭的经济匮乏也是教育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贫困的家庭中,收入极少,无法负担教育费用,经济条件与孩子的教育成为了矛盾双方,无法解决。
2.制度政策的偏向
教育教学资源的丰富主要依赖于制度分配,而在当今的教育制度和分配中,教育教学的物资提供,以及教师的政策方面均具有较为明显城市优先的现象。马晓河曾经指出,现如今的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占全国的80%,然而90%的学校都在城市之中。并且据相关研究统计显示,2015年社会教育投资总和为7900亿元左右,而农村分配仅为23%。这使城市教学水平日益提升,而农村只能凭借自身力量开展教学。
3.思想观念的偏差
在思想观念上的偏差主要体现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城市中心主义”的教育思想观念,各地“读书、教育无用论”的广泛传播。“城市中心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我国政府在城乡资源、资金等方面分配不均等情况的发生。例如,农村教育的课本编排、课程设置往往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农村学生对机、游乐园等极不熟悉,而他们所熟悉的田园、土地、庄稼却不存在于课本之中。同样的,这种课程编排对城市孩子来说就缺少了自然的味道。 另一方面,当前农村进城打工人员逐渐增多,孩子在家中读书,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欠缺,成绩差的则早早辍学;多数学生考上大学后,习惯了城市的繁华,无法再适应农村的生活,于是即使多数最终无法在城市立足,也选择留在城市找寻工作。
4.社会救助不力
国家和政府在社会救助中处于主体地位,当前我国有关部门将救助目标设定为保障贫困人群的生活需要,而对于其发展却没有明确的保障,只是通过资金或物质等进行维持性救助,对其能力的提高,以及受教育程度极少关注。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在新的扶贫战略中,加大教育扶贫的比重,有效提升人口素质,从根本上解决西部贫困现状。
三、当前国内教育扶贫现状与经验总结
1.国内教育扶贫现状
为解决我国西部地区贫困的现状,我国政府大力开展了扶贫工程,采用多种模式进行扶贫。例如输血式扶贫模式、移民式扶贫、劳务输出式扶贫。但上述扶贫模式都只是针对物质扶贫,在知识文化及思想观念上的投入较少,虽然开展了扫盲教育、女童教育、希望工程等教育扶贫模式,但面对庞大的文盲群体,这些教育扶贫措施显然是力不从心的,社会慈善行为终究无法代替政府行为。1995年开始,我国政府开展了“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这无疑是我国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教育扶贫不仅仅局限于资金、物资等的投入供给,提高教育扶贫的效益和质量才是其关键的问题。目前多数人将教育扶贫理解为物资供给,造成部分地区“等、靠、要”的现状,违背了教育扶贫的初始目的。除此之外,在教育扶贫过程中对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投入较少,救助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依旧存在,对农村人口的发展境遇关注较少。
2.国内教育扶贫经验与主要措施
(1)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当前,加大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是解决教育贫困的根本方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的进步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政府应制定完善的支持策略以及较为均衡的财政分配制度,加大对于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以此提高贫困地区整体教育设施及教育水平的提高。
(2)完善教育救助制度
教育救助通常是国家和各级政府作为救助的主体,但面对如此庞大的被救助人群,政府的力量远远不足。因此,在人员充足、经济落后的地区,民众共同参与救助已成为现实的需要。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社会表彰、政治及文化动员等方式,强调民众参与的重要性,号召民众积极参与救助工作,从而建立起政府、民间组织及民众共同组成的社会保障体系。
(3)要特别关注贫困地区教育人口的发展境遇
由于经济、地理等因素,我国贫困地区人口受教育机会少、障碍多。在税费改革后,取消教育集资,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负担,但却造成了较大的教育财政缺口。相关统计显示, 2015年我国约34%的县市, 学生人均公用费低于119元, 财政拨款低于10元,农村多数学生的学习场所为危房。因此,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要参照我国相关政策部署,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各级政府各司其职,加大教育扶贫的重视程度,并有意识的关注当前贫困地区教育现状、人口发展境遇,从而有效的、科学的改善贫困地区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人口素质的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经济扶贫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反贫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反贫困问题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贫困人口数量迅速减少,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开发式的扶贫手段也得到国际上的认可与赞扬。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突出的问题。本文主要以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的。
一、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1.贫困理论。世界上对于贫困问题研究的理论有很多,
1899年英国人朗特利第一次系统的提出了贫困的定义,他提出贫困是指总收入不能满足自身生存所需要的最低生活必需品,包括食物、房屋等。贫困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贫困不仅与经济相联系,而且与一定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条件相联系,而且与社会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以及人口素质等紧密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贫困定义发展到多方面的层次考虑。一种观点认为,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获得和其他的合法收入而不能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求(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1994年)。这一观点主要从经济角度,以人均收入作为衡量标准,这个标准既能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商品经济发达的程度,也可以反映个人贫富状况,国际上通常惯用人均国民收入这个指标来划分发达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再一种观点认为,贫困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们在长时期内无法获得足够的合法收入来维持一种生理上要求的、社会文化可接受的和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水准的状态(朱凤歧、高大虹等,1996年)。这一观点从时空角度认为“贫困”既是长期性的(时间特征),而且又与生存环境有关(空间特征),又从经济学角度认为“贫困”与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低下有关,当这两种水平低到不能维系“基本生活水准”时就属贫困;同时还从社会角度,把社会文化和生理的因素纳入了“贫困”定义之中。
2.反贫困理论。“反贫困”一词是由瓦岗·萨尔达尔提出的,目前,在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中反贫困定义有很多种解释,概括为以下几点:(1)poverty reduction,其含义是减少贫困,强调反贫困的过程性。(2)poverty alleviation,其含义为减轻、缓和贫困的手段。(3)support poverty,其含义是扶持贫困,简称扶贫,主要是从政策实践的角度研究和落实政府或民间的反贫困计划与项目。这在中国解决农村贫困的工作中得到广泛运用。(4)Poverty eradication,其含义为根除、消灭贫困,强调反贫困的目的性。以上几种概念不仅表达了人们对反贫困的不同理解,还表达了反贫困的阶段性和过程性。缓解致贫因素、减低贫困程度直至最终消除贫困,正好反映了人类社会贫困人口脱贫的逻辑顺序和渐进过程。
二、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发展历程
1.体制改革拉动扶贫时期(1978~1982)。1978年我国开始了划时代的改革,首先改革的是农村的土地制度,由原先的土地集体所有转变成,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时期,举国上下生产大发展,这一制度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农民脱贫的步伐,加上之后的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农产品价格改革等制度的变化,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的锐减达到历史上的最高,使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由先前的2.5亿降低到1.25亿。其次就是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国经济体制由原先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极大地调动了市场活力,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这一时期主要是制度的改革成为我国贫困人口数量的减少的主要原因。
2.政府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开发扶贫时期(1983~199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初见端倪,尤其是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明显。这一时候,政府开始有计划地,有针对性的对西部地区进行扶贫。政府成立专门的扶贫工作组,开展对全国贫困地区的考察。这一时期,我国扶贫开始进入新的阶段,成立专门的机构,开始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开发式的扶贫战略,制定了专门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策略,确定了扶贫县的标准。扶贫手段由原先的政府主导转变到政府引导,资金,科技,人才的引进,使得贫困问题进一步减缓。《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及其有关决定、方案的,标志着我国扶贫攻坚战役的打响
3.扶贫攻坚时期(1994~2000)。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异逐渐拉大。整体贫困人口的减少,贫困类型和成因也开始有了变化。这一时候,由于前期我国的扶贫战略的效果发挥,绝大多数人摆脱了贫困,但还是有一部分人仍处于贫困之中。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那里的自然环境的恶劣,很差的基础设施以及社会发展落后造成了积贫的局面。这时我国主要就是以开发式的方式对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进行扶贫,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由此拉开序幕。
4.新世纪的扶贫时期(2000年至今)。新世纪以来,我国在扶贫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扶贫的主要战略就是以促进贫苦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提升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来实现减轻贫困这一目标的。方式上有原先的“输血”转变成“造血”,竭力的增强贫困主体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变平均的发散使用资金到集中使用扶贫款项,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靠”、“等”、“拿”的思想,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自我生存能力等等。
三、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1)教育程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落后的基础设施等,严重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和广大人民受教育的程度。在实证研究中表明,越是受教育的程度高,反贫困几率就越大。文盲或半文盲就越不容易进行反贫困。(2)性别差异。由于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的年限普遍少于男性,女性的家庭地位不高,女性就业容易受到歧视等等都造成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陷入贫困的陷阱,也就是说女性的反贫困就越不容易。(3)家庭人口状况。由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要男性劳动力,地区耕地无法机械化生产且耕地少,所以家中的劳动力越多,就越不容易反贫困。当然人口过少,也无法完成农业生产,也是不容易反贫困。(4)技能培训情况。参加过技能培训的贫困人口更容易反贫困,他们通过培训,加强了自身的动手能力,提高了自我生存能力,有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而那些没有经过培训,家庭经济来源依靠单一的农业收入的农户,更容易陷入贫困中。(5)扶贫对象的反贫困更不容易。在国家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的时期中,国家为了更加直接的进行扶贫,将全国的贫困地区进行了细致的划分,确定了贫困县,贫困对象。而这些贫困对象在选择本就是那些极端贫困人口,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差,或者没有生存能力,国家对这些扶贫对象进行反贫困是极其困难的。
四、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对策思考
1.促进贫困人口的观念更新。我国西北地区的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带,高寒地带,这里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土地少,少数民族大多数聚集在这里,我国的贫困人口也主要是这些少数民族地区。这里的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极其落后,比如他们很少让女孩子读书,认为女孩子读书没有作用,这样就造成当地绝大多数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低,思维受到很大的限制。还有就是少数民族的居民的动手能力差,思想中就有一种懒汉思想,一直等着国家的救济,从来没有想过要自己创业,自己发展。
2.提高对农民的人力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是投资的产物,是通过对人的投资形成和逐步积累起来的。它表现为劳动者所具有和运用的科学文化知识、专门的职业技术知识、专门的职业技能、健康以及劳动者的地理分布等等。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教育投资,教育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所以,我国在西北地区的反贫困战略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加强西北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当地农民的教育水平。
3.转变扶贫战略,以参与式扶贫为主要反贫困模式。之前我国在西北地区的扶贫方式主要是以开发式的扶贫为主,但在近几十年的扶贫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最要的就是这种反贫困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缺乏贫困人口的主动参与,没有调动农民的自主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的积极性。在参与式的反贫困模式中,这种非常强调农民参与的重要性,强调尊重贫困人口的参与权利,尊重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积极性,主动性及首创性。使广大贫困人口的生存能力得到提高,参与的权利得到拓展。
4.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人口的身体素质状况直按关系着劳动力资源总量及其发展,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是提高人口的智力水平的基础。中央和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地区的医疗卫生和营养保健方面的事业发展。大力完善贫困地区的卫生设施建设,使广大贫困人口得到较好的医药保障。
5.加强宗教工作的引导作用。我们知道,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的缘故,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观念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新技术和新观念的引入,依靠强制或其他外力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观念的问题,但信仰在人们心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有时候其作用甚至要高于正式组织的作用。
6.要注重保护当地的环境。我国的开发式扶贫战略中只着眼于经济的短期增长,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当地政府为了短期的经济发展,对外引进的很多都是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对当地的环境,资源的破坏极其严重。虽然短期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就会造成当地的自然资源的破坏,结果就是贫困人口短期脱贫,最后又出现大量的返贫。所以在反贫困问题上,我们更应该注重环境的保护。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求我们不能因为眼前的解决了绝大多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就认为反贫困工作的结束。西部地区是中国贫困地区返贫率最高的,我们在反贫困战略上要时刻注意要因地制宜的去开展扶贫工作,注重保护广大贫困人口的权利与机会,逐步转变扶贫方式,使得广大贫困人口参与到扶贫战略中来,为我国反贫困工作能够取得更大成绩而做出努力。
参 考 文 献
[1]龚霄侠.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4)
[2]马明霞.西部民族地区贫困成因及其对策探析[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7(1):13
[3]胡苏云.中国农村人口医疗保障:穷人医疗干预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6(7)
经济扶贫的重要性范文5
扶贫资金是由国家设立的资金,其目的是扶持贫困地区,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财政在扶贫事业上的投入逐年扩大,扶贫事业相应取得了一些成效。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指出,今年要完成1 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扶贫任务仍然艰巨。由于扶贫资金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情况,关系到国家稳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扶贫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是必须注意的,由此,需要审计部门对扶贫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进行审计。
在我国以往进行的扶贫资金审计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对于绩效审计还进行地不够深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从依法治国的高度,首次将审计监督纳入了国家监督体系的范围,明确了国家审计的重要地位。此外,还提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这对扶贫资金的审计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扶贫资金作为公共资金,又关系到民生大计,实行审计全覆盖是必然趋势。
二、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现状
2013年12月28日,国家审计署了《审计署关于19个县2010年至2012年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结果》,这是国家审计署首次公布与扶贫资金相关的审计结果公告。该审计结果公告包括了对云南省等贫困省区的19个县财政扶贫资金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报告中对扶贫资金的使用基本情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发表了审计评价意见,并对审计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了陈述,这是目前关于扶贫资金审计国内最具权威的审计结果公告。通过对这19份审计结果公告的研读以及可获得的一些其他方面的资料,可以总结出目前扶贫资金审计的一些特点。
(一)时间维度:覆盖度不足,审计工作集中在事后绩效评价。
对于现有的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无论是审计署特派办组织的审计还是贫困地区地方审计机关对扶贫资金的审计,都集中于事后评价。绩效审计事后评价的重点集中在贫困人口的减少数、贫困发生率的变化、GDP的增长幅度、扶贫项目投入后基础设施如公路、供水供电设施的增加等。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有其中的原因的,对扶贫资金进行事后绩效评价,审计证据的获得比较容易,审计评价标准比较直观,审计工作的开展也相对简单且容易出成效。但对于扶贫资金的绩效审计,扶贫项目是如何立项的,扶贫资金是如何分配使用的,扶贫项目是如何开展的,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扶贫资金的绩效。仅仅关注事后绩效评价,使得审计的职能停留在监督评价的层面上,由于审计关口靠后,对于扶贫项目开展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做出相应的措施,无法及时止损。
(二)空间维度。
1.只对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进行绩效审计,未实现审计项目的全覆盖。
在扶贫资金审计实务中,审计机关往往只选择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进行绩效审计,对其他相对不那么重大的项目只进行财政收支审计或者干脆不进行审计。针对贫困地区的扶贫项目众多,贫困资金有的投入到建设项目,有的直接投入到贫困户中,扶贫资金的流向众多,审计资源与审计的需要之间存在矛盾,对于审计项目,未能实现全覆盖。随着国家对扶贫事业的重视,扶贫资金的总量和增量只会日益增加,扶贫资金涉及的扶贫项目范围也会越来越宽泛。由于扶贫资金的重要性及特殊性,扶贫资金审计全覆盖是大势所趋,是审计机关必须面对的一项长期任务。
2.重经济效益的评价,轻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评价。
扶贫项目一般周期比较长,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作。扶贫项目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关注短期的贫困人口人均GDP增加,而是提升贫困人口的生产能力,使贫困人口彻底脱贫,将返贫率降至最低。现阶段的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在对扶贫工作成效上的评价是比较片面的,主要集中在对经济效益的评价,如贫困地区GDP的增长情况、扶贫项目的经济效益如何等等,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鲜有关注。经济效益是直接效益,社会效与生态效益是间接效益,绩效指标的确定有难度,审计证据的获得也需要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目前的审计工作主要局限在对经济效益的评价上。
从审计全覆盖的角度,绩效审计不仅仅是对经济效益的评价,从扶贫项目的整个周期来看,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评价同样重要。社会效益涉及到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推广、生活质量、基础设施、生存环境等各个方面。在审计署公布的审计结果公告中,在基本情况和审计评价意见中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技术推广方面的情况有所提及,但基本是一笔带过,主要的问题还是集中在与经济效益直接相关的事项上。
3.重对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轻政策评价,未实现审计对象全覆盖。
目前对扶贫资金的绩效审计是“就事论事”型的审计,绩效审计的重点是扶贫资金运用地如何、扶贫项目的效益性该如何评价,审计重点并未覆盖到扶贫资金相关政策的绩效评价上来。实际上,扶贫政策是扶贫开发的行动指南,有了扶贫政策的指引,政府相关部门才能确定扶贫的对象、扶贫资金如何分配、设立什么扶贫项目;反之,若扶贫政策不明确、不完善、不可行,扶贫工作没有清晰的方向,精准扶贫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将绩效审计范围覆盖到政策绩效审计领域是极其必要的。
三、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全覆盖不足原因分析
(一)外部问题。
扶贫资金自身的特点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绩效审计的覆盖范围受到了限制。首先,扶贫资金分布在各个扶贫项目之中,扶贫项目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到以工代赈项目,种类非常多,对所有项目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绩效评价存在不小的难度;其次,扶贫资金是由财政部门下发的,涉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众多部门,从中央到省、市、县、村甚至到户,其中的管理环节众多,对扶贫资金进行全覆盖的绩效审计,会涉及到整个链条上的各个部门,工作量巨大,各个部门是否会配合审计人员的工作也是一大问题;最后,扶贫地区多处在高原、山区地带,交通不便,实施绩效审计工作需要大量走访、调查等等,开展审计工作难度很大,实现全覆盖需要克服的阻力较大。
(二)内部问题。
1.审计人员数量稀缺。
对扶贫资金进行全覆盖的绩效审计,对审计资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扶贫资金进行绩效审计,主力是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审计署对其进行人力资源上的补充。全覆盖的绩效审计要求能覆盖到所有扶贫资金涉及的方向,审计资金所到之处就要有相应的绩效审计。我国目前审计机关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全覆盖的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对当前的审计机关是不小的挑战。
2.审计资源质量欠缺。
全覆盖的扶贫资金绩效审计不仅对审计人员的数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更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审计人才。一方面,在专业素养上,现有的审计人员在知识结构上以财务审计和合规审计的知识储备为主,对于绩效审计的知识和经验有所欠缺,这使得全覆盖的绩效审计工作缺乏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在心理素质上,全覆盖的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深入到贫困地区,了解扶贫项目的最新情况,与当地的领导干部、贫困户进行走访调研。扶贫开发地区一般交通不够发达、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对审计人员的心理素质也是极大的考验。
四、改进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措施
(一)审计关口前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全覆盖审计。
扶贫项目有着“点多、面广、线长”及地处偏远的特点,扶贫资金又有总量大、实施周期长的特点。要及时整合审计资源,在扶贫项目设置之初以及扶贫资金运行之初就要开始对扶贫资金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将审计把控关口前移,促进审计的全覆盖。
对于扶贫资金的绩效审计,事后审计目前还是占主导地位。这是由于对资金使用绩效进行事后评价的审计证据比较易于获得,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难度相对不大。但是,事后审计对于优化扶贫资金的使用绩效的作用微乎其微,关键还是要靠事前和事中的有效监督。审计机关需要统筹安排审计力量,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努力实现对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全覆盖,将审计范围扩展到扶贫资金运行的全过程。
对于扶贫资金的审计,应当做好跟踪审计,关注扶贫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通过走访调研群众等方式详细了解情况,认真审查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的落实、脱贫的成效,对精准扶贫的程度进行监督评价。
(二)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建立全方位的绩效评价标准。
审计全覆盖的理念要求审计要全方位、多角度。在对财政扶贫资金进行绩效审计时,不仅关注经济效益,同时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设立扶贫资金的目标是促进贫困地区生产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增强。扶贫资金的绩效需要看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不能局限于眼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同样重要。在进行扶贫项目的同时,也要关注当地的生态环境是否遭到了破坏,是否有以牺牲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短暂的经济利益的现象。此外,对贫困人口不仅仅是要关注人均产值提高了多少,更要关注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是否增强,这好比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从长远角度来看,贫困人口是否能真正脱贫,何时能做到脱贫后不返贫。
(三)关注政策绩效,实现审计内容全覆盖。
只有对扶贫政策、资金、项目的绩效都给予关注才是全覆盖的审计。目前的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是以资金绩效和项目绩效为主,对政策绩效没有太多的关注。扶贫资金相关政策与资金和项目相比更加宏观,体现了扶贫资金应该向哪个方向流动、扶贫项目应该如何开展的大方向。
扶贫政策的效益直接关系到扶贫开发事业的绩效,扶贫政策的制定关系到是否能精确瞄准贫困人口,是否能科学设立扶贫项目,扶贫政策的遵循关系到是否能合理指导扶贫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审计人员在审计政策绩效中应当关注政策的制定是否完整、科学,政策是否得到良好的遵循,是否发挥其作用,产生的效益与预期是否相符。
(四)优化审计资源,助力全覆盖的绩效审计。
首先,全覆盖的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对审计资源的要求较高,而有限的审计资源与巨大的审计工作量之间的矛盾是各级审计机关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解决此矛盾,可以多方合作机制,加强审计署与地方审计机关的合作、审计机关与财政部门的合作,多方合作、优势互补,弥补地方审计机关在审计资源上的不足。
其次,应着力提高地方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的绩效审计业务能力,提升现有审计团队的审计素养。由于绩效审计是目前扶贫资金审计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应当对审计人员进行绩效审计知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课程,尽快使审计人员跟上绩效审计的工作要求。除了专业素养外,审计人员还需要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精神力量,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职业精神,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在现有的审计力量之外,审计机关还可以选择购买较高质量的社会审计服务,便于现有审计资源的配置。审计机关可以通过招标、选聘等方式,考察社会审计组织以及社会审计人员的素养,聘请一些优秀的社会审计人员,形成对现有审计力量的补充。
地方审计机关人员、审计署审计人员、社会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要注意彼此的沟通和信息共享,发挥各自的长处,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全覆盖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善平.财政扶贫资金审计监管的“无影灯效应”改进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89-95.
[2]寇永红.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J].审计研究,2014,(4):19-22.
[3]刘锡平.国家扶贫资金审计全覆盖的实现路径研究[J].审计月刊,2014,(3):11-12.
[4]蔡春.关于全面推进我国绩效审计创新发展的十大思考[J].审计研究,2011,(4):32-38.
经济扶贫的重要性范文6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消息,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首份政务微博年度报告正式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新浪微博共同中国首份政务微博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0月底,政务微博总数接近27万,政务微博已全面覆盖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华东、华南、华北等区域政务微博开通情况好于中西部地区。北京、广东、江苏等经济较发达的省份政务微博开通情况在全国居前列。《2011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白皮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些政策、措施、行动和取得的成效,同时介绍了“十二五”期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经确定的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已经确定的政策措施。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发表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近10年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取得的进展。白皮书分为前言、扶贫开发的政策和实施、扶贫开发的成就、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国际合作、结束语等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蓝皮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经济蓝皮书》。根据预测,2012年中国GDP的增长率在8.9%左右,而CPI将上涨4.6%,抑制通货膨胀仍是2012年中国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部公布《关于做好2012年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做好2012年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工作的通知》。2012年内地有63所高校将通过免试的方式,招收香港学生。依照教育部的要求,凡是具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者,只要是2012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应届生,或是2012年香港高级程度会考应届生,且愿意按照内地高校要求完成相应学制学习的考生均可报名。香港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需填报志愿,每位考生可在内地63所对港免试招生高校中,填报4所学校志愿,每所学校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
香港金融发展指数首冠全球
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表的金融发展指数显示,香港取得5.16分(7分为满分),排名由2010年的第4位跃升至首位,这是香港首次排名榜首。中国内地排名从第22位上升至第19位。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对全球60个领先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作出排名,并分析有助于经济增长的金融体系发展推动力。
14个台湾品牌获认中国驰名商标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公布新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名录显示,来自台湾地区的金门高梁酒、旺旺、自然美、名典、宏ACER、BenQ、哥弟GIRDEAR、统一、捷安特、正新、慈济、宝岛眼镜、美利达、克丽缇娜14个台湾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1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揭晓
由旺旺中时集团旗下《旺报》和《厦门商报》、新浪网联合主办,经过近一个月的网络票选,“2011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揭晓,“微”字以40多万票当选年度汉字。推荐理由为:2011年在海峡两岸历史上的重要性,体现在一些微小的人事物上;在两岸关系方面,一些微小障碍会令协商步伐放慢,但社会仍然不断进步;许多人还会联想到风靡两岸的“微网志”、“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