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的原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发展的原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发展的原则

区域发展的原则范文1

城市边缘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模式都是通过盘活土地资源,赋予土地资本属性来进行的,通过对国内相关的案例进行研究和归纳,大致有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一)“确权赋能”的成都模式

成都市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方面,确定了“确权赋能”的改革思路。将宪法规定的农村各种产权通过权证的形式确定到户,使之成为农民法定的资产,并赋予可流转的、市场化的资本禀赋。在耕地保护上,市县两级财政设立耕地保护基金,按照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设立不同保护标准,扣除土地流转担保金和农业保险后,存在农民“耕保卡”,也可根据本人意愿,选择将耕保补贴转到养老保险卡,抵扣保险费。“耕保卡”上的金额,须农民到一定年限,经耕地保护协会确认承包地没有遭受破坏,方可一次性领取耕保补贴,否则将予以扣除。成都的“确权赋能”,实质是土地流转体制建立之前的一种必须且有效的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在“确权赋能”基础上的土地流转,符合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的要求,有利于结合区域实际落实土地承包权登记制度。但是,这种“确权赋能”建立在县市两级财政负担基础上,过分的依赖于公共财政支持,而对社会资本的利用不足,改革的成本较高。

(二)“地票交易”的重庆模式

地票是目前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的主要交易类型,它来源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买卖地票就是买卖城市建设用地的指标。通过将农村宅基地、农村公共设施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在重庆市域内耕地不减的情况下,会产生新的建设用地指标。这些指标通过地票的形式交易。地票制度没有触及耕地保护的红线,解决了城市建设用地的市场调剂问题,促进城市资本进入。但作为一种权利票证,买到地票不意味着能够稳定获得土地,需要寻找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要求、未被国家征收且符合市场需求的地块。因此前期交易环节存在风险,具体实施规则和操作性仍待实践检验和完善。

(三)“宅基地换房”的天津模式

天津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围绕破解土地和资金双重约束的难题,推出以“宅基地换房”为标志的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办法,即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城市建设用地增加量要和农民到城里定居挂钩,从而探索出大城市近郊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径。天津模式有利于土地相对集中和资本积累,统一的规划也确保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起点和建设水平相对较高。但由于我国土地尚缺市场定价要素,征地主要由地方政府定价,农民缺乏充分定价权,政府、集体、开发商和农民的利益分配和土地收益分享非常复杂,土地流转后很难确保集中居住的农民充分就业,背负很大的“失地又失业”风险。

(四)“城中村”改造的合肥模式

合肥通过“三转、三安置、一纳入”等措施对市区250个城中村进行改造。改造的基本步骤包括摸底测量、制定改造办法、寻找开发伙伴、编制改造规划等,改造后,城中村的村民户籍从农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农民统一纳入城市社会保障,村民委员会改变为居民委员会,实现城市社区管理。合肥的城中村改造因为涉及拆迁补偿、村民就业、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需要的资金巨大,尚未真正形成有效的建设投资渠道,制约了其城市化向纵深发展。

(五)“两分两换”的嘉兴模式

嘉兴模式试图让农民的宅基地通过置换,以永久性物权的形式给予认可和确定,从而让土地和房产成为嘉兴农民的一种资产,而不是束缚流动的包袱。它采取“两分两换”的方式,即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在依法、自愿的基础上,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嘉兴模式的突出优势在于它把宅基地换房和土地经营权换社保结合起来,很好的弥补了仅仅依靠宅基地换房带来的局限,为农村人口的转移提供了可靠保障。但是,“两分两换”方式中,土地经营权换取社会保障的基本条件是地方政府具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农民所获得的预期收益的稳定性取决于政府的执行力度和相关的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农民转为市民后在就业竞争中的竞争力强弱。在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不到位的情况下,会给社会稳定造成隐患。

二、城市边缘区城乡一体化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土地收益分配与农民权益保护

如何科学合理的量化农村建设用地的价格,明确农民的话语权,探索和完善土地定价机制,充分发挥土地要素功能,是需要长期探索的难题。宅基地集中过程中的土地集约使用收益如何分配,土地流转后,集中居住的农民怎么就业,承包权换取社保的标准制定和如何实施等都是涉及农民长远利益的难题。现阶段,农地流转有形市场、土地流转交易规则和土地流转纠纷解决等交易平台尚未完善,导致操作不规范和利益纠纷时有发生,造成不仅仅是农民,而且包括土地购买方的担忧和纠纷。

(二)资本保障机制

一体化建设的核心难题是资本瓶颈。通过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可以节省出部分建设用地,以招拍挂的方式进入土地市场,能够有效的弥补城镇建设缺口,基本保证了资金预算的平衡。但这种资金循环过程中,如何搭建有效的融资平台,如何有效监管资金使用的环节,如何确保避免资金循环过程中的寻租行为和利益输送,是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农村市场经济主体的培育

三农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需要通过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中找到破解难题的钥匙,当前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农村市场经济主体缺位问题,如何将农民培育成新型的市场主体,解决农村市场经济组织的不合理结构和规模,完善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四)组织保障机制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组织保证需要从组织发动、中介联系和村民自治等各环节介入。如何强化基层政府的指导以确保新社区的科学规划和快速实施,如何完善村民治理与协商机制问题以确保农民的核心利益,如何建立专业性的中介组织推动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和规模化经营。城市化过程中的财政管理制度、转移支付、收入激励等支持制度,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户籍制度一体化改革,农村产业化过程中的产业引导和准入,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规划和环评建设部门的指导协调,这些都是农村空间再造的重要影响因素。

(五)空间集聚带来的社会形态变化

从分散的居住方式转变为集中的居住方式后,农舍变成连片住宅,零散村落变成集中社区,农村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社会的组织形态和生活形态相应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农村公共服务组织和服务体系,对于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带来新的变化。对于农民的思想和素质更是带来新的变化。如何预见这些变化的发生,为农村新空间的集聚做好规划和预案设计,为农村社会的转型提供更好的基础性条件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

(六)农村产业支撑体系的构建

实现了居住集中后,如何确保农民的收入稳步提高,避免住楼致贫现象的发生,推动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根本的保障就是构建产业支撑体系。如何探索在城市郊区发展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如何推进乡镇工业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如何发展郊区型服务产业,如何改善农村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强化生产要素流动,推动“中心地”的培植和功能强化,这些都是城镇建成后长期要做的工作。

三、城市边缘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核心思路:以城市化推进一体化进程

城市边缘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要实现农村城市化,理想的道路和改革代价,其实质就是将农民的村镇房屋商品化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转入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体现农民财产权的真正价值,打通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通道,重构农村市场经济的体系。通过制度建设和权利诉求的转换,通过法律完善重新界定农村土地使用权和农民住房的商品化权利,通过具体的行政法规或限定条件分期、分区域、分重点地实现商品化,农村改革的“开权”之策,是中国继“均田”、“免赋”之后更重要的新的改革重点。“开权”的改革举措是较“均田”、“免赋”更大的农业政策的调整,是联通城市资本、金融资本与农民资产的核心纽带,是市场化的资本流动的基础。

(二)主要目标:实现农村生活形态的变化

城乡一体化的根本目标在于全面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因此,农村城镇化应以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农民福利为行动指南。农村城镇化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国民生活形态的重大转变,其中人口身份的转变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关键的转变在于人口素质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逐步推进城乡居住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基础上,更具历史意义的是加快农村社会组织的变革和农民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将农民生活转变为市民生活。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改造成有文化、有技能、有思想的新型农业工作者。

(三)产业保障:转换农业生产方式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在于产业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产业支撑。为切实实现这一保障,必须对现有的农村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实现农村产业组织的变革,将数千年延续的分散、落后、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方式,改造成与工业化、信息化相适应的,集中的,具有规模效益和科技含量的新型产业组织方式。在第一产业,实现以设施农业和科技农业为代表的园区农业组织模式,实现土地规模利用和高效产出。在第二产业,乡村工业集中于工业和科技园区,实现工业的规模集聚和科学分类,彻底改变传统乡镇工业高能耗、高污染的状况。在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城市近郊的区位、资源和生态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和其它特色服务业。

四、推进城市边缘区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确保政府和村民利益诉求的一致性

在新阶段,农村改革已经由农村内部利益关系的调整,转向工农、城乡,以及国民经济部门之间利益格局的调整。为确保城乡一体化的有效推进,有必要继续强化村民治理与协商体制建设。在保证乡村自治的前提下,探索和完善农村重大决策的表决机制和农民反馈机制,合理划分基层政府、村级组织和农户个体之间的权责利和利益分配关系。对于涉及农民重大利益的问题,要加强对农户的组织、宣传和引导,强化活动的严肃性和过程的程序性,扎实改进工作流程,强化宣传和发动,将农民的要求收集充分,对重大关切进行密切磋商,将不安定的隐患消弭事前。

(二)稳步推进边缘区经济社会治理结构的变化

因势利导地发展培育农村各类组织对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十分重要。要以主体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组织的活力,推进传统农民向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转变;以结构创新推动农村各类组织的功能,改变传统的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模式,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新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规模创新推动农村各类组织的效率,改善现有组织的集中程度,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组织的规模化运营;以治理创新推动新型组织的发育,使乡镇政府由行政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村级事务管理服务职能与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分离,逐步推动村级事务管理向城镇社区管理转变。

(三)积极探索农村城市化的开发模式

我国现有的城镇化开发都是以政府主导下的开发公司方式进行。但开发公司的组建形式不同,有的是基层直接组建,有的是采取合建。为提高建设效率,加强开发过程的监控,需要完善开发程序,依法成立高级别的专项开发机构,分离政府和开发公司的利益关系。政府的投入不是以财政资助资金而是以金融资本进入开发过程。对于成本和利润核算等,政府要加强全程监管,严格控制成本和开发公司的利润率,开发完成后,将管理权及时交还给基层和社区,实现建管分离。

(四)推进城市化的产业支撑体系建设

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证。要紧密围绕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确定的方向,按照土地集约、效益优化、高质高效的基本原则,围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科技设施农业、乡镇新型服务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等发展重点,引进和储备一批与区县可使用土地相适应的发展项目。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协调推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多形式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耕地向集团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通过设立和引进股权投资基金,支持重建城乡基础设施、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加快服务业发展,迅速提升农村综合经济实力。

(五)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配套措施建设

在财政税收政策上,适当下放权限,扩大区县自主备案审批的额度,加大对财政较弱区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区县财政收入超收激励机制。在就业政策上,大力开展农民就业培训,实行企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制度。在户籍管理上,准许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民工本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将常住户口迁入现住地。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让农民持股进城。在社会保障政策上,加快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社会管理政策上,分离村级事务管理服务职能与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推动村级事务管理向城镇社区管理转变。

区域发展的原则范文2

关键词: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运行机制

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就是各地区的教育交往日趋密切、相互依赖并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区域教育持续发展的过程。构建区域教育协同运行机制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体系和制度设计明确区域教育发展的运行方式,从而实现教育的协同发展,进而实现区域的协同发展。当前,京津冀区域发展备受关注,各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比较优势。探索三地教育协同发展的原则和运行机制,既可以合理疏解首都教育资源,又可以优化教育资源整体配置效益,将京津冀区域教育做大、做强、做活,这是区域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选择。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共同原则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互补共赢原则。京津冀三地发展定位各有特点,有各自的经济增长极。北京是一个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领域为代表;天津是北方传统的工业城市,以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等为代表;河北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较高,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较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同,对人才结构需求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比较优势开展教育协作,解决各地教育的瓶颈问题,实现共赢。

二是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推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区域教育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内人才资源有序流动。区域教育发展要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同时确保各地教育发展权利得到尊重。因此,受到损失的利益群体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偿,以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

三是坚持广泛参与原则。统筹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但是除了政府之外,学校、协会等各种利益相关的社会团体也应加入进来。只有广泛的参与,才能协调好各方利益,减少合作中的阻力,充分调动其教育协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坚持可操作性原则。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才能确保其发挥作用。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必然涉及到一些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调整。区域教育资源调配的过程中,部分物力、财力资源是容易调配的,一些制度障碍是可以突破的,但是涉及到人的教师资源却不易调配。要充分考虑到人力资源的生活等一系列问题,协同地考虑协调机制的可操作性。

2.不同原则

高等教育方面:坚持与产业布局相协调原则。按照产业集群发展与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相对接的方式,在明确三地产业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将相应的院校、专业、学科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伴随着首都部分产业的疏解,相应地进行首都高等教育资源的疏解,优化北京市和天津市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扩大河北省的高等教育资源规模,着力提升河北省的高等教育水平,形成京津冀三地部属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合作发展的新局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市属(省属)高等教育资源(或要素),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继续教育资源、成人高等教育资源等在三地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职业教育方面:坚持与就业布局相协调原则。以就业为导向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应是新时期指导三地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则。国家应根据三地人口的就业规划与布局调整,指导三地对职业教育资源布局进行相应的调整,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与产业发展、就业市场和劳动者素质相对接。打破只在省域范围内建设独立体系的做法,在京津冀范围内,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设跨行政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就业市场与相应素质的劳动力对接,既满足京津高新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又满足河北城镇中小企业对相应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基础教育方面:坚持与人口布局相协调原则。基础教育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因此基础教育应与当地适龄人口接受教育的需求相对接。基础教育布局需要跟随并适应人口布局变化,同时也能巩固和稳定人口的合理布局。国家应在调整三地人口合理布局的过程中,联合开展教师培养培训、校长交流培训、课程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合作等,大力提升河北省的基础教育质量,促进三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使更多适龄人口在当地可以就近接受优质基础教育,减少跨区域流动。在三地人口的布局调整过程中,首都基础教育资源应当随着人口流动进行合理调节,同时以自身的合理布局巩固和稳定合理的人口布局。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1.运用多层次的行政机制,引领区域教育发展

探索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路径,应建立起更高层次的合作磋商协调机制,打破地区政府的行政阻隔,形成各地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作模式。行政机制纵向上可以分为三级行政领导,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主要包括决策、协调和执行等三个层级。“决策层”为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参与的京津冀地区教育领导座谈会,主要任务是决定京津冀教育合作的原则、方向、目标与重点等重大问题,审议并决定区域教育发展重大事项,是最高层次的协作机制,利用中央的行政手段协调并引导各个城市形成各自明确的发展战略定位,从而形成区域发展梯度,便于开展分工协作。“协调层”为中央政府指导、地方政府主导的京津冀地区教育协同发展联席会议,由地方自主协调推进京津冀区域各级各类教育重大合作事宜,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等,合理调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执行层”是地方政府主导、中央政府监督下的具体推动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工作的执行部门,承担三地联席的办公室职责并检查督促各种教育协作计划的落实情况,合理调控参与协同发展的教育机构的数量与组织的规模,提升协同发展的规模效益,防止合作泛化滥化。

2.运用严格的约束机制,保障区域教育发展

制度是约束社会群体遵循某种规范的行为准则。国家或区域制度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制度供给不足是造成京津冀区域教育协同发展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坚持政策引领,做好京津冀区域教育的“一个规划和三个计划”,即“京津冀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包括合作的指导思想、合作的内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组织架构、相关配套政策等,这是保证区域教育合作能够启动并得到实质性推进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依据和保障;实施“京津冀高等教育强区计划”,为区域发展提供战略规划建议、决策论证咨询意见,提供高新技术成果和高水平人力资源,提高区域内高校自身能力建设;实施“京津冀职业教育联盟计划”,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在联合招生、联合培训、就业指导、利益适当补偿等政策方面有所设计;实施“京津冀基础教育互动计划”,依托当地基础教育开展优质资源建设、交流和发展,重点向环京津贫困带和生态资源提供地开展基础教育扶助计划。

3.运用灵活的市场机制,推动区域教育发展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使区域由行政主导型转为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并重的发展模式。首先,从中央一级指导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财税体制改革,杜绝“分灶吃饭”;尊重市场规律,在区域内形成产业发展聚集区和发展带。在这种发展模式下,注重教育创新和发展方式的转型。例如:与重点开发区相呼应,着力提升一批大学的创新服务能力;与新兴产业发展相配合,加强高校对高新产业的支撑力度;与区域产业带布局相融合,科学规划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网络建设;与支柱产业发展相配合,实现职教集团资源与其联动发展。从而“使办学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而转,适应社会和市场而变”[1]。其次,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三地教育资源配置中的调控作用,促进三地资源要素自由平等流动。政府运用“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方式,指导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承担着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区域内充分调动市场对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发挥学校的自主性,相信和依靠社会力量,把政府不当为、无力为的事情交给社会和学校办,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教育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鼓励民间自发的教育跨区域协作行为,激发教育的活力和创新力。发挥政府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市场资源配置作用、非营利组织的沟通交流作用、专家学者的参谋咨询作用、引导公众参与发挥教育协同合作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化解政府间合作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4.运用开放的共享机制,协调区域教育发展

构建具有权威性和执行力的中央政府利益补偿和分享机制。建立平衡不同地区利益的区域一体化利益补偿和分享机制是区域协同持续发展的关键,利用中央政府权威推动教育的层次和专业结构优化将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转移。例如: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和税收转移机制,对环京津贫困带实现经济补偿;提高首都高校办学层次、限制招生规模,使中低层次、超规模生源向周边地区扩散;盘活廊坊大学城,促进边界教育资源融合,建立京津冀教育合作特区;实现跨地区组团发展,对口支援,使适龄学童留在当地学习等。同时,优先向具有一定地缘优势的地区开放资源共享。推进区域教育资源互通互联,完善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区域公共教育服务共建、共享。开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教育”,推广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观念,强化区域公民生态发展意识。

5.运用渐进的扩展机制,完善区域教育发展

京津冀区域教育协作应遵循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的路径,逐步开展合作。首先,逐步扩展教育资源的协同范围。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带―“京-廊-津-海”走廊,率先打造跨地区复合廊道―“京-津-廊”教育发展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跨区域高校产学研合作,提高高校高新技术成果可产业化水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其次,结合河北省下辖市的产业经济发展状况及已有的职业教育实习基地状况,在城镇密集地区加强职业教育协作,加速县域特色产业聚集,推进职业教育和中小城市发展的双赢。再次,以京津冀北部的燕山和西部太行山的生态屏障区为主,建立基础教育跨地区对口帮扶制度。由此,教育协作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探索到完善,最终形成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使京津冀地区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教育中心。最后,逐步延伸教育协同发展的时间。近期,实现计划、行政的手段把京津冀教育各个部分统一起来,率先在区域内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疏解、服务人才需要相结合;中期,实现教育资源布局与京津冀区域发展需求相结合,地区间合理调整存量教育资源,积极共享增量教育资源,在区域内实现教育资源与各地规划、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人口调整等多种需求相结合;远期,实现教育资源布局与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各地政府、学校和社会形成合理有序、积极自发的协同发展方式,区域内实现教育资源与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政府、学校和社会多中心、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协同发展网络。

6.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督促区域教育发展

改革评估方式,建立完善的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激励机制,加强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各项协议的执行和监测。注重行政契约在推动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推行已签署的行动计划,谨防各种协议、计划成为一纸空文。注重区域整体教育协作效果的评估,强化对京津冀区域的整体绩效考核,淡化地方教育绩效评估,同时,把各合作主体的合作态度和行为纳入考核体系。构建教育品牌协作的监督与奖惩机制,倡导协作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对成绩突出的协作团体给予充分奖励和政策扶持。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与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课题编号AAA14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海龙.京津冀区域治理协调机制与模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2]刘西忠. 跨区域城市发展的协调与治理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2014(5).

区域发展的原则范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遵循原则;促进举措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人类社会发展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它需要我们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可谓可持续发展呢?它并不是可持续性与发展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本质内涵。具体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生态方面的可持续性,经济方面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要素和谐统一性,社会方面的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发展性。因此,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三个方面的共同体,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最终实现相互协调与统一。

区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的地理范畴,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层次性和整体性,与其他区域外的系统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那么,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在现有自然资源包括环境的约束条件下,充分发挥出各个区域的优势,努力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有效的增长。这里的经济增长必须是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基础上的专业集约型经济增长,要让废物产生的力度小于或等于环境的吸纳能力。它的具体内容主要包含了:区域空间布局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功能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整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经济形势与市场环境具体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快,各种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变得越来越频繁,我国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与二元经济结构较为显著的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必然会遭遇一些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同时,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大,从而加剧了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与流动性过剩等问题。因此,我国的区域经济应该要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出发,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发展的自生性与可持续性。同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也是当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新情况。此外,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顺应产业布局的新调整,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够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获得持续性的动态收益与竞争优势。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遵循原则以及促进举措

鉴于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与市场环境,我国区域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采取积极有效的促进举措来充分发挥出市场与政府两个部门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坚持市场化为导向的原则。所谓区域经济就是应该根据现成的自然条件资源等,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优势来发展规模经济,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消费的多样化。这些应该都是市场化的产物。我们必须在市场化的导向下引导与发展区域经济,让各类市场整合与一体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让市场环境与制度机制对市场分工中的资源配置进行有效整合,并努力实现特色产业的自我发展。

其次,我们应该坚持地区优势与专业化分工相结合的原则。区域经济本身就是依赖于各个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优势,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来获得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尽可能的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产品、产业结构体系与企业组织体系,从而不断提升产业协作效率与规模化水平。当然,我们在让区域经济获得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降低交易成本与制度成本,通过不断的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地理的发展来让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各个地区产业升级与空间转移的新载体,最终成为专业化分工的推动者与获利者。

最后,我们还应该坚持动态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由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各种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等各种竞争优势与发展特色都会随着各种经济形势、市场环境以及政策制度等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这就需要我们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从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出发,努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机制仍然不够成熟与完善,仍然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与过渡当中,政府就必须采取以自身为主导的渐进式改革,让政府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这就是说,我们的政府应该尽可能的提供可靠的基础设施、市场服务等公共产品,逐步打破各种地方保护主义,真正发挥出市场在资源要素流动与产业发展调整中的向导作用,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市场制度保障与作用机制。同时,我们的政府部门还应该逐渐理顺资源、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的价格体系,尤其是要改革资源和土地的价格形成机制,让区域经济形成特色优势。此外,我们还应该逐步调整和改革限制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的经济社会政策,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促进专业化分工的快速且稳定的发展。

总之,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稀缺的国家。因此,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就必须根据市场化的规律来进行不同的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坚持地区优势的充分发挥基础上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分工合作,并坚持动态化的发展原则基础上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让我国的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区域经济圈能够向国际市场开放,尽可能的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实现顺利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世华主编.中国区域经济管理概论[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区域发展的原则范文4

关键词:矿山 区域 环境影响评价

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公众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这促使环境评价技术不断发展,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正由单项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向整个区域开发和经济发展规划战略的全局环境评价方向转换。

单项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具体,对环境污染的数据也容易分析,但在整个区域开发项目的功能区规划、布局、污染物总量的控制和集中治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单项工程环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主要针对整个区域环境的战略评价,按社会政治单元或自然地理单元划定的区域,从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论证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拟建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提出功能区划分、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和集中治理方案,使区域开发建设活动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相适应。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是区域内所有的建设项目,评价的重点是论证项目建设布局和结构的合理性,提出对区域环境影响最小的区域综合防治对策和整体建设方案,协调建设项目与环境、人口之间的矛盾,制定区域环境规划提供依据。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单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比,评价的层次更高、内容更广泛、具有宏观性、综合性、动态性、累积性以及整体性。

矿业系统目前基本都进行环境评价工作,但多数为单独项目的环评,缺乏从整个矿山区域出发的区域环评,不同程度的限制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共同发展。矿区环境影响评价应结合矿区开发的区域特点,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l)有利于合理制定矿区发展的总体目标;

(2)为矿区各类型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提供依据;

(3)为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建议;

(4)为矿区环境功能区规划提供依据;

(5)为矿区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污染物集中治理和清洁生产创造条件;

(6)通过制定矿区区域环境保护规划,为矿区环境保护设计和管理提供依据。

2 矿山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煤矿区域内建设项目多种多样、非常复杂,这也促使了矿区环境影响的综合性。因此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应全面综合评价矿区开发对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实用性原则。矿区环境评价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应符合矿区实际,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便于实施操作。

(3)同一性原则。矿区环境影响评价与矿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在开展区域规划的同时开展区域环境评价。

(4)动态性原则。矿区的开发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不确定性很大,因此在做矿区环境评价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动态性特征,矿山开发计划随时间变化的因素。

(5)总量控制原则。坚持集中供热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对污染物的总量进行控制,并需要详细计划并提出清洁生产的相关措施,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

(6)整体性原则。矿山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应从宏观系统出发,对矿区内所有企业、部门以及所有类型的建设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质和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系统的整体评价和总体治理对策。

3 矿山区域环境评价的基本内容

(1)区域环境影响的识别和影响因子的筛选。环境影响的识别应重视识别环境制约矿区开发的因素、环境敏感问题和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2)环境资源调查及描述。环境资源调查应包括区域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等方面。

(3)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应重视倾听目标人口对矿区开发的意见和看法,在此基础上改善矿区的开发计划和确定项目的取舍。

(4)矿山区域环境功能区规划。功能区划分应按生产、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三项,

结合区域环境特点进行划分,并按功能区制定区域环境标准及环境保护目标。

(5)确定矿区区域环境评价工作范围。以矿区为界划定环境评价工作范围,并结合行政区界和流域边界,体现区域性。

(6)论证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格局。根据矿区区域环境资源限制条件,论证矿区开发项目选址、布局、开发方式、开发计划等是否适应区域环境的特征。

(7)区域项目调研及分析。项目前期应实地考察项目所在地的具体情况,认真考察研究,然后对现有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论证矿区开发项目的规模、选址、布局、工艺方案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治理措施是否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清洁生产政策。

(8)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预测应该包括:矿区内部各建设项目的相互影响、矿区作为一个整体对外部的环境影响、外部开发对矿区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重要开发项目单独作用对矿区内外的环境影响。

(9)制定矿区区域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环境监测应包括建设期、生产期以及环保措施实施效果的监测。

(10)确定环境容量,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根据矿区的环境特征和环境标准以及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确定区域环境容量、矿区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和排污量分配方式。

(11)环境经济评价。从环境、经济、社会各方面论证矿区建设的可行性。

(12)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建立环境指标体系,根据允许排放量制定矿区区域环境保护对策,包括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社会经济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清洁生产措施等。

4 建议

矿山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越来越重要,建议在总结单项建设项目环评、矿区环境评价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矿山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使矿山区域环境评价技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实现矿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铮,苗立勇.煤矿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34(4): 45- 51.

区域发展的原则范文5

本文将以在1986年成立的环渤海区域市长联席会为例来研究公共管理在区域合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从本质上说公共管理职能对区域合作组织的作用就是推动区域合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区域合作组织中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在这里我们主要考虑此次会议的宗旨及原则,并从中剖析公共管理职能是如何应运而生的。首先,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的宗旨:以国家对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总体规划为中心、以增强经济合作区域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为目标,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而形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为扩大经济合作区域内的交流合作、促进环渤海地区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其次,联席会的组织原则是“在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合作中,坚持政府协调、市场运作、企业自主、社会参与的合作原则,坚持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统筹协调、共同发展的工作原则”。从宗旨和原则中不难看出在章程的制订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公共政策理论在实践中所必然表现出来的利益倾向性、整体性、合法性与强制性等一系列特征,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区域合作组织要想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条件。为了适应公共政策理论落实中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特征,也为了满足区域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区域合作组织通常都有《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宣言》等文件,可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协议、宣言落到实处,而不是束之高阁。这就需要通过公共管理职能作用的发挥推进经济合作的积极探索与创新。进一步发挥公共政策和共同决策的重要作用,围绕区域合作的主攻方向和突破重点,进行综合调研和比较分析,而这一过程正是公共管理职能在区域合作组织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二、关于加强区域合作中的公共管理职能的建议

在促进区域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仍面临着重大的问题,陈瑞莲曾经对合作组织进行过比较研究,他提出,虽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意义非凡,但是缺少实质性推进,其主要原因是区域城市政府间没能够形成统一、合理、公正的公共管理体制,导致区域合作组织的活动无法做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公共管理体制是否能够让人满意,是由公共管理的职能范围等因素所决定的。换句话说,区域合作中存在的尚未解决的问题、难题,其最终的解决往往是与公共管理职能的发挥分不开的。在促进区域合作、地方政府合作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实现公共管理职能,曾有很多学者提出过自己的建议,本文归纳后得出主要应当采取的措施如下:

1.中央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是加强区域合作中的公共管理

职能不可缺少的支撑。区域内地方政府合作的动力一方面来自于共同利益驱使,另一方面更需要有国家的参与,要有来自中央政府的政策鼓励与引导。

2.建立一套制度化的、科学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评价机制

这样的官员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区域合作中的政府官员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有效抑制地方保护主义的滋生、扩大。

3.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要解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间存在的冲突,并不是否认地方政府追求各自的利益,而是可以通过一种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发挥政治协调的积极作用,在满足个体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同时实现政治协调与公共管理职能的发挥,最终实现区域合作组织经济文化的一体化。

区域发展的原则范文6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综述

一、导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旅游业作为关联程度、开放程度极高的新型产业,越来越多的地区从各自经济利益出发,利用区域地缘优势,打破行政区划,推进区域旅游的合作。由此可见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也是地方旅游业发展成熟的标志。构筑区域大文化、谋求区域合作成为提升竞争力的根本策略。

二、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基础

1.区域分工和贸易理论。区域性是旅游活动最为明显的特征,当今旅游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特色化,这必将造成旅游产品的专业化分工趋向越来越明显,从而形成区域间的合作。

2.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旅游合作符合“点―轴”开发理论的规律,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跳跃式配置资源要素,通过轴带功能,牵动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不平衡增长理论为区域旅游合作中旅游线路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3.相互依赖理论。区域内不同地区共享同种或几种旅游资源构成了地区间空间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前提,决定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

4.优区位开发理论。为了获取良好的资源空间配置效益,应优先开发旅游发展条件较为优越的地区,以此来带动其周围地区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还有学者从区域经济学和组织学方向给予区域旅游合作很好的解释,如张新(2007年)提到核心边缘理论(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提出的)、协作网络理论,史常凯(2007年)提到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另外还有学者从生物学角度对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进行理论指导。

5.生态位理论。埃尔顿(Elton)认为,生态位是有机体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作用和位置,生态位相近的物种易产生激烈的竞争,生态位差别较大的物种却可以降低竞争的紧张程度。由此可联系到如果旅游资源差异较大的区域进行旅游合作会降低竞争的激励程度,更有利于合作的开展。

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依据,学者们主要从区域经济学的不同理论予以深入的解释,另外还有学者从组织学方面和生物学角度进行了阐述。这些理论都为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和理论上的探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

三、区域旅游合作理论方面的探讨

1.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框架

在旅游规划和决策中经常用到“协作”、“协调”或“合作”等术语。而Steven Selin,Kim Beason 在社会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基础上探讨了旅游企业内部组织合作的理论框架,而且通过实证研究以检验其正确性。Bill Bramwell、Angela Sharman曾著文围绕地方旅游合作决策制定方面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并提出了部分一致(或有限性合作)的概念。

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明显多于国内。国外的研究从不同角度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框架;而国内方面,学者佟玉权以区域系统结构理论为指导,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提出了科学组织区域旅游系统结构的一系列理论与方法,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2.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区域旅游经济协作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和运转方式。不同的研究人员认识的机制所包含的内容有所不同。

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学者张新(2007年)认为区域旅游合作的过程实际上是政府、旅游企业两个旅游开发主体之间进行反复博弈的过程,在政府之间的合作机制实质上就是区域之间地方利益(行政利益)的博弈过程。这种“博弈均衡”的结果将促成区域旅游合作制度框架的建立。

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邓琼芬等人(2007年)结合经济学中的帕雷托模型进行研究,解决了区域内各利益主体因利益冲突所造成的可能阻碍协作顺利进行的问题。

区域旅游合作的机制对于促进旅游合作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不同学者分析机制所包含的内容不同,并且就目前研究状况来看对具体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如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中只是提出了进行利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对于应该怎么界定利益受损主体,如何衡量它们的损失,应该给它们多少利益受损的补偿,及应该如何平衡利益受益主体的收益等等问题,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3.关于旅游合作模型的研究

对区域旅游合作运行模式研究的有,吴必虎(2001)提出区域旅游的“1231”模式、以旅游产品开发、管理为中心的区域旅游开发昂谱理论(RMP theory)、旅游目的地营销规划和管理规划模式、分级分类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及资源?――产品转换的“三生模型”(共生、更生、伴生),对区域旅游开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尹贻梅(2003)在对旅游空间竞争合作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旅游空间竞争合作的分析模型;舒伯阳(2003)提出了一种连续递进的系统工作流程方法用于区域旅游合作的规划实践,即“行为分析-定位-旅游供给”方案。邓琼芬等 结合管理学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了我国区域旅游协作的运行模式。

对于旅游评价模型研究的有,Gray(1996年)提出的旅游协作评价模型中认为应该从前因、界定问题、设定目标、结构化、结果五个方面对旅游协作进行评价。卫旭东、周旗(2004)分析了区域旅游市场竞争力,提出了区域旅游“资源-市场”组合矩阵评价模型。

旅游合作模型的研究包括合作的运行模型和评价模型。模型多是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具体数量方面的研究模型还不够深入。

4.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研究

在区域旅游发展演化过程中,存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旅游合作空间布局模式。就类型来说,Michael Faience(1995)在专家组会议上,共总结出包括信息与数据的共享、区域(次区域)合作与联合方案等16种区域旅游合作的类型。其中合作所要采取的“最佳”形式是依赖于所面对的具体情况,以及合作的目标而决定的。石云霞从合作关系形成的主导因素角度考虑,旅游合作类型分为六种:战略联盟、合作营销、风险共担、价值连锁、资源合作、资源合作等。就层次上说,郑耀星(1999)认为区域旅游合作可以粗略划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跨国家、跨省(区)和跨县(市)的区域旅游合作。崔凤军(2002)从区域范围把区域旅游合作分为三个层次: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客源地的国际合作、周边旅游城市的合作以及行政区域内部的旅游合作。王雷亭和薛宝琪等人又把区域合作分为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合作和目的地之间的合作两种。

邹晓明等(2004年)将区域旅游合作归纳为三种模式即水平合作、垂直合作和交叉合作。张新(2007年)认为目前我国区域合作形成了五种模式,分别是经济发达型、互补型、依赖型、竞争型、独大型,相对应的典型代表依次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三峡旅游合作、华中地区、环渤海地区。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从不同角度分析就出现了不同的分类结果,这说明了合作模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5.区域旅游合作内容

合作内容国内与国外还是稍有不同,国内采用业务合作更为常见,旅游资源、产品的合作开发多为主导,西方发达国家较多采用资本合作的形式。对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区域旅游合作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论述,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大大丰富了其研究内容。虽然对机制、模式等问题都有涉及,但很多都缺乏深入探讨,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四、区域旅游合作实践方面的探讨

1.个案研究――某些具体区域内旅游合作问题的分析

不少学者就某一特定区域如何进行区域旅游合作展开论述,并结合实际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操作思路。最早是1995年郭康就北方八省提出构建我国最大的区域旅游协作系统,形成以北京为核心的综合性旅游空间协作系统;张慧霞对山西与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和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并提出了合作的具体措施与建议;蒋祖云对浙江中西部风景旅游区域协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宋家增和陈才则对环渤海地区的旅游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周玲强、薛莹(2001)通过对困扰杭州区域旅游合作进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另外,明庆忠、白廷斌对澜沧江、嵋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以及张蔚冰对合作开发环太湖旅游圈,探求区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的研究都丰富了这方面的内容。学者马勇、董观志以武汉为例着手构建武汉大旅游圈;舒伯阳、马勇以内地与香港协作为例对跨区域合作进行了分析。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旅游资源丰富,各个区域情况又不尽相同,对具体区域的旅游合作研究,不仅能够解决各地的实际问题,又为区域旅游合作在实践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大多数学者都以建立区域旅游协作系统或旅游圈为意见。

2.具体问题的分析

(1)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原则。郭康在1995年提出贯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通信息、互相支持的基本原则。郑耀星认为原则既要体现合作的优越性,又要规范合作的权利与义务,提出以下几点:平等互利原则、自愿参加原则、优势互补原则、各得其所原则和逐步发展的原则。张新(2007年)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交通先行,和共同营销、树立区域旅游品牌的原则。

学者对基本原则的认识,有的较为强调互通有无,有的强调平等、义务与权利,有的较为强调统一规划,但都是以共同赢利、共同发展为目标而制定的原则。

(2)区域旅游合作的现实基础。在研究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现实基础时,史常凯是从资源禀赋、客源市场、交通网络、地理区位等因素考虑;张新认为具有丰富性和互补性特色的旅游资源、相对发达的旅游交通、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产业、相对发育的旅游市场环境、不断强化的旅游合作共识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现实基础;熊继红是从社会经济条件、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市场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对合作现实基础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又不同的考虑因素,但都包括了对旅游资源的考虑,说明旅游资源是合作最基本的考虑的因素,同时大部分学者也较为强调对旅游市场及交通条件的考察。

(3)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对策建议。葛立成提出健全政府、旅游企业和非政府旅游组织,形成多元合力;转换主导机制,增强共赢激励;拓宽合作领域,延伸产业链条;优化空间结构,互动区内区际。史常凯提出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跨区域管理机构;建立区内无障碍统一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旅游产业效益;完善大区域旅游交通网络,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制定区内统一的旅游开发规则,实现优势旅游产品互补和协调;共同培育区内市场,联合开拓区外和海外客源市场的对策。熊继红认为建立区域合作运行保障机构;制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推广区域精品旅游线路;编织区域旅游合作产业链;构建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系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都很重要。薛宝琪等人认为对于推进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要从优化区域旅游合作环境入手,促进各种旅游要素在整个区域内自由流动。

政策建议的研究,无论是政府对交通体系的进一步改善,还是对市场体系的进一步构建,大多数学者都提到并重视政府的作用。

五、结语

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不仅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对合作实践方面的内容也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角度多种多样,反映出学者们对此尚缺乏共同认识,也说明了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对如下方面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与趋势:对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将进一步结合经济学理论进行数量化的研究;区域旅游合作的内在机制问题将有更深入的研究;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发展的必然方向,对其内在机制的探求,对于促进合作的形成和发展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对跨区域(行政)合作的个案研究,更趋向于对合作内容深度与广度、模式的多样化的研究,更好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述林 罗光华:长江沿岸旅游联合开发研究[J].重庆师院学报.2000(1):73~75

[2]崔凤军:中国传统目的地创新与发展[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8

[3]吴 浩:中部旅游圈的合纵连横安徽省旅游局副局长吴浩访谈录[J].决策咨询.2004.(11)

[4]史常凯: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战略研究[J].时代经贸.200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