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创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文化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文化创新

现代文化创新范文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创新;价值观念;问题导向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248(2012)02-0041-04



文化是人的创造物,是特定群体为适应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所创造出来的思想理念、生活方式、制度规范等等。千百年来,华夏先民基于中华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机缘,创造、发展了博大精深、独具特色与魅力的中华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思想资源,是激励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源泉。

然而,中国有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不等于就拥有现实的文化软实力。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现代转型的问题,其精神内核与思想理念还需要通过发展、创新,彰显现代价值,才能满足今人的精神需要,获得生机与活力。为了考察中国文化向现代转型的问题,首先必须检视近代以来的诸多中西文化观。

一、近代以来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探讨

殷海光在20世纪60年代谈到,“关于中国文化问题的论争,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论争了。从理学名臣倭仁于1867年反对士人接受西学的言论算起,这个论争的延续将近百年了”[1]。而今,又过去了半个多世纪。150年来,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中国的知识界,一直使中国知识界处于分歧之中。迄今为止,尚无广泛的共识。余英时指出,“大体上可以分为2个相反的倾向:一方面是主张全盘拥抱西方文化,认定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生活的阻碍,必须首先加以清除。另一方面是极力维护传统文化,视来自西方的现代生活为中国的祸乱之源,破坏了传统的道德秩序和社会安定,另外,在这种极端态度之间当然还存在着许多程度不同的西化论与本土论以及模式各异的调和论”[2]。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梁漱溟的文化路向说、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论和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

学术界对上述代表性人物的代表性观点已经有了详细、深刻的论述,也历来为学者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现代学人的多数中西文化观都可以视为这3种观点的延续和发明,没有根本的、质的不同,只有量的差异。

二、近代以来对文化路向、全盘西化论和“中体西用论”的反思

反思,一方面来自于时人的论争,因为抛弃偏见的反面立论无疑是最好的反思;另一方面来自于后进学者的省察,而在这一方面最为有力的无疑是殷海光的著作[1]。本文即以此为线索、以文化路向说和全盘西化论为实例,力图勾勒出近代以来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的反思概况。“中体西用”曾经风靡一时,但这种调停、折衷的办法至今尚无学理上的支撑,故而此处不再展开讨论。

第一,就梁漱溟的文化路向说而言,、张东荪、严既澄、陈序经都有过专门的批评,这些批评汇集起来主要有以下2点。

(1)梁漱溟没能真正把握文化的定义,不明了文化的内涵。其著《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只是从哲学上观察文化,而没有从全体上研究文化。张东荪说:“所以我对于梁书的最浅的批评是只认他专是从哲学方面而观察文化的,不认他是从全体上研究文化。”[3]另外,梁漱溟把中国文化等同于孔子思想有失偏颇。“须知一个民族的文化,断断乎不是一个人领着路便可以把全人类带入那一路去的”[4],故而“无论中国文化(依梁君定义即中国人的生活样法)与孔子思想有多大的关系然而总是2个东西”[3]。同时,梁漱溟对孔制的理解不够客观。梁漱溟以儒家的性善论为立论的基础,并且在叙述的过程中有意回避了孔制的弊端。“梁先生难道不睁眼看看古往今来的多妻制度,妓制度,整千整万的提倡醉酒的诗……这种东西是不是代表一个知足安分寡欲摄生的民族文化?”[5]

(2)梁漱溟对文化路向的划分根本不能成立,其对文化走势的判断根本没有依据。梁漱溟将文化分为物质的文化、社会的文化、宗教的文化3种,然而就全体而言,没有文化不包含这3方面的内容的。陈序经认为,“然而他忘记了所谓文化本身上,是包括这3方面以及一切的言语种种。在每一种文化中,都可寻出这各方面,而各方都有

切连带的关系”[6]。至于梁漱溟对西方、中国、印度3种文化先后顺序的理解,众多著作都指出其不过是不明就里的臆断。

第二,就全盘西化论而言,现代新儒家一直对此持否定的态度,而对梁漱溟的文化路向说进行反思的其他学者也不在少数。新儒家往往从民族感情、本土文化立论,这已为大家所熟知。而建立在现性之上的批判则首推自由主义者殷海光。殷海光对西化的主张和陈序经全盘西化的主张进行了批判[2]。殷海光从全盘西化有否必要和全盘西化有否可能2个方面阐明了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1)全盘西化没有必要。殷海光指出,全盘西化的必要条件是“西方文化百分之百的‘好’,而中国文化百分之百的‘坏’”[1]。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西方现代文化具有众多里层的病况,其在“精神内容”上逐步走向空漠、在社会生活上逐步“货化”、技术化和自动化[1],其对人性的戕害不一而足。因而,西方不是天堂,中国不是地狱。(2)全盘西化不太可能。殷海光认为,“一个文化分子有它的基本性格结构。一群文化分子有它的基本模式性格结构”[1]。如果一种文化要全盘接受另一种文化,则必须彻底改变这种性格结构,这当然是极其困难的。“主张‘全盘西化’的人士不明了文化的变迁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化特征的吸收也不是说要吸收就能吸收的。”[1]这其中有其内在的连续性,正如余英时所说:“文化虽然永远处在不断变动之中,但是事实上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一旦尽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2]

由此可知,极力维护传统文化和彻底主张西化的观点都不可取。但是中国文化的重建却刻不容缓,那么中国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呢?这一关乎民族未来的重大课题断然不是只言片语、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笔者断然不敢企望能够给出解决的方案,只是想就中国文化的出路提供些许浅薄的意见。这些意见归结为一点,就是要重视文化创新。这种创新不是要推倒一切,另起炉灶,而是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创新的必要、核心与原则

人作为适应环境的产物,其文化也是需要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更新的。环境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求文化有所创新。那么中国文化到底该如何更新与发展呢?也许这个问题过于宏大,以至于我们难以找到入手处和突破口,在许多具体的问题上也是见仁见智、意见纷纭。抛开具体细节不论,在文化创新的核心问题和基本原则上却急需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共识。只有这样,文化创新才能在纷争之中不断前行。

(一)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必要

中西交会是近代以来的历史趋势,中西文明必然在接触和竞争之中相互融合。“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1]的观念早已为历史所抛弃,与时俱进是变迁之中的内外环境对中国文化自身发展所提出的最高要求。

第一,我们正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社会结构、经济形态、生活方式到世界格局,时代日新月异,世界正在以加速的形式发生着巨变。急剧变化的时代、日新月异的世界正在挑战着我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这需要我们加以回应,更新文化形态,形成有效指导我们行为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而不至于在新的环境中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也就是说,中国文化要在新的时代继续保持自身的优势和影响力,继续为人们提供认知世界、进行社会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就需要因时而变、不断创新。

第二,文化创新,也是中国文化应对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各种不同的文化都需要彼此分享历史经验与生存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格局中显现自身的价值与魅力,获得理解与认同,就必须能够为解决当今世界各国种种问题提供思想资源,为世界的未来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是进行文化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资源充分发掘,服务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二)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核心问题

余英时在《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中指出:“30年前克罗伯和克拉孔两位人类学家便检讨了160多个关于‘文化’的界说。他们最后的结论是把文化看作成套的行为系统,而文化的核心则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所构成。”[2]这其实已经明确地指出了文化创新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观念的更新。

近代以来,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

面,现代化已经在不断地深入。但这种现代化不等同于西化,尤其是在思想文化上的现代化更是如此。在中国文化传统之中,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珍视的、富有特色的价值观念,学者们对此也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人和天地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对于自我的态度、对生死的看法等等[2]。它们维系着古老文明的成长与发展,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提供了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理念与制度安排,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要素。比如,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而不同”、“仇必和而解”的理念,对于消弭当今世界各种对立与纷争具有重要意义。又如,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宇宙万物的和谐共处。这与西方强调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具有互补性[7]。

(三)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至关重要而又宏大无比。面对这一事关民族未来的重大课题,急需确立能够为当代学者所广泛认可和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殷海光曾就研究中国文化提出了三大主导条件:第一,现代逻辑的工作者所说的逻辑;第二,自休谟以降的经验论者所说的经验以及美国实用主义者所说的实用之结合;第三,必要时的价值观念,尤其是道德价值观念[1],即必须充分运用理性的力量,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再辅以价值观念的判断。然而,当代学者在价值观念上的纷争实在不亚于在中西文化上的纷争,故而本文不过多地阐述价值观念的原则。除此之外,必须坚持理性的思维,必须坚持现实的问题导向。

坚持理性的思维就是坚持科学的思考方法。而“就中国文化重建的方向而言,民主与科学确代表现代文明的主要趋势”[2],“一方面肯定‘五四’的启蒙精神,另一方面超越‘五四’的思想境界”[2]。“五四”高举着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但时人对民主和科学的理解都流于表面。就科学而言,时人只看到了器用层面的技术,而没有注意到其背后的理性思维。殷海光指出:“我们这个社会,虽然在器用方面许许多多人欢迎科学的产品,特别是美式事物,例如电冰箱、电唱机、自来水笔、尼龙丝袜等等;可是,同时却拒绝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态度及科学的思考方法。”[8]这种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和消化的“科学的思考方法”就是理性。邓晓芒认为,中国当代启蒙的任务之一就是从“科学”深入到“理性”[9]。由此可知,惟有当理性之光普照神州大地时,我们现代化的深入才真正开始。

坚持现实的问题导向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我们发展与更新文化,应当坚持问题导向,从现实问题出发,清醒地分析我们的现实处境,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深刻了解社会的需要,善于从现实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围绕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案。我们必须彻底打破古、今、中、外的界限,一切以现实为根据。“我们运思在求通,求通在求解决问题。既然如此,我们只要想通的就行,管它古、今、中、外、乐观、悲观做什么呢?”[1]对于我们文化传统中已有的资源,我们需要认真地梳理、继承、利用,把握其精神实质,服务、应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离开现实问题导向的文化继承是抽象空洞的,也是难以成功的,围绕现实问题的解决,文化继承才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同时,对于我们已有的文化传统之中缺乏的、薄弱的内容,我们要勇于承认缺陷,努力弥补,以兼容开放的心态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使之为我所用,促成我们现实问题的解决。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只要我们提升文化创新的能力,建立鼓励文化创新的机制,数量众多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就一定能够源源不断地涌现,从而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价值观念的更新为核心问题、以理性的思维方式、现实的问题导向为基本原则,我们一定能成功地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 、结语

通过梳理和检视近代以来学界对中国文化出路的研究可知,文化传统的现实和现代化的方向是确定无疑的。全盘西化、极端保守和折衷中西都无法解决中国文化的问题,而其真正的出路在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是必要而迫切的,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以价值观念为核心、以理性思维、现实的问题导向为原则。经过现代创新的中国传统文化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真实展现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r>

[2]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三联书店,2004.

[3]张东荪.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c]//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合肥:黄山书社,2008:84-96.

[4]严既澄.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c]//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合肥:黄山书社,2008:96-107.

[5].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c]//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合肥:黄山书社,2008:108-122.

[6]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肖永明,张天杰.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视域中的对外文化传播[j].现代传播,2010(5):6-10.

[8]殷海光.思想与方法:殷海光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9]邓晓芒.儒家伦理新批判[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

modern innov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xiao yong-ming, dai shu-hong

(yuelu academy,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hunan, china )

现代文化创新范文2

[关键词] 现代企业 文化 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已经广泛开展。但对于企业文化创新问题,现代企业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企业文化创新主要指企业在继承原有优秀文化元素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原有文化的束缚和限制,创造、吸收或借鉴各种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的优秀文化元素,充实、优化和提升现有企业文化的活动。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化日趋激烈,要持续增强企业活力,最大限度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创新至关重要。正如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想让车再快10公里,只需要加一加马力;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须要更换铁轨了,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公司的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现代企业在努力创建优秀企业文化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地进行企业文化创新,不断扬长避短,适应环境,以实现现代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

一、现代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任何企业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和变化的过程,甚至有的企业文化要经历革命性的变动过程,这与企业自身发展,以及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现代企业自身发展规律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企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剔除自身僵化保守、固步自封的理念,适时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一方面,企业自身发展规律需要企业文化创新。一般说来,企业自身成长过程要经过创立期、成长期以及成熟期,大多数企业经历创立期、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后,生存的压力显得不那么紧迫了,企业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市场供求关系稳定、市场份额比例合理、企业人才流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等等。久而久之,上至企业领导层,下至普通员工,都非常容易产生惰性心理,而不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同步问题,不思进取、官僚保守的企业文化,将会使企业失去活力,逐渐走向僵化。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所滋生的惰性,往往会导致企业最终走向失败。因此企业要克服这种发展的惰性,就必须适时地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另一方面,就企业外部环境而言,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要求企业适时地进行文化创新。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企业的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知识经济的成长,以及由此引发的新财富创造机制的变革迫使企业渴望持续成长的组织开发以及提升资源的利用率,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价值,进行企业经营战略重组,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也使企业处于更加激烈和残酷的竞争环境,企业开始面临更多的生存困境,所有这一切都要求企业文化适时进行持续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以满足环境变化的需要,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保障生存并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经过调查显示,企业平均生命周期,至少以它成功的时期而言,从未超过30年以上。尽管此项研究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组织,如美国的花旗银行、通用电气等历百年而不衰,但该研究至少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克服自身滋生地惰性,适应剧烈变动的外部环境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活动,才能实现长久的存在与发展。由此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必须跳出狭隘的自己组织的小天地,着眼于更广阔的天空,实现地域、民族的跨越,实现文化的超越与创新,才能为更多的组织内外成员所接受和认可。

从上不难看出,现代企业要想长期处于良性的运营和发展状态之中,就必须适时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

二、现代企业文化创新的阻力

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个观点已为大多数企业领导者和组织成员所接受和认可,但尽管如此,企业文化在创新实施过程中还是会遇到相当多的阻力,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企业文化创新的成败与效果。

在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首要遇到的就是组织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惯性带来的阻力,这包括组织原有的管理理念、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等等,长期以来已经根植于组织成员的头脑之中,成为组织成员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要改变或革除已经被人们所习惯的规范和准则均十分困难。一些企业文化改革措施在初期往往会受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究其原因正在于文化创新不同于简单技术或制度创新,它往往触及组织较深的层面,特别是对价值观念、精神面貌,以及职业道德的触动,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从组织成员的观念和行为上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和变革。这种文化的创新对组织成员意味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与生俱来的对变化的恐惧心理和反抗心理形成的文化惯性阻力,或张望等待,或另寻出路,是文化创新中最难处理的难题。

此外,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另一阻力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往往是要革除保守的、僵化的、不思进取的、不良的旧有文化痕迹,但这些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既得利益集团所坚持的,因为既得利益集团惧怕现行组织的任何变动,害怕这种变动会对现存的利益分配有所改动而影响其现行利益,因此,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创新会遭遇来自各个层面和各个方向上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

三、减少现代企业文化创新阻力的对策

可以说,任何企业在自身文化创新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阻力,这是任何企业文化创新所不能回避的,但只要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在创新实践中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策略,还是可以将创新的阻力减少到最小。

首先,在企业文化创新中要做好企业成员的思想动员工作,要反复强调企业文化对组织发展的制约作用,强调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对未来的组织的发展的影响,消除组织成员的顾虑,从而消除组织成员文化惯性的心理抵触。

其次,在创新过程中,企业文化创新的领导者应具备一整套领导艺术才能,富有远见卓识,他们必须以身作则,积极通过言行举止传播新的企业文化,要善于描述理想文化的前景,激励组织成员不仅希望得到新的文化,而且愿意投身于它的实现。组织成员既是企业文化作用的客体,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参与行为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的创新成功与否,以及创新的程度。创新领导者要注意进行广泛的沟通交流,让组织成员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创新的目标、意义及其影响,取得组织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并积极参与到变革中来,共同努力改变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和行为。

第三,要恰到好处地实现组织成员的吐故纳新。实现组织成员的吐故纳新,首先要吸纳新的成员加入组织,这些新的组织成员一方面对原有的企业文化没有惯性思维和情感依恋,在心理上更加容易接受文化变革和创新的举措;另一方面,新组织成员的加盟本身也会带来企业文化创新和变革所需要的新价值观和行为,有利于加速企业文化的创新进程。其次,要实现那些不愿意接受文化变革的人对组织的脱离,这也会大大减少企业文化创新的阻力,从而加速变革的进程。但必须指出的是,在对组织成员吐故纳新度的掌握上一定要合适,在吸纳新企业成员的同时,一定要兼顾老企业员工的情感和利益,以免使企业现有成员对组织丧失信心,这将直接背离企业文化创新的初衷。

第四,在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也是调动组织成员参与企业文化创新积极性,消除企业文化创新阻力的有效手段。在文化创新过程中,组织领导者的激励对于组织成员价值观和行为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将奖励和报酬与那些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挂钩,让组织成员了解如何才能受到奖励,从而引导他们实现行为方式的转变。

现代文化创新范文3

[关键词] 广告 传统文化 现代元素 创新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并至今仍具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其在现代广告中的运用也是十分广泛的。[1]但是,由于社会及意识形态的不断更新,单一的以传统文化为诉求点已经很难引起广大受众的关注。因此,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进行广告创新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所谓现代元素内涵十分广泛,它可以是指亚文化背景下新的消费群体独特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现代科技创新及其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或者当今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或其他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等,下面的例子就是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在广告中的应用。

一、爱国主义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家国观念最重要的表现。在现代广告中,如果能突出爱国主义精神,以科技创新为表现手段就容易激起受众的爱国热情,引起受众的认同。

2007年7月,长城油《心跳篇》以“嫦娥”发射成功为素材,提炼出“潮汐是月亮的心跳,奔月是中国人心跳”的广告创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一个民族和星球之间的千年情感,用感动把长城油与国人的爱国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广告最后,以“嫦娥”升空为主线,突出大众对此事的关注,在短短的几十秒的发射过程中,所有的中国人都为激动和自豪。

通过这些画面,突出“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对中国人的影响,它寄托着华夏儿女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衬托长城油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而“中国航天,助力飞天梦想,长城油为中国航天提供优质保障”的诉求则清晰、准确地展现长城油在此次事件中的重大作用,把长城油、消费者、嫦娥探月三者自然、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民族主义与奥运精神相融合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许多以奥运为素材并注入民族主义元素的广告应运而生。 例如,央视品牌广告的创意深刻地体现了奥运情结。广告大量运用超现实的类比手段,将城市场景与奥运赛场交叉对比,并通过紧凑快节奏的镜头画面,表现商场如赛场,激烈紧张的竞争形式。超现实的神奇力量使跨栏轰然倒下,高楼掘地而起,大厦楼宇快速移开展现更为宽广的视野。结尾巧妙道出“超越梦想,不是梦想”的寄语,给人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寓意清晰明了,爱国情感自然生成。

许多商业广告也以奥运为素材,积极进行广告宣传。中国民族运动品牌361°以“中国,勇敢做自己”为主题,斥巨资打造了一部展现中华民族放飞奥运梦想的电视广告。在激烈的竞争中展翅“腾飞”“勇敢做自己”,既是以361°为代表的民族运动品牌多年的梦想,也是十几亿中国人的奥运梦想。这一广告主题将民族主义情感和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定位与其专业运动的紧密结合,点燃了国人浓烈的民族情感,坚守了百年的奥运梦想也即将在这场为奥运预热的运动风暴中勇敢放“飞”。

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是传统广告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如果运用得当,很容易引起广大受众的认同,但是创新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会产生比较理想的效果。

其一,对传统文化元素要善于进行扬弃,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是现代广告要在分析和批判中利用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可取的,比如帝王效应,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等。如果不加区分地进行宣扬,很容易曲意迎合某些庸俗、甚至低劣的审美趣味与需求。因此,我们应辩证对待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对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即吸取其精华部分,抛弃其糟粕部分,然后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进行有机地融合才能发挥出良好的广告效应。

其二,现代元素要新颖,结合时代背景,引领时代潮流。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时,所选择的现代元素应该能够引领时代潮流。它应该是新时代背景下,积极倡导和鼓励的,对时代进步具有巨大影响的思想意识,如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意识等;或者是在该意识形态下所产生的有利于社会发展、对中国世界化进程有突出贡献的科研成果和重要成绩。只有在广告中恰当地选择和运用现代元素,使其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才能使其在广告潮流中脱颖而出,引起广大受众的注意和认同。

其三,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要找准契合点,使其浑然一体。现代广告要善于突破传统,合理融合现代元素,引导人们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确定更完美的价值取向和广告创意。而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关键就在于要找准契合点,通过对新时代背景和文化意识的运用,进一步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展。在现代广告中,传统文化是广告创意的灵魂,而现代元素则是灵魂的载体,只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双管齐下,并进行恰当地表现,才能使广告创意深入人心,达到与目标受众的思想和情感的共鸣。

三、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植根于现代广告中。但是现代广告创意不能停滞在传统文化运用的层面,而要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注入现代元素,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为现代广告创意增加新的活力,使其取得更大的诉求效果,这对于现代广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现代文化创新范文4

[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自强不息与永攀高峰的精神、“重人伦”思想对现代科技创新起到积极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中庸之道”、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又是与现代科技创新文化要求格格不入的。应通过机制建构与“文化形塑”,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科技创新是基于创新主体的文化与价值取向而进行的一项合逻辑与合价值的实践活动。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它潜移默化地对科技创新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涉及到从观念、方法、价值等等各个方面。一方面,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促进性的,亦可能是消极的、阻碍性的。另一方面,脱离实际的文化背景进行科技创新,或对科技创新进行理解与评价,既是不可能亦是毫无意义的。本文拟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影响。本文所指“中国文化”指的是中国传统精神形态,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等;还近代以前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释道合一的文化体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是都是基于“重人伦”这一核心展开的。即“重人伦”这一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基本准则,进而影响到科技创新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重人伦”的思想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而言只有积极影响,而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可在“重人伦”思想那里找到根源。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有益于科技创新活动。这种凝聚力表现为文化心里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当代的科技创新,尤其是高科技创新,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各领域、各层级的科技创新主体共同协作完成。创新主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创新主体有着共同的目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是与当代科技创新的趋势相适应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倡导自强不息,永攀高峰的精神。《易经》曾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代人观察到自然运行的规律,又将它作为激励人们的准则,即表现出“重人伦”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总是充满着困难与曲折,这在根本上是由科技创新主体的历史性和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决定的,同时也说明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的复杂。因此,对于科技创新主体而言,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精神就尤为重要了。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重人伦”思想是与当代科技创新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相适应的。特别是在当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所引起的各种灾害日益引起人类的注意。环境污染,物种灭绝,全球变暖等等问题都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激化,而在本质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传统文化所倡导“重人伦”的思想同样要求科技创新主体要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因此,“重人伦”思想实际上是当代科技创新的应有之义。

第四,教育功能是作为文化的科技创新的基本功能之一。而中国传统文化一贯重视教化作用,这亦反映了传统文化“重人伦”的一面。科技创新的教育功能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的科学知识或强大的工具,还在于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而传统文化历来将伦理道德教育置于第一位。在某种程度上说,科技创新的目的就在于扩展人类的视野,提高人类认识能力,即开化人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能够通过教化科技创新主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求科技创新主体始终将开化、解放人类作为自己的目标。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亦包含这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虽然这些因素看似繁杂,但是仔细审视之下便会发现“政治本位”思想始终隐藏在这些因素的背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科技创新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通过分析我们将看到这些因素与“政治本位”思想的内在联系。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传统文化中重官轻民的思想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而科技创新在在古代曾被认为是“奇技巧”。上述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容易导致将科技创新置于一种从属的地位。从而或有人根本不屑于从事科技创新事业,或有人将科技创新事业作为“做官”的进身之阶,无论如何,上述思想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是危害极大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作为儒家的一条重要的伦理道德标准(亦即指导规范古代官员言行的金科玉律),对于处理人伦关系,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科技创新总是一种对原有传统的反思、批判的行为。科技创新内在地具有冒险,激进的特征。因此,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的思想是与科技创新的精神相背离的。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亦是“政治本位”思想的延伸。中国传统上一贯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关系。在奉行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环境里,科技创新主体日益滋生崇拜权威的思想,进而导致创新主体个人个性和创造性的泯灭。同时它还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公平竞争与进取。

三、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首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就“为何要扬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问题而言,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文化的历史性所决定的。首先文化总是变动不居的。虽然文化在某一特定的地域与历史时期,保持着宏观的稳定形态,但是从整个历史长河,以及微观层次上,都可以观察到文化总是处于流变之中。而科技创新又受到文化的根本性影响。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创新本身的历史性是由于文化的历史性所决定的。始终处于一定文化情境中的创新主体规定者科技创新事业。锁业科学认识与科技创新的复杂性与曲折性总是与文化紧密相关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包含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的因素。譬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等等。但同时亦包含着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如政治本位,遵循守旧等方面。因此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应科技创新之要求,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也是文化实现自我否定、不断演进、辨证发展的体现。

其次,要构建合理的与文化相适应的科技创新机制。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会的构建性力量,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知识或能够让人类移山填海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既包括科技本身的系统化样式,还包括相应的科技创新机制。

科技创新机制包含两个基本维度,即组织和制度。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发生在17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两大思潮的影响下,17世纪英国成为了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越来越多的人对科学技术发生兴趣。但是对科技感兴趣只是科技创新体制化的条件之一。而近代科技创新体制化的标志就是以格雷山姆学院为代表的新型大学的诞生以及英国皇家学会的建立。英国皇家学会的诞生,其真正意义就在于它是历史上第一个为官方认可的科技创新组织。这一方面表明科技创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所认可,另一方面,表明科技创新一个有共同目标并遵守一定规范的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在法国,科技创新的体制化进一步确立了,其标志便是法国科学院的建立。在19世纪,科技创新体制化在德国最终完成,其标志是1826年于吉森大学建立的现代化学实验室。从上述考察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新型大学的出现、科学学会的建立以及实验室制度的建立是科技创新体制化的基本表现。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组织也越来越丰富。

科技创新机制的制度维度指的是相应的科技政策与法规。这其中又包括课题申请机制,评议机制,奖励机制等等。各国通过科技政策与法规实现着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宏观管理,引导,激励着本国的科技创新。

在19世纪中叶,德国的产品以低质、仿冒闻名。而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德国的科学技术突发猛进。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首先当时德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深入,一些有识之士倡导成立了国立研究所。因此帝国物理研究所(PTR),德国威廉皇室学会(KWG)等各类研究所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在德国政府缺乏资金支持科技发展的情况下,一批银行家、科学家等则成立相应的基金会。而现在,遍及德国的各类基金会已经成为资助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第三,现行的匿名评议制度,其雏形亦是在德国形成。近年来,德国通过产权制度、专利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规以保护科技创新主体的利益,激励科技创新活动。并且在科技奖励方面,德国洪堡基金会与联邦科研部联合设立的两项科研奖——沃尔夫冈-保尔奖和索菲亚-克瓦雷夫斯卡奖以高额的奖金吸引着国内外的科技创新主体来到德国,投身于科技创新事业。有次可见,科技创新机制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再次,改革应试教育,倡导创新思维,提供有利于现代科技创新的良好教育基础。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与前提。从创新主体的角度而言,一方面,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1810年,威廉-洪堡等人倡导建立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倡导教学自由,教育与研究相结合,且这一理念很快成为欧洲新型大学共同的理念。一定程度上说,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就是从柏林大学开始的。可见大学的功能之一就是进行研究,生产知识。另一方面,从上面的例子同样可以看到,大学的另外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教育。因此大学还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地。

在当代,应试教育已然不能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基于知识的教育是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相背离的。当代科技呈现出的一个基本态势就是学科的高度分化与高度融合。这一态势亦解释了当下知识爆炸的现象。在当代一个人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所有的知识都所有掌握。因此,倡导科技创新就必然要求对应试教育进行改革。

对应试教育的改革,首先在于改变教育观念,即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转向实际上标识的是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向。在英文中,导师被称为“consultant”或“instructor”,前者还有“咨询师”之意,而后者则还有“指导者”之意。这表明,在西方高等教育中,教师不再以“教授者”的身份高高自上,而倾向于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讨论。

教师与学生的这种身份转变,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权威。它鼓励人们提出“异见”,挑战权威,而科技技术史的发展也表明许多科技创新就来自于这些“异见”,无论这些“异见”在最初提出之时有多么幼稚或离经叛道。由此可见,倡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实质上是倡导创新思维,倡导创新思维是改革应试教育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现代文化创新范文5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deology in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puts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method in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U8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建筑设计文化气息短缺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居住模式国际化已成潮流,世界各国以户为单元的普通住宅楼已无本质上的差异,仅是建造标准因经济状况而不同。又由于大部分住宅建设项目给出的设计条件大同小异,尤其是量大面广的多层和小高层住宅,有些设计者不作深入的项目研究,不去挖掘项目的特点,而是盲目地照抄照搬相似的工程设计,导致住宅千楼一面,缺乏个性和本土特点,失去了地域性的标志,失去了几千年来形成的地方建筑风格,也淡化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这其中西风盛行,尤其是中高层和高层住宅似乎非洋不可,甚至连名称都洋了起来,这在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较深的城市尚有情可原,但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璀璨的历史名城却难以让人接受。还应该指出的是,一些项目的盲目抄袭不仅失去了应有的特色,也背离了建筑项目应有的内涵,更无建筑文化可言。

由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矛盾,因而提出了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同现代建筑结合起来的课题。梁思成先生等老一辈建筑家将中国建筑史引向了系统的科学研究,但这个课题还不曾解决。经历了 30 年代的“中国固有形式”、50 年代的“民族形式”和后来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时代精神”等建筑文化的探索,其前景仍旧不明朗。而近来,住宅楼市强劲的欧陆风更是虎虎吹来,一时间,美式洋房、北欧风情、法式设计纷纷登场,大有席卷整个楼市之势。这使得复兴传统建筑文化的道路更加漫长而艰巨。建筑是属于社会的,属于人民大众的。 因而,要建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需要建筑师、工程师、业主、开发商的共同努力和协调合作。 梁思成先生曾对建筑系毕业生说过:“非得社会对于建筑和建筑师有了认识,建筑不会得到最高的发达。……如社会破除(对建筑的)误解,然后才能有真正的建设,然后才能发挥你们的创造力。 ”

2.传统民宅建筑中的伦理文化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它以“文化纪念碑”的形式成为文化的象征,记载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伦理文化的演变历程。没有哪个国家的建筑在功能认识和处理上能够具有像中国传统建筑那样强烈的伦理性。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建筑从来都不只是单纯为了居住、使用,而是秩序、权力、礼仪、道德的体现。

2.1 以“礼”为核心的伦理秩序

古代宗法制度下,封建礼教伦理的教化功能实质上超过了建筑的实用价值,传统庭院式住宅严格的格局布置实为社会礼仪、等级秩序等礼制文化的深刻体现。

2.2 天人合一的伦理观念“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富康安逸。”无论在晋中,还是在皖南,传统村落大多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形成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这些讲究对于村民的实际生活未必会起到多少实际的作用,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山环水绕、藏风聚气则是天地保佑的象征,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的建筑学意义就在于建筑物要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顺应自然规律,从而实现“回归自然、回归环境、回归人性”的建筑设计思想。

2.3 美轮美奂的伦理意境

中国传统的伦理与美学思想强调“形神兼备”、“气韵神动”,以“意境”作为各种艺术作品(包括民宅建筑作品)追求的目标。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构思,尤其注重将建筑的客观功能与人的审美心理相融合,借助建筑的形式畅神达意,抒怀。我国传统民居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意味深长的情境给人以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独特印象。 她的魅力,既表现在个体外部形象的构造形式、也表现在变幻万千的整体组合气势,以及生动绚丽的色彩、装饰和细部构件的巧妙精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韵味的美学风格。

3.传统文化在当前住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虽然将传统建筑文化与当前规模化生产的住宅相结合的理论还不充裕,但通过透析蕴含在传统民宅中的伦理功能,加之大量的创作实践,我们还是可以探索出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可供参考。

3.1 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伦理观

像古村落这种山水田园般的人聚空间和生活场景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的景观层次和生存品质,在今天,这仍然是都市人的理想王国。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一观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并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住宅设计中,要体现可持续发展主题,就必须推行可持续传承的文化主题,绿色建筑、绿色文化、绿色思想等都是我们应积极思考的新课题。住宅不仅是生活中的购物大件,更是人类文化主题中极其重要的创造地及承载区,只有在挖掘先人文化瑰宝的同时,融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主题思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当前及未来住宅发展的新趋势。

3.2 以“礼”还“理”的伦理秩序

如果说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的伦理秩序是封建礼制的产物,是古代民居建筑布局设置的宗法体现,那么,在今天,传统的“礼”应顺应时代要求,剔除不合理的家族伦理观念,取而代之的应是以人文本、合理有序的“理”性秩序,变“礼”为“理”。 在住宅建筑的格局、平面空间中,这个“理”字主要体现为――尺度要适当合理,功能分区要清晰合理,交通路线要便捷合理。

3.2.1 尺度适当合理

住宅是居住休养生息的安乐窝,其尺度应小而宜人,富有人性化和亲和感,不宜尺度过大,尺度过大形成的大面积、大空间不仅加大各项开支,造成个人经济和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失去了家庭应有的温馨感。普通标准的家庭住房面积在 120 平方米左右,如设计合理就已很舒适了。住宅的进深与开间应根据住房面积的大小测算出最佳合理值:进深太大,内部空间采光通风条件差,进深太小出房率低,结构浪费,不宜保温隔热,室内空间也不好划分:开间以大为好,可灵活布置各功能空间,大的程度要符合结构上经济性的要求,开间过小室内空间窄长使用不便。各功能房间的面积分配要均衡合理:各功能空间除确保最低使用面积之外,还应使房间平面的长宽比例合理、房间形状方正,以方便使用。 层高则应根据户均住宅面积和套内最大功能空间面积来确定。

3.2.2 功能分区清晰合理

公共活动区、私密休息区、辅助区要分区清楚、位置得当,避免使用中的交叉干扰、视线干扰、噪音干扰、气味污染。要争取卧室、起居室、厨房和卫生间的“四明”,保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保证住宅的卫生质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住宅功能空间将进一步细化。比如,随着家庭办公的出现,要求住宅中增加相应的工作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专用的家务室已成必须;随着社会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家庭中设置阳光室供老年人休闲已成时尚;如此等等。

3.2.3 交通路线便捷合理

合理地安排各功能空间的位置,可缩短户内的交通路线,减少交通所占的套内面积。 交通路线的长短还与住宅的进深与开间的尺度比例有直接关系,当比例得当时交通路线最短。

3.3 富有地域特色的伦理风格

中国传统民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我们应从民居建筑中继承经过长期检验后留存下来的宝贵设计遗产,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营造应用现代建筑材料和现代建筑工艺、满足人民群众现代生活方式、体现传统建筑风貌的现代风格建筑。

此外,为适应发展需求丰富住宅空间,在建筑结构上的跃层、错层、共享空间的采用,在空间划分上的生活阳台、化妆区、清洗区等专用空间的设置,在建筑构造上的凸窗、外飘窗、落地窗、透天窗、转角窗等多变化的作法也将被大量采用并创新,从而使本土住宅更具个性化。

4.结束语

民宅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形式,凝聚着厚重的传统伦理文化。文章通过分析传统民宅建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等伦理思想,结合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传统建筑文化缺失的问题,提出如何在现代住宅空间设计中传承传统伦理文化,进而体现传统建筑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介华.孔子与中国建筑文化 [J] . 华中建筑 ,1992(4):1-5,15.

现代文化创新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初探;教学模式;创新;威尼斯商人

语文是基础性学科,是学习各学科文化知识的工具和媒介,语文的综合能力是所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语文教学的方式有很多种,而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因此,要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达到新课程的要求,就需要教师对课堂的教学方式足够的重视,根据教学现状进行创新,从而提高教学成果,这是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师工作的重点。

一、树立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新教师观和学生观

《论语》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语文知识“乐知”才能有好的学习效果,而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才能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能为语文教学创立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现代我国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倡导师生平等,摒弃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而是要体现一种平等互学的关系,教师更多的是学生的朋友,要互相尊重,教学相长,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

在学习《威尼斯商人》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把课文中“恻隐、豁免、万恶不赦、遍稽群籍”等词语的词义,进行解释,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明确本课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认识个性鲜明的任务形象,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生动的特点,了解夸张、对比等戏剧技巧。以此为主要内容,让学生自行查找有关莎士比亚的写作特点,了解《威尼斯商人》的创作背景;通过阅读课文,总结主要人物安东尼奥、鲍西亚、夏洛克的性格特征;划出课文中运用夸张、对比的部分;理解全剧矛盾冲突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程的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妙的利用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思考,采用提问互动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实施教与学的转变,使学生能够独立的获取知识。

上初中的孩子还处于生长阶段,身心都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从下课休息到上课这个阶段的转换,学生不能很快的进入学习的状态,因此,在课堂的前几分钟就不太适合讲授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与课文相关联的内容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威尼斯商人》正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检验学生预习情况。首先,教师要对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概况进行提问,先由一名学生作答,其他学生在进行补充,从而使学生了解到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威尼托大区首府,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威尼斯画派的发源地,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并且威尼斯是文艺复兴的精华,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上帝将眼泪流在了这里,却让它更加晶莹和柔情,就好像是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体会威尼斯的风情和柔美。然后在明确《威尼斯商人》的创作背景是在16世纪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逐渐尖锐的情况下莎士比亚感到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和英国的现实间的矛盾,所以创作了几个戏剧,以讽刺当时的社会风气。最后,在学生们对课文的背景争相议论的时候,教师在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亚的性格特征进行讨论,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发表不同的见解。

三、倡导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经历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配合、互相的提高的特点和优点,成为了新课改所倡导的主要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组合学习小组,互相讨论问题,由教师充当“引导者”,学生在小组的学习和讨论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别人的优点、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升自己的能力,思维更加的广阔,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自然都会提高。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使其体会团队的重要性和学习的重要性,对所学的课文内容有一个更深的理解。

由于《威尼斯商人》是戏剧形式,教师要让学生体会戏剧的基础知识,即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的性格。教师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戏剧舞台”,把全班学生分成几组,学生分角色的扮演“剧本”中的人物,进行表演,着重是戏剧的第四幕“法庭”这个全局的部分进行,主要围着“照约执行处罚”展开戏剧冲突。在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刻画出的人物形象,围绕“一磅肉”的诉讼,每个人都投入这一瓜葛,都用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参加了斗争,从而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夏洛克一上场,剧情似乎就已经进入激烈的状态,伴随着双方的争辩立刻开始,夏洛克先是断然回绝了公爵要他“仁慈侧隐”的规劝,接着拒绝了巴萨尼奥加倍偿还欠款的请求,并且断然回绝了公爵要他发“仁慈之心”的劝说,这个时候的夏洛克似乎已经占据上风,有点嚣张跋扈的感觉,而且觉得自己胜券在握,拿刀子就想去割肉,并对葛莱西安诺进行怒骂、讥讽、挖苦。在这个时候,鲍西娅出现了,她先劝夏洛克“慈悲一点”,又拒绝了巴萨尼奥“把法律稍为变通一下”的要求,接着让夏洛克明确表示不答应三倍还款的态度,然后让夏洛克去请一位医生来为安东尼奥“堵住伤口”,“免得他流血而死”,都是为稍后的剧情做铺垫。这个时候夏洛克觉得胜利已经属于自己,就要下手去割肉,当残忍的一幕就要发生的时候,剧情似乎到了,这是剧情发生了大的转变,鲍西娅宣布夏洛克只准割肉不准出血,而且不能出现丝毫的差别,否则就要以命相抵,以这种不可能的方式制止了夏洛克毫无人道的报复行为。这时候夏洛克进退无路,要求撤回对他不利的诉讼,最后鲍西娅根据威尼斯对谋害本城公民的异邦人的惩处规定,请求公爵没收夏洛克的财产,剧情的最后结果就是夏洛克彻底败诉,并且受到应有的惩罚。

四、注重课外的阅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外阅读的延伸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在创新教学模式下,还应该开拓学生的阅读范围,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外阅读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不只局限于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不仅仅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也潜移默化的接受了阅读的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在《威尼斯商人》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查阅关于威尼斯商人相关的文章,阅读同时期的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等,在多媒体成为主要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音像等为学生播放《威尼斯商人》的电影,以此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更加了解戏剧中塑造的典型人物和冲突。

五、总结

总之,在新课标下,教师要“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遵循教学的规律,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明确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作者单位:临海市杜桥学海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