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创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文化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文化创新

现代文化创新范文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创新;价值观念;问题导向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248(2012)02-0041-04



文化是人的创造物,是特定群体为适应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所创造出来的思想理念、生活方式、制度规范等等。千百年来,华夏先民基于中华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机缘,创造、发展了博大精深、独具特色与魅力的中华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思想资源,是激励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源泉。

然而,中国有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不等于就拥有现实的文化软实力。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现代转型的问题,其精神内核与思想理念还需要通过发展、创新,彰显现代价值,才能满足今人的精神需要,获得生机与活力。为了考察中国文化向现代转型的问题,首先必须检视近代以来的诸多中西文化观。

一、近代以来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探讨

殷海光在20世纪60年代谈到,“关于中国文化问题的论争,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论争了。从理学名臣倭仁于1867年反对士人接受西学的言论算起,这个论争的延续将近百年了”[1]。而今,又过去了半个多世纪。150年来,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中国的知识界,一直使中国知识界处于分歧之中。迄今为止,尚无广泛的共识。余英时指出,“大体上可以分为2个相反的倾向:一方面是主张全盘拥抱西方文化,认定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生活的阻碍,必须首先加以清除。另一方面是极力维护传统文化,视来自西方的现代生活为中国的祸乱之源,破坏了传统的道德秩序和社会安定,另外,在这种极端态度之间当然还存在着许多程度不同的西化论与本土论以及模式各异的调和论”[2]。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梁漱溟的文化路向说、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论和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

学术界对上述代表性人物的代表性观点已经有了详细、深刻的论述,也历来为学者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现代学人的多数中西文化观都可以视为这3种观点的延续和发明,没有根本的、质的不同,只有量的差异。

二、近代以来对文化路向、全盘西化论和“中体西用论”的反思

反思,一方面来自于时人的论争,因为抛弃偏见的反面立论无疑是最好的反思;另一方面来自于后进学者的省察,而在这一方面最为有力的无疑是殷海光的著作[1]。本文即以此为线索、以文化路向说和全盘西化论为实例,力图勾勒出近代以来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的反思概况。“中体西用”曾经风靡一时,但这种调停、折衷的办法至今尚无学理上的支撑,故而此处不再展开讨论。

第一,就梁漱溟的文化路向说而言,、张东荪、严既澄、陈序经都有过专门的批评,这些批评汇集起来主要有以下2点。

(1)梁漱溟没能真正把握文化的定义,不明了文化的内涵。其著《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只是从哲学上观察文化,而没有从全体上研究文化。张东荪说:“所以我对于梁书的最浅的批评是只认他专是从哲学方面而观察文化的,不认他是从全体上研究文化。”[3]另外,梁漱溟把中国文化等同于孔子思想有失偏颇。“须知一个民族的文化,断断乎不是一个人领着路便可以把全人类带入那一路去的”[4],故而“无论中国文化(依梁君定义即中国人的生活样法)与孔子思想有多大的关系然而总是2个东西”[3]。同时,梁漱溟对孔制的理解不够客观。梁漱溟以儒家的性善论为立论的基础,并且在叙述的过程中有意回避了孔制的弊端。“梁先生难道不睁眼看看古往今来的多妻制度,妓制度,整千整万的提倡醉酒的诗……这种东西是不是代表一个知足安分寡欲摄生的民族文化?”[5]

(2)梁漱溟对文化路向的划分根本不能成立,其对文化走势的判断根本没有依据。梁漱溟将文化分为物质的文化、社会的文化、宗教的文化3种,然而就全体而言,没有文化不包含这3方面的内容的。陈序经认为,“然而他忘记了所谓文化本身上,是包括这3方面以及一切的言语种种。在每一种文化中,都可寻出这各方面,而各方都有

切连带的关系”[6]。至于梁漱溟对西方、中国、印度3种文化先后顺序的理解,众多著作都指出其不过是不明就里的臆断。

第二,就全盘西化论而言,现代新儒家一直对此持否定的态度,而对梁漱溟的文化路向说进行反思的其他学者也不在少数。新儒家往往从民族感情、本土文化立论,这已为大家所熟知。而建立在现性之上的批判则首推自由主义者殷海光。殷海光对西化的主张和陈序经全盘西化的主张进行了批判[2]。殷海光从全盘西化有否必要和全盘西化有否可能2个方面阐明了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1)全盘西化没有必要。殷海光指出,全盘西化的必要条件是“西方文化百分之百的‘好’,而中国文化百分之百的‘坏’”[1]。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西方现代文化具有众多里层的病况,其在“精神内容”上逐步走向空漠、在社会生活上逐步“货化”、技术化和自动化[1],其对人性的戕害不一而足。因而,西方不是天堂,中国不是地狱。(2)全盘西化不太可能。殷海光认为,“一个文化分子有它的基本性格结构。一群文化分子有它的基本模式性格结构”[1]。如果一种文化要全盘接受另一种文化,则必须彻底改变这种性格结构,这当然是极其困难的。“主张‘全盘西化’的人士不明了文化的变迁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化特征的吸收也不是说要吸收就能吸收的。”[1]这其中有其内在的连续性,正如余英时所说:“文化虽然永远处在不断变动之中,但是事实上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一旦尽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2]

由此可知,极力维护传统文化和彻底主张西化的观点都不可取。但是中国文化的重建却刻不容缓,那么中国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呢?这一关乎民族未来的重大课题断然不是只言片语、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笔者断然不敢企望能够给出解决的方案,只是想就中国文化的出路提供些许浅薄的意见。这些意见归结为一点,就是要重视文化创新。这种创新不是要推倒一切,另起炉灶,而是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创新的必要、核心与原则

人作为适应环境的产物,其文化也是需要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更新的。环境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求文化有所创新。那么中国文化到底该如何更新与发展呢?也许这个问题过于宏大,以至于我们难以找到入手处和突破口,在许多具体的问题上也是见仁见智、意见纷纭。抛开具体细节不论,在文化创新的核心问题和基本原则上却急需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共识。只有这样,文化创新才能在纷争之中不断前行。

(一)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必要

中西交会是近代以来的历史趋势,中西文明必然在接触和竞争之中相互融合。“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1]的观念早已为历史所抛弃,与时俱进是变迁之中的内外环境对中国文化自身发展所提出的最高要求。

第一,我们正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社会结构、经济形态、生活方式到世界格局,时代日新月异,世界正在以加速的形式发生着巨变。急剧变化的时代、日新月异的世界正在挑战着我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这需要我们加以回应,更新文化形态,形成有效指导我们行为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而不至于在新的环境中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也就是说,中国文化要在新的时代继续保持自身的优势和影响力,继续为人们提供认知世界、进行社会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就需要因时而变、不断创新。

第二,文化创新,也是中国文化应对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各种不同的文化都需要彼此分享历史经验与生存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格局中显现自身的价值与魅力,获得理解与认同,就必须能够为解决当今世界各国种种问题提供思想资源,为世界的未来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是进行文化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资源充分发掘,服务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二)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核心问题

余英时在《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中指出:“30年前克罗伯和克拉孔两位人类学家便检讨了160多个关于‘文化’的界说。他们最后的结论是把文化看作成套的行为系统,而文化的核心则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所构成。”[2]这其实已经明确地指出了文化创新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观念的更新。

近代以来,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

面,现代化已经在不断地深入。但这种现代化不等同于西化,尤其是在思想文化上的现代化更是如此。在中国文化传统之中,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珍视的、富有特色的价值观念,学者们对此也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人和天地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对于自我的态度、对生死的看法等等[2]。它们维系着古老文明的成长与发展,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提供了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理念与制度安排,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要素。比如,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而不同”、“仇必和而解”的理念,对于消弭当今世界各种对立与纷争具有重要意义。又如,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宇宙万物的和谐共处。这与西方强调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具有互补性[7]。

(三)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至关重要而又宏大无比。面对这一事关民族未来的重大课题,急需确立能够为当代学者所广泛认可和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殷海光曾就研究中国文化提出了三大主导条件:第一,现代逻辑的工作者所说的逻辑;第二,自休谟以降的经验论者所说的经验以及美国实用主义者所说的实用之结合;第三,必要时的价值观念,尤其是道德价值观念[1],即必须充分运用理性的力量,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再辅以价值观念的判断。然而,当代学者在价值观念上的纷争实在不亚于在中西文化上的纷争,故而本文不过多地阐述价值观念的原则。除此之外,必须坚持理性的思维,必须坚持现实的问题导向。

坚持理性的思维就是坚持科学的思考方法。而“就中国文化重建的方向而言,民主与科学确代表现代文明的主要趋势”[2],“一方面肯定‘五四’的启蒙精神,另一方面超越‘五四’的思想境界”[2]。“五四”高举着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但时人对民主和科学的理解都流于表面。就科学而言,时人只看到了器用层面的技术,而没有注意到其背后的理性思维。殷海光指出:“我们这个社会,虽然在器用方面许许多多人欢迎科学的产品,特别是美式事物,例如电冰箱、电唱机、自来水笔、尼龙丝袜等等;可是,同时却拒绝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态度及科学的思考方法。”[8]这种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和消化的“科学的思考方法”就是理性。邓晓芒认为,中国当代启蒙的任务之一就是从“科学”深入到“理性”[9]。由此可知,惟有当理性之光普照神州大地时,我们现代化的深入才真正开始。

坚持现实的问题导向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我们发展与更新文化,应当坚持问题导向,从现实问题出发,清醒地分析我们的现实处境,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深刻了解社会的需要,善于从现实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围绕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案。我们必须彻底打破古、今、中、外的界限,一切以现实为根据。“我们运思在求通,求通在求解决问题。既然如此,我们只要想通的就行,管它古、今、中、外、乐观、悲观做什么呢?”[1]对于我们文化传统中已有的资源,我们需要认真地梳理、继承、利用,把握其精神实质,服务、应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离开现实问题导向的文化继承是抽象空洞的,也是难以成功的,围绕现实问题的解决,文化继承才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同时,对于我们已有的文化传统之中缺乏的、薄弱的内容,我们要勇于承认缺陷,努力弥补,以兼容开放的心态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使之为我所用,促成我们现实问题的解决。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只要我们提升文化创新的能力,建立鼓励文化创新的机制,数量众多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就一定能够源源不断地涌现,从而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价值观念的更新为核心问题、以理性的思维方式、现实的问题导向为基本原则,我们一定能成功地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 、结语

通过梳理和检视近代以来学界对中国文化出路的研究可知,文化传统的现实和现代化的方向是确定无疑的。全盘西化、极端保守和折衷中西都无法解决中国文化的问题,而其真正的出路在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是必要而迫切的,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以价值观念为核心、以理性思维、现实的问题导向为原则。经过现代创新的中国传统文化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真实展现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r>

[2]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三联书店,2004.

[3]张东荪.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c]//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合肥:黄山书社,2008:84-96.

[4]严既澄.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c]//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合肥:黄山书社,2008:96-107.

[5].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c]//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合肥:黄山书社,2008:108-122.

[6]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肖永明,张天杰.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视域中的对外文化传播[j].现代传播,2010(5):6-10.

[8]殷海光.思想与方法:殷海光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9]邓晓芒.儒家伦理新批判[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

modern innov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xiao yong-ming, dai shu-hong

(yuelu academy,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hunan, china )

现代文化创新范文2

[关键词] 现代企业 文化 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已经广泛开展。但对于企业文化创新问题,现代企业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企业文化创新主要指企业在继承原有优秀文化元素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原有文化的束缚和限制,创造、吸收或借鉴各种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的优秀文化元素,充实、优化和提升现有企业文化的活动。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化日趋激烈,要持续增强企业活力,最大限度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创新至关重要。正如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想让车再快10公里,只需要加一加马力;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须要更换铁轨了,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公司的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现代企业在努力创建优秀企业文化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地进行企业文化创新,不断扬长避短,适应环境,以实现现代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

一、现代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任何企业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和变化的过程,甚至有的企业文化要经历革命性的变动过程,这与企业自身发展,以及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现代企业自身发展规律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企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剔除自身僵化保守、固步自封的理念,适时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一方面,企业自身发展规律需要企业文化创新。一般说来,企业自身成长过程要经过创立期、成长期以及成熟期,大多数企业经历创立期、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后,生存的压力显得不那么紧迫了,企业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市场供求关系稳定、市场份额比例合理、企业人才流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等等。久而久之,上至企业领导层,下至普通员工,都非常容易产生惰性心理,而不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同步问题,不思进取、官僚保守的企业文化,将会使企业失去活力,逐渐走向僵化。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所滋生的惰性,往往会导致企业最终走向失败。因此企业要克服这种发展的惰性,就必须适时地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另一方面,就企业外部环境而言,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要求企业适时地进行文化创新。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企业的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知识经济的成长,以及由此引发的新财富创造机制的变革迫使企业渴望持续成长的组织开发以及提升资源的利用率,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价值,进行企业经营战略重组,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也使企业处于更加激烈和残酷的竞争环境,企业开始面临更多的生存困境,所有这一切都要求企业文化适时进行持续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以满足环境变化的需要,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保障生存并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经过调查显示,企业平均生命周期,至少以它成功的时期而言,从未超过30年以上。尽管此项研究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组织,如美国的花旗银行、通用电气等历百年而不衰,但该研究至少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克服自身滋生地惰性,适应剧烈变动的外部环境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活动,才能实现长久的存在与发展。由此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必须跳出狭隘的自己组织的小天地,着眼于更广阔的天空,实现地域、民族的跨越,实现文化的超越与创新,才能为更多的组织内外成员所接受和认可。

从上不难看出,现代企业要想长期处于良性的运营和发展状态之中,就必须适时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

二、现代企业文化创新的阻力

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个观点已为大多数企业领导者和组织成员所接受和认可,但尽管如此,企业文化在创新实施过程中还是会遇到相当多的阻力,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企业文化创新的成败与效果。

在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首要遇到的就是组织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惯性带来的阻力,这包括组织原有的管理理念、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等等,长期以来已经根植于组织成员的头脑之中,成为组织成员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要改变或革除已经被人们所习惯的规范和准则均十分困难。一些企业文化改革措施在初期往往会受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究其原因正在于文化创新不同于简单技术或制度创新,它往往触及组织较深的层面,特别是对价值观念、精神面貌,以及职业道德的触动,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从组织成员的观念和行为上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和变革。这种文化的创新对组织成员意味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与生俱来的对变化的恐惧心理和反抗心理形成的文化惯性阻力,或张望等待,或另寻出路,是文化创新中最难处理的难题。

此外,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另一阻力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往往是要革除保守的、僵化的、不思进取的、不良的旧有文化痕迹,但这些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既得利益集团所坚持的,因为既得利益集团惧怕现行组织的任何变动,害怕这种变动会对现存的利益分配有所改动而影响其现行利益,因此,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创新会遭遇来自各个层面和各个方向上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

三、减少现代企业文化创新阻力的对策

可以说,任何企业在自身文化创新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阻力,这是任何企业文化创新所不能回避的,但只要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在创新实践中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策略,还是可以将创新的阻力减少到最小。

首先,在企业文化创新中要做好企业成员的思想动员工作,要反复强调企业文化对组织发展的制约作用,强调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对未来的组织的发展的影响,消除组织成员的顾虑,从而消除组织成员文化惯性的心理抵触。

其次,在创新过程中,企业文化创新的领导者应具备一整套领导艺术才能,富有远见卓识,他们必须以身作则,积极通过言行举止传播新的企业文化,要善于描述理想文化的前景,激励组织成员不仅希望得到新的文化,而且愿意投身于它的实现。组织成员既是企业文化作用的客体,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参与行为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的创新成功与否,以及创新的程度。创新领导者要注意进行广泛的沟通交流,让组织成员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创新的目标、意义及其影响,取得组织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并积极参与到变革中来,共同努力改变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和行为。

第三,要恰到好处地实现组织成员的吐故纳新。实现组织成员的吐故纳新,首先要吸纳新的成员加入组织,这些新的组织成员一方面对原有的企业文化没有惯性思维和情感依恋,在心理上更加容易接受文化变革和创新的举措;另一方面,新组织成员的加盟本身也会带来企业文化创新和变革所需要的新价值观和行为,有利于加速企业文化的创新进程。其次,要实现那些不愿意接受文化变革的人对组织的脱离,这也会大大减少企业文化创新的阻力,从而加速变革的进程。但必须指出的是,在对组织成员吐故纳新度的掌握上一定要合适,在吸纳新企业成员的同时,一定要兼顾老企业员工的情感和利益,以免使企业现有成员对组织丧失信心,这将直接背离企业文化创新的初衷。

第四,在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也是调动组织成员参与企业文化创新积极性,消除企业文化创新阻力的有效手段。在文化创新过程中,组织领导者的激励对于组织成员价值观和行为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将奖励和报酬与那些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挂钩,让组织成员了解如何才能受到奖励,从而引导他们实现行为方式的转变。

现代文化创新范文3

[关键词] 广告 传统文化 现代元素 创新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并至今仍具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其在现代广告中的运用也是十分广泛的。[1]但是,由于社会及意识形态的不断更新,单一的以传统文化为诉求点已经很难引起广大受众的关注。因此,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进行广告创新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所谓现代元素内涵十分广泛,它可以是指亚文化背景下新的消费群体独特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现代科技创新及其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或者当今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或其他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等,下面的例子就是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在广告中的应用。

一、爱国主义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家国观念最重要的表现。在现代广告中,如果能突出爱国主义精神,以科技创新为表现手段就容易激起受众的爱国热情,引起受众的认同。

2007年7月,长城油《心跳篇》以“嫦娥”发射成功为素材,提炼出“潮汐是月亮的心跳,奔月是中国人心跳”的广告创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一个民族和星球之间的千年情感,用感动把长城油与国人的爱国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广告最后,以“嫦娥”升空为主线,突出大众对此事的关注,在短短的几十秒的发射过程中,所有的中国人都为激动和自豪。

通过这些画面,突出“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对中国人的影响,它寄托着华夏儿女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衬托长城油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而“中国航天,助力飞天梦想,长城油为中国航天提供优质保障”的诉求则清晰、准确地展现长城油在此次事件中的重大作用,把长城油、消费者、嫦娥探月三者自然、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民族主义与奥运精神相融合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许多以奥运为素材并注入民族主义元素的广告应运而生。 例如,央视品牌广告的创意深刻地体现了奥运情结。广告大量运用超现实的类比手段,将城市场景与奥运赛场交叉对比,并通过紧凑快节奏的镜头画面,表现商场如赛场,激烈紧张的竞争形式。超现实的神奇力量使跨栏轰然倒下,高楼掘地而起,大厦楼宇快速移开展现更为宽广的视野。结尾巧妙道出“超越梦想,不是梦想”的寄语,给人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寓意清晰明了,爱国情感自然生成。

许多商业广告也以奥运为素材,积极进行广告宣传。中国民族运动品牌361°以“中国,勇敢做自己”为主题,斥巨资打造了一部展现中华民族放飞奥运梦想的电视广告。在激烈的竞争中展翅“腾飞”“勇敢做自己”,既是以361°为代表的民族运动品牌多年的梦想,也是十几亿中国人的奥运梦想。这一广告主题将民族主义情感和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定位与其专业运动的紧密结合,点燃了国人浓烈的民族情感,坚守了百年的奥运梦想也即将在这场为奥运预热的运动风暴中勇敢放“飞”。

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是传统广告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如果运用得当,很容易引起广大受众的认同,但是创新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会产生比较理想的效果。

其一,对传统文化元素要善于进行扬弃,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是现代广告要在分析和批判中利用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可取的,比如帝王效应,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等。如果不加区分地进行宣扬,很容易曲意迎合某些庸俗、甚至低劣的审美趣味与需求。因此,我们应辩证对待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对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即吸取其精华部分,抛弃其糟粕部分,然后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进行有机地融合才能发挥出良好的广告效应。

其二,现代元素要新颖,结合时代背景,引领时代潮流。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时,所选择的现代元素应该能够引领时代潮流。它应该是新时代背景下,积极倡导和鼓励的,对时代进步具有巨大影响的思想意识,如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意识等;或者是在该意识形态下所产生的有利于社会发展、对中国世界化进程有突出贡献的科研成果和重要成绩。只有在广告中恰当地选择和运用现代元素,使其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才能使其在广告潮流中脱颖而出,引起广大受众的注意和认同。

其三,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要找准契合点,使其浑然一体。现代广告要善于突破传统,合理融合现代元素,引导人们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确定更完美的价值取向和广告创意。而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关键就在于要找准契合点,通过对新时代背景和文化意识的运用,进一步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展。在现代广告中,传统文化是广告创意的灵魂,而现代元素则是灵魂的载体,只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双管齐下,并进行恰当地表现,才能使广告创意深入人心,达到与目标受众的思想和情感的共鸣。

三、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植根于现代广告中。但是现代广告创意不能停滞在传统文化运用的层面,而要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注入现代元素,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为现代广告创意增加新的活力,使其取得更大的诉求效果,这对于现代广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现代文化创新范文4

[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自强不息与永攀高峰的精神、“重人伦”思想对现代科技创新起到积极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中庸之道”、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又是与现代科技创新文化要求格格不入的。应通过机制建构与“文化形塑”,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科技创新是基于创新主体的文化与价值取向而进行的一项合逻辑与合价值的实践活动。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它潜移默化地对科技创新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涉及到从观念、方法、价值等等各个方面。一方面,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促进性的,亦可能是消极的、阻碍性的。另一方面,脱离实际的文化背景进行科技创新,或对科技创新进行理解与评价,既是不可能亦是毫无意义的。本文拟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影响。本文所指“中国文化”指的是中国传统精神形态,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等;还近代以前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释道合一的文化体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是都是基于“重人伦”这一核心展开的。即“重人伦”这一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基本准则,进而影响到科技创新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重人伦”的思想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而言只有积极影响,而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可在“重人伦”思想那里找到根源。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有益于科技创新活动。这种凝聚力表现为文化心里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当代的科技创新,尤其是高科技创新,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各领域、各层级的科技创新主体共同协作完成。创新主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创新主体有着共同的目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是与当代科技创新的趋势相适应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倡导自强不息,永攀高峰的精神。《易经》曾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代人观察到自然运行的规律,又将它作为激励人们的准则,即表现出“重人伦”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总是充满着困难与曲折,这在根本上是由科技创新主体的历史性和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决定的,同时也说明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的复杂。因此,对于科技创新主体而言,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精神就尤为重要了。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重人伦”思想是与当代科技创新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相适应的。特别是在当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所引起的各种灾害日益引起人类的注意。环境污染,物种灭绝,全球变暖等等问题都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激化,而在本质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传统文化所倡导“重人伦”的思想同样要求科技创新主体要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因此,“重人伦”思想实际上是当代科技创新的应有之义。

第四,教育功能是作为文化的科技创新的基本功能之一。而中国传统文化一贯重视教化作用,这亦反映了传统文化“重人伦”的一面。科技创新的教育功能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的科学知识或强大的工具,还在于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而传统文化历来将伦理道德教育置于第一位。在某种程度上说,科技创新的目的就在于扩展人类的视野,提高人类认识能力,即开化人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能够通过教化科技创新主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求科技创新主体始终将开化、解放人类作为自己的目标。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亦包含这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虽然这些因素看似繁杂,但是仔细审视之下便会发现“政治本位”思想始终隐藏在这些因素的背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科技创新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通过分析我们将看到这些因素与“政治本位”思想的内在联系。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传统文化中重官轻民的思想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而科技创新在在古代曾被认为是“奇技巧”。上述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容易导致将科技创新置于一种从属的地位。从而或有人根本不屑于从事科技创新事业,或有人将科技创新事业作为“做官”的进身之阶,无论如何,上述思想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是危害极大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作为儒家的一条重要的伦理道德标准(亦即指导规范古代官员言行的金科玉律),对于处理人伦关系,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科技创新总是一种对原有传统的反思、批判的行为。科技创新内在地具有冒险,激进的特征。因此,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的思想是与科技创新的精神相背离的。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亦是“政治本位”思想的延伸。中国传统上一贯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关系。在奉行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环境里,科技创新主体日益滋生崇拜权威的思想,进而导致创新主体个人个性和创造性的泯灭。同时它还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公平竞争与进取。

三、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首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就“为何要扬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问题而言,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文化的历史性所决定的。首先文化总是变动不居的。虽然文化在某一特定的地域与历史时期,保持着宏观的稳定形态,但是从整个历史长河,以及微观层次上,都可以观察到文化总是处于流变之中。而科技创新又受到文化的根本性影响。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创新本身的历史性是由于文化的历史性所决定的。始终处于一定文化情境中的创新主体规定者科技创新事业。锁业科学认识与科技创新的复杂性与曲折性总是与文化紧密相关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包含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的因素。譬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等等。但同时亦包含着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如政治本位,遵循守旧等方面。因此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应科技创新之要求,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也是文化实现自我否定、不断演进、辨证发展的体现。

其次,要构建合理的与文化相适应的科技创新机制。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会的构建性力量,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知识或能够让人类移山填海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既包括科技本身的系统化样式,还包括相应的科技创新机制。

科技创新机制包含两个基本维度,即组织和制度。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发生在17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两大思潮的影响下,17世纪英国成为了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越来越多的人对科学技术发生兴趣。但是对科技感兴趣只是科技创新体制化的条件之一。而近代科技创新体制化的标志就是以格雷山姆学院为代表的新型大学的诞生以及英国皇家学会的建立。英国皇家学会的诞生,其真正意义就在于它是历史上第一个为官方认可的科技创新组织。这一方面表明科技创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所认可,另一方面,表明科技创新一个有共同目标并遵守一定规范的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在法国,科技创新的体制化进一步确立了,其标志便是法国科学院的建立。在19世纪,科技创新体制化在德国最终完成,其标志是1826年于吉森大学建立的现代化学实验室。从上述考察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新型大学的出现、科学学会的建立以及实验室制度的建立是科技创新体制化的基本表现。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组织也越来越丰富。

科技创新机制的制度维度指的是相应的科技政策与法规。这其中又包括课题申请机制,评议机制,奖励机制等等。各国通过科技政策与法规实现着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宏观管理,引导,激励着本国的科技创新。

在19世纪中叶,德国的产品以低质、仿冒闻名。而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德国的科学技术突发猛进。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首先当时德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深入,一些有识之士倡导成立了国立研究所。因此帝国物理研究所(PTR),德国威廉皇室学会(KWG)等各类研究所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在德国政府缺乏资金支持科技发展的情况下,一批银行家、科学家等则成立相应的基金会。而现在,遍及德国的各类基金会已经成为资助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第三,现行的匿名评议制度,其雏形亦是在德国形成。近年来,德国通过产权制度、专利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规以保护科技创新主体的利益,激励科技创新活动。并且在科技奖励方面,德国洪堡基金会与联邦科研部联合设立的两项科研奖——沃尔夫冈-保尔奖和索菲亚-克瓦雷夫斯卡奖以高额的奖金吸引着国内外的科技创新主体来到德国,投身于科技创新事业。有次可见,科技创新机制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再次,改革应试教育,倡导创新思维,提供有利于现代科技创新的良好教育基础。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与前提。从创新主体的角度而言,一方面,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1810年,威廉-洪堡等人倡导建立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倡导教学自由,教育与研究相结合,且这一理念很快成为欧洲新型大学共同的理念。一定程度上说,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就是从柏林大学开始的。可见大学的功能之一就是进行研究,生产知识。另一方面,从上面的例子同样可以看到,大学的另外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教育。因此大学还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地。

在当代,应试教育已然不能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基于知识的教育是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相背离的。当代科技呈现出的一个基本态势就是学科的高度分化与高度融合。这一态势亦解释了当下知识爆炸的现象。在当代一个人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所有的知识都所有掌握。因此,倡导科技创新就必然要求对应试教育进行改革。

对应试教育的改革,首先在于改变教育观念,即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转向实际上标识的是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向。在英文中,导师被称为“consultant”或“instructor”,前者还有“咨询师”之意,而后者则还有“指导者”之意。这表明,在西方高等教育中,教师不再以“教授者”的身份高高自上,而倾向于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讨论。

教师与学生的这种身份转变,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权威。它鼓励人们提出“异见”,挑战权威,而科技技术史的发展也表明许多科技创新就来自于这些“异见”,无论这些“异见”在最初提出之时有多么幼稚或离经叛道。由此可见,倡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实质上是倡导创新思维,倡导创新思维是改革应试教育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现代文化创新范文5

关键词:舞台艺术;设计理念;审美文化

我们现在正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舞台艺术的欣赏中,观众对那些以独特方式表达出来的舞美设计是非常关注的,因为这样的设计恰恰符合他们内心世界的审美需要。一个舞美作品设计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观众的认可度,只要设计符合观众的欣赏心里,满足了他们的审美习惯。那么他们就会对作品产生出一定的兴趣和喜爱。从更深的理论来看,舞台艺术谁的优劣,就是以观众的喜好和贬低来决定,优秀的设计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记忆,促动他们的思维发生一系列丰富的联想,反之,则会让观众感觉索然无味。为什么会这样?这与设计者的艺术创新是不无关系的。

1 舞台艺术设计的演进简叙

在演出史上,舞台艺术各组成部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最早出现的是同表演关系最直接的化装、服装和道具。在西方戏剧的源头──希腊戏剧中,服装、面具已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那时一出戏的演员只有二、三人,要靠不断更换服装和面具来扮演各种戏剧人物。东方戏剧若以中国戏曲为例,造型艺术也是首先集中在人物的装扮上。不过中国戏曲主要采用涂面化装,面具多在装神扮鬼时用;服装上的图案先是画的,后来改用刺绣,成了具有鲜明的装饰风格的特种工艺美术。布景是较晚的发明。它有一个从剧场背景向剧情背景的演变过程。剧场背景是在观众由四面围观改为三面围观时出现的。古代中国戏曲的演出,大都用一块幕幔来起掩蔽、装饰作用。用造型手段来描写剧情地点的尝试虽亦由来已久,但直到中世纪的宗教剧中,基本上仍是近似于大道具的局部装置,它们可以单独用,也可以联并使用。利用整个背景对剧情地点作大面积的描绘,是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宫廷剧场中开始的,随后传入英国、法国等许多西方国家。这些围在演员身后的绘画性布景,虽或具有倾动一时的观赏效果,但还没有真正做到同剧情的密切结合,对于演员的表演也缺少直接的帮助。所以到了19世纪,它又向着逼真化和立体化发展。进入20世纪,人们对于剧情背景的观念已由狭隘趋向广阔,既可以逼真的描绘,也可以暗示、象征,这就带来了布景艺术的多样化。西方布景是在20世纪初经由日本传入中国的。灯光是最后参加到演出中来的造型因素。早先的戏剧演出均靠自然光照明,近400~500年间戏剧普遍地进入室内演出后,才采用人工照明。先是蜡烛和油灯,19世纪初开始用瓦斯灯,19世纪末期改为电灯。现代舞台灯光已成为剧场机械设备中用作统一性和说明性力量的最主要也最灵敏的一种手段。进入到现代,新技术催生了舞台艺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舞台艺术具有了生动、鲜活、逼真的特质,符合现代人欣赏的习惯,同时也为提高舞台艺术的影响力、艺术效果的传导力。艺术作品的审美里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2 传统的艺术设计意识促进了舞台艺术设计理念的改变

色彩搭配、空间布局、布景装饰属于舞台整体艺术构建的一个部分,它们不可分割地存在于设计中,并且紧紧依附在的设计过程的每个环节。在舞台艺术的设计中,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性思维融合到艺术设计当中,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各种因素的优势,突出了各种因素的融合与和谐,这样就使得艺术舞台体现出整体美感。整体性思维意识在舞台艺术设计中虽然脱离不开传统艺术设计的框架,但是就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说,对艺术的表达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实现这种艺术的整体性,对媒体技术在体现艺术的效果和作品的质量方面就具有十分巨大的能量。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舞台美术效果更能得到充分体现,观众在整体性艺术的影响下能得到审美激励。每个舞台美术设计者都清楚,舞台美术设计需要将空间的每个部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各种要素相互支撑、各种美术元素相互映衬的关系,他们是整体艺术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舞台美术设计者,在涉及中要将整体性思维意识运用在舞台设计理念中,一定要有舞台艺术表现的全局视野, 将舞台空间、色彩搭配、灯光设计等做有效的调配,

将独立设计的艺术元素思维转化到整体性思维方式上来。让舞台美术设计突出整体艺术效果,提升舞台艺术的质量和内涵。

二、舞台艺术设计利用传统理念展现微妙的意境

虚实交替在艺术舞台展示,能让人感受到舞台设计所给予的朦胧之美,其是传统文化所赋予的艺术意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传统的艺术设计理念一旦运用到舞台设计理念中,自然会给人以色彩斑斓、出神人化的意境之美,这种意蕴之美彰显了现代对媒体技术的魅力,给观众留下的是更加深远的意境,向他们传递出文艺作品的深度内涵来,让观众体会到了美学意义上的审美。纵观我国艺术发展,传统文化意蕴具有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积淀, 凝聚着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文化内涵。它渗透在舞台艺术设计理念中,体现出具有想象力的空间, 传达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境界, 引发人们更多地思考。以形传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崇尚的文化精髓,它在舞台艺术设计理念的运用, 就是将传神的意境以舞台艺术形式的方式展现出来。以静的舞台体现动的精神, 舞台便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物体, 在吸收传统文化的意蕴中展现微妙的传神意境:

3 现代舞台艺术设计理念中传统艺术的创新

中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戏剧故乡,其在表现手法上具有民族化的写意性的特点, 因此在舞台艺术设计中讲究虚拟性手法,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让舞台空间突出虚实结合的特点,向观众传达出生动的舞台艺术表现力。在突出空间感和作品主题的氛围中中,表演者在现代技术营造的意境中也会将自己融人其中,使表演更具真实感,从而带动观众的欣赏心里发生微妙变化,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进而引发深刻的思考,采用高科技技术将一种器具变化为不同的形状,既可以节省有限的空间又节约演出时的成本。虚的布景原则是在实的基础上。两者相结合,通过利用人们的想象力来提示当时的场景。这样的方式应用在现代舞台艺术设计中有利于表演者与欣赏者之间的互动它启示舞台设计的理念要以人为本,将布景、服装造型、空间设计、色彩等充分考虑欣赏者的习惯,在空间布局中,以突出写意传神。

一个成功的舞台美术设计的作品,始终会依赖观众的文化价值认同存在。就好比一个时代接受音乐的熏陶一样,总要经过一个认识――认知――认可的过程。观众所接受和所创造的文化价值观念形成了对艺术设计感觉的不同。任何一种舞台美术设计体风格与设计者的思想观念、知识素养不无关系,不管如何,只有让观众接受,并且能够深入人心,才是成功的舞台美术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赵瑞平;分析舞台美术中的情绪色彩[J];电影文学;2009年12期

[2]薛颖;浅谈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色彩运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5期

现代文化创新范文6

【关键词】企业;企业制度;企业文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代表最先进形式和未来主流发展趋势的企业组织形式——现代企业成为了我国企业的发展方向。完善的企业制度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首要特征,两者之间既紧密结合又有所区别。

1.企业制度和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内涵

1.1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依法制定的关于企业股权、组织结构、管理、运营等方面的一系列规范和章程的总和。其具有合法性、强制性和普适性的特点。所谓合法性是指,企业制度既要符合国家法律规范又受国家法律的保护,既要符合企业股东利益诉求又要维护股东权益,对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行为有依法、依规处理的权利;所谓强制性是指,企业制度是企业作用于员工的规范性要求,企业员工必须遵守,企业制度不依员工的意志而客观存在,是对员工的客观要求;所谓普适性是指,企业制度不仅适用于普通员工,同样适用于企业的管理层,制度的效力范围不受企业人员的职位和岗位限制,具有普遍适用性。

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特征之一。现代企业是适应市场经济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合理、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推动企业的发展,成为了衡量企业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1.2创新型企业文化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的企业文化,文化是伴随着企业的诞生而出现,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丰富的。一般来讲,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的传统、风尚、价值观、目标、信念等,优良的企业文化会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到支撑的作用。1984年,奎因等通过设计竞争价值理论模型,得出了四种类型的组织文化:支持型企业文化、创新型企业文化、规则型企业文化、目标型企业文化;其中将创新型企业文化特征描述为:寻找新信息、创造性对变革的开放性、预测、实验。[1]创新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主要途径。创新型企业文化包含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企业文化的树立与培养要以创新为核心,要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另一层含义是指,企业文化本身就具有创新性,不守旧,能够接受外部的优秀文化,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丰富。创新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具有独特性、难交易性和难模仿性等特征。

创新型企业文化具有三个层面,最外层是物质文化层面,中间层是制度文化层面,最里层也是核心层是精神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与企业制度既相关联又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是既共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企业文化不等同于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是核心、是理念,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中制度文化层的表现和具体化。制度文化层面的含义比企业制度的含义要宽泛,不仅包括具体形式的制度条文,还包括非具体形式的制度思想、理念等,企业制度只是具体化了文化制度层面的思想。但是,只有具体的企业制度并不能说明企业文化的完善与否和优秀与否,更主要的是看制度在实际中的行为和效果,这样才能体现出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2.企业制度和创新型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2.1企业制度是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企业制度一般是以文字、图表的形式出现,在形式表现上是具体的。企业制度对于员工的约束是强制性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企业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是企业价值观追求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意愿。但是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只是出于企业管理者或是企业所有者的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还包括员工的参与,员工在面对企业制度时,如果只是一种被动的执行或出于免于处罚的心态而规避制度责任时,这时的制度并不能体现企业文化的内涵。如果员工能够认同制度并发自内心的拥护并能自觉遵守且能够影响他人,这时的制度就体现了文化的涵义。企业制度中包含有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意愿,体现了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思想和理念,一定意义上来讲企业制度就成为了企业推广和灌输自身文化理念的主要渠道,这样企业制度建设就成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2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创新型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其所独有的创新氛围会促进企业的创新进程,由于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较多,尤其是企业的一些创新活动会影响到一部分员工的个人利益,会阻滞企业的创新活动,在这些人员的思想和行动上就表现为不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需要用文化的力量去引导员工创新,还需要用制度的手段去规范和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创新行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制度层面同样具有创新精神,制度层面上对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同时支持和保障企业创新活动的进行,对企业创新活动从目标、模式、过程控制、人员与物资调配等方面给予制度性的支持,相比较企业制度而言,创新型企业文化制度层面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撑是包括企业制度的规范性作用在内的创新氛围的营造。制度的形成及其生命力源于无声无形又无处不在的文化。简而言之,文化即是人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的一种普遍的自觉,而制度则是对各种“不自觉”的纠正和规范。[2]

2.3以创新为纽带,做好企业制度和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

创新型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制度均是以创新为核心内容。创新是一种破坏性活动,是新秩序对旧秩序的替换,新秩序能够利用比较优势使企业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和发展动力。创新型企业文化一方面表现为文化是在创新精神的指导和支持下形成的,另一方面表现为文化指导企业的创新实践,将企业的创新精神融于实践活动中最终表现为企业创新成果。在企业的创新实践中,创新型文化的力量是员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行动的动力源泉,是能形成员工和企业创新凝聚力的最主要力量,是一种自发的、内在的驱动力。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创新内容表现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其中作为文化核心层面的精神层面的核心内容又是创新,这样创新就成为了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创新型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氛围,企业就表现为创新特征。

企业制度对于企业创新活动而言是在企业文化引导下的规范、约束,是保障企业创新活动的具体化表现。如果说企业文化的创新内容是以宏观指导和调控为表现形式的话,那么企业制度则是针对企业活动中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具体规定,但这些具体规定的中心目的是以创新为核心内容的。所以说在现代企业中企业制度和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创新。

现代企业都有一套完善的企业制度,这套企业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制度在运营中的效果反馈以及企业发展需要可以进行适时的调整。而一个企业的创新型文化一旦形成则不会轻易的变动,会作为长(下转第86页)(上接第73页)期的指导思想作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制度是规范员工行为的,创新型企业文化则是引导员工思想的,只有在思想上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动力,员工才会有创新动力。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企业要以现代企业为标准,发扬创新精神,既要搞好企业制度建设又要搞好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 [科]

【参考文献】

[1](美)埃德加·H·沙因著,朱明伟,罗丽萍译.企业文化与领导[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8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