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体育教育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体育教育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 高中体育课 选项教学 思考 建议
1.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的实施背景与简述
为贯彻“健康第一”体育教学指导思想,2003年上半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了全新的修订,并于2003年9月份在我国各地开始推广实施。
1.1选项准备。
每学期开学的第一次课,在室内对学生进行选项指导,主要介绍各选项的特点、学校场地器材、体育师资情况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再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学习项目。
1.2选项分班。
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通过老师的全面宣传,学生在填报志愿时能够做到有目的性、有针对性,体育老师也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可选报2个志愿,以最喜爱的项目为主项,老师根据场地设施及学生报名人数和男女平衡的原则进行分班订项,原则上做到第一选项录取。
1.3评价方法。
选项课教学采用高一年级必修与高二高三年级选修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必须在高中3年修满11个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情况,测试的成绩都将融入学分评定之中,让学生在德行及体育技能方面共同进步。
2.选项教育的优势及成效
2.1传统教学与选项教学的差别。
在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学生中往往会出现“饿的吃不饱,多了不消化”“喜欢的项目就动,不喜欢的项目就坐”等情况,发展参差不齐的现象,以及教学形式单调,教材内容重复,学生练习情绪较低,对体育课兴趣不高等问题。而通过2年的体育选项课的教学,85%以上的学生对选项教学持欢迎的态度,学生在课上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能轻松地掌握选择的体育项目。
2.2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有明显提高。
在我校实施选项教学3年以来,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在优秀与良好等级上人数逐年上升,一方面依靠国家对体育的投入、学校领导的重视和体育教师的努力,另一方面选项教学对学生能动性的促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2.3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得以充分发挥。
选项教学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掌握专项技能效果显著,并基本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促进了学生学习动机的良好转化,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更大兴趣;教师的主导地位得以完美体现,教师和学生一样,上课更有积极性与激情,能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为学生搭建一个发展体育才能的平台,师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学校体育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促进竞技体育的提升,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进行选项教学以后,学生的竞技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开设选项教学,使有同样兴趣、爱好的学生相聚在一起,运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运动能力快速提高,学校处处洋溢着拼搏向上的气息。
2.5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体育运动已日益成为人们生存的必要的基本条件,通过体育选项课的学习,学生逐步掌握体育项目的科学锻炼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和能力的掌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对选项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体育选项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一次重大变革和突破,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3.1体育选项教学必须以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设施为依据。
学生选项过于集中,绝大多数学生喜欢球类,而学校的场地和配备的器材从数量到质量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更不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并且由于球类运动占用的场地面积过大,对学生的保护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建议:学校要加大场地设施建设,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比较完善的学习硬件设施。教学中培养体育特长生,以特长生带动小组学习,练习时尽可能以集体活动为主,农村学校应该因地制宜地多开展一些适合当地特色的体育项目或者自制一些教学器材,带动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的学习。
3.2选项教学中存在课堂管理问题。
由于学生来源于不同班级,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不能很快认识、熟悉,给教学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课堂上会出现学生“串门”,凝聚力不强,出现“小集体”等问题,影响教学的秩序和教学效果。
建议:多开展集体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的凝聚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定期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德育渗透,严格课堂考勤记录等工作,把考勤记录、课堂表现纳入到学生的学分评定成绩之中,督促学生的发展。
3.3选项教学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现象。
在选项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也会因为自身素质的不一样,而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素质好的学生不愿意与素质较差的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建议:在练习一定阶段并了解学生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而设定,要精心安排教学步骤和教学方式。多采用引导、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锻炼。成绩的考核也应该区别对待,只要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在保持或者逐步提高的,那么该生的考核成绩就可以达到良好或者优秀。
3.4体育选项教学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加强。
选项课的实施,对体育教师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体育教师不能局限与“懂”“会”,而是要“精”。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技能将会越来越强,如何使普通的学生变得优秀,让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建议:学校定期开展教师的外出培训,多向优秀的兄弟学校学习课改经验;教研组组织教师加强相互交流,建立专项教学备课组制度,加强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提高师资业务水平,建立一支观念新、素质高、善思考、勤努力的体育教育群体。体育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深入研究,通过自学、校本培训、学术交流等不同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4.结语
高中体育课实施选项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各种问题还会不断出现,我们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认真解决,寻找一条符合新时期学生的健康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孙汉超,秦椿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对体育教育的建议范文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中存在的问题
师资队伍力量不足。由于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专或技术学校升级而来,大部分教学人员是以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教师的专业知识、学历结构、实践技能、科研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并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和高职院校的大量扩招,合格体育师资数量更加紧缺,教职人员配比和师生比例失调。2.教学内容单一。目前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多以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运动为主设置体育课堂教学,如果把对学生的技能开发仅限于此,没有更新更多的项目引导,就不能照顾到学生个性能力及体育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练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趣味性及新鲜感,制约学生智能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教学的质量。
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只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身体锻炼及其效果,忽视了当今体育教育最为重要的指导思想――终身“体育”思想,缩小了体育教学的时间空间。部分体育工作者、管理者本身的思想意识还停留在为教学而教学的误区里,忽略了体育教育功能内涵延伸的知识传递,不重视高职体育教育的后期效应,造成很多高职学生进入社会后,体育活动从此画上了句号。
体育教学投入不足,设施建设滞后。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保障。目前高职院校各种场馆缺乏的程度比较严重,拥有量大大低于国家标准,硬件设施的差额数量相当大,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体育部门推行素质教育,增加学生喜爱的项目,因场地器材等解决不了,往往使计划落空,出现了因缺乏必备的场地器材而导致一些项目的教学拥挤不堪,甚至根本没法开展的现象。
体育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高职院校一般沿用普通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缺乏高职院校的个性,不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没能围绕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职业技能特点、职业特征进行设计开发体育课程,并且总体上也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羁绊,严重压抑了学生体育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不能脱离职业对学生体质的要求,要贴近职业特点,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来开设体育课。
有关体育教学的建议
从培养兴趣入手,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及方式。突破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普修课形式,吸收或引进有健身、康复、娱乐、休闲等功能的体育项目和选修课形式,把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列入到教学中,多选择实用性、趣味性、对抗性较强的教材内容,避免教学内容单一、陈旧。挖掘教材中的竞争、娱乐因素,运用体育运动特有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将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和职业转换中具有良好的体质基础和心理状态。以发展个性、强化意识、终身受益为出发点,扩大选项范围,增加娱乐性强的休闲类项目,把学生的体育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
创新体育教学理念。要使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其要旨首先必须从转变教育者思想和观念做起,大胆改革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不能把体育教学仅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要始终灌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养成终身体育能力习惯。以适应将来就业的需要和终身体育的需要,并将其纳入终身体育教育体系之中,发挥主干作用,使高职体育教育与教育现代化接轨。
对体育教育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终身体育,生理特点,心理特点
学校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增强自身体质的重要课堂,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教学中,健美操课以其多变的动作、鲜明的节奏、丰富的内涵以及运动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及其对塑造美好形体的明显效果,满足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精神需求,越来越为广大学生所喜爱,并逐渐成为很多学生走向社会以后继续进行体育锻炼的首选项目之一。为此,本文剖析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通过健美操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1.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1.1 生理特点。高职院校中,女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19岁,正值青春发育旺盛的花季年龄。她们在中学阶段学习了一些体育知识,具备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但是由于各自所处的教育环境部同和先天的身体素质水平不同,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均有明显差别。在大学阶段,女大学生身体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加上身体的个性差异,在上体育课时往往会选择运动量适中、难度适中的项目来健身。
1.2心理特点。17—19岁的女大学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尤其追求向往美好事物。她们希望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苗条的身材。她们接受新生事物更快,追求时尚,而且在这个阶段,她们对趣味性、娱乐身心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她们需要一项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获得美好形体的运动项目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
2.健美操教学符合高职院校院校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健美操是一项全身运动的体育项目,可以通过自身各部位的多次重复运动,达到适中的运动负荷量,使肌肉力量增大,脂肪减少,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可以促使身体匀称、协调、健美。健美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讲究造型美,动作美观大方、活泼奔放、富有力度、准确到位,每一个动作都能有效地训练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姿态,培养健美的体态和高雅的风度,塑造健美体型。对于爱美的女大学生来说,健美操练习无疑是实现身体美、姿态美、神情美、心灵美的一种理想而且有效的途径。因此,根据以上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适合对她们进行健美操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让她们喜欢上这项运动,一直坚持练习下去,受益终身。
3.由健美操教学引导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3.1通过健美操教学,激发女大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她们锻炼身体的基本方式之一。在健美操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健美操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关键的。根据本人几年来教授职业大专院校健美操课程的体会,要想使学生对健美操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注意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观看录像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健美操锻炼的价值,懂得欣赏健美操的魅力所在,提高她们对健美操的认识程度。
(2)通过理论课进行讲解,让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深入了解健美操运动。学习任何事物都需要有理论的指导,学习健美操也不例外。健美操学习不是机械的动作重复,也不是简单的动作模仿,它要求练习者深入了解健美操,要懂得健美操动作与音乐、服装甚至化妆之间的关系,要学会自己编排动作并配上与动作相符的背景音乐,还要学会选择服装和比赛化妆,需要有很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要掌握这些内容,必须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在健美操教学中,健美操理论教学是一个容易被教师淡化的环节,然而我认为,这恰恰是让学生学好健美操、坚持不懈地练习健美操的重要环节,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健美操,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练习中持之以恒,不断进步。
(3)灌输健美操在陶冶情操,塑造体形,培养乐感、节奏感、美感和身体协调能力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很多女大学生最初选择练习健美操,是因为健美操能够塑造美好体型,锻炼苗条身材。当然,这是练习健美操的主要作用之一,然而健美操的功效绝非仅限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强化健美操在培养乐感、节奏感、美感和身体协调能力方面的突出效果,让学生对健美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判断美的标准,这也是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和练习健美操的兴趣,把健美操作为她们锻炼身体的一种基本方式的重要环节。
3.2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学校体育教学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对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应以一定的体育项目为基础。健美操运动形式多样,运动量可大可小,容易控制,动作可易可难,不受场地、器材等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练习者自身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等情况随时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幅度。正因为健美操运动具有以上这些特点,所以说健美操是一项非常理想的终身体育项目。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为了教学而教学,而应该在教授学生健美操课程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帮助她们养成锻炼的习惯,从而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4.结论与建议
健美操的特点非常适合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一项健身价值较高的运动项目。在健美操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教学方法,让女大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一技之长”,养成并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她们认识到体育的价值,让她们终身锻炼,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王洪.健美操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王晓,等.健美操教学对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3)。
[3]熊伟玲.健美操教学与女生终身体育情趣和能力的培养[J].体育科技,2003(1);
对体育教育的建议范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海口市在职中学体育教师。以学校为单位共发放了50份问卷,回收问卷5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为90%。其中教龄10年以上的有16人,占调查人数的35.56%;教龄1―3年的有16人,占调查人数的35.56%,教龄4―6年的有7人,占调查人数的15.56%;教龄7―9年的有6人,占调查人数的13.33%。
1.2 研究工具。采用《SCL-90心理症状自评测量表》测试中学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1.3 研究方法。严格按照测量手册的规定程序进行,统一发放测试量表,再集中填写收回,要求被测试者不记名独立完成。采用SPSS11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SCL-90量表中的“阳性项目数”的分析
从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阳性项目数”<43项的有33人,占总人数的73.33%,说明这部分体育教师症状较轻,对身体健康影响轻微;“阳性项目数”≥43项的有12人,占总人数的26.67%,说明这部分教师有明显的症状,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措施。
2.2 对SCL-90量表中的“总均分”和“阳性症状分”的分析
2.2.1 对SCL-90量表中的“总均分”的统计结果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总均分”在1.1―2.0分的人数有40人,占总人数的88.89%,说明这部分体育教师有症状,但较轻微,对身心健康没有太大的影响;“总均分”在2.1―3.0分的人数有3人,占总人数的6.67%,这部分教师有中度的症状,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总均分”在3.1―4.0的人数有2人,占总人数的4.44%,这部分教师的症状偏重,对心理的健康水平产生严重的影响。
2.2.2 对SCL-90量表中的“阳性症状分”的分析
从表2阳性症状分的统计结果显示:在0―1.0分的没有;在1.1―2.0分的人数有8人,占总人数的17.78%,说明这部分体育教师具有阳性症状,但影响轻微;在2.1―3.0分的人数有34人,占总数的75.56%,这部分的体育教师阳性症状是中度的;在3.1―4.0分的人数有2人,占总人数的4.44%,这2位体育教师阳性症状偏重;在4.1分以上的人数有1人,占总人数的2.22%,这位体育教师阳性症状很严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要接受心理治疗。
2.3“被调查”组与全国常模在SCL-90量表上的对比分析
“被调查”组成员SCL-90各项因子分除强迫、人际2个因子外,其余因子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经T检验,躯体化、人际、恐怖、其他4个因子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因子差异性不显著。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校园意外伤害事故让体育教师产生了恐怖感,并影响到了他们的躯体化、恐怖、其他这3个因子,但是在其余的7个因子中,体育教师的因子分要低于全国常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跟体育教师所涉及的专业有关,根据彼特鲁罗茨、拉方丹等人的研究表明,运动可以降低焦虑,也可以缓解抑郁,而且体育运动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释放心理压力和放松精神。
2.4“教龄1―3年”组与“教龄10年以上”组在SCL-90量表上的对比分析
“教龄1―3年”组各项因子分均高于“教龄10年以上”组,经T检验,可以看出,“教龄1―3年”的年轻教师与“教龄10年以上”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在躯体化因子中,有显著性差异;在人际、焦虑、敌对3个因子中,差异性非常显著;其余各项因子的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年轻教师刚步入教师行业,充满朝气,在工作中充满激情,可是在面对问题时由于经验不足,往往会表现出不知所措的情形,在处理这些问题的经验和手段不如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造成他们的苦恼。所以在躯体化、人际、焦虑、敌对等因子上的表现,尤为强烈。
2.5 “教龄4―6年”组与“教龄10年以上”组在SCL-90量表上的对比分析
“教龄4―6年”组,除躯体化、人际、焦虑、恐怖4个因子外,其余各项因子分均低于“教龄10年以上”组。经T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已经具有一定的应对经验,所以他们各项因子分相对较接近。
2.6 “教龄7―9年”组与“教龄10年以上”组在SCL-90量表上的对比分析
“教龄7―9年”组除躯体化、人际、焦虑、其他这4个因子外,其余各项因子分均高于“教龄10以上”组。经T检验,偏执这个因子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其余各项因子差异性不显著。由此说明,随着教师教龄的逐渐增长,他们的心态和精神状态情况逐渐趋于稳定。
2.7“教龄1―3年”组与“教龄4―6年”组在SCL-90量表上的对比分析
“教龄1―3年”组教师比“教龄4―6”组教师的10项因子分都高。经T检验,年轻的体育教师(教龄1―3年)在人际、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症这6个因子与有一定经验的教师(教龄4―6年)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几个因子差异不显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现今社会竞争激烈和教育界人士和家长对教师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使年轻的体育教师面临很大的压力,从而导致精神和心态上出现偏差。
2.8 “教龄1―3”组与“教龄7―9年”组在SCL-90量表上的对比分析
“教龄1―3年”组教师比“教龄7―9年”组教师的10项因子分都高。经T检验,年轻的体育教师(教龄1―3年)在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症这7个因子与有一定经验的教师(教龄7―9年)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几个因子差异不显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现今社会竞争激烈和教育界人士和家长对教师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使年轻的体育教师面临很大的压力,从而导致精神和心态上出现偏差。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已影响到百分之八十的中学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年轻的体育教师所受影响更加显著。造成教师不能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教学工作,不利于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2 建议
3.2.1 加强对广大师生的安全教育力度。首先应该通过专家来校讲座或培训的形式来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水平,从而保证即使发生意外伤害,教师也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科学合理及时有效地解决遗留的问题。另外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能力,学会自救自护。
3.2.2 健全相关的制度和措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的教学设备的检查,并督促学校改善其教学设施,为学校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为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提供物质保障。
3.2.3 设立体育课学生意外伤害保险。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学生若出现意外伤害事故,由保险公司来承担赔偿,以此来缓解体育教师的教学压力。
3.2.4 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使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安全伤害事故有法可依,体育教师应增强法律常识,学会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体育教育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 糖耐量异常 健康教育 产后随访率
重视GDM孕妇的规范化管理,系统教育,提高对疾病的正确认识程度,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重视产后随访,提高产后随访率,对于减少延缓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GDM妇女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①产后随访可向患者充分介绍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使其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病因、好发因素、疾病的控制方法、对母儿的影响有充分的了解,最关键的是让她们清楚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2型糖尿病的危害,这样,她们就能够听从医生的建议,主动配合医生关于生活方式的建议,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需要的检查项目,做到一级或者二级预防。
1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常德市第一中医院2007-3至2010-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年龄在21-40岁之间,孕妇均为足月妊娠,孕周均为37-40W,妊娠期无严重合并症者,孕期根据中华医学会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推荐指南(草案)诊断GDM及GIGT共374例,分组对比,两组不同的宣教形式,产后随访例数进行比较,两组随访率,血糖值进行比较。
宣教组1:在分娩后出院前发放书面的宣教材料告知产后42天随访目的,意义,重要性及时间。
宣教组2:孕期定期课堂教育,并在门诊和病房分别设置宣传板宣传相关内容,告知产后随访。
宣教组2的具体宣教内容:进行系统课堂教育,课堂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饮食控制的原则、个体化饮食指导、适合孕妇的运动形式、合理的胰岛素治疗、正确的自我监测血糖方法,产后随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体随访流程见表后(1-10)
研究方式及诊断标准
专人收集资料
评价标准采用国际OGTT诊断标准②(5分钟内口服75g葡萄糖的液体300ml,分别测定服糖前、服用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静脉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的检测。
统计分析方式:两组之间采用卡方及精确概率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表1两组不同教育形式随访率的比较,表1显示课堂授课教育形式产后随访率明显高于发放书面材料形式,经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表1 两组不同教育形式随访率的比较(例)
X2=77.57
P<0.001
表2两组空腹血糖比较
表2显示OGTT实验空腹血糖值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 2两组空腹血糖比较
Fisher, s
Exact 检验 X2= 0.097
P=0.756
表3两组餐后血糖比较
表3显示OGTT实验服糖后两小时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有显圆钜?表3两组餐后血糖比较
X2=4.671
P=0.031 转贴于
常德市一中医院妊娠合并糖尿病代谢异常产后随访流程如下:
(1)介绍随访的医生和随访的重要性。
(2)填写随访登记本。
(3)填写随访表格。
(4)了解并指导产后饮食、运动、哺乳方式及避孕等问题,同时了解孕期发生的其他并发症的恢复情况。
(5)了解新生儿的饮食情况及体重增长情况。
(6)体格检查内容:体重、腰围、臀围。
(7)化验:测定血脂,行OGTT检查。
(8)其他检查:如孕期曾有眼底改变,建议复查眼底情况等。
(9)由随访医生通知患者检查结果,并针对不同的检查结果对其提出相应的建议:①如血糖及胰岛素水平为轻度异常者,调整生活方式,并建议半年后继续内科就诊,并继续监测血糖情况;②如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已恢复正常者,建议产后1-2年再复诊1次;③如血糖结果
明显异常,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者,补充诊断其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必要时其诊断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10)密切关注糖代谢异常孕妇子代的生长发育。
3 讨论
课堂授课教育形式提高了产后随访率
(1)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的系统管理非常重要;
(2)产后及时随访监测血糖非常重要;
(3)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的合理性,有意识的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增长,保持心情愉悦对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病有直接相关性。[3]
明确诊断早期干预
通过产后随访监测血糖可以及时对血糖异常者做出诊断,转到内分泌科就诊,能得到及时治疗,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强化产后随访的意识
4 小结
糖尿病授课教育提供了GDM孕妇了解认识疾病知识的平台,改变了其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合理饮食理念,重视产后随访,进一步提高了产后随访率,完善了GDM的系统管理。对减少和延缓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有着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杨慧霞,徐先明,孙伟杰等.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亲的远期影响及产后随访.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243-249.
对体育教育的建议范文6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月至7月在我科住院治疗是符合WHO诊断标准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为受试对象(排除精神异常、智力障碍、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合并感染、酮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其中,男57例,女48例,平均年龄(60.2+11.5)岁,平均空腹血糖(9.37+3.46),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13.57+5.85)。受试者均有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1.2 实施健康教育方法。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制定糖尿病教育计划、内容。首先培训小组成员,对受试者分别天教育前、培训结束(2周)时以相同试题进行测试、评分,以测评教育培训的效果。
1.3 健康教育形式。(1)集体讲解和讨论。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2)单独指导。解答患者的提问,指导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血糖仪的使用等。(3)健康教育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了图文并茂的糖尿病知识小手册,每周黑板报,鼓励患者自学。
1.4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的病因、分型及临床表现;糖尿病治疗的目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并发症的防治及皮肤、足部护理、心理卫生指导等。
1.5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1)糖尿病知识水平测试。适用自行设计的试题共12题,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糖尿病危害、检查、治疗、自我监测和自我护理知识。评分分为三级:回答正确1分,部分正确0。5分,不正确0分,满分12分。(2)依从性评价。观察记录受试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自学服药(或注射胰岛素)、自我监测血糖、进行自我皮肤、足部检查护理情况。(3)记录受试者健康教育培训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体重的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小于。005为羞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健康教育培训前后知识评分情况,见表1、2
表1 105例糖尿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知识评分情况例(%)
总评分 教育前 教育后
优(≥10分) 5(4.8) 45(42.9)
良(<9.9分) 8(7.6) 37(35.2)
差(<5分) 92(87.6) 23(21.9)
表2 105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各项内容评分(_X±SD)
教育内容
(题目数) 教育前 教育后 t值 p
基本知识(2) 0.34±0.20 0.99±0.23 21.26 <0.01
危险性知识(1) 0.20±0.11 0.47±0.21 2.70 <0.01
治疗知识(5) 0.83±0.37 3.71±0.31 29.67 <0.01
检查处理知识(1) 0.28±0.19 0.85±0.24 9.50 <0.01
并发症预防知识(3) 0.70±0.23 1.81±0.31 13.88 <0.01
总分 3.40±0.26 7.82±0.25 20.86 <0.01
2.3 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提高情况,见表3。
表3 105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依从性的变化例(%)
依从性表现 教育前 教育后
按时服药
(或注射胰岛素) 26(24.8) 105(100.0)
自我监测血糖 10(9.5) 90(85.7)
自我皮肤、足部护理 5(4.8) 71(67.6)
2.4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血糖、体重变化,见表4。
表4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血糖、体重变化
时间 空腹血糖
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mmol/l 体重
(_X±SD)
教育前 9.37±0.34 13.57±5.85 68..54±1.0
教育后 7.17±0.62 10.92±1.27 64.54±1.50
3 讨论
糖尿病现代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及自我监测5项内容,可见健康教育已成为治疗糖尿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情绪的调控,保持乐观豁达的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疾病和人生。研究表明,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患者学习糖尿病知识、提高依从性,改善代谢控制的有效途径。能过糖尿病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认识到糖尿病的危害、重视糖尿病的治疗、学会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从而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支出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