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范文1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农民瞿显刚养殖的稻花鱼的生长期图片、地块信息、检测信息等,就出现在手机上了。瞿显刚的“稻花鱼”进了溯源体系,他就成了农村电子商务大军中的一个新成员。
鱼放养在稻田内,食水稻落花与浮游生物,因而得名“稻花鱼”,放养稻花鱼的水田也因禁用农药而成为生态稻田。瞿显刚说,自从“稻花鱼”“生态米”上了电商平台,不仅价钱卖得更好,还吸引很多山外人慕名而来,带旺了乡村休闲观光旅游。
乡村电商“低头族”越来越多
地处中国武陵山连片贫困区的辰溪县,近年来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到来,“经济生态”发生了喜人变化。在辰溪,有118个贫困村发展稻田生态养殖。辰溪县电商办统计数据显示,“稻花鱼”是本地电商销售最好的产品之一,经常卖到断货。2000多户贫困户通过发展“稻花鱼”产业,平均增收超过1500元。
辰溪县委书记杨一中说,辰溪推广农村电商,源自周家人村卖脐橙的启发。2015年周家人村的脐橙滞销,每斤1块3毛钱都没人要,后来全村通过淘宝、阿里巴巴、微信等电商平台推销,一周就销售了2000多件,价格涨到3块,滞销脐橙一销而空。
“电商给优质农产品插上了翅膀,县里成立了电商发展领导小组,每年拨付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准备把农村电子商务推广到272个行政村。”杨一中说。在湖南农村电商发达的地方,曾经支撑农村市场经济的集市日趋没落,一些地方“村公号”二维码随处可见,村里安装多个无线发射器,村庄人口密集地和主要农产品收购点“扫码就能上WiFi”。很多农民变身“低头族”,成天拿着手机上网卖农产品和民间手工艺品。靠着电商平台,临澧县的生态茶油、土鸡蛋,城步县的猕猴桃、乌骨鸡,湘西的凤凰蜜柚等,不仅行销全国,还有很多通过电商漂洋过海,走出国门。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湖南省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可达1200亿元。在湖南,农产品电商已经成为“农产品进城”的重要通道。湖南省的探索实践,是我国电子商务澎湃浪潮的一个缩影。2016年召开的全国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会上披露的相关信息显示,互联网在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国务院扶贫办的统计显示,目前,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确定的496个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贫困县的数量超过了一半,共有261个。据了解,三部门已经协商一致,今后三年内将力争把这一示范覆盖到全部有条件的贫困县。
“稻花鱼”电商之旅能走多远
相关报告显示,电商农产品上行市场“特产馆”消费群体购买力强、分布广泛且高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网购品质的关注度很高。但一些业界人士表示,“稻花鱼的电商之旅”目前刚刚“启程”。未来要走得更远,还存在问题和风险。
辰溪县副县长杨晶辉介绍,目前,全县网店超过300家,售卖辰溪本地农产品的个体网店近200家。当地出现了一批电商平台,一些农产品电商经济已经颇具规模。京东集团华中区公共事务副总监刘蕊说:“京东还会考虑和辰溪县农户直接合作建立生鲜生产基地,将产品纳入自营生鲜馆体系,由京东提供农资产品、技术支持和物流支持。”
但是,农产品电商“光鲜”的背后,也存在诸多“忧思”。一些农村电商经营水平有限,风险控制能力不强,要么打不开经营局面,要么上当受骗败走麦城。来自上海的陈先生经营一个“农电商”平台。2016年夏季,他与中部某地一个山区“农业合作社”达成了网络购销名优水果的协议。但到了交货季节,“农业合作社”提供的全是品相不佳、口感不良的“烂果”。陈先生及其合伙人拒收并索赔,“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立马变脸,组织“手下”将电商采购车队围困在山中达三天三夜,最后靠地方政府和警方“强力介入”,陈先生一行才“逃”了出来,不但先前的努力和高额投入付之东流,还要面对订单无法兑现消费者维权等一大堆的麻烦。
物流配送难题,则是当前农村电商市场仍然普遍存在的瓶颈。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快递网点的乡镇覆盖率为48%,还有近一半的乡镇不通快递。有研究分析指出,与城市相比,当前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严重制约行业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对许多民营物流企业来说,村镇快递布点成本过高,出于利润考虑,大部分物流和快递公司都不愿意涉足村镇快递网点建设。而另一方面,乡村物流多以收发农产品为主,一些季节性较强的生鲜产品又往往对物流配送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上述矛盾,导致很多农产品电商交易消费者对破损、老化、变质、“龟速”、货不对板等问题的投诉或抱怨很多,经营者为此备感焦虑却也无可奈何。
长远发展须着重“准”与“实”
面对农村电商这个“风口”,公共产品的投入与支持要着眼于实,基础建设要立足于稳。只有扎实推进、久久为功逐步营造良好的农村电商生态,既关注“覆盖”,更注重“存活”和“生长”,“一尾稻花鱼的电商之旅”才能走得更远。
在国务院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电商被列入立足贫困地区的主要扶贫手段和实现途径。电商未来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未来,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将加速进入中国农村。据悉,相关具体措施包括: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优先在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实施,提高扶贫效率和精准度。加大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实施农村电子商务百万英才计划,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指引和服务规范。优化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发挥行业协会优势,开展专业领域的信息服务。加强与批发市场、超市、电商企业的合作,建立农产品采购商数据库,办好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等。
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范文2
来自2012年底召开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用户达5.5亿人,同比增长44.1%,总规模达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7%。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达1.38亿,同比增长196.1%。中国网上银行账户和网上银行用户分别达1.9亿和1.87亿户,即时通讯用户达4.59亿人,社交网络用户达2.53亿,微博用户约2.8亿,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扩大内需的新引擎。①展望中国2013年互联网发展趋势,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值得关注:
互联网技术平台多样化发展,移动终端应用竞争激烈
根据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众多互联网用户逐渐向移动互联转移,这个过程已经开始并将持续。
1.移动社交井喷式发展,中国成移动互联网大国
以SoLoMo(社交+本地化+移动)概念和技术为依托,包括微信、米聊、陌陌、飞聊等移动社交应用,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以及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功能等,成为新媒体发展的新宠。移动社交应用因为其跨平台沟通、功能多样,与传统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受到了年轻群体的欢迎,也因此带来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变化。2013年,微信、米聊等在聊天、交友、会议和组织方面发展潜力巨大,移动互联网营销成为热点,网民规模增长再起,为网络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商业潜力巨大。
2.移动商务进入大发展期,电商重新洗牌或整合
2012年,从电商“815”价格战,中秋、国庆长假促销季,到“双11光棍节”大促销,无论传统假期还是电商自造的“节日”,电商大佬们“一个也不放过”,屡屡刷新销售记录,引发网民狂欢。如果说2012年是电商大战和电商洗牌年的开始,那么2013年,电商的价格战还将继续。为了在排名和份额上有所突破,2013年各家电商间的价格战只会比2012年更激烈,价格战将使电商亏损额加剧,引发中小型电商的倒闭,甚至会有大型电商倒下,以及出现一些C2C、B2C网站会重新洗牌和并购的情况,与此相关的网络购物投诉数量将增多。
3.移动支付平台多样式发展,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催生了移动支付行业,这一潜在的市场价值也促使更多的企业加入混战,以求获取市场先机与份额。Square、ApplePassbook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争夺,京东商城也涉足支付领域。结合LBS、二维码、移动支付等应用的移动电子商务成为下一步发展的焦点。在目前比较受关注的O2O模式下,移动应用的引入将是必然趋势。作为一个拥有9.21亿手机用户、3.2亿手机上网用户的互联网大国,②我国未来移动支付的市场需求将不可估量。
4.移动终端入口竞争激烈,二维码应用大范围普及
2013年,移动互联网终端入口之争成为业界的一大现象。手机终端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最佳入口,2012年互联网大佬已经纷纷开始抢夺移动互联网入口。小米科技、奇虎360、百度、网易、盛大、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纷纷高调圈地互联网手机市场。联想、360、华为等公司,正在加速推动各自的移动互联网战略。随着各大公司的深度介入,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竞争将日益激烈,特别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市场,将进入全面竞争时代。未来十年,通过互联网向电视、智能手机及其他设备发送视频内容将成为消费电子产业的主流,这涉及到每一款支持视频的设备。各大互联网巨头从移动设备终端把关布局,确保自身互联网战略的成功。
5.公共微信账号将大量出现,催生新的圈子化公共传播模式
随着移动社交吸引力不断增强,预计在2013年,我国移动社交软件将迅速发展,移动社交网民和微信公共帐号数量大幅度增长,并将进一步扩大突发公共事件与社会热点话题的网民参与。微博、微信等新社交媒介,可能对我国社会舆论格局产生杠杆效应,政务机构、主流媒体和社会名人大量入驻移动网络舆论场,以人际关系和组织传播特征,形成网上的圈子化部落。政务微信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预警信息、服务信息,可能替代手机短信预警。
互联网公共话题内容多元,聚焦社会问题
2013年,网络舆论治理将得到加强,网络言论空间将进一步舒缓。通过观察测量网络民意与社会民意,政府可以从更全面的视角深入把握社会矛盾构成,并找到改进社会公共治理的创新举措。
1.民生话题数量居高不下,网络反腐走向法治化、制度化
2013年是换届和交接之年,中央与地方施政纲领的继承与创新,将会引发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增长压力增大。在社会各界和网民抱有期待的领域,包括物价、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话题,仍将是热点议题。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党和政府面临着继续保持国家平稳较快发展的艰巨任务。十报告显示,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将不断推进和深入。信息公开、反腐倡廉、司法公正、依法治国、舆论监督等方面,将成为党和政府加强吏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抓手。网络反腐在2012年形成舆论热潮,推动了党政反腐体制在新媒体环境下职能的提升,但也出现各种不规范的混乱局面,网络反腐的法治化与制度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2.环保舆情时有出现,公共协商渠道不足构成挑战
2013年,中国需要应对严重的环境难题,高消耗、重复性、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模式将难以持续。清洁能源开发、资源保护、绿色发展等领域都存在巨大挑战,形势不容乐观。
3.周边领土争端持续紧张,中西贸易保护争议成热点话题
与2012年相似的有关我国周边领土争端等民族主义情绪在2013年还将会延续。包括美国重返亚太,日本、越南、菲律宾、印度等涉我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仍将是我国外交关系和国防军事面临的复杂问题。2013年,中国公司将更加全球化,并通过海外本土化经营、投资、合资和并购等走向世界。2012年,华为、中兴在美国遭到“封杀”,是非常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政治化的行为。在2013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强的增长趋势,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更加坚实,但会经受来自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后的种种考验。
互联网发展战略升级,各种相关政策法规亟待完善
互联网安全依然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从IP地址到域名系统(DNS)、从路由表到黑客攻击和破坏,各级互联网管理部门和安全专家、技术人员等需要不断完善设备和技巧以及法律规范等确保实现网络安全。
1.互联网安全问题亟待解决策略,呼唤法制化网络环境
国家发展策略和网络技术人员依然要面临众多网络安全威胁,相关的解决策略需求迫在眉睫。来自僵尸网络、有针对性的恶意软件攻击等使高级持续性威胁(APTS)持续存在,HTML5的跨平台支持和集成技术开辟了新的可能性的攻击,iPhone、Android手机等移动操作系统成为攻击者攻击的重点和潜在的目标。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 BYOD)不但能够节约成本,对业务的顺利实施也有帮助,更多用户将使用自己的设备。威胁网络安全者将通过采用新的手段隐藏其踪迹,以便能够长期开展持续性的攻击。在未来的一年,恶意载体将从社交网络往移动设备过渡。因此,在包括2013年在内的未来几年,为保障公民个人与企业信息安全、维护公民隐私权的网络安全法制建设势在必行。
2.“大数据”国家战略与“云”产业布局加速形成
人们用“大数据”一词来描述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信息技术发展与创新。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这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挑战。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主体更多分析全数据,更少依赖于随机采样,更少追求精确度和寻找因果关系,而注重相关关系。我国互联网正以庞大的体积规模和数据流,昂首迈入“大数据时代”。
3.广大农村地区移动网络与信息化发展提上议事日程
展望2013年,“宽带中国”战略将稳步实施,“网速慢、资费高”的问题将得以改善,移动终端更加实惠便捷。城市管理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将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通过政府扶持和城乡协同,信息化改革发展的成果将进一步惠及广大农村地区,并将形成庞大的农村信息化市场。2013年,互联网将进一步融入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之中,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全方位、综合化的农村信息服务,进行村务、商务和农务的全方位互动,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促进农村和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进入新格局。根据党的十报告,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亟待改变。解放农村、农业和农民生产力,理顺城乡生产关系,对我国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都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来源:《中国记者》杂志 文/文/刘鹏飞 娜 作者分别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范文3
阿里巴巴否认全面布局农业
有报道称,阿里巴巴正在农业领域下一盘很大的棋,这些举措包括:B2B业务拆分为服务国内和国外农产品批发、淘宝网有机频道打造生态农业服务链、聚划算推出生鲜农产品以及支付宝部署农村等。
不过笔者从阿里巴巴了解到,阿里巴巴并没有布局农业的说法,不过是更多引入农产品和向农村市场渗透。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元月9日的一份报告称,2012年阿里巴巴平台上农产品的销售额达198亿元,销售农产品的网店共计26万家。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支付宝公司表示,为扩展中国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非电商类的用户规模,已正式成立新农村事业部。
该公司强调看好农村市场,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将成为中国电商和支付企业的“下一个金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越来越多样化,线上线下结合成为未来发展趋势。”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说。
从目前看,阿里巴巴并未像网易养猪那样直接投资农产品养殖业。
大佬纷纷看好炒作多过实干
实际上,部分互联网公司虽然看好农业投资,但只是小打小闹,炒作多过实干。比如网易宣布的养猪计划已经过去三年多,至今未有结果。去年底,一些媒体记者亲赴浙江一睹“丁氏养猪场”,看到的依旧是一大片林地,生长着竹子、茶树等作物,而这些作物原先就有,到现在也没改变模样。在整个养猪场,笔者没有看到一头猪。
有行内人士说,2007年国家出台生猪养殖补贴政策是网易养猪的诱因之一,丁磊有心养猪,却也真心不懂养猪。与知识、资金和技术要求都很高的互联网行业相比,农业的知识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基本无用户体验可言,农业养殖对这些科技精英来说,更像是玩玩而已。
京东商城曾经高调宣传投资农业,如今也基本偃旗息鼓。笔者了解到,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前年只是在老家宿迁投资了500亩的有机水稻,产出大米主要供应亲友和员工。他本人还号称将扩大规模到上千亩,但目前,京东商城上的“强东大米”基本没有对外销售,即便是该公司内部员工,也越来越少吃到“强东大米”了。就在上周,刘强东提出了“休养生息”,表示京东所有的业务都会围绕着电子商务这条主线,不会脱离这条主线,不会去做跟电商无关的事情。
析因:不懂农业 不失败才怪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手段正在不断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吸引了不少高科技企业和风险资本积极关注农业投资。
从历年的投资情况看,2006年至2011年,农业领域已经披露的投资案例累计达到180起。2010年以来,农业企业IPO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初以来,已披露申报上市的农业企业近20家。
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范文4
从2006年至今,中国快递年业务量已从10亿件跃升至92亿件,位列世界第二,快递业发展成就斐然。但高速发展的快递业依然面临重重挑战,快递企业散、小、弱、差的局面改善缓慢,地区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此,国家邮政局提出了促进快递业转型升级的整体思路,其中之一就是推动快递“向下”、“向西”、“向外”三大工程,而这或也可成为快递企业下一步角逐发力的新战场,同时也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向下工程”就是快递服务下乡,服务“三农”,发挥邮政、快递企业在农资、农产品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中的积极作用,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同样的快递服务。“向西工程”就是快递服务西进,做推动中西部市场繁荣的引擎,引导中西部快递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改善区域均衡度,提高网络覆盖率。
“向下”与“向西”相辅相成,协同促进。笔者认为,政府层面,要优化政策环境,为快递企业在规划、用地、金融等方面提供政策便利。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鼓励快递企业同社会资源合作共赢。企业层面,一是要打造供应链。实现快递服务与农资、农产品流通的对接,升级服务模式,逐步将快递服务提升为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向物流综合运营商转型;二是要延伸服务链。以城镇化为契机,布局中西部服务基础设施和网络体系,把网络和网点逐渐覆盖到各县及乡镇,提高终端服务能力。三是创新产品链。细分目标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提供适应农村和中西部市场需求的产品和增值服务,如农产品专递、电商特惠服务等。
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范文5
关键词: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销售;销售渠道;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2.022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E-commerce Platform in the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Farmers in Shouguang City of Weifang
YANG Yan, GAO Min, LI Jun
( Yantai Institut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ntai, Shandong 264670,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taking 130 farmers in Shouguang city of Weifang as questionnaires, analys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armers’ willingness of online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ith agricultural e-commerce platform as example by using the various logistic models. 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the farmers were influenced by some factors when making the channel decision-making, including the transport distance of product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buyers on product quality and pesticide residues. It concluded that the extens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le channels was restricted by the above factors, and then explores the role of e-commerce platform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les.
Key words: e-commerce platform;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les; sales channel; Logistic model
1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现状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2010―2014年农产品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662%,市场成交总额年均增长9.996%,农产品综合市场及摊位数量年均增幅分别为0.456%,1.305%。随着近年来“互联网+”趋势热潮的发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阿里研究院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阿里平台共完成农产品销售额(阿里研究院GMV统计)695.5亿元,经营农产品卖家数超过90万个,其中零售平台占比97.73%,1688平台占比2.27%,涉农产品类目增长率为49.79%。5年间仅阿里一家电商平台对全国农产品交易总额贡献率由当初的0.353%增长为3.115%,贡献率年均增长28.92%。
2016年农业部先后出台《关于印发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的通知》《“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旨在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培育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实现农民创收。
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业态前景可观,形式多样。从平台角度对农产品电商模式(引自《2014―2015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中国食品(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院(洪涛、张传林)进行分类:一是政府涉农网站;二是涉农期货市场网络交易平台(含中介平台,以B2B、B2C模式为主);三是专业性涉农批发交易网站(含B2B、B2C、O2O等交易模式);四是涉农零售网站(农户自营、有专属农产品基地)。此外,生鲜配送成为农产品电商领域新“蓝海”,成套自建园区,基地和物流体系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
笔者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为例,研究影响潍坊寿光农户销售渠道决策的因素,研究数据来源于实地调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剔除无效问卷16份,最终得到114份调查结果。
2 寿光农户销售渠道选择行为分析
2.1 寿光农户销售渠道
通过对114份问卷的数据统计得出表1的调查结果,当前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以批发市场,合作组织和销售大户收购为主,个人零售,中介及网络销售所占份额较小。
2.2 影响农户网上销售农产品的因素
通过初步调查,得出影响寿光农户销售选择行为的因素有运输距离、利润、品质要求、农药残留要求、合同关系、购买方信誉度、结算方式等。农户网上销售农产品意愿如表2所示,大多数农户对网上销售农产品持观望和否定态度。
2.3 农户网上销售农产品意愿的实证分析
利用SPSS17.0软件,建立多项Logistic下的Logit模型,研究农户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意愿。
2.3.1 变量的选取及显著性检验 选择运输距离、利润、品质要求、农药残留要求、合同关系、信誉度、结算方式等调查结果作为被检验解释变量(X),农户网上销售农产品意愿作为被解释变量(Y),研究影响农户销售选择行为的因素。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检验标准下,对被检验解释变量进行似然比检验,最终只有3个变量通过检验,分别为运输距离(X1)、品质要求(X2)、农药残留要求(X3)这3个变量在SPSS17.0的赋值,如表3所示。
模型拟合信息检验结果显示卡方值为76.034,Sig值为0.000,模型通过检验;Cox-Snell、Nagelkerke、McFadden 3个伪决定系数分别为0.084,0.097,0.044,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利用SPSS17.0得到3个解释变量的参数估计,见表4。
2.3.2 建立Logit模型 Y取3个值,即1=愿意,2=不愿意,3=不确定。SPSS选取“3=不确定”作为参考类,得出2个Logistic函数:
g1(x)=LogitP1=ln=β01+βi1xi
g2(x)=LogitP2=ln=β02+βi2xi
当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很大时,Wald检验值的估计标准会膨胀,Wald统计量变得很小以致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会增加。本应拒绝零假设却未拒绝,从而接受零假设,导致错误的结论(Jennings,1986;Menard,1995)。虽然表4中的Sig值存在大于0.05的情况,参考似然比检验结果,3个变量仍可以被选入模型。利用上述模型可进行如下估算。
例如,一个人X1=1、X2=1、X3=1则g1(x)=-1.383+1.057-0.962+1.362=0.074;g2(x)=-0.226+0.639+0.144+0.580=1.137。对于参考类,模型中的所有系数均为0。所以g3(x)=0。
再由(y1)=(i=1、2),
所以P(y1)==0.21;
P(y2)==0.60;
P(y3)==0.19。
因此,当面临农产品运输距离较远,购买者对农产品品质和农药残留要求较高的情况时,农户愿意在网上出售农产品的概率为0.21,不愿意的概率为0.61,不确定的概率为0.19。利用以上模型,电商从业者可以计算出不同情境下农户选择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概率,制订应对措施,实现电商平台在农产品销售中的推广。
表4中系数正负号表示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正负相关关系,分析得出在长途运输、购买方对产品品质要求较低、对农残要求严格时,农户更倾向于通过电商平台出售产品。进而得出电子商务平台在解决农产品运输和市场准入、产品质量监管上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拓宽销售渠道的结果。
3 电子商务平台在农产品销售中作用探究
3.1 解决农产品运输问题,实现物流配送专业化
当前我国有60%~70%的农户需要自己解决农产品运销问题,在产品流通环节损失利润每年高达200亿元。而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农产品供求双方的中介,减少了中间环节不必要的损失。生产者根据所获准确的市场信息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配送。产品流通过程中依靠专业集约化的供应链,避免因产品积压导致的超额运输、储藏和损耗,克服了运输距离过远对农产品销售造成的不利影响。如顺丰优选凭借顺丰物流配送优势,迅速占领生鲜配送电商市场,货源产地直采保证品质,专业冷链物流确保运输时效。
3.2 实现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市场准入标准
农产品具有易腐烂变质、不易存储的特点,加之农业产品在标准化方面的先天不足,没有一致的市场标准致使当前农产品交易市场出现卫生质量不达标、以次充好的现象。农产品个体销售者受限于文化水平,生产经营模式单一低效,阻碍了农产品市场规范化运作。同时,我国多数农业企业缺少品牌意识和品牌的市场化操作实践,制约了特色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而电子商务平台对农产品的销售过程进行规范,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化,保障了产品质量。农产品电商平台中,吉林省通榆县采用的“通榆模式”非常注重品牌,不仅将该县农产品商标注册为“三千禾”,还进驻天猫旗舰店,建立县级电子商务协会监管,聘请第三方主体实现高效运营,并在全程产业链(包括采购、包装、运营、配送、售后等)上进行标准化运作。
3.3 节省交易成本,实现销售渠道多元化
据国际通行方法核算,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可节约直接成本15%,节约间接成本75%。其中包括信息获取成本、摊位费、产品摆放及询价议价交易成本以及信息迟滞带来的风险成本。此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冲破了时间和地域,为农产品结构性销售瓶颈提出了应对方案。在此方面,“遂昌模式”具有其独特之处,不仅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县级农产品馆,还依靠其独特的麦特龙分销平台聚合了当地千余家小卖家,走平台化发展道路,节约了交易成本,实现销售渠道多元化。
4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建议
(1)政府不仅需要加强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的资金投入,更应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的作用。引入有利于竞争、合作和发展的农业信息市场化运行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多种所有制资本参与网络运营和信息资源开发,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基础建设。同时也要做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建立大型涉农平台及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
(2)建立专业物流配送体系,充分重视农民物流主体的培育,提高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和物流配送能力。
(3)注重特色产品品牌开发。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商标注册和专利保护意识。
(4)提高农产品本身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对大数据的应用以引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同时应积极加强农业网站建设,及时农产品市场信息。
(5)建立可靠安全的支付体系,保障农产品网上交易的安全运行。同时还应注重电商人才培养,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输送人才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洪生,栾费明,杨建荣,等.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中的作用和发展策略研究――以井陉县天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案例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08(1):93-94.
[2]安玉发,张浩.果蔬农产品协议流通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3]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洪涛,张传林.2014~2015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J].中国商贸,2015(5):44-54.
[5]赵一夫.中国生鲜蔬果物流体系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6]陈亮.从阿里平台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5(6):58-64.
[7]任昊天.食品类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分析及建议[J].中国食品,2014(23):46-48.
[8]胡天石,傅铁信.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26(5):23-27.
[9]王成,罗斌.信息化下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模式分析与探讨[J].科技和产业,2006,6(1):56-59.
[10]王鹏,朱苏加,韩宪生.电子商务区域化进程中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分析[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3,30(3):68-70.
[11]任保才,马新明.农资电商平台发展浅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1):198-202.
[12]张胜军,路征,邓翔.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评价及建议[J].农村经济,2011(10):103-106.
[13]张浩,黎宏,杨浩雄.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2):178-181, 185.
[14] 司俊磊,赵毅,王振霖,等.论农资电子商务新模式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5(1):57-60.
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范文6
“互联网+农业”就是将互联网发达的技术深度融合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各领域之中,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消费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不久看来,农业信息服务、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等行业可能会出现更多新的企业;通过电商平台来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并开拓新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村经济的生产力和创新力,形成政府、企业、农民多赢的格局。
二、“互联网+农业”发展的优势
(一)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智能化
在农业生产发展中,无谓耗费的现象大有存在,主要体现在农业用地、农药化肥等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低。此外,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弱。资源节约、效益型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由表1、2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劳动力投入是其他五国的1030倍,化肥施用量是其他五国的340倍,农机拥有量也不逊于其他五国,但我国农业产出并不与农业投入成正比例。
“互联网+农业”通过借助于互联网的“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特点与农业生产过程的互补融合,将改变原有的农产品生产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节省劳动力成本,还能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作物抗击自然风险能力。比如,在农业智能化发展生产中应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害虫问题,并预测出现时期和数量,从而可以及时处理病虫害问题,不仅节约了农业资源,又降低了粮食的损失;使用卫星遥感技术勘察农业资源,预报自然灾害,也有着高效率、高准确率的特点。
(二)有效解决传统农业流通问题
当前,由于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再加上众多中间环节流通成本,当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时,农产品价格定会高得让消费者难以接受。所以,互联网作为新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去掉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中间商,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信息传递,减少了销售流程,节约了成本。其次,传统也是影响农业流通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农业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引导和合理调整农业结构,降低“谷贱伤农”类似事件的发生率。最后,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城市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居民对农产品消费越来越要求安全、优质、卫生、营养。互联网可以时刻将农产品生产、运输以及售卖的详细信息汇总给消费者,从而加强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生产消费流通过程的透明度,消除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
(三)有效重塑农业产业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中位于产业链两端的生产和销售环节之间的加工环节较为弱势,农业产业链呈现“哑铃”。2003年,我国一级农产品加工的效率为25%左右,其后的再次加工还不到60%,而其他农业强国加工效率高达90%。一些发达国家的食品加工率比我国要高出25%。此外,生产-销售这种单一产业链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粮食的销售方式;禽畜类与粮食不同,其产业链更广,但产业链中间的加工环节仍非常薄弱。“互联网+农业”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来重塑农业产业链。同时,各类电商平台通过将用户的需求反馈给农产品加工企业,以达到加强产业链宽度和深度的作用。
三、“互联网+农业”发展中的现状
(一)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2015年度中国农村电子商务模式调查报告》指出,农村市场的电商化进程正在飞速发展,农金机构电商、供销合作社电商正在快速发展。多年来,农村电商的发展已经奠定了稳点的客户基础;而且更加接近生产地,可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同时,在“互联网+”的模式下,政府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农村电商已经从单一的商业行为发展到一个买卖双方的交流互动平台,甚至是农业政策的帮手。
(二)农业网站高速增长
当前,我国农业正向现代化农业发展,农业网站的信息传递“快、准、狠”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农民青睐。农民可以在农业网站学到关于农业生产的知识,通过“互联网+”对农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准确的控制农业生产要素的变化,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据国家农业部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1998年,我国农业信息网站仅有500个,2003年达到6400个,2005年达到16000个,而2008年和2013年的统计总量分别为31000个、40200个,整体呈跨跃式发展。
四、“互联网+农业”发展中的缺陷
(一)农村电商人才匮乏
信息化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才的缺失。目前一些基础设施发展的很快,比如入网工程推进很快,可是大部分农民对新的信息化农业不敏感,大部分农村需要信息化人才。人才的匮乏导致农村电商大面积亏损。据《2014―2015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国内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但仅有1%盈利,另外的7%巨亏,88%略亏,4%持平。
(二)农村电商发展分散
许多的企业都致力发展信息化农业,但看似顺利的“互联网+农业”背后是方向不同的推动力在支撑,企业之间的合作太少,无法真正的发展创新性新农业。从生产方面来看,大部分农民各生产各的,管理和规模上都无法统一。从销售方面来看,同样大部分农民是各卖各的产品,无法统一,发展分散。
(三)农业网站信息重复多,实用性不强
目前,许多的网站创新能力差,内容相互模仿,除了一些政府级别的网站,大部分农业网站的信息重复率过高。大多数网站的主要内容框架都有农业政策法规、科技、新闻、实用技术、图书音像、天气预报服务、招商和供求信息等。此外,农业网站的信息实用性不强,不能帮助决策者预测未来的发展状况和市场供求状况。
五、合理建议
“互联网+农业”战略的实施对促进农业改革、促进农业快速高效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当前“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阶段,仍旧存在上述等众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下列几方面的意见。
(一)努力培养网络农业技术人才
首先,必须加强学校教育。政府要鼓励更多大学和职业专科学校设置相关专业来适应“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时代中,知识更新速度快,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基本知识的学习,学习新只是也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倡导学生结合式的学习,将互联网和农业相结合,培养新农业信息人才。此外,国家农业部门应该重视农业工作者在培训的工作,培养他们对“互联网+农业”的敏感度,大力支持农业创新发展,努力培养技术人才。
(二)提高农业信息网站的质量
农业生产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农业信息的指导。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我们在生产前期对市场做出正确的判断预测,帮助我们了解市场供求状况和农业资源的利用情况;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在生产后快速进入销售市场,保证产品的时效性。很显然,互联网农业离不开信息,有价值的农业信息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国内农业信息网站内容缺乏创新,重复率高的问题,提高农业信息网站的信息质量势在必行。
(三)采用“互联网+合作社”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