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化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化发展

数字化发展范文1

转变观念

数字化管理首先冲击的是我们的思想观念。通过实现观念的转变,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建档案管理方式,才能在工作中抓住机遇,走出城建档案管理新路子。我们经历了城建档案工作从依靠经济行政手段向依法管理的转变,档案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的转变,档案管理手段由手工向技术的转变,档案服务由单一向综合型服务转变。思想观念转变了,就能推进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转变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

在新的管理形式下,工作中心从过去单一的建设传统纸质档案馆,转变为建立一个多元化的、适应发展需求的数字城建档案馆,建立一个城建档案信息集散中心。建立一个具备数字化档案的管理能力,具备数字化信息的处理能力,具备数字化信息的传输能力的数字城建档案馆成为当前城建档案馆的工作目标。

保障技术人员的需求

数字化管理需要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信息系统开发,对人员素质的需要发生极大改变。尤其是存储介质的不断变化,在同等设备的情况下,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档案工作者的操作技术,每个环节的技术问题都会影响到工作的进度。综合性人才的需求,特别是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城建档案馆要从对档案馆人员需求的多样性、变化性出发,建立培养高素质人才机制,从根本上保证数字化的管理的顺利实施。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并行是走向数字化管理必经的一个阶段,全国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发展迅速,但仍是针对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处理,接收、管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档案才刚刚起步,在电子文件管理中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未解决之前,实行二元并存的管理方式在实践仍要不断发展完善。城建档案信息数字化就是把纸质档案通过扫描、录入信息到计算机数据库中,以计算机存储城建档案信息。城建档案的数字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有必要对这个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只有在有了清楚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规划好城建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之路,为今后的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打好基础。所以,新管理方式将通过自动化管理手段,实现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程序的目的;通过管理内容数字化,整合档案信息,优化信息源,实现业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最大开发利用,实现对档案实体的保护。通过网络化服务,达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数字化发展范文2

数字印刷与印刷数字化

2.数字印刷与印刷数字化的区别

数字印刷就像胶版印刷、凸版印刷、柔性版印刷、丝网印刷和铅字印刷等传统印刷一样,是一种印刷方式。而印刷数字化是基于传统印刷或数字印刷工艺流程基础上,对印刷全过程的数字技术的应用;印刷数字化所得到的终端产品没有变化,仍是纸质等承印材料出版物或包装装饰用品等;而数字印刷的终端产品得到了扩展,既可以是纸、塑料、金属、陶瓷、玻璃或其他材质载体,也可能是磁、光、电等各类介质,还可以在纸介质、电子介质与网络三者间实现跨媒体转换。因此,印刷数字化与数字印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数字印刷的载体更广泛,印刷方式发生了新变化;联系就是数字印刷包含在印刷数字化流程技术之中,传统印刷工艺采用了数字化技术。比如印前领域采用数字化技术后,即可用于数字印刷,包括电子出版与网络出版,又能通向传统印刷制版,还可进入数字化资料数据库,以备进一步利用。

在内容表达方面,印刷数字化已经通过数字化生产流程、各种数字印刷设备、传统印刷设备的数字技术改造以及ERP系统,实现了全彩色、高精度和准实时的软硬拷贝内容表达。在功能表达方面,印刷数字化正在通过印刷过程的数字控制和多种数字成像,实现着多功能印刷,如电路印制、RFID智能标签、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各种显示屏幕、电子功能组件等印刷电子的功能表达。

3.关键技术

①印刷数字化

印刷数字化是建立在数字化信息和自动化技术基础上的,包括整个印刷全过程的数字自动控制技术。相对印刷设备而言,是数字印刷机不可缺少的技术;是传统印刷机械技术改造、升级的技术基础。解决印刷设备JDF(CIP3/CIP4)接口,通过CTP制版技术、电子轴传动技术、墨量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换版、自动清洗、套准自动调节控制、色彩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和自动折、订。裁等数控技术实现整个印刷数字化工艺流程。比如,CTP甩掉胶片和晒版,为胶印全程印刷数字化创造条件,实现在机直接制版或自动上版,在数字化系统控制下自动完成印刷仝过程。

以CIP3为基础的数字化工作流程采用PPF格式在印前、印刷、印后加工过程中传递信息。以CIP4为基础的仝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采用JDF格式实现从计划生产到整个印刷任务完成仝自动化的过程。JDF规范的国产印刷设备通信兼容性标准的应用研究是印刷数字化的系统工程,涵盖了整个印刷及设备器材生产的各个环节,既要考虑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设备的工艺能力和控制性能参数等的数字化,还要考虑不同设备、材料间匹配和协同工作的流程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设备间的通信标准。

②数字印刷

前面已提到数字印刷的种类,这里主要以喷墨数字印刷技术来阐述,它也是市场上发展最快、最具方向性的数字印刷技术。

喷墨数字印刷是一种无接触、无印版的印刷。喷墨头是喷墨数字印刷机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喷墨数字印刷系统的关键部件。喷墨头研发设计制造技术、喷墨控制技术和喷墨水、纸张及其自动输送、接收技术是喷墨数字印刷机的关键技术。

喷墨控制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不少企业正在研发,并已有产品投入使用;纸张自动输送、接收技术对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企业也不是大问题,关键是喷墨头还没有涉足,直靠进口,而且国外的高精度喷墨头几乎不对中国开放,限制了我国高端喷墨数字印刷的发展,导致我国数字印刷技术与设备落后于国际水平。因此,喷墨头研发、设计、制造及其控制技术是我国发展喷墨数字印刷的关键。

印刷数字化技术发展前景与状况

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技术水平和应用体现着国家印刷技术的发展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水平。它是在信息数字化系统和技术的基础上,对整个印刷工艺过程中的图文信息、生产控制信息、包括市场信息进行集合,纳入计算机控制管理,使数字化的所有信息完整、准确,最终完成整个印刷加工生产、甚至包括营销过程。全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是管理系统和生产系统的交互连接,是贯穿印刷管理、生产控制全过程的巨大系统工程。它将印前处理、印刷、印后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多种控制信息,用数字化控制信息流整合成一个紧密的系统,排除其中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达到生产与管理的有机结合,管理者可以随时监控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状况。数字化工作流程技术在设计、输入、文件处理、校样、输出或印刷、印后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处理及交换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引领整个印刷领域的技术变革。这已经成为许多印刷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实现技术改造,优化工艺路线,提高生产效率,转型升级、获得最大客户群、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近几年数字化工作流程发展很快,国外厂商不断推出数字化工作流程解决方案。与传统印刷工作流程相比,数字化工作流程不仅在工作效率、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有优势,更重要的是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是印前、印刷、印后加工,包括生产和客户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是以实现CTP输出和数字印刷为基础展开的,印刷数字化与数字印刷是建立在印前数字化基础上的。印前数字化推动了印刷业的进步,同时印刷业的每一次进步,又都离不开印前科技的发展。就像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展样,以CTP为基础的印前数字化工作系统已广泛应用,在实际生产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印刷质量、生产效率都比传统工艺有了很大提高,印刷企业充分感受到这项新技术带来的效率、效益和高品质。CTP及其数字化工作流程涵盖从图文扫描输入、文件处理、数字打样、直接制版到上机印刷等各个环节之间数据的处理及交换过程。一套完整的CTP系统,不仅仅是一台制版机,最关键的是建立与之匹配的数字化工作流程。直接制版机、数字打样机或数字印刷机只不过是输出设备不同而已,都是由印前数字化工作流程来决定它如何工作。仅仅几年时间,CTP及其数字化工作流程改变了传统的制版工艺,印前领域的数字化技术已在取代或改变许多传统印前、甚至印刷工艺,实现了向纯数字化的转变。

数字印刷设备的发展也推动了印刷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据统计,2010年数字印刷占全球印刷市场的总份额达4%,其中全球喷墨数字印刷产值约为280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数字印刷份额将增加到14%,而全球喷墨数字印刷产值将达到465亿美元,3年将增长66.1%。从我国《印刷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了解到,以数字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CTP和数字化管理系统为重点,在全行业推广数字化技术,到“十二五”期末,数字印刷产值占我国印刷总产值的比重将达到20%。

据近几年数字印刷机进口数据统计,数字印刷发展势头的确迅猛,2012年与2007年相比,数字印刷机进口额增长了98.95%,其中喷墨数字印刷机进口额增长了121.94%。但从我国印刷数字化技术实际发展状况来看不容乐观。数字印刷机除靠进口外,就是靠引进核心技术组装,如喷墨头、控制系统等。2012年进口热敏喷墨头就达到404267千克。我国印刷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问题还比较突出:

①规范化、数据化作业管理的基础薄弱,缺乏系统规划和技术标准的规范、协调。标准落后,甚至无标准;

②没有系统化地进行印刷数字化的技术改造,缺乏对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队伍和研发资金。处在单个企业孤军奋战,小打小闹、技术信息不能共享的状态;

③国产印前,印刷。印后软硬件设备相互匹配性差,大部分单机还不能完全实现数字控制,而且形成大大小小的“孤岛”,严重制约了印刷数字化技术发展;

数字化发展范文3

前言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由于各国对于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一些具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使用范围上得到了普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进程。而人们可以很好的利用计算机与数字化图书馆所息息相关的网络进行有效的连接,从而省去了亲临的过程,还可以有效降低了其它方面对其的约束力度。但是,要想实现这种模式,你就必须要被固定在一台终端电脑前面,从能才能进行实现,而如何能够将这种便利,转变为随时随地,真正的不受制于时间、空间、地点上的限制呢,无线图书馆也成为了人们这一愿望得以实现的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保障性。

一、无线图书管的主要内涵

在我国,对于无线互联网络的研究技术上也逐?u的趋向于成熟,并且在是用的范围上也有了广泛性,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国人民对于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以及知识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愿望,而既然人们已经有这方面的需求,那么社会必将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于这种需求的达成,而图书馆的是数字化也是这种随时能够有效的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方式为主要的前提条件。无线互联网技术和图像数字化的有效结合,就诞生出了一种全新模式的---无线图书馆[1]。

二、无线图书馆潜在的用户分析概述

根据相关的实验公布的研究资料表明,无线网络的应用是最具有广泛性的。目前,我国的移动电话就已经多达于4亿人口。而移动化主也逐渐的成为了未来电业信息的重要发展趋势方向,而每个人也都会像带手表或是戴眼镜一样,配有一个无线互联网终端,他们普及的程度甚至可以超过于现今人们对于电脑以手机的需要,也逐渐的成为人类生活的必备品之一 ,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无线图书馆的潜在用户群是非常庞大,并且多样化的[2]。

三、无线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图书馆的有效结合方式概述

无线互联网通常被分为两大种类:无线Modem以及智能终端。而无线Modem通常就被运用在一些具有便捷式的电脑的移动上网。而此种产品重要的突出特点就是3G、4G,可以很好的为人们提供大约2M的网络接入速度。而智能终端,主要是用于一些“掌上应用”这类当中,较为简单、容易操作、学习起来非常方便。并具有小巧轻便性。而这类产品通常都会用于移动电话。或者掌上电脑当中以及电子阅读器里[3]。

而无线接入的规范上,在目前世界很多国家当中,主要应用于无线应用协议WAP来进行接入,而此规范事实也逐渐的成为了目前我国无线互联网接入标准,此外,还有由日本NTT公司所最新推出了i-mode无线互联网接入标准。而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我国的图书馆当中,不仅可以很好的为广大读者提供出更能满足于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查询服务,还可以通过手中的掌上电脑或是收集,查询到离自己最近的图书馆的具置等等一系列的查询请求,而当你到达指定的图书馆以后,就需要向管理人员出示自身的有效证件,就能够得到自己所希望借阅的书籍[4]。

四、无线图书馆服务应用的具体范围概述

无线图书馆的主要也是,就是可以随着无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步,而不断的扩大其服务的各项内容,目前,主要是采用网络公共号或是短信的形式来为广大的读者进行服务。而真正的无线互联网通常都是由几下集中接入方式来进行构成的:短信、WAP、数字助理、电话语音、语言识别等,而这些最为贴近人类实际生活的要数电话短信形式。随着我国使用手机用户不断的扩大当中,以短信的形式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广大人民带来了方便以及快捷性,这不仅仅是因为短信的加强较比于电话的费用低,还因其更加不受制于地域的限制,而如果对方在没有开机或是不在服务区的过程时,短信也可以在他们能收到信息之后,在进行观看随着我国网络不断的发展进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政治以及经济、生活等方面,而作为一种具有服务性的机构-图书馆拉说,也一定会随之产生影响发生变动,并且因为图书馆本身就对于信息技术有着高度的敏感能力,所以基于网络环境对于图书馆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5]。

数字化发展范文4

关键词:数字化矿井 探索 实践方案

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而数字化矿井以数字信息集成平台为核心,将实时数据流进行集成,同时针对统一信息平台开发各种综合应用,形成集成化、网络化应用。本文旨在论述数字化矿井系统开发的背景、总体规划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就数字化矿井的实践方案提出建议。

一、数字化矿井系统发展的背景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实践方式。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的数字化也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和关注。在这个大形势下,矿井开发采用数字化就显得更为紧迫,我国矿井开采明显存在粗放、低效和高风险的情形。在党和国家积极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降低能源消耗的正确决策下,发展数字化矿井开采模式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更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的必由之路。

二、数字化矿井发展的总体规划

数字化矿井系统要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自动监测技术对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和生活服务等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数字化信息处理和现场控制平台。其中,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推广到井下,在矿井范围内建成一个以工业以太网加现场总线为网络平台的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形成一个贯穿矿井上下的计算机网络,并以工业以太网加现场总线为纽带。

此外,数字化矿井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规划中要注意保护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禁止任何危险品或者作业危险器材被带入矿井周边。

三、数字化矿井发展的必要性

1、数字化矿井发展的优势。数字化矿井能够明显发挥出数字信号,这是加工信号,对于有杂波和易产生失真的外部环境、电路条件来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此外数字信号系统的传送也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快速性和高可靠性,便于必要的远距离运输;数字信号还适用于数字特技和图像处理;数字化电路结构较简单,因而电路工作稳定、技术人员能够有效摆脱传统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束缚,并缩短了节目制作时间。

2、数字化矿井发展的意义。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矿井作业中,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损耗,数字化的上述优点就可以弥补传统矿井工程的局限性,保证了施工安全,并对现场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采用数字化矿井系统开展井下作业时,不必担心通信的故障问题,也不会有通信中断的隐患,数字信号本身就会为矿井施工人员提供了较顺畅、理想和清晰的通信环境,在工程建设中,即使有一个环节或步骤出现暂时故障,需要其他人员及时予以补救,也不会因过去通信不畅而引起隐患的再度进展,采用数字化技术,直接联系多方人员配合鼎力相助,很快就会把故障排除,确保矿井任务工程的安全运行;数字化矿井技术能指引施工人员科学、正确、规范、合理地完成矿井作业,数字化系统的应用克服了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限制,给工程带来了诸多方便;数字化矿井坚持总体规划,分部实施,重点突破,持续改进的原则发展,利用矿井计算机有关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等现有资源,结合施工企业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发展的需要,覆盖了生产监测监控、自动控制和企业管理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信息系统,并将其与实际作业任务相结合,将数字化的优势全部运用在矿井作业上。

四、数字化矿井的实践方案

1、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数字化矿井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要聘请熟练运用计算机编程的技术人员前来调试矿井系统,保证矿井系统安全、平稳、有效地运行。

2、制定综合信息数字化矿井管理办法,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安装使用管理规定、综合数字化网络监管异常情况处理程序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让整个数字化系统在运行时做到有规可依、违规必究,使数字化系统在矿井工程中的应用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3、系统数字化控制中心必须配备中专以上学历、熟练计算机程序、网络操作、精通煤矿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工作认真、踏实、负责人的管理人员。监测人员既要懂得安全监测仪表的使用,又要懂得矿井通风方面的相关知识,更要学会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要做好传感器的日常维护、调校等工作。

4、施工人员在应用数字化矿井系统的同时,还需树立主人翁的安全理念。安全与每一位职工休戚相关,施工部门的负责人要定期开设数字化系统培训讲座,重点对新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举行专门研讨座谈会,并由每位员工提出使用心得,全体分别讨论;搞好安全生产是每一位职工应尽的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职工不能单纯仰赖数字化系统的配套使用给矿井作业带来的诸多优势,而要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时刻把正确、有序、安全的操作规程记在心里,用在实际作业中,克服麻痹大意、粗枝大叶、凑合和侥幸等各种不良施工态度和心理。

结语:

数字化系统的探索、发展和实践,给矿井生产带来了不小的收益,解除此前威胁矿井作业安全的各种后顾之忧,使矿井生产不再单纯依赖于传统、陈旧的机器设备操作,而采用前沿技术成果——数字化系统,规避了施工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确保工程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维,孙继平,王柏燕-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结构及移动台基站研究[J].中国矿业出版社(煤炭开采版).2011年01期.

[2]孙继平,李继生,雷淑英-煤矿井下无线通信传输信号最佳频率选择[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孙继平-矿井移动通信需求分析及网络结构的研究[J].煤矿设计.2008年12期.

数字化发展范文5

关键词:

一、数字化对于广播媒体的含义

"数字化"对于广播媒体而言带有双重含义:其一是指广播媒体中的个别环节或者某个领域采用数字技术;另一个含义是指整个广播媒介领域,确切的名称为"全数字广播"。

就目前来看我国省级以上的广播中心系统数字化程度平均接近70%。广播节目的制作、播出、传输、发射、分配、接收的各个环节都在进行数字化改造。从节目制作环节来看,MD机、数字音频工作站、非线编辑系统、数字录音系统都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在播出分配环节中自动播出系统、播出资料库也已实现了数字化。

数字广播是信息服务的新领域,被看做是继第一代音频广播(电台)、第二代视频广播(电视台)之后的第三代广播业务类型,结合了互联网与有线电视的特点,让用户利用已入户的有线电视网络来享受专业化的信息服务。用户利用个人电脑或电视机,加装相应的接收设备,通过接入有线电视网络来享受多媒体信息服务。只要家里已接入了有线电视信号(当地的有线电视网络也接转了中国数据广播平台的信号),拥有个人电脑,(一般配置应在奔腾166,内存32M以上)和一个数据广播的专门接收设备,就可以接受中国数据广播平台提供的信息服务。

另外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2005年组织的全国广播中心数字化、网络化状况调查显示:省级以上电台计划对录制系统进行更新改造的占53%,计划对播出系统进行改造的占40%,计划对传输系统进行更新改造的占20%。而到了2006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普查,全国已有6家省级以上广播电台建成了播控传输网,有60%的省会级以上的广播电台已经在计划或者启动播控传输网的建设了。但是正如上述提到的那样当前的数字化很大程度上都属于部分的数字化甚至是某电台一套系列节目的数字化,例如像2006年中央台的"全国春节大联播"和"全球华语联播"等网络联播节目的开展,也就是实现了广播节目的资料存储、编目标注、版权管理的网络化共享。

可以说广播媒体的数字化是遵循这先易后难、先部分后整体的策略推进的。直到今天我们发现在广播节目的播出和传输系统得数字化上显得有些迟缓和发展不平衡的态势。

二、广播在数字化背景下的挑战

最早提出媒介融合理论的学者是美国的尼古拉·尼葛洛庞蒂,1978年他用一个图例演示了三个相互交叉的圆环趋于重迭的融合过程。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认为:"从本质上讲,媒介融合首先是传播技术的融合,即两种或多种技术融合后形成某种新传播技术,新传播技术具有多种技术特点又有其独特性;其次,媒介融合又是产品内容的整合,例如网络媒体可以把报纸上的文字新闻和电视上的图片新闻加以整合,再进行播报。"

目前,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网络、手机、音频、视频各种媒介的传播形态、传播方式开始相互渗透和融合。媒介融合促使媒体的节目内容、发送、接收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就广播而言,从原来单一的线性播出方式转为点播、下载等方式传播节目,由原来单一的声音信息载体变成向文本、图像和视频等多个信息载体。 世界知名收听率调查公司阿比创(Arbitron)的《新媒体世界中的广播--互联网收听调查》中讲到,目前广播业正处于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转折点,转折不仅仅起因于新媒体对受众注意力的吸引,更起因于受众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拥有了其他形式的收听选择。因此,新媒体融合的广阔背景在给广播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蕴藏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

三、广播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发展

1.由单向传播向双向、多向传播转变。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传播权利的分散化都是数字新媒体技术的最大的特点,也就是双向、多向的传播,还有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互动,甚至是互换角色。在这个方面广播媒体有很多的发展方式,比如说对新媒介技术的充分利用,可以开展和听众的互动交流,开发播客式的受众互动传播平台等。

数字化发展范文6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d global market competi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tant development,how does gar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dapt to rapid respond requirement of market featuring many varieties,small-volume,personalized high-quality and low cos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the existing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garment enterprise. Apparel sewing machine based on digital technology has become important competitiveness to strengthen garment enterprises.

关键词:服装;缝制设备;数字化

Key words: clothing;sewing equipment;digitization

中图分类号:TS9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133-01

1数字化缝制设备

所谓数字化缝制设备,其含义是缝制设备的刺布、挑线、送料等执行机构仍沿用传统的机械机构,而控制方面则采用电子或微机系统。一般的区分是包含编程和CPU处理的控制系统称作微机控制系统,无编程和CPU处理的称作电子控制系统。后者较为简单,前者的数字化、自动化程度更高。数字化缝制设备较传统的机械式缝制设备而言,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完成自动线迹技术、自动加固缝技术等机械缝制设备无法完成的一些功能;一台设备可以存储多套工艺程序,能够完成不同的生产工艺;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因为数字化缝制设备的应用程序通常存放于可擦写存储器EEPROM或FLASH中,因此可以通过修改应用程序来满足不同的应用。

2我国服装缝制设备现状

中国服装工业是一个传统的、现代化程度不高的行业,与国外的先进服装企业相比,在设计能力、名牌效应、设备装置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随着改革开放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服装企业也相继引进了先进技术和高科技产品,特别是服装CAD系统在服装行业中的应用,对服装企业的设计与生产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缝制加工设备,至今大部分仍是机械式,自动化程度较低,即便少数大型服装企业备有一定数量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缝制加工设备,但这些设备主要是依赖国外进口,价格昂贵,且维护成本高。数字化缝制设备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机械缝制设备的新型产品,目前在国内正处于成长阶段,特别是基于机电一体化的缝制设备市场需求增长更快,是缝制设备行业技术与应用的发展方向。缝制设备的嵌入式控制系统是实现数字化缝制设备的关键部件。目前数字化缝制设备的控制系统由日本、韩国、德国等几家大公司所垄断。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增强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和开发数字化缝制设备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己经成为国内服装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和开发拥有自主产权的缝制设备的嵌入式控制器,是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系列化缝制设备的关键举措,对于发展我国纺织服装工业意义重大。

服装缝制设备近十多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令人瞩目,特别是一些服装专用缝纫设备,如电脑绣花机,锁眼机,开袋机,绱袖机等。

3国外服装数字化缝制设备

德国ZSK、日本田岛等国际先进的绣花机,其系统采用全新的打版系统软件,控制面板有实时监控能力,机器噪音轻,刺绣质量上乘。日本田岛公司的TMFN-G1220型绣花机采用了AC伺服电机的新设计驱动方式,以1000锭转的高速刺绣,可自动检测断线等,被称为新一代高速绣花机的典范。

数字化缝制设备嵌入式控制的设计与研究其他缝制机型,如德国杜克普550-16-23,26型电脑程控躺袖机在目前国内外躺袖机机型中处于领先地位,它有屏幕显示躺袖轨迹与吃势量,具有机械轻巧,结构合理等特点。另外,日本重机公司的花样套接机、MF-7605U-E12-DS绷缝机、MO-3314高速双针四线包缝机等电脑缝制机械,以及意大利金柏利780NP珠边机,66/TR缝边机等,在当代缝制机械方面都处于先进水平。综上所述,这些高档缝制设备由于配备了微处理器,较大容量的存储器,LCD显示器等,提升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保证了成衣加工的质量和快速响应,增加了服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我国服装数字化缝制设备研制与开发

北京北方天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模糊实验中心联合,改进了绣花机的电机控制技术,使绣花机线迹更正确和清晰。其CYO919H型6头绣花机具有力矩大,转动平稳,精度高,低速性能良好等特点。GY09-22A2O型9头绣花机结构特点与日本田岛同类机型相同,由微机控制,花样存储能力达99个花样,最大储存针数可达30多万种。

在2004年,西安标准股份有限公司了与德国ASS自动开袋机专业制造公司合作生产的BASS3200型全自动开袋机。虽然这家公司推出的自动开袋机与德国杜克普的机器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国产自动开袋机有着得天独厚的制造成本优势,在性价比上必将占有绝对优势,这也给设备选购者更大的选择空间。

具备了相当生产规模和水平的企业已经意识到,服装机械产品水平的提升是关系整个服装产业链进步的大问题。据了解,由飞跃集团和上海大学共同研制的“基于支持智能化缝纫机创新开发平台”,已通过了专家验收。据飞跃研发部门统计,应用该平台后,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30-45天,设计效率提高了30%,设计费用节省了30%,产品返修率也大为降低。这说明,融入现代化大服装生产工业的滚滚洪流,提升产业目身的总体素质,不崇洋,不保守,则两个行业必将形成互动和双赢,共创辉煌。

5总结

工业缝制设备的研制生产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种类较多,结构各异。从缝制设备的实际用途来区分,缝制设备总体可分为普通缝制设备和专用缝制设备两大类。专用缝制设备机械结构特殊、复杂,增加了控制难度。近年来,国内外缝制设备商在专用缝制设备的控制系统数字化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了相应的控制系统,有效提升了专用缝制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使服装成衣的质量大大提高。

数字化缝制设备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机械缝制设备的新型产品,目前在国内正处于成长阶段,特别是基于机电一体化的缝制设备市场需求增长更快,是缝制设备行业技术与应用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文博.服装机械设备:使用・保全・维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