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创新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创新方案范文1
国家已把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作为主攻方向,垦区一定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总结经验,加快技术创新,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带动职工农户增收致富。
企业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走高端、强质量、打品牌,研发市场旺需产品,构建现代营销网络,尽快形成产业规模,真正把乳制品产业做优做大做强。
农业现代化是垦区未来发展的根基。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垦区要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就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率先转变发展方式,走安全、高效、优质、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调整优化垦区种植结构。垦区的农业机械化率、科技贡献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等都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在高产出、高产值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强调高质量、高效益,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种植。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落实粮食作物“三减”措施,推动种植和生产加工全过程标准化,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同时,要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坚持农林牧结合,大力发展果蔬、牧草等经济作物,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垦区种植结构向安全优质高效绿色方向发展。
要加快推进垦区产业化经营,坚持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着重研究产供销产业链中“销”的环节,积极拓展精深加工的产业化道路,生产加工安全优质的绿色有机食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品由“原字号”向“精、深、特”转变,经营由“单打独斗”向培育新型业态转变,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农业创新方案范文2
关键词 农业资源;技术创新;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
中图分类号 F426 [KG*2]文献标识码 A [KG*2]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2-0124-06
农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农业科技的进步实质上就是人类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能力的提升,其关键在于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大量涌现。本文将农业资源系统理论与农业技术创新学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重点阐述基于科技价值链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环模式及链接机制。
1 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类型
农业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生物资源、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等。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实质上就是以提高各类农业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的农业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如提高土地利用率、光能利用率、肥料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劳动力利用率等,农作物品种改良、新种植制度、新栽培技术、新农药、新化肥、新农机及农业工程等,无一不是把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作为重中之重。由此可见,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是各类农业技术研发的核心目标。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价值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从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实际看,并非其技术创新必有经济效益,有许多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属于公益性农业技术创新,无法进行商业化,也无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也不可能从市场上获得高于机会成本的利润,但这类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往往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给人类带来新的社会福利。
另一类可营利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称为经营性农业技术创新。大多数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属于公益性农业技术创新,多以社会效益为主,经营性农业技术创新只是其中一部分。据对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网分类数据库公布的我国科技成果统计数据分析,1996年-2006年6月,经营型农业技术创新占我国19248项农业科技登记成果的23.74%,占我国17 496项农业应用成果的25.69%,占我国7 779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28.76%,在这三类成果中,经营性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平均占25.39%。总起来看,经营性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占农业科技成果总量的1/4,但这些农业科技产业化技术仅有一小部分可能被企业采纳并转化成功。而公益性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在农业各类技术领域都占大多数。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也与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特性有关。一般而言,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具有一般技术创新共有的特性,如系统性、非线性、动态性、外部性及风险性等,也有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固有的特性,如外部性强、风险性高、周期性长、独占性差、带动性广、扩散性强等[1]。
在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方面,我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和积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超级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产生了大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有一定的差距,总体上技术创新水平相差15年左右,在科技成果转化率方面相差更远,约落后30年左右。例如,“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8%,而发达国家为70%-80%。作物良种利用覆盖率,发达国家达100%,我国为80%-90%。化肥有效利用率,发达国家为50%-60%以上,我国为30%左右。灌溉水利用率,发达国家为70%-80%以上,我国为30%-40%。发达国家已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而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在机具、装备及质量技术水平方面,只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的一般水平,我国的机耕利用率为55.3%,机播率为19%,机收率为10.5%[2]。
黄钢等: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环模式及链接特性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 第2期如何从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分布的实际情况看,充分发挥好多元化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作用,更加快速高效和资源节约地提高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资源利用效率?如何以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管理理论为基础,正确认识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从创新理念到大规模产业化的规律,这对于提高我国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能力和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基于科技价值链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环模式首先,应明确科技价值链的概念与内涵,进而阐述基于科技价值链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环模式及其链接机制。
2.1 科技价值链的概念与内涵
科技价值链(Science―Technology Value Chain)是指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开发的全过程中,由一系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创新主体链接起来的、使科技开发价值不断增值的创新链条集合体[3]。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是指从农业技术创新源到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发的全过程中,由一系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创新主体链接起来的,使其科技开发价值不断增值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链条集合体。这一创新链条集合体包括从创新来源、原创构想、技术设计、实验原型、技术孵化、技术商品、标准品种技术到新品种市场开发等8类功能节点,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投资者、政府、中介机构、推广机构等若干创新主体都是其价值链中的网络组织成员,它们在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构建中分别承担着不同功能节点的创新功能。以农作物种子作为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典型代表,表1剖析了种子技术创新价值链的功能节点及结构特征。
2.2 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三环模式
技术生命有机体在其系统发育成长过程中,有三个阶段与技术创新有紧密关联,形成了由相关功能节点按技术创新的生长逻辑链接而成的三个关键创新环,即研发创新环、孵化创新环和市场创新环,它们分别对应于技术创新的孕育期、婴儿期和成长期,这一模式称为基于科技价值链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环模式,简称“三环模式”。图1描述的基于科技价值链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单链型三环模式,是最基本的经过抽象后的模式,实际情况远比这一模式复杂得多,存在着双链式、多链式和网链式等多种三环模式衍生子模式,共同构成了以三环模式为基本结构的复杂网络系统[4]。
创新环研究创新环孵化创新环市场创新环技术发育期技术孕育期技术婴儿期技术成长期技术创新
发育阶段研发创新阶段孵化创新阶段市场创新阶段功能节点构成S,O,D,EE,I,CC,P,M
2.3 研发创新环
研发创新环(R&DCycles)是三环模型中的第Ⅰ环,包括从创新来源(S)原创构想(O)技术设计(D)实验原型(E)四个功能节点以及由这四个功能节点构成的多重循环创新链环。
研发创新阶段的输入集即运筹决策子系统是创新来源S,输出集是实验原型E,从SODE的多重循环创新是运作子系统。运筹决策子系统的中心是研发创新子系统的“序参量”[5]。按照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目标,创新组织将大量丰富的来自市场需求和技术新进展的各种信息经过整合,以项目建议、创新方案等信息形式指向系统预期的技术创新目标。在创新目标指引下,经过对创新来源和原始构想的多次评估、筛选,再作出决策,将少数优
新来源S种子科技价值链的起始点,种子技术创新的基础: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创新、利用;育种和生物技术创新各类专利、专有技术及新品种权为标志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专业协会、投资及中介机构等品种原
创构想O从知识和技术向市场和应用转变的关键转折点:市场导向的育种目标创新;实现育种目标的方法创新;围绕目标的种质资源创新以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育种创新方案为标志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专业协会、投资及中介机构等品种技
术设计D育种创新方案的技术细化:资源、方法、技术、目标的整合;可操作方案的具体化以可操作的品种创新方案为标志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专业协会、投资及中介机构等品种实
验原型E育种创新方案的产品化:选育新品系、新组合;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农艺学试验;品种审定以形成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新品种权为标志大学、研究机构、企业、新品种实验体系品种技
术孵化I新品种产业化开发:育种家种子基本种子签证种子标准种子;新品种种子体系;多点生产试验与示范;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种子生产标准化和基地培训;小农户种子繁育计划与种子质量控制以成熟的产业化新品种、新技术为标志企业为主、研究机构、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协会品种技
术商品C将成熟的新品种在商业化中推广应用:种子大规模生产标准化管理;种子加工、贮藏、物流;质量控制:签证、检验;营销网络建设与销售;高产示范与售后技术服务以新品种市场占用率逐步提高为标志企业为主,研究机构、经销商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协会标准品
种技术P品种生产、繁育制种、高产栽培及加工技术,质量控制等技术标准化各类新品种技术标准企业为主,研究机构、经销商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协会品种市
场开发M系列新产品在市场中大规模应用:种子大面积生产标准化;质量控制;加工、贮藏、物流;市场开发与营销拓展;广告宣传与高产示范;售后技术服务品种创新收益超过投资,占有率大幅度提高,形成知名品牌企业为主,经销商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协会
选项目进入“技术设计――实验试错――反馈修正”的反复循环,依据技术原理,按照实施的规则、程序,实现客体状态的物质、信息、能量转换。最终达到输出符合技术创新目标的实验原型E。实质上,这一过程是按创新组织制定的技术创新定向目标而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处理的技术创新过程,也是实现优化技术的人工定向选择和创新管理的过程。研发创新阶段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主要特点:
(1)构建丰富的创新源是基础:从技术进化论的角度讲,优化的技术是从大群体中筛选出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定向选择。丰富的创新源就是供决策者评估筛选的创新样本群体,创新源越丰富,变异群体越大,筛选出优化技术实验原型的机率越高。丰富的创新源是研究创新阶段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关键。
(2)重视鼓励不同的技术路径:不同的创新团队往往有不同创新思路,因而创新组织在选择众多的创新项目时,要重视选择具有不同技术路径的创新方案,在不同技术路径背后包含着不同的核心技术思想。
(3)要保持适度的选择压力:在研发创新初期,选择压力要小,要让各种不同的创新思路都有发展的机会,到了技术设计阶段,要逐步加大选择压力,加强多因素、多功能、多指标测试。
在品种技术创新中,种质资源是最重要的创新源。作物育种的重大突破、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无不源于优质品种资源和关键性基因资源的发现和利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及人类生存安全问题,需要做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工作。因而,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给予高度重视,都拔付巨款用于种质资源研究。许多国家设有国家种质资源专门研究机构。
2.4 孵化创新环
孵化创新环(Incubation Cycles)是三环模型中的第Ⅱ环,包括实验原型E技术孵化I技术商品C三个功能节点以及由这三个功能节点构成的多重循环创新链环。
这一阶段的输入集是实验原型E,运作子系统通过以工艺流程创新为主的EIC的链环式多重循环,优选出主流设计,再围绕主流设计完善规模化工业生产工艺。输出集是基本定型的创新产品C。这一阶段。实质上是优选主流设计、优选创新工艺的人工定向选择和创新管理的子过程。这一阶段的“序参量”仍然是技术创新定向的目标[6]。
孵化创新阶段,可以形成大量的专利、专有技术和品种权等知识产权。这一阶段,也是技术转让的重要时机,是进入技术交易和合作开发的重要阶段。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中出现了许多从事研发孵化的专业化公司,也有许多专门进行技术孵化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7]。孵化创新阶段,技术孵化平台建设至关重要,主要是需要用于中试和小批量生产的通用型设施设备、各种测试仪器设备,这部分设备投资大大高于研发创新阶段。目前我国大学、科研院所技术孵化平台建设较差,而应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在技术孵化平台建设的投资有限。这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制约瓶颈因素之一。
农业生产的主要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体,其根本的特点是农业的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过程交织在一起。在农业生产中,自然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在技术孵化环节必须对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成果适用性进行广泛全面的测试,确定适宜新品种性技术的相关条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选择适当的栽培技术,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这样才可能为后续的大规模生产提供详细规范的执行依据,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产品质量风险。
2.5 市场创新环
市场创新环(Market Innovation Cycles)是三环模型中的第Ⅲ环,包括技术商品C标准产品P市场开发M三个功能节点以及三个功能节点构成的多重循环创新链环。市场创新环的创新能力是CPM功能节点创新链接组合的函数。
这一阶段的输入集是经过优化的创新技术产品C(包含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CPM运作子系统主要是以技术标准化为核心,输出集则是定型的、标准化的创新产品M。这一过程起支配作用的“序参量”是经过市场测试的技术创新的定向目标。市场创新阶段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特点是:
(1)以产品标准化为核心进行渐进性技术创新。产品和工艺创新的频率大幅度下降,技术创新的重点是围绕产品标准化,降低生产成本、稳定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涉及新产品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工作标准化等。
(2)市场测试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目标就是要通过创新产品从市场上获取创新收益,因而市场顾客的认同程度、购买欲望、满意度、反馈改进意见等都是重要的测试指标。
(3)创新风险增大。因为这一阶段要加大规模化生产的专用设施设备投资,原材料购买和生产、经营周转金要大幅度提高,如果在市场营销方面或质量管理方面出现大的损失,企业很难收回全部创新投入,因而也就达不到进入市场开发功能节点的度量指标。
这一阶段,在市场需求旺盛的前提下,创新产品标准化成为技术创新的重中之重。在国际农产品竞争中,发达国家就利用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包装与标签规范、商品检疫制度和绿色环保要求等措施设置了重重技术壁垒,使我国大批农产品价格竞争优势难以发挥作用。我国目前尚有80%的农产品标准未与国际标准接轨。我国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缺乏先进性、原始化、配套性、实用性等。如欧盟对进口茶叶农药残留量限量达56项,德国56项,英国13项,日本64项。而我国迄今只规定了两项指标(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量),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茶叶出口[8]。
2.6 技术特征值
通过对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环模式技术特征值变化的分析,发现其主要技术创新参数呈现连续性变化的趋势,对不同创新阶段的技术系统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表2分析了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个关键创新环20项技术创新相关参数的变化趋势。
从研发创新环到市场创新环,创新投入、创新风险、技术价值、技术可保护性、市场化程度、顾客满意度、生产投[CM)]
表2 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环模式特征值的变化趋势
Tab.2 Trends of the changes in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s
in the three cycle model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技术特性
Characteristics研发创新环
R&D cycle孵化创新环
Incubation cycle市场创新环
Market innovation
cycle创新频率高低创新投入低高创新风险低高创新淘汰高低技术价值低高期权价值高低投资回报高低竞争能力弱强技术保护低高技术稳定弱强技术新颖强中技术标准低高商业开发低高顾客满意低高生产成本高低生产投资低高盈利特性低高内部协同弱强环境和谐低高组织控制弱强资、盈利性及环境和谐性等呈现出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而创新频率、淘汰率、技术期权价值、技术投资回报、单位生产成本等则呈现出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概括起来讲,有三个方面的变化特征:(1)创新投入逐步增大;(2)技术价值持续增值;(3)创新管理逐步强化。
3 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系统链接特性
在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过程中,由各功能节点组配链接成链接单元,再由链接单元链接成关键创新环,进而构成三环模式链条集合体系统网络,这一“点元环链网”的逐级链接构建科技价值链创新系统的过程,表现出定向有序性、无限多样性、互利共生性和价值递增性等创新价值链接的规律性特性。
3.1 定向有序性
系统链接的定向有序性包含三层意义。其一,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的系统链接是以技术创新目标为指向的。从技术创新源S到大规模技术市场化M的全过程中,企业始终以其技术创新目标为指向,分阶段实现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的定向链接,称之为面向市场的正向链接。
其二,系统链接是有序的。在技术创新源S到大规模创新技术产业化M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三环模式中,从科技价值链上一功能节点只能与其相邻的下位功能节点链接才是技术创新的正确有效、合乎技术创新发展规律的链接,除此而外的各种跨越中间过程的正向链接属于错误链接之列。
其三,顺序链接单元具有不可替代性。由于系统链接必须是定向有序的,因而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三环模式中各种顺序链接单元都有其特定的创新功能,其在三环模式中的地位和创新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3.2 无限多样性
系统链接的无限多样性,是指在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三环模式中,可以产生无限多样的技术创新链接组合和链接方式。可从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同一核心技术可以衍生出无限多样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产品。在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三环模式中,在技术创新源S到大规模创新技术市场化M过程中,任何市场化的创新产品都是由8个功能节点的创新集合体,即:
Ω=(X1,X2,X3,X4,X5,X6,X7,X8;∑;T) (1)
Ω为技术集合体,Xi=代表功能节点,(I=1,2……8),∑代表环境影响,T:代表时间
S与M之间有六个中间功能节点,每一个功能节点都可以有N种次生变化,若六个中间功能节点都产生n种次生变化,则源于同一核心技术从原创构想O到产品标准化P的六个功能节点,可能产生N6种类型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组合。
第二,技术基因重组的无限多样性。技术杂交、基因重组、交叉、融合、相互渗透是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若源于两个核心技术系统之间进行杂交、重组、交叉、融合,按指数定律,则可能产生N6•N6=N6+6=N12。若有M多种技术交叉融合,则可能产生N6M种技术组合,有:N=(1,2……∞),M=(1,2……∞),则N6M∞。
第三,技术集合系统的多样性。按迈克尔•波特的论述,技术遍布企业价值链之中,企业是各种技术的集合体[9]。这一点启迪我们,每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技术集合系统,其技术创新能力都不同,同一技术创新组合与不同的企业结合,必然产生不同甚至相差很远的创新效果。这进一步增加了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系统链接的无限多样性。
3.3 互利共生性
在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实践中,基于科技价值链三环模式的技术创新全过程可以由一个科技和经济实力强大的企业全程做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三环模式的技术创新往往是由以某一旗舰企业为核心,经过大学、科研院所和多个企业组成的协同创新利益共同体系统网络来完成的。由于多种内部和外部驱动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多个企业、科研机构、大学链接成由多种科技价值链构成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网络系统,合作创新成为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创新系统生成、构建、运行、维护、更新、发展的重要机制,处于同一科技价值链链条上或在同一科技价值链价值网络体系中的各成员组织成为了合作链条上的组织节点,形成了组织成员之间以利益为纽带的互利共生关系。互利共生关系由于能达到所有参与组织成员互利共赢的效果,必然成为像科技价值链这种网络化成员组织合作创新的主要形式。协作利益和分配机制是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系统的基础。
3.4 价值递增性
从技术创新源到大规模成果市场化的过程,也就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系统各功能节点的逐级链接,实现价值升值的过程。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价值,对于创新者来说是创新收益;对于主持或参与创新的企业来说,是企业的价值增长和利润的增长;对创新产品的用户来说,是顾客愿意为创新产品支付的价格。因此,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价值应该是技术价值、企业价值和顾客价值的统一。如果一项技术创新成果最终通过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三个阶段8个功能节点,实现了科技价值链的系统创新,则必然为企业、顾客和创新者带来创新收益。反之,若未能通过,则其或胎死腹中,或半途夭折,或进入技术休眠期,或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最终未能完成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的系统创新。
终上所述,基于科技价值链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环模式为加强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和提高其转化效率提供了重要的系统管理理论依据。一是强调了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阶段性,任何试图绕过农业资源型技术发育阶段的人为作法都是违反技术发育成长规律的。二是强调了技术创新源在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全过程中的核心基础作用。技术创新源是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基础,没有“创新源”,就不会有“创新流”。三是强调了加强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转化系统管理的重要性。其最大特点,就是把从技术创新源到大规模技术市场化开发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转化全过程视为多元化创新主体以利益为纽带链接而成的多元组织节点链条集合体,通过科技价值链条上中下游所有组织节点的紧密合作,加强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化水平,增强协同创新效率,从而达到农业资源型科技价值链系统中的所有组织节点技术创新运作效率最优化、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Gerard H G. Exploiting Cycle Time in Technology Management[M]. McGraw Hill Companies, Inc.,1993.
[2]Reardon T, Codron J M, Busch L, et al. Global Change in Agrifood Grades and Standards: Agribusiness Strategic Respons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 2001, 2(3):421-435.
[3]黄钢, 徐玖平.农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7.[Huang Gang, Xu Jiuping. Theories of Systematic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Value Chain[M]. Beijing:China Pres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2007]
[4]黄钢,徐玖平,李颖.科技价值链与创新主体链接模式[J].中国软科学, 2006,(6):67-75.[Huang Gang, Xu Jiuping, Li Ying, The Study on ScienceTechnology Value Chains and the Linking Models among Multiple Innovation Subjects[J]. China Soft Science, 2006, (6):67-75]
[5]Arora A, Fosfuri A, Gambardella A. Markets for Technology: 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Corporate Strategy [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01.
[6]Jolly V K. Getting From Mind to the Market: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New Technology[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
[7]Hoppe H. Secondmover Advantages in the Strategic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y under Uncertaint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0, 18(5): 315-338.
[8]Reardon T, Barrett C B. Agroindustrial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 Overview of Issues,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0, 23 (3): 195-205.
[9]Gereffi G, Humphrey J, Sturgeon T. 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 [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05, 12(1):78-104.ThreeCycle Model and ChainLinkag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Agricultural Resources
HUANGGang LIYing WANGHong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engdu Sichuan 610066, China)
农业创新方案范文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人们生存的根本。农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自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今,国家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位置,坚持走特色农业化道路,不断创新农业科技,加强农业管理。传统的农业科技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而农业科技又对农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才能更好的推动农业的发展。但是,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可以看出,农业科技创新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对策
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因素比较多,科技创新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农业科技的特点,并结合科技的特点合理制定创新方案,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也应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农业科技创新奠定物质基础。国家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农业科技的创新。
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科技创新经费不足调查显示,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比较少,农业科技创新得不到物质保障。2013年,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投资强度为0.195%,投资增长率为-2.5%。2014年,投资强度增长为0.34%,但到了2014年年底时又下降为0.31%。2014年,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还不到西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的1/2。2013年,国家计划投资17.65亿用于农业科技创新,但是实际投资数额仅达5.68亿元,根本无法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1980年至今,西方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都占农业总投入的1.5%以上,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仅占农业总投入的0.18%。相对来说,我国农业科研人员数量较多,很多科技创新资金都用于人员开销上,创新资金比较分散,这必定会削弱科技创新费用的使用价值。
1.2缺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科技创新成果有很大影响。如今,我国本科学历的科研人员仅有4万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1/3,硕士学历的创新人员仅占科研人员总数的7.5%。除此之外,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流动性也比较大,人员流失十分严重。2013年,我国某省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减少5200人,是新增科技创新人员人数的1.9倍,这对该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多途径筹集农业科技创新资金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国家资金的扶持,国家资金扶持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农业科技创新部门也可以和金融机构合作,多途径筹集资金,推动农业科研的发展。农业科技的创新是为了推动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种植产量。因此,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有针对性,不能盲目创新。《农业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指出: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从四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对农业种植技术的创新,二是对农业机械设备的创新,三是对农业灾害防治方法的创新,四是农业节能增效方法的创新。
2.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培训要想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就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可以有效提高科技创新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第一种是加强科技创新人员的培训。国家还应该大力支持农业院校的发展,比如:2008年起,国家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等七所大学实行学生的免费教育政策,为农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贵州地区还设置了专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培训机构,免费为科技人员提供培训指导,提高科技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第二种是培养农业企业管理骨干,第三种是外聘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员,第四种是加强农业种植人员的培训。要想留住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国家还应该提高科技创新人员的薪资待遇,保证农业科技人员的稳定性。管理人员还应该在科研人员内部设置奖励机制,对表现好的科研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提高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案例:某省高度重视科研人员的培训,在该地区举办了“阳光培训活动”免费为农业科研人员培训。该地区政府还聘请了农业科研专家,为科研人员分析科研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该地区除了重视科研人员的培训,还制定了实用人才培训计划,以“百万中专生”为主题展开了科研讲座活动,让当地人们的综合素养都得到提升。
2.3加速农业政策创新农业科技创新除了离不开国家的资金扶持,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因此,国家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保障。2012年国家制定了《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法》,主张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家还应该制定政策,提高农民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共同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
3.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要想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就要对农业科技进行创新和调整。农业科技的创新离不开国家资金的扶持,国家资金扶持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物质保障。但是,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根本无法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农业科研部门还应该不断拓展资金筹集的渠道,尽可能多的筹集科技创新资金。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国家还应该加强科研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国家还应该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覃肖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的本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2.
[2]闫振红.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
[3]满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3.
[4]霍文娟,李仕宝.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4(02).
农业创新方案范文4
TRIZ创新方法是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的一种以解决技术矛盾为基本手段,以实现技术系统进化为目标的结构化技术创新方法。为有效解决技术系统中面临的矛盾,TRIZ创始人Althsuller及其团队在分析40000份高水平专利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当时领先行业中常用的发明诀窍,即矛盾矩阵和40条发明原理[4-5]。作为TRIZ的核心工具之一,矛盾矩阵和发明原理的应用备受关注。人们将其面临的具体问题抽象成通用技术矛盾之后,查询矛盾矩阵即可找出有效解决当前矛盾的发明原理,将发明原理具体化便得到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然而,由于冲突参数的确定需要很高的分析能力,选取的参数往往存在歧义,而且每条发明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多种多样,因此有效应用发明原理并非易事[6]。需要多年的训练和经验积累。
文献[6]通过对TRIZ的矛盾矩阵和40条发明原理的深入分析,认为TRIZ发明原理的精髓就是进行某种变换。但已有研究均未直接探讨40条发明原理所包含的核心变换,这就导致它们无法准确剖析各条发明原理涉及的本质变换过程,致使发明原理在操作对象、变换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模糊性。利用可拓学中的可拓变换方法刻画和分析TRIZ发明原理所包含的关键变换,较之现有研究,该方法可以直观地描述发明原理所涉及的变换过程,从而为人们提供实施发明原理的切入点。从形式化的角度分析和研究40条发明原理包含的核心变换,对于推进TRIZ理论体系的规范化、形式化进程及基于形式化的创新软件开发工作而言也是不无裨益的。该文从可拓变换和基元两个角度准确而详细地描述各条发明原理的核心信息,以便为人们寻找实施发明原理的切入点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部分发明原理在本质上就是标准的可拓变换,而其他发明原理,则要么是对多种可拓变换的组合,要么是对某种可拓变换的特殊应用。
文献[7]从矛盾分类与研究对象的差异、理论基础的差异、方法体系的差异对TRIZ和可拓学进行了比较,并从解决矛盾问题的哲学思想、物质-场理论与基元理论、创新原理与可拓推理等方面分析了TRIZ与可拓学的内在联系,认为可拓论关于矛盾的分类是抽象的,更具一般性,研究对象是一般意义上的主客观矛盾问题与主观矛盾问题,研究目标是描述事物拓展与创新规律,抽象人类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提高计算机人工智能水平;从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来看,可拓创新方法具有较TRIZ更为宽广和系统化的理论基础;从解决矛盾问题的方法上看,可拓创新方法更具一般性、概括性。
综上对比研究可见,可拓创新方法与TRIZ方法是在不同的国度,都经过长期的努力分别发展起来,它们具有互补性。可拓创新方法比TRIZ创新方法更具一般性,不但包括可拓变换方法,还有拓展分析、共轭分析、可拓集合等方法,应用领域更广,适合于解决各领域创新中的矛盾问题。可拓创新方法比TRIZ方法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更多的使用方法和更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介绍可拓创新方法的方法体系及其基本特征,并综述其应用研究进展。
1可拓创新方法体系及其基本特征
可拓创新方法特别适合于解决各种类型的创新(如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中遇到的矛盾问题。近年来,可拓学研究者们探索建立了可拓创新方法体系[3],分析了其基本特征。
1.1可拓创新方法体系
可拓创新方法体系如图1所示。
1.1.1拓展分析方法
在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只有把问题所涉及的事物看成可以拓展的,才能找到解决矛盾问题的多种途径。为使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形式化、模型化,在此用基元作为描述物、事和关系的形式化工具,建立了表达事物拓展规律的拓展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使人们摆脱习惯领域的束缚,更是利用计算机解决矛盾问题、提高机器智能的重要方法。1)发散分析方法。一个对象有多个特征,一个特征又可以为多个对象所具有,一个量值也可以为同一对象的多个特征所具有或多个对象的同一特征所具有。其要点是从一个基元拓广到一个基元集合。该方法把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散过程形式化,为发散思维的形式化研究提供了合适的工具。
2)相关分析方法。任何研究对象都不是孤立的,都会与其他对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关分析方法是一种把系统中的基元及其相关关系作为整体进行分析的方法。相关性是基元间产生传导作用的原因,只有进行充分的相关分析,才不至于在解决矛盾问题的同时,引发新的更严重的矛盾。
3)蕴含分析方法。蕴含分析方法是利用对象间的蕴含性,研究对象间的传递关系的有效方法。当某些对象间具有相关关系时,其变换间具有蕴含关系。如果对象间形成相关树,则其变换间必形成蕴含树。这是对对象间关系的复杂性和相关性的一种形式化、定量化分析。
4)可扩分析方法。研究对象可分解、可扩缩,两个以上对象可组合的性质称为可扩性。可扩分析方法用于研究某对象组合、分解或扩缩的各种可能性。从创造学的角度,组合、分解、扩缩都是创造。在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为解决矛盾问题提供更多的思路。
1.1.2共轭分析方法
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等,都离不开对事物的分析。从不同角度分析事物,会得到不同的创新方案。在可拓学中,建立了从物质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对立性(统称为共轭性)4个方面分析物的方法,称为共轭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物元和关系元作为形式化工具,可以对物的“虚部、实部与虚实中介部”、“软部、硬部与软硬中介部”、“潜部、显部与潜显中介部”、“负部、正部与负正中介部”进行形式化分析,通过对物的各共轭部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转化的分析,可以得到解决矛盾问题的多种策略。共轭分析方法为人们全面分析物的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是某些解决矛盾问题的奇谋妙计的源泉。共轭分析方法立足于整体论与还原论相结合的思想。
1.1.3可拓变换方法
可拓变换是创新的工具和手段。在对变换的研究中,既要讨论其变换的形式,也要讨论变换的主体,变换的方法、工具、时间和地点,即需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去研究变换的形式和内涵;既要研究直接的变换,也要研究间接的传导变换;既要研究数量的变换,也要研究特征的变换和对象本身的变换;基于研究对象间的相关性,还必须研究传导变换的形式、内涵和传导效应。从变换的方式考虑,可拓变换方法包括基本可拓变换方法、变换的运算方法、变换的复合方法和传导变换方法。从变换的对象考虑,可拓变换方法包括论域的变换方法、关联准则的变换方法和论域中的元素的变换方法。如果变换的对象是物,根据物的共轭分析,可拓变换方法还包括共轭部的变换和共轭部的传导变换,称为共轭变换方法。对可拓变换方法的研究,结合关联函数的建立方法,为把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形式化、定量化提供了可操作的工具。
1.1.4可拓集合方法
可拓集合方法是从动态的、转化的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识别和聚类的方法。可拓集合是以可拓变换和关联函数为基础的集合。针对不同的可拓变换,可拓集合有不同的可拓域和稳定域,就有不同的分类、识别和聚类形式,它形式化、定量化地揭示了矛盾问题的转化过程和转化结果,使分类、识别、聚类具有动态性和可转化性,更符合人类的思维模式和实际情况。
1.1.5优度评价方法
优度评价方法是综合多种衡量条件对某一对象、方案、策略等的优劣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实用方法。优度评价方法用关联函数来计算各衡量条件符合要求的程度,由于关联函数的值可正可负,因此这样建立的优度可以反映一个对象利弊的程度,使得评价更符合实际。优度评价方法包括一级优度评价和多级优度评价。一级优度评价方法中,衡量指标不分级;多级优度评价方法应用于衡量指标很多的情形,首先要对衡量指标进行分级,再对各级衡量指标赋予权重,从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综合评价。
1.1.6可拓创意生成方法
创意的产生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它遵循“菱形思维模式”,即“先发散,后收敛”的模式。对于其发散的过程,一般人认为是比较难以把握的,似乎没有规律可循。实际上,在进行了恰当的问题界定之后,利用拓展分析、共轭分析和可拓变换,可以用形式化的方法,甚至借助计算机形成多种创意思路。这是发散过程的一种非常可行的形式化方法,对创意的产生有极大的帮助[8]。
对创意生成的研究,目前重点研究了解决不相容问题的创意生成方法和解决对立问题的创意生成方法,提出了创意生成的“三部曲”,即“拓展-变换-评价”,可以告诉人们创意从何而来、如何获得以及如何确定满意可行的创意[9]。可拓创意生成方法首先用可拓学中的基元形式化体系把问题用规范的形式表达,然后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拓展、变换和评价,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完成,可操作性强。
1.2可拓创新方法体系的基本特征
可拓创新方法体系是在可拓学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产生和形成的,其基本特征如下。
1)形式化、模型化特征。为了使人们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创新,为了让计算机帮助人们生成创新方案,可拓创新方法采用形式化语言表达事、物、关系和问题,建立问题的可拓模型,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表达量变和质变的过程以及临界状态,表达生成策略的过程和奇谋妙计。它是用符号方式反映研究对象内在关系的模型,因而是一种抽象模型。
2)可拓展、可收敛特征。在一定条件下,任何对象都是可拓展的,拓展出来的对象又是可收敛的,这是可拓创新方法体系的重要特征,它符合人类解决矛盾问题的“发散收敛”的思维模式,称为菱形思维模式。多级菱形思维模式表达了“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的过程。由于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包括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所以它将可以作为研究思维过程,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形式化工具。
3)可转换、可传导特征。可拓创新方法可用于研究事物的质与量的可变性、“是”与“非”的可转化性,不仅研究直接变换和变换的形式化,而且研究变换的传导作用。用形式化、定量化的工具研究化不相容问题为相容问题的创意生成、化对立问题为共存问题的创意生成,以及传导矛盾问题求解,是可拓创新方法体系的重要特征。
4)整体性、综合性特征。可拓创新方法体系中的共轭分析方法,既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系统观和整体论的思想,也结合了还原论的分析方法;基元概念体现了质与量的有机结合,利用全征基元又可从整体的角度分析事物;在可拓集合中,用关联函数值的变化表达了量变与质变的过程,而对论域的变换又体现了从整体的角度处理矛盾问题的思想。因此,该体系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特征。
2可拓创新方法应用研究情况
经过多年的研究,可拓创新方法已逐步成熟,目前已在工程技术领域、信息科学与智能科学领域、经济与管理领域等得到广泛的应用,已在机械、建筑、日用品等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承接了相关的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省市基金项目及科技计划项目等多项,发表了多篇论文论著,取得多项著作权和专利。
2.1论著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375家期刊发表了关于可拓学的论文,作者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200多家;仅2008年和2009年,有关可拓学的国内期刊论文共发表679篇;有关可拓学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257篇。这些论文中,约90%是可拓创新方法在各领域应用研究的成果,包括在机械产品智能化设计、建筑设计、产品创新概念设计、智能控制、智能检测、管理等众多领域的应用[10-20]。详见可拓学网站http:∥web.gdut.edu.cn/~extenics/的“学科成果”栏目。研究者已将可拓创新方法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矛盾问题处理与创新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已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了30多部相关专著,如文献[3]、[8]、[21-32]等。
2.2承接项目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有关可拓学的研究项目50项,涉及信息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医学科学部、地球科学部、生命科学部等,研究者们将可拓创新方法与自己的研究领域相结合,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同时也发展了可拓创新方法。如清华大学李健的“产品和工艺设计协同问题求解研究与实现(1996)”,广东工业大学蔡文的“可拓营销方法(1999)”,浙江工程学院李仁旺的“基于可拓学的CPC产品开发过程族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2002)”,浙江大学徐保根的“基于可拓工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策略集生成方法研究(2002)”,中国科学院杨国为的“基于物元动态系统分析的智能化模型化概念设计研究(2003)”,浙江工业大学赵燕伟的“基于可拓逻辑的产品族适应性设计理论与方法(2005)”,哈尔滨工业大学邹广天的“可拓建筑策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方法研究(2006)”,广东工业大学杨春燕的“获取变化知识的可拓数据挖掘理论、方法及其实证研究(2006)”,东北大学于亚新的“面向案例的跨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的研究(2007)”,武汉大学胡宝清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可拓模糊量化方法研究(2007)”,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兴森的“数据挖掘获取的知识的智能化管理研究(2008)”,南昌大学邓群钊的“循环农业模式可拓生成理论与应用研究(2008)”,大连理工大学徐凌的“基于SD-EBC及可拓分析的战略环境评价方法研究(200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卢荣德的“霍山石斛光声智能检测及其光合过程最适化控制(200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张玲玲的“领域知识驱动的深层知识发现研究(201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体春的“面向大型复杂产品概念设计的知识可拓重用关键技术的研究(2010)”,华南理工大学靳学舟的“基于可拓Petri网络的复杂动态城市公交调度建模及仿真(2011)”等。从这些项目可以看出,可拓创新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另外,研究者还承接了相关的863项目(如青岛大学杨国为教授承接的“鞋类产品和谐智能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CACD)系统研究”)、多项各省市基金项目和科技计划项目等。
2.3取得的软件著作权和专利情况
可拓创新方法是形式化定量化研究各领域创新过程中的矛盾问题处理的有效方法,这恰是可拓创新方法可以软件化的前提。随着可拓逻辑研究的进行,自2005年召开第一次可拓软件研制研讨会至今,已有多领域的可拓软件面世,如可拓策略生成系统软件、可拓数据挖掘软件、可拓设计软件等。另外,随着可拓控制、可拓检测等研究的开展,很多学者也开始应用可拓创新方法研究硬件产品的开发,也获得不少相关专利。在可拓软件研制研讨会上演示过的部分可拓软件如表1。据不完全统计,已获得的软件著作权情况如表2,已获得(或已申请)的专利情况如表3。
农业创新方案范文5
关键词:农业硕士;培养模式;“三位一体”;联合培养
我国自1990年就开始了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现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培养模式和格局。目前全日制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增量在不断上升,但培养模式与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需求仍然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完成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探索和构建出一套适应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素质分析及能力的培养方案,学校与协作单位联合组建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将社会人才需求跟踪和毕业生质量跟踪常态化、制度化等显得尤为重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2016年更名为农业硕士[1]。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分别颁发了《关于农业硕士专业学位领域设置调整的通知》(农业教指委[2016]3号)及《关于公布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各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农业教指委秘[2017]26号)这是目前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我国目前的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对成熟,但在培养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西华师范大学也是较早开展农业硕士培养的高校之一,从最初设立农业推广硕士点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为中国西南片区培养了大量农业应用型人才。
1“三位一体”农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背景
国外硕士研究生培养中,不存在学术型和专业型在培养目标的区别和界定。国外关于农业硕士的研究主要是学生对硕士课程和教师的满意度研究[2]、硕士学位课程内容分析[3]、学生们感兴趣的课程研究[4]、基于课程的开发模型满足学生的需求[5],关于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很少涉足。我国学者对农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工作始于2000年。国内的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探索主要用于本科及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并且主要是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研究[6-7],关于研究生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探索研究较少。郑冬梅[8]探索了产学研相结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陈筠等[9]探索了校企协同培养模式,衣华鹏等[10]探索了高校管理部门引领护航、双导师“联合培养”、培养基地助力三大模块入手构建“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李棕松等[11]构建出实践选题-学校培养-企业就业的全日制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姚明印等[12]探索了学校-企业-地方“三位一体”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所有这些涉及农科教“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都存在一定不足,构建完善而适宜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硕士人才培养的质量。
2“三位一体”农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方法
全日制农业硕士是面向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需要,并且具有相关的职业背景,推动新兴农业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力求推动农村发展工作和农业技术推广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13]。因此,主要通过以下4种方法来进行“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究。(1)文献法。主要是通过查阅、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来更清晰地了解“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2)问卷调查法。设计能够反映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卷,通过线上调查和现场调查等方式获得调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3)访谈调查。通过访谈或听取意见的形式,了解高校农业硕士课和老师、在读研究生、毕业研究生、研究生培养及管理部门、用人单位对农业硕士生培养意见和建议。(4)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农业硕士研究生不同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特别是改革后的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传统培养模式的分析比较,筛选出合适的培养模式。
3“三位一体”农业硕士培养模式主要举措及成效
3.1培养方案的修订
项目实施后,学院成立农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审定培养方案和实施方案,形成了2020版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新方案更加适宜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特别注重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3.2师资队伍建设
国内农业硕士的教育培养起步较晚,特别是“三位一体”新的培养模式。在探索“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同时,需要加强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建设,并结合“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来组建师资队伍。首先,优化农业硕士专任教师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名校进修计划、青年教师计划、学位提升计划,优化农业硕士师资队伍结构,积极培养农业硕士学科带头人和骨干,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制定专门的青年教师导师指导制度,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进行指导。其次,着力打造一支新型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合作研究机构和生产单位推荐技术专家和能手兼任合作导师和实践教学导师。学院激励农业硕士教师到生产一线、科研单位去锻炼,建立“双师双能型”农业硕士教师资格认证体系,鼓励考取行业相关资格证书。最后,每位农业硕士研究生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取长补短,联合培养。校外导师特别注重选用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的。
3.3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研究制定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各项制度,建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包括教学规章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模式,确保各环节有制度可依。学院农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培养方案和实施方案提出政策建议和措施,对实践环节等给予指导,推进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及与科研单位和生产部门的产学结合。同时实行领域带头人制,农业硕士的各领域负责人负责本领域的相关培养工作,具体制订培养方案,监督培养方案的实施,监控农业硕士培养的各教学环节,推进教学改革。增加学院配套经费的支持,学院在农业硕士学科建设经费及教学业务费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对研究生素质分析及能力的培养,学校与协作单位联合组建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将社会人才需求跟踪和毕业生质量跟踪常态化、制度化。
3.4协作培养模式与机制探索
学校与协作单位建立农业硕士联合培养指导委员会,联合培养指导委员会共同完善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定,协作单位的技术骨干及联合指导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完全部分课程的教学;协作单位与学校共同完成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但以校内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训练场所。探索协作的组织体制与运行机制,协作研究机构和生产单位如何有效参与专业教学内容,并将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和深化;建立与协作培养单位的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将协作单位的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将协作单位的特色转化为学科特色。
3.5课程与教学改革
探索适宜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拓宽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实习、课程小论文等教学环节,建立和完善课程综合教学评价体系。按照农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围绕生产实际,按社会需求标准选择课程内容;选择适宜的教材,并与协作单位一起开发补充内容,将生产上急需知识、关键技能补充进课程,目前正在整理补充教材。项目实施后,“园艺通论”等一些专业实践性强的课程邀请协作培养单位的合作导师主讲,使丰富的实践内容进入课堂,让学生非常受益,学生普遍反映很好。教学工程中注重案例教学,项目实施后,课程主讲老师深入协作单位,并与联合指导老师合作,结合生产实际,新增“一项动物繁殖技术的科研成果转化-选择、反馈、推广”“川西高原老芒麦种子丰产技术研发”“南充市中国晚熟柑橘之乡建设”等多个实践案例,这些案例正在完善并申请入库。
3.6实践平台与基地建设
利用学院现有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与农业硕士实践环节的契合,建设实践教学的新体系。同时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将各项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完善标准化的实训模式,健全质量保障机制。项目实施2年来,新增实践教学基地4个,并加深与协作部门的合作,强化创新创业类训练,深化和提高现有的创新实践活动。完善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机制,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校外基地的建设的动态管理,优化实践教学基地,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基地合作效果。实践教学基地也是协作的研究生培养单位,许多研究人员也是农业硕士校外指导教师,都具有丰富的指导硕士研究生经验,同时也有丰富的教学实践技能。参研的研究生既是在读农业硕士研究生,也是农业生产部门的从业人员,既是研究人员,也是被研究对象。
3.7注重毕业论文选题与过程考核
农业创新方案范文6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改革与实践
资助项目:福建农林大学校教学教改项目[01jg04032,2010YJ14]。
作者简介:邱君志(1974― ),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工程专业教学。
生物工程是现代生物学发展与相关科学交融的产物。它涵盖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及生物分离工程等领域,是当今世界和现代高新工程领域最富有活力并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1]。生物工程技术以众多的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卷新世纪的画卷,从医药革命到绿色革命,从新能源到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生物工程研究步入了一个迅猛发展时期。据此,作为人类朝阳产业的生物工程,正引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科学革命。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工业技术的突飞猛进,与其他传统工程技术类专业一样,生物工程专业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
为了让学生及时跟踪当代生物领域中的前沿知识,并尽可能将现有课本知识与科技发展接轨,分流培养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模式,既符合生物工程应用性、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又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多层次的需要[2]。采用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不仅可以保证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还能够推动我国生物工程教育和生物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生物工程是生物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基础,是从实验室研究通向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桥梁,它涉及生物、农业、化工、轻工、医药、环保、材料、能源、信息等诸多领域。
随着社会特别是企业对创新工程人才需求的增加,生物工程专业将更强调可持续发展,更具国际性、交叉性、创新性和前沿性。相应生物工程人才培养的内涵也是与时俱进,因此国内生物工程专业发展迅速,各高校表现出极大的办学积极性的可喜一面,又看到相当一部分高校由于办学基础较差,但每年招生人数仍在不断扩大的可忧之事[3]。国内大部分学校,生物工程专业办学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薄弱,经费不足,力不从心。特别是存在专业学科定位不准、专业人才业务培养目标不明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生物工程人才分流培养模式,希望其经验能供其他设置有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借鉴与参考。
二、 人才分流培养模式的改革内容
面对当今社会的需求和生物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该专业人才应该如何分流培养?这是我们办好生物工程专业的当务之急。
首先,需要认真调研剖析我国现有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分布、演变由来、学生人数及存在问题。其次,进一步调查社会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然后,探讨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与业务目标,明确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计划制定的原则与改革方向。接着,提出适合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在人才分流培养模式中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4]。最后就是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在高校的实践应用。
三、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
通过上述改革,需要达到如下改革目标:提出办成一个适合当代社会发展和需要的生物工程专业必备的条件与要求;紧紧追踪生物工程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把传统的经典研究方法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把厚基础与重应用紧紧结合起来,重在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5];将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在相关高校实践推广,为本专业下一轮人才培养模式修改提供参考[6];在产、学、研相结合中成为我国生物工程产业发展的技术源泉,使得本专业在培养更多较高水平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同时,为推动海西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四、模式改革的具体分工
为了实现上述改革目标,需要有人去调查分析中国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地理分布格局、演化渊源、尚存疑问及社会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要等,为更好地开展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础。
还要有人根据专业自身特点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创新设置生物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工程能力”,确定生物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为本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的研究制定计划[7]。同时有人从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着手,创建“一主两翼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构筑“理论授课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三个教学平台[8]。
还需要有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工程实践技能。有人组建综合设计性实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更需要有人建立新教学计划运行中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推动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实践和推广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
五、展望
通过改革和具体分工,最终构筑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的 新方案,确定其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改革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重视理论和实践教学、优化教学体系。专业人才分流培养模式 在国内相关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或相关专业实践应用。推动我国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生物工程事业更好地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2]韩晓云,赵 辉,李秀凉生物工程专业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之建构[J]黑龙江教育,2010(1): 68―69
[3]居继清,邓 婕专业学生分段分流培养模式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6(6): 80―82
[4] 陈学红,汪世华,林文雄,李扬裕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13(2): 150―152
[5]李小蕊,韩晓磊,姜 波,陈维霞浅议如何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J]陕西教育,2011(3): 56
[6]朱振洪,马重阳,余 勤,万海同高等中医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