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发展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发展现状

区域发展现状范文1

    关键词:旅游协作 现状 对策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经济的区域化特征也在逐步加强,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区域性组织在全球出现就是极好例证。全球化竞争的加剧是导致区域化经济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整合相邻区域资源要素,拓展更大范围的市场空间,共享更多市场利润,共创共同品牌是众多区域组织合作的基本目标。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也同样面临全球化竞争问题,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已成为众多旅游地的共识。

    我国区域旅游协作的现状

    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旅游消费的理性化使得我国的区域旅游协作在20世纪的80年代就已经出现,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区域旅游协作出现如下的特征:

    协作意识浓厚,协作结构﹙组织﹚正逐渐增多。我国各级旅游部门都已经认识到区域旅游协作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在进行着区域旅游协作实践,有的地区的区域旅游协作业已建立起了旅游协作的机构组织,制定了协作章程和做出了可操性的协作条款。据统计,我国已经确立区域旅游协作关系的区域有9个:譬如西南六省市区七方旅游协作﹙计划建立大西南黄金旅游圈﹚;京津冀旅游协作区等。确立旅游协作关系并建立起常设协作机构的地区有2个:北部湾旅游协作机构﹙简称BGTCO﹚;闽粤赣十三地市旅游协作区等。

    协作形式多样化。区域旅游协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协作形式和协作层面正呈现多样化特征。

    旅游资源协作。区域旅游协作存在的基础是协作方各自拥有具有互补性或相似的旅游资源,但各自的旅游资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整合这些资源就可以达到市场竞争优势。如西北旅游协作区各协作方在各自管辖区域都拥有部分古丝绸之路旅游资源,在未协作之前,它们各自宣传自己的丝绸之路旅游,但效果都不明显,建立协作关系后,古丝绸之路旅游马上成为市场上的热点品牌。

    旅游市场协作。旅游市场协作是当前各旅游协作区主要的协作形式,旅游市场协作包括各协作单位互送客源、共同进行市场促销和旅游形象推广、共同建立区域旅游协作网络信息平台等。如闽粤赣十三地市旅游协作区在其第三次联谊会上就达成互送客源协议,互换版面促销对方旅游资源等框架协议;滇桂黔琼10城市旅游协作在2003年的第五次年会上签署了《十城市2004年旅游宣传联合促销合作协议书》,达成了保障旅游宣传促销经费、组合区域旅游产品、落实协作城市宣传资料互相投放、网上联合宣传等具体的促销协议。在旅游形象推广方面,川滇藏旅游协作共同推介“大香格里拉”旅游形象;西北旅游协作区共同树立和推广“丝绸之路”形象;西藏两省区、敦煌地区区域旅游协作共同打造青藏高原品牌;湘鄂边界旅游协作区打造“天下洞庭,中国水乡”区域旅游形象。在旅游协作信息平台建设方面,湘鄂边界旅游协作区建立起网址为WWW.XETOUR.COM的旅游信息平台;由旅游企业发起建立的龙之旅全国旅游协作网;政府建立的西部旅游协作网;旅行社建立的天马旅游协作网等。

    旅游交通协作。旅游交通的地方分割是我国旅游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各旅游地之间各自使用自己的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是地方保护主义在旅游交通领域的反映,其结果是游客经过无数次倒车折腾,早已没有心思与精力去观光游览。旅游交通协作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构建区域旅游交通环形通道,如川陕毗邻片区5市商讨建设汉中-巴中,巴中-广元,南充-巴中高速公路;二是放开对异地旅游交通车辆进入的限制,如闽粤赣十三地市旅游协作区开辟旅游交通“绿色通道”,保证外地旅游车辆进入快捷、方便;三是开通直达旅游交通车辆,山海协作区内的厦门、三明进行旅游合作,新开“三明号城际列车”, 游客坐在可360度旋转的崭新座椅上,享受着一身空姐打扮的服务员的热情服务。

    旅游地社会秩序协作。 旅游地社会秩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旅游者对其选择的评价,我国知名的旅游地大多处在几个行政区域的交界处,成为所谓的“三不管”地带,社会治安一向较差,严重影响该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所以,区域旅游协作出现了较高层次的社会秩序的协作,如为维护大香格里拉旅游圈的社会治安稳定,川滇藏协作区建立起协作区内的社会治安联动制度。

    旅游线路协作 该协。作形式就是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特征,整合协作区内各自分散的旅游线路,分期分批建立和推出特色鲜明、内涵完整、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的精品线路、主题线路。如西南六省区市已共同推出包括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昌都——林芝——拉萨旅游线、桂林——广西三江——贵州黎平生态风情旅游线、四川邛海——卫星发射基地——攀枝花——云南泸沽湖——丽江——香格里拉——四川稻城亚丁生态风情旅游线等多条旅游线在内跨省区精品线路。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在2002年11月的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上,联合向海内外推出世界级旅游精品——“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

    旅游教育协作。旅游教育协作是由旅游教育部门发起的全国性民间旅游组织,主要对当前我国旅游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及旅游理论的前沿问题进行研讨,有会员单位10多家。

    旅游协作主体多以政府旅游部门为主,旅游企业、旅游教育单位为辅 受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影响,我国的区域旅游协作带有明显的政府行为色彩,旅游企业、旅游教育单位大多是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带领或倡导下进行协作活动。上面所列举的协作区几乎都是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发起和倡导的。

    协作地理范围呈现由省市区内向临近的省市区乃至向全国蔓延趋势 以广东省为例,先有省内的西三角旅游组织和粤东旅游协作圈,后有粤港澳旅游协作圈、北部湾旅游协作,再有闽粤赣十三地市旅游协作、计划中的京广铁路线旅游协作。目前这种具有全国意义的区域旅游协作有陇海兰新72城市旅游协作区、长江经济带29城市旅游协作、 “龙之旅”全国旅游协作网、西部旅游网等。

    我国区域旅游协作存在的问题

    在竞争中合作和在合作中竞争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我国的区域旅游协作虽然走过了二三十年历程,取得了不菲成绩,但也存在较多问题。

    制度化建设欠缺,可操作性较差

    区域旅游协作是跨区间的共同行动,其涉及的协作层面较多,牵扯的区域间利益分割也很复杂,所以建立区域旅游协作机构﹙组织﹚及常设机构,制定协作章程等一系列制度化建设在当前我国的区域旅游协作中显得尤为关键,否则其协作就可能停留在口头或意识。我国的区域旅游协作地区数量在逐渐增多,但建立起制度化的可操作性强的协作实践并不多。

    区域旅游协作缺乏明确的协作战略

    虽然很多旅游协作区提出共同促销、共同享有资源与市场、共同树立统一的区域旅游形象,但这些美好的愿望缺乏基本的参照依据——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所以在协作中经常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在数量众多的区域旅游协作区内,至今仍未有一个协作区制定出统一的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更多的是提出一种设想和愿望,如大西南旅游协作区就提出过建立黔川渝边界生态旅游区,但至今未有任何动作。

    协作深度不够

    区域旅游协作应坚持旅游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虽然区域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特征,但区域旅游资金、从业人员、旅游企业等要素应充分放开,体现出市场竞争的公平与合理原则。当前,我国大区域旅游协作更多强调的是市场宣传和形象推广合作,而在旅游其它要素合作上表现力度不够,譬如外地旅行社组团到异地旅游必须由当地旅行社接待;外地旅游车辆进入异地必须交纳附加费等现象就是极好例证。

    协作主体较为单一

    政府旅游行政部门是当前我国区域旅游协作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而旅游协作的当然主体和利益享受主体却退居背后,这明显有违市场原则。究其根源乃是旅游协作的基础要素——旅游资源的权属归属于国家,而旅游资源又是旅游企业的间接利润源头,这也难怪旅游企业协作缺乏直接动力。

    过分强调局部利益使政府旅游难以协作

    地理行政区划使得同一性质或主题的旅游资源归属于几个不同的行政地域,在我国这种现象较为普遍,这也是区域旅游协作产生的原因之一。但少数旅游资源所在地区却出于自身局部利益考虑,互不合作、互不相让人为把整体性旅游资源分割销售,造成旅游资源市场形象模糊或形象不完整。其中最突出的是长江三峡和长城两个世界级旅游资源,前者使得游客产生“谁是长江三峡的所有者,湖北宜昌?重庆?”疑问,因为每年宜昌和重庆都举办三峡国际旅游节。后者使得游客觉得长城仅仅属于北京或仅有北京长城才是最好的长城。

    我国区域旅游协作对策

    整合区域旅游要素并制定出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区域旅游要素的组合竞争力高低直接决定区域旅游协作的持续稳定性,所以整合各协作单位的旅游要素,提炼出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的旅游产品是区域旅游协作的头等大事,而这一切皆可在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体现。

    提升区域旅游协作层次。一般来说,区域旅游协作层次有四:一是旅游资源之间的协作,即各协作单位各自拥有一定的旅游资源,然后通过协作提升旅游资源整体竞争力;二是旅游市场之间的协作,即各协作单位都面临相同的市场客源结构,为降低促销成本,通过协作共同促销同一市场;三是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之间的协作,即协作区内一方有优秀的旅游资源但客源增长潜力小,一方有丰富的客源但旅游资源持久竞争力差,它们通过协作达到取长补短,互利互惠效用;四是旅游各要素的全面协作,即旅游发展各要素在协作区内自由流动、合作,充分发挥各协作单位旅游要素的效能,提高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在上述四个层次中,一、二类较常见且层次也较低,三、四类层次较高且也复杂。

区域发展现状范文2

关键词:京津廊;区域物流;优势;问题

京津廊区域物流产业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然而,与区域物流发展较先进的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廊区域物流业发展存在着市场主体不强、物流需求与供给不均衡、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缓慢、企业运作模式粗放等问题。当然,除了这些不足,京津廊区域物流业发展也有自身的一些优势。

一、京津廊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 区域位置优势明显

京津廊地区在空间上存在着密切联系。北京地处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要道,紧邻天津港。天津位于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三大区域的结合部,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枢部位,京津和环渤海湾城市带的交汇点上,是我国北方地区进入东北亚,走向太平洋的重要门户和对外通道,也是连接内陆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起点之一。而廊坊位于京津两个大都市之间,地理位置上的天然优势给京津廊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2. 交通网络发达,运输条件优越

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北京市已基本形成公路、铁路、航空互为补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市域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4000多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500公里,铁路营业里程1000余公里。一级公路货运枢纽场站6个,铁路货运场站57个。首都机场经过两次扩建,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国际枢纽机场,国际国内航线250条,货邮吞吐量达到78万吨。天津市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天津港有遍布全球主要港口的航线和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网络联结,具有发展物流产业的运输优势。目前天津港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建立了长期通航和贸易关系;天津港拥有国际航线40条,国内航线10条,每月的班轮多达230班。如此密集的航班使得经天津港进出的物流极为便利,天津港的陆路运输也较为方便。

3. 资源共享优势

廊坊距北京40公里,距天津60公里,临近北京和天津两个国际机场和特大货运港口。北京的空港和天津的海港具有极其明显的优势。三地区的基础设施发达,位置资源得天独厚。并且该区域内物流量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较多,人才等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发展区域物流产业极具潜力。

二、京津廊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存在的问题

1. 物流产业市场机制有待改善

现代物流产业涉及商贸、铁路、公路、民航、邮政、海关、质检等多个部门,横跨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不同的行业。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建立政府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机制,构建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然而,受计划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京津廊区域物流产业完全处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物流产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割在三个地区的各个部门,各部门和地区自成体系、自我管理,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相互重叠,无法形成有效合作和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这种完善的市场体制的缺乏,导致三个地区的一些物流园区空置率较高,尤其是廊坊地区物流园区设施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一定浪费。

2. 物流产业增长方式仍然属于粗放式经营模式

尽管京津廊区域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同发达国家的区域物流产业相比较,产业整体水平仍然较弱,物流产业仍然处于粗放式经营的层面,质量和效益并不理想。大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提供单一运输、仓储、配送等服务,缺乏深度流通加工、高端物流信息服务、有效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特别是在物流系统方案设计以及综合物流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导致物流活动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粗放阶段。

3. 交通体系布局尚待完善

京津廊地区内道路交通设施比较发达,但从分布上来看,发展的不够均衡。区域内路网呈现以北京为中心的放射型结构。这种放射型结构一方面导致与北京无关的客货流量都要经过北京交通枢纽或在此中转,造成枢纽能力紧张,对北京市区内部城市交通产生很大压力;另一方面,运距增加,造成运输成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北京周边城市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发展。京津廊地区还拥有首都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等大型机场,但是,由于在经营体制、航线设置、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联系便捷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天津机场运量一直不足,而首都机场能力持续饱和,正拟建设第二机场。总之,本区域内的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设施规模和发展水平不均。

4. 物流设施标准化程度较低

目前,京津廊区域物流集散基础设施与装备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集疏运条件、配套设施以及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京津廊区域物流业不管是在硬件还是软件商,标准化程度都不高。首先,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物流标准化程度低,不同运输方式的装备和物流器具之间的标准不一致,缺乏货物运输过程中基本的设施的统一规范,从而影响物流效率的提高。其次,物流信息标准混乱,目前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在建自己的商品信息数据库,但数据库的字段、类型和长度不一致,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技术不能实现自动无缝衔接与处理。

三、结语

总之,通过对京津廊区域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要想实现该区域物流的发展,就必须树立区域协调发展的观念,必须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进行物流规划和有关物流政策的制定;充分发挥京津作为京津廊的双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形成符合区域物流业要求的跨地区、跨行业、复合型的物流产业。

参考文献:

[1]李灏.冯百侠.王宏剑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一体化障碍因素[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董雷.刘凯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实施与运营研究[J] .物流技术 2006.

区域发展现状范文3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城市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7-0136-03

[作者简介] 李 冰,河北工业大学在职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河北 廊坊 065000)

全球化带来了生产要素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从世界范围来看,生产要素呈现“东移”的趋势,即由西欧转向东亚,由大西洋向太平洋,构成了新的劳动地域分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相继抓住机遇顺应趋势,大力引进外资获得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这两个地区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同时也构成了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增长的两个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球生产要素东移趋势继续加强的同时,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逐渐北上。东移和北上这两趋势的共同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目光聚焦在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地区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的观点不断地被媒体和学者论述和肯定。事实是这样的吗?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较,环渤海经济圈似乎更多地停留在口号上,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它的发展依然步履沉重。这使得人们不禁要问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城市化的水平低,大量的农民兄弟滞留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被闲置,进而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低。

一、环渤海经济圈与城市化发展模式

1.环渤海区域经济涵义。一般来讲,狭义的环渤海经济圈指包括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在内的环渤海区域所形成的经济地带,包括三省两市。广义的环渤海经济圈是指环绕渤海全部及黄海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包括北京、天津两直辖市,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和内蒙古五省(区)。本文所指的环渤海经济圈为广义的环渤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这一经济圈是中国北方最有经济活力的地区,同时也具备了良好的农业、工业、交通、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条件。京、津、冀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是环渤海经济圈内三个核心板块。

2.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模式及类型。世界各国城市化模式各不相同,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1)工业化带动的城市化,以美国较为典型。

(2)由政府引导的城市化,以日本较为典型。

(3)农业凋零导致的城市化,以拉美国家较为典型。

二、环渤海区域城市化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未来20年,长三角的腹地将继续扩大,浙江大部、江苏大部、安徽一部分地区都将进入城市群的范围。珠三角地区将和香港、澳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优势更大,辐射力更强。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各大城市特色和优势十分明显,互补作用强,北京具有政治、文化和高科技的优势,天津具有港口和制造业的优势,石家庄具有商贸业的优势。尤其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更大。可以肯定,三大城市群在未来20年仍将主导中国经济的发展。

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包括烟台、潍坊、淄博、东营、威海、日照等城市。发挥临海和靠近日、韩的区位优势,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很猛,带动了山东全省的发展。随着城市群对外辐射力的增强,城市群的范围将不断扩大。

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大连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丹东、辽阳、营口、盘锦、铁岭等城市。该地区城市高度密集、大城市所占比例最高。沈阳是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经济中心、交通和信息中心,全国最大的综合性重工业基地。大连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辽中南地区工业化起步已近70年,在工业化推动下形成了中部城市密集圈和沈大城市走廊。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沈阳、大连为中心,以长大、沈丹、沈山、沈吉和沈承五条交通干道为发展轴线的城镇布局体系,提高了地区城市化水平。

三、环渤海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环渤海经济圈提出 20多年来,在面临大好机遇下其一体化进程却不尽人意。据《财富时报》

报道,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内各路“诸侯”都有自己的一套发展计划,北京、天津、河北已经联手打造“京津冀经济圈”,山东“半岛都市群”战略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辽宁正借着兴东北工业基地之东风大张旗鼓营造自己的制造业基地。环渤海经济一体化面临以下问题:

1.国有经济比重偏高,政府干预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地区国有经济比重最高,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环渤海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国国有经济的比重为 25.83%。2003年北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达 53.85%。隐含着政府对资源控制和对企业干预大,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

2.市场分隔严重,民企经济发展缓慢。在计划经济时期,环渤海地区工业基础好于长三角、珠三角。而当进入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缺乏市场经济意识、体制僵化,各地争夺企业、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入而限制外出,各自维持自己的市场,对企业的异地并购设置障碍,民营经济无论数量还是质量较长三角、珠三角低,如在2005年全国百强县前十名中全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环渤海湾地区竟无一县入围。过分重视国企,不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这种经济结构是经济整合中难以打破行政壁垒的重要原因。

3.产业关联度小,人文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产业关联度小,没有形成彼此间的产业链,或者产业链很短。相比之下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关联度强,形成了兴衰与共的关系。环渤海地区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自成体系,各地都有自己钢铁、煤炭、化工、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产业,港口合作也很不够。以钢铁为例,河北省钢铁产量 4000多万吨,居全国第一;天津也在发展自己的钢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年产量六七百万吨,有的钢厂还要从河北运生铁炼钢。北京是知识经济基地,北京人才聚集,虽研发功能强,但没有向环渤海地区辐射;天津承接产业转移少,没有将北京的高新技术转化到天津,转移到河北的也很少。鲜明对比的是长三角、珠三角许多大企业在当地设厂,到北京设立研发机构,或与北京科研力量合作。

4.各自为政,竞争大于合作,制约着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各省市距离远、战线长,相应合作难度大,但最主要的是行政壁垒严重,各地各自为政,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划不协调。从目前情况看,政府间相互制约,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竞争大于合作,甚至没有合作,各地都在建立自己的制造业基地,如京津冀经济圈、辽东半岛经济圈、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黄(河)三角制造业基地等。甚至相距 130公里的京津两大直辖市,它们对于区域经济的带动功能在竞争与较量中日渐抵消。各自为政,区域合作的意向大于实质行动,信息不能共享,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不畅,而恰恰这些因素阻碍一体化的进程。

5.产品出口竞争力弱,利用外资差异性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的东南沿海 5省市相比,环渤海 5省市在面积上相等,同为 51万平方公里,东南沿海 5省市出口额占全国 70%以上,而环渤海 5省市分额仅占20%。仅广东一省的出口额就是整个环渤海地区的 2倍。环渤海地区的贸易依存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全国贸易依存度为 60.2%,环渤海地区平均为46.07%,低 13.5个百分点。在利用外资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 2003年北京利用外资占区域总额的 55%,环渤海地区利用外资和经济总量小,且结构不合理,是影响区域经济整合的重要因素。

四、城市化落后的原因分析

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对经济圈的发展有客观的制约或促进作用。这一规律对环渤海经济圈有重大的影响。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空间跨度较大,特别是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更是隔海相望。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空间距离,加大了经济圈内的交易成本。

2.区域定位与分工。区域经济学认为,区域内产业间有基本的分工与协作,共享基础设施,围绕一个或几个共同的综合目标发展,这三项是构成经济区域的条件。一般来说,一个经济圈需要龙头和腹地的相互配合,有不同的定位。环渤海经济圈一直没有形成一个龙头,也没有形成一个腹地。环渤海各路“诸侯”都有自己的一套发展计划,北京、天津、河北联手打造京津冀经济圈,山东正在打造以青岛为中心的半岛都市群,辽宁正在建立以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对三个核心板块明显缺少吸引力。

3.竞争与合作。在长三角经济圈内,上海、江苏、浙江的产业关联度强,形成了荣辱与共的关系。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但是它们的合作要大于竞争。它们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相互之间已经成为一个合作的机构。而环渤海地区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自成体系。环渤海地区各主要城市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各自的产业体系,产业的同构性较为突出,差异性和互补性不明显,相互之间的贸易需求较弱,政府通过协商来实现城市化的动力不足。由于条块体制的分割,环渤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

4.行政壁垒。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各省市距离远、战线长,相应合作难度大,但最主要的是行政壁垒严重,各地各自为政,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划不协调。

五、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建议

第一,城市化是经济发展中的自然发展进程,不应脱离经济发展而刻意地追求它,更不应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指标。最近几年,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需要加速发展,把城市化发展的一定速度作为目标去推动经济增长的一般论述经常见诸报端,而深入研究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并具有说服力的著述凤毛麟角。经济史发展说明,城市化始终都是以工业化为发展动力的。中国国情复杂,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更加上处于体制转型时期,人口众多而资源总量与环境容量有限。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是单纯的主观愿望,更不应脱离上述实际而去追求它,从近10年的发展实践看,新世纪初期10年左右,城市化速度应低于 1%,如定为 0.7%至1%之间,更符合发展的实际。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中虽未明确列入城市化水平一项,但把城市化水平列为现代化水平和城市竞争力的考核内容而成为间接政绩考核指标的并不乏见,这都是不妥的。

第二,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不断完善全国城市化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并制定了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健全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等四项方针。这是建国以来国家关于城市化发展方针最全面的表述。要具体地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笔者以为,还应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制定出全国的分区城镇化发展规划。即根据“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将全国划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具体确定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速度。这一规划中应首先确定经过统计分析所确定的全国和各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然后,提出依据这一发展水平要求的全国与地区(经济区域或主体功能区)城市化发展的需求量(速度、人口、土地、基础设施等)和供给量(就业岗位、建设面积、教育、医疗发展规模、城市准入制度等),制定这种量化的城市发展规划,是落实全国城市化方针的第一步,它可以为地区城市发展提供具体依据,制约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速度方面盲目攀比与膨胀。同时,向全国公布这一规划,有利于行政的公示和透明,更好地实施全国的行政监督。

第三,地方政府应多做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工作,加大这方面的公共物品供给,特别是其中的制度供给。地方政府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对城市化引起的变化与存在问题最了解。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的情况,具体贯彻执行国家城市化的方针和规划,多做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这包括规划、引导和调控城市的经济发展,为城市化和城市的现代化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做好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如发展城市内部基础设施,提供优质的公用事业服务,发展公共教育与医疗卫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防灾系统,改善城市福利水平,建设良好的居民社区等等;特别是重视城市化的制度创新,摸索创立新的制度机制,在建设宜居城市、繁荣城市、节省城市和生态城市中多做实事,在快速而健康的城市化中努力实现供需均衡。

参考文献:

[1]金颖,赵文武,王恩杰.环渤海经济圈发展与挑战[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9).

[2]郭鸿懋.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中国城市化速度探讨[J].学习与实践,2006,(11).

[3]王娟.我国郊区城市化模式探讨[J].农业经济,2007,(1).

[4]赵群毅.对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的再认识[J].北京社会科学.2006,(2).

[5]樊坚,王树理.新形势下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研究[J].价值工程,2006,(7).

[6]朱士童.关于“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前景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6,(21).

区域发展现状范文4

关键词: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现状;特点

泛珠三角区域是2003年7月正式提出来,包含了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建立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以来,港澳地区经过融合与发展,和其他省份的经贸关系已经十分紧密,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泛珠区域第三产业发展良好,旅游业地位突出,区位优势显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会展经济意识强烈,产业政策明确。

一、泛珠江三角洲各地区会展业现状

1.香港。作为国际贸易重要港口城市和国际大都市,香港的城市经济是发展会展业的重要支撑,加上香港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使得香港的会展经济发展迅速,并已成为亚太地区的重要会展城市。最近几年来,香港每年举办的大型国际展览活动超过80个,举办大型会议900个,参展商多达2万家。香港会展业年收入为1.9亿美元,为国民生产总值创造价值l0亿美元。香港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香港整体经济的发展。

2.澳门。澳门会展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澳门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外交融的中心,海陆空交通便利,硬件设施齐备,人气旺盛,旅游业发达。澳门陆续兴建了不少会展中心,也举办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展会,逐渐形成了品牌。据统计,2008年澳门会展业收入达3.68亿元,到2010年每年约有30%的可观增长,会展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3.广东。广东会展业发展良好,以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形成了一个会展带,会展业群聚效应经已形成。广东会展中心面积大,单个展馆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场馆就有十五个之多。全省从事会展业的企业已达2000家,每年举办的会展超过1000个,成为全国最大的会展基地。广东树立了多个知名会展品牌,如广州的广交会、深圳的高交会、东莞的电博会、家具展等,“穗──莞──深”展览带已成为中国最富竞争力的中心展览带。

4.福建。福建会展业在不断发展壮大,近几年陆续建成了多个大型会展中心,如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面积达38万平方米,全省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36万平方米,可供展览的面积达45万平方米,每年共举办各类文化会展活动近100场次,培育多个在省内有影响力的会展品牌。据统计,到2015年,每年到厦门参加各项展览会议人数超过100万人,每年的展览面积超过160万平方米,直接带动第三产业的收入将超过100亿元。

5.四川。作为西部最重要的城市,四川的经济发展迅速,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直接带动会展业的发展。省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确立了“四川省打造成为中国西部会展经济发展高地”的目标,并要把西博会打造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最重要平台。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依托广阔的市场,四川省的会展业发展非常好。仅成都市在2014年就举办了530多个重大的会展活动,其中国际会议113个,展览214个,综合收入超过580亿。

6.江西。江西会展业起步较晚,会展设施相对不多,目前已建成的专业展馆8个,展馆面积22.8万平方米。展览会大多在江西省展览中心举办,该中心现展厅面积达1万平方米,拥有国际标准摊位430个。江西省旅游资源丰富,政府着力推动会展业的发展,把旅游和会展更好结合起来,让会展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7.湖南。以长沙、武汉和南昌为中心城市的湘鄂赣都市圈是中国中部最重要的经济圈。湖南经济在稳定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会展业也发展迅速。据统计,2014年全省共举办各类会议展览活动共669个,其中,规模以上的展会项目达318个,全国性及国际性会议241个,会展直接收入20.14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为182.28亿元。省政府规划把湖南建设成会展产业大省,将会展业发展成为新兴产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产业。

8.广西。广西在经济发展规划上属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慢,会展业起步较晚。因为东盟的形成,广西会展业迎来了春天,尤其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广西会展业的发展。

9.海南。依托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海南的会议目的地效应明显,每年十多个较大规模的会议展览在这里举办。在十二五期间,会展规模不断扩大,会展内容不断丰富,培养了一批优质的会展品牌,如博敖亚洲论坛、中非合作圆桌会议、世界小姐选美等。据统计,2012年全省会议超过100人参加的会议由15000多个,参会人数达330万,直接收入140多亿。会展业已经成为海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10.贵州。贵州省行政区域分散,会展业难以集中发展,贵阳成为贵州省最重要的会展业发展中心,目前在加快整合资源,逐步形成会展产业链。贵阳市的贵州省展览馆,占地3万多平方米,多数大型的展会都在此举办。2014年举办各类展会655场,展会活动规模明显提升,并且获得了2014年度中国最佳会议目的地”称号。

11.云南。昆交会推动了云南省的会展业发展,目前云南现有可供使用的场馆面积约8万平方米,其中最大的会展中心是昆明国际贸易中心,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展馆面积达7万平方米,可搭建3000个国际标准展位。昆交会在国贸中心已经成功举办了10届,每届都吸引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0多个省、区、市的2000多家企业参展参会,各项业务总成交额累计接近200亿美元。良好的区位优势加上丰富的旅游资源,会展业有可能成为云南的一个新的优势产业。

泛珠江三角洲会展业在全国五大会展经济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各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泛珠江三角洲会展业将会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最具活力和实力的区域。

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发展的特点

虽然泛珠江三角洲整体经济发展快速,但是区域内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却很明显。主要表现在:

1.经济实力不同。在2014全国GDP排序(不包括香港和澳门)中的前100名中,泛珠三角区域城市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广东,GDP总量为67792亿元,排在最后的是贵州,为9251亿元。而据2014年的中国各省级单位的人均GNP排名,泛珠地区各省市(不包括香港和澳门)的人均GNP分别是:广东是32148元,福建是30722元,湖南是26570元,广西是24669元,海南是24487元,江西是24309元,四川是24381元,云南是24299元,贵州是22548元。其中广东省和贵州省相差了差不多一万元。

2.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不同。城市发展上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经济总量上,也表现在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上。据2013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资料显示,泛珠三角区域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在全国前10名的有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因为会展业的发展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连,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梯度分区,无疑给会展业的发展也带来了相似的分区。

3.会展业与地区经济发展联系紧密。泛珠三角洲各地区越来越重视会展业的发展,会展业的发展不断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地区经济的发展也能培育一批展会品牌,带动区域会展业的发展。所以说,会展业与地区经济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前景非常值得期待。目前,泛珠三角洲各地区都具备会展业快速发展的条件,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会展业优先发展的城市将带动区域内其他城市会展业的发展,发挥出巨大的辐射和拉动作用,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参考文献:

[1]王辉.会展业的区域经济条件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

[2]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2011-2012).

[3]蓝星等著.中国会展业前沿问题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区域发展现状范文5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33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的不断深化以及跨区域经济金融活动的日益频繁,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单一城市制经营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成为发展的制肘。也正因为此,城商行对跨区域发展具有强烈的冲动。2006年4月,上海银行宁波分行的成立迈出了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步伐。随后,城商行掀起跨区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商行加入到跨区域发展的队伍之中。毫无疑问,经营地域的突破为城商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城商行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在监管环境仍不完善、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不高的情况下,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本文在对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产生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就此给出了对策建议。

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

(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定

出于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考虑,城商行被定位于地方金融机构,实行单一城市制经营。这一定位和经营模式使城商行成立初期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形成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市民的“三服务”特色。但单一城市制经营下异地网络的缺乏也使城商行的业务开展受到制约,并直接影响到城商行在某些业务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自2000年以来,城商行要求跨区域发展的呼声日渐高涨,一些城商行也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但直到2006年4月,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成立,城商行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区域突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相关政策规定直到2006年才正式出台。是年,银监会《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正式明确了城商行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具体要求和相关操作流程。该办法的拉开了城商行大规模跨区域发展的序幕,随后,一大批城商行相继实现省内和跨省设立分支机构。2009年4月,银监会《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放宽了城商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有关限制,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特别是省内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步伐明显加快。

(二)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

为突破经营地域限制,延伸业务网络,城商行群体对跨区域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六种典型模式,即直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省内联合重组、收购城市信用社或农村信用社、参股控股异地城市(农村)商业银行或城市(农村)信用社、接收(收购)国有银行网点、发起成立村镇银行(或贷款公司)。城商行通常意义上说的跨区域发展是指“直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这也是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最主要方式。①

根据作者统计,截至2009年底,共有59家城商行通过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实现跨区域发展,占全部城商行的41%;59家城商行共设立了162家异地分支机构。59家城商行中,实现跨省设立分支机构的有32家,地区分布分别为东部地区24家、中部地区3家、西部地区5家(如图1所示)。

省内联合重组是城商行做大做强实现跨区域发展的另一条途径。所谓联合重组,就是将一个省内的几家城商行合并重组为一家城商行,从而使新成立的银行迅速实现省内跨区域的情况。截至2009年末,共有5家银行通过该种方式成立并实现跨区域发展,分别为徽商银行、江苏银行、吉林银行、长安银行和龙江银行。

从实际情况来看,“收购城市信用社或农村信用社”、“参股控股异地城市(农村)商业银行或城市(农村)信用社”、“接收(收购)国有银行网点”、“发起成立村镇银行(或贷款公司)”等四种方式不是严格意义上所说的跨区域发展,也不是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主要方式,因此不属于本文分析的对象。本文主要就直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这一方式进行相关分析。

二、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已实现跨区域发展的59家城商行及其设立的162家异地分支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研究,笔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分析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一)宏观层面

所谓宏观层面,就是从国家经济金融体系、银行体系的视角来分析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带来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扎堆进入发达地区,加剧金融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格局

与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格局相适应,我国的金融发展和金融资源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均衡性,即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体现为发展速度、发展水平以及金融创新等方面)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则优于西部地区;金融资源(体现为金融机构数量、金融人才以及存、贷款等业务量)更多的集中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这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具有向经济发达且金融生态良好的地区集聚的特征的一般规律。显然,作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市场主体,城商行在选择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目标城市时不可能违背上述规律。现实也确实如此。被允许跨区域发展的城商行,几乎都将目标首先瞄准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统计数据显示,已实现跨区域发展的59家城商行设立的162家异地分支机构中,位于东部地区的有104家,占到64%;位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异地分支机构数量分别为45家、11家和39家,合计95家,占比59%。②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扎堆进入经济发达地区的特征十分明显。毫无疑问,这将进一步加剧我国金融资源分布地区间不平衡的情况,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缺乏、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可能因此进一步恶化。此外,实现跨省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城商行共32家,其中,东部地区24家,占比为75%,西部地区5家,占比16%。③ 实现跨省发展后,城商行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其发展速度和潜力将超过那些仅在省内跨区域发展和未实现跨区域发展的城商行。因此,实现跨省发展的城商行在区域分布上的不均衡性也将进一步加大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城商行已有的发展差距。

2.服务区域拓展,多层次银行体系出现断层

一个由不同性质、不同规模、服务于不同区域的各类商业银行组成的多层次银行体系,对于满足一国经济体中不同层次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农村信用社、城商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银行分别定位和服务于农村、单个城市、区域和全国,组成了我国多层次的银行体系。近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已逐步发展为全国性商业银行,服务网络延伸至全国。服务地方的重任就落在了农村信用社和城商行身上,两者也成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尤其是城商行。而跨区域发展后,城商行的服务区域不再局限于地方,其地方金融的定位发生变化,并最终发展为区域性和全国性商业银行。如此一来,原有的由地方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和全国性银行组成的多层次、相对均衡的银行体系,转变为“倒金字塔”型银行体系,更多的银行和绝大多数金融资源向高端聚集,定位并服务于地方基层的银行相对不足,造成银行体系的不均衡发展。

3.原有定位发生变化,恶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城商行自成立伊始就定位于中小,是我国银行体系中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主力军。一批城商行亦因此在中小企业业务上形成自身特色,有效满足了当地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需要注意的是,银行业务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因此商业银行往往有做大规模的冲动,特别是原有业务限制取消之后,曾经受到限制的银行有着更为强烈的扩张冲动。对城商行来说,跨区域发展是做大规模的必由之路。而事实也显示,城商行实现跨区域发展后,规模扩张速度明显提升。那些实现跨区域发展的城商行比以往更有意愿和能力做大客户、大项目。因为从对银行规模扩张的贡献角度来看,大企业要远远超过中小企业。更为重要的是,城商行跨区域设立的异地分行在成立初期,出于生存和满足总行考核的要求,往往将市场目标瞄准大客户、大企业,以便在短期内迅速做大规模。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城商行原有“立足中小”的市场定位。如果没有相关的干预措施,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商行实现跨区域发展,城商行原有的服务中小的定位会逐步淡化,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将因此而进一步恶化。

(二)中观层面

所谓中观层面,就是从某个区域、该区域中的经济金融体系以及城商行群体的角度分析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产生的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

1.跨区域发展高度同质化,打破地区竞争态势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路径高度一致,都是首先选择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进行网点布局。具体到城市选择,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四城市因其独特的经济金融优势,更是城商行跨区域的必选之地。这不可避免造成短期内大量城商行集中进入某个地区甚至于某个城市的情况,从而打破该地区原有的金融竞争态势。如图4所示,截至2009年底,进入北京、上海、天津和深圳设立分行的城商行数量分别为8家、9家、9家和9家。这些城市的银行业本已处于或接近饱和状态,在业务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大量银行的集中进入必然造成过度竞争问题,恶性竞争、无序竞争随之而来。出于生存和拓展业务的需要,打球甚至于违规操作等现象将不可避免,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2.争抢业务“熟手”,加大人才流动频率

商业银行既具有资金密集型特征,又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一项业务的开展需要前台、、后台等相关岗位配置大量的人员以完成相应的流程。特别是出于满足监管要求和防范风险的考虑,一项业务必须经过几个不同的环节,由不同的岗位分别操作。城商行新设立的分行要想尽快开业并步入正轨,总行必须尽快为其配备充足的具有业务经验的各类人手。显然,仅靠城商行自身培养是不现实的。更为重要的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经济金融环境,异地分行的大部分岗位需要本土人才,而长期以来一直在单一城市开展业务的城商行显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储备。因此,在异地分行当地银行业中招聘所需人员就成为现实和唯一的选择。但短期内大量城商行集中进入同一地区,必然加大当地银行业人才的流动频率,特别是那些拥有一定客户资源的客户经理,进而影响当地银行业的业务开展。在高素质银行人才和具有客户资源的人才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银行数量的增加虽然有利于人才的流动,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恶化原有银行的经营管理环境,提高其运营成本。

(三)微观层面

所谓微观层面,就是从城商行自身角度分析跨区域发展产生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具体包括:

1.缺乏科学规划,跨区域发展带有盲目性

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城商行对跨区域发展没有制定科学、清晰的规划。虽然监管机构要求那些跨区域发展的城商行制定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这些规划大多只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而进行的“浅层次”的目标城市选择分析,并未结合每家城商行不同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自身客户需求情况,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差异化分析。造成的结果:第一,大多数城商行都将目标瞄准经济发达区域和城市,导致跨区域发展规划和实际操作的高度雷同;第二,城商行跨区域设立的异地分行业务高度同质化,缺乏特色,未能充分利用和发挥总行已有特色和优势,并为了迅速做大规模而与大银行争抢大企业、大项目,偏离城商行原有市场定位。④

2.人才储备不足,跨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必要的人才储备是确保城商行跨区域发展顺利推进和异地分行平稳运行的前提。而现实情况并不尽人意,大多数已实现跨区域发展的城商行都面临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那些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则更为严重。城商行的应对办法是异地分行人员本土化,即在当地招聘人员。人员的本土化虽然有利于分行迅速介入当地市场,尽快适应当地经济金融环境,但也带来新的问题。由于分行人员来源于不同银行,必然带来分行文化与总行文化的差异和整合,甚至于分行内部的文化差异与整合问题,从而增加经营管理成本。而那些拥有多家异地分行的城商行还面临不同分行之间由于人员来自不同银行从而存在文化和经营管理理念差异的问题。城商行如果对此不加以重视,极有可能再次面临成立初期出现的不同信用社文化的整合问题。此外,人才储备的缺乏也使得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一些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进程已因此受到制约。

3.管理能力不强,对异地分行的有效管控缺乏

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城商行的经营管理能力相较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更弱一些。所有分支机构集中于单一城市的经营模式也使得城商行的经营管理,特别是对分支机构的管理相对较为简单。而跨区域设立异地分行之后,城商行将面临对异地分行的管控问题。目前来看,大多数已实现跨区域发展的城商行仍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对异地分行的管控体系。这就造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总行对异地分行“过度管控”,仍沿用以前对当地分支机构的管理办法,导致异地分行缺乏活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另外一种情况是,总行对异地分行“过度宽松”,除分行行长室人员选聘和对分行的考核等重大事宜外,其他基本不管,容易造成失控。在跨区域发展初期,上述问题还不严重,但随着异地分行数量的逐渐增加,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4.原有管理架构被打破,风险管理面临挑战

跨区域设立分行后,城商行原有的总、支行两级管理架构变为总、分、支行三级管理架构。原有管理架构被打破,管理链条被拉长,管理流程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对城商行的管理特别是风险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同城两级管理架构下,城商行的风险管理职能和资源集中在总行,由总行统一对分支机构进行管控。但在跨区域三级管理架构下,总行统一管控模式的效率将下降,总行需要重新界定并划分自身与分行之间在风险管理上的职责边界,并通过风险管理的垂直化,提升事前风险识别和事中风险控制的能力。

5.管理理念亟待转变,对异地分行的有效支撑不足

从城商行异地分行的运行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总行有效支撑不足的问题。这既跟总行投入资源不足、人才储备缺乏以及对各地情况不了解等因素有关,更重要的在于总行相关管理部门管理理念仍未转变。长期以来城商行只能在单一城市开展业务,其经营管理活动和理念都是围绕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展开。而跨区域后,城商行面对的是分布在不同省份的分支行,总行需要从全国性银行的角度开展经营管理活动。两者之间势必产生冲突。而总行现有人员受惯性思维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改变,新进人员的培养也需要一定过程,从而造成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城商行总行的经营管理更侧重于当地分支机构,而对异地分行支撑不足的问题。这将使得异地分行的发展与城商行总体的发展出现偏离,而有效支撑的不足也将影响总行对异地分行的管理。

三、对策建议

跨区域发展不仅对城商行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会影响到我国多层次银行体系以及金融业二元化格局的演变。因此,对于城商行跨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监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全面评估,进一步完善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准入标准

对城商行来说,跨区域发展是一项全新的经营管理活动,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准入政策的推出也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而经过4年的具体实践,无论是经济金融环境,还是城商行的经营管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监管机构以及城商行有必要对4年来的跨区域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对“已跨区域的城商行及其异地分行的总体运行及经营管理情况、城商行异地分行的区域布局情况、各城商行对异地分行发展的管控及支撑情况、各城商行异地分行的定位与总行定位的一致性及相关性”等内容进行评价分析。评估目的在于,一方面,总结经验,把那些好的做法和案例在城商行中进行推广,提高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能力,避免走弯路;另一方面,针对现实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已有跨区域发展准入政策特别是准入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既要避免准入标准过低造成的一哄而上,也要避免准入标准过于苛刻导致的不公平现象。

(二)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布局调整机制

针对城商行跨区域发展路径高度雷同,扎堆进入发达地区,加剧金融资源地区间分配的不平衡等问题,监管机构有必要对城商行跨区域机构布局进行事前的统筹规划,建立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布局的动态调整机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事前评估,即要求达到跨区域发展标准的城商行分别制定短期和中长期跨区域机构布局计划并上报监管机构,监管机构对城商行拟设异地分行情况进行汇总和区域分布统计,并着重从区域分布和时间顺序方面,对多家城商行集中选择某个区域或某个城市设立异地分行的情况进行评价和调整,引导城商行实现跨区域发展的差异化;第二,准入挂钩,即要求城商行在东部地区设立异地分行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设立异地分行,以解决城商行更倾向于在东部地区设立异地分行而不愿到西部地区去的问题;第三,差异化准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不同规模、不同经营管理能力和不同风险评级的城商行给予不同的异地机构布局区域,严格跨省设立异地分行的准入标准;二是对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设立异地分行给予不同的准入标准,提高在东部设立异地分行的标准,适当降低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异地分行的标准,以鼓励更多的城商行到中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第四,政策优惠,即对那些到中西部地区设立异地分行的城商行,给予“优先审批、同等情况下缩短审批时间”等政策扶持。

(三)放宽准入,填补断层,完善多层次银行体系

在对城商行跨区域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和调整的同时,放宽对新设地方性中小银行的市场准入,积极引导各方面资金,发起设立服务于小企业和三农的地方性小型银行,以填补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后造成的多层次银行体系的断层。如放宽对村镇银行主发起人必须为银行的要求;借鉴村镇银行的做法,在中小城市试点设立社区银行等。在鼓励和支持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其“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定位,尝试将城商行服务中小企业情况与其跨区域发展市场准入挂钩,并探索对城商行异地分行服务中小企业情况进行单独考核,以解决城商行做大后可能出现的偏离原有市场定位问题。

(四)科学分析,规划先行,有序推进

监管机构应指导城商行在跨区域发展前做好充分的可行性分析,并着重从区域间经济金融联系、自身客户需求等角度选择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目标城市;在此基础上,立足发挥城商行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结合每家银行的自身特点,制定清晰的跨区域发展规划。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城商行应成立相应的部门负责跨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并建立起涵盖“目标城市选择”、“申请”、“筹建开业”、“开业后评价”等各个环节的跨区域发展工作机制,并明确各环节的具体工作要求和相应的责任部门,实现跨区域发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做好人才储备

为确保跨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对异地分行的有效管控,城商行应根据制定的中长期跨区域发展规划,加大跨区域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对异地分行行长及副行长、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会计结算等岗位人员的培养,建立跨区域发展“人才池”,做好人才储备。与之同时,改革完善培训机制,改变过去那种总行培训部门主要服务于当地分支机构的做法,加大对异地分行各层次人员的业务及管理培训,并根据各异地分行的不同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培训课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加大对异地分行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培训和宣传,以使各异地分行尽快认同并融入到全行的文化理念中,实现全行企业文化理念的统一。

(六)实现向区域性银行的转变,建立健全对异地分行的管控和支撑体系

适应跨区域发展的要求,城商行应加快实现从地方性银行向区域性银行的转变,并建立健全对异地分行的有效管控和支撑体系。首先,转变管理理念,总行要从原有的面向单一城市分支机构转为面向区域性分支机构,政策制定、管理活动开展等要更多地从区域性银行的总行角度出发,跳出原有城市,拓展视野,服务于所有分支机构。其次,转变管理架构,适应总、分、支三级管理架构的变化,对相应职能部室的设置进行调整,确保实现各层级间的有效对接。再次,转变管理流程,按照三级管理架构的要求,对原有的局限于单一城市的管理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和调整,尤其是战略管理、风险管理、会计结算、人力资源以及内部审计等条线的管理流程,既要建立起对异地分行的有效管控,又要对异地分行形成有效支撑。最后,转变管理活动,尤其是对分支机构的绩效考核、业务指导、总分行共同营销等方面,对总行所在地分支机构与异地分行实施差异化管理,制定与异地分行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办法。

注释:

① 张吉光,《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模式纷呈(之一)》,《银行家》,2009年第10期。

② 数据来源: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整理而成。

③ 数据来源: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整理而成。

④ 李晓华等,《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探讨》,《银行家》, 2009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张吉光. 变革与新生――地方金融发展之路[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张吉光. 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模式纷呈(之一)[J].银行家,2009(10).

[3]张吉光. 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模式纷呈(之二)[J].银行家,2010(1).

[4]张吉光. 城商行: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J].当代金融家,2010(3).

区域发展现状范文6

关键词:房地产业;就业;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3.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0-0173-03

房地产业兼具生活居住和投资收益两大功能,注定房地产业的发展具有黄金价值和社会消费渴求度。我国房地产业迅猛发展不但在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方面成效显著,而且也增加了我国待业人口的就业机会,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都处于平均水平之上,从而引致相关产业(比如,建筑、建材、冶金、家电、家具、装饰、金融、商业、服务业等)长足发展。从区域经济角度分析,全国各地区房地产市场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区域差异性主要是由于各地区房地产起步的时间不同、基础不同,加之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不同,造成房地产业在就业方面的地区不平衡性。

一、我国房地产业的就业情况及区域现状

就目前形势看,我国房地产业总体就业近几年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见表)。原因有:其一,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其二,房地产行业目前仍然具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居民仍然对购房、企事业单位为了提升自己的公众形象而对写字楼存有大量需求;其三,政府加大对新城建设、对旧城改造的力度;最后与土地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有关。从而导致了我国房地产业总体就业近几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现象。

虽然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业就业人员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势头,但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各地的房地产市场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房地产自身的地域性和不可移动性,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开放程度和城市化进程的区域差异又加剧了房地产业的区域不平衡性,从而导致各地区房地产就业的差异。我们从官方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房地产业长期的增速高于GDP增速,西部地区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累计增长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这是由于西部地区GDP总量比较低;另一方面,是因为西部大开发国家的投资重心向西部倾斜,一些重点项目相继开发建设。

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建筑市场日益壮大,就业人数增长也较快,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吸纳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就业的主力军,已经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力军。另外,物业管理的不断发展,也在服务领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连同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以及经纪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通过对按行业分组的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的分析发现:我国各地区房地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差距,房地产业就业分布十分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及沿海省区房地产业法人单位、资产、主营收入和利润明显居高,上海、广东、北京、浙江、江苏是我国房地产业最为发达的5个省市,也是我国房价最高的几个地区。2004年,上海市房地产总资本达到13 097.7亿元,主营收入2 579.5亿元,创造利润422.7亿元,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各项指标在全国各地也都名列榜首。另外,主营收入超过千亿的还有广东、北京、浙江和江苏4个省市,表明房地产业就业集中于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省区。而大部分内陆、中西部地区房地产业比例都偏低,而像贵州、甘肃等省主营收入都在3位数以下,甚至有的地区利润出现负增长。

房地产业的就业也呈现地区转移与集聚的趋势。这一现象表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房地产业正在逐步形成地区转移和地区优势,房地产业正逐步在上海、广东、北京、浙江等大城市形成产业与就业的聚集效应。

二、我国房地产业就业区域不均衡特点形成的原因

区位是制约区域开发的重要因素,资源禀赋高的区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健康良性发展,反之则反是。不同的区位造成的区域优势,影响了房地产业的投资与开发。不同的区位条件下消费者对房地产业的需求不同,决定了房地产业的供给形成地区差异,从而导致了房地产业发展的不均衡现象。那么我们就该分析影响房地产业选择在某一区位进行房地产业开发,从而影响房地产业供给的主要因素:

1.资源禀赋、投融资能力、经济基础等区位优势。有利的区位因素可以降低特定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本、增加收益。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它与地区经济基础、技术条件、交通信息等区域优势是密不可分的。集中了资金、信息、技术等各种区域与非区域要素是房地产业能否进行顺利开发的主要原因。在经济基础方面,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基础的主要指标是该地区的人均GDP,例如,2005年人均GDP排在前列的省区、直辖市依次为:上海51 429元/人,北京44 969元/人,天津35 457元/人,浙江27 552元/人,江苏24 515元/人,广东23 603元/人,山东20 044元/人,辽宁18 965元/人,福建18 621元/人,内蒙古16 026元/人。相关资料显示:综合实力排名考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大都会选择在这些地区进行土地储备从而进行房地产开发。

2.良好的市场、金融和制度环境。良好的市场、金融和制度环境是保证房地产业做大做强的客观因素,而房地产业做大做强则会引至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会增加该地区的就业。我们发现: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市场准入制度、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能力等是影响房地产业供给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区位条件对房地产业的需求不同,从而影响了房地产企业的选址决策,最终导致房地产业的供给形成地区差异[2]。京津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拥有良好的市场、金融与制度环境,因此这些地区的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在这方面不占优势,发展迟缓。所以出现了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业发展不均衡,从而形成我国房地产业就业的不均衡分布现象。例如,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万科集团、阳光100集团在京津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加大土地储备面积和规划面积进行房地产开发。以万科集团为例,2005年新开工面积超过260万平方米,这些新开工面积大都在上述地区。按照这样的新增开发规模,它目前超过1 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可维持3年的滚动开发,持续开发潜力强劲。房地产百强企业在规划建筑面积上在这些条件好的地区加大规划力度,规划的总面积已经达到28 313.1万平方米,其中,规划建筑面积超过1 000万平方米的企业有7家,规划建筑面积在100万至500万平方米的企业有36家。

3.地区居民的收入状况与收入分配结构。居民的收入状况直接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从而影响消费需求。反映一个地区收入状况的主要指标是该地区的平均收入水平。据中国发展数字地图数据显示,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前5位的省(区、市)集中在东部地区,分别是上海(51 429元/人)、北京(44 969元/人)、天津(35 457元/人)、浙江(27 552元/人)、江苏(24 515元/人)。因此,收入状况与收入结构是影响消费需求,从而影响产品供给与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一个地区的居民收入高,则会在购买商品房方面持有很大的自有资金,进而提高了购房的能力,对商品房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在2007年4、5月间,由于大盘起伏不定,部分购房者在股市中获利转向楼市进行购房,间接引致房地产业需要开发更多的商品房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地区人口规模。一个地区的人口规模直接影响着房地产业的供给。房地产开发提供的商品房直接关系着居民的住房问题,然而一个地区的人口规模和购买能力与房地产业的成长密切相关,因此人口规模直接影响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同时,地区人口规模也是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的人力资源的基础保证。因此,反映一个地区人口规模的指标主要是人口密度。至2005年,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依次是上海、天津、北京、江苏等地。而这些地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大都比较成功。

三、我国房地产业就业不均衡的现状分析

近十年来,房地产业在我国部分区域迅速发展,形成了一种行业的集聚效应。这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

第一,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相关联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直接吸纳就业的能力,而且它的关联作用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建筑业、建材业、冶金业、化工业、机械业、仪表业、林业等产业。房地产业的发展能推动相关产业生产规模扩大,引致相关产业增加就业。因此,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压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凸显。

第二,整合房地产人力资源,有利于相关产业向专业化水平发展。各个区域由于具体区位不同而提供的就业机会亦不相同,房地产业在我国各地区连锁发展,有利于整合人力资源,使得不同专长、不同素质、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源聚集,形成资源共享,发挥团队精神[3];有利于地区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产业集聚的形成,从而充分发挥该地区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形成房地产业的专业化,同时,也有利于房地产业相关产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第三,有利于区域发展达到规模经济。劳动力素质、能力的体现就在于各种相关资源的整合,而这种整合的直接效果就在于促进某一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就业集聚不断提高了人力资源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其他相关要素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了信息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第四,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房地产业发展最直接的表现就在城市化进程加速上,包括政府对旧城区的改造,新城区的规划,SHOPPING MALL的打造。所有这些都会使原来的城市无论建筑面积和风格,还是城镇人口的比例,都以一个崭新的市容市貌出现。时下,我国小城镇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其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房地产开发在这一过程中,使得原来的小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这些地区使劳动力转移,农业人口转入非农户口,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产业及就业人口的集聚与基础条件的不协调发展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不经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将会带来人口的聚集,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如交通条件、基础服务等相适应,才能形成有效的集聚,充分发挥就业聚集的积极作用。否则会造成长期的外部不经济,从而阻碍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免会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问题。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局部发展,就业人员就会向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流动,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快一个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然而,对转移的就业人员的生活服务及管理的问题的软硬件设施也要求相应提高。如果安置不好,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社会问题,从而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三,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吸引大部分人力、物力,从而会使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人才流失,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从而形成房地产业发展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发展现象。这样不利于这些地区的其他相关产业及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相对于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而言,虽然房地产业发展以及其他产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房地产业及其就业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形成聚集效用,由此导致这些相对滞后地区的劣势恶性循环,即形成“马太效应”。

四、对策建议

第一,由于各地区区位资源禀赋、经济政策、消费水平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形成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以及就业分布形成不均衡现象。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以及各地区房地产发展的现状分析发现,房地产业就业分布的区域不均衡现象有利于房地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房地产业形成规模经济,发挥聚集效用,使各地区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力、信息优势,整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4]。因此,房地产就业的不均衡现象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房地产业就业的不均衡发展落差太大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房地产作为第三产业和支柱产业,其发展不平衡会导致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由此形成产业发展及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这种不均衡现象导致高素质劳动力的外流与低素质劳动力的滞留,进而阻碍该地区的产业及经济持续稳健的增长,导致地区经济恶性循环[5]。因此,从政府角度出发,政府应该对房地产业的就业转移进行有效的引导与调控,从政策上予以优惠、扶植,使房地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摆脱劣势,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使本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就业在某一地区相对集聚,为了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相应的外部条件与之相适应。由于我国一大部分城市具有相应的经济基础以及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从而实现了良好的集聚。但是,在未实现充分发展的省区出现的房地产业就业的集中是不稳定的。从长期来看,伴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产生外部经济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外部不经济。因此,房地产业发展相对迅速的地区,需要政府作为经济的调节器,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产业的发展及劳动力就业转移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调控,保证与地区经济结构相协调的合理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布局。

第四,如何把房地产业中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发展要以人为本,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人力资本未必缺少竞争优势。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做贡献,是该地区首要解决的问题。而人力资本相对聚集的地区,如何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激发他们的潜能,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则是有关当局着重考虑的问题。总之,不论是房地产就业聚集地区还是非聚集地区,都应当重视人力资本在本行业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丹尼斯・迪帕斯奎尔,威廉・C.惠顿.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市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 严治仁.房地产企业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 袁敬伟,董兵.房地产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