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发展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林下经济发展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林下经济发展总结

林下经济发展总结范文1

一要制定科学规划。规划是行动的先导,是做好林下经济工作的重要手段。当前有些地方发展林下经济还存在概念界限不明、家底不清,对自身情况缺乏足够了解等问题。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等情况,发挥地域优势,突出当地特色,科学制定本地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合理确定林下经济发展的方向、重点、模式和目标,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主导作用和统筹作用。切忌盲目发展、一味跟风、重复建设,使农民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甚至蒙受损失。

二要争取政府重视。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做好林下经济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湖南林下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任务艰巨而繁重。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一定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解决“三农”问题和“三林”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林业主管部门要主动负责牵头组织协调林下经济发展工作,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认真做好对林下经济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要建立扶持林下经济发展的部门协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共同形成合力。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激发林农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

三要坚持生态优先。这是做好林下经济工作必须坚守的“底线”。林下经济发展以确保生态受保护为前提,以促进农村林业经济结构调整为方向,以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目标,是一种典型的良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模式,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坚决杜绝注重形式、强求进度、滥用乱用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的现象发生。要始终坚持“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下经济发展全过程,不断探索、总结和推广良好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确保生态受保护,真正实现绿色增长。

四要抓好典型示范。这是推动林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近些年来,湖南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典型和发展模式,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都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如茯苓、天麻、玉竹、三七、百合等品种都具有较成熟的栽培技术和发育完善的销售市场。但必须看到湖南林下经济总的说来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成为广大农民和生产经营者的自觉行动,必须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快速发展。要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各级财政扶持资金的引领导向作用。认真抓好国家林业局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试点,抓好省级林下经济发展重点县和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让示范基地成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展示窗口,为全省林下经济发展探路子、出经验、做示范,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广大农民积极发展林下经济。要大力扶持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形成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共同参与的林下经济发展局面,促进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县域经济发展的多赢效果。

林下经济发展总结范文2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3007002

1引言

林下经济是我国林业经济领域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它是在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合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来对养殖业等产业进行发展的一种经济形式。由于这种经济模式并没有对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因而这一模式的应用,对林地生物的多样性的实现,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发展,林下经济模式的推广,可以被看作是对林业经济进行优化的一种有效方式。

2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

2.1发展林下经济的客观条件

在对林下经济的发展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地区在竹林中发展竹荪种植,在板栗林中开展栗树菇种植的做法,就是对林下经济进行发展的表现。从客观条件因素来看,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主要与自然条件和国家政策两大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从国家绿化委员会公布的2015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数据来看,我国的森林面积已经达到了2.08亿hm2,国家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21.63%[1]。通过将这一数据与之前国家在森林普查工作中所获得的数据相比,可以发现,我国的国土森林覆盖区域面积表现出了增长的趋势。这种增长趋势的出现,为国家林下经济,提供大量的发展空间。从国家政策方面的相关因素来看,国家对林业发展的扶持,为林业经济,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一些地区的地方政府对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关注,也让这一经济模式成为了促进农民致富的有效方式。

2.2林下经济的经营模式

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从这些地区发展林下经济的经验来看,它的生产模式主要包括了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这两大生产模式。广西桂林境内一些地区的肉鸡养殖业就是建立在林下经济模式的基础之上的。除此以外,桂林市荔浦县等地构建的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森林观光旅游业,也可以被看作是林下经济的一种特殊化的表现形式。公司模式和以协会、合作社为核心的经营模式,是林下经济的两种主要经营模式[2]。其中,公司化模式主要指的是一种以公司、林下经济养殖基地和农户为核心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应用过程中,企业可以为农户提供种子(原料或动物幼崽)、种植(养殖技术)、防疫技术和产品收购服务。农户利用企业提供的材料进行种植(养殖),由于这种方式可以让农户获得较为稳定的收入,在林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了国家林下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合作社模式主要是通过组建担保协会及生产合作社的方式,来发展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户解决发展资金问题。

3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规模化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可供借鉴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对较少。在缺乏完善的产业结构的情况下,总体效益不明显和林下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的问题,是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政府层面的问题

从政府在林下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来看,林下经济的引导作用,林下经济的扶持作用和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监管作用,是政府所要承担的主要责任,同时,在这种经济模式的发展过程中,贷款措施不完善、森林保险机制不完善和管理体制缺乏科学性的问题,也会影响到林农、林下经济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3.2企业层面的问题

从前文中的论述来看,以公司、林下经济种植(养殖)基地和农户为核心的经营模式,是林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经营模式。在一些与林下经济有关的企业之中,企业在对利益分配过程中损害农户利益的措施和企I在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给林地造成的生态破坏和企业因自身经营问题所引发的资金问题和销售问题,也会给林下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4]。

3.3林农层面的问题

从林农层面的因素来看,农户自身的生产积极性,是事关林下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农户个体因素来看,农户土地生产意识较低,是林下经济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从这一问题的产生原因来看,一些山村交通条件较为落后,在与外界联系不畅通的情况下,正常的市场交易并不能对农户家庭收入的提升提供帮助,而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让农户丧失了提升土地生产能力的意识[3]。同时,由于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在劳动力严重缺失的情况下,留守在村中的老年人和儿童并不具备提升土地生产能力。除此以外,对林下经济模式的观望和对林下经济收益预期的担忧,也是影响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4林下经济的发展建议

4.1政府层面的发展对策

从林下经济的自身特点来看,良性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是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的重要因素。对林下经济的生产问题和林下经济产品的市场问题的关注,是政府在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对此,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

(1)政府部门需要对林下经济的发展重点进行关注。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对本地区的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解,在对本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林下经济的发展形式,在构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以后,政府部门需要对企业准入制度和产品转入制度进行完善,并通过构建监督检查机制的方式,对林下经济中的生产行为进行规范。在对林下经济的产品服务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构建交易市场,鼓励企业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和构建产品认证机制的方式,对农户和林下经济企业的市场风险应对能力进行提升。

(2)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也需要对与林下经济有关的经济政策进行完善,这就要求政府在日常工作中,要对与之有关的保障措施和金融支持措施进行完善。

(3)林下经济相关政策的透明性的强化,也是政府部门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这一措施的应用,可以让企业和农户对林下经济的政策环境进行充分认识。关于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不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鼓励农民回乡就业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从林下经济与我国食品工业之间的联系性来看,可食用性林下经济产品的产品安全问题,也应该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林下经济经济产品的产前管理、产中管理和产品上市以后的流通管理工作需要成为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产品质量监督体系的完善,也是国家在解决林下经济产品的产品安全问题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

4.2企业层面的发展对策

在林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因素已经成为了影响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自身竞争力和风险应对能力的提升,是企业在参与林下经济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针对国家对林下经济发展问题所提供的优惠政策。企业应该将林下经济产品的产品质量的提升,看作是事关自身发展的重要问题。对此,企业可以通过积极申请有机食品品牌、绿色食品品牌、国家驰名商标和省级著名商标等措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进行合作的方式,为农户提供一些较为先进的林下经济发展技术。针对市场因素给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企业可以通过订单化生产形式的应用,对农户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进行提升。也可以通过对与之有关的信息收集体系、营销策划体系和宣传推广体系进行完善的方式,对自身的林下经济经营战略进行完善。除此以外,一些林下经济产品深加工项目的构建,也可以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方式,促进自身的发展。

4.3林农层面的发展对策

针对小农思想给林下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林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林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深对林下经济的了解。首先,在日常的生活中,农户需要对与林下经济有关的产业政策进行了解,进而通过申请相关保障措施的方式,保证生产活动的进行。例如在对适宜林下经济模式的作物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农户需要将一些适合林地肥力条件、喜欢在阴凉环境中生长的作物进行应用,食用菌、中药材和一些工业原料性农产品的种植,可以在林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应用。在发展林下养殖业的过程中,农户需要对以草、禽畜、虫、林为主的林下畜牧经济模式的构建方法进行了解。其次,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农户也需要对一些与林下经济有关的新技术进行学习,进而在从事r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生产出货真价实的绿色产品。第三,为了避免林地资源的浪费问题,在需要常年外出的情况下,农户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机制对林地问题进行处理[5]。

5结语

在林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是这一经济模式的重要支撑,农户是这一模式的投资主体,政府部门发挥的是一种宏观调控的作用。良好的政策环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企业品牌效应之间的综合作用,是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胡佳.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2]张秀宏.浅谈林下参经济发展现状、存在的困难与建议分析[J].现代农业,2015(12):68~69.

[3]刘志炜.浅谈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考与建议[J].林业科技情报,2013(1):16~18.

[4]苗雨露,周杨,杨春宁,等.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森林工程,2015(5):35~39.

林下经济发展总结范文3

[关键词] 平原农区 林下经济 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06-01

林下经济作为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新兴产业,在林业生产中对巩固造林成果、保护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对于平原农区,如何做到不砍树,能致富,合理利用林地,做大做强林下经济,我们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总结出了以下发展模式及建议。

一、太康县基本情况及林地特点

太康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现有人口139万人,辖23个乡镇,768个行政村,耕地171万亩,有林地面积50万亩。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有28万亩。由于地处平原农区,我县林地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围村林下的林地。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6.1万亩。这部分林地大多是在废荒低、撂荒地的基础上形成的,承包权分散,很少有承包权集中面积10亩以上的。且林相不整齐。受人为活动影响大,土质板结,地力低下。二是规划农田林网沟、河、渠、路下的林地。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6.5万亩这部分林地主要是集体所有,林相好,地力较好,人为活动影响小。三是县境内十三条骨干河道的护岸林形成的林地。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3.3万亩。这部分林地地力高,但随人为活动形成不同的林种,离村庄较近的地方,多为杨树中龄林或幼龄林,离村庄较远保留很多刺槐纯林。四是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栽植的经济林。约1万亩。这部分林地多地力肥沃,水分充足。大部分适宜发展林业经济。

二、太康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截止2013年8月份,我县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0409万亩,其中种植面积7186亩,产值2108万元。林下养殖面积2923亩,产值3650万亩。森林旅游面积300亩,产值842万元。

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根据不同林地的特点,以充分挖掘林地潜力为前提,以增加农民收入目标,我们因地制宜,区别对待,采取不同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1.围村林地

对承包权分散的林地,鼓励农民发展林——菜,林——药模式。承包面积在五亩以上的林地,发展林——菜,林——药,林——禽,林——畜模式。比如朱口镇朱大千行政村,对围村林地进行规划,林下种植黄花菜200亩,亩收入800元,对承包权集中地两片林地,发展林下养殖樱桃谷鸭。

高朗乡官庄村郭宏伟牵头成立了“高朗乡官庄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柴鸡4万只,产值200万元。

2.林带林地

林带形成的林地多为集体所有,权属集中,易于发展林——药,林——菜模式。林下栽植黄花菜,金银花,易于管理,经济效益高。

3.河道林地

由于河道林地地力较高,水资源丰富,可以发展多种林下经济模式。一林——禽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林下杂草作为家禽的天然饲料,还可以利用水里的生物作为家禽的饲料,家禽饲料充足,活动量大,生长快,肉质好,见效快。城郊乡蜜蜂刘村养殖大户刘均义,承包200亩河道林养殖肉鹅,现存栏10000只,年出栏3000只,纯收入20万元。二林——药,林——菜模式。利用河道林充足水资源,林下种植周期短,见效快的小青菜、生菜、菠菜。加快循环周。三林--游模式。利用围绕城区的涡河自然河道风光,依托近郊优势少康墓历史文化景点,规划出五公里的生态旅游区,年接待游客超过1万人,直接经济效益达100万元。

4.经济林地

经济林地由于土质肥沃,耕作条件好,可以发展多种模式模式,林下种植大豆,辣椒,红薯蔬菜等作物。比如老冢镇港李村600亩石榴经济林下全部栽种大葱,经济效益显著。

四、发展建议

1.扩大宣传,营造氛围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技术讲座、科普宣传等方式,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和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算对比账、算效益账,展示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与优势,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激发广大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

2.培育龙头企业,示范带动

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尽快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要充分发挥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等优势,培育种养大户,促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发展龙头,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林下经济。

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原则,对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合理布局,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科学选择林间种植、养殖模式,拓宽林间种植、养殖类别,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提高林下经济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4.加大政策、科技、资金扶持力度

林下经济发展总结范文4

关键词:林下经济;存在问题;对策及建议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宣汉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实现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更是巩固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迫切需要的有效途径。

1发展现状

1.1政策扶持

宣汉县根据国家及四川省林业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结合“精准扶贫政策”规定,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一是将林下经济发展区优先纳入农村公路硬化、农网改造等项目,解决了项目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规划了樊哙片区的林下地道中药材种植、峰城片区的林下养殖业(养羊、养鸡)、普光片区的林下菌菇业、茶河片区的林下野生动物(梅花鹿、野猪)驯养业、天生片区的森林旅游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激发了山区农民的积极性。三是坚持“政府引导、合作社主导、示范带动、辐射推广、增加收入”的原则,坚持“一村一品一重点”,把林下经济发展作为涉农单位职工“创新创业”的“实验田”,架设下八镇的万亩核桃、三墩乡的万亩昌林中药材等示范基地,为全县林下经济发展树立了典范。四是整合县级相关部门的人力资源,建立了森林资源保护、林下经济发展科技人才、林下产品销售、森林旅游等四支队伍,定期对其进行学习培训,要求持证上岗。五是利用互联网建立了科技宣传、产品销售网络。重点宣传林下经济品牌,电销系列产品。

1.2发展成果

宣汉县以林业产业带布局为核心,辐射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形成林药、林菌、林粮、林果、林菜、林茶六种林下种植模式和林禽、林畜、林蜂三种林下养殖模式,成片发展林下种植55万亩、林下养殖65.2万只(头、箱)。围绕特色主导产业,积极扶持利根葛业、恒祥木业等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培育、发展宣汉县昌林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社75家。整合林业重点工程资金和扶贫资金1.5亿元发展中药材基地8万亩、木本油料核桃基地5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15万亩。

2宣汉县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资金支持,发展规模小

宣汉县目前还没有对林下经济进行支持的项目,现有的种植户、养殖户,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致使发展缺乏后劲。加之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分山到户后,多数林下经济是以单个家庭为单位,发展规模较小,且种植品种缺乏统一规划,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优势,不利于统购统销。

2.2科技普及率低,产业水平落后

多数发展林下经济的地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致使先进的种养技术无法推广,目前多数种养户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或依靠传统习惯、经验,形成不了品牌优势,致使经济效益低下,难以适应市场需要,甚至造成部分种养农户以失败告终。

2.3市场化程度低,难以做大产业

由于缺乏专业的行业协会进行统一调配,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平台,农户市场信息不灵通,在种养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在产品经营中,大多数只能坐等外地经销商上门收购或者零散销售,效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3主要对策及建议

3.1统筹规划,差异发展

发展林下经济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因地制宜,多种产业模式齐头并进。规划布局上要总体掌控、分区规划、科学布局,积极引导,向“一村一品、一乡(镇)一特色、一区一优势”的方向发展。宣汉东北部林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适宜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宣汉东南地势相对平坦,应发展森林景观旅游、农家乐等;西北森林资源相对丰富,气温偏低,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应以林下养羊、养鸡、食用菌生产、林下养羊、养蜂为主;宣汉城区靠近达州市,而且杨家河风景区初具规模,应以立体栽培花卉苗木及各类林农间作为主,重点发展以苗安“清脆李”及毛坝的“梅花”及“农家乐”为代表的区域主导产业,带动和影响周边地区发展“特色”林下经济,进而实现“点”、“线”结合的林下经济发展产业链,逐步形成布局科学合理、资源效益充分发挥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3.2科技普惠,扩面融资

为广大林农提供技术培训,走科技兴林的道路,是宣汉县林下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科技下乡、专业培训等形式普及科技知识宣传。现场操作试点示范,开启专家带技术员,技术员带家庭技术员等师徒培育模式,增加产业发展成效。在资金方面,应采取“多渠道注水”的办法破解资金筹集难题,具体表现为以业主投入为主,农民土地(林地)入股,实施林权抵押贷款,充分发挥社会融资的主体作用,积极吸纳民间融资。主动对接银信部门,全面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帮助农户解决林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林下经济发展总结范文5

关键词:林下经济 发展改革

1引言

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

林下经济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充分利用林地,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科学经营林地,而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要认真总结经验,科学谋划,加强引导,积极扶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确保农民不砍树也能致富,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改革目标。

2南宁市武鸣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认识不够高。农民对林下经济认识不高,重视不够,信心不大,认为收益小,投资回收期长。对于短期不能出效益的项目不感兴趣。

2.2资金投入不充足。武鸣县林地经济潜力巨大,拥有42万亩林地,其中30亩以上可以发展林下经济。但目前还没有出台林地经济扶持政策投入,限制了林地经济的良性发展。

2.3项目包装不成熟。由于林下经济没有更多的外地经验可资借鉴,自己挖掘力度不大,没有去调研,包装和打造林下经济的精品项目,即使找到好的项目,也很难达成共识,从而导致项目储备及发 展模式严重缺失。

2.4技术推广不得力。示范推广力度是林下经济发展技术推广的基础。目前,尚未成立林下经济技术推广的专业机构,没有配置专门班子、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新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没有举办林下经济专题培训班。

2.5服务体系不配套。截止目前,尚未建立林下经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覆盖全县的林下经济服务中心、林下经济服务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眼前后顾之忧由谁解决?怎么解决?这类问题得不到答案。

2.6龙头带动不显著。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借力借势,仅仅依靠农民放鸭式的发展林下经济显得势单力薄,充分发挥龙头企 业带动辐射作用则是明智之举。尤其要网罗产供销一条龙一体化的多 家龙头企业加入到发展林下经济的行列中来。

3发展林下经济的策略

3.1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林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存在地域差异,林业资源分布不均匀,产业基础强弱不对等,农民生产方式各不相同,发展林下经济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因地制宜,多种产业模式齐头并进。为此,在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上要充分而深入的调研和思考,做到总体掌控、分区规划、科学布局,积极引导向“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一区一优势”的方向发展。

3.2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开发林果、林草、林花、林菜、林菌、林药等模式。比如说林花模式。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不仅仅满足于吃,还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花卉、园艺、苗木就派上用场了,而且卖价好。台湾花卉产业做得很大,我们已经从政府部门的层面加强了与台湾花卉产业的对接。在林下种植耐阴性的花卉和观赏植物,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

二是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大力发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模式。

三是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充分发挥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复疗养等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四是大力发展林下产品经营加工,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发挥集群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3.3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建立林权交易中心和林产品专业市场,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森林保险,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林下经济发展。按照性质不变、渠道多样、捆绑使用的原则,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经济结构调整、畜牧养殖、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在资金使用上完全可以有机结合起来。

3.4加强技术服务,提高产品质量。

积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建立林下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林下经济产品质量。

3.5建立销售网络,培育龙头企业。

集中力量,引进和培育有实力、讲诚信、影响力大、辐射力强的企业,并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大户+农户”等模式,引导农户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建立市场销售网络。抓紧建设一批连片规模1000亩以上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4结语

由于林下经济生产相对分散、利益主体较多,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经营者适应市场的能力,以便更快更好地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1]苏少堂,王彦芳,王磊.发展林下经济走富民强国之路――濮阳市发展林下经济模式的实践[J].中国林业. 2009(09)

林下经济发展总结范文6

【关键词】林下经济模式;国有林场;持续发展;应用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林木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林冠下开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植、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相结合复合生产经营林业,通过进行科学化的种植和养殖,从而使生态保护与高效经济相互结合的一种现代林业的经营模式。林下经济具有发展模式多、就业容量大、从业门槛低的显著优势,因此,林下经济模式在国有林场持续发展中的运用,能够使国有林场中的资源和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创造良好的环境。

1.单一的林业模式对国有林场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

单一林业模式是我国林场多年来习惯运用的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无法充分利用林下空间,从而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使林业综合效益不断降低。在这种环境下,不仅使得林业资源逐渐枯竭,还会使国有林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停滞不前,甚至有些林场还会出现资源亏损、贫困的现象。从而使得如何寻求新的发展生存方式,提高林业整体效益成为当前林业工作人员广泛关注的焦点。

2.国有林场应用林下经济模式的必然性

(1)发展林下经济是对国有林场林业进行转变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确保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保障。国有林场要想发展林下经济,必须使林地资源与林荫空间得要充分利用,进而建立起以林为主,林下养殖和种植、森林景观三者相互结合的林业经营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林地资源的利用率、复种指数及产出率,使单一的林业模式逐渐向符合林业方向发展,这样不仅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林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对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进行转变,还能够提高林地的经营和综合利用的效益,为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林下经济的科学发展及林下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使林场职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取收益,避免了传统林业收益慢问题。通过延伸林业的产业链,能够实现长期得林,近期得利的相互协调发展的目标,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林场工作人员对造林和护林的积极性,为国土造林绿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使森林资源总量得到增加,为维护生态安全及实现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创造良好环境。

(2)林下经济的发展为构建环境友好型及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当前要想实现经济发展的循环性及构建起节约型的社会一种可行性的方法就是:提高林地资源的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大力发展国有林业的复合经营,节省国家土地资源,实现既定目标。林下种植得到发展,可以大大提高涵养水源及水土保持的能力,还能增加林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而林下养殖业得到发展,能够实现禽畜养殖地的转变,由屋内逐渐移向林间,从而使人畜混居现象得到改善,美化场貌,从而推动环境友好型和节约型社会的进一步构建。

(3)林下经济的发展能够大大提高林场职工的经济收益。发展林下经济,操作简便,并且能够达到投资少、见效快及产出高的理想效果,比较容易被广大林业工作者接受。林下种养的经营方式比较贴近自然,其产品具有健康、绿色及环保的特点,因此,前景广阔。充分利用国有林场的有利条件,发展林下经济,能够有效地调整国有林场的产业结构,拓宽林场工作人员创业和就业的道路,从而推动国有林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加林场职工的经济收入。

3.国有林场中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

林地资源是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依托,它主要靠科技手段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资源的自然条件,选取符合当地生长条件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进行合理的养殖和种植,从而为构建和谐统一的生态系统,实现林地生物多样性及林木农三者间资源共享目标创造良好环境,另外,它还是一种优势互补,并可实现资源循环发展的复合种养模式。其发展模式为:

(1)林下种植。充分利用国有林场资源发展种植业,主要模式为:①林果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套种和间种水果。如板栗、弥猴桃等;②林草模式:在郁闭度0.8以下的林地有选择地种植不同种类的优质牧草如紫花、苜蓿等,发展养殖业;③林菜模式:根据林间光照强弱及各种蔬菜的不同需光特性科学地选择种植种类、品种发展蔬菜种植;④林菌模式,即充分利用林荫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的特点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

(2)林下养殖。充分利用国有林场空间发展养殖业的发展模式有:①林畜模式,在林下放养或圈养肉牛、奶牛、肉羊、肉兔,每亩可分别投放牛5头、肉羊5只、兔30只;②林禽模式,充分利用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多的特点在林下放养或圈养土鸡、肉鸭等,在一般情况下每亩可投放60—100只;③林蜂模式,利用林下资源放养蜜蜂,进而促进养蜂业的进一步发展。

(3)森林旅游。国有林场中的环境具有空气清新、山清水秀及生态良好等优势,充分利用这些自然景观和林下资源来发展旅游业,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基础上,还能增加林业工作者的经济收入。目前在我国很多林场中已相继建立起很多森林景观,给我国旅游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成为当地增长经济的新方式。

另外,还可以通过对林下产业中产品资源的利用,使加工、销售和流通林下产品的行业得到发展,增加林下经济的产业链,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4.存在的问题及一些对策

(1)经营水平较低,没有足够的科技做支撑。目前我国国有林场中对林下经济的应用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技术研究成果相对薄弱,林业工作人员可学、可看及可做的渠道不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有待进一步加强。

(2)规模较小,没有龙头带动。目前我国林下经济规模仍较小,并且受当地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使得龙头企业要想形成具有一定的难度,组织化市场的程度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3)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缺乏发展能力。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多处于林区、山区及一些不太发达的地区,林场整体经济较为贫困,自身发展能力不高,所以要想发展林下经济必须靠政府扶持,但目前我国政策扶持力度相对较弱,建设现代农业,促进林下经济发展还需进一步努力。

(4)加强科技支撑的力度。要想加强对国有林场科技支撑的力度可以通过以下三点实现:一是推广强化技术培训,不断对创新林下经济的模式和技术进行总结,从而提高科技含量。二是与一些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密切合作,加大对技术研究的力度,提高科技水平,为发展林下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利用新技术和新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5)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一是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林下经济的发展,并将其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容中,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二是改善林业的生产环境,兴修林区公路,节约成本,从而为发展林下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

5.结语

总之,发展林下经济对国有林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改变林场经营的传统模式,实现不砍树、能致富,对发展循环经济和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