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范文1
Management ofoccupational risk inside infusion clintc
ZHANG Li-hua,LI Ting-ting,Chen zhi-lan. The firt affiliated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ccupational risk factors for the staffs work in infusion clinic. Make it more effective to manage the precaution for the nurses who work in infusion clinic.Methods Though the way of analyze the occupational rick in nursing of infusion, formulate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easures to ensure the medical safty.Results Improved the occupational risk management knowledge of the clinic nurses, and staffs comply with those management. Occupational risk was controlled by many kinds of management measures.Conclusion Managing special departments individually are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occupational risk in nursing of infusion.
【Key words】 Occupational risk; Management; Medical safety
护士职业风险是指护士接触存在于工作场所与职业相伴的有害因素而可能发生的影响人体正常功能或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静脉输液护士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既可能发生与患者相关的风险事件,也可能发生与自身健康相关的风险事件,为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护理行为必须有一定的制度、操作规程及法律法规的限制和保护[1]。与静脉输液护士最相关的职业风险是发生职业性血液性传染疾病和因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门诊输液室因患者多,输液量大,与住院患者相比在输液环境管理、患者管理以及护理行为管理上都存在较大的难点。为此,作者针对门诊轮渡职业风险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职业风险感染途径[2]
1.1 职业暴露 静脉治疗护士在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是发生血源性传染性疾病,而导致其发生的主要途径是皮肤黏膜发生血液暴露和针刺伤两大类,其中以针刺伤为主,占了80%。研究证实,20多种致病因子可通过血液传播,目前已确定的血液传染疾病有乙肝、丙肝、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梅毒、疟疾等。其中尤以乙肝、丙肝、艾滋病最为突出,对护士危害最大[1]。
1.2 环境污染 门诊输液室是一个开放的治疗环境,人员聚集,流动性大,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的尘埃、飞沫等微粒,影响着输液室的空气质量,而白天连续十多小时接待与处置患者,无法进行彻底的环境清洁和空气消毒。输液室病种复杂,治疗药物品种繁多,每天产生大量可能存在播散病源菌的医疗废物,包括患者的呕吐物、血液、分泌物、饮食、饮水包装和其他废弃物,这些环境污染因素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1.3 自身因素 对职业风险防护重视不够。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极易造成手卫生不合格,有研究表明,手卫生已经成为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护士工作又要求极高的责任心,同时疲劳、精神紧张、心情不畅 、身体不适及女性生理特性(月经期、孕期、哺乳期)等,这些工作习惯、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均能导致抵抗力下降,增加职业风险的发生。
2 职业风险管理措施
2.1 职业防护教育
2.1.1 职业暴露 主要是通过普及标准预防的知识来达到减少护士暴露于污染血液的机会。标准预防是美国CDC制定的预防职业性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指导,按此指导,护士应把所有患者的体液及血液都视为有传染性,在可能暴露于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3]。
2.1.2 环境维护 除指导护理人员正确处理医疗废物,还要利用电视、录像、宣传册等各种媒体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宣传,使他们了解医疗废物传播疾病的危害性和随地吐痰、丢弃垃圾等不良习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良影响,自觉配合医护人员维护门诊输液环境的清洁卫生。
2.1.3 自身保护 做好静脉输液护士职业风险防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与技能,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静脉治疗护士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行为规范,提高手卫生合格率。
2.2 有效的防护措施
2.2.1 职业暴露
2.2.1.1 通过提高护理产品的安全性来降低护士针刺伤的发生 如使用无针头产品和具有保护性装置的产品,以及个人保护性产品和锐器收集箱的使用。
2.2.1.2 严格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减少操作创伤 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整理用过的针头与注射器以及分离针头与注射器等行为导致了护士46%左右针刺伤的发生,因此严格落实关于“医疗废物实行分类收集,使用后的医疗废物,无需做消毒,毁型处理。直接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针头、刀片等锐器放入符合规定的锐器收集箱”,这一规定,从理论上可减少近一半针刺伤的发生。
2.2.1.3 建立和完善预防护士职业性血源性病原体暴露的制度 如护士血源性病原体暴露的报告和反馈制度,预防血源性疾病的安全操作手册,员工入职前体检制度,乙肝疫苗接种制度,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定期体检制度。
2.2.2 环境污染
2.2.2.1 减少药物性污染 用全密闭式软袋输液替代半密闭式瓶装输液,有效避免输液过程中药物的挥发。护士在配制药物的过程中应戴好手套、口罩,穿好防护服,对配液过程中造成的遗洒、溅出及时擦拭,静脉穿刺排气时应把药液排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防止药液通过皮肤接触或呼吸道吸收。
2.2.2.2 减少空气污染 自然通风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最简便有效的措施,在春秋季室内外温差小,气流速度慢,室内持续开窗。冬末春初呼吸道疾病高发,室内外温差大,气流速度快,可定时开窗均能有效降低单位面积内空气中的菌落数。无法长久开窗通风时采用分区处理,在输液患者比较少的时段使用轮流开窗及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消毒[1]。
2.2.3 提高自身素质 除增加营养、工间操锻炼与常规体检外,增加户外运动机会,如我院最近组织优秀护士和护理骨干参加野外拓展训练不仅锻炼了体质,也在树立护理人员的自信、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总之,输液室护士的职业防护,应从管理抓起,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价实施细则》的要求,及时修订和规范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实行重点督查、个性化管理,使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得以顺利落实[4]。改善医疗操作与服务的客观环境,增强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及知识,切实落实各项操作程序与防护措施,从主观与客观上尽可能的获得积极有效的防护。
参 考 文 献
[1] 钟华荪.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2] 宋亦男.护理职业风险评估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1)
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范文2
【关键词】 基层医院; 医院感染; 现状; 控制对策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4.066
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各级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基层卫生院由于受规模、成本的限制,在医院感染方面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胜利油田胜南社区共有7家卫生院、4个卫生所。社区卫生管理中心从2009年开始针对各家卫生院、卫生所目前在医院感染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整套应对措施,从2009开始实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薄弱环节分析
1.1 口腔科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也是卫生院感染控制的薄弱点 口腔科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机会多,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唾液、钻牙时喷雾、拔牙时出血、均能通过灭菌不彻底的口腔器械将各种病原微生物传播给其他患者,导致交叉感染。有的卫生院口腔科患者多,器械周转快,卫生院供应室无专人负责消毒、灭菌,每周只能做到1~2次高压消毒,难以满足口腔科对常用器械的需要。部分口腔科工作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淡薄,无菌物品超过24 h未及时更换,浸泡器械的戊二醛没有进行浓度监测,为患者治疗前后不注意手卫生,脱手套后不洗手。
1.2 医疗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基层卫生院都建有焚烧炉,由于领导对焚烧炉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专人负责焚烧炉焚烧工作。各个科室的医疗垃圾自行去焚烧炉进行焚烧,缺乏监管机制,加上有些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程度不够,常将少量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造成医疗垃圾流失,若带血的锐器混入生活垃圾非常危险。
1.3 卫生院供应消毒及灭菌方面的薄弱环节 胜南社区7家卫生院普遍存在设备简陋,布局欠合理问题,缺乏一些必要的清晰、干燥设备,难以达到清洗、干燥的质量标准。由于业务量小,护理人员紧张,每周只能做到专人去供应室进行1~2次消毒。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是评价消毒灭菌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方法是否正确,消毒灭菌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1]。调查中发现,7家卫生院中,6家卫生院仅能做化学检测,只有1家卫生院能够定期对空气及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灭菌后的物品进行微生物学检测,使得消毒灭菌效果无法确定。
1.4 基层卫生院医护人员洗手现状 医院感染源最主要的传播媒介是污染的手[2]。基层卫生院医护人员普遍存在洗手依从性低。这种现象主要是医护人员对洗手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洗手只是一种个人防护。表现为接触多个患者后才去洗手,认为戴手套后可以代替洗手,脱去手套不洗手,护理不同患者不更换手套,缺乏对患者的保护意识,即使戴手套操作,沾有体液或血液后,仍有可能触摸门把手或操作台等清洁区域。所以,医护人员的手形成了病原体传播的重要环节。
2 应对策略
2.1 强化口腔科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 (1)加强对口腔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力度,培训方式及内容:参加上级医院感染知识理论培训班,及时掌握新动态,新要求。卫生院内部可每月组织1~2次学习《医院感染办法》、《医院感染控制》相关内容;进行“六步洗手法”、“无菌操作技术”的技能培训,每季度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理论、操作考核;(2)制定本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考核评估标准;(3)社区管理中心每季度对各卫生院进行医护质量考核时,要查看卫生院对口腔科医务人员的培训情况,如学习记录、原始季度考核试卷,查看现场并给予指导。
2.2 口腔科配备小型电力压力蒸汽灭菌器 社区卫生管理中心通过申请资金,为各个卫生院配备了S级真空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器。此种灭菌器符合欧洲标准灭菌高压过程最新标准,操作简单,方便有效,能够较好的解决灭菌物品不足问题,尤其是一些无菌物品需要4 h更换1次,此种灭菌器每天都可以灭菌,保证了常用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2.3 妥善处理医疗废物 通过对各卫生院焚烧炉使用情况现状的调查,卫生管理中心通过上报上级卫生管理部门,与地方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由环保局认可的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按国家卫生统一标准定时、分类回收。各卫生院需严格遵守《医院废物管理条例》,特别是化验室、注射室、治疗室用过的针头、注射器,要用专用的、印有“污染性医用利器”字样的硬质黄色塑料桶收集,一些带血棉签、敷料等医疗垃圾,使用双层黄色包装袋扎口密封,送往回收点,最后由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定时回收,双方需登记废物种类、数量、重量,并签字。
2.4 根据新的《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心管理规范》等六项标准,目前7家卫生院均无法达到标准要求,社区卫生管理中心考虑到,随着目前一次性材料的广泛使用,卫生院供应室业务量减少,标准的消毒供应中心建设成本高,人力、物力配备上具有较高的标准。每家卫生院都改建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通过反复技术论证,决定选一家位置处于中心的卫生院,共建一个标准的供应消毒中心,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合格后上岗。负责其他卫生院的消毒灭菌工作。此项计划得到了上级行政部门及各家卫生院领导的赞同。目前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已接近尾声。
2.5 加强手卫生管理
2.5.1 医务人员的手污染是造成患者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做好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和途径[3]。2010年2月,社区卫生管理中心从各卫生院选派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口腔科、供应室等相关人员参加了管理局卫生中心举办的医院感染管理、手卫生管理学习班。培训内容包括发生医院感染的危害,洗手现状,洗手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普及正确的洗手方法等。3月份开始在全社区卫生院、所开展以“手卫生”为主题的宣传月活动,各卫生院以举办展板、张贴宣传画等方式进行宣传、发动,提高了医务人员对洗手重要意义的认识,各卫生院还从培训人员中抽出专人,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六步洗手法”的规范性培训,极大的提高了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2.5.2 完善洗手条件 社区卫生管理中心要求各卫生院为各诊室、注射室、治疗室安装小型电热水器,配备了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剂,使医务人员冬天洗手时能用到热水,各洗手池旁还张贴了六步洗手法的图示,促使医务人员洗手从被动执行转为主动执行。
3 小结
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基层卫生院医院感染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并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大监管力度,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从2009年开始,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下降。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逐步提高,工作中能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达到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沈春丽.医护人员洗手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4,18(10):1718-1719.
[2] 蔡玖香.医务人员手卫生与医院感染[J].武汉大学学报,2009,30(7):225-226.
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范文3
关键词:护理管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而护理管理者直接参与医院感染的控制,通过有效的护理管理工作,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达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1建立健全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1.1充分认识护理管理对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医疗安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涉及护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任一环节发生漏洞,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存在交叉管理,具有协同作用,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都离不开护理工作,护理管理参与医院感染控制可从源头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1.2建立健全制度 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监控体系,在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措施的落实过程中起着更具权威性的作用,同时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也促进护理质量提高。我院对护理质量中的医院感染控制采取分级管理,一级管理为各护理单元的护士长和1名感染监控护士,检查督促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关注科室发生与医院感染有关的问题;二级管理由护士长组成消毒隔离质量监控小组,每周由2名护士长每天到各科进行检查,按照消毒隔离考核标准进行评价、评分,对存在问题现场指正,并做好记录,严重问题及时向护理部和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由护理部随访整改落实情况;三级管理为护理部随时监督、随机抽查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护理部每月重点对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共同分析、探讨解决对策,达到持续质量改进。
1.3落实岗位负责制 发挥护士长管理职能,科室对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做到分工明确,把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落实到每个班次、每名护士和每个护理操作环节,明确感染监控护士职责,严格监控医疗废物处置执行情况,做到了制度管人,措施落实到人。
1.4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管理 护理部根据重点部门控制医院感染的规范要求,制定具体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做到日有安排、周有重点、专项专管、落实到人、安排到时。严把消毒灭菌关,加强各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灭菌物品合格率100%。另外严格执行探访制度、做好自身防护,将病区发生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和流行、输液反应等纳入护理管理日常工作,与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沟通,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保证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监控质量。
1.5严格手卫生制度,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手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易行、最有效、最经济的防止病原体传播的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常因工作忙、操作多、洗手设施不完备等理由导致缺乏洗手的自觉性、采用不标准的洗手方法,而且往往是操作后才洗手,并普遍存在戴手套连续操作后不及时洗手现象。建立规范的手卫生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与随机检查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加强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1.6树立普遍预防理念,有效实施标准预防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工作人员,采取相应预防感染的措施。在护理工作中实施标准预防,是预防感染性疾病、耐药菌株在病区乃至医院传播的有效措施,更是预防未知的新发传染病传播的惟一手段[2]。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实施标准预防是很有必要的。
2 加强培训,树立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理念
2.1重视培训,提高执行力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对于广大医务人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要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执行力和依从性,就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开展专项培训,不断强化护理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知识与能力。护士在单独执行所有的操作和处置时是否遵守操作规程,都关系到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否,加强护士安全意识教育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要使护士认识到进行每一项护理操作都要有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规范护理行为,真正明确自己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工作责任心,遵守各项规程和制度。
2.2全员培训与岗前培训 所有在岗护士、新上岗护理人员、进修、实习护士上岗前均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首先涉及护理人员,护理部把医院感染管理作为继续教育的培训项目,针对不同特点开展专项培训和人员分层培训,内容涉及手卫生、标准预防、职业防护、消毒、灭菌和隔离技术等方面。通过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认识,科室还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融入到业务查房、业务学习及考试内容中,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护理活动中,加强了护理人员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危险性、预防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严格监控及管理,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3.1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 一次性医疗用品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有效地预防、控制了医院感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护理质量。但是近年来大量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流入社会,重复使用,造成医源性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因此要加强对一次性医疗器具的管理,采取采购、发放、回收专人负责制的全程管理。对设备科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购买,必须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监督、指导下进行,做到进货渠道正规,"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卫生许可证)俱全。各科室在使用一次性医疗器具前,必须严格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及有效期等。对回收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按照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规定的程序进行分类、消毒、毁形、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有登记本备查,禁止重复使用,减少环境污染,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3-4]。
3.2抓好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把好监控质量关 监控工作被认为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石,在一项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案中至少要把25%努力放在医院感染的监测上[5-6]。医院感染监测的范畴较广,包括引发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及其特点和防治方法,易患医院感染的基础疾病及其处理原则,易导致医院感染传播的医疗操作及其改进方法,医院设施环境微生物种类及浓度的监测和异常情况的预防处理等。我院从1997年以来,每份病历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查阅,每月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汇总,基本掌握了全院和各科室的医院感染情况;各科室每月都要对病房空气、室内物品表面、医务人员手指、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物品进行细菌学培养,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还要对重点科室和临床科室进行抽查,紫外线强度定期监测等;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了医院感染数据库,记录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详细资料,将所有监测结果进行信息化管理,便于及时上报、查询和统计分析。通过医院感染监测可以取得第一手资料,及时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生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种措施的效果。
3.3保证消毒灭菌的质量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证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综上所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一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重要工作。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控制的各环节,抓好护理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加强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艳芳,詹少玉.规范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4):443-444.
[2]孙孝芹,崔霞,程军.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可行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7):852-853.
[3]施雁,田文娟,凌文洁.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的无害化处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9):697.
[4]池云峰,杨学敏,姜家莹,等.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全程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9):698.
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范文4
[关键词]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思考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它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现在是从传统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时期,因而最近几代人的努力是成功的关键。必须从现在做起,坚定不移地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下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较高增长速度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生态和人居环境趋于恶化。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受到这种发展的影响,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如医院卫生资源利用与医疗服务效率低下,过度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滥用抗生素致使耐药性产生等。在当前医疗资源浪费严重的情况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提上议事日程。
一、明确卫生部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与现实意义
卫生部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一种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模式,其核心是对卫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以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现实意义。
1.是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卫生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前基本实现卫生事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结合当前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发展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医疗卫生。
2.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卫生事业的良好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与社会生活、社会经济的科学、健康、和谐发展,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环境友好型医疗卫生服务建设。
3.是提高卫生事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增强卫生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能合理配置、有效提高我国卫生资源利用率,解决卫生资源相对匮乏,缓解资源瓶颈制约,降低办医成本,增加就诊人数,可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卫生单位的竞争力得到增强。
4.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卫生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污染物,从源头上治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
5.是人类健康的需要。卫生事业应以积极促进人民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药物治疗,尤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为行业特点。
二、采取措施稳步推进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1.完善医疗单位服务功能,实现卫生资源的重新整合,创建“绿色医院”、“绿色机关”,打造资源节约型单位,全面提升医疗卫生单位的整体综合实力。立足实际落实“绿色医院”、“绿色机关”标准,围绕“环境、技术、质量、服务”指导方针,按“净化、绿化、美化、亮化”要求,加快创建步伐,增加绿化面积,增加花草树木品种等,确保单位环境整洁优美。切实提高对建设节约型单位重要性的认识,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耗管理模式,增强全员勤俭节约意识和绿色环保观念,坚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加大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宣传,加强节能降耗,减少材料消耗,加强废弃物回用,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进行科学规划、环保建设、垃圾分类回收、生物、医药垃圾安全处置、采取节水措施、太阳能利用等;加大对医院服务流程再造,对一些布局不太合理的就医程序,重新设计,改善诊疗环境。对新建的门急诊大楼、数字化医院做到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环境优雅、快捷舒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质优价廉的服务。认真组织落实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及时掌握动态,密切协调配合,切实把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工作抓出成效,努力打造现代化环保型医疗卫生单位。
严格控制行政成本,采取有效措施节约水、电、气、油等资源,减少办公经费、差旅费等开支。切实做到“五个一”。即:节约每一度电,办公室场所尽量采用自然光,杜绝长明灯,倡导绿色照明,空调不低于26。c,适当减少电梯运行;推广使用太阳能供热水、供电设施,控制使用电话,降低耗能;节约每一滴水,避免长流水现象,提倡水的重复利用,养成人走关水的良好习惯;节约每一张纸,提倡使用电子政务,办公用品重复使用,鼓励回收报废办公用品;减少行政报刊的订阅任务,推广网上查看,按需订阅,减少浪费。节约每一滴油,加强公车管理,合理安排公务用车,科学核定单车油耗定额;节约每一分钱,精简会议,从简接待,减少“白色污染”和一次性制品使用;尽量节约人力物力资源。
2.充分发挥卫生行政职能,加大对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督查工作。要以营造和谐的生产环境为重点,加强对厂矿企业的卫生行政监督检查,同时加强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医疗消毒、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等监管。
监督和指导餐饮业、宾招业限制并逐步禁止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筷子、不可降解餐盒、塑料购物袋,严格消毒杀菌标准,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树立环保意识,减少白色污染。加强对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的处理和监管工作,落实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科学处置和改进完善医疗废水废物处理流程,做到全程监控,特别要重视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疗废物、废水的处置。加强对药品容器的回收利用。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力度,高度关注药物与人体平衡的问题,建立临床药师和处方点评制度,倡导合理用药,杜绝滥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发生。提倡使用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3.要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卫生政策体系,使循环利用卫生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受到激励。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适度推广运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充分考虑老百姓经济承受能力,逐步构建合理
的节约型、健康型医药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卫生事业特色的、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
三、积极构建和实施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环境保护观念的拓展和创新,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主要从组织领导、制度保障、技术支撑和道德文化建设等方面予以保障,要正确把握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加强对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研究制定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计划和实施方案,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建立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可持续发展知识培训,大力宣传循环经济卫生科普宣传活动,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实现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各级卫生系统要切实转变观念,注重思路创新、规划衔接和推进落实,明确“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发展主线、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结合实际,围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卫生信息化建设等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热点、难点和重大发展战略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和办法
2.加强制度建设。要以国家法律为指导,以国家政策为依据,依法推进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快制定卫生部门可持续发展战略,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等,指导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二在政策层面上,要建立政府采购、政策激励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三是建立适应各单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内容涉及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方面,使单位员工在开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
3.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实行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单位,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要从政策、立法、教育、宣传、管理等各环节入手,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导医疗卫生单位乃至全社会树立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一要围绕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行动,在实践中培育和弘扬先进的生态文化和文明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人人有为、人人受益的共识,逐步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二把可持续发展与“八荣八耻”观和爱国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在医务人员和患者中进行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宣传教育工作,倡导人人积极参与,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观念。三是不断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可持续发展知识培训、举办讲座、组织宣传活动、发放调查问卷及宣传资料、出版墙报等方式,提高认识,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消费观。
四、科学研究和确立节约型卫生单位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评价指标体系
百元卫生材料效益、百元低值易耗品效益。资源消耗:万元产值水耗、万元产值电耗、万元产值电信费用。办公消耗:职工人均办公费、百元办公费效益、职工人均差旅费、百元差旅费效益。拟采用rsr法、ridit法、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效能评价。同时,在医院开展临床抗生素药物合理性应用研究,控制药物比例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全、便利、适宜”的就医环境。主要利用数字化信息平台,动态对临床抗生素应用进行监测,高度关注药物与机体平衡的问题,合理应用抗生素,杜绝滥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加强对临床应用抗生素控制,有效降低药物比例;控制运营成本。目前初步建立了抗生素药物使用、临床合理使用、医院感染率、药控指标等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