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范文1
为践行国家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理念,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建立城乡全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行服务社区居民、农村农民、小微实体经济的能力,实现自身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制定**银行提升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暨金融服务网格化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提升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下简称本活动)是一项长期战略性工作,为保证此次活动的全面开展,总行特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总行董事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成员由各部(室)、各支行负责人组成。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业务拓展部,办公室主任由部门负责人兼任,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策划、协调、检查和考评。各支行要成立本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支行活动的组织开展、统筹协调及考核管理。
二、活动时间
第一阶段:2021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
总行专项领导小组牵头,以各支行区域的物理网点为基础,虚拟网格为依托,全面开展此项工作,支行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支行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自身网格范围,内部划定二级网格,每个网格落实到人。同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培训员工营销技能。
第二阶段:2021年6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总结精准营销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找到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攻坚克难,推动提升网格化精准营销工作措施再完善、任务再落实、业绩再提升。
三、主要目标
一是转变经营理念,引导各网点人员树立主动营销意识,精耕细作当地金融市场,打造本行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打造本行金融服务品牌,构建基础金融不出社社区(村)、综合金融不出街道的服务体系,全行实现信用贷款、农户贷款、小微贷款分别达到亿元;个人授信覆盖率达 %,授信户数达 户(2019-2022年)。
三是采集完善客户信息,通过引导各网点建设金融服务网格,持续开展客户走访与回访,登记完善客户信息,不断积累本行的数据资产,及时掌握客户的金融需求,切实解决金融产品与客户需求之间的不对称问题。
四是实现业绩可持续增长。通过对采集信息的持续追踪,充分满足客户的各方面金融需求,带动本行业务的全面发展,以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五是量化目标。整合客户资源,对细分的实体网格和虚拟网格进行网格调研、信息建档和产品营销,实现本行发展战略目标落地和存款、贷款、金燕e贷、电子银行等渠道产品等关键性经营指标提升。
三、工作安排和步骤
按网格化营销理念,立户建档,筹备区虚拟网格、城乡结合部整村授信,专业批发市场和生产经营商户行业授信,区域内通过消费品协会、餐饮协会、装修协会等合作为客户授信,以三条主线推进网格化营销服务,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总结沉淀,归纳细化,进一步做实做精做细,不留盲区。
(一)外环区域
老城、增福支行,城乡给合部,该区域以农户为主,住户较为集中,采取整村授信形式进行集中授信。此部分客户以增加授信户数和市场占有率为重点,额度控制在5-20万元以内,产品对接以金燕E贷为载体,具体工作方法可参照成熟农商行整村授信方案进行。
支行需要依托周边社区,以辖内城乡居民为服务对象,对沿街商户、小区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切实提升区域内客户与我行业务的合作度和粘合度。同时,结合在周边市场、商场,将初步对网格营销和整村授信方面进行逐步推进,通过广泛宣传,建档立案,重点对社区有影响力,典型的创业商户开展授信,以点带面,逐步全社区覆盖计划在5月底前做一个行业手心,6月中旬做社区或整存授信。
(二)中环区域
解放路、营业部,距市中心有一定距离区域,以专业批发市场和生产经营商户为主要群体的区域。对该区域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加工厂、批发商和商品商进行授信服务。此区域内客户以集中宣讲,重点授信为方式进行授信。一是与专业市场对接,如家具市场、水果市场等,力争通过集中宣讲的形式,让入驻商户了解我们的产品,然后再对有资金需求的商户进行重点授信和用信,授信以金燕E贷为载体,“商易贷”,金额最高20万元。二是对于部分职工收入较高的公司可对其员工进行集中宣讲授信,为职工提供消费贷产品。授信以金燕E贷为载体,可取名为“精英贷”,金额最高20万元。三是对于区域内的小微企业进行授信,授信以“税信通”为载体。根据近两年纳税额度进行测算授信。此区域客户群体的有效用信户数会较高,预计可增加授信客户1300户以上。
(三)市区支行
西关、和尚桥、建设路支行
1.紧围绕“深耕社区、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开展精准营销,打造特色化精品服务网点。举办各类引客手段,进行存款精准营销;培养员工营销主动性,按区域、按行业、按商圈等多层面展开外拓服务,开展针对性的扫街式营销;以支行为基点,展开定点辐射式联动营销;电话营销、老客户带动新客户等一系列营销方式作为补充渠道;与各类平台,包括各类专业市场、工业园区、行业协会、商会以及政府发展基金等开展合作,推动小微企业批量营销,提高批量授信水平,为各类组织成员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与辖内商超合作,为其推荐的下游经销商提供金融服务;与记账公司合作,为其推荐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利用异业客户,外出集中宣讲。推进对各类批发市场、建材城及周边沿街商户等商圈客户进行资料进行收集及预授信,进行结算账户开立、结算渠道等综合营销。与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寻找合作方式,营销社区居民客户。
(四)农区支行,持续推进整村授信工作
各支行的试点网格化营销探索,逐步确立我行提升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网格化金融服务思路,探索切实可行的符行我行实际的网格化营销实施细则。
四、配套措施
(一)设计产品组合
金融网格化实行客户综合化营销,存贷联动营销,争取做客户的主办银行。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特点,通过以下产品进行一揽子营销。社区网格:通过许昌都通卡、社保卡等业务切入,主推金燕e贷和存款类、手机银行产品,主打存款类产品和家庭消费贷款;商区网格:通过金燕e付作为切入点,主推贷款产品和电子银行产品;园区企业网格:通过贷款产品作为切入点,顺势推荐工资、高管理财、员工消费贷款产品。公共服务机构网格:以金燕e贷作为切入点,主推存款、手机银行等产品。
(二)打造特色服务
为全方位场景化服务客户,搭建本行和客户之间的互动机制,根据各支行组织活动需求,制作相关业务产品、金融知识宣讲课件,培训内训师,为社区居民和机关企业职工向广大客户介绍金融知识、防诈骗、珍惜信用、安全用卡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深入社区,提高我行知名度。
为社区居民,开展一系列增值服务,包括上门走访、健康体检、上门开卡、便民服务、关注亲子教育,提高我行惠民度。
(二)加强宣传造势。
1、设计宣传用语,在本行网点所在的主要交通要道、社区和村组张贴或悬挂宣传标语、宣传牌,银行网点电子显示屏上要滚动播放宣传标语。
2、丰富宣传方式, 总行以及各支行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对本行金融服务整村授信战略进行宣传,提高本行品牌知名度以及市场的认可度。宣传形式包括不限于:1、大平台宣传,比如当地电视台、电台、报纸宣传;2、发挥网点优势,利用网点的LED屏、电视机、海报进行宣传;3、户外媒体宣传,比如汽车车身广告、墙体广告、路牌广告、三轮车车贴、员工汽车贴等;4、充分利用线上宣传渠道,比如短信、微信平台、微信群、朋友圈等。
五、工作需求
(一)强有力的推动督导部门。成立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门办公室,督导关注进程,确立定期总结分析会议,逐步建成思路清晰、执行力强,接地气的实现方案。
(二)狠抓工作落实。相关部门要正确处理好本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统筹兼顾、有机衔接,确保本项工作与其他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三)强化协同配合。落实总行领导、部室、支行三级管理体系,合力推进本项营销工作。对支行提出的诸如礼品设计、订购,活动开展,总行给予大力支持。
(四)及时进行总结。相关支行要深入查找本项工作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向总行专项办公室反馈,包括但不限于好经验、好做法、发现的主要问题与情况、下步工作计划及建议等。总行将定期编发简报予以推广普及,以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范文2
“以煤补农”是**特色的“以工补农”,因为我县基本上没有什么地面企业或非煤企业,反哺农业唯有依靠煤炭企业。“以煤补农”总体说是一个农业投入问题,其内容就是将我县部分煤炭收入专项用于新农村建设,逐步解决比较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煤农二元结构”问题。
1、产业带动。就是依托煤炭企业去带动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倡导鼓励煤矿企业“地下转地上,黑色转绿色”、“一矿办一企,一矿带一业”,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格局。郑村镇湘峪村办煤矿,连续几年,几乎把煤矿的所有收入都拿出来,共投资3**余万元用于发展旅游产业,搬迁民居、整修城堡、修建广场牌楼、停车场等,使明代建筑“三都古城”旅游景点初具规模。加丰镇仅87平方、公里面积,境内有年产几十万吨到l**万吨大小煤矿十座,是矿井最密集的地区,他们把“以煤补农"资金捆绑使用,扶持非产煤村,积极发展畜牧产业,扶持建立了养猪、养鸡、养羊等四个养殖园区。卧虎庄村**年投资350万元,成立惠丰科技养殖公司,生猪饲养量4**头,年出栏一万头。上坪村鸡场养鸡1.5万只,年销售土鸡蛋18万斤,年收入l08万元。全国十佳小康村之一的长畛村,依托村办煤矿,兴办第三产业,投资1500万元,建起了龙城大酒店,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搞得十分红火。端氏、加丰、侯村等l3座煤矿建立坑口瓦斯发电站,在给煤矿增加收益的同时,也给附近村民送上了洁净的生活用气,全县目前约有8900户居民使用了煤层气。其中加丰、郑村等3个乡镇18个村3600户农民免费用气。
2、兴办公益。就是鼓励煤矿企业出资捐款参与农村交通、供水、通电等基础设施和农村教育、文体、卫生、养老等公益事业发展,全县煤矿用于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资金累计约1亿元左右。郑村镇**年利用“以煤补农”资金,投资6**余万元,修建了贯通全镇的一级出境公路,平坦宽广,标准高,水泥铺面,质量好。今年,又投资400万元,动工建设覆盖十几个村,涉及数千人口的集中供水工程,解决农民饮水困难问题。侯村、夏荷、永安、长畛、五里庙等产煤村,从煤炭收入中拿出不等资金,采用不同形式,补贴移民新村建设和农民住房建设,这些地方统一规划,统一修建,统一标准,统一格调的农民新居气派大方,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中村镇的所属煤矿,近年来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各村的绿化、美化、整修等工作,这些举措,改善了生态环境,尽到了资源型企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义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结对帮扶。就是引导煤炭企业跨区域与无煤乡村结对子,开展“一矿帮一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县共有246个行政村,其中有煤矿的村仅35个,就有200余个村既无煤矿,也无企业,这些纯农业乡村,基础条件较差,集体经济薄弱,经济发展缓慢,为了实现共同发展,我们以“穷富结对,企村联姻”的办法,采取“协商自愿,循序渐进,结对帮扶,互利双赢”的形式,鼓励引导煤炭企业自选区域,自择项目帮助纯农业乡村发展经济。郑村镇半峪煤矿近几年累计投资1500多万元,在固县乡云首村和当地联合办起了“万头”种猪繁育场和“万头育肥场”两个大型养猪厂,无论规模技术和效益在全县都是一流的,年出栏生猪2万头,带动了柿庄、十里等五个乡镇农村养殖业的发展。
4、基金助弱。就是凭借煤矿企业的资金优势,建立“扶困济弱”的帮扶基金。主要用于贫困学生就学、特困人群救助、残疾人员帮扶、农民大病医治、农村老党员和卸任村干部补贴等方面。据县煤炭局不完全统计,**年至**年,全县煤矿用于助学方面基金约260万元,用于特困、残疾人群救助资金约380万元,用于社会赈灾资金约2**余万元,对工龄达一定年限的农村干部和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都有一定数额的补贴。凡有煤矿的村,对本村考上大、中专学校的学生给予1**—2**元奖励,对年满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发放500—600元补贴。
二、在煤矿整合过程中“以煤补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煤炭经济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煤炭属一次性能源,总有挖完的时候,所以煤炭企业一般都会经历起步一兴盛一繁荣一衰落的过程。我县煤炭产业,真正起步还没几年,可以说还没有真正发展到兴盛阶段。正处于上升时期,今年以来,根据《**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政策走势及我县煤炭企业的目前情况,不仅以“以煤补农”受到冲击,煤炭产业自身都受到严重影响。具体是:
1、煤炭企业面临产业整合的考验,开工不足。我县44座煤矿中,除5座县营煤矿**年改制外,其余39座,乡村煤矿(占85%),普遍存在起步迟(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办),规模小、产能低、设备差“先天不足”的缺陷,绝大多数因整合而关闭,煤矿数量锐减,开工严重不足,春节后几乎没有生产。从09年省政府制定的煤矿复产条件看,安全门槛空前提高,一些持有“六证”的煤矿也因短期内整改无法达到复产标准而放弃复产念头,即便有条件有信心整改也因无法预测未来整合的政策变数思想动摇。目前全县44座煤矿仅复产7座,占生产矿井27%,还是最近才批准生产。煤炭企业有波动、有担心、有牢骚、有怨言,似乎前途未卜,既影响了有煤矿的的乡村“以煤补农”工作,又暂时影响了全县的财政收入。
2、煤炭经济呈现减收下行压力,出现亏损。煤炭产业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可谓“一桩擎天”,煤矿数量减少,煤炭产量下降,势必出现行业亏损,最终会影响全县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据业内人士称,去年全县年产煤500多万吨,今年半年时间即将过去,估计全县煤炭产量很难达到400万吨,减收三成已是定局。原来依靠煤矿支撑和发展并且相当富裕的尉迟、加丰、五里庙等产煤村,已经出现经济危机,车辆封存停驶、欠费造成停电,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完全依靠煤炭经济维系的县级财政到底会受多大程度的波击,恐怕在后半年至年底就会显现出来。
3、“以煤补农”政策受到严重冲击。
“以煤补农”政策实施以来,尽管有范围、区域限制,时间不长,受众不广,分布不均,但毕竟还是惠及了一些地区农村和一方百姓,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乡村煤矿在“以煤补农”方面是最有力、最直接、最有效的,它除了按政策规定上交一定比例的利税后,所有收入基本上都用于了“补农”,没有过多的消耗和“跑冒滴漏”,较之其它形式的“补农”效果更明显。但在整合过程中,恰恰是乡村煤矿这一块受影响最大,煤矿企业自身难保,“以煤补农”不会不受冲击。产煤乡村一下子可能“由富返贫”,新农村建设缺乏动力支撑,可能中途停滞;农村富裕劳力失去就业岗位,农民增收困难;靠煤炭带动的其它产业如运输等也会受到影响;“以煤补农”工作失去财力源泉,会举步维艰;财政收入成在煤,败也在煤,会出现大起大落。我县“三农"发展面临潜在危机,甚至诱发不稳定因素。
4、产业结构必须面对调整的痛苦挟择,应尽早谋划科学发展。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需要多元化的,如果只靠一种资源一个产业去支撑,不仅是危险的,而且生命周期是很短的。我县产业结构中“一业独大”、“一柱擎天”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面对全省产业整合的大趋势,不能在“危”中寻“机”,果断转身,发展煤炭的接替产业,很容易使经济发展由大起走向大落,出现“经济衰败,财政崩盘”。当然,一个产业在最赚钱的时候要放弃,去寻找另一产业去创业发展,是会很艰难痛苦的。但煤炭产业调整的大政策,大走向,整合重组的大趋势、大格局迫使你不得不去转型,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是早调整还是晚调整,是主动调整还是被动调整,是提前调整还是滞后调整,是局部调整还是全方位调整,结果都是不一样的,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对“浴火重生”的痛苦抉择。
三、推进“以煤补农”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近年来,县乡村都出台了“以煤补农”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煤矿企业服务“三农”搭建了一个平台;为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创造了一个载体;为企村共建新农村提供了一个机遇。如果说煤炭资源的有偿使用是政府对企业的硬约束,那么“以煤补农”政策机制则颇具可持续发展的软效应。为了使煤炭产业在整合中健康发展,引导煤炭企业积聚更多的资金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造福人民,积极推进“以煤补农”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出如下思路和建议:
1、要加强政府引导。“以煤补农”的前提和基础是兴煤稳企,没有煤炭企业的兴旺发达,就没有“以煤补农”的财源动力。在产业整合过程中,政府虽不是主体,但不能放弃引导的责任,在当前煤炭企业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政府有责任引导帮助煤炭企业寻找接替产业,支持它们投资发展非煤产业项目,实现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逐步走向经济多元化。我县煤炭及其延伸产业是在全县人民及广大农民群众经过多年努力做出重大奉献和牺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议省政府对**这样的重点产煤县当前煤炭生产受到重大影响和波击的情况,予以关注,可否从非煤产业发展基金中切出一块,支持和引导**县逐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由煤向非煤产业的平稳过渡,避免县域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范文3
一、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一)精心制定方案。根据省市防返贫监测工作安排部署,县脱贫攻坚办立即组织部分乡镇和行业部门进行专题研究,起草制定《县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多方论证并反复征求乡镇和部门意见,修改定稿印发,细化明确防返贫监测工作步骤、要求和行业责任分工。为强化工作落实,县委、县政府将该项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年终考核。
(二)精准锁定对象。县脱贫攻坚办牵头组织行业部门,制定监测对象识别标准,汇总行业部门和乡镇报送对象,开展行业比对并反馈乡镇走访评议,及时纳入监测对象。目前全县累计开展3次动态识别,精准锁定边缘易致贫户986户2173人,其中致贫风险因大病457户1088人、因残161户347人、因就业不稳22户51人、因产业失败5户9人、因突发事件17户37人、因学2户7人、因疫情31户89人、因灾235户439人、其他56户106人;锁定脱贫不稳定户542户1327人,其中返贫风险因大病185户437人、因残67户159人、因就业不稳57户172人、因产业失败4户16人、因突发事件10户32人、因学4户17人、因疫情12户25人、因灾1户3人、其他202户466人。按照程序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采集相关信息并完成系统标注。
(三)精细动态监测。对锁定新增边缘户逐户落实帮助责任人,利用挂牌督战遍访对所有监测对象逐户走访,分析“一超六有”“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并结合全县“扶贫走访日”“扶贫工作日”“乡镇集中攻坚日”等活动,开展常态化监测,建立监测工作台账。
(四)精确开展帮扶。县委县政府针对致贫返贫风险,及时落实边缘易致贫户帮扶责任人,特别是边缘户存在的短板问题,先后出台了边缘户住房保障措施、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县级行业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对监测对象存在的短板问题分商研讨,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分层分级落实责任,限时帮扶补短。
结合监测对象的家庭实际情况,累计制定帮扶措施2823条,其中落实低保保障措施977条,覆盖635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42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护理补贴措施33条,覆盖26户边缘易致贫户和7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协调子女赡养措施6条,覆盖2户边缘易致贫户和4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教育政策48条,覆盖22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6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产业奖补措施4条,覆盖1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务工就业奖补政策289条,覆盖10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79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医疗保障政策802条,覆盖635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42户脱贫不稳定户;覆盖561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41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危房改造政策664条,覆盖624户边缘易致贫户和40户脱贫不稳定户。
一是因大病、因残。全县25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618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大病、因残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77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275条、脱贫不稳定户499条),通过落实边缘户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引导务工和发展产业,综合保障等政策,确保不致贫不返贫。
二是因就业不稳。全县57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2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就业不稳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17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6条、脱贫不稳定户81条),通过落实公益性岗位和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务工就业,落实就业奖补政策,综合保障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返贫致贫风险。
三是因产业失败。全县4户脱贫不稳定户和5户边缘易致贫户因产业失败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3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8条、脱贫不稳定户5条),通过落实小微产业奖补,引导发展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引导务工就业、住房保障、综合保障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返贫致贫风险。
四是因突发事件。全县10户脱贫不稳定户和17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突发事件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4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0条、脱贫不稳定户14条),通过落实综合保障、基本医疗、危房改造,产业奖补、务工奖补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实际困难,确保“一超六有”稳定达标。
五是因学。全县4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学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7条、脱贫不稳定户7条),根据监测户家庭上学学生实际情况,落实困难学生补助、三免一补、教育救助基金、助学贷款等政策、对家庭仍有困难的,落实综合保障政策,消除因学致贫返贫风险。
六是因疫情。全县1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31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疫情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7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53条、脱贫不稳定户21条),通过制定降低疫情影响十项措施,落实危房改造、综合保障、基本医疗、引导外出务工就业、发展农业生产等措施,消除疫情致贫返贫风险。
七是因灾。全县1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35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灾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371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69条、脱贫不稳定户2条),通过落实住房建设、综合保障、引导务工就业和发展产业等政策措施,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八是其他原因。全县20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56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其他原因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416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03条、脱贫不稳定户313条),根据监测户家庭实际情况,通过落实“一超六有”,综合保障、引导务工就业和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提高家庭收入,切实解决家庭实际困难,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目前,全县监测对象住房、医疗等突出短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返贫、致贫风险已全部消除。
二、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省级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标,从就业促进、产业扶持、教育救助、健康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全面探索实践。
(一)深入调研。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工作安排部署,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县级各行业部门积极开展实地调研。
(二)会商研讨。县脱贫攻坚办组织行业部门,对相对贫困的识别标准、工作突破口和着力点深入研讨,理清工作思路。
(三)制定方案。县脱贫攻坚办在汇总各行业部门调研结果和会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全县工作方案。各行业部门结合县总体部署和调研结果,制定形成行业部门工作方案。
(四)稳步推进。结合防返贫监测、挂牌督战等重点工作,全县各级各部门以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等群体为主要工作对象,重点从区域产业发展、劳务就业、住房提升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着手,试点实行医疗救助、住房保障、产业发展等帮扶提升政策,在确保基本生活同时提升质量。
三、主要做法
(一)全盘谋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工作总体部署安排、推进落实、细节把控、结果反馈深入探讨、几上几下征求意见,全盘谋划,切实做到谋定而后动,实现工作安排部署科学、细节把控到位,工作过程扎实,确保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压实责任。结合工作总体要求,强化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压实行业部门分工责任,调动帮扶干部积极参与,全县上下一盘棋,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合力克难攻坚,工作推进有序。
(三)强化统筹。一是强化工作统筹,把防返贫监测、解决相对贫困试点等工作和挂牌督战、全县“百日攻坚”行动、常态化“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及问题清零行动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二是强化力量统筹。县脱贫攻坚办统筹调度,乡镇具体落实,充分利用每周扶贫工作日、每月扶贫走访日和乡镇集中攻坚日等,组织帮扶干部逐户走访调查,突出重点、把握难点,逐项分析,制定措施及时帮扶补短,确保工作一体推进,结果真实。
(四)跟踪指导。一是召开培训会,对工作内容、要求、步骤、难点等进行细化解读,提升业务水平。二是及时调度,先后制定《县防返贫监测对象审核标准》、《关于进一步扎实做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工作推进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对下一步工作安排部署,确保工作推进有序。三是巡回指导。成立专项督导组,对乡镇开展全覆盖督导,了解掌握工作推进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会商研讨制定措施,及时纠正工作落实中不严不实、不精不准等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监测对象动态化管理。按照中、省监测对象识别标准,进一步细化完善全县监测对象识别标准细则,重点关注因病、因残、因灾、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对新发现的监测对象及时按程序纳入,对已化解风险的对象,及时调整帮扶政策,实现进退有序,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二)持续开展常态化预警监测。结合全县扶贫工作日、扶贫走访日等活动,常态化对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健全完善动态监测管理台账,建立完善补短救助快反机制,确保监测到位,补短及时。
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范文4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1舆论宣传浓墨重彩
认真履职,主题宣传突出。紧紧围绕县“138工作目标精心筹划。深入宣传好机关效能年建设、乡村建设、推进“十大”体系建设、招商引资、重点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一大四小”工程、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等主题宣传,着力营造了抢抓机遇、创新守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舆论氛围,很好地发挥了喉舌”桥梁纽带”作用。
既充分进行工作动态、进展、效果报道,日常宣传工作。又围绕工作重点,开辟专栏、专题,进行重点、集中宣传。为推进机关效能年活动,开设“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专栏,通过电视专访,先后对全县60多个单位面向社会的公开许诺进行了大力宣传,同时对各单位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动态、经验、典型作了充分报道;为搞好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设《整治市容市貌,建设文明县城》专栏,编播稿件40余篇,对全县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整治行动,努力改变环境卫生脏、乱、差面貌的情景作了及时、充分报道,同时履行舆论监督职责,对一些影响、损害环境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曝光;为推进“十大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5月以来,先后对全县十大体系的10个牵头单位和10个乡镇主要负责人围绕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的思路、做法及成效进行了专访,并以《十大体系建设“三谈三促》电视栏目作了连续报道;为助推我县各项重点工作,围绕招商引资、重点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一大四小”工程、返乡农民工就业、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等通过专栏形式加以重点宣传。人手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挤出力量,加班加点,拍摄制作了赣江源头春潮涌—石城县绿化造林“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纪实》山上绽放新明珠—石城县发展油茶产业纪实》上下齐努力,建设致富路》等8个专题片,为推介我县有关重点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了新闻时效性,报道形式创新。加强了新闻谋划工作。民生方面报道有所加强,宣传质量有较大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不时增强。
15月份,据统计。本台播出广播新闻315条,电视新闻368条,同比分别增加35条和68条。
2上大台工作效果喜人
努力在扩大石城影响上下功夫,依照年初明确提出的以“提高质量、注重特色”为突破口。为提高石城在外知名度作贡献的指导思想,半年来,进一步强化了对外宣传工作,定任务、强考核、明奖罚,运行几个月来,收到明显效果。截止5月底,实现在省台用稿25条,比去年同期增加20条;市电台用稿49条,获要闻分116分,市电视台用稿98条,获要闻分245分。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3平安播出万无一失
开展了数字化技术学习年暨科技创新喜迎建国60周年平安播出竞赛活动”强化了设备、设施巡查、检修工作,局修订了平安播出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了广电播出值机、监测责任制,严格落实了重要节日、重大播出保证期及各重要敏感期局、台领导带班制度。严密的体系、明确的目标、各司其职的措施,确保了半年来各重要播出保证期和日常播出的平安无事故。
此前5个月,据统计。县广播电台平安播出937小时,西华山广播电视转播台平安转播中一广播节目2984小时17分,中一电视3284小时32分,中七电视3318小时47分,江西卫视节目2968小时48分,县台广播982小时13分。
4台内设备建设上新台阶
年初通过财政出资、政府公开推销为县广电台添置包括数字摄像机2台,县政府高度重视下。播音提词器1台,特技切换台1台,4画面分割器1台,双卡录音卡座1台,电脑2台,采访话筒4只等一批广播电视采、录、编设备及配套器材,总价值12.95万元。6月,争取到省局扶持西华山广电播出机房5匹立式空调1台,价值近万元。这些设备的添置,为广电节目的生产、制作以及无线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平安播出提供了有利条件。
5行业管理得到加强
一方面通过行管稽查人员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半年来。散发宣传单2000余份等举措,加强了广电法规的宣传。另一方面,加大了行业秩序整治、稽查力度,出动稽查力量36人次,查处地下销售、装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窝点1个,撤除非法装置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8座。与工商部门联合对涉及销售、装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14户工商业户作出停止销售、装置活动的处置决定。还通过不定期监督、巡查和突出抽查等方式,对尚未与县网络公司联网整合的有线电视独立网站加强管理,以督促其依法遵章运营。
6电影管理职能调整划转工作顺利完成
电影行业管理职能统一从文化部门调整划转到广电部门。为确保调整划转工作按上级布置和要求落实到位,依照年初上级安排。县成立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黄运群为组长、副县长陈水连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召开3次协调会,对职能调整划转、资产、人员移接交等具体事项进行协调、安排,各相关职能部门均按照上级的原则和县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各尽其职,协调配合,从而确保了调整划转相关工作在3月20日前有条不紊、平稳顺利完成任务。
7送电影下乡和爱教片放映活动正常有序
基本实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维护国家利益主义教育影片放映活动有新突破,由县电影公司实施的三项文化活动”之一的送电影下乡工作有序推进。全数字电影放映、全新影片和良好观映效果,受到各学校和广大学生的好评。据统计,至6月中旬,全县城乡电影放映总场次1636场,观映人数33.4万人次。
8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有序开展
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机关效能年建设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根据上级布置布置。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和调查研究、分析检查,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查摆了广电事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探索了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效能年建设活动中,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能”为重点,通过学习教育,公开广泛征询意见建议,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大大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
强化了共同推进广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责任意识、效能意识。树立、维护广电行业良好形象的自觉性。
9完成县下达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卓有效果
局认真执行县委、县政府的指示、决定,半年来。努力按统一部署和要求抓实各项相关工作。①招商引资工作有实质性效果,引进外资100万港元(现汇进资)洽谈跟踪项目2个,其中广州四海伟业印花公司打算在县兴办纺织厂;②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到位,已向新村点支持发展资金7000元(局3000元、电影公司4000元)③内部平安稳定无事故;④按时按要求完成了69个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等电视督查片的拍摄制作,按要求派员配合县有关专项督查行动;⑤按县要求按时完成了拆迁电影院前期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1内宣工作继续围绕全县“138目标思路和阶段性工作中心。发挥“喉舌”功能,努力发掘典型,着力宣传效果,不遗余力地为振兴经济、促进发展,构建“五新”石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抓实外宣。
3依照上级的规划安排。
4扎实推进以喜迎建国60周年平安播出竞赛活动为重点的广播电视平安播出工程。
5进一步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和城乡学校维护国家利益主义教育影片放映工作。
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范文5
一、目标任务完成及项目落实情况
今年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以来,圆满的实现了目标任务,取得了重大成果,通过增强招商引资意识,营造浓厚招商气氛,创新招商引资等方式,开创了崭新局面,在招商引资环境中,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推进机制,提高招商成效,增强招商本领等方面下功夫。全镇共引进项目3个,到位资金1504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10000万元。其中:农业产业化项目1个,工业类项目1个,餐饮休闲类项目1个。
二、招商引资的工作方式
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召开了由镇各部门、各村(居)及各企业参加的全镇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对原来的招商引资考核认定办法、考核奖惩规定和鼓励外商投资优惠政策进行了修订、完善,通过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的落实和兑现,给投资者以鼓励,给引资者以奖励,形成了全镇上下议招商、想招商、积极从事招商工作的良好局面,为全年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积极加强招商载体建设,大力夯实基础工作,优化发展环境,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参照我镇及周边县市区优惠政策,结合我镇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起草出台工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从供地、能源保障、扶持政策、服务承诺等方面予以优惠,为促进项目落地,给企业发展创造了较广阔的空间。
2、立足镇域优势,精心编制招商项目。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分析镇情和经济形势,立足镇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突出优势产业,精心组织与安排。
3、注重实效。目前,我们的招商引资务实的成分还是比较多的,具体表现在形式多于内容,意向多于合同,合同多于审批,审批多于开工。实实在在交一个朋友,谈一个项目,签一个协议。保持领会和学习“四皮”精神,即“厚着脸皮、硬着头皮、磨破嘴皮、跑破鞋底”抓招商,努力营造全方合力招商的发展态势。
4、注重常抓不懈。招商引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注重常抓不懈形成365天,天天都抓招商引资,招商无节假日的氛围。开创招商引资的新局面。
5、注重交流。广交朋友。联系客商。扩大影响力是招商引资的基础。有名气,才会吸引人气,有人气就有财气,扩大我镇知名度,吸引省内外客商,是我们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一是让我们全镇、走出去,让外界了解我们,利用在外务工,在外务工和有关系的外界朋友等建立友好关系。吸引、邀请客商来视察、洽谈项目。二是加强网络建设。互联网正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和手段,丰富网站的内容和形式,实现全镇网络招商的互动。
6、积极为外来投资者排忧解难。全力做好跟踪服务,为投资者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跟踪服务工作是我镇一贯坚持的做法和工作重心之一。对已落户的项目实行责任跟综服务,切实为外来投资企业排忧解难。让投资者满意放心。
三、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虽然在招商引资工作上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1、意识不强,氛围不浓。虽然招商引资和发展工业经济在全镇已经形成一种共识,但没有形成浓烈的氛围。目前只是热在上层、急在中层、冷在下层,有相当一部分村(居)只是抓日常工作,并没有大力的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2、企业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主体缺位现象仍较突出。虽然各单位、各部门积极运作组织招商引资,但企业招商引资的意识不强,主动性差,缺乏招商引资的动力机制,缺乏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
3、企业融资困难。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的后续作用,使得企业贷款难,融资渠道少,导致资金到位、项目引进的难度增大。
四、下步的工作打算和工作措施
(一)、继续重点实施以企招商、以商招商
突出规模企业的提升和扩大。充分依托和发挥规模企业多的优势,通过广泛吸引资金注入,鼓励企业增资扩股等形式,扩大招商引资,进一步膨胀企业的规模,提升规模企业的档次和水平。
(二)、加强领导,抓好重点招商项目的建设。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工业强镇”为主向,组织动员全镇干群,大办乡村工业,大办个私企业。同时,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加大工程的建设力度,二是抓好投资,三是加大工作力度。
(三)、千方百计解决制约外商投资的难点问题。
1、突破用地瓶颈,创造引资空间。盘活土地存量,用好现有闲置土地、用好荒废土地,本着宜征则征,宜租则租,宜股则股的原则,解决好土地问题,确保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用地。
乡村振兴具体思路及做法范文6
一、坚持为民着想,创新三种思路,提升“群众满意度”
1、高标准编制规划。兴国县紧密结合“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组织县、乡、村干部进村入户调查摸底,逐户造册登记,既为改造规划掌握准备信息,又充分尊重群众改造意愿。在完善镇村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乡村“山、水、田、园、路”等自然条件,科学规划选址,由矿管、国土等部门对集中建设点用地进行严格把关,规范用地程序,有效避免产生新地质灾害点。邀请省地理国情监测遥感院专家,用技术手段完成地形图基础资料收集,整合规划院、建筑院等专业技术人才,高水平完成全县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点“三图一书”规划编制工作,为快速推进改造进程构建坚实引导。
2、高水平创新模式。根据全县农村土坯房结构多样、农户意愿不一的实际,通过广泛深入调研走访,根据各地的地域特色,大力引导农民集中建房,兴国县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理事会运作”方式,探索了集中自建、集中统建、进城进镇购房、异地新建、原址重建、置换安置等六种改造模式。通过创新改造模式,加强引导农民向城市、乡镇、中心村集中,在全县规划建设了茶园“幸福新村”、“稻香新村”、“山水新村”,鼎龙田溪“东山再造”,江背“长山新村”、“华阳新村”,长冈“合富新村”,枫边“新山阳寨”等一批集中改造示范点,引领带动了全县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
3、高要求分类指导。根据各地实际,对改造户进行科学分类指导:一方面按照改造面积进行分类。占用宅基地建房的,每宅基地面积60―90平方米:公寓式联户建房的,每房建筑面积60平方米左右;乡(镇、区)村统一建房的,每户建筑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另一方面根据改造户型进行分类。根据不同人群、不同使用需要,按照改造面积大小,精心设计了36套新户型供全县改造对象选择,统一了改造户型,规范引导了农村建房秩序。
二、坚持为民解忧,破除三大难题,创造“兴国加速度”
1、着力破解建村供应难题。兴国县建立了“一证一票、票证同号、定量优惠、实名供应”的实名制优惠供应建材制度,规范了建材供应市场,降低了改造成本,使改造户减轻了压力、获得了实惠。全县土坯房改造砌砖严格控制在最高限价0.27元/块,购买钢材按挂牌价优惠50元/吨、水泥按市统一招标在各乡镇网点优惠260元/吨、河沙按原价优惠8元/立方米。具体做法是:一证一票,全县统一给予符合条件的每个土坯房改造户发放建材采购优惠证和供应票,票证同号,同一土坯房改造户的优惠证和供应票编号相同,县乡共同发放、联合监管。定量优惠,制定《兴国县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建设优惠政策》,实行“两限定三不变”,即限定数量、限定价格,不变规格、不变质量、不变服务。实名供应,优惠证实名登记改造户相关信息,供应票注明建材器名、数量,是土坯房改造户购买优惠建材的数额依据,购买前由改造户持有,购买后由供应商留存备查。
2、着力破解工匠紧缺难题。全市大力推进土坯房改造,势必造成用工紧张,兴国县谋划在先,提前做好工匠培训各项工作,既破解了工匠紧缺难题,又规范了工匠人才培训管理。精心编写了《兴国县农村土坯户改造技术指导手册》、《兴国县个体建设工匠培训教材》,翻印《江西省农村危房改造技术指导手册》一万份。采取“向上推荐培训骨干、向下现场培训工匠,县外取经、县内教学”的方式,上下联动,双向培训,积极组织工匠参加赣州市建筑工匠培训班,同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对建筑工匠进行培训,培训合格人员按规定颁发上岗证和培训合格证。
3、着力破解资金不足难题。农村危旧土坯户改造工作的主体是经济困难户、劳力困难户,资金少是制约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的主要瓶颈因素。一是争取金融贷款帮扶。引导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赣州银行、新华村镇等金融机构按其基准利率积极开展自然人保证贷款、联户担保、林权抵押等多品种小额信贷,并对5万元以内农村危旧土坯户改造贷款给予为期两年的贷款贴息(市、县各负担40%,借款人负担20%),及时解决了不少改造户资金紧缺的燃眉之急。二是加大财政补助帮扶。各乡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规模不少于50户的统一建设改造点,县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用于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三是实行结对援建帮扶。结合“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工作,实行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同时引导企业人士、社会爱心人士,通过捐款、捐建等方式帮助困难户进行危旧土坯房改造。为激励倡导社会支持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授予“政府援建”牌和“爱心援建”牌,营造了浓厚的支改助改氛围。
三、坚持为民造福,健全三项机制,提高“改造支持度”
1、完善审核公示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村、乡、县“三级审核、三榜公示”,做到“扶持政策、改造对象、补助标准、审批结果”四公开。组织“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人员和乡村干部深入村小组,逐户核对房屋现状、房主资料、家庭状况等信息,引导符合改造条件的农户自愿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逐级上报乡镇政府、县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村、乡、县依次组织人员入户审核,三级均将审核结果在政务公开栏、主要路口等人流密集区公示不少于7天,三级审核、公示无异议和举报后,正式纳-入危旧土坯房改造户,有效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确保公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