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文1
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专用包装袋(容器)、交接记录、集中处置和签订处置协议方面均符合要求,社区服务站和个体医疗机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医疗废物外包装中文标签方面所有的医疗机构均不符合要求;在运送工具和运送工具的清洗消毒发那个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站(村卫生室)均不符合要求(表2)。
调查结果显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废物暂存点的选址、存储设施、有门上锁、警示标识方面均符合要求,不符合的主要问题为:医疗废物暂存间内混有生活垃圾,无门无锁无警示标识,可开启门窗未装纱门纱窗,无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废物暂存间设在工作区域,无警示标识,内有大量工作人员个人物品混放;检查时医疗废物暂存场所无人,但医疗废物暂存间并未上锁;医疗废物暂存间内有生活垃圾混放。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村卫生室)及个体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时长平均符合率较低,调查显示最长暂存时间达到15天(表3)。
3问题分析
3.1主要存在问题
此次调查发现,丹阳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村卫生室)及个体医疗机构,存在法律意识不强、医废管理人员相关知识欠缺、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工作不够规范、处置人员未开展健康体检,整体队伍水平不高、无专用转运工具、运送工具未清洗消毒、暂存间及卫生设施不符合要求、登记交接记录不完备,医疗废物暂存时间偏长等问题。
3.2原因分析
(1)认识不足、意识淡漠。部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缺少法律意识,对法律法规了解不够,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对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医护人员培训不够;部分个体诊所负责人只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认为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没什么区别,只顾着日常的诊疗,而对医疗废物缺少相应的认识和管理。(2)硬件限制、先天不足。小型医疗卫生单位场地规模较小,没有空间设立独立隔离的医疗废物暂存点[5],有的是医疗废物暂存点设置的位置不符合要求,没能远离医疗人员活动区,有的和生活垃圾存放处混在一起。(3)处置垄断、能力不够。环保部门规定,每个地市级原则上只设一家工业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医疗废物处置所占业务比例远远少于工业废物,因此处置中心对医疗废物处置的重视程度不够。作为本市唯一的一家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来说,在做好市区大医院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同时,要按时做好所管辖县(市、区)及乡镇的其他小型医疗内的医疗废物转送工作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农村的基层医疗机构,即便与处置中心签订了合同,处置中心也无法及时运送医疗废物[6]。
4对策
4.1专长结合科学监管
规范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是医疗机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降低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对医疗废物的监管除了专项监督检查,还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单位医疗废物长效管理机制和卫生行政部门监管的长效机制。完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防护措施和应急保障制度,做好暴露后的预防措施、医学观察及预防性用药等,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免疫接种[7],才能有效提升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效果,规范管理行为。
4.2细化法规强化服务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如何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处置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规定,但只是原则性的条款,例如“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日常监督检查时也发现,部分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常常对该建立哪些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不知晓,只是从网上下载一些制度应付检查。因此在开展监督检查的同时,应加强指导服务,帮助医疗机构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例如“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可以帮助医疗机构确定培训的内容和周期,用细化的指南指导医疗机构组织培训。同时应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指南,认真执行。
4.3严格执法加大处罚
本次检查,我们对16家医疗卫生单位实施了行政处罚,并提出整改期限和要求,在整改复查环节,这16家医疗卫生单位对存在问题均进行了整改,医疗废物管理和硬件设施配备上了一个台阶。可见,在医疗废物处置监管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处罚力度,对医疗卫生单位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法律条款的行为,采取行政处罚手段,对今后医疗卫生单位重复类似违法行为起到震慑作用,不断规范其守法行为。
4.4普及宣传实施公益
检查中发现,不仅是有些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知识不了解,甚至不清楚哪些是属于医疗废物,而且几乎没有医护人员会告知患者哪些物品属于医疗废物,医疗废物该如何处置,因此,加强对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的社会化普及化宣传尤为重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在新闻媒体上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医疗废物及其危害的认识,增强公众法制观念和污染预防的意识。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有利于环境保护,防止疾病传播,具有明确的社会效益,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应当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增加医疗废物处置的专项资金投入,引入市场机制,在县级市增加设立相应规模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确保农村基础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安全集中处置。
4.5强化协调全程管理
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文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根据《2018年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计划》要求,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监督检查。此次检查工作主要对象为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二级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重点,检查内容主要针对传染病疫情控制、传染病疫情报告、预防接种工作、医疗废物处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等。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疫苗接种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及文件的规定,认真有序的开展了传染病防治重点监督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疫苗流通和疫苗接种管理条例》实施情况
根据工作计划,我所对辖区内的1家县级CDC、34家医疗机构开展的预防接种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检查覆盖率100%。
检查结果:各预防接种单位均依法持有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合法的预防接种诊疗科目。接种人员均接受县卫计委的集中培训,并取得考核合格证书。一二类疫苗统一由县CDC统一购进并分发到各接种单位。各接种单位应向县CDC索要各类疫苗的相关证明文件及资质等。28家接种单位在预防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27家接种单位主动进行接种前家长的告知和询问工作;27家接种单位有疫苗的接收、购进、分发、供应、使用登记;辖区内共上报一般不良反应0例,无异常反应及疑似异常反应发生。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情况
5--10月对辖区内1家二级医院、 68家其他医疗机构、1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5家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有专兼职人员进行传染病的上报工作,网络直报运行正常;34家医疗机构开展疫情报告管理自查;70家医疗机构都能按规定执行首诊负责制,使用门诊日志;55家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使用疫情报告登记本和统一的传染病报告卡,按要求保存传染病报告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疫情管理制度,有疫情报告、咨询电话。
主要存在问题如下:(1)部分医疗机构门诊日志项目登记不全或登记空白传染病登记本登记不完整,存在传染病迟报的隐患。
(2)未切实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3)依法开展传染病自查未切实执行等。
三、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对辖区内2家医院,68家其他医疗机构的消毒产品进行了监督检查。54家医疗机构设置负责消毒管理工作部门及专兼职人员,应制定并落实有关消毒和院感的规章制度;二级医院及20家其他医疗机构有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49家医疗机构开展消毒隔离知识培训;30家医疗机构设置了消毒产品的进货验收制度,明确责任验收科室,有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许可证。70家医疗机构做到医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且治疗室、换药室物体表面消毒登记项目齐全,如缺少消毒液名称、浓度及消毒方法、时间等项目;主要抽查的消毒产品有艾邸逊75%酒精消毒液、名德75%酒精消毒液、利尔康外科手消毒液、德新康手消毒液、3%过氧化氢消毒液、艾邸逊碘伏消毒液、名德碘伏消毒液、德新康消毒片等。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医疗机构对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培训不到位。
(2)索证意识不强,不知道消毒产品应索哪些证件,导致索证不全。
(3)供货机构不主动提供相关产品合法合格证明文件。
(4)大部分医疗机构未开展消毒产品检测。
四、医疗废物监督管理情况
5--10月对辖区内1家二级医院、68家其他医疗机构、1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级医院设置医疗废物处置管理组织。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确定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责任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组成。
存在主要问题:
(1)部分医疗单位对医疗废弃物管理不到位,医疗废物未进行分类存放,运送医疗废物的工具未进行消毒与登记工作。
(2)未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
(3)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医疗机构未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施。
五、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监督情况
辖区医院检验科应属于一级实验室,目前未见相关资质的证明文件;各实验室明显位置标示符合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各级医院有生物安全制度。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我所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医疗卫生机构落实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求。
(一)强化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医疗废物处置、消毒隔离制度和传染病疫情控制等工作的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职责,明确具体责任人。
(二)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特别是要求医院加强卫生人员及个体诊所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学习传染病防治有关工作规范,提高医护人员素质。
(三)提高对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反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求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医疗机校验管理和绩效考核内容,提高医疗机构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完善我辖区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
巴里坤县卫生监督所
2018年11月15日
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2011安徽省传染病防治监督重点检查计划》的要求,我局卫生监督员于2011年9-10月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和辖区内所有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现将情况小结如下:为确保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有序开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工作方案,健全了制度,明确监督重点、监督要求,确保监督检查工作落实到位。
在医疗废物处置方面, 23家乡镇卫生院(所)和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包装、运送、暂存处理。医疗废弃物污染物品均经严格消毒毁形处理,医疗废弃物回收人员的个人防护健康检查均能落实。个别单位也存在未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本文由收集整理医疗废物登记不全、未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的现象。
在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方面,主要检查了23家乡镇卫生院(所)和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设置负责消毒管理工作的部门,是否制定并落实有关规章制度;是否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是否建立对住院病人合并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措施等情况。检查发现,大部分医院领导都非常重视消毒隔离工作;制定了完善工作制度;执行各项制度的力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加强了医院自身管理。在传染病疫情报告方面,23家乡镇卫生院(所)和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各项措施已落实到位,各单位疫情报告基本规范,有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传染病报告卡填写项目也基本齐全。
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文3
根据县卫健体局安全成产股关于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及时召开会议,周密部署各项工作,立即对医疗安全,治疗仪器、氧气、配电室、水、电设备,消防安全等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纠,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安全检查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逐项讨论涉及安全的各种隐患,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层层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自查内容进行梳理,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逐一排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立即整改。
二、 各个领域,逐项排查。
(一)医疗安全。
检查“首诊负责制”、“分级护理制度”、 “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其检查结果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责任明确,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人员职责及工作流程落实到位。科主任作为科室第一责任人,能严把科医疗基础质量、护理质量、病历书写质量、各种检查等环节质量,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和医患沟通,严防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2、规范医疗行为,各科室能够严格按照临床路径管理规范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下,遵照执行的病种治疗模式,做到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
3、医技科室制度落实到位,保障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各项管理制度明确,机器设备有人负责,维护、保养、检查、登记记录;检验科严格执行危急值上报制度,出现危急值后严格按照危急值处理程序进行复核确认,并立即告知临床,做以详细的登记。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相关规定处理。
4、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抗菌药物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5、医疗废弃物管理规范有序。建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能够熟练掌握医废管理相关要求,医疗废物严格分类、定点放置,标识醒目。
6、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方便患者就诊。
(二)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检查使用正常,均在安全使用年限范围,其
电压、相位符合要求。设备运行环境清洁、干燥,房间环境符合设备使用要求。
(三)消防安全。
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完好,紧急疏散通道通畅;
消防器材均在有效期内,可安全使用。同时全院职工掌握灭火器的使用,火灾发生时如何报警、自救和引导患者疏散,如何扑灭初期火灾。
(四)锅炉
锅炉房内通道畅通,无易燃、易爆等杂物堆放。
(五)水、电等。
水、电等通路检查合格,无安全隐患,应急灯及时充电,摆放到位。
(六)公用车辆。
对我院的公用车辆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和保养,严格落实我院车辆管理,严禁酒后、疲劳驾车。
在这次专项检查中发现一楼楼梯坡下放有废旧纸箱,存在火灾隐患,责令马上整改,存放安全处。
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文4
济世风清,杏林春暖。医疗卫生服务与百姓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医疗保健网的枢纽,既是实施民生工程的前沿阵地,又是一方百姓健康的坚强保障。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好乡镇卫生院?如何落实好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如何以更好更优的服务取信于民、造福于民?漳河镇卫生院认真思考和填写着这份答卷,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引领,围绕“在医疗安全上动真格、在作风建设上下功夫、在人才建设上花气力、在医院硬件建设上大投入”的主题,塑新风,提质效,义无反顾,一路前行。
医风医德,为民之要。漳河镇卫生院深入开展各种服务活动,纠“”、疗“两疾”,“效能风暴”时时刮;“八项规定”、“九不准”,突出问题专项整。以建设“便民、惠民、高效”的卫生服务为目标,以医德医风建设为抓手,落实卫生计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培育和塑造行业清风正气。在丰富多彩的群教活动中,打造了医院反腐倡廉“教育链”,增强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意识、廉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行政管理上做到了“严格制度、严格落实、严格监督”;业务管理上做到“早预防、早教育、早提高”;财务管理上做到“低支出、低成本、低消耗”,服务管理上做到“高素质、高质量、高效率”,营建出党员干部精神面貌明显改进、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医患关系得到改善、群众满意的良好氛围。
医疗质量安全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平安就是最大的节约,事故就是最大的浪费”, 漳河镇卫生院重抓医疗服务管理,一方面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病情告知等核心管理制度,转变医务人员的服务观念,增强生命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沟通能力,提高医务人员的医术水平和判断水平,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同时,抓好用药监管,加大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和查处力度,严格医院感染管理与医疗废物管理。积极开展医疗质量控制活动,完善质控中心责任目标考核,严把质量关。另一方面,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抓实医院治安责任和安全保卫工作,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防控体系。以“平安医院”创建活动为切入点,定期开展内部安全检查及敏感时期、重大节日问题食品专项整治,深入推进院前院内急救和救护车管理专项整治;实行行政总值班制度,抓好节假日、中夜班、上下班交接班时医疗力量相对薄弱环节的监管;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应急知识技能竞赛及应急演练,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风险评估、信息报告、部门联动和应急处置工作,拧紧医疗服务“安全阀”。
“人才强院,科技兴院”,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医院搭设医务人员成长和展示的平台,提供技能发展的空间,通过鼓励广大职工自我学习充电、派出去进修深造、组织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及“大练兵、大比武”等方式,着力打造一支敬业、精业、综合能力强的医疗卫生队伍。针对漳河镇卫生院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的问题,研究制定吸引高层次卫生专业人才和稳定农村卫生人员队伍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评价等工作新机制,全方位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培训、乡村医生队伍培训,积极申报并认真实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加强在职人员继续医学教育。针对重点疾病、重点人群和重点问题,医院加大科技投入,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科技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人力共用、资源共享。
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文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深化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制机制改革,优化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配置,强化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增强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原则,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坚持供需平衡的原则,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规模和资源配置与城乡居民的健康需求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科学规划,合理配置,优化利用。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改革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医疗卫生服务项目,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服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原则,建立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服务、综合服务和终生服务模式,积极开展上门服务、家庭卫生服务。
(三)工作目标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将镇公立卫生院发展为具有“六位一体”(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服务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广大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全面提高城乡卫生服务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借鉴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试点经验,全面开展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完善和优化管理方案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和质量。
二、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规范管理体制
1、改革城乡卫生管理体制。原则上一个建制镇(街道)由政府举办一所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资产所有权属于县政府。成立医院管理中心,由县卫生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县医院管理中心主任,对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绩效考核、资产和财务管理。医院管理中心可根据需要设立相应的业务管理机构。
2、推行镇、村一体化管理。积极探索县、镇两级架构的管理模式,逐步推行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所辖区域内的村(社区)卫生站实行一体化管理,提高村卫生站的综合服务能力。
(二)规范功能定位
1、按照“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明确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将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落实到以群众健康为中心,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和贫困群众等为重点,为群众提供以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和解决本地“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2、认真执行制定的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合理确定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规模;实施市与县、县与镇之间的城乡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建立三级医疗机构分类诊疗的良性运行机制;强化服务质量管理,促进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质量效益型发展。
(三)规范财务管理
在保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规范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务管理,实施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和会计委派制。
1、实施会计委派制度。医院管理中心统一委派会计人员,对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产财务进行监督管理。
2、推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医院管理中心负责各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收入和支出的集中分户管理和核算。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及其他收入全部上缴医院管理中心管理;保障收入应收尽收和及时足额上缴。严格成本核算,科学测算各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支出标准和额度,规范支出范围和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经费、公共卫生经费及发展项目经费等支出,纳入财政综合预算;积极开展镇卫生院财政综合预算试点,完善方案后全面推行。
(四)规范药品管理
严格执行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目录。深入推进城乡药品集中统一配送工作,保证药品质量。努力降低药品价格,条件成熟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公立卫生院实施药品零加价制度。深化医药改革,将业务收入和药品收入分项核算,建立规范、透明的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管理体系。
(五)规范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实事求是、满足需求、规模适当、有利发展的原则,依照《乡镇公立卫生院建设标准(试行)》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功能,完善医疗设施设备,不断优化和美化服务环境,达到统一、规范的要求。
(六)规范人才队伍建设
1、明确城乡卫生人员编制。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六位一体”的工作要求,根据城乡服务人口的数量和卫生服务需求,经人事编制部门核定人员编制后,结合当地经济、地理、交通、服务半径等因素确定通用的岗位类别,实行岗位总量控制、结构比例优化。
2、积极引进城乡卫生人才。建立合理补充和引进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机制,完善卫生人员职称晋升聘任制度。
3、加强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卫生、财政、人事等部门相互配合,采取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卫生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城乡卫生技术人员素质。
(七)规范执业行为
严格按照《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诊疗科目、执业范围、医护人员执业资格等方面工作,加强医院管理,落实规章制度,保障医疗安全,依法履行公共卫生职能。
(八)规范内部运行机制
1、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按照“三定”(定编、定岗、定责)的原则,实行院长、主任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制;加强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主任的考核和监督,实施绩效考核;建立和完善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聘期考核制和未聘人员分流制度,以专业水平、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标准,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聘期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绩效工资等的依据。实现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
2、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取消与经济指标挂钩的奖金分配制度,推行以绩效考核为重点的分配制度改革,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责任要素、劳动要素等纳入分配因素,按岗定酬,院长、主任实行目标绩效工资制,职工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相结合,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好、考核优秀的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
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文6
一、开展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企业满意机关、群众满意科长、社会满意站所”、“三万”、“治庸问责”等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业务水平。在全体卫生监督员中开展“遵章守法、执法为民”教育活动,无“吃、拿、卡、要”现象发生,塑造了良好的卫生监督执法形象。加强卫生监督员的业务学习,先后举办两期培训班对全局卫生监督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全面提升卫生监督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二、严格许可程序,规范许可管理。
要求工作人员认真履职,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规范行政行为。在卫生行政许可工作中,对符合办理条件的,必须按承诺时限办理,对申报资料不全的,详细指导一次性补全手续。并严格进行现场审查,由经办卫生监督员、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逐一审核签字后,方可打印发证。严格按程序操作,无乱发证现象发生。
三、日常监督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加强卫生执法工作。
(一)医疗机构卫生监督工作成效显著。
根据《__省卫生厅20__年卫生监督重点检查计划》的通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开展医疗市场卫生监督。在打击非法行医及非法采供血、规范医疗废物处置、医疗机构内镜消毒、传染病防治、打击“两非”、打击“黑心棉”、 医疗美容、药店坐堂行医、非法医疗广告、消毒产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
1、保障执业资格,规范执业行为,杜绝安全隐患。按照省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要求,我局制定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打击非法行医(无证行医,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超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批准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擅自移点,租借、出卖、转让《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活动。在检查中发现部分医疗机构存在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超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批准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的违法行为,对情节较轻的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同时也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对情节较重的进行了立案查处。加强对采供血机构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日常监管,确保全市无违法采供血行为。加强对药店坐堂行医和非法医疗广告整治工作:在监督检查中发现3家药店未办《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进行坐堂行医,当即给予了取缔。对于医疗广告,严格控制把关,长期对市无线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的广告信息进行监测,杜绝了非法医疗广告通过媒体对外播放。
2、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常抓不懈。我市二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了感染性疾病科,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场所、物品及医疗废物实施了消毒处理,传染病疫情管理全部实行了网络直报。市疾病控制中心按照相关要求对传染病疫情信息和疫情报告进行了分析、调查与核实,在全市定期对医疗机构开展了传染病疫情报告检查和业务指导。
3、加强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全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采用的是集中处置的方式,医疗废物实行了分类、收集并使用了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及容器,医疗废物暂存点设施符合规定。对医务人员及医疗废物收集、运送人员开展了相关知识培训。我们针对个别个体医疗机构未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未及时毁形处理、医疗废物处置无资料登记保存等情况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依据《消毒管理办法》,对全市使用和经营消毒产品的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向业主讲解经营和使用消毒产品应注意的事项:一要向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索取卫生许可证复印件;二要索取消毒产品备案凭证或者生产许可批件复印件;三要查验消毒产品的名称、标签(含说明书)应当符合卫生相关规定和标准。
4、严格医疗机构内镜消毒监督。我市的医疗机构内镜消毒检验工作由市疾控中心负责,采集样品、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单,消毒合格率100%。医疗机构做到了内镜清洗与诊疗环境分开、有内镜消毒效果监测记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周期符合每季度监测一次的要求,使用中的消毒剂浓度符合要求。
5、在打击“两非”中,以《母婴保健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 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重点对妇产科、b超室、药房内计生药品进出渠道进行了监督检查,b超室和妇产科的显著位置张贴严禁“两非”的警示标识,b超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孕妇基本信息,计生药品有专人专柜负责管理,要求计生药品的进出与处方相符,新生婴儿户必须户户见面,确认出生婴儿性别,严格执行出生婴儿的统计和通报联系制度,确保无“两非”事件发生。
6、打击“黑心棉” 专项行动措施得力。根据《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黑心棉”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方案的紧急通知》精神,我局迅速组织卫生监督员对全市医疗卫生机构集中进行了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纤维性的医疗废物的管理情况;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被褥床单、枕头、棉絮的采购、索证记录情况。均未发现有使用黑心棉的现象。
(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有声有色。
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继续履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加大监管力度。对全市餐饮服务单位(业主)进行认真有效的监督,监督覆盖率达100%,监督频次达2-4次/单位,没有发生一起餐饮服务单位的饮食安全事故。把食品安全先进县(市)创建、食品安全专项整顿以及高、中考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机整合起来,组织辖区餐饮单位负责人参加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培训,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人制度,加强行业自律,确保餐饮食品安全。全面完成了全市小餐饮单位的普查建档工作,摸清了全市小餐饮基本情况,成功创建了__市小餐饮示范乡镇和小餐饮示范街,确定“小餐饮”行业示范镇,示范街(村)。
(三)职业(放射)卫生工作。
认真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提高全社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方案,并组织了实施。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分发《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竞赛试题;组织重点企业的分管领导参加职业病防治工作培训、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
搞好放射诊疗单位及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以及档案的监督管理。认真组织、督促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和部分厂矿企业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健康体检。
(四)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为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有效预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保护青少年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局扎实开展了学校饮用水、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确保了我市学校无群体性食物中毒和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及传染病的爆发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