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保内部考核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保内部考核制度范文1
一、自查情况
(一)内部控制与管理方面
机构改革前,原医疗保险管理局与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实行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审核结算工作集中统一办理。机构改革后,原医疗保险管理局更名为医疗保障事务中心承担全县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服务经办工作,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被撤销。
机构改革后,及时对相关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并建立有内控监督考核制度。
(二)基金财务管理方面
1.建立了《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医疗保险风险分析报告制度》、《医疗保险基金专用票据和印章管理制度》等制度。医疗保险基金实行预算制度,于每年10月份编制次年预算方案,医疗保险基金均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我县共开设了两个收入专户、两个支出专户分别存放城乡、职工医保收入基金和待遇支出基金,开设一个财政专户存放医疗救助基金。每月收支业务完成后,财务需与业务、财政、银行、税务进行对账,保障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每月账务处理完成后按照基金财务档案管理要求对财务档案进行整理归档。
2.票据、印章、密钥管理情况:基金股负责票据领发手续,建立票据登记簿,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票据使用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财务印章实行分设管理:财务专用章、法人代表印鉴由会计保管;出纳印鉴章由出纳自行保管。密钥由密钥持有本人保管。
3.因医疗保险现实行州级统筹,我县基金账户暂存的基金为每季度待支付的基金,因此利息按照活期利率执行。
4.会同县卫健局、县纪委、县工质食药监局等部门联合检查了县域内各定点医药机构的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要求各医疗机构按要求公开基金支出情况,医保基金收支运行情况每季度在局公示栏进行公示。
(三)费用审核方面
1.对定点医疗机构申报的费用及时清算,清算时一个经办人一个复核人基本达到两级审核制度。
2.病人交到窗口上的所有资料先由收资料的人员查看资料是否完整,完整后分类交由初审人员,外伤住院2万以上(包含2万)的交外伤调查组逐一调查后,无第三方责任人或其他不予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的交初审人员审核;县外住院大金额2万以上(包含2万)的逐一和医院电话核实一致后交初审人员审核;县外住院未达到2万的直接交初审人员审核。以上所有材料经初审人员审核签字后交复核人员复核签字。
3.县外住院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报销7个工作日完成,生育保险待遇报销15个工作日完成,外伤住院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报销30个工作日完成。
4.在清算定点医疗机构时,通过智能监控信息发现有违规申报费用经审核查实不予支付。
5.县域内完全达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
(四)结算支付方面
1.支付流程:财务收到业务股室提供的结算单和票据后,首先确认结算单信息与票据是否一致,各项签字是否完善,确认后由出纳在网银上录入支付,会计复核完成支付。
2.支付时限:定点医疗机构费用每月支付一次,中心结算费用不超过20个工作日。
(五)待遇稽核方面
1.严格按照《医疗保险待遇稽核业务规范》、《关于当前加强医保协议管理确保基金安全有关工作的通知》等制度。制定了年度稽核方案,规范医疗保险待遇稽核业务行为,依法依规开展日常稽核和专项稽核,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安全和有效使用。
2.按照稽核准备、稽核实施、稽核处理、材料归档等程序规范开展待遇稽核。
(六)年终考核方面
1.坚持日常监督考核,并将日常考核情况作为年终考核评分依据之一,有效规范医药机构日常医疗服务行为,激励医药机构加强自我管理;
2.通过对各医药机构2019年度考核情况,各医药机构均能较好履行医疗服务协议,为参保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全额返还了各医药机构的保证金。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当前的人员结构受编制影响,无法保证机构高效运转,建议统一县级医疗保障机构设置,为医疗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原医保办职工都参加了整建制划转考试,但未解决参公身份,在干部职工的管理中,不利于内部和谐,对医疗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极其不利,希望上级协调解决原医保办工作人员的参公事宜。
三是医疗保障局成立后,职能更多,对于新的职能操作还不熟练,需要加大对医疗保障业务的培训。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医保内部考核制度范文2
关键词:医院;医保管理方法;会计核算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一、前言
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医保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得以普及,并让广大民众从中受益。医院是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当中的重要载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医疗的深入改革。在新形势下,医院只有做好医保管理,并强化会计核算工作,才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让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大大减轻患者就诊时的经济压力,推动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
二、医院医保管理现状分析
1.医保管理缺乏重视
很多医院领导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医保工作的重要性,在医院的发展过程只注重医院的运营效率,对于医保管理的重视度不足,更谈不将医保管理纳入医院的重点管理工作范畴。还有的医院没有设立专门的医保管理部门,使得医保与非医保的工作相互混淆,并存在一定的交叉,权责不明,管理效率低下。其次,医保管理工作人员对自身的权责范围不清楚,在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不能熟悉掌握医保的流程与相关政策,对患者就医造成了误导,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就诊。
2.医保卡管理不健全
当前医院在医保管理工作中,对于医保卡持有者的管理不足,导致很多非医保患者持有医保卡进行就诊,使得医院的管理体制混乱。很多患者为了节省住院费用,通常会持有他人的医保卡进行就诊,这种现象在住院检查及医院门诊中尤为突出,不仅严重影响到医保制度的正常执行,而且会对其他的医保患者造成较大影响。而存在此类现象,也说明了医院对于医保卡的管理不健全,在住院检查及门诊治疗中存在较大的管理漏洞[1]。
3.医保信息管理不足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医院已经逐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医院的日常管理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但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医保信息的管理重视度不足,没有形成专项资金投入,导致医院的医保信息统计与分析较为低效,且真实性有待考察,不能真正为医院提供客观的医保数据,使得医院的管理效率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医保管理与会计核算间的关系
1.会计核算在医保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医院的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医院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当中,会计核算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当前,医疗保障系统及其制度已经得到了逐渐的完善,在这种大环境下,医院想要强化医保管理,还需要对会计核算的流程进行优化,并完善其核算方法,才能够真正满足医院财务管理的相关要求,保证医疗基金收支平衡,让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能够得到保障。
2.会计核算在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中的局限
目前,医院的医保基金在会计核算中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费用与收入在归属期间,与现金收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通过会计核算就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地反应出现金流量的变化状况,并对医院医疗保险实际基金的结余加以反应[2]。但即便如此,医院的会计核算制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当前的损益难以得到准确、及时地反应。由于收付实现制的财务信息缺乏完整性,只能依据医疗保险基金进出状况对基金的收入及支出核算。因此,无法有效地反应出基金收支当期损益。同时,收入只对实际缴纳的数额进行核算,而欠缴数额却未在账面上进行反应,导致不能有效地获取应收未收的账款信息。
四、提高医保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效率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医院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与工作需求,健全医保管理制度,并对会计核算方法加以优化,让医保管理工作与会计核算工作实现相互协调与统一,进而有效提升医院的运营效率。同时,医院要对岗位进行优化设置,坚持统一管理的原则,实现权责分配,对于涉及医保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相关岗位加以合理设置,以保证各项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位,另外,还要强化考核制度,并对制度执行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考核,尤其是关于经济指标的考核更是要提高重视度。
2.强化会计人员管理
医院要提高会计核算效率,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有效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与专业素养,培养一支作风优良、业务扎实、素质过硬的财务人才队伍。让财务人员能够对各环节涉及到的会计知识进行熟练掌握,并深入了解医院的各项业务,能够在医保管理制度下有效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确保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
3.优化账务处理流程
在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中,为提供详尽的会计信息,可在应收医疗款的科目下方增设对应的明细科目。在医疗业务发生时,医院要结合实际垫付的金额进行核算,确保保证金核算的精准性[3]。若出现费用不合理现象,在医疗保险机构加以扣除时,针对于此部分的费用,还需索要相关的文件加以审核。每月拨款时,将医疗保险机构实际扣除的保证金从医疗保险机构的往来账中结转至此往来账。同时,若医院医疗保险结构有预留保险金,则需要建立“医保保证金”的往来科目,在每月进行拨款时,把实际扣除的保证金在医疗保险机构对应的往来账目中进行结转,并在下一年度医保机构拨付上一年的保证金时候进行结转。
五、结束语
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提高医保管理效率,并优化内部结构,有效提升医保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以实现新时代的医院发展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促进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医疗保险资金为医院的主要收入之一,也是医院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保险管理部门需要协同财务部门,优化会计核算方式,并配置综合素养较高的财务人员进行医保资金的核算,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实现医保资金的有效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刘保童,宋龙达.统计学在医院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初探[J].商业经济,2013,(18):39-40.
医保内部考核制度范文3
[关键词] 医疗纠纷 组建职能部门 完善机制
1.医院产生医疗欠费的原因
近年来,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国内各类型医院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费用也水涨船高,医疗欠费也随之不断增多。医疗欠费的增多不仅增加形成坏账的可能,同时影响了医院资金的周转,有的已经严重影响到医院正常运转。医疗欠费形成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有医疗纠纷、意外事故;内部因素主要有医保费用报销、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因素。
1.1医疗纠纷
病人认为医院在救治病人时存在技术或责任缺陷或病人认为医院收费不合理,认为使用了不必要检查、治疗和药品等而拒绝支付医疗费用造成欠费。目前,医疗纠纷报道不时见诸电视和报刊,医疗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引入刑法之中,这虽然对规范医院行为和保护患者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给医院留下了不少后患。有些患者借机寻事,其目的就是想减免医疗费用,甚至以赔偿相威胁。动辄上诉法院,或披露于报端。医院碍于声誉,只好妥协忍让,减收医疗费。
1.2意外事故、绿色通道形成的欠费
发生意外事故的无主病人欠费,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急诊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于生命垂危的病人,只要进入医院,医院就要提供全程监护和服务,挽救病人生命成了医生唯一的使命。然而有些无法确认单位和家属的重危病人所发生的费用,往往在事后使医院陷入尴尬境地,无人支付,无处追讨。[1]另外,为了简便、快捷的救治危重病人,近年来各医院先后建立绿色通道, 使许多危重病人重获生命,受到了社会的赞扬。但与此同时,各医院也遗留下许多医疗欠费现象。其原因是这些被抢救的病人中,有一部分是外来农民工、精神病人、老年痴呆症和交通事故的患者,他们中绝大部分无力支付或根本不付医疗费用。
1.3医疗保险协议形成的欠费
医保病人出院结算时,根据医保协议规定,病人只需支付很少数额的个人自负部分,医保报销的医药费全部由医院先行垫付。然后,经过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人员审核后,剔除因违规不予支付部分,并处以违规部分5~10倍罚款。这样医院的垫付款与实际收到的拨付款之间就形成了时间上的差异和数量上的差额。[2]另外,由于医院医务人员对医保政策把握不准,理解不透彻,对参保病人不合理的要求不制止,造成给病人盲目检查和开药等;另外一些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不注重病种与检查、治疗、用药的关系,而是注重大型检查、高精尖设备和使用贵重的药品,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和资金的大量支出,致使医保动态值超标,医保拒付参保人员就诊发生的医药费,并按照当地医疗保险中心的规定和考核办法结算,若有违反相关规定的将扣除相当比例的医疗费用。
1.4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不健全,病人住院押金不能及时催交,各项检查、治疗费用送达滞后造成欠费。收费价格执行不彻底,造成欠费。有的医护人员技术不过关,不严格按医疗程序进行,造成医疗纠纷,使患者拒付费用。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进行检查、化验、用药、治疗等诊疗项目,由于不能及时与病人沟通或解释不清楚,使患者产生疑虑,态度生硬,作风拖拉,对病人缺乏同情心,合理服务需求的不到满足,或因费用结算出现差错,结算手续烦杂而病人对医疗过程缺乏足够的了解,从而导致欠费的产生。这类病人的医疗欠费约占总额的2.1%。
2.医疗款项改进的建议
要提高医疗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且尽量减少坏账损失,对医疗单位而言,既有可控因素,也有不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需要从立法部门和执法部门入手,可控因素从单位内部加强医保政策的培训,完善应收医疗账款的管理机制。
2.1医疗纠纷的治理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规范医疗流程、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强医疗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新型医患关系中,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要求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医疗技术服务,同时要求医患双方有更多的交流以及对病情变化发展、医生诊疗方案的知情权。在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加强医患沟通,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和医疗的透明度,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减少因医疗纠纷而形成的欠费。同时要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全员“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意识,加强医疗管理,改善医疗服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在百姓心中树立良好形象。
2.2组建职能部门
110、120来源的交通事故病人,这些患者在入院的同时,医院是本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原则,先救治,后催缴。医院应与交警部门加强联系,签订协议,如果肇事车辆缴纳意外事故保险的,由交警中队签发出院一次性结算担保书,在病人出院时,由交警部门签发转帐支票一次性结清。如果肇事车辆没有缴纳意外事故保险的,交警部门根据肇事者所交金额签发限额担保书。住院部门根据所用医药费情况,及时下发催款通知书,由病人家属到交警部门领取限额担保书,病人出院时,财务部门根据限额担保书到交警部门结清款项。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交通事故病人的大额欠费。交通部门也可增设职能部门,协助医疗单位追回欠款,或者建立预警机制,交通部门内设职能科室与医疗单位内设职能科室对接。
2.3完善内部机制管理
对于可控因素的治理,一方面加强医保费用的管理,另一方面管理机制的效用发挥。
(1)加强医保费用的管理。首先,要加强医疗保险制度的学习。医院要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医疗保险制度的培训学习。无论是医院领导、医务人员还是财务人员都要熟练地掌握医保政策的具体内容以及每一时段的变化。医务人员要转变医生只管看病不管费用的观念,加深对医疗保险制度的理解,才能规范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使医院和患者之间实现双赢。其次,要根据医保政策制定出合理的医保分科指标,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医保分科指标是指医院每月对临床科室医保住院管理进行量化考核所制定的指标。分科指标的制定是以科室年度医保患者出院结算费用为基本数据,扣除不合理费用后结合医保结算定额制定出科室年度医保控制指标。其目的是控制医保患者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个人负担,控制医保超支。再次,试行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临床路径管理是医务人员针对特定的诊断或手术所作的最适当的有顺序和时间性的医护计划,使患者得到最适当的医疗服务。[3]最后,要加强医保结算的管理。加强与医保管理机构的沟通,完善医保信息的传输,减少因双方数据统计上差异造成医保费用结算上的延误,减少资金占用的时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建立医生、护理、财务三位一体的住院费用管理制度。由住院处打印一日清单,反映病人医药费用开支情况和结余情况,收费员及时将清单送达各病区,由医护人员发放到患者手中,督促其及时补交费用,避免欠费的形成。[4]并将病人欠费与科室经济利益挂钩,将病人欠费作为一项考核指标,防止临床科室只顾收病人而不顾欠费,充分调动临床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改变传统行医观念,及时催交住院费用,一旦发生欠费由科室负责追回。
(3)加强医疗业务管理,全面提高医疗队伍的业务水平。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素质教育和”三基”培训,建立医疗质量目标绩效考核制度,规范行医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将医疗质量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让病人有空子可钻。杜绝病患及家属以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医疗责任事故、医疗技术事故为借口的逃费行为。
(4)加快医院计算机网络建设,实行全院信息一体化的运行,不仅使病人能随时了解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而且也便于病人及其家属及时筹集款项,从而保证治疗的正常运行。同时,由病区医护人员根据医嘱录入系统,各职能科室根据医嘱执行,这样,既能使各项费用及时入账,又能杜绝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3.结语
总之,对医疗欠费要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医院的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各部门管理人员应按照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对医疗费用严格把关,采取各种有力措施,齐抓共管,将医疗欠费降到最低水平。只有全员参与,共同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不断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甄忠利.住院病人医疗欠费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杂志,2004,5(23):46.
[2]文光慧.对医保“拒付”问题的分析及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03,10(184):603.
医保内部考核制度范文4
关键词:定点医院 医保 体系化管理
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机构可以有效的保障人们的健康安全,更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发展,医疗机构是实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联系参保人员和医疗保险机构的重要纽带,其可以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加强对于医疗行业的管理工作,可以让其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保障医保基金运行的安全性,对于医疗行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推行医保体系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医保管理体系主要由以下五个子体系构成:医保服务体系、医保质量体系、医保沟通体系、医保信息体系以及医保文化体系。
(一)医保服务体系建立
要加强对于医保从业人员的素质的培养,加强其对于接待医保患者的技巧的培训,加强其服务理念的培养,开展相关的竞争服务上岗制度,选择更加优秀的医保服务人员对于患者进行良好的服务。并且还要制定相关的医保患者投诉接待管理办法,对于患者的投诉做好相应的记录,并且及时的进行改正。另外,还要简化相关的医保办理的流程,是患者办理医保更加的方便快捷,整合医院的相关的内部的资源,为医保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此外,还要积极的推进外地的转诊患者的及时结算的相关工作,对于外地患者在出院时的付款流程进行相应的简化,更好的为其提供服务。医院的医保管理部门还要定期的对于各个科室的医保质量进行相应的检查,保证患者的合理的治疗,并且要适当的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制定相关的医保患者知情同意制度,让医保患者具有一定的知情权,避免出现相关的医疗纠纷。
(二)医保质量体系建立
医院要建立相关的医保管理网络组织,建立健全的院一级与科室二级的医疗保险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还要制定相关的管理的文件,明确管理网络体系当中各个成员的相关的权利、责任。此外,还要建立相关的医保管理的工作制度,其中主要的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建立相关的科室医保协管员制度,各科室应当选取一名资质比较高的医师作为医保协管员,协助各科室的主任完成相关的医保的工作,还要定期的查询需要完成的工作的指标是否达到,并且要对科室内的医保工作进行检查以及相关的整改工作。其次要建立医保工作例会制度,在每个季度都要进行医保实施的总结的工作,并且还要提出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任务,相关部门要共同研究制定出医保工作的各项的管理规定。第三是要建立医保工作信息的公开制度,对于相关的医疗信息进行审核统计,并且还要对患者反馈的信息进行整合,确保信息的透明度。第四是要建立相关的医保审核点评工作制度,严格的对于医保进行审核,发现不良的医保现象要及时的在全院例会上进行点评,保障医保制度的公正性。最后是建立健全的医保考核制度,医院的医保管理中心应当对各个科室进行相关的考核,并且将考核的结果和相关的奖金挂钩,以此来促进医保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医保工作的有序的进行。
(三)医保沟通体系建立
医院应该加强和医保经办结构的沟通和协作,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医院应该派出专门的人员对于医保经办机构进行定期的沟通,及时的了解到各种新的医保政策,收集各种新的医保的信息,加强本院医保体系的改进工作。另外,医院的各个科室之间也应加强沟通,提高各科室之间的协作工作,使医保政策可以更好的在医院开展,根据相关的医保政策,结合医院的实际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于医院的各个科室的医保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此外,还应该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协作,最大响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服务满意度,及时的为患者答题解惑,让患者及时的了解到医院的医保政策,了解患者的新需求,对于医院的医保工作进行及时的改进。
(四)医保信息体系建立
医院应该加大对于医保信息系统的投入,建立相关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这样可以简化工作的流程,提高其工作的效率,有效的减少医保患者的等候时间。还要建立相关的信息共享的平台,及时的进行相关数据的交换,确定其信息的准确性。要加强对于信息的细化管理工作,及时的对于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于各个科室的医保工作进行实时的监控工作,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对于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此外,还应该对于服务进行优化,利用相关的信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医院的门诊大厅以及住院部设置相应的医保患者自动查询系统,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查询服务。
(五)医保文化体系建设
在最初医保工作执行的时候,许多的医务人员都有一定的不适应,这些主要的体现在医保政策的管理的规定过多,相关的医疗行为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从而产生了对于医保患者的懈怠情绪。所以,医院应该积极的加强对于医院医保文化的建设工作,以优良的医保文化来促进医保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更够更好的为医保患者进行服务。医保制度的建立对于医院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医院应该引导医务人员对于医保患者要有积极的心态,学习换位思考的思维,鼓励医务人员用细心、耐心以及关爱的服务态度对待医保患者,促进医保工作良好的进行。
二、推行医保体系化管理对医保工作的促进作用
基本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主要会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利益: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员以及医疗保险机构。其中定点医院作为联系参保人员和医疗保险机构的纽带,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可以把医保的各项制度落实,让医保患者享受到相应的医保政策。医院在保证完成医保所制定的相关指标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其完成的质量,建立健全的医保质量的管理体系。加强其各个科室的医保管理,强化科室主任责任的机制,保障医保工作可以落实到位,加强对于相关信息的公开力度,实行考核是约束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的提高医保工作人员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医保服务的有效的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可以有效的实现人人都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有效的为人们提供服务,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随着医保工作逐步的细致化和高效化的管理的需求,相关的医保信息系统也逐渐的在医院设立,这可以有效的促进医院对于医保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医院的医保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可以更好的对于医保工作进行分析、监督以及控制等。健全的医保信息体系,可以更加有效的为医保患者提供服务,降低相应的管理的成本,提高工作的效率。医院医保文化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医院品牌形象的树立,使医务工作人员找到归属感,用更加热情的态度为医保患者提供服务,使医保患者可以在更加舒适的医院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治疗,提高了医保患者的满意度。
三、结束语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的发展,医院推行相关的医保体系化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医院更好的为医保患者提供服务,促使医疗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春,苏明丽,袁红梅.定点医院推行医保体系化管理初探[J].医学与社会.2012(06):71-78
[2]林敏,赵俊.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道德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医学与社会. 2010(04):13-21
[3]顾昕.医保付费改革是医改核心[J].传承.2012(07):41-47
[4]冯括.定点医疗机构在总额预付制度下的医保费用控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03):90-97
医保内部考核制度范文5
一、行风工作
紧扣主题,强化责任,切实开展行风建设“九不准”自纠自查、“远离回扣、廉洁从医”等专项活动,全面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警示教育,严格开展自查自纠,签订廉洁行医承诺书,对重点部门、岗位人员进行约谈,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完善药品购销等环节各项制度,逐步健全防控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格诊疗收费,开设投诉电话、意见箱,将医务人员的违规行为记入其个人诚信记录和医德医风档案,形成长效监督机制,积极营造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的良好氛围。
二、创建活动
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加强宣传,完善中心、站宣传阵地,对全员职工持续开展核心价值观、行业规范等学习教育,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并定期开展志愿者服务。
积极争创诚信医院,通过制订方案、宣传发动,完善制度规范等,参照标准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坚持依法执业,严格遵守四合理,把诚信服务体现到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
努力争创健康促进医院,组建健教网络组织,专人负责,强化日常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力度,持续巩固无烟单位创建成果。
三、卫生室提档升级
今年计划对4个村卫生室进行新建和改造,芦墩服务站移地新建,篁村扩建建150平方,新街和小湖分别进行改造和装修,目前芦墩基建、外墙工程已经完成,小湖、新街改造工程正在顺利进行中。
四、乡村医生签约
将目标任务3000户指标分发到相应服务站,印制并发放完毕2万份协议书,4月份全面开始签约工作,预计9月底全面完成。
五、医联体建设
1月份起与市人民医院口腔科与建立对口协作关系,每周固定专家门诊,口腔医生轮流到人民医院学习进修,通过人才、技术等支援,逐步培育建立口腔专科,有效利用好医联体内部的优质医疗资源,使本地的老百姓享受更优质、更便捷、更优惠的医疗服务,
六、群团工作
充分发挥党、团、工、妇组织力量,组建篮球队1支,并成功举办了迎新杯篮球赛、元旦趣味运动会、3.8妇女节一日游、团体拓展、退休职工慰问等活动,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提升了集体凝聚力。
七、队伍建设
加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开展院内业务培训11次,三基考试2次,参加上级各类培训70余人次,2人参加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人务实进修,2名乡村医生参加实用技能培训,6名定向委培生到二院进修学习。
八、完善绩效考核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制订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制度,把各项工作指标、工作质量、医德医风、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分解到每一个科室、每一个岗位、每一位职工,逐步建立灵活的,有竞争力的考核方案及奖金分配制度。
九、改善医疗环境
争取政府投入,新建完成停车场、篮球场、绿化工程,新建医疗废弃物暂存地用房并投入使用,更新污水处理设备,完成全院监控系统升级、消防工程改造、口腔科整体调整改造等,新建发热门诊用房已完成基建。
医保内部考核制度范文6
一、指导思想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遵循“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原则,突出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创新体制机制,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和提升医院运行活力为切入点,着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重点在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监管机制和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切实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促进全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二、目标任务
自2014年8月起,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彻底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理顺公立医院管办体制、运行机制和财政补偿机制,改革新农合支付方式,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通过改革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形成医院管理现代化、价格调整合理化、政府补偿制度化、人员管理岗位化,分配制度绩效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格局。
三、实施范围
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作为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市属六家中心卫生院参照本方案,全面参与公立医院综合配套改革。
四、实施内容
(一)建立公立医院卫生经济运行新机制
1.调整“以药补医”机制。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改革的关键环节。从2014年8月10日起,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所有药品(中药饮片和医院制剂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减少的药品收入80%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20%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予以补偿。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严格控制非医保药品使用比例,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2.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完善医疗服务收费结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原则,降低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合理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诊察、治疗、手术、床位、护理和传统中医项目等价格,使医院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合理补偿。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总量控制在药品差价的80%,不增加患者的实际医药费用负担。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报物价部门批准后与其它调整政策同步实施。
3.调整政府补偿机制。符合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市财政统筹安排,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专项补助,对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按照服务成本予以保障。逐步化解公立医院已经形成的历史性债务,确保公立医院经济正常运行,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中心卫生院继续实行打包定额补助。所有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减少的药品收入按20%给予补偿。
4.改革新农合支付方式。建立新农合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形成医药费用增长控制机制。推行总额预付,实行按床日付费、按病种付费、门诊总额预付乡镇统筹、重大疾病保障等混合支付方式,建立大病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新农合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有效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激励和惩戒力度,形成约束机制。通过新农合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促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形成。采用基药使用率及自费药品控制率、药占比、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考核与新农合基金支付挂钩,约束自负费用和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切实保障基金运行安全。
(二)实行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政事分开,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在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权责关系。组建市公立医院理事会和监事会。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市公立医院理事会理事长,发改、卫生、财政、编制、人社、物价等部门负责人和社会人士、医院院长代表为理事会成员。理事会是公立医院的决策权力机构,负责确定公立医院的发展规划,行使公立医院重大事项决策权。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为监事会成员,监事会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财务管理、资产保值增值进行检查、审计及监督。逐步完善理事会统一管理下的院长负责制,规范管理层的产生和任用,制定医院院长任职资格、任期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院长人选由理事会聘任,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医院副院长由院长聘任并报理事会通过。管理层向理事会负责,并按章程履行职责,接受监事会监督,从而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优化医院内部运行管理。逐步取消医院行政级别,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健全院内决策执行机制,建立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绩效评估制度、年度报告制度、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审计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等。
2.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分配机制改革。科学管理使用编制。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工作量、床位数和现有编制使用情况等合理确定医院编制数。探索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年度计划申报制和备案制。医院可根据发展现状和人员的退休情况合理制定编制使用计划,报编办批准后,每年在核定的范围内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健全人事管理制度。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完善公立医院岗位管理制度、全员聘用制度和竞聘上岗制度。坚持因事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分类管理、以岗取酬,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严格人员准入标准,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规范人员招聘,编内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由卫生局会同人社局组织实施,编外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笔试由卫生局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单位自主用人、科学分类管理的新体制。加大政府对卫生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区域内专业人才合理流动机制。改革考核分配方式。建立以公益性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把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以及社会满意度等作为量化考核指标,全面推行三级绩效考核方式,即理事会对医院考核,确定医院绩效工资总额;医院对科室考核,确定科室绩效工资总额;科室对个人考核,确定个人绩效工资收入。理事会与院长签署绩效管理合同,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医院财政补助、医院总体工资水平等挂钩。医院内部要制订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健全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技术水平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收入分配进一步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作出突出贡献等人员倾斜。积极探索实行院长、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提高公立医院运行质效
1.健全医疗服务体系。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医院布局,巩固和完善市镇两级、镇村一体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力推进市第一医院建设。建立和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努力发展精神、儿童、康复、护理等薄弱专科医疗机构或临床专科。推进区域消毒供应中心、检查检验中心等建设,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城乡均衡发展。鼓励医院创等升级,以创促建。在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前提下,给非公立医院留出发展空间。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2.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院标准化建设,努力打造舒适、优美的就医环境,着力营造人性化、个性化、亲情化的医院氛围。以病人为中心,努力优化和再造就医流程,简化就医手续,全面实行预约挂号、预约检查,方便群众就医。着力提升群众就医感受和满意度,深入开展市级医院与乡镇医院结对帮扶、对口支援、送医下乡活动,通过专家坐诊、义诊、查房、示教、务实进修等措施,着力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稳步推行医师多点执业,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全市医疗机构分工合理、服务规范、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运转有效的医疗服务新格局。继续强化平安医院创建,加强医患沟通,医院建立医患关系科,设置医患沟通室,完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着力构建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深入开展阳光用药工程,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活动,着力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升群众得实惠程度。科学制定医院发展目标和规划,加强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建设。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努力做到院有名科、科有名医,不断提升县域内就诊率。加强区域合作、院际合作,主动接轨上海等,不断提升全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中医院作为中医药服务的龙头单位,要加大对镇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支持与指导,全面提升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
3.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标准和规范,切实加强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核心的公立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涵盖电子病历、诊疗规范及综合业务管理等功能的医院信息系统,快速推进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移动输液、自助付费等业务系统建设,与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有效衔接,实现全市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提供双向转诊、预约诊疗、信息查询等便民服务,支持绩效考核和医疗服务监管。为新机制的运行和各项服务、管理措施的落实提供技术支撑。依托市人民医院逐步建立面向全市基层医院的区域影像、检验、心电诊断中心和上连三级医院、下连基层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全面推进使用居民健康卡,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医。
(四)强化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监管
1.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质量、安全行为的监管,健全以安全、质量为核心的专业化医院评审标准,完善医院医疗安全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发挥质控中心及医学会等组织的作用,规范质量管理制度,强化质控组织的分类指导,进一步推进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路径和处方点评等管理措施,切实加强核心制度建设。
2.严格医疗费用管理。加强医疗费用的控制管理,严格“三合理”规范,实施临床路径,控制公立医院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对医疗收费的指导与督查,严禁分解收费、乱收费等违规行为发生,充分发挥医保机构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和监督制约作用,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关系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监管。采用基本医保药品使用率,自费药品控制率,药占比,检查检验费用占比,床均费、住院率,平均住院日等考核指标。加强实时监控,结果与基金支付等挂钩。
3.严格准入管理。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准入的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审批,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严格按规定报备、评审,严格医师、护士注册管理,加强医疗机构校验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禁非法执业,超范围执业和无证执业,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联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4.加强行风管理。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建立诚信制度,形成和谐互信医患关系。切实抓好德医风建设,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阳光用药”工程,扎实推进“无红包医院”建设,全面签订不收受病人红包协议,大力整治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深入推进“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主题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开门评医”活动,建立完善医德医风电子考评制度,逐步提升第三方函调患者比例,继续强化院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积极推进党务院务公开,规范运行卫生系统会计核算中心,巩固完善重点岗位轮岗交流制度,全力打造“境界高远、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学识高深、言行高雅”的“五高”型医务人员队伍。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增强政治责任感,把这项改革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细化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有力有序推进,加强督导指导。
2.强化部门协作。各相关部门要明确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卫生行政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促进公立医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安全,有效控制运行费用,并完善新农合支付办法,发挥新农合支付方式对医疗行为的引导作用。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制定落实促进公立医院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编制部门要合理核定公立医院编制,探索编制备案管理的有效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牵头做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符合卫生行业和医疗机构特点的人事分配制度。价格部门要牵头做好医疗服务价格综合改革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积极主动做好相关作,既各司其职,又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切实增强公立医院改革的整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