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范文1
1)场镇规划。对乡村各类用地布局进行规划,明确道路建设要求;明确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目标,以及主要水体保护范围;对乡村综合防灾减灾防疫系统和环境卫生系统进行规划;明确地方传统文化、特色文化的保护内容,对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进行规划,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实施管线综合管理,合理确定管线建设容量,对公用工程管线位置、管径以及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规划。
2)村庄规划。乡村村庄规划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在充分结合村庄聚居条件、资源状况、交通状况的基础上,对乡、村同步进行规划编制。为保留村庄的原生态风貌,对聚居户数少且具有原生聚落特色的村庄可不进行规划;对具备良好聚居条件和交通条件的村庄进行规划。村庄规划要遵循尊重村民意愿的基本原则,采取柔性标准与刚性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规划,其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公共设施、村民住宅、居民点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景观绿化、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规划。
2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的乡村规划方法
在乡村产业结构中,农业一直以来是基础产业,占用农村大量劳动力;非农产业主要包括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资料供应业、农产品运输业、农产品销售业以及为农民生活服务的建筑业、工业和商业服务业。为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了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乡村规划有着直接影响。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乡村规划的方法策略如下:
1)建立规划组织管理机制。乡村应设立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规划管理和监察执法人员,对规划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规划建设管理机构要严格审批规划编制,并加大规划强制性规定的执行力度,不得在没有编制过村庄规划的地方审批建房,有效控制农民的建房行为。建立村级规划监察队伍,让村民主任成为规划监察协管员,形成市、乡镇、村的规划监察联动网络,坚决制止各种违法行为。
2)确定乡村规划原则。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乡村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其一,保护生态环境原则。乡村规划既要着眼于乡村经济发展,又要看重生态环境保护,力求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局面。在乡村规划设计时,要尽可能维持河流、绿地、树木等自然环境的原貌,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建具备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其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乡村规划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改善村容村貌,通过乡村规划建设一个产业发展与内在文化相融合的现代化新农村。如,乡村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吸引城市居民来农村休闲度假,拉动乡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并通过城乡人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其三,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乡村产业开发和乡村规划时,均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乡村建设满足农民物质需求和文化生活需求。乡村规划要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尊重农民的意愿,着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
3)明确乡村规划步骤。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的乡村规划应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实地调查。了解当前乡村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计划,对典型村庄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民情,与村干部和村民进行访谈,获取最为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第二步,综合评价村庄建设情况。准确掌握乡村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人口规模、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评价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确定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第三步,制定村庄发展战略。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系统研究乡域范围内村庄产业结构与村庄数量、人口规模、空间布局之间的关系,分析乡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村庄产业发展的优劣条件以及发展潜力,制定村庄发展战略。第四步,确定乡村空间布局体系。坚持“保护耕地”的原则,确定适用于不同产业发展的用地布局,明确中心村和基层村的用地需求、村庄性质、人口规模,制定建设中心村的标准,统筹安排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遵循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避免因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4)突出乡村规划重点。在村镇体系结构规划方面,可依托当地产业基础,对交通干线进行完善建设,形成以集镇为核心,中心村为主体的级次分明的“集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镇村体系;在村庄布局规划方面,改变粗放型村镇模式,合理布局中心聚居点和一般聚居点,使聚居点形成网络状空间布局;在交通规划方面,以乡道为骨架,建设功能完备、快速便捷、多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乡村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在基础设施规划方面,对供电电力设施、排水设施、通讯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在社会服务设施规划方面,规划建设小广场、便民店、文化娱乐室、卫生室、幼儿园、便民书屋、全民健身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
3结语
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范文2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绿心地区;新村建设型模式;岛状居民点模式;线状居民点模式
Abstract:The rural residential area is the place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of villagers,it is alsoan important part of land utilization of village. For a long time, The rural residential area is short of overall layout and regulation. Due to its special conditions of the natural terrain and limited land resources, there are a number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 with small scale, fragmented distribution and many other problems in Chang-Zhu-Tan Green Heart area.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t is recommended new-village building model, island-settlements mode and linear settlements mode for the layout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
Keywords:the rural residential area;green heart area;new-village building model;island settlements mode;linear settlements mode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7-0071-02
1 引言
长株潭绿心地区地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中心位置,北至长沙绕城线及浏阳河,西至浏阳柏加镇,南至湘潭梅林桥镇,总面积545km2,共18个乡镇。绿心地区因为受到地形地貌、道路交通、耕作半径、传统习俗等自然和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居民点布局呈现以下特征:农村居民点布点多、单个居民点面积较小、用地结构松散、没有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设施配套不全、人居环境差等。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对绿心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模式给了几点建议。
2 绿心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存在的问题
2.1村庄粗放式发展,土地浪费严重
由于村民建房的传统习惯与宅基地管理混乱,村民普遍多占宅基地建房,特别是交通较为发达的对外公路旁和耕种较为便利的地段,有的甚至占用良田建房,造成村庄无序扩张,人均、户均居民点用地面积过大,如株洲市马鞍村,大多数农户建设用地面积都超过了300m2,有的甚至超过了1000m2。村庄建设的浪费,导致其用地的粗放低效,给耕地平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2村内用地结构松散,集约化程度低
由于受农耕经济的影响,村庄聚落内部结构大多呈无序状态。村民随意选址建房,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牲口棚与住房交叉布局,结构混乱。村内大量小面积零散土地闲置,土地利用率低,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此外很多村民建新不拆旧,新房林立的同时旧房破烂不堪无人管理,土地闲置率较高,据统计,绿心地区仅村庄的空闲宅基地就达到5000亩,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很低。
2.3村庄规模偏小,设施难以配套
绿心地区村庄大多为历史上村民为方便生产、生活散居后逐步形成的。村庄规模普遍偏小,十户以下的自然村大量分布。过小的村庄规模,使得公共设施和生活基础设施难以配套,同时增加了占地量,增大了建设成本与环境保护治理成本,造成了土地的不经济利用,村庄达不到规模效益,既浪费了土地又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在有的农村居民点中,特别是历史较长的老农村居民点,公共设施不完善,排污下水道设施几乎是一片空白,露天臭水沟在房前屋后通过,老式厕所及猪牛圈就近分布,苍蝇蚊子多,环境卫生差,其卫生标准很难符合要求。如此不堪的居住生活环境己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格格不入。如果不进行改造完善,那么其居住利用价值将逐步丧失,更谈不上实现乡村城镇化。
3 绿心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原则
3.1便利生产、方便生活
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是为了更好满足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当前农村居民点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还受着农业生产力的限制,其布局和选址必须要考虑到耕作半径。在当前农业生产力条件下绿心地区农村最大耕作半径为地势平坦地区1km,丘陵山地地区2.5km,因此在居民点布局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方便生产的原则。另外,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合理布置道路、绿化、基础设施等,从实质上给居民生活和生产带来方便。
3.2保护生态、美化环境
农村居民点布局应尽量避免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尽量少“大拆大建”。另外,在农村居民点布局时要充分发挥村庄自然生态系统的优势,考虑到对农村景观资源的保护,借助自然地形和天然树木,形成优美亲切的农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和营造优美的农村风景。
3.3因地制宜、塑造特色
绿心地区村庄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应当根据各地居民点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居民点原有布局和发展方式,适当优化城乡人口布局。同时应该注意因地制宜,结合村民的需求和居民点布局现状,综合考虑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经济文化特色,体现当地农村特点,突出农村自然田园风光,做到不砍树、不挖山、不填塘,凸显当地乡土气息,防止照搬城镇居住区模式。应当适当把握村庄和地区特色,利用本地优势条件,形成特色,提升村庄的品味和形象,给农村居民带来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为村庄带来更好的发展和效益。
4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
绿心地区农村居民点总体上是分散的,而当前,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居民点布局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满足当前城市化加速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问题,出于各种因素的思考,使其集中分布,实现就地城市化。综合考虑到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等条件的变化和影响,并基于农村居民点空间发展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对现有居民点采取聚集发展、引导发展和限制发展的策略,尽量减少散点式布置类型的居民点聚集状态,布局新村建设型、岛状和线状的村庄居民点布局模式(见图1),使之能适用于当前绿心地区的经济、社会和农村发展大环境。
4.1新村建设型模式
图1-绿心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模式示意
新村建设型,即将现状绿心地区禁建区和生态敏感地区的居民点或者由于城市建设占用农村集体用地的居民点进行集中建设,形成农民新村、农民新社区,使周边较小规模居民点向附近集中的一种居民点布局类型。其首要考虑因素是居民点规模,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资源,保护周边环境以及提高人们居住和生活水平。在绿心地区,新村建设型的居民点布局首先要对区域内规模较大的居民点进行一系列的自然、经济条件的了解和评价,根据其发展条件情况,确定其能够发展的规模,根据相应的地缘和基础设施基本情况进行居民点的合并,同时被撤并的小规模居民点用地要停止新建住宅,引导其搬迁,并对已经搬迁的用地进行土地复垦和相应的改造,使其变为可再利用的农用地或其他用途用地。新村建设型模式重要的是考虑周边居民点撤并的范围,既要适合保留居民点的需要又要考虑农民的搬迁意愿。
4.2岛状居民点模式
绿心地区地处丘陵地区,其境内村庄以丘陵和山地为主,这两者的结合占了农村的较大部分土地,这种类型的村庄内部一般有山体和农田交错存在,而农田一般位于山脚,以“冲”或者大片的“坪”的形式存在,居民点则在山脚和田边的平地上自然形成了岛状居民点。这种位于山脚和田边的居民点多半呈岛状分布,在交界的地方一般都修建有道路,方便与外界的联系。岛状居民点模式靠近田边,比较方便农民在田地里耕作,一般不占用基本农田,但通常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规模一般不大,发展的空间不大。尽管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在丘陵地区半山半田的农村,它还是一种比较适宜的布置模式,居民点布局需要充分利用丘陵山地的优势,鼓励岛状居民点模式的发展,但也要尽量减少和避免岛状居民点模式的缺点。首先,在布局中要尽量选择地势比较平坦,山坡比较平缓的地区来作为居民点位置;其次,尽力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规模积聚效应,引导农村散落的单家独户搬进集中的居民点来,方便道路和各项基础设施的配备;第三,应尽量引导居民点建房沿道路和山坡建设,并适当向地形比较适合的山上发展,挖掘丘陵山地资源,挖掘建筑与环境和地方文化的共生性,保持农村景观与建筑的原生态。岛状居民点靠山面田,既可以照看好门前的农田,也可以开垦屋后的山地,生态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但是由于受地形影响,一般道路和其他的基础设施不够便利。基础设施是农村农业生产、居民生活所必须的前提。选择现状基础设施较好,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条件好、耕地林地多且规模较大的居民点作为岛状农村居民点的重点建设对象,建设具有一定辐射能力的医疗、卫生、教育和商业服务等服务设施,加强岛状居民点与周边居民点的交通联系,通过逐步引导使农民向设施条件较为优良的中心居民点集中。
4.3线状居民点模式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因素在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中所占的重要程度越来越大。线状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是指基于交通导向的一种农村居民点重构。这涉及到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村庄本身交通不太发达,布局时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向主要道路集中;另一种是在交通比较发达的农村,居民点沿主要交通线分布,或者沿村级主路分布,居民点排布较散。其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创造村庄良好的对外和对内交通环境。绿心地区,居民点现状布局沿路布置的现象就比较普遍,采取线状居民点模式首先要对村庄对内、对外道路以及村内主要次要道路网络进行布局和梳理。居民点布局时,考虑向村级主路布置,对于离主路较远,交通可达性较差的居民点进行引导搬迁;对于本身就沿村级主路布置较为集中的村庄居民点加以引导,使其逐步在某些条件适宜的节点进行发展扩大,形成点块加网络的模式;对于村庄内沿铁路、高速公路等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居民点应予以控制和搬迁,并可考虑利用便捷的交通,使居民点与之形成方便的联系,但需要避免其对居民点的干扰。线状居民点型的模式容易导致一层皮式的开发,在宏观布局的时候必须加以控制,尽量将居民点建在道路一侧,局部放大,点线结合,而不应两侧都建满,以保证交通的畅通。
参考文献:
[1] 蔡准. 长沙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研[D]. 湖南大学,2009.
[2] 渠霓. 农村居民点规模及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
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范文3
关键词:上海近郊区发展问题对策
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近郊区开始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主角和主体。受到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尽管上海近郊区建设时间不长,但已出现较中心区(如静安、黄浦、虹口等)和远郊区(如金山、松江、崇明等)更为复杂的现象和问题。本文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从研究近郊区快速发展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入手,探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初步对策与建议。
上海近郊发展的类型
(一)城市化的近郊型村镇
从上海房地产急速崛起的新千年以来,追求生活品质的迫切要求和内环范围高昂的居住成本,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近郊区,特别是交通、公建配套较好的近郊区作为其新的定居点。因此,在短短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宝山外环线以内区位条件较好的大场、庙行、淞南、高镜等村镇大多都组织了房地产开发项目,乡村迅速被城市占领。快速城市化在改善地方建设面貌,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并集中在配套设施配置容量不足和“城中村”现象。
一方面,各村镇为增加经济收益,往往想尽方法,与规划讨价还价,增加建筑开发量;而另一方面,当时的规划尚未实现全覆盖,出具的规划设计条件往往是在没有综合地区公共设施需要,交通、环境容量的情况下孤立核算的结果,市场效益的过度化追求和规划法规的滞后性缺位,最终导致在完成房地产开发后,居民往往对地区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的配置情况不甚满意,出现较为普遍的“局部没问题,整体缺口明显”的合成谬误。
在导致配套设施容量不足的同时,大面积土地开发带来的农户动拆迁问题,也因为过度追求数量和速度而留下很多隐患。作为动迁户的当地农民往往不愿离开原驻地,为满足农户要求,尽快落实动迁,大部分农户最终搬迁到了附近的安置基地,没有被城市化消化的农民住宅区与城市居住区混杂在一起,形成了普遍的“城中村”现象。这些“城中村”尽管在吸纳外来人口、提供廉租房等方面分担了城市发展的压力,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农户住区对当地的城市景观、土地使用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影响。
(二)工业化、准城市化的中郊型村镇
进入2000年以来,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中心城区向近郊区县,特别是土地价格较低、交通条件相对较好的中郊地区转移。产业的转移,在加快上海中郊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和原始资本积累的同时,使当地村镇看到了土地作为资本蕴藏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并努力以此为媒介,大力发展村镇经济。在工业产业大量进驻中郊地区的同时,上海大型市政配套动迁基地和“中低价商品房”基地的纷纷落户,则从另一个渠道让当地原住民开始接触并逐渐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
农转非现象如果单纯作为农村城市化的过程来看,是一个极为自然的过渡现象,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缺乏有效控制,则会成为制约这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宝山郊环线附近的罗店、顾村镇就有这一类问题存在,这一方面体现在产业同构现象明显,内部竞争成本升高;另一方面则体现为用地分散布局,空间结构不合理。
目前,宝山罗店镇、顾村镇和月浦镇的主导部门都是第二产业,机械制造、冶金加工、医疗器械等劳动密集型工业构成了村镇的最大工业门类。门类与能级的类近似性使得村镇在引进产业项目的时候,只能依赖低廉的土地价格和优惠的使用条件作为主要手段,结果出现了工业土地利用率低,土地闲置多,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由于郊区产业的早期开发多以镇村自行组织实施为主,基本处于低端、小规模生产状态,无法形成专业化工业基地,加上开发过多地强调功利主义,缺乏先进理念和规模效应,工业和农村居民点经常相互混杂在一起,既影响了地区形象的提升,也为社会治安管理带了很多负面作用。
与中心城区不同,城市中郊型村镇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大部分是以农村集体用地为主要支柱,村镇各自为政,空间发展模式只能以村镇的空间区位确定非农建设用地的布局。受这一条件限制,无论是工业还是居住用地,都很容易形成以村镇为中心,小范围集中、大范围分散格局,而重大工程基地的独立选址又往往使这一局面进一步加剧和复杂化。结构和用地的不合理产生的后果必然是公共设施不配套、道路系统不连贯、基础设施系统不到位、城市景观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延缓了乡村——城市转型的空间集聚过程。
(三)农业主导的远郊型村镇
宝山北部地区的远郊型村镇受地理、现状和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仍以农业、果蔬种植和其延伸产业为主,未来城市化的可能性较小。由于生产方式仍以个体耕作为主,农业产业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村镇空间布局呈现密度高、规模小的特点,村庄基础设施配套难度大,土地资源浪费,村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各村目前普遍缺乏规划指导,上下水不畅,道路狭小、质量低劣,环境脏、乱、差,缺少学校、医疗卫生、商业、文化体育等必需的生活设施。
与村镇建设发展缓慢相反,北部地区因为土地可开发量大、用地集中,对大型制造企业的吸引力较强,原有的宝钢国家级钢铁基地不断扩建,市级城市工业园区和月杨工业园区等大型工业项目也纷纷落户,是全区工业用地最为集中的地区。由于长期处在自发生长状态,这些工业园区与村镇农业用地交错分布,空间形态具有强烈的拼贴性,工业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无法形成完整的交通、市政系统,工业企业在创造大量经济收益的同时,也没有对该地区产生明显的产业链效应,相反的,严重的工业污染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已造成长期的环境影响,因此,总体来说,这一地区的用地布局还处于相互制约、相互干扰的状态。
近郊区快速城市化的成因分析
(一)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村镇社会经济水平和城市化发展过程、特征、性质和方向往往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即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部作用是指区域本身所固有的、对村镇城市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各种要素,主要有区域资源条件、地理位置、生产力水平、社区政府、社区的企业和社区的个人主体等,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外部作用是指来源于区域以外、对村镇城市化起加速或延缓的各种要素,主要包括境外投入、宏观政策的变化、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行政中心的变更、行政区划和管理因素的变动等,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而宝山三类村镇的发展现状是城市化内力与外力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近郊村镇凭借自身区位资源优势和房地产市场的拉动,形成大片城市住区;中郊城镇受地理、地价和市政项目动迁影响,成为工业与居住用地片状布局地区;远郊城镇因为内外交通条件影响、可建设用地规模大、地价低廉和政策动力不足等原因,而形成工业与农业地区混杂并存的局面。
(二)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评价,农村根据自身优势发展房地产业、工业所带来的收益远大于狭义的经济发展层面。一是村镇自主开发的房产项目可同时兼顾短期销售和长期租赁,所建厂房既有可观的租金收益,又可作为固定资产实现逐年升值,这为村镇实现巨大的经济支持;二是村镇吸引房地产、工业项目进驻后,可就近解决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三是通过参与二、三产业的工作实践,可以在短期内提升村镇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养适应现代城市生产和服务需要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当农村城市化过程是伴随城市快速发展形成时,我们必须肯定农村对发展经济的需要,但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它根本无法认识到城市规划的深层含义,其主要目标只能围绕实现局部利益展开,由此必然造成城市规划目标与实际的土地利用之间的分离。
(三)二元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城市急速推进与农村土地大量置换,这本来是一个正常的供求关系,但如果农村土地政策出现相对滞后,就会引发出大量的土地利用问题。首先,国家政策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其次,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首进行集体土地开发的行为,具有相当强的地方保护势力和违抗行政处罚的能力;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不仅涉及土地本身,还包括户籍政策、保障措施、农民生计出路、社会治安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可以说,农村土地的问题是一个涵盖政治、行政、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问题,而基本原则是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
(四)政策预期和引导不足
在房地产风潮、中心城产业转移驱动下出现的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次“风暴式”农村现象,这在我国农村城市化史上具有颠覆历史的重要意义。由于它来的如此突然,政府部门还来不及制定规范化的政策引导和控制非农用地的开发,加上未及时调整农村土地所有制和管理体制,致使在城市快速发展的特殊环境中,农村城市化过程被置于政策真空背景下。没有政策的支持,加上城市规划的不到位,土地要进行有效控制的难度可想而知。
城市近郊区发展规划实施策略
(一)近郊型村镇:加快落实公共配套设施,改造“城中村”
近郊型村镇已基本属城市建设区,土地开发相对成熟,需要重点解决开发地区公共设施配套不足,农民安置和待建地区临时性建设管理等问题。
开发地区应重点加强对公共设施的规划估算,从整体层面上确定各类公共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并利用本次编制单元控规落地的机会,将用地予以明确落地,从根源上消除房地产开发中普遍存在的拖建、赖建和“搭便车”现象。
村镇农民安置社区应纳入城市城区规划,进行公寓化和社区化规划管理,消除城乡二元格局。整治的首要措施是对这一类村镇范围内的农民建房进行限制,不予审批新宅基地,并严禁私建新房。根据土地征用情况、村经济实力和村民建房期望值,实行一次性搬迁或逐步搬迁的模式,搬迁应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总体规划,在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选址,实现集中安置,按照城市小区的要求,建设新型农民居住社区。考虑到农民工作的性质、收入水平、居住习惯、接受程度等与城市市民要求不同,农民居住社区的户型、居住面积、容积率、基础设施配套方面要实现多元化,满足不同层次人的需要。
在物质形态改善的同时,政府要建立适应新情况的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管理模式,农民居住社区要积极加快对社区居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城市文明的教育熏陶,尽量缩短农民心理、行为方式城市化的进程,逐渐使被动产生的“城中村”成为城市社区。
(二)中郊型村镇:有序转化土地资源,引导农民“市民化”
与近郊型村镇不同,中郊型村镇在实现农民“市民化”的同时,重点做好土地“城市化”的文章,实现“软”、“硬”件的同步升级。
完善土地运转机制和新城规划成果,有序转化土地资源。依据区域总体发展需要,加快该地区村镇集体土地国有化、集约化的进程,在制订土地资源利用、村镇城市化发展等相关政策的同时,加快宝山新城规划编制,使土地资源能有序的转化为城市建设项目,最终实现提升资源操作平台的目标。
根据新城规划要求,按照建设时序进行分类改造。对已征用土地的农户开展安置基地的新、扩建和环境改造,要按照“四高”的要求,加快建设各村的主要公共设施,通过拆旧更新、整治改造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提升;对规划期内撤消的村实行严格禁止新建私房,要严格控制和适度控制村主要公共设施的建设,限制农民改扩建房,不予审批新宅基地,各村镇不得私自将集体土地租用给其他单位使用。通过土地资源流转,逐渐取消各类农业用地,完全纳入城市城区规划,进行社区化规划管理,消除城乡二元格局。
深入政策研究,提高农民“市民化”的积极性。在妥善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同时,必须对农民群体的需求进行深入解读,对户籍、住房、土地收益分配、农民就业等农民关心的问题展开跨学科综合研究,形成技术支撑和政策文件,积极引导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型。
(三)远郊型村镇:完善产业布局,形成农民聚集点体系
远郊型村镇根据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体系规划,应强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农民聚集点体系这两个方面深化研究和编制工作。
合理引导产业空间布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应对城乡一体化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和互动发展方式作深入研究,提出系统性的发展政策,特别在产业空间布局、重点资源的产业引导和利用模式、产业提升与投资引导等方面加快研究工作。农业应发展以精品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主的近郊新型农业发展体系,充分利用离城区较近的区位优势,以直接为城市消费服务为目标,重点发展园区精品农业、体验农业,即高科技精品示范园区、旅游休闲观光园区。工业应向都市产业转型,利用宝山强大的物流、制造业优势,积极拓展农、工、商交叉产业,如农产品深加工、交易市场、配送中心等产业形式,形成以工促农,工农并济的良性循环。
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范文4
一、旅游地生命周期概述
(一)巴特勒生命周期模型理论
巴特勒(Butler)于1980年提出旅游地演化包括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落或复苏6个阶段,这也是到目前为止一直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且广泛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而在旅游地发展的6个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见表1):
(二)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素
综纳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其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的效应:社会效应,如客源市场的改变、需求反应、当地居民支持度等;经济效应,如政府与旅游经营者的作用、过度商业化、外部投资、旅游发展速度等;环境效应,如环境质量与容量、交通条件、旅游设施等。
二、北仍村旅游地生命周期及营销策略研究
(一)北仍村的“旅游地”蜕变
北仍村是琼海市打造的“官塘乡村旅游休闲区”,即琼海十大乡村旅游景区的第三个景区,是依靠官塘大旅游景区带动乡村旅游的典型示范区。它距离市区8公里,共有48户农家158人,村里风景如画,民风淳朴,地理位置良好,毗邻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官塘温泉休闲度假区和白石岭风景区等景点。2013年,北仍村在“三不一就”(即不砍树、不拆房、不占田,就地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原则指引下,在保护绿色生态环境和保持原汁原味特色村庄的同时,成功建成了骑行绿道、乡愁味道农家乐、草寮咖啡屋等一批景点。也因此,在短短的时间里,从普通的一个村庄到一个文明生态村,再升级为一个新的旅游目的地,最终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
(二)北仍村的生命周期阶段界定
阶段界定是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的关键问题,正确判定北仍村的旅游生命周期阶段,是提出合理针对性策略的基础。
1、据调查统计,自2014年9月美丽乡村打造好以来,至今年5月,北仍村已接待游客7万多人次,逐渐成为海南省旅游新宠,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000人次。2015年,北仍村人均年收入1.2万元,较启动景点建设前增加了2000元。由此看来,游客量规模虽较小,但增长率变化幅度较大。
2、北仍村现已开始了部分景区、景点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总体来讲,北仍村的打造、投资痕迹还很少,旅游设施简单,基本以自然风光观赏、乡村采风、摄影为主;客源市场形成,当地居民为旅游者提供简便农家客栈和农家餐饮,制作广告宣传旅游地;地方政府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综此,根据北仍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动态变化特征和接待游客数量及其增长率等为依据,界定琼海市北仍村旅游发展正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参与阶段。
(三)北仍村旅游地参与阶段营销策略研究
旅游地营销需要一系列策略支撑,通过有效运用市场营销观念和手段,组织开展各方面营销活动,使得旅游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从而延长其生命周期。对正处于参与阶段生命周期的北仍村而言,其旅游营销的重点是:通过创新营销策略,进一步扩大北仍村旅游地知名度,建立北仍村特色旅游形象。由于旅游活动涉及众多方面因素,单一的营销手段较难取得很好且长远的营销效果,要使旅游营销活动充分发挥作用,则需要优化营销组合。基于此,本研究运用营销理论中的产品策略、品牌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对北仍村旅游地的营销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建议。
1、产品策略
北仍村作为乡村旅游地,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应迎合时代变化和不同目标游客需求。无论是在观光型旅游产品、体验型旅游产品、娱乐型旅游产品设计上,都应紧扣突出北仍村的乡村生态环境及文化内涵。在观光型旅游产品设计方面,注重优化提升现有的资源,如现有北仍村的槟榔、椰树、园林小品和田园绿野,后面可挖掘更多乡村的原始自然景观,如村落历史博物馆、水果种植园等;在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方面,不断开发个性鲜明、定位明确的乡土体验旅游产品,如利用北仍村传统民居,开展品茶(或咖啡)、听戏、赏花等较为传统的休闲体验项目;现有漫步村道或自行车骑行观光体验,今后可开展唱歌、垂钓等较为现代的休闲体验项目;与此同时,可开展播种、耕地、除草、采摘、推磨等农事休闲体验项目等;在娱乐型旅游产品设计方面,设计多种休闲娱乐项目,如童年游戏回忆娱乐场、宠物乐园等放松性娱乐活动。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游客越来越追求旅游中的体验感知,对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基于旅游体验开展营销活动成了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在产品策略方面,北仍村应侧重推出具有旅游地特色的多样化体验性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游客的体验需求,从而创造双赢局面。
2、品牌策略
在品牌化的今天,顾客所关注、追求和购买的是品牌,品牌意味着高知晓度、高忠诚度和高信誉度,是乡村旅游地的无形资源。若要维持长期良性的发展,依据自身旅游地的特色,打造自身独特品牌是必然的。对北仍村而言,如可以挖掘本村镇的名人轶事、历史典故,展示乡村的原生态民俗风情和底蕴文化,设计本村镇原生态、绿色、休闲等极具识别力的品牌符号,进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高品位的旅游需求,也能打造属于自身的品牌,提升旅游地的社会影响力、认知度和知名度。
3、价格策略
对于北仍村旅游地来说,制定有效的价格策略是有效实施营销战略的必要条件。北仍村旅游营销可采取以下价格策略:一是刺激定价策略。采取目前普遍流行的团购、会员打折等刺激性定价策略,让游客因感受到满意价格而刺激消费冲动;二是捆绑定价策略。可精心搭配周边的精品旅游景区(如周边附近的官塘温泉度假中心和白石岭,高速路口附近的红色娘子军纪念馆和周士弟纪念馆)进行捆绑销售,既满足了游客多样且优惠需求也利于北仍村旅游地的知名度和旅游产品推广;三是差别定价策略。根据旅游季节性、旅游者的购买数量、旅游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北仍村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实施差别定价,分别给予不同的优惠,以促使其旅途产品更具竞争力,从而赢得稳定的市场。
4、促销策略
延长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宣传促销是重要的手段和环节,不仅能有效扩大旅游地知名度,还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促进旅游开发。建议北仍村旅游促销可综合选择网络促销、传统媒体促销、公共关系促销、节庆促销等四种促销手段。网络促销方面,建立功能、内容完善的信息服务的乡村旅游网站,一方面在网站上进行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站作为枢纽做好客户关系的联络和管理工作,吸引新游客的访问,从而有效提高北仍村旅游的重游率和认知率;传统媒体促销方面,可通过海南旅游卫视频道、琼海电视台以旅游栏目或者专题片的方式进行报道,或者借势影视进行植入式营销,融入电影、电视剧场景情节,通过场景再现,让观众留下对北仍村旅游地的印象,达到营销目的,还可以通过车载交通广播、户外广告以及报刊杂志进行媒体促销宣传;公共关系促销方面,可通过举办乡村生物教学课程、野外写生教学会议、博鳌亚洲论坛相关学术会议等推进北仍村的知名度;节庆促销方面,善于结合北仍村旅游地当地民俗一些节庆文化和时代特点,积极创办新型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节事活动,节前通过媒体报道,节庆后继续对游客进行展示,全方位吸引游客,开拓北仍村旅游地客源市场。(四)北仍村旅游地不同发展阶段策略重点目前北仍村正处于参与阶段,将优化营销组合,扩大北仍村旅游地知名度作为该阶段的旅游营销重点,其目的是为了让北仍村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到了发展阶段,北仍村的旅游营销策略重点应及时转向为不断强化旅游经营品牌,形成自身的旅游品牌特色,不断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到了成熟阶段,其营销策略重点应维持现有市场占有率,要在产品质量、品种方面下工夫,根据游客需求和品位的变化进行旅游产品的重组,尤其是要加强旅游需求和旅游效应的研究,以谋求旅游地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结语
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范文5
关键词:上街片区 三区联动 功能定位 特色建设
前言
福州地区大学城2002年开工建设,至2010年,已有12所大学入住,共有在校生12万名,基本建成。2009年福州市为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结合大学城,启动建设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园区定位为:以高端研发、科技孵化和总部经济为主体,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海峡两岸高新技术产业有机交汇,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意、创业相互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目前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启动区已全面开工建设。在新的形势下,与大学城及海西高新区仅一路之隔的上街片区发展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出新的要求和思路。
三区联动的内涵①
三区联动是指把大学校区建设与科技园区创业、公共社区发展相结合的一种发展模式。在三区联动的格局中,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大学校区承担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科技知识基础;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以大学校区为核心,科技(产业)园区为基地,以城市公共服务为依托,以资源的聚集、共享、融合、转化为特征,以促进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为宗旨,推动高校与城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三者的合作与联动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经济的提升。
现状概况
1、现状概况
上街片区(镇区)地处福州中心城西侧,距福州中心区12公里,东侧濒临乌龙江,西侧是大学城校区,南侧是在建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北侧是国宾馆,沿乌龙江南北带形分布,面江靠山,自然生态环境极好。上街片区主要沿国宾大道、源通路、尚街路、乌龙江江边建设发展,沿江形成了一定规模高尚别墅区;区内村庄建筑较为密集。
2、存在问题
1、上街片区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交通不发达,与福州中心城及大学城校区联系不紧密;商业、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缓慢,停留在镇村水平,未能有效服务大学城校区。
2、上街片区缺乏发展用地,旧村改造难度较大。区内可发展用地局促,区内村庄密集,旧村改造困难,发展阻力较大,可开发用地集中在北部,但受国宾馆控高要求的限制,空间拓展较难。
功能定位
在三区联动发展策略中,上街片区作为为大学城校区、高新区的依托,需创造一个适宜居住、交流、休闲的生态社会环境,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功能需突出完善。
1、高效完善的公共服务中心
建设集行政、商贸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健身设施和医疗卫生为一体的区级公建中心,增强上街片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吸引力;提升上街镇行政级别,建设高效完善的行政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三区之间紧密对接;从大学城校区、高新区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发展集休闲、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多层次综合特色商业。
2、宜居的生活居住环境
从现代人的价值趋向来看,居住倾向中的自然与人文因素日益得以重视,上街片区面江靠山,自然山水条件十分优越,同时拥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为上街片区发展高尚居住区奠定坚实基础。加快镇区和旧村改造,集约建设,拓展发展空间,严格保护区内自然山水环境,建设完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基础设施,创建一个宜居休闲的生活居住环境。
3、超前建设的支撑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适度超前建设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充分发挥市政基础设施功能;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形成体系完善、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功能完善的复合型城市绿化体系,最大限度的增加城市绿量;提倡绿色交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创建方便快捷的步行和自行车专用道路系统。
特色建设
1、构建上街地域特色的山水城区
上街片区东侧濒临乌龙江,乌龙江江面开阔,水质清澈,福州东南风的走廊,空气新鲜;西侧是旗山风景区,风景优美,人文历史悠久;北侧是国宾馆,周边自然环境良好。丘沿河东西向横贯上街片区,河面宽阔,两岸植被良好,南侧散布三座小山;学城河南北向贯穿上街片区,两侧各预留了20-30米绿化带;上街片区具备建设山水城区的自然条件。
构建上街地域特色的山水城区,首先,是保护区内的山体,整治区内的河道水体。严格保护把区内小山体,建设成为山体休闲公园;其次,建设山水视线通廊,借景融入城区。视线通廊是中国传统园林手法的城市化,沟通城市与自然山水的联系;第三,建筑布局顺应山体和河道,建筑风格展现科教文化形象特色,相互辉映,共同特征鲜明的山水城市形象。
2、建设面向大学城师生的文化主题商业
大学城规划发展在校学生12万名,教师3万名,是个庞大的潜在文化消费群体,是个巨大的商机。上街片区应抓住机遇,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大力发展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文化休闲商业,服务大学城校区,辐射整个福州中心城,既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又能形成有竞争力文化产业,促进上街片区经济和旅游的发展。
3、人文自然浓郁的高尚居住区
上街发展建设高尚居住区自身具备了不可替代的优势条件:一是上街片区濒临乌龙江,紧靠旗山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极为优越;二是上街与大学城校区仅一路之隔,大学校园良好的人文环境景观直接辐射上街片区;三是高尚居住小区初具规模,带动效应明显;近几年,沿乌龙江江边建设了闽都大庄园、金桥花园、春江御园,天江第一村、融汇山水等高尚别墅小区,镇区内部有福禄坊、英泰第一城、理想城等高尚别墅小区,高尚居住区初具规模。
4、发展都市特色休闲旅游
大学城校园文化旅游将成为都市特色休闲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对中学生及广大市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且毗邻旗山风景区、捷阳高尔夫球场、国宾馆等重要的都市休闲旅游资源,上街片区应大力发展都市特色休闲旅游,配套的各项旅游休闲服务设施,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超前建设绿色交通体系
在上街片区的道路交通规划建设中落实应绿色交通的理念,超前建设方便快捷的现代化公共交通网络,构建与绿地系统相结合的自行车、步行专用道路系统。
1、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与福州中心城联系的快捷公交系统,采用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及大站快车的方式;第二个层次是三区之间的公交服务网络,并通过公交换乘枢纽完善两个层次网络间的衔接联系,合理规划设置公交线路及车站,保证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以300米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45%,以500米半径计算不小于85%,公共交通线路路网密度应达到不低于2公里/平方公里。
2、自行车、步行专用道路系统
人车分行能够有效解决城市道路上人与车相互干扰的问题,降低交通事故率,为自行车骑行者、步行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生态的环境。结合三区联系干道及绿地系统构建自行车、步行专用道路系统,在人流集散点、重要的出入口以及换乘点设置自行车停车场,方便自行车的统一管理和便利使用。
结论
村庄规划要求和策略范文6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流转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1土地集约利用相关概念
1.1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是指“通过对一定地块单位土地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土地的经济功能和负荷能力,以获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最大收益。”国土资源部将集约利用的内涵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节约用地;二是集约用地;三是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2土地流转
在推动土地集约利用的过程中,我国提出了“土地流转”的概念。其本质上是土地所有权的变动,包括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三个方面。
2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
2.1农村土地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003年,国土资源部开始在全国开展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先后在四川、浙江、江苏、湖北、江西、云南等地实施了“金土地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等系列重大工程30多个,截止2015年12月,整治农村土地1.34亿亩,其中新增耕地3000多万亩,新增粮食产能达到了200多亿斤。通过土地整治,农村耕地条件不断优化,土地经济效益明显加强。
2.2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2006年以来,中央已经安排了18450多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包括房屋改造、搬迁在内的新农村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国共完成新农村整体改造村庄1200余个,完成房屋改造7000多万户,修建村级公路和田间道路110多万公里,为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奠定了良好的设施基础。通过中心村建设,我国新增耕地1300多万亩,农村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2.3农村土地市场效益不断增强
2001年底,中央下发《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在政策层面拉开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序幕。截止2014年底,我国农村土地市场共实现土地流转面积4.5亿亩,占全国总耕地的32.4%。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各类农业生产专业达到了476万户,成立各种农业生产合作在124万个,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近千亿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800多万人。
3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一系列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农村耕地资源总量不断减少,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12%。二是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政策体系不完善。我国目前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过程中政策体系不健全、地方政策配套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突出。三是农村土地流转缺乏完善法律法规保护。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实施《土地流转法》,关于土地流转的定性,还缺少明确的法律规定。四是针对失地农民的保障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针对农村土地集约化过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的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极容易造成了失地农民二次返贫。
4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化利用对策
4.1科学规划农村用地空间布局
科学合理的安排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用地,关键在于通过科学的规划,统一的管理,优化用地的空间布局。一方面要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要以土地流转为载体,推动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缩短农村与城市地域与生活条件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编制好科学的农村用地规划。要加强土地集约利用规划与其他建设规划的衔接,紧密结合地方的用地需求,严格按照土地节约、集约的原则,充分利用好各种土地集约化的政策倾斜,挖掘土地自身潜能,提高土地的利用水平。
4.2完善农村土地市场流转机制
积极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对于提高农村耕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引导优化服务,制定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程序和规定,规范土地流转的手续,保护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要完善土地流转模式,通过推广土地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委托流转、入股等多种土地流转模式,满足不同主体的土地需求和利益;再一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土地流转的规模。通过财政专项资金、专项补贴等方式,加大对土地流转承包经营的扶持力度,鼓励土地流转的规模化发展。
4.3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既是土地集约利用的根本要求,也是为减轻经济发展对耕地的需求压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商品生产率的有效措施。一方面要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布局的结构性调整,鼓励农民自觉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另一方面要创新经营模式,要结合市场的需求,充分考虑农产品的生产特点,构建符合当地特色的农业经营模式,避免了区域之间的盲目竞争。再一方面要加强技术推广提高土地生产力,按照规模大、效益好、结构强、品种优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总体思路,广泛推行集约、节能低耗的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的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4.4完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
加快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是必须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一方面要完善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体系。通过专门的政策引导,在城镇化进程中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稳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向市民的有序转变。另一方面要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按照政府、村集体、农民各出一点的办法,办理医疗、教育、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险,确保失地农民变社区化居民后能够享受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再一方面要完善失地农民的身份转化制度,针对农村土地集约化情况下失地农民身份转化问题,实施土地和农民进城落户挂钩的制度,推动农民的身份性质与土地集约化同时进行,确保失地农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保障和身份保障。
参考文献
[1] 邵秀秀.泰安市耕地利用效益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05).
[2] 徐美银.农民认知视角下的农地制度创新[J].调研世界,2007(11).
[3] 戴伟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
[4] 谭文兵.浅析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障碍因素与对策[J].广东土地科学,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