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预防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流感预防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流感预防措施

流感预防措施范文1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流行 预防病原学

中图分类号:R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217-03

甲型流感病毒,包括上百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对于这些亚型的不同命名,来自于H和N的不同。所谓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H是红细胞凝集素,其作用像一把钥匙,帮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大门;N是神经氨酸苷酶,能够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种H型和9种N型进行排列组合,比如H1N1和H5N1等。即使是同一种甲型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因为基因序列的变化,在病毒的传播性、致死率等方面出现很大差异。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就是一种H1N1病毒造成的。1918年以后,H1N1在人群与猪群中分别进化,可分别称之为人H1N1和猪H1N1。而此次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猪H1N1病毒的关系最为密切。流感病毒的最大特点是易于发生变异,最常见于甲型。

1 医院门、急诊特点

基层医院由于条件所限,诊室少,医务人员少,很难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而且门诊、急诊是医院人员流动最多的区域,是健康人群与不同疾病患者之间接触最多、最集中的场所,大量的工作量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 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预防

2.1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妊娠期孕妇、伴有慢性疾病、老人和儿童患有甲型H1N1流感症状者极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2.2 预 防

控制传染源:开展人间和猪类流感疫情监测。一旦发现猪类或其他动物感染猪流感病毒,应按照《动物检疫法》有关规定,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对患者及疑似患者进行隔离,积极治疗,并及时将疫情上报上级防疫机构。

切断传播途经:对发现有病猪的养殖场、曾销售病猪肉的摊档、患者所在单位、家庭等进行消毒,对病死猪等废弃物应立即就地销毁或深埋;收治患者的门诊和病房按禽流感、SARS标准做好隔离消毒;标本按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求进行运送和处理。

保护健康人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患者;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1]。

加强院感控制措施:对于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进行隔离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手卫生,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应佩戴外科口罩,必要时佩戴护目镜或防护口罩;对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应当加强室内通风[2]。

3防控工作进展

强化监测工作。密切关注流感样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变化趋势以及病毒耐药性和变异等情况,继续跟踪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展,及时组织专家开展疫情形势分析研判[3]。

继续推进疫苗生产和接种工作。截至2010年3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累计受理甲型H1N1流感疫苗签批发近1.6亿人份;全国累计签收疫苗近1.2亿人份;累计完成接种9570万人[4]。

加强重症病例的救治工作。组织专家总结分析前期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医疗救治经验,完善甲流感诊疗方案[5]。

深入研究病毒的流行规律。2010年Cowling博士研究显示,在随访期感染过季节性流感病毒的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率为8%,而在随访期内未患过季节性流感的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率为20%[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期间感染过甲型季节性流感病毒的人群经过实验室确认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风险较低(校正后的比值比为0.35)。感染季节性流感能对甲型H1N1流感感染起到交叉预防保护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某些机制的作用导致的,比如细胞介导免疫机制,而不是由于抗体的交叉反应引起的,并且他们提示灭活的疫苗不能诱导CD8+T淋巴细胞产生有效的细胞免疫反应[7]。所以,健康的儿童和成人都应该选择接种减毒活流感疫苗,当流感在社区中流行时尤其应该如此。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009,313.

[2] 李 洁.长期住院病区和急诊病区预防与控制流行性感冒传播的措施[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5(4):380.

[3] 戴德银,刘英,彭志红,等.甲型H1N1流感防控对策[J].现代临床医学,2009,35(3):233~235.

[4] 张顺祥.甲型(H1N1)流感现场流行病学的几点思考[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5):431~434.

[5] 陈兴保.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0.

流感预防措施范文2

【关键词】流感 防控教育 措施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以急性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据统计【1】,每年约有5亿人罹患流感,因流感并发症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由于我国人口密集,再加上环境、经济、自身免疫力等因素影响,我国的流感发病情况比较严重,是流感发生的高发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发现了多种流感病毒株,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目前已成为人类主要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2】。因此,加强流感的预防控制教育,严重加强防范措施对减少流感患病率、防止流感爆发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地区人群进行流感防控教育,提高人群对流感的认识、预防、治疗等,提高防控能力。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对我地区人群进行流感健康教育。

1.2 方法:① 为我地区人群发放流感宣传手册,让人们了解流感的发生原因、症状、传播途径、并发症、治疗措施和预防方法等,向人群进行流感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做到有病及时治,无病早预防。② 加强流感疫情监测。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变异,世界各地不断有流感疫情的流行和爆发【3】,应对流感疫情进行及时监测,应通知各基层卫生单位在发现门诊上呼吸道患者人数连续增多3~5d的情况下立即报告,及时进行调查和病毒分离。③病因预防。向本地区人群宣传流感病因预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老年人和儿童,应注意天气转变和环境的影响,对家里有流感症状的人群尽量隔离治疗,以防止发生传染。④消毒预防。宣传消毒的重要性,尤其在饮食和卫生方面。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的饮食和营养是防治流感发生的主要措施,对餐具、用具可进行煮沸消毒,衣物可阳光下暴晒2h,公共场所应坚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湿度,加强锻炼,增强自身体质。⑤ 疫苗接种预防。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流感的发病率,但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而影响疫苗效果,因此接种疫苗时应根据流感监测情况推荐流感灭活疫苗,尤其是对老年人、婴幼儿、人体免疫力低下人群可有效减少流感的发生,减轻流感并发症的发生。

2结果

通过对我地区进行防控教育,我地区人员普遍掌握流感防治知识;经对各基层卫生单位流感发生情况监测,发生率普遍降低。

3讨论

流感是我国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或冷热交替之际多发,属正黏病毒科,系RNA病毒。本病除散发外,容易发生爆发流行、大流行。其根据白的抗原性不同可分为A、B、C三型,A型变异较快,每2~3年可发生一次,易导致世界性流行,B型变异较慢,易导致局部流行,C型流感未见变异,常呈散发流行。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变异,世界各地不断有流感的散发流行和暴发,一旦有新毒株出现流行可能迅速波及全球。因此,对流感流行情况进行监测,掌握流感流行动态及毒株变异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据报道称【4】,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每周在疫情周报上公布流感的部分疫情,,并于每年2月提出下一年度流感疫苗毒株选择的建议,对各国国内要求加强疫情报告、疫情观察和病毒分离。

经对我地区人群进行流感防控教育,我地区人员普遍掌握流感防治知识;经对各基层卫生单位流感发生情况监测,发生率普遍降低。本人认为,加强对人群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教育是减少易感人群、减少流感传播的重要途径。首先加强对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是预防流感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鼓励人们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可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其次加强对人群辨别基本的流感症状和防治流感的知识教育,对待流感患者要根据情况进行隔离,以免发生病菌继发性感染,对老人或儿童要视为重点保护对象,可给予疫苗接种或暂停外出或聚会等。第三应注意环境、用品、餐具、手的消毒,保持环境的温湿度和通风,以免发生传播,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有研究表明【5】,流感病毒在人手上能存活70个小时,健康人若与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上就会带有流感病毒,从而引起流感的发生,应勤洗手,保持手部的清洁。总之,加强对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教育,可有效提高人群对流感的预防能力,减少流感发生和传播,保证人群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姜柯羽,世界卫生组织2011~2012年流行性感冒流行季节(北半球)使用疫苗成分的建议[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1,04,67~68

【2】Huang Xiufeng,Liu Qiongling Analysis on demand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campus toward knowledge abou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1N1 influenza and implement effect[J],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11,25(27):341-346.

【3】李宏,洪荣涛,黄文龙等,福建省2004~2008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09,205~206

流感预防措施范文3

为切实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工作,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2013年 4月15日,XX幼儿园根据《XX市卫生局关于切实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开展了一系列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教育活动。首先利用国旗下讲话要求全体师生高度重视并做好H7N9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其次各班利用早谈时间组织幼儿学习有关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利用家教园地向全体师幼和家长宣传有关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同时,幼儿园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了防控工作:

一是加强每天的晨检工作,保健医生做好晨检关,班级老师则要配合掌握每个幼儿的出勤和身体健康情况,对发热或身体异常及有可疑症状者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幼儿发热、咳嗽,体温在38度以上的尽快带出教室,通知家长带回及时就医。

二是加强卫生教育和预防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孩子要勤洗手、多喝水、不偏食、不吃生、冷食品,不随地吐痰,要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三是利用家校通向幼儿家长宣传有关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做到幼儿园与家庭相结合,家长发现小孩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及时带小孩就医。

流感预防措施范文4

关键词:鸭疫巴氏杆菌病;流行特点;诊断技术;防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1-0030-02

鸭疫巴氏杆菌病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接触感染性疾病,该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过程,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由于该病的传播和蔓延快,常给养鸭场和养鸭专业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的方法是早期诊断、及时防制,有效的切断传播途径和消灭传染源是防制该病的关键。

1 病原学

鸭疫巴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不运动、无芽胞。菌体宽0.3~0.5 μm,长1.0~2.5 μm。单个、成双或呈短链状排列,没有观察到运动[1]。在丰富蛋白胨、蛋白胨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上36 ℃微氧环境中培养2 d可见光滑的、无色素的菌落。最适生长温度为37 ℃,多数细菌可在45 ℃生长,而在4 ℃不生长[2]。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主要发生于2~7周龄的雏鸭,以2~3周龄雏鸭最为严重。5周龄以下的雏鸭常在出现症状后1~2 d死亡,较大的鸭子可存活较长时间。种鸭也可感染、带菌及排菌[1]。

2.2 传播途径

该病可以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飞沫、尘土等经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特别是脚部皮肤)等途径传播[3]。

2.3 流行特点

该病在潮湿多雨、寒冷季节多发,也有很多学者认为炎热季节多发。应激条件是一个诱因。发病率和死亡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差异较大,为5%~80%和5%~75%,在卫生条件好、饲养管理较好的鸭场,该病多呈散发性,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低,不超过5%[1,3]。

3 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嗜睡、缩颈,两肢瘫软,共济失调,鼻孔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拉淡绿色稀粪,濒死时出现神经症状,最后全身痉挛而死[1]。慢性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头、颈歪斜,生长受阻。

该病常以病程短促的急性型为主。有的病鸭两脚发生瘫痪,不能行走。一般于发病后1~3 d死亡。病程稍长者可见局部关节肿胀,跛行或完全不能行走,也有患鸭掌部肿如核桃大,切开见有脓性和干酪样坏死[1]。幼鸭呈现多发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的跗、腕以及肩关节发生肿胀、发热和疼痛。脚麻痹,起立和行动困难。患鸭食欲和体温正常,瘦弱,发育迟缓,精神倦怠,眼和鼻有分泌物,有轻度咳嗽和打喷嚏,下痢,部分病鸭出现共济失调。

4 病理变化

病理剖检最明显的变化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肝脾肿大等。急性病例可见严重的心包炎,心包液增多,心外膜表面覆盖纤维性渗出物,慢性病例表现为心包增厚、混浊,与纤维性渗出物粘连在一起;肝脏肿大,有肝周炎、肝坏死;气囊混浊、增厚;有些病例可见脑部充血、脑膜炎等;少数日龄较大的鸭见有输卵管发炎、膨大,内有干酪样物质[1]。

5 诊断

5.1 临床诊断

根据发病特点、临诊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因鸭大肠杆菌病也常出现肝周炎、心包炎和气囊炎,因此,在临床诊断上需与大肠杆菌病相区别。一般鸭大肠杆菌病潜伏期比该病短,多突然发病,迅速死亡,剖检时腹腔常有特殊臭味,有明显的出血性、卡他性炎症,腹腔纤维素性渗出物为乳白色、湿润、呈凝乳状,肝脏肿大,有时呈铜绿色。而鸭疫巴氏杆菌病剖检时,腹腔一般无特殊腥臭味,其纤维素性渗出物常较薄而透明,较干燥,肝脏肿大,多呈土黄色或棕红色[4]。鸭疫巴氏菌病还易并发或继发于雏番鸭“三周病”或雏鸭病毒性肝炎。若要进一步确诊,需做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5.2 血清学技术

5.2.1 荧光抗体法 谢永平等[2]应用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急性病例,涂片标本上可见黑暗的背景有带绿色荧光的菌体,本法特异性强,快速而简便,效果良好。李家奎[4]等用从肝、脑分离的细菌及组织涂片抗体染色证明,肝脏检出菌数多,并认为死亡小鸭的病程与细菌抗原的定位和菌体数量的多少有关。

5.2.2 ELISA法 张鹤晓等用裂解的Ⅰ型RA菌体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方法,检测鸭血清中抗RA抗体;胡清海等用脂多糖(LPS)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来检测血清中抗体。

6 防制措施

由于该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所以要做好鸭的防寒保温工作,育雏室要通风、干燥,勤换垫草,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转群时全进全出,转群后禽含需彻底消毒,同时避免应激因素的影响。

一旦发生该病,可在每千克日粮中加入3 g土霉素或磺胺二甲基嘧啶5 g,喂服,连用4 d,能很快控制疫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单独肌肉注射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在发病前期或疾病的早期用三甲氧苄氨嘧啶(8%)+磺胺嘧啶(40%)联合给药亦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方法是1 mL药物中加入到4 L饮水中,连续给药3~5 d。治疗用药也可用林可霉素和壮观霉素联合肌注或青、链霉素联合肌注。青、链霉素剂量为2~4万IU/kg,每天2次,连用3 d,还可肌注2.5%海达注射液 0.5 mL/kg,2次/d,连用3 d[5]。

接种鸭疫巴氏杆菌疫苗,7~10 日龄注射1次,20~25日龄再注射1次,保护率可达 90% 以上。

发病的鸭场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消除和切断传染源,达到控制和预防该病的目的。可用抗毒威带鸭消毒,每两周带鸭消毒1次。对病死鸭应进行无害处理,隔离发病鸭群,以制止疾病的传播。鸭舍经彻底清洁消毒后,空闲15~30 d周方能使用。不同年龄的鸭群应分开饲养[3]。

参考文献:

[1] 卡尔尼克BW.禽病学(第9版)[M].高 福,刘文军,译.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

[2] 谢永平,徐光霞.我国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研究进展[J].贵州畜牧兽医,2001,25(3):10-11.

[3] 潘孝成,章孝全.安徽省鸭疫巴氏杆菌的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0,28(3):372-374.

流感预防措施范文5

【关键词】 护理干预;脑膜瘤;并发症;预防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49-02

脑膜瘤是指源于脑膜的中胚层的一种肿瘤,其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外伤等相关因素有关[1],首次进行手术治疗后,因肿瘤局部浸润性质的生长,肿瘤周围常伴有重要的血管、神经难以将肿瘤全部性的切除,而至脑膜瘤再次复发,根据患者的身体症状、体征以及自身素质,以及针对肿瘤的相关部位,形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笔者现将护理干预措施外预防脑膜瘤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中的应用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脑膜瘤患者88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45-78岁,平均年龄在56.29±2.16岁。其中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患者23例,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患者20例,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患者15例,嗅沟脑膜瘤的患者1l例,侧脑室脑膜瘤的患者5例,小脑幕脑膜瘤的患者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预防脑膜瘤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措施,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观察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预防脑膜瘤切除术并发症的措施如下:

1.2.1 颅内出血 患者往往有意识改变,表现为意识清醒后又逐渐发生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主要原因是术中止血不彻底,导致术后出现渗血,或瘤夹脱落导致动脉瘤再出血,颅内压骤然升高也可导致再出血。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情况,一旦发现再出血征象,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1.2.2 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造成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脑血管痉挛多开始于出血72h后,在7d达到高峰。动脉为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我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早期手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红细胞破坏产生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于脑血管发生血管瘤破裂围手术期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40%-60%,且持续2-3周[2]。痉挛患者早期手术,尽早清除积血,可防止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1.2.3 应激性溃疡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现象,鼻饲前回抽胃内容物,观察有无咖啡样或者新鲜的血液,患者是否有呕血以及黑便、柏油样便等情况[3],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处理。遵医嘱禁食水、胃肠减压,给予止血、抑酸、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治疗。

1.2.4 脑水肿 由于脑组织长期处于压迫状态,在切除肿瘤后,脑组织灌注压随之增加,术后会产生反应性的水肿使颅内肿瘤加之。表现患者术后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出现昏迷,双瞳不等大,会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遵医嘱足量按时的快速使用脱水剂,并准确记录24h的出入量。不能因补充机体的血容量而延误脱水药物的使用.使脑水肿加剧甚至发生脑疝。严格控制液体的入量及准确的输液速度。准守“量出为入,宁少勿多”的输液原则。严格控制晶体液体的输入速度,避免加重脑水肿的发生,控制日输入量

1.2.5 癫痫 严密观察术后癫痫发作的先兆症状,如患者出现头昏、头痛或头痛加剧,烦躁不安、局部肢体感觉障碍、抽动以及幻觉等,出现上述症状,应加以重视,并向医生汇报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癫痫发生。患者出现癫痫发作时,立即给予头低侧卧,下颌稍向前,头偏向一边时唾液和呼吸道内分泌物流出嘴角;保持呼吸通畅,随时吸呼吸道内分泌物防止窒息。

1.3 数据处理 统计分析使用SPSS11.3软件包完成,P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脑膜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措施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 论

脑膜瘤切除术后早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的预防并发症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疾病的复发率,降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人员掌握与本病相关并发症的理论知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并发症的处理,能够加快脑膜瘤疾病患者的恢复,尽可能降低致残率,能够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顾薇薇.显微外科治疗垂体瘤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2(4):3728.

[2] 王大明.电解可脱式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J].中华外科杂志,2009,83(21):1389-1391.

流感预防措施范文6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产科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265―02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人类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缺乏免疫力,普遍易感。【1】目前,甲型H1N1流感正在全球传播蔓延,我国已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制定了该病的诊疗标准。我院作为传染病专科医院,是宜昌市指定收治甲型H1N1流感的定点医院,从今年六月收治来自美国旅游团的八名患甲型H1N1流感的游客开始,截止到目前为止我院已收治甲型H1N1流感确诊和疑似病人上百例,特别是近期每天到发热门诊就诊的疑似病例约二十余人次。而产科作为传染病医院中的特殊科室,孕产妇是甲型H1N1的高危人群。为了保证在院分娩的母婴安全,我科根据疫情特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控制对策。

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制定相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

虽然医院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特点制定了应急预案和相关的制度,但产科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医院的制度又详细的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如“病人入科甲流健康教育制度”、“病房消毒隔离和甲流病房管理制度”、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甲流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指导”“病人入院、出院通道管理”等。在医院甲流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科室成立了以科主任为责任人的甲流防控小组,把甲流的防控工作放在首位。

2 大力开展甲型H1N1流感知识培训,制定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流程

科室工作人员除参加医院组织甲型H1N1流感知识培训外,科室又组织全科人员学习甲型H1N1流感知识,充分认识该病的病因和生物学特点、疾病的传播途径、防护要点。编写健康教育处方,举办甲型H1N1流感知识宣传栏。病人入科时除按常规程序执行外,要详细询问病史,特别要问近期是否有发热、咳嗽等“感冒”等症状,查体温,每四小时一次,若

体温大于和等于摄氏37.5度应住单独房间,对入院病人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进行专科和甲型H1N1流感的健康教育,出院要作出院指导。

3 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3.1 病房的消毒措施 病房每天开窗通风二次,每次半小时。病房的床头柜、床挡和椅等物品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二次,地面用84消毒液拖地二次,病房空气每天用医用空气消毒机消毒一次,每次二小时。病房的垃圾由工人定时收集,用双层黄色垃圾袋装好,防漏防渗,集中统一焚烧。

3.2 产房、接种室和洗婴室的管理

产房、接种室和洗婴室物表每天用84消毒液擦拭一次,地面用84消毒液拖地一次,空气每天用臭氧消毒器照射二小时,工作人员进入这些房间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和鞋,带好工作帽、口罩,口罩须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专用口罩,即N95口罩。接生、给新生儿预防接种和沐浴后须再次对房间进行消毒。

4 认真落实健康教育,严格探视制度

对在院的病人和家属讲解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知识,告诉他们该病是可防可治的,只要预防得当,可减少得病的机会。勤洗手,适时佩戴口罩,尽量固定陪伴人员,陪伴人员进出医院要走安全通道。控制探视人员的次数和数量,对探视者要求戴口罩进病房,对有“感冒”症状和发热者禁止探视。产妇喂奶前要洗手,若产妇体温高于摄氏37.5度者或有咳嗽、鼻塞等症状给新生儿喂奶时需戴口罩 。体温大于38.50C暂停哺乳。发热的产妇须住单独病房。作甲型H1N1的相关辅助检查,对孕产妇要争取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5 工作人员注意手卫生和个人防护

医护人员双手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往往较其他人群多,即通过医务人员的手污染不同的物体表面,患者再去接触这些物体,且通过这样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因此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2】据报道,【3】甲型H1N1病毒对乙醇、聚维酮碘敏感;对热敏感,560C30分钟可灭活。可见该病毒对常规的物理和化学消毒方法敏感,消毒效果好。而甲型H1N1流感主要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所以工作人员在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前后都要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在为一个病人处置完后须用健之素牌手消毒剂消毒双手,然后再进行另一个操作。进病房和进行任何操作均应戴N95口罩。要求医务人员实行标准预防。

6 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工作责任

科室主任和护士长配合医院院感专职人员对科室院感工作进行督导,经常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保证各项制度和措施的全面实施。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加强“慎督”修养,严格按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流程进行工作。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的、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随着冬天的到来,该病的蔓延范围越来越大,发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孕产妇是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极易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旦感染极易成为重症病例。我们通过上述综合预防措施和完善各项制度,我院产科没有发生甲型H1N1流感的医院感染,这对今后甲型H1N1流感在传染病医院中的产科病房的防控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万彬,陈萍,付莉,等.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997-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