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关工委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关工委工作调研报告范文1
区直机关工委承担的项目是成立党建工作研究会。开展此项目的目的是进一步整合全区党建资源,研究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课题,加大交流力度,促进党建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
目前,此项目的前期有关工作已经提交区委常委会研究。经常委会研究,会长由区委书记马秋平同志担任,副会长三名,由区委副书记、区长张万超同志、区委副书记邹太新同志和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力同志担任。会员由各乡镇、街道、区直机关各单位分管领导或具体从事党务工作、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同志,以及符合条件的基层政工、党办工作同志组成。
研究会秘书处设在机关工委,具体负责研究会的日常工作。
二、目标和任务
党建研究会重点研究党建工作的规律、特点,总结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制定党建研究规划和年度研究计划,选定研究课题;召开研讨会或交流会;组织评选、推荐优秀论文;总结交流研究成果和经验;开展对外交流,加强对外宣传,力争每年对外推出1-2个研究成果,在省市级党报党刊上稿10篇以上,在中央权威刊物实现上稿突破;对内形成1-2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转化为领导决策和可操作性的文件,用于指导工作。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作为项目承办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在区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紧紧依靠区委领导,积极争取全区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努力解决研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将研究会建成区委的智囊园,成果的丰产园,会员的乐园,营造党建研究氛围,形成研究合力。
2、成立机构,组建队伍。4月上旬召开区直机关工作会暨研究会成立大会,成立机构,组建农村党建研究、社区党建研究、非公党建研究、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建研究四个研究组,发展会员,网罗人才,壮大队伍。
3、建章立制,抓好学习。建立健全会员学习制度,加强会员学习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开展学术讲座活动,组织会员开展党建研究培训。积极争取到外地办班或者参加外地学习活动。
4、筛选课题,重点攻关。采取上下结合的办法筛选课题,一是省、市各级下达和区领导交办的重要研究课题;二是针对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提出的重要课题;三是基层单位提交的一部分课题。课题确定后,精心组织,可以打破研究小组界限,抽调专人,集中力量,组织专门课题组,开展重点攻关。
社区关工委工作调研报告范文2
关键词:家庭教育;调查;问题和不足;思考和建议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样,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嘉兴市仅18岁以下未成年在校生就有60多万人,显然,他们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党委、政府主导的家庭教育工作是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为此,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妇联、市教育局于2012年5月组成课题组,就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资料查询、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对象是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生及其学生家长,还有学校教师。向五县市二区发放问卷3050份,其中,中、小学生问卷各850份,教师问卷600份,家长问卷750份。参加座谈会的有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县(市、区)妇联、教育局、关工委有关同志,约60人。除政策文件、专家论文及我市相关资料外,还查阅询问了周边省市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家庭教育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市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更新观念,勇于实践,家庭教育工作已有了明显的改观。同时,社会进步和家长文化素养提高,家庭教育的实际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机制和工作网络已经形成
2009年,我市成立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市妇联、市教育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文明办等10个单位为成员,成员单位分工合作,职责明确。各县(市、区)也相继成立领导小组。同时,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范畴,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全市家庭教育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家长学校是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的重要途径。学校家长学校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创建,目前已做到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2004年,由市妇联、市教育局、市关工委联合主办的市社区家长学校总校正式挂牌成立,现多数乡镇(街道),村(社区)已成立家长学校。
2010年,我市成立了嘉兴市家庭教育学会,这是家庭教育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学会成立两年多来,确立了一批“十二五”期间的市级课题,为开展理论研究明确了重点和方向。同时,连续2年举办家庭教育工作论坛、评选优秀论文,编撰《嘉兴市优秀家庭教育论文汇编》。2011年,市妇联关于新居民子女家庭教育的调研报告在“中国妇女网”发表。科研水平往往反映工作水平,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变化。
(二)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初步形成
调查反映,我市除广大学校教师这支队伍外,已初步形成行政管理、专家、讲师团、志愿者及社工等家庭教育工作队伍。
一是行政管理队伍。由妇联、教育、卫生、人口计生等部门行政干部组成,他们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组织学会各项活动,制订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并负责协调实施。
二是讲师团队伍。我市现有各级各类讲师团队伍上百支,拥有成员上千人。他们深入学校、社区和农村,传播家庭教育先进理念,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为家长释疑解惑,是活跃在家庭教育第一线的主力军。
三是专家队伍。如市教育局在2002年建立“青少年心理及家庭教育咨询中心”,由教育系统家教专家和心理健康专职教师担任咨询服务工作。咨询中心以热线电话82686112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并逐渐发展为家庭式面询、团体辅导、家教讲座、大型宣传相结合的综合性家庭教育公益指导服务。经过10年磨练,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有相当的专业水平,成为家庭教育的领军人物。
四是志愿者及社工队伍。各级关工委组建的“五老”(老战士、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劳模)队伍,20多年来一直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搞调研、作讲座、指导年青教师,是一支名符其实的志愿者队伍。近几年,随着社工服务事业兴起,如市妇联的“阳光家庭社工事务所”、团市委的“拾星者”未成年人教育社工事务所,也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对象着手,关注孩子在家庭中的健康成长。
(三)家庭教育工作在实践中创新
多年来,家教工作以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家长儿童为宗旨,以提升家长素质为核心,形成了一批成功的经验和创新的做法。
家教宣传教育活动形成特色品牌。从2007年起,市妇联每年9月邀请全国品牌“知心姐姐”为广大家长巡回报告家庭教育知识,每年一个主题,每次巡回报告40场,每次受益家长近1万人。2009年起,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家教城乡行”活动,整合“知心姐姐”、家庭教育讲师团、志愿者等各种资源,上下联动,使更多的家庭受到了现代家庭理念和家教知识的指导。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家教格局取得突破。平湖市2009年开展了“教子有方好家长”、“优秀家庭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先进集体”、“优秀家长学校”等40佳评选,引起了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积极参与。平湖市原黄姑镇和曹桥街道于2008年首创了“家庭教育节”,至2012年已有7个镇、街道举办,预计2013年剩下2个镇也将进行。平湖镇、街道“家庭教育节”,集家庭教育、孝敬教育和文明家庭建设于一体,参与面广,受教育面宽,在整个镇、街道营造了重视、关心、抓好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
对运用现代传媒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嘉善电视台设置了“家园”专栏,通过实例拍摄和教育行家的参与,和家长们一起探讨如何培养好孩子,如何做个好家长。10多年来,每月1期,至2012年11月已播出141期,让家长们在茶余饭后轻松地受到教育。再如海宁电视台“潮乡童话”栏目每月播出家教节目,平湖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定期推出适合农村的家庭教育授课“菜单”以及桐乡家庭教育官方微博等等,各地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着多方的探索。如市第一、二、三幼儿园及卫生幼儿园,创建家长学校10多年来,坚持聘请幼教、心理、卫生等方面专家授课,保证教育的高水平。同时,坚持向家长合理收费(依托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以保证管理运行的高水平。这些做法为广大家长所认同,受到了广泛好评。如近年来市实验小学创建的合作型“家长联盟”、南湖创业学校(新居民子女学校)的以学校教育推动家庭教育,嘉兴一中已坚持9年的“家长论坛”等等,都从自己学校的学生、家长特点出发,努力探索提高家庭教育的成效。
(四)家长素养和育子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随着家长文化程度提高(问卷反映,高中及中专以上的占44.62%)及家庭教育工作普遍开展,家长素养和育子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是以人格健全、身心健康为目标的家庭教育理念已为不少家长所接受。
表1反映,相当多的家长重视孩子的道德养成和身心健康以及正常的社会化(做普通人,自食其力),有着正确的家教理念。
二是多数家庭亲子关系即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良好,为教育好孩子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条件。
在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的质量远比某一具体的家庭教育方法来得重要。如亲子关系不良,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不融洽,有隔阂,甚至有对立情绪,家庭教育也就难以进行。从表2、表3、表4看,无论是孩子看父母、教师看家长、还是家长自身评价,多数家庭的亲子关系是良好的。相比而言,初中学生对父母评价低的有27.27%,(见表2)这既反映了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叛逆”心理特征,也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
二、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我市家庭教育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家庭教育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必须理性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工作严格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至于家长素质提高及其教育子女能力的增强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家长、家庭教育层面,调查反映有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太爱孩子,又太不会爱孩子”。
表5反映,对孩子期望过高及偏高的占81.48%,家长有这样的心态,显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见诸于行动,则属于明显的抚养方式不当。
又如,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家庭的重要位置甚至最重要位置上,已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共识。但重视孩子的教育和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两回事。
表6反映还有相当多家长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这样容易出现家庭教育的偏差。如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孩子的道德人格教育,但不少家庭扬短避长,教育错位,成了文化课程的“第二课堂”、“补习班”,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孩子在家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就如一首儿歌所唱的“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作业最多的、考试最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这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也会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问卷反映,在回答“遇到烦恼的事,你最喜欢跟谁说?”的问题时,中学生选择对爸爸妈妈说的仅占14.4%。
再如,行为习惯养成与独立精神培养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内容,但表5、表6反映也不如人意。
在家庭教育工作层面,家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三大支柱之一,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它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期终评估报告指出,目前还存在着“家庭教育工作责任主体不明晰、经费投入无保障、服务与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家庭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和市场化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市也不同程度存在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人员、经费方面,和周边市相比有较大差距
调查反映,我市目前尚未有专职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市、县(市、区)妇联、教育行政部门这两个主要协调指导部门也都只有兼职人员在做这项工作。2009年成立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后,主要工作由市妇联牵头组织,但每年只有4万元工作经费,与省内其它市比较排位靠后。
人员、经费的制约使得国家、省有明确要求的事项该做的未做。如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要求“县级以上电台、电视台开办家庭教育栏目,增加家庭教育咨询热线,以多种形式扩大家庭教育指导的覆盖面。”我市市一级及多数县(市)未能做到。又如我市家庭教育信息化程度相对迟缓。我市市一级及一些县(市)尚未建立家庭教育网站或网上家长学校。再如有县(市)关工委反映,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已经编写好家庭教育的乡土教材及案例汇集,但苦于经费没有着落,又不能向家长收费,至今未能付印。
(二)家庭教育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我市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工作热情高,在家庭教育工作中作出了贡献,但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一是专家队伍薄弱。受到学校、社区、家长欢迎的讲师团成员,一方面数量尚少,另一方面他们在本单位往往承担着很重的教育、管理、科研等任务,很少有机会拓宽视野,参加全国、省有关专业活动或家教培训。如全国妇联每年举办家庭教育培训班,跨省、市常举办家庭教育论坛,我市很少有人参加,这样,影响了他们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是学校教师缺乏家教能力,缺少家教专题培训。
学校教师,作为专职、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都承担着和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教育好孩子的职责,表9显示的数据显然是不理想的。表10则进一步反映教师缺乏家教方面能力,与没有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理论或接受过专门培训相关。
三是志愿者及社工队伍组织松散,缺少专业支持。各级组建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人数虽多,但很少有相应的活动或交流研讨的机会。县(市、区)关工委的家庭教育讲师团组织较为健全,但学习培训的机会也不多。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一些流行的家教理念,如“三岁关键期”、“赢在起跑线上”、“右脑开发”、“脑只用了10%”、“早教越早越好”等,已为国内外科学家教理论及上世纪90年代脑科学研究成果所否定。这些,不仅绝大多数家长知之甚少,连我们的家教工作者也未必都知晓。
(三)家长学校建设及运行不平衡
通过家长学校提升家长素质,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是我国的一个创举,适合我国的国情。中小学、幼儿园举办的家长学校,对学校来说,家长是自己学生的家长;对家长来说,学校是自己孩子就读的学校,双方有着良好的合作意愿。和其它途径比,有着运作成本较低、组织工作较易、实际效果较好的优点。为此,国家、省层面都高度重视家长学校的建设。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于2004年、2011年两次做好家长学校工作的意见。浙江省先后颁发《浙江省家长学校工作规程》、《浙江省家长学校教学指导纲要》、《浙江省示范性家长学校评估办法》。但调查反映,我市家长学校建设及运行很不平衡,整体水平不高。好的如平湖市早在2002年就启动了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差的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学校,往往以家长会议代替家长学校授课,流于形式。究其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因素。
主观上,认识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少学校领导对“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有着深刻的理解,强烈意识到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且清醒地看到在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学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学校只靠自身力量已经难以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一位校长说得好,“父母教子有方,相当于学校多了学生数量双倍的校外辅导员。”但不少学校领导还缺乏这方面认识,忙于具体事务,认为“学校那么多学生还管不过来,哪有时间去管家长”。认识上的差异导致家长学校的不同境遇。
客观上,保障条件没有落实。一是无经费,家长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费用未列入财政预算。《浙江省家长学校工作规程》指出,可“向参加学习的家长收取适量资料费、讲课费等”,但鉴于收费的敏感性,谁也不愿意做这件事。二是无教材,我市至今无各类家长学校的教材或授课参考资料。市场上有各种版本的家长学校教材,内容未必合适而价格却很高。三是无教师,如前所述,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未必能担当家庭教育的教学任务。在“三无”面前,不少学校领导对办好家长学校也就望而却步。
至于社区举办的家长学校,一是社区工作人员少,二是面对着不同学龄段孩子的家长,办学的困难也就更大。
(四)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亟待加强
特殊家庭包括离异和重组家庭、服刑人员家庭、流动人员家庭、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等。课题组着重对新居民家庭的家庭教育状况作了调查。与嘉兴本地居民相比,新居民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着诸多不利因素。其一,父母亲文化程度低,据统计初中及以下的占75.9%。其二,子女多。据桐乡2011年调查,对8250名新居民学生调查摸底,家里兄弟姐妹为2人的2024名,3人的2511名,4人的888名,5人及以上的240名。其三,家庭经济条件差。据市妇联2011年调查,家庭收入在3000元及以下的占50%。其四,不少新居民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少时间也少精力照管好孩子。近些年来,新居民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问题成了社会管理的难点,公众关注的热点,在查阅案宗及访谈有关人员后,课题组一致认为,造成新居民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的第一位原因是缺失良好的家庭教育。目前嘉兴有25万不满16周岁的新居民子女,加强新居民家庭教育的指导是一个既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五)家庭教育服务指导工作还不能满足家长需求
我市家庭教育工作既取得明显的进展,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这在问卷调查中也反映出来。
参与问卷的是小学四、五年级及初中二年级的家长,表11表明,43.76%的家长没有参加过家长学校的活动或者不知道相关信息。表12则反映,社会各个方面为家长提供的教育信息也是欠缺的,以至66.25%的家长没有接受过家庭教育方面的服务和指导。
表13则反映,家庭教育服务与指导工作还不能满足家长的需要,实际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思考和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党和国家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前所未有,继一系列政策文件后,又作出了调研、制定、颁布《家庭教育法》的果断决策。“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做好嘉兴家庭教育工作,事关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和谐,事关嘉兴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谨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多渠道增加家庭教育经费投入,破解制约工作品质提高的瓶颈
全国《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五年规划》)指出,“要探索建立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采用政府投入、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化动作等方式,拓展家庭教育经费渠道。”为此建议,通过以下途径,增加家庭教育投入。
一是市、县(市、区)财政增加家庭教育工作经费。根据《五年规划》要求和家庭教育工作实际需要,参照周边市做法,加大经验投入,用于工作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各类培训经费、调研及理论研究经费、宣传普及专项经费以及表彰先进等。
二是家长参加家长学校学习承担一定的费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教育者,“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现在绝大多数家长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花钱,也要舍得在自己的学习上花钱。对于家庭教育教材、学习资料以及聘请专家、老师授课等费用,可在自愿参与基础上,由家长承担相应费用。向家长收费较为敏感,往往会有不同的反映。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学校等应形成共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敢于承担责任,善于沟通协调,稳妥地做好相关工作。具体可参照市第一幼儿园等收费模式,依托社会力量办学收费。也可通过家长学校总校机制,允许评估合格的家长学校办理收费许可。
三是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捐助。家庭教育有“两个特殊”的教育,除了上述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还有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包括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肢体残障、情绪行为障碍等儿童的家庭教育。显然,这些家庭的家庭教育的难度要比一般家庭大得多,且这些家庭中不少是困难家庭,企业和社会各界应伸出援助之手,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克服家庭教育中的特殊困难。
(二)建立培养培训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家庭教育工作队伍整体水平
全国《五年规划》指出,要“充实家庭教育专业力量。充分发挥专家、教师、儿童工作者、‘五老’人员、专业社工、志愿者的作用。各省市县普遍建立家庭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专家队伍、社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并且要求“加强家庭教育骨干系统化培训,推进家庭教育职业岗位培训试点,探索建立家庭教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提高家庭教育工作职业化水平。”确实,高水平的家庭教育有赖于高素质的家长,而高素质的家长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家庭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为此建议,要从嘉兴实际出发,抓紧建立培养培训长效机制,切实抓好队伍建设。
一是要建设好专职队伍、专家队伍。要积极创造条件,市、县(市、区)选配有志于家庭教育且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志专职从事家庭教育工作。同时,对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素养,已为社会所认可的家庭教育工作者,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地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成为名符其实的家教专家。如目前全国妇联和全国家庭教育学会每年都有“菜单式”的家庭教育专题培训,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则有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尽管培训费用较贵,但要选送有关人员参加。
二是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背景(学校和家庭)、教育对象(集体和个别)、教育过程(系统和随机)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如前所述,不少教师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且多数教师认为自己有必要参加专门培训,见表14。
由此建议将家庭教育专题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同时,对骨干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如金华市、杭州市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市学习和借鉴。
三是落实好社工、志愿者、“五老”队伍的培训。专业社区队伍,志愿者队伍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新生事物,还缺少学习提高的相应平台。“五老”队伍多年来活跃在家庭教育第一线,但也需要不断接受家庭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各级妇联、教育、关工委、民政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在学习培训方面,为这些“好人”提供好的支持与服务。
(三)规范家长学校管理,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如上所述,不少家长学校鉴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至今名不符实甚至流于形式。在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解决好经费来源、师资培训及教材、参考资料的编写或选定外,建议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明确家长学校的领导与管理。按照国家、省有关文件的要求,家长学校由所在地的妇联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牵头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中家长学校的指导管理,妇联和关工委共同做好社区家长学校的指导管理。嘉善县今年明确社区家长学校着重负责0-3岁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各县(市、区)当从本地实际出发,明确分工,责任到位,使家长学校的领导与管理落到实处。
2.出台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文件并建立督查评估机制。平湖市家长学校办得好,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早在2002年就制定了《平湖市教育系统规范化家长学校工作常规》。拟根据浙江省关于家长学校的三个指导性文件,制定市、县(市、区)的实施意见。并且借助全国、省示范家长学校评选,建立督查评估机制,设置合格家长学校及示范家长学校两类标准,督促主办单位切实做好家长学校的建设及管理工作。
3.学习借鉴周边市经验和做法。绍兴市创建示范家长学校工作已开展多年,并建立了进入与退出机制,2012年对先后命名的5批75所示范家长学校进行了复评。杭州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于2012年启动百万家庭共同成长计划,明确3年内将评选表彰全国、省、市级示范学校300所。这些市起步早,力度大,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四)引导支持多元主体参与,满足家长多方需求
调查反映,家长对家教知识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表15数据表明,对关系孩子德智体健康发展的各个方面,对教育孩子的具体方法,家长都希望了解和掌握。
调查也反映,家长对家庭教育相关服务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
表16数据反映,家长为了教育好孩子,尽管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每位家长的偏好也不同,但确实都希望有来自多条途径的指导和帮助。普及家教知识、服务社会公众是家庭教育工作根本宗旨。《五年规划》中也明确要求,要“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家庭教育活动。”为此建议:
1.继续办好党政主导的家教宣传服务活动。“科学家教城乡行”活动,家长参与面广,社会影响大;平湖市镇、街道的“家庭教育节”,富有地方特色,深受群众欢迎;这些家教宣传的好载体,好做法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并改进提高。
2.更好发挥媒体在传播先进理念、普及家教知识中的作用。市、县(市、区)电视台、电台、报社等应根据要求,参照海宁、嘉善等地做法,设立家庭教育专栏,积极探索家长增长家教知识,媒体增多受众支持的双赢局面。同时,市、县(市、区)都应顺应家长的需要,独立或合建家庭教育网站,以提升家庭教育信息化水平。
3.扶持培育家庭教育的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市教育局“青少年心理与家庭教育咨询中心”、市妇联“阳光家庭社工事务所”、团市委“拾星者未成年人教育社工事务所”以及正在筹建的社会组织“青鸟家庭成长中心”,这些组织面向社会,承担着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大型讲座、小型沙龙、个别指导等多重角色,要精心培育扶持,使之成为家庭教育工作中的品牌。
4.关注鼓励家长自助助人的家庭教育活动。如实验小学的合作型家庭成长联盟,借助家长不同的职业背景及专业知识,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在活动中家长互相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如市区“小咕咚童书会”QQ群,家长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相互推荐适宜孩子阅读的好书。这些都是社会进步、科技发达、家长素质提高后涌现出来的家教新模式,也是家庭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向,应予以关注和鼓励。
(五)重视特殊儿童、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如上所述,和普通家庭相比,特殊儿童、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有着较多的不利条件和困难。由于特殊儿童的数量少,特殊家庭中离异和重组等家庭的数量相对也少,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也就少。特殊家庭中流动人口家庭的数量虽然多,但这类家庭的增多是近些年的事,其研究和实践也显得薄弱。要努力改变这种家庭教育困难多难度大反而研究实践少的状况。
1.从特殊中找共性,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建议市家庭教育学会增加此类课题的立项,鼓励专家和家庭教育工作者多作这方面的研究。招收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儿童的市特殊教育学校,有着这方面的有利条件,要鼓励教师不仅关爱特殊儿童,也关注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
社区关工委工作调研报告范文3
根据市活动办部署,今天我们召开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全体在职党员会议,总结第一阶段学习实践活动情况,部署第二阶段工作。
一、第一阶段情况
我们第一阶段紧抓“学好理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的目标任务,在市委指导检查组的指导下,认真落实各项内容,创新活动载体,突出实践性,深入“学”,扎实“行”。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1、深入学习明好义,不断提升科学发展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领学、导学、研学”。
“领学”就是班子成员带头学。即带头以自学的形式通读规定书目,领导学三本,普通党员学二本;带头参加各类形式的专题报告会,领导参加了7场,普通党参加了6场;带队下基层调研并发表调研文章;带头准备讨论发言提纲并积极表达自己观点。
“导学”就是组织或参加专题辅导。针对单位干部思想实际和我市妇女工作特点,我们请市委宣讲团和省妇联领导进行专题讲座,着力解决科学理论与具体工作结合的问题;结合业务特点,组织“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题论坛,着力就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相关问题展开交流;同时,积极参加市活动办组织的专题报告会和机关工委组织的科以下党员干部专题培训班。
“研学”就是通过课题调研提升学习效果。确定10个调研课题,领导带队先后到9个基层联系点和外地调研共计11次,召开了11次座谈会。较好地了解了当前我市基层妇女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看到了其他地区妇女工作,如嘉兴市妇联“小额贴息贷款扶持女性创业”和宿迁市妇联“双学双比”活动的特色做法。
通过理论学习,到达了两个效果。一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深刻理解了妇女工作的重大意义。以人为本的“人”包括妇女儿童在内,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行动;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妇女儿童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没有妇女儿童的全面发展,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要求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社会阶层协调共进,男女平等发展是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的最基础方面;可持续发展最直接的要求是一代一代的永续发展,妇女儿童发展程度直接反映了代际关系的状况,直接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从而增强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二是理清了下一步推进妇女工作的总体思路。即必须要着眼“一个目标”,做到“两个坚持”。一个目标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妇女的根本利益”,两个坚持就是:坚持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上谋划妇女工作,坚持在“实惠、普惠、长惠”上创新举措。
2、深入讨论定好位,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潜力。我们围绕“科学发展—妇联组织的机遇与挑战”、“着眼发展,着力创新,着实推进妇女工作”主题深入讨论,先后专题讨论2次,并在*女性网开辟学习实践活动专栏,利用全国、省、市三级女性网的“调查研究”专栏进行广泛讨论交流。
通过深入讨论,形成了三个共识。一是认识到:当前党和政府的要求、国际社会影响和妇女利益诉求,对妇联工作社会化转型所带来的挑战和需求。二是认识到:妇联作为是党的群众组织,体现党的意志和主张,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妇联作为性别组织,代表和维护妇女群众的利益,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妇儿工委办公室设在妇联,我们又具备推动两个规划实施的行政职能。基于这“三种身份”的客观定位,较好消除了妇联“与政府职能部门比—没行政权力、与工会比—没经济实力、与团委比—没发展潜力”的认识误区,克服了工作上被动思想和畏难情绪;三是认识到:在新形势下要实现妇女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妇联干部必须着力提高“调查研究、执行落实、统筹协调、群众工作”四种实际能力,培养“诚信、博爱、奉献、创新”四种团队精神。
3、深入实践干好事,不断彰显科学发展的实效。我们认真贯彻学习实践活动要“突出实践特色”和“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和原则,坚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妇女工作相结合,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主要推进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了女性创业就业工作。在三八节成功举办“巾帼创业者之歌”主题活动,有效宣传了各条战线中涌现出的妇女创新创业典型;成功召开市女企业家协会第三届二次会员大会,特邀北京时代集团总裁王小兰为女企业家作“金融危机挑战下企业的积极应对”专题讲座,帮助女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增强斗志,并组织女企业家与高校签订协议,为女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企业用工和大学生就业提供有效对接;成功推荐女大学生村官李文参加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全省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并参加宣讲团赴南京师范大学、林业大学、*轻工学院、城建学院等地作经验报告会,较好地优化女大学生村官的社会环境;与劳动、人事部门联合,成功举办“三八架金桥”女性专场招聘会,5420个岗位吸引了9000余名求职者。以各类女性组织为依托,确定了“促进创业行动高校行”方案,以“裕兰巾帼创新创业基金”、“SYB创业基金”和巾帼创业小额贷款计划为支撑,确定了“专项资金扶持女性创业”方案。
二是推进了妇女维权工作。对外公开招聘法律专业人才,提高市妇女维权中心的维权水平;召开了维权志愿者座谈会,增强维权针对性;对110家庭暴力“报警、伤情鉴定和庇护”三个中心建设进行专题调研,促进其作用发挥;推进妇联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妇联组织在调处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加大维权宣传力度,在全市1000多辆公交车上播放专题片,增强妇女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
三是推进了扶贫帮困工作。在母亲节前夕成功举办“母亲颂”文艺演出,得到广大妇女群众的好评和省妇联领导的高度肯定;牵手爱心妈妈,不断拓宽与四川儿童结对范围,并使这项工作常态化;发挥社区儿童德育中心、流动留守儿童温馨家园等阵地作用,呵护流动和留守儿童;开辟女性大讲堂,每月举办一期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并及时送家教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与市文明办、*晚报等单位联合主办*市第九届相亲节,为大龄男女青年提供相互交流机会等。
二、第二阶段工作
第二阶段是分析检查阶段,从5月上旬开始到6月中旬结束。我们将按照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和要求,紧扣“深”、“诚”、“实”,突出抓好两个重点环节和一个主题实践活动。
第一个重点环节是“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这个环节要重点落实好三项具体工作。
一是做好“三个继续”。即继续深入学习规定的读本和中央、省、市关于科学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重要文件精神;继续围绕10大课题深入调研,5月底前完成调研报告;继续围绕“着眼发展,着力创新,着实推进妇女工作”主题进行深入讨论。通过“三个继续”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科学发展能力。
二是查找“三方面问题”:按照“三个对照、三个强化”的要求,重点找准班子和个人在思想观念、发展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围绕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实现“三保三促”目标,找准在推进妇女工作,特别是服务女性创业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照妇女群众的新需求,找准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三是开好“两个会”。召开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要以正面教育为主,重在总结经验教训,重在提高思想认识,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形式,诚恳地交流意见和建议。届时,将邀请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和指导检查组派人列席,吸纳党代会、妇代会代表和党员、群众代表参加,通过群众点题、班子答题、领导讲评等方式,提高会议质量。
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重点组织党员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分析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努力方向。
第二个重点环节是“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这个环节要把握好三项要求。
一是搞好“一个梳理”。就是在起草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前,要系统梳理基层妇联和妇女群众提出的关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法方面的意见,关于推进妇女工作方面的意见,关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的意见。
二是写清“四个内容”。就是起草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时,要写清:通过学习调研和解放思想大讨论,形成了哪些科学发展共识;近年来妇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和原因;科学推进妇女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特别是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女性创业就业的有效举措;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效能以及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三是组织“两个评议”。即召开党组扩大会和召开群众座谈会(20人左右)、机关评议大会以及书面评议等方式,评议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并进一步修改完善。评议内容:着重看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调研和听取意见的范围广不广;看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分析的原因透不透;看对下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路清不清,制定的措施行不行;看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有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报告形成后,及时上报,并在女性网上公布内容,接受更广泛的群众评议。
一个主题实践活动是“坚持三惠原则,服务妇女发展”主题实践活动。这项活动5月初开始,8月底转入经常化,主要内容:
一是针对当前我市就业岗位紧缩、就业困难对象增多、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困难,特别是女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的形势,实施“女性创业就业服务工程”:以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我市各项就业政策,在广大女企业家中开展不裁员、不减薪的“暖春行动”等,着力营造女性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专题报告、融资恳谈会、政企面对面、走进大学城研发对接、女企业家难点问题反映、公益性招聘会、清华培训、免费家政服务”等“八个一”活动,着力为我市女企业家提供贴心服务;通过深化“创业培训、小额贷款、项目扶持、融资恳谈、百万基金运作、政企沟通”等六大举措,着力扶持城乡妇女创业;通过巾帼创业促进行动高校行,即开展“大学生SYB培训班”、“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导师团与大学生结对”、“创业项目基地孵化”和“创业事迹演讲”等五方面行动,着力推动女大学生创业就业;通过挖掘我市巾帼招聘基地和培训基地潜力,建立免费举办招聘会和技能培训班长效机制,着力援助困难女性就业;通过探索返乡妇女“离土不离乡”的灵活就业模式,如联系外包加工业务、开辟民俗工业项目、开办“无围墙工厂”等,着力为农村失地女性、返乡妇女创造就业岗位等。
二是针对妇女维权“人数急增、范围扩大、要求提高”的实际,实施“妇女维权推进工程”。强化妇联各级法律援助站和维权服务中心机构建设,尤其是加大妇女“专家接待日、妇联干部全员接待、首问负责、统计分析”等四项制度落实力度,不断增强12338维权热线功能,引导受害妇女依法诉求,着力构建“维权网”;推进110家庭暴力“报警、伤情鉴定和庇护”三个中心建设,及时处置家庭暴力行为,为受害妇女提供伤情鉴定和阶段性避难场所,着力构建“防护网”;加快妇联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妇联组织在调处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尽可能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着力构建“调解网”。
三是针对当前贫困妇女儿童面临更多的困难、需要更多的社会关爱的现实开展“和谐关爱促进工程”。深化“真情寻呼1+1、爱心妈妈、党员进老区”等结对帮困活动,不断赋予扶贫帮困活动的新内涵;拓展“文明风尚进家庭、美化净化绿化进家庭、幸福和谐进家庭、共享邻里亲情进家庭”等活动内容,不断探索“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新途径;开辟女性大讲堂、进一步完善“阳光心港”青少年心理咨询网站建设、继续巩固深化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构建未成年道德教育活动的新机制;继续推进女性大讲堂,建立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和送家教“三走进”——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学校的长效机制;发挥社区儿童德育中心、流动留守儿童温馨家园等阵地作用,牵手社会妈妈,呵护流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着力构建呵护行动的长效机制。
三、具体要求
各级负责人要增强责任感,率先垂范,把落实服务举措与当前妇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双促进、两不误”;
广大党员和群众要充分发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把学习实践和当前工作做好做优,做出成效;
活动办公室要加强与指导检查组联系,了解活动进展情况,及时学结,同时要加强与各部室和所属单位的沟通,推进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深入。
社区关工委工作调研报告范文4
关键词: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100-02
一、背景
人口流动这一客观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必然出现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快速流动的社会人口,不仅是社会高速发展与现代经济的显著特征和必要条件,亦是人类及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1]。
在我国步入城市化、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三农问题成为当今我国改革与发展中的最大难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不仅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和实现和谐社会这一目标。随着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将继续转移,留守儿童还将源源不断地产生,留守儿童问题必然在今后一个时期内都会存在[2]。
二、留守儿童现状
(一)概念
儿童是指身心处于未成熟阶段的个体。狭义来说,是指少年期前的阶段[3]。广义的儿童,是自出生到成熟时期以内的所有孩子。农村地区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他们大多数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交由父母单方、其他亲人或委托人抚养、监护或独立生活[4]。目前,学术界尚未对农村留守儿童做出明确的界定。2008年2月27日全国妇联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对农村留守儿童做了最新、最具权威的界定,即“17周岁及以下的与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未成年人[5]。
(二)产生原因及概况
社会因素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经济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差异性。“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使农民外出打工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而留守儿童一生的发展,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与未来儿童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水平息息相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习惯、心理、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等都受到很大影响的原因是由于留守儿童的第一监护人的缺位导致家庭监护职能的弱化,由于留守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解决对象。目前尤为重要的是客观、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弥补家庭教育的空白[6]。
(三)数量、规模
基于当前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小组于2012年10―12月期间在哈尔滨周边农村地区做了大量社会实践工作,积累了大量调查数据,结果如下:
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在所调查的学校留守儿童现象非常普遍,并且出现越来越多的趋势,家庭不完整、家庭缺失严重的幼儿园孩子高达一半以上,留守儿童在校的人数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减少。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据估测已达5800万,目前,城市化进程正不断加快,农村人口还将大规模地流动,留守儿童现象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6]。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教育学理论指出,影响儿童发展的三大因素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的作用相互独立且又互为补充,故主要生活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同伴群体环境中的儿童,随着父母或者其中任何一方外出务工以后,家庭职能变得逐渐弱化,留守儿童生活的学校和社区可以弥补这部分弱化的家庭功能。我们对社会实践获得的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时结合相关研究报告,发现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以下几个方面的严重问题: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安全问题和道德问题等。
(一)教育问题
很多学者都对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所得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父母在外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影响[7],而更多的学者则认为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成绩有很大的负面影响[8]。对于父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监督方面,各学者观点一致,都认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由于学习辅导者出现较多的空缺,导致学习监督力度不够。还有学者指出,留守儿童隐性辍学现象比较严重[9]。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小组调查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成绩平平,中等偏下、较差的共占70.2%。留守儿童因为年龄都还较小,自我控制力较差,再加上监护人因为种种原因而很少对其监督和辅导,与他们缺乏自觉主动的学习有很大的关系。
(二)心理问题
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留守儿童,长时间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缺乏与父母的沟通,而造成的人格发展不健全,心理健康问题突出[8]。由于农村孩子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远高于城市孩子(19.8:8)[10],再加上长期弱化的家庭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和疏导而长期郁积,使他们成为当今社会心理病变的“高发群体”[11]。
(三)安全问题
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儿童极易存在安全隐患,一方面易受到他人的人身伤害或非法侵害,另一方面自己容易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轻生之路,使自己的人身和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证[7]。留守儿童多具有年龄小、判断能力差的特点,言行得不到正确的约束和引导,再加上紧急避险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也较弱,导致溺水、被火烧、被水烫、交通意外、被拐卖、被殴打等事件时有发生,存在许许多多难以预料的安全隐患。由于得不到亲情呵护,加上代管不力,农村留守儿童整个群体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这显然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四)道德问题
留守儿童很容易在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以及道德人格等方面出现偏差,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关系失调,父母监控机制弱化,父母榜样作用缺失,导致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和行为的养成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留守儿童甚至出现强烈的倾向和严重的过错行为[12]。
四、社会政策及其不足
目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儿童保护、生存和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例如《宪法》、《教育法》、《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体系,但是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对象的权益保护,其法律体系仍旧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留守儿童,社会上对他们的关注不够,未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教育、关工委、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开展了一些关爱工作,但覆盖面还是很小[13]。
五、医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分布广泛,规模很大,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很难取得根本性解决,因此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将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相结合,加强建设大学生志愿者队伍,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有关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这不仅是为解决留守儿童提供解决途径的重要方式,而且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方式,为其提高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打下基础[14]。尤其是医学生,开展长期的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对巩固专业知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医学生不仅可以辅导留守儿童学习,解决教育问题,还可以运用所学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长期开展医疗保健知识以及定期评估留守儿童健康状况,可以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安全等问题,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敬忠.关爱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王海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陈桂生.教育原理[M].长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08,(6).
[6]孟茜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7]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
[8]吴霓,丁杰,唐以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9]曹春华.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5).
[10]李金涛.农村留守孩现象亟待关注[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6:49-50.
[11]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2]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