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范文1

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

配置和分布不合理。四川省目前农业科技人才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仅为0.53人/1万人,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为7.33人/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为28.73人/1万人,以色列为140人、美国为80人、日本为75人。四川省拥有高级职称的只占农业科技人才总数的21%。在配置上,拥有高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市、县(区)两级,而乡、镇一级则极为奇缺;在地域分布上,成都、绵阳等条件好的地区科技人才相对较多,而凉山、阿坝、甘孜州等条件差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人才匮乏;在专业结构上,农学、畜牧类等传统产业的人才比例较高,而生物种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花卉苗木等新型产业、行业和新的领域,高层次人才则少而又少。

2.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在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特别是具有战略视野,敏锐把握学科前沿,能带领团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的农业科技杰出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占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比例较小,有一定影响的高级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较为缺乏。从学历层次看,全省农业科研人才中学历层次不高,研究生学历比例仅占16%;从职称结构看,中高级职称虽占到半壁江山,但高级职称比例仅为2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

3.缺乏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队伍

现行科研单位考核和激励机制主要侧重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成果及论文)。尽管近年国家、省均把成果转化提升到重要位置,但对科技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尚未作出重大调整。长期在基层从事转化示范的科技人员,尤其是存在职称晋升和学术地位提升以及收入待遇的后顾之忧,专职或主要从事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高,转化成果的能力提升困难。目前转化工作成效突出的骨干,通常也是科研创新的骨干专家,在创新与转化双重工作的重负下,队伍难于稳定。

4.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农业行业条件艰苦,无论是搞科研还是技术推广都很辛苦,农业科技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比其他行业低,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差,导致不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跳槽到热门行业。加上农业科技单位的机制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困难,从而加剧了人才流失。近年来,非农业部门争夺农业科技尖端力量,也形成了多部门对优秀农业科研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一些农业科技带头人相继离开农业科技系统,造成人才外流。据粗略估计,四川省每年农业科研人员的流出率约为职工总数的3%~5%,以副研究员以上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

5.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和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

当前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专项资金,如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农业三项工程等各类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等。尽管全省农业科技投入总量逐年递增,但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仍然较小,相对于农业科技发展需求尚存在很大缺口。一是中央财政投入缺口较大。中央财政对市州一级农科所及省级地方创新团队建设一直无资金支持;二是省级财政投入不足。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投入仅1500万元,远低于发达地区年投入上亿元的投入力度;三是农业科技投入资金渠道单一。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体系、农民教育培训等基本上只靠财政投入,金融资金、民间资金的投入量很小。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特定的培养主体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明确的目标,为系统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安排、投入保障、评价激励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的总称。从一般意义上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成的核心包括:培养目标设置、投入保障、激励机制、培养环境等内容,其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基于这个一般的理论框架,构建适合四川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研发人才

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形成领军型拔尖人才、科研骨干和后备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1)农业科技创新领军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国家和部门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四川省实施的“天府英才”工程、“天府特支计划”等人才工程,以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快培养能够跟踪世界科技前沿的领军型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2)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中培养骨干创新人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四川,结合实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项目,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培养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同时,以农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农业战略重点产品开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培养、引进农业科技英才。(3)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应通过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学术交流、专题研修、挂职锻炼、访问、考察、外派等多种途径,进行个性化培养。同时,建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定期进修制度,鼓励和支持在职农业科技人员脱产学习、在职进修、到国外研修深造。

2.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以中青年农业科技人才为重点,依托现有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整合农科教、产学研各方科技资源,集成部门优势,统筹协调,形成农科教和产学研大联合局面,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同时,通过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建设一批项目科技特派员团队,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2)整合一支省、市、县、乡四级混合编队且较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队伍,构建基地稳固、上下联结、技术衔接、协同实施的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新体系;基本形成符合省情、机制先进、结构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激励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示范基地的各级转化示范平台和渠道,诸如科技110、专家大院、技术协会、产业技术联盟、科技特派员以及课题研发基地等,集结省、市、县、乡技术人员队伍,混合编队,构建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团队和服务新体系,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3.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1)围绕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依托现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展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提高农技人员使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特别是共性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能力。同时,大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分期分批选送基层农技骨干到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研修、深造,使基层农技人员每年接受一次集中培训,从而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2)造就一大批农业科技的推广经营型人才队伍。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基层组织、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中去工作,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经营人员的素质,壮大技术推广队伍力量。要注重培养农业科技企业家。鼓励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

4.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

加大海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政策,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资源化的过程管理,加大吸引留学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资源。制定和实施引进海外人才规划,建立海外人才评价和准入制度,重点吸引农业基础研究方面的紧缺人才和农业高新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人才,重点引进其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有发展前途的拔尖人才。

5.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和农业后继者为主要对象,探索建立教育培养、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实施“粮油高产创建”、“现代粮食产业基地”、“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采取集中开展理论教学、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培养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良好发展基础、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投入

保障机制加强投入保障机制建设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投入水平。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农业重点领域紧缺、急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培养、造就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人才科研经费预算机制,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和培训等问题。必须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人才培养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投入格局。优先支持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学者和研究小组,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的结合,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在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研发机构组建、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三)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开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潜能,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从四川的实际来看,要建立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公益性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要建立符合省情的、系统的、动态的、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按照工作岗位要求,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及其转化率、项目管理水平、服务农业的实际成效、农民满意程度等多角度评价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应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研发体制,并对研发项目给予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落实人才激励政策,采用物质奖励、精神鼓励、职务职称晋升、利润分享、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等多种手段,激励优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留在农村、服务农业。采用多种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对卓有贡献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保护知识产权,使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和人才获得合理收益。

(四)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的培养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范文2

摘要: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经过长期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出现诸多问题,如科技成果推广与实际需求相脱节,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工作与市场需要不适应,体制机制不尽合理,基层推广人员素质低,推广经费不足等。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出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多样化的经费投入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若干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业推广的研究愈来愈深入,取得了丰富的成果。1985年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创办《农技推广》期刊,1987年编印《农业推广研究文集》。许无惧、彭传彪、任晋阳分别于1988年、1989年出版了《农业推广教育概论》《农业推广学》。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学者出版了《世界农业推广研究》《农业推广基本概念与方法》《农村推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等专著。在实证研究方面,候振挺以马尔科夫骨架过程理论为基础建模分析了新技术主体的瞬时分布[1]。程毛林针对一些技术产品推广的季节性和阶段性变化,从罗杰斯蒂曲线推导出3个推广模型[2]。还有一些学者对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孙美美、陈永富研究了浙江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现状及创新模式选择[3]。孙雄松,戴育滨等研究了广东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及其模式创新研究[4]。从现阶段研究可以看出,多数研究集中在农业推广的管理体制、资金投入、农推队伍素质以及现状和问题等方面,而且主要是定性研究,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在梳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依据中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提出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政策建议。

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

1.1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完善

自1995年5级农业技术推广网建立到2003年底,农业部所属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机化、经营管理5大系统的县乡两级机构15.1万个(县级推广机构2.37万个,乡镇12.76万个),比1957年农业推广机构增长了近1倍。同时在维持5级推广网传统结构基础上,为解决乡镇政府无力负担推广部门经费问题,我国各地区将乡镇农技推广站管理权重新收回由县级管理或将乡镇级各农技推广部门合并,成立县级“区域站”。如2009年广东省基层农业推广机构总数为3238个,从组织结构上看,乡镇级推广机构为2835个,占总数的87.55%;县级为310个,占总数的10%左右。但在管理体制上,县农业主管部门管理的基层推广机构为1264个,占43.16%,属县乡双重管理的有694个,占23.70%,两者合计占总数的76.86%。属乡镇府管理的基层农业推广机构为970个,占33.23%(表1)。再如新疆,乡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中县级农业部门为主管的推广机构在种畜、植牧、农机3大类的比例分别为48.74%、37.7%和21.11%。乡镇政府管理的除了农机推广机构占到33.44%外,种畜推广机构为8.48%,植牧推广机构为3.8%。县乡双重管理的机构数,以县级为主的农业推广机构也分别占到73.64%、80.6%和50.28%(表2)。基层农业推广机构向县级集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1.2农技推广经费投入增加

作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的主体,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投入呈不断递增趋势,在1981—1999年这19年中,农技投资占财政农业总支出比重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83%,同时非政府投入的经费收入也在逐年大幅度增长,部分发达地区甚至大有赶超政府投资之势。以广东省为例(表3),广东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活动经费在1995—2002年这8年中增长了近111%,年均增长也接近16%左右。其中,以1995年不变价收入来分析,政府拨款8年中总的增长幅度为82.3%,年均增长为11.8%,而创收收入的8年增幅达185%,年均增长为26.4%。非政府财政拨款的收入在经费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1.3科研项目成果丰富

自2001年我国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起,到2010年,我国每年科研成果累计投入31.5亿元,转化资金共立项4338项,支持范围覆盖粮食丰产、食品安全、循环农业、农林生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节能减排等产前、产中、产后多个领域[6]。同时自2006年设立中华神农农业科技奖起,3年内仅种植业奖项就达到184项。

2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机构多以政策为导向,对市场信息和农户需求变化了解较少,处理农户反馈的信息不够主动;推广机构分散于多个涉农部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农业推广部门多由行政部门直接负责,造成上级农业推广机构对下级农业推广机构难以进行有效管理,往往只能提供工作上的指导和建议;同时各地方政府为解决基层推广站无经费、无人员的空壳现象,把原本隶属于乡镇的农业推广站收归县级部门管辖,这又超出了县级农业部门的管理能力,造成基层推广站管理结构的上下颠倒,效率反而降低。

2.2人均经费投入少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依赖国家的经费投入,经费来源单一,经费不足成为常态。20世纪90年代,人均经费不足的问题开始愈加严重。其中人均总经费由1986年的2780元/人/年下降到1994年的2534元/人/年,年平均下降0.9%;人均年推广活动经费由1986年的1167元/年/人下降到1995年的894元/年/人,年平均下降0.6%[7]。1996年后的政府体制改革中,国家对农业推广经费的投入仍然偏低,这导致大量基层推广员离岗,各个地区农业推广站出现了“网破、人散”的现象。虽然国家在2003年出台《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意见》,力图确保“机构不乱,人员不散,网络不断,经费不减”。直到2009年,即使是农业推广体系相对较好的广东也只完成了90%的编制工作。[8]对于那些发展水平较弱的地区而言,经费增长迟滞,则意味着农业推广工作的停滞和人员的流失更为严重。

2.3农技推广人员素质整体仍偏低

一是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不强。从年龄结构看,2007年底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编内农技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33%,35—50岁的占52%,50岁以上的占15%。2008年底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编内农技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37.3%,35—50岁的占45.8%,50岁以上的占16.9%[8]。从学历、职称结构看,以新疆为例(表4),2012年农推人员学历职称统计情况,其中本科学历人数为5469人,约占全部人数27%,而高级职称只占全部人数9.2%。而在全国范围内,据农业部2008年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报告统计,截止2007年,仅在基层农业推广人员中,还有48.2%的工作者不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只有27.7%的人员具备高级和中级职称。我国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已呈现出人员老龄化、低职称人员偏多、低学历人员偏多等问题。二是农民素质不高。农民是农业科技推广最直接的受益群体,也是科技成果产品的主要使用者之一。农民能够迅速接受并学会使用科研成果产品的话,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就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对农民的文化水平有相对较高的要求。我国农村教育水平却长期是一块短板(表5、表6)。2000年,全国农村平均受教育水平,文盲占8%,小学和初中分别占32.22%、48.07%,高中以上占10%出头,大专以上学历仅4.8%。同期的广东农村明显高于全国标准,甚至高于山东和浙江这两个东部省份。但即便如此,广东农村平均受教育水平,其小学、初中的比例总和达82.4%,到2010年仍然占75.2%。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中农民再教育的比例偏低,农民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给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4科技成果推广与市场需求的矛盾

首先,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与实际脱节。以2006—2009年的中华神农农业科技奖种植业奖项为例,超过一半集中在粮棉油品种上,日益受国家和市场重视的资源环境和植物保护各只有13项,高新技术应用仅10项,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其次,科研成果数量虽然庞大,但真正被转化的却是少数(见表7)。综合来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30%~50%,远不如欧美发达国家60%~8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造成这种现象,一是科研单位与农技推广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二是对新兴的网络媒体重视不足,导致成果难以得到更快传播;三是涉农科研单位,尤其是农业院校普遍缺乏中试基地和中试线,造成科研成果难以进行后续的实用化开发和产量化实验。

3对策与建议

3.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一是减少来自行政对工作的干预。由上级农技推广部门参与管理下级农技推广机构工作,使各级农业推广机构在管理上连成一线,同时对农技推广人员考评和晋升提出意见。政府行政部门则负责业务经费和人员统一调配。二是完善基层管理体系。一方面将适宜乡镇管理的部分推广站归还乡镇,另一方面则把相近行业的农技推广机构按地区适当合并成农业技术区域站,由农业技术区域站对该地区县级主管的基层农业推广站进行直接管理。三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如办公室、电话热线以及网站平台等,主动了解农民的需求,了解市场信息。

3.2建立多样化的经费投入体系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由于政府的农技推广站具有公益性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有赖于国家的经费投入,有必要通过立法来保证政府财政支出中每年用于农技推广的资金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10]。同时在制定政府对农业推广投资计划时,应当依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财政农业支出总量、农业总产值、农业与农村人口、耕地等几个主要指标的具体水平,来决定投资比例。在欠发达地区,要加大中央财政投入的比例。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则地区的财政农业推广支出要与中央政府的财政投入成比例的增加。二是形成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在国家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开展项目合作机制,拓展投资渠道。政府在制定项目合作推广计划时,要以市场竞争潜力比较大、有效价值高的项目来吸引企业和私人的投资。三是鼓励农技推广机构创办实体经济,增加创收。农技推广部门有着人员和渠道的优势,创办实体经济不仅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且可以增加农技推广部门经费,促进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

3.3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人员素质

一是加强农技推广工作队伍建设。(1)剥离农技推广队伍中的非技术人员和低学历人员,以“专业”“年龄”“工作能力”为标准,合理配置人员岗位。(2)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纳入企事业单位编制内,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待遇能够与地区同级单位持平。实施人员聘用管理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优先聘用学历和农业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3)针对学历低、人员老龄化等问题,政府应开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班,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4)制定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和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建设以创新能力、科研质量和成果应用为标准的评估体系,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开发引进等方式,向海内外引进优秀人才。二是提高农民素质。(1)政府应当加大管理措施,完善农村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保证农村孩子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2)建立农村人才培训体系。按照农民生产的实际需求和根据培训对象的素质水平,政府建立分类培训的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农村或者农协会与学校、企业开展合作,建立长期有效并且共赢的教育培训体系。

3.4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市场的强大需求,将产业链与技术链连接,使农业科技成果通过更多渠道转化为实际产品。二是建立有效的推广宣传机制。积极联合各类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开展新技术、新成果示范宣传,完善电子信息平台的农业科研信息咨询。三是完善农业科研项目的管理和引导机制。以注重科研成果的实用价值与推广价值为项目申报时的审核标准,在项目立项时做到专家严格论证,项目过程严格管理,项目评收时严格评估,挖掘具有应用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使成果能够实验室中走出来,真正面向农业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2]程毛林.逻辑斯蒂曲线的几个推广模型与应用[J].运筹与管理,2003,(3):85-88.

[3]孙美美,陈永富.浙江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现状及创新模式选择[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322-323.

[4]孙雄松,戴育滨,吕建秋,等.广东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及其模式创新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15):176-180.

[5]闫艳燕,余国新,杨爽,等.新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策研究[J].北方园艺,2015,(2):186-192.

[6]谭华,王开义,刘忠强,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7):136-141.

[7]王雅鹏.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与加速转化的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5):136-139.

[8]朱芙蓉.“网破、线断、人散”的顽疾并未根治

[9]旷宗仁,高晓魏,胥译心,等.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力资源情况分析[J].东南学术,2011(3):24-36.

[10]毛学峰,孔详智,辛翔飞,等.我国“十一五”时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2(6):12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