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保电子凭证授权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保电子凭证授权管理范文1
关键词:实时结算 风险 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60-02
根据200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关于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出: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改进医疗保障服务,推广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实现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意见》中提出的实时结算是参保病人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医疗保险机构直接与医疗单位结算,参保病人只需交纳个人自负和自费部分,其本质就是简化了参保病人的报销程序,方便医保费用的报销。
在实时结算工作中,财务部门需要完成现场结算、数据上传、资料核对、建立应收医疗款明细账、核对应收医疗款回款情况及对回款情况进行账务处理等工作,此项工作涉及面广,资金流动性大,加强财务内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院实施实时结算存在财务管理问题
1.实时结算金额准确性的风险。实时结算就是由结算员现场通过结算平台计算参保人员的统筹支付部分,再根据实际医疗费用计算出病人自付金额。在医疗保险结算平台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不是所有结算都有信息处理系统,部分结算还需依靠手工来处理,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要有:(1)选错报销公式。医保政策的制订从人性化出发,不同的疾病可享受不同的报销政策,结算人员因个人认知上的差异,对政策的不同理解,而出现选错公式造成病人自付金额计算错误。(2)结算系统出错。一般结算系统是与医院HIS系统进行自动对接,系统有自动核对功能,但有部分结算还是需要两套系统,需要将医院HIS系统中的数据人工导入结算系统,在这个过程出现数据导入不全,造成重收或漏收。
2.实时结算垫付金额的挂账风险。参保病人医疗费用应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的部分,由医疗单位先行垫付,再由医院定期与医疗保险机构进行结算,医疗单位的垫付金额由结算部门每日分类汇总上报财务部门挂账。其可能存在的风险:(1)身份识别错误。因病人参保类型不同,所属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就不同,这就带来病人身份界定错误,结算时就会挂错账,导致医院应收款错户。(2)分类汇总错户,现在医疗险种较多,医疗保险机构每个险种的资金渠道不同,就有不同的管理部门。如同一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部分和医保基金支付部分要求分类挂账,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应属个人账户支付的挂到医保基金,出现分类汇总错户。(3)财务制单错挂。财务进行制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应收款挂错户的情况,从而导致总账与明细账不符。
3.实时结算数据上传回写的风险。实时结算数据上传模式与采用不同结算平台有关系,通常有实时上传、定期上传、手工纸介报送三种模式,不论采用什么模式,主要存在的风险:(1)医保网络故障。在实时上传的过程中会出现医疗单位结算成功,但医疗保险结算系统未成功,造成医院收不回垫付款。(2)申报与传输的不一致。在定期上传时,常会出现上传数据与医疗保险机构接收的数据不符,数据出现丢失。(3)手工报送传递不及时。没有结算平台的,需要医疗单位手工结算、手工汇总报表,再定期通过手工纸介与医疗保险机构进行结算,审核周期较长,直接影响医院资金的回收。
4.实时结算资料丢失风险。现阶段实时结算虽有电子版资料,但因医疗保险基金是国家重点监控的社会保障事业,对这块的审核较规范,不仅要求有电子版,还要提供发票,结算清单等纸介档案.特别是没有结算平台的完全依据纸介资料,结算资料在收集、整理、传递过程中可能发生丢失情况,造成医疗单位资金损失。
5.实时结算回款及审扣的风险。医疗单位将实时结算明细情况上传报送给医疗保险机构后,通过医疗保险机构审核后,再将审核后金额付给医疗单位。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如下风险:(1)超总控负担大。在支付制度改革下,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单位签订总额控制协议,就是要求医疗保险基金不能突破年协议总金额,超过部分医疗单位自行负担,此举制约着医疗单位的发展,加大了医疗单位的财务风险。(2)审核周期过长。医疗保险机构因人员紧张等原因,不能及时将结算资料审核完,造成回款不及时,垫付金额过大,影响医疗单位资金周转。(3)不合理费用审扣。因医疗单位未按医疗保险相关制度进行参保人员的管理,或者是在诊疗过程中发生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不合理用药、分解项目等违规行为,被医疗保险机构审扣的费用也给医疗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二、实时结算医院财务控制的设计与实施
实时结算工作给医疗单位的财务工作带来新的管理模式调整,主要是由会计流程、会计记录、资金回收等方面控制行为,明确各环节的职责权限和岗位分离要求,确保财务控制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保证服务好广大参保人员。
1.会计业务流程控制方面。医院开展实时结算主要是以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审核监督为基础,实现医院财务控制目标。(1)授权批准。核定参保病人身份是否属实,入院指征是否达到,采用何种报销比例等。(2)业务经办。依据授权批准的标准,审核病人资料是否齐全,操作结算程序,为参保病人现场报销,填制报销结算单。(3)审核监督。实时结算明细与结算员汇总报表的核对,汇总报表与系统报表核对,结算资料与结算明细核对,会计明细账与会计总账核对。⑷会计记录。制单人员依据审核的汇总报表及时填制记账凭证。业务工作流程起到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作用。
2.会计业务记录控制方面。(1)设置医保会计岗位。医保会计主要负责建立医保农合结算的明细台账,每日进行结算资料收集、整理、核对、上报工作,定期与医疗保险机构对账,同时与应收医疗款总账进行核对,保证医疗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会计记录的真实性。(2)结算部门日结制。结算部门是实时结算的第一现场,首先,每位结算员应将医保费用结算单同医疗费用消费单据合并,每日终了联同结算日报一起交于结算处审核人员。其次,结算处审核人员通过电脑打印出来的结算明细与每一位结算员的报表进行核对,核对内容包括结算人次,各地垫付金额与所附结算单明细是否相符。最后审核无误后汇总每位结算员垫付金额,报送财务记账人员进行制单业务处理。(3)实时结算发生退费。如果在医疗保险机构未扎账的的情况下,要收回病人结算单及与医疗保险机构结账联,由相关负责人签字后,再办理退费及冲账处理。如果医疗保险机构已与医疗单位扎账了,原则上不允许再退费。
3.资金回收控制方面。财务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建立医疗保障基金垫付回收台账,每月汇总应收医疗款回收动态情况,医疗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资金回收专项会,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同时与医保管理部门签订相关协议(1)资金回收协议。医疗单位在与医保管理部门签订服务协议时应约定资金垫付期限、违约规定等。(2)资金预付制。加强沟通以争取医保管理部门的理解,将医保基金定额按一定比例预先支付一部分,缓解医疗单位资金压力。
4.资金审扣控制方面。医保改革之后,整个医疗付费方式的改变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和落实,触及到医院的经济利益,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出现资金被审扣的情况,应逐笔分析审扣原因,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1)不合理费用审扣。对医保管理部门反馈的信息积极进行内部整改,督促临床科室人员加强医保政策的学习,避免审扣的发生。(2)超总控审扣。因超过医保基金年总控而发生的审扣,是现在制约医疗单位发展的重要因素,医疗单位只有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在保证参保病人有效治疗的基础上,控制医保基金,尽可能地避免医保基金超支给医院带来损失。不管是什么原因的审扣,医疗单位都要依据各医保管理部门的审扣通知进行账务处理。
三、结论
实时结算工作的开展,对医疗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及时掌握财务运行趋势,增强财务风险意识。医疗单位要转变观念采取有效的自控制措施,合理使用医保基金,降低财务风险。同时要把过去工作设计偏重业务流程方便内部管理的思想,逐步转变为服务群众、方便病人的理念上。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6)
医保电子凭证授权管理范文2
关键词:医院财务 信息化 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185-02
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医院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促进医院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富有效率的,结构优化,科学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补偿高效的监管机制。医院财务电子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有利于提升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战略要求,但同时也对医院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给医院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这就要求医院的财务工作者根据信息化的工作特点和流程,不断调整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信息化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医院财务电子信息化是指医院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系统技术,建设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对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形成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这其中包括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产物资管理、门诊住院收费等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结合医院自身的特殊情况,利用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以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会计资料的正确可靠,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实现发展战略。
2.意义:信息化技术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运用,给医院的财务数据处理带来了很积极的影响,给医院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带给了医院财务的内部控制以挑战。信息化下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在医院的经营管理全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提升了内部控制效率,促进了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保障医院事业管理目标顺利实现。
二、医院信息化管理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
1.控制方式改变的影响。财务管理信息化下,医院财务会计人员通过财务软件处理数据,进行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因此,原先由手工会计完成的账簿核对,账务审核,账账之间的牵制等都应该由财务软件集中完成。但是,由于会计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相对薄弱,对于HIS财务软件的使用也仅仅是停留在软件所设置的固定格式上,操作上更是使用它固有的操作程序,对于软件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和维护往往处于被动的位置,不仅难以发现问题,更是难以解决问题,这就给财务内部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例如,门诊收费和挂号系统有时会出现收据跳号,打印数据和存盘数据不一致等问题,而且都是网络障碍或是不明原因;住院部会出现病人医疗项目传输的误差;材料库等也会出现实时库存数不能锁定等等问题。
2.控制流程改变的影响。由于信息化下财务工作基本都由计算机完成,包括记账,审核,制表,预算编制,资产核查盘点等等,数据的处理与逻辑运算能力特别强大,数值的准确性,可靠性,及时性更强,大大有利于内部控制,但是却降低了原先手工会计数据处理的人与人之间的控制与制约性,并且财务数据对于计算机的依赖性增大,如果计算机中的数据发生有意或无意的变化,很有可能会不留痕迹,这就影响到财务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
3.控制对象改变的影响。在财务信息化之前,内部控制的对象主要是财务信息的基础控制(包括经济业务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可以准确计量的实物控制以及纪律控制等。而医院实行信息化管理后,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采取了计算机操作,由计算机记录,核算,审核,报表,对账等账务处理,内部控制的对象不仅仅局限在纸质的会计核算资料,还包括记录这些财务会计工作资料的磁性介质,计算机以及对人员的控制。
4.控制难度发生变化。由于医院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这就包括诸如收入项目,材料消耗,药品使用等都是量大而且很零碎,医院信息化管理之前,通过大量的人工消耗尚能有效进行内部控制。随着计算机的推广使用,医院业务成倍地增长,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库保存有大量的医院信息,有可能医院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运行会造成不知名的入侵,而且很具隐蔽性,有可能导致计算机系统的瘫痪;医院信息化管理数据丢失;收入金额有意识地改动等重大损失,这就给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带来了比手工会计操作时更大的难度。
三、完善医院信息化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1.从医院信息系统的内部环境控制方面看,医院领导与职工都应该认真重视医院财务内部控制。财务信息化系统是一项基础工程,只有全员重视,各部门参与,并且齐心配合才能建立新的适应信息化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1)医院领导和财务负责人应考虑选择一个设计实力较强,运作比较成熟,维护比较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该系统必须符合《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及《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等,并且应尽量适合医院财务管理的需要,有利于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尽可能避免人工操作以减少或降低内部控制效益,加强网络、程序、数据的安全控制,加强备份、存储、处理控制,加强修改程序、修改权限的控制,加强防黑客、防病毒的控制,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2)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和授权审批控制。对不相容职务分离,适当分工,以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控制失效,控制内容主要包括健全管理制度,调整组织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划分等。通过健全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将医院各项经济活动发生的过程和各个环节都纳入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符合医院信息化管理的需要,适应医院整体发展的规模,在本着成本效益原则下精心设置;财务信息化下岗位职责划分主要包括软件开发与系统操作,数据维护与账务审核,数据录入与账务审核记账,系统操作与系统档案管理等都是不相容的,应该建立不相容职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相互牵制、制约。
(3)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医院应该经常性地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思想教育,提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下的内部控制的认识,提高系统操作的熟练化,规范化,确保核算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能够给医院领导和各级主管部门提供诸多信息,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服务。并且能发挥财务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及时发现问题、考虑问题、出谋划策解决问题,为医院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监督。
2.从医院信息系统操作层面看,制定与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相适应的系统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规范操作程序,促进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在利用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集成和共享的同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1)财务数据的输入与输出方面的控制。由于信息系统处理数据的速度快,能力强,数据的输入一定要准确,输出的数据要保证可靠,并与输入数据保持一致和完整,以能保证医院管理的需求;数据的输入和输出人员应有专门的授理权限,有权对于输入输出的数据进行校证。
(2)财务数据的处理和修改方面的控制。财务数据的处理控制是指有授理权限的工作人员对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控制,主要确认输入数据的真实、准确、及时,数字的核对、有效性检查,文件的标识、长度的检查等;修改方面的控制主要是对于已经存盘的财务信息数据的修改,必须经过报批授权,并应留有记录或痕迹,不允许操作人员直接进行修改操作。对于已经处理成功的财务信息数据应及时备份,防止数据丢失、泄露和传输错误,充分保证数据信息安全。
(3)财务电子信息档案的存储与保管控制。通过计算机硬盘和其他介质存储的各种财务数据都属于财务电子信息档案,另外还包括原始单据和账表等。财务档案应由专门人员负责,做好纸质账表凭证,系统数据软件等财务信息的保管工作,安全保密工作,未经批准不得出借、复制;对于磁性介质的数据实行双备份保管,异地妥善存放,并定期检查复制以防介质损坏,致使财务信息丢失。在财务档案保管到期后,按照会计档案管理规定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3.加强和完善医院财产物资安全的控制。医院的财产物资是医院资金,财物和民事权利义务的总和,保障医院资金和财产的安全,是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
(1)门诊和住院收费信息管理系统的控制。实行日收日结日交,限定收取现金和银行POS机刷卡权限,限定退费申请权限,限定收费修改权限,并且彼此不相容,收费的录入与核对,票据的入库、领用、退回与报账,报表的审核与票据领用与销号的稽核,系统的操作与维护等等都应是不相容的,达到相互之间的牵制,制约,防漏纠错,另外还有预交款结算的核对,收费项目的核对,收费价格的核对,自动收款机报表与单项收费项目的核对,病员欠费的核对,病人医保结算的对账,报表的连续性的核对等等方面的控制,以保障医院资金收入的安全。
(2)医院的资产、材料、药品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控制。主要应采取加强财产记录与实物保管的控制,重要的财产文件,合同资料等应留有备份以免记录受损、遗失、被盗;加强定期盘点制度,账实核对,对于信息系统与实物之间有盘盈或盘亏的资产差额应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完善系统管理;另外应加强人员限制,严格限制未经授权人员接触受控制财产,包括对现金、有价证券、存货、药品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的直接接触,保护资产安全;保证资产、材料、药品的购入和消耗与财务信息系统的生成数据高度一致,使得医院财产物资内部控制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医院信息化下财务内部控制提高了医院管理的效益,是建立与时俱进的现代化、高效化管理模式的重要特征,同时医院信息化管理下的财务内部控制情况复杂,只有结合医院实际,认真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措施,才能保证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有效的运行,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经济科学出版社
医保电子凭证授权管理范文3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汇报如下:按照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现行财政体制需进行四项重大改革与创新,即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这四项改革紧密相联。从**年开始,我省选择在金寨、南陵等12个县(区)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试点。**年3月初,省财政厅专门召开会议,明确要求全省于**年年底前全部要实现由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的转轨。我区从**年3月启动了此项工作,当年11月正式运行。
一、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财政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财政单一账户体系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收款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建立财政单一账户体系,二是规范财政资金拨付程序。(一)建立财政单一账户体系。改变预算单位自行、多重、分散设置账户的做法,由财政部门统一开设账户,建立财政单一账户体系,使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支付都通过财政单一账户体系运行。财政单一账户体系由下列银行账户构成:一是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存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与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实行支付。二是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非税收入财政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主要用于预算外资金支付后与该账户进行清算。三是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零余额账户分为两种:一种是财政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部门办理直接支付方式的财政性资金活动,并与国库存款户、非税收入财政专户等进行清算;另一种是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用于预算单位办理授权支付方式的财政性资金活动,并与国库存款户、非税收入财政专户等进行清算。预算单位在办理支付业务时,需要由银行先垫付资金,并通过零余额账户支付到供应商或收款人账户。每日规定时间前,银行将垫付的资金分别向国库存款户或非税收入财政专户申请划款清算。零余额账户不停留资金,保证在每一笔财政支出支付行为发生前,财政资金始终停留在国库存款户或非税收入财政专户里。四是经政府批准或授权,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特设专户,主要包括财政专项资金账户和预算单位往来资金集中户。预算单位往来资金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原基本存款账户资金、单位往来、代扣资金、上级补助收入等资金。特设账户,一律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并简化流程,不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直接将资金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收款人)。(二)规范财政资金拨付程序。预算单位根据批复的部门预算,根据自己履行职能的需要,科学规范地编制财政支出分月用款计划(分直接支付额度和授权支付额度),报送财政部门审核和批准,批准后的用款计划是财政资金支付的依据。1、财政直接支付程序。预算单位在办理支付业务时,向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财政部门根据批准的直接支付用款额度,对支付申请审核无误后,开具支付令,银行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将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工资支出、项目支出等一律实行财政直接支付。2、财政授权支付程序。预算单位向财政部门申请授权支付的月度用款限额,财政部门将批准后的限额通知银行和预算单位,预算单位在月度用款限额内,自行向银行开具支付令,资金通过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到收款人账户。适用范围主要是预算综合定额中的医疗等社会保险缴费、财政未统一发放的工资津贴、确需现金支付的小额公务支出等。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授权支付范围和额度将逐步缩小、直至取消。
二、我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开展情况
根据省财政厅统一部署,我区从**年3月即着手开展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工作,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在现行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以北京方正春元国库支付软件为平台,以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纽带,通过建立财政单一账户体系,规范收入收缴程序,改革支出拨付方式,实现了预算单位的收入进入财政单一账户,所有需要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的款项,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区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审核并通过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的管理制度。去年10月底前完成各项文件制度、硬件安装、软件调试、机构设置、岗位分工、人员培训、基础数据录入等工作,从11月份开始,国库集中支付正式运行,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几个班子主要领导相关领导以正副组长,财政、人行、人事、监察、审计、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财政部门负责具体实施。经编委会同意,将区会计核算中心更名为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并重新定岗定责。(二)精心调研,制定方案。在认真学习借鉴有关县区成功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本着便于规范操作,便于监督管理,便于单位用款,便于稳步推进等原则,认真研究制定《裕安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依据实施方案制定下发《裕安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资金支付管理办法》、《裕安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会计核算暂行办法》、《裕安区预算单位用款计划工作规程》等配套改革文件。(三)依法采购,构建平台。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确定建行皖西路支行等三家银行为银行,由省财政厅择优选择北京方正春元公司国库支付系统为改革使用软件,依法采购了部分主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一批配置先进的网络设备,搭建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信息计算机硬件网络系统,并实现人行国库、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财政局内部单位的计算机联网。(四)强化培训,明确职责。按照国库支付流程要求,确定财政局内部业务股室、非税局、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的人员分工和工作职责。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下发文件、集中培训、个别辅导、联机操作等方式对参与改革的财政局职能股室、预算单位、银行、人行国库等相关部门的业务人员集中进行岗前培训。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认识,明确了各自的职责,掌握了操作规程,为全面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五)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为保证国库支付系统正式运行时的平稳安全,区国库集中支付中心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预算单位进行了实务模拟。模拟启动了财政、单位、银行版块中的所有指标管理、计划管理、支付管理及银行清算管理等模块,并填写、打印了有关月度用款计划,直接(授权)支付凭证、汇总清算通知单等票据表格,实务模拟取得了预期效果。从**年11月起,正式对区法院、教育局、林业局、环保局、医保中心等5个试点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从今年1月起,又增加了区委办、审计局等33个区直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到今年年底前,可望对所有纳入区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的区直预算单位全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继续完善“乡财区管”制度,乡镇预算实行“以乡镇为主体,区乡共编”的预算编制模式,区财政部门将加强对乡镇预算编制的指导,制定和完善乡镇支出定员定额标准,并实行乡镇预算区级审查制度。将乡镇财政网络建设纳入我局“金财工程”总体规划,搭建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为乡镇尽快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提供必要保证。目前,乡镇单位的会计核算已交给乡镇,衔接工作已做好。下一步,选择平桥等近郊乡镇先行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然后再全面推开。(六)简化流程,方便工作。为保证全区财政供给人员工资按时打卡发放,年初,财政部门录入并一次性下达工资预算指标,各预算单位不需要每月报送用款计划,支付中心每月为各单位代录工资,实时进行清算。同时,人员调资变动额仍然按月支付到个人,其增加的工资指标由支付中心在11月底前一次性向支出股室进行申报调整。为减轻单位业务量,财政局业务股室还代替预算单位录入分月用款计划。考虑到有的单位和财政没有联网,支付中心特设服务窗口,提供给单位上机操作,并对单位财务经办员实行一对一、手把手辅导,直至教会为止。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则进一步明确由业务股室管账,支付中心统一开设账户,集中办理资金直接支付的办法。
三、改革的成效与不足
通过几个月改革试点的实践,在会计集中核算基础上,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可行的,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一是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办理支付业务,实行了预算指标、用款计划、资金支付、银行清算等四个环节的依次控制,确保了国库(财政专户)存款的流向和流量能够严格遵循预算指标和用款计划;二是在不改变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权限的前提下,所有的财政性支出能够按规范的程序在财政单一账户体系内运作,尤其是大部分资金以直接支付形式拨付给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减少了中间环节,不仅提高了资金支付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出现差错的几率;三是随时可以通过支付系统查询、监督每笔资金的使用去向,增强了财政性资金运行的透明度,有利于财政部门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保证了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二)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所有预算单位的资金全部集中在财政单一账户体系,减少了大量的库外资金的低效运作,提高了财政资金的调控能力,同时为降低财政筹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创造了基础条件。(三)促进了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促进了我区部门预算步伐的加快。部门预算是国库集中支付执行的依据,国库集中支付反过来又可以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和规范。随着我区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的信息反馈,将能够更准确的反映预算支出的实际情况,校正预算编制不合理之处,为预算编制提供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完善预算编制,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和规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四)加快了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步伐。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为契机,我区加快“金财工程”建设,到**年底,不仅完成机房标准化建设任务,还招标采购了满足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征收管理、部门预算等需要的硬件设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依托现代管理手段进行实施,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指标及批复用款计划,财政或预算单位发送支付指令,银行接收支付信息并办理支付业务,国库(财政专户)与银行的资金清算都实现了信息交换的网络化、电子化,加快了财政性资金支付信息的传递速度,提高了信息反馈质量。“金财工程”的实施,为我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五)推动了财政系统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要求高。我局通过强化学习培训,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加强内部股室之间的协调,压缩和改进业务流程,实行网上传递业务,提高了财政整体工作执行力和效率,财政干部的能力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我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也面临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部分预算单位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各预算单位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工作难度大;各单位会计人才流失严重,会计基础比较薄弱;预算单位内部财务管理还需要进一步跟上;人行、银行、预算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需要加强等等,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地去改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