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团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团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范文1
一、民警队伍“四化”建设探索和实践
(一)坚持政治引领,着力党建先行,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1.创立“红脸指数”特色党建品牌。完善基层党支部“一支部一品牌”工作的同时,建立了“红脸指数”特色党建品牌,有效提升党建工作氛围和比先赶超的氛围,使党员民警干事创业的能力不断提高,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不断增强。
2.全面推进党建规范化标准化。结合“智慧党建”系统,从严从实抓好“”制度,统一部署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工作,规范落实谈心谈话制度。根据监狱“一月一计划、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活动”的总体安排,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着力把主题党日活动打造成党员政治学习、思想交流的阵地,锤炼党性、发挥作用的平台。坚持实体阵地和网上阵地建设同步开展,对党员学习教育、组织关系接转、党费收缴管理使用等进行规范统一。三是落实三大指数考评,从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三个层面量化星级考评。同时开展“三亮三比三评”常态化创先争优活动,为党员提供比拼展示的平台,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素质。
3.坚定理想信念。一是开展“学英模、筑英魂”及“身边的典型”主题宣传活动。向“全省监狱系统笫三届‘最美人民警察’、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刘彦同志、监狱年度“六十佳”等先进人物学习活动,引导广大民警以先进人物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积极践行“忠、勇、严、实、新”浙江司法行政职业精神,弘扬队伍正能量,进一步提升民警的职业自豪感、荣誉感。二是开展主题党课活动。坚持以党课为主要学习教育形式,把“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专题学习教育列入党课计划,对党课内容、时间和方式等进行统筹安排。监狱党委成员分别到挂钩支部开展党课教育,各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职责,并结合自身感悟,讲一次党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开展反面典型警示教育活动。在每周一的政治学习中,监区通过集中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的形式,深入开展监狱工作宗旨教育、法治教育、纪律教育、廉政教育,做到对标自查,警钟长鸣。
(二)优化考评机制,搭建提升平台,进一步激发干事热潮。
1.紧抓民警个人实绩考评。民警实绩考评主要由基本分、职业操守考核、岗位绩效考核、专项绩效考核以及团队绩效考核五部分构成。根据民警岗位实际情况,在考评系统中预置警务党务、政务管理、勤务保障、狱政管理、教育改造、个体荣誉、集体荣誉等12类160余项绩效加分条款及各自加分限额,全面考核民警遵守职业操守情况、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所在团队业绩情况,重点考核民警完成履职岗位的日常工作、阶段工作和重点工作情况,完成交办任务或临时性工作的情况。考评主要以“绩效+智能化”形式,由个人对照相关条款进行申报,分监区、监区、监狱三级审批完成,扣分则由考评员统一录入,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个人月度考核数据、季度测评报表和年度考核“成绩单”,实现民警绩效科学规范管理。
2.深抓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监狱以“分类考评、按月考核、综合评档”的方式开展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包括思想政治、监管改造、生产经营三个模块。根据考核对象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细则,通过每月对工作相关模块的量化考核,形成分块考核得分,在此基础上按一定方式计算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进行排名,按照排名情况兑现相应奖罚,以此在单位之间营造适度竞争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推进监狱各方面工作的落实。两项考评结果运用在评优评先、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上,同时将绩效作为影响加班补贴高低的一个重要变量,极大调动了民警规范履职和工作的积极性。
(三)抓好“”工程,打造成长“摇篮”,进一步凝聚青年力量。
1.凝聚“制度力量”,把好培养“航向”。一是完善青年民警“工作体系”。遵循渐进式开展“三阶四化”系统培养:“三阶”指一阶“启航”、二阶“领航”、三阶“远航”,各阶段均建立对应培养目标、培养任务和培训课程、实训手册。“四化”指启蒙培养导师化、培养形式实战化、素质培养社团化、培养系统信息化,通过培养期内传帮带、依托团建引领等途径,把培养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完善青年民警“考核考评体系”。制定传帮带师徒考评、支部书记点评、系统自动测评,全面精准掌握青年民警阶段性成果,直观反映青年民警发展现状。出台试用期民警管理考核办法,量化课程学习、理论考试、实训考核、日常考核,开展优秀试用期民警评比表彰,发挥考评的激励作用。
2.完善刑务工作机制,提升执法水平。一是全面推行集中办案制,建设统一规范的刑务工作室,组织开展初级刑务师资格准入考试,并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及各类合同审核,进一步规范减刑假释呈报工作。
3.组建60后工作团队,60后工作团队主要由监区老民警组成,这些民警业务素质过硬,经验丰富,能够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同时为青年民警理论联系实践搭建平台,快速提升业务素能。
三、监狱当前工作存在的困难
(一)警力编制相对紧张。目前我监区各分监区在职民警约15人,夜间执勤模式推行后,民警休息时间相对减少,加上各类培训、疗休养等外出活动,致使在岗民警工作压力很大,建议司法部积极争取基层监狱的警察编制,适当上调警囚比,或者在辅警使用上,参照公安机关的做法,出台相关办法,切实解决基层警力紧缺问题。
(二)从优待警方面,希望能够保障民警基本需求。目前监狱民警深感社会地位不高,职业荣誉感有所欠缺,同样是警察,出了高墙之后,我们所能享受的社会待遇及其普通,例如医院、车站都有军人优先的通道,是否也可考虑增设警察优先的通道。
社团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范文2
一、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法援网络。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构建纵横相交的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到10月,在纵向上,以市法律援助中心为龙头,县(
市)、区法律援助中心为骨干,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部为支点、村屯(社区)法律援助联络员为辅助的四级工作体系已经形成。目前,我市包括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内共计11个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81个,法律援助联络员756名;在横向上,与市残联、妇联、总工会、老龄委协作组建的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和下岗职工专项法律援助工作站达到26个,设立军人军属、未成年人、在押在教人员及农民工专项法律援助工作站29个,横向援助体系基本覆盖了弱势人员集中的主要群体。据此,纵向到达村屯(社区),横向涉及各主要弱势群体,我市法律援助纵横相交工作网络已基本成形。
1、在纵向上规范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制度建设,基础建设和人员建设、提升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援助能力,确保法律援助深入基层,扶助百姓。
2、在横向上加大社会法律援助资源的整合力度,提升各专项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援助能力,保证法律援助对弱势群体的覆盖范围。
3、在整体上强化法律援助网络的管理机制,形成综合优势。强化各法律援助机构及人员的管理,以目标管理、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措施,提高各机构的协作协调能力。同时,进一步发挥各县(市)区法律援助机构的协作机制,并将其延伸至各法律援助工作站。
二、协调相关机构,营建综合优势。年我市即成立了由23个机构和部门参与的“牡丹江市法律援助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较好地履行了职责,公安、检察、法院、民政、劳动、建设及工、青、妇、老、残等部门或社团积极参与、支持法律援助工作,保证和促进了我市法律援助事业的健康发展。市法律援助中心分别与市妇联、残联、总工会、老龄委及劳动局、建设局建立了经常性的工作协调机制,在援助对象确认、协作程序、信息互通及考核办法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和办法,法律援助的综合运作局面得到基本体现。
三、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援助能力。目前,我市两级法律援助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残联、妇联有少量的经费补贴,社会资助因法律援助基金管理体制问题在我市(包括我省)尚未进行。就政府法律援助经费投入而言,市法律援助中心每年的拨款数额处于全省平均值之下,每年八万元的法律援助经费不能满足市法律援助工作的需求,我市援助律师办案补助费因资金问题尚未执行省财政厅和省司法厅的补助标准,在全省处最低标准状态,从一定意义上挫伤了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同时,经费的严重不足,致使市法律援助中心基础建设薄弱,硬件设施落后,影响了我市法律援助工件的发展步伐。从我市所属县(市)、区的经费投入而言,各地经费投入不足且极不均衡,城区和个别县(市)法律援助经费投入极少,甚至无经费,严重制约了法律援助业务的开展和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
下一步的工作构想和工作重点:
一是加大各级政府的年度预算资金投入,保证法律援助工作基本需求。市、县(区)政府应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法律援助的实际需求确定经费数额并逐年
增加,对此,一方面我们将积极争取,以优质、高效的工作和良好的业绩争得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向人大、政协汇报、求得帮助和支持;
二是专项法律援助经费的适时给付,确保重点工作的完成。今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将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到二十二件“利民工程”之中,1200件法律援助案件数量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仅市法律援助中心就需要二十六万元的办案经费,而市财政的预算仅为八万元,法律援助经费严重不足。
三是强化宣传力度,广开法律援助资金的渠道。对此,一方面我们将与残联、妇联等行业部门协调、沟通,争取其机构中的专项资金,补充专项援助所需资金;另一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争得企业界的支持和赞助,同时积极对上争取资金。
四是挖掘资源潜能,优化人员结构。年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法律援助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市法律援助中心与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大学和博大律师学院协作,依托其人才优势在教师和学生中招募了100名法律援助志愿者,并直接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收效显著。各县(市)、区也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挖掘本地的法律人才资源,吸纳公、检、法离退休人员和当地的法律专业人员充实法律援助队伍,尤其是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有效的提高了基层法律援助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和强化了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
五是规范法律援助志愿者参与法律援助工作行为。制定“法律援助志愿工作细则”和“法律援助志愿者管理办法”,明确 其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渠道、程序,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志愿者在咨询、非诉、调解及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我市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后劲。
六是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志愿者的招募数量,充分挖掘社会法律援助人才资源,主要是公、检、法、司的离、退休人员和法律专业但目前非政法机关人员,充实到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全面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质
量,直接面对援助对象,直接服务于基层百姓。
七是与我市的大专院校建立起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常效机制,以工作目标、日常考核等方法,全面调动、运用其内在法律援助资源,参与法律援助的日常工作和大型活动,增强法律援助的整体实力。
八是召开法律援助工作委员会会议,对各成员单位具体负责人进行调整和明确,今年8月,我们将支部召开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委员会例会,明确各成员单位的主管领导、责任部门和具体协调人。同时根据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细化各部门协调的办法和程序。
社团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范文3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分制;主动性;PU平台
培养自主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人才是高校的共同目标,素质教育深刻融入高等教育的理念中是大势所趋,我国已加大对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力度,实行素质教育学分制,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但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途径和对发展模式的深入思考还相对缺乏。当前,以互联网、手机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成为青年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聚集联络的重要空间、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校园新媒体也突出重围,在校园传统媒体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引领青年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新媒体素养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媒体环境也为高校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了新途径。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实施措施
1.素质教育实施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开展素质教育,既要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又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又要根据高校的办学性质、办学特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实施的总体目标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创新创业素质、专业职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2.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措施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为首位,树立素质教育全面化的理念。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向素质教育倾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队伍建设,建立高质量、多覆盖的素质教育网络;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富有高等教育特点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展素质教育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大舞台的作用;健全制度,形成合理的素质教育考核与评价体系。
二、素质教育学分认证现状及存在问题
1.国内外素质教育学分认证现状
国外高校素质教育地位重要、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如美国高校,学分制及选修制十分成熟,一般每个学校每学期要安排1000门左右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其中包括各类素质教育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已经实行了素质教育学分制。国内高校,目前素质教育工作主要由团委等学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负责,武汉科技大学等较多本科院校已经实行素质拓展学分制,高职院校方面,淄博职业学院护理学院实行“社团活动学分制”、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德育学分制”、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大学生文明修身学分制”等,都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学分制某一方面的积极探索。
2.素质教育学分认证存在的问题
(1)素质教育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是共青团的两大战略性课题。团委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多年来,基层团支部的建设、第二课堂活动如何宣传、如何认证等问题,是一直存在的工作难题和重点。如一些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主旋律的思想性活动,主动参与的学生寥寥无几,团委也时常为“组织观众”而苦恼。各级团组织也通过贴海报、拉横幅、发传单及QQ群、微信、微博去消息,但是效果一般。
(2)素质教育学分认证困难
虽然素质教育已是大势所趋,素质教育学分制也体现出了其实效性,但学生素质学分如何认定,仍是目前各高校工作的一个难点,因为高校类型和办学实际情况不同、学生生源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互相之间很难原原本本复制,教育部门也无法出台统一标准,量化考核更难以实现。目前大多高校采用的是“自订办法、证书记录”的模式,素质学分认定程序复杂、工作量大,无法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以笔者所在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2012年学院下发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规定了第二课堂学分的考核办法,学生参加活动需携带《素质拓展证书》,参加一次活动盖一个章,但是很快发现,仅仅依靠团委工作人员、基层团组织书记和学生干部来完成数据审核和数据汇总,工作量巨大,及时率和准确率都比较低。
三、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学生素质学分认证探索
素质教育学分认证的瓶颈,归根到底,是在服务青年学生中没有新载体,素质教育宣传是一套系统,认证是另外一套系统。如何让更多的学生知道第二课堂活动?如何在“新媒体”“大数据”环境下的素质学分量化认证中体现科学性、便捷性?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之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1.PU平台的开发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载体、智能手机和电脑(PC)为终端的各类新媒体发展迅猛,手机报、人人、QQ群、飞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日益成为大学生的重要交流工具和生活方式。高校共青团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引领青年。2013年9月,江苏团省委依托社会专业力量,启动建设了“PocketUniversity――江苏省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以下简称“PU平台”),近三年来,分三批在91所高校进行了试点运行。PU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PC端和智能手机端均可操作,是一个集信息、活动发起、工作展示、沟通交流、考核记录,并最终完成大学生实践学分考评发放的团学工作平台,依托平台的素质教育活动发起、审核、签到、完结、考核评价等功能完备,平台根据每名学生参与活动情况自动结算并记录参与学生的素质教育学分。
2.PU平台的主要特点
PU平台能为广大学生提供看得见、摸得着、个人可打印的素质成绩单。依托PU平台建立的学分认证系统,在“发起活动―活动开展―活动完结―考核评价”素质教育活动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各级团组织或学生组织、社团组织作为活动发起者,都可以实时监督并进行过程管理。每一名学生通过PU平台,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已经参加的第二课堂活动情况、获取奖项情况、获得各类证书情况,并可在学期末、学年末、毕业前打印出自己的素质成绩单。
PU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拥有网络版和手机客户端,集活动参与、校园部落、课件分享、娱乐互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时尚性、便捷性、交互性的特点,因其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可以极大地提升素质学分认证管理水平和效率,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和覆盖率,搭建学生社团建设风采展示新平台,更能够实现基层团支部、学生组织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成为基层团支部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3.PU平台的使用现状
目前,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已将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学分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指标,纳入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并全部通过PU平台进行认证,其中苏州大学要求每位学生完成6个素质拓展学分,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明确了具体时间;南京工业大学专门发文规定本科期间必须修满第二课堂的3个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成立了第二课堂学分认证领导小组,规定了在校期间必须完成20个第二课堂活动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了第二课堂学分为12分,其中必修6分、选修6分。
4.PU平台的使用实践
PU平台作为一款开放式平台,其板块、功能、界面等并非一成不变,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拓展定制资源共享、信息交互等功能,这就为高校根据自身学生生源、培养目标等办学实际情况进行量身订制提供了可能。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对其功能开发进行了有效探索。
(1)一个建设目标。实现通过PU平成学生素质学分考评体系的建设,是PU建设的最终目标。使用PU平台记录大学生的实践成长过程,并以此为依据赋予学生以素质学分可以有效解决以往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认定难的问题。同时,完善“积分商城”“校内通知”“问卷”“课件”等特色项目,细化成职来职往、失物招领、讲座来啦、安全讲堂等学生关注度较高的版块,融学习、运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线上线下紧密结合,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引领学校“朋友圈”。
(2)两项考核评优。修订《二级院系团总支考核细则》和关于推进PU平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相关补充规定,使PU建设与相关考核评优实现挂钩。团委通过PU平台直接掌握各团总支以及基层团支部的基本建设情况,对各基层团支部发起的活动,经初审和终审及时影响和干预活动的策划和开展,从而提高基层团支部举办活动的水平,同时通过在PU平台上的相关表现情况,作为团学系统评优的重要依据,一项是五四红旗团总支、支部、优秀团员和团干等“五四评优”,一项是星级社团、十佳女大学生、校园之星等各类先进评选。通过这两项考核评优,调动二级院系、社团等学生组织和学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三种校园部落。即院系学生会、社团、团支部。根据相应学生组织的性质和层次,分别开展相应的素质教育活动,在PU平台建设上的着重点也略有不同。校级学生组织作为校团委承担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助手,在PU平台上以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为主,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社团作为具备某种共同兴趣的成员聚集体,既有向更广阔范围宣传各社团工作的需要,也有社团成员聚集交流的需要。团支部作为高校共青团最基层的团组织,具备直接组织、引导和服务广大团员青年的重任,对团支部在PU平台上的活动发起、主题选择、活动完结等工作加以规范。三种校园部落的建设,极大地拓展了PU平台在广大学生中的覆盖面。
(4)四级管理层面。学院PU平台采用院团委、二级院系团总支、部落、学生四级管理层面。团委负责全院团学工作的PU平台整体的管理工作,并对团总支、部落和学生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团总支负责各自院系的相应团学活动以及院系下辖部落的管理和监督,同时负责指导本院系学生PU平台的使用。各部落则负责自身的管理。学生则根据赋予权限的不同,有参与活动的权限,部分具备发起活动的权限。团委利用PU平台及时了解基层团支部的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并通过PU的校内通知功能,及时将校团委的各项工作安排直接点对点地告之每个团支部。通过加强对基层团支部的垂直管理和促进二级院系团总支以及团支部之间横向联合的运作,形成纵向直通流,横向扁平化互动的组织体系,实现把工作覆盖到每一个学生的工作目标。
(5)具体推进措施。一是着眼于第二课堂活动项目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就业见习、社团管理等重要品牌与PU平台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活动和项目体系。二是突出素质学分认证这一重点,通过召开推进会、培训会、交流会,推动素质学分认证工作,并努力提升学分认证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三是集成省内大学教育资源,通过信息交互、资源共享,完善PU平台在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方面的功能,科学设计平台栏目和页面,全面服务大学生第二课堂和日常生活,切实增强PU平台的客户黏性。四是依托PU平台的实名制优势和全院学生的实时活动数据,发挥“学生活动数据分析中心”功能,按需形成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分析报告,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分析报告和决策依据。
运用新媒体做好高校学生工作是服务和满足大学生群体多样化需求的便捷通道,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学生素质学分认证体系,作为专门针对高校团学工作开发的信息交互平台,把握了新一代青年学生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方式的新特点,一方面,作为高校素质教育活动信息的平台、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网络平台、第二成绩单科学化考量的认证平台,能为广大学生提供“看得见、摸得着、个人可打印”的素质教育成绩单,丰富和完善了素质教育实践体系,可以满足团学工作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集合新媒体的各项功能,实现相互绑定和有效集合,最大限度地覆盖全体学生,成为继微博、微信平台之后,学生组织活动新阵地和学校特色服务的新阵地。通过将基层团支部和社团、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建设与平台部落相结合,打造成为交流、展示工作的新阵地,各级团组织、学生组织通过发起的活动,展示其工作内容与思想动态,促进良性竞争,在网络时代逐步构建快速、有效组织动员大学生的渠道,将日益成为大学生新的聚集地。
参考文献:
社团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范文4
关键词:全员;全方位;育人理念;学生工作体系;建构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备受关注,社会转型下学生工作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工作体系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意义重大。全员、全方位育人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学院整体效能,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领导、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的育人格局。近年来,各高校围绕全员、全方位育人这一核心价值做了不少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嘉兴学院生化学院以“抓好常规、突出重点、凝练特色、建构品牌”为基本原则,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依托学院现有资源,逐步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学生发展的学生工作体系,即建构出“四支精干队伍”,凝练出“四大文化品牌”,提炼出“四条工作设想”。
一、育人之基:四支精干队伍
学生工作的关键在于建构精干的学生管理队伍。高校学生工作中与学生最密切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党员和干部队伍在学生工作中具有引领和标杆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是实现育人之基石,生化学院逐步完善辅导员、班主任、党员、学生干部四支队伍的选拔、培养、管理和考核机制,四支队伍相辅相成、相互配合,逐步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1.辅导员队伍:顶层设计有突破
以2013年生化学院聘岗为契机,大胆创新,实现顶层设计有突破,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工作内容模块化,人员齐备,分工明确。在队伍建设上,重视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在工作理念上,注重以工作带动研究,以研究促进工作。
2.班主任队伍:建构品牌促和谐
生化学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为不断提高班主任服务学生能力,班主任队伍进行择优选聘,学历层次高;制定了独具特色的班主任量化考核办法,将班级管理和班团建设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增强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开展班主任年会,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提升学生管理水平;打造班主任品牌活动――“班主任,生日快乐”,由班级学生为班主任过生日,建设更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3.党员队伍:“四个一”培养工程
党员队伍建设基本建构起“四个一”培养工程,即“一个组织,一项制度,一个载体,一个平台”。“一个组织”即成立党员队伍管理机构――党办,负责对党员队伍的发展、培养、监管和考核,实现“阳光入党”;“一项制度”即党员发展工作细则,依据生化学院专业实际,引入量化评分,重新厘定党员发展细则,从学业成绩、科研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对党员发展的各项标准进行量化,使其更趋合理化;“一个载体”即“我为党旗争光辉”活动载体,强化红色营养滋润,使党员坚定理想自信、道路自信、成人成才自信;“一个平台”即生化1818公益服务平台,由党员队伍承担起建设和维护1818公益服务平台的责任,强化党员服务观念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党员队伍在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作用。
4.学生干部队伍:提升服务学生能力
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紧跟党建”,强化学生组织建设。重点抓好“一团两会”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工作理念,完善团总支、学生会、社团干部培养机制及部长问责制,建立“一对一”干事培养模式;加强对班委和基层团支部的建设和指导,班团考核“一级一星”常态化,开通“手机版点名系统”,取消班团干部每天签到制度,自行设计学院信息平台,实行网上“手机签到制”,提高工作效能。
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至关重要,生化学院进行针对性整改,不断优化、完善队伍建设,夯实育人基石。
二、育人之器:四大文化品牌
1.以“忘年交”结对子为载体,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生化学院“忘年交”结对子思政教育文化品牌活动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师生、贴近生活”,以育人为根本,以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为方向,为推进学院学生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经过多年培育,活动载体不断创新,并呈现多样化格局,形势报告、清明扫墓、社会实践、座谈恳谈、主题班会、红色寻访、毕业生欢送会等活动,使学子们在“忘年交往”中树立理想,磨练青春,规范行为,成长成才。20年的“忘年交”,20年的积淀,形成了“忘年交往,文明修身”的品牌文化和学院特色。
文化在传承中进阶升级,生化学院以“忘年交”特色文化品牌为载体,坚持红色教育为主线、校本教育为支撑延展,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实现学生“精神成人”目的。
2.以考研和学生科研为抓手,打造学风文化品牌
为更好地推进生化学院考研和学生科研工作,学院在顶层设计、制度保障、管理举措上不断完善和拓展。生化学院坚持抓考研工作来“促学风、创特色、扬声誉、树品牌”,从新生入学抓始业教育,到考研经验总结交流,已形成了一套有序的管理办法。同时,储备了一批非常有经验的考研指导教师,开展经验交流、导师辅导、氛围营造等,提升学生继续深造的自信心。
在顶层设计上,生化学院成立了学科竞赛学术委员会。在制度上,《生化学院考研就业奖励制度》调动全院师生积极性,来推动考研工作。《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2013年修订)》强调学院科研团队必须带学生,以此来推进“学生进团队计划”,充分发挥学院自身优势资源,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资本,服务于学生的专业成才。同时,借助学科性社团建设,以社团带动学生考研和科研的积极性,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社会竞争力。
3.以生化1818公益服务平台为载体,建构德育文化品牌
我们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利用网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生化1818服务平台即是依托网络载体,实现德育建设的新路径。
生化1818服务热线开通之后,该服务项目得到了相当多学生的认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生化1818公益服务平台实现了全面升级,分“线上”和“线下”两条路径,“线上”以学生服务热线1818、网络在线、QQ、微信平台为载体,主动占领网络思政教育和德育新阵地。“线下”依托党办和1818服务办公室开展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咨询、专业解惑等项目。把生化公益服务平台打造成一个依托学生技术服务者、青年志愿者、党员队伍等青年学生群体,致力于服务学生信息咨询、人生规划、就业服务等,覆盖全院的公益信息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志在调动学生服务于人的热情,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学生自我服务和服务学生,开展德育文化建设,实现道德养成。
4.以就业创业教育为核心,培育大学生职业规划品牌
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为提升生化学子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近几年,生化学院基于学科和专业特点,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为依托,创新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以“挑战杯”及创业设计类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教育中心为平台;以“大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化培养项目”为试点,探索实施“一年级导航工程”,强化新生专业和理想教育;以大类招生试点为契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规划理念,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同时,以浙江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学院职业生涯规划俱乐部为活动载体,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自主规划,提升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有效性和主动性。
四大文化品牌分别从思政教育、学风建设、德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四个方面阐释了生化学院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四大品牌相辅相成,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辅以学风建设、德育、创新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育人之策:四条工作设想
1.以学科竞赛为核心,培植学科性精品社团文化
为组织做好各类学科竞赛,生化学院加强了学科性社团建设,培植精品专业社团。在社团建设上,以学院专业为导向,增设化工、生物、环境、KAB创业和职业规划5大俱乐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首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明晰职业发展方向,使学生分别进入各专业俱乐部,凝聚并带动一批热爱专研的学生,投入如化工设计、生命科学、挑战杯等各类学科竞赛的探索,并将有创业前景的科研项目转化为创业项目,以KAB创业俱乐部为中心,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项目培植。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在外部支持上,我院学科竞赛学术委员会整合学院五大研究所和校外企业、研究所资源,提供校内外导师、课题项目、经费和实践基地支持,建构学院、企业、社团的良性互动与合作,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真正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依托原有心绿环协、优普科研社,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和专业实际应用能力,打造各种社会实践平台,增强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通过重组学科性社团,以学科性竞赛为核心,导入学分制评估体系,实现全院学生全员参与科研的局面,全面实现“专业成才”目的。
2.以“一年级导航工程”为中心,创新新生始业教育途径
充分利用我院大类招生试点契机,打造“一年级导航工程”,为新生配备人生导航师。大类招生,必然带来各专业对优质生源的竞争,适时导入导航工程,也必然带动各专业导师育人的积极性。导师配备上,人生导航师由学院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每位教师指导3~4名学生,实现精细化指导,改变以往粗放式培养模式,坚持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导航内容上,重点体现在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兴趣培养、学业指导、考研就业、情感引导等方面,基本实现了学生培养模式和学生工作的转变。
3.以文明修身工程为主线,推动大学生文明室风建设
在学生公寓管理中明确专人专项负责制,整合并建构起楼长、层长、寝室长和学生会生活部的“三长一部”学生队伍,实现文明室风,自我创建。修订文明寝室建设与管理制度,完善“三位一体”的工作布局,实施进位升级计划,制定并完善党员、干部联系寝室制度和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下寝室制度,开展“文明寝室”“红色寝室”“学习型寝室”创建评比,完善长效机制。以特色寝室文化为主题,开展“一期一特色”寝室文化节活动,创新活动载体,并推进团的活动进公寓、社团活动进公寓,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在文明寝室建设中的作用,推动学院文明室风创建活动。
4.开发毕业生跟踪调查系统,实现育人环境的优化
与学院教务办合作,协同开发毕业生跟踪调查系统。一是信息反馈,通过该系统让已毕业学生结合自身感受,对学院团学工作、教学及课程开设等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毕业生深入社会对所学进行检验,根据社会需求,对我院管理工作、教学工作、制度设置等给予的评价和建议,对指导我院整合育人资源,优化育人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二是做好校友工作,开展特色校友活动。校友作为高校重要的发展性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校友资源的育人价值也日益凸显。该系统的开发,有利于整合校友资源,开辟校友沟通渠道,实现全方位育人理念。
社团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范文5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违纪惯例;探析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046-01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几年高校学生违纪现象有增无减。这些违纪行为虽然发生在个别人身上,但影响极坏,危害极大,不仅严重影响了违纪者本人的健康成长,而且危害着学校和社会的安定。大学生违纪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全面贯彻和执行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人才的需要,对于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建立和健全高校的管理制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违纪管理
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力度,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
1.转变观念,变“管理”为“引导”。自新生入校起,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大违纪教育力度,加强对校纪校规的解读;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强化班会的教育效果;在考试前后,营造良好的考风考纪氛围,加强违纪教育宣传。通过连续的教育活动,从而达到更好地教育效果。
2.依法治校,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学生工作制度。 依法治校、依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因此,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学生工作规章制度是学生工作的需要。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加以贯彻落实,并结合实际,组织专人,按照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等有关学生教育管理规定,依据我院的实际状况,完善了学生管理规定,制定了《新疆教育学院学生手册》、《新疆教育学院学生个体突发重大事件处理程序预案》,并将其作为推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列为学校学生工作的重点,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和教育。
3.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调动好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达到理顺关系,形成合力,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中从属和被动地位,不单纯的把学生看作教育管理客体,以利消除学生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在学管干部的统一指导下,逐步推行以学生“相对自治”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学生本身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中大大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明显增强。
二完善和健全各项学生管理制度
1.建立重点学生重点关注制度。各学院每月要进行重点(问题)学生、重点班级和宿舍的排查、检查,综合分析研究后,确定重点关注教育对象。对于确定的重点学生、班级和宿舍,学院领导及政治辅导员、班主任要给予重点关注、监管和教育,要掌握其行踪及思想动态,既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又要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2.实施跟踪教育, 贴心关怀受处分学生。处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对违纪学生进行跟踪教育,不仅可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针对违反学校规定,存在严重违纪现象,并受到处分的学生定期组织进行学习教育。教育内容围绕学校的学生纪律处分条例内容展开,向违纪学生重申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并通过与违纪学生的深入交流和沟通,老师们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同时也能够帮助违纪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正错误,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严格执行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对学生严肃校规校纪。制定了《新疆教育学院学生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了大学生日常管理月考核细则,考核内容包含学生违纪情况、值班情况、完成工作情况、组织参加学院活动情况、分院组织开展活动情况等五项内容。按月对各个学院开展考核。其中学生违纪情况又细化为参考学院违纪程度进行界定,分轻微违纪、严重违纪、重大违纪,依据违纪程度对各学院采取相应的扣分处理。从而进一步通过学院的考核,督促各学院加强学生违纪管理。
4.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学校各部门都应树立“以学生为本”服务意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倾听学生的呼声,切实解决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总之,一切为学生利益着想。其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根据“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要求,一方面,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在学校里享有什么样权力,在充分享有权利的同时不能忽视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合法权益要予以维护,针对学生的决定,要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学生对学校的处理享有陈述、申辩和申诉权,学校要有明确的程序并予以确保。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以各项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一是通过社团和各项特色鲜明主题活动的开展,在校园内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降低了社会负面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同时也充分发挥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能力;二是通过第二课堂建设,深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将第二课堂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努力将第二课堂活动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不断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四关注弱势群体,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推动教育公平,关注弱势群体,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实实在在地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对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更要在生活上、心理上多加关注,使他们能更真切地体会到学校的关心、集体的温暖,从而强化引导和激励作用。
社团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范文6
1.1职业素质教育概念
职业素质教育通常就是指人们在工作的时候所具备的心理状态或者是内在的品质。是人们在从事一项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具备的某一种或者是某几种条件。在一个人的素质当中,职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和提升人们的职业素养,一般情况下,职业素质教育包含三个部分。首先就是健康素质。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知识水平高,但是社会经验相对比较缺乏,同时学生自身的情绪波动也非常大,学生心气比较高,但是在面对挫败的时候,承受能力非常的差,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就业是他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心理还处在一个不是非常稳定的时期,所以一定要加强学生心理的建设,保持良好的生活心态。其次就是能力素质。能力素质包含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智力素质,一个就是专业能力。当前的职业院校学生必须要有非常好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非常娴熟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据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再次就是道德素质。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就是对要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道德,这是一种道德规范,需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不断的培养。
1.2职业素质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主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主要包括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抗压能力,这也成为了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些素质也成为了一个人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具备的最为基本的素质。当今的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职业素质方面的要求尤其的严格,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才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当前,用人单位非常重视的就是学生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学生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技术能力,同时还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体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获得更加明显的优势。当前知识经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一种经济形式,它也对职业院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还要根据院校自身的特色去建立属于自身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其实际的教学效果。
2职业院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内涵
学生管理是保证学校可以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同时它也能十分有效的促进学校更加有序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规定的相关内儿童对学校的课程设计和管理体系建设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这也可以很好的保证学校健康的运行和发展。它能够保证学校教学和生活井然有序,其次是可以更好的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再次就是能够保证学生更好的进行全面的发展。最后一点就是完善了学校中的各项管理制度,使得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严格的制度规范,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也可以真正的做到有章可循。
3学生管理规定与学生职业素质的本质关联
目前,据笔者了解相当部分高校都依据教育部2013年颁行的学生管理规定和高校学生行为准则结合自身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前景,制定完善了自我管理的实施细则,以某学院为例,学院在结合教育部规定下,制定了学生手册,内容非常详细,包括四部分,第一,国家有关高校学生管理文件其中涵盖了2013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6个文件。第二,学生党建、团建工作。包括推优入党工作细则等3个文件。第三,学院日常教育与管理制度。制定了学生管理规定,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学生校内申诉规定,学生社团章程等21项具体管理办法。第四,评价考核办法。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定办法等8个实施办法。通过在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严格实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大力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团队意识、创先争优意识。通过对院教师与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60%的专业老师认为校规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帮助很大,40%认为助力一般。100%的老师认为需要研究校规与学生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大部分老师对企业需求有一定的研究和了解,能基本上根据企业要求培养人才。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则是学生管理规定制定、实施、运行的终极目标和灵魂。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目前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根本原则。任何完备的学生管理规定如果脱离了这一宗旨,那将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核心目标,这一命题也决定了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运行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成才这一中心。二者紧密结合,互为倚重,理顺明确二者的关系,在学生管理实践中强化管理教育功能将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而紧紧抓住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这一目标,将有力促进学生管理规定的完善和规范,保障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