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服务工作实施意见

社会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范文1

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即建设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教师和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服务系统。

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三大基础数据库,在全国实行学生和教师“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为每一名学生、教师和每一所学校及其资产建立全国唯一电子档案。

今年年底前,完成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等数据入库。

年内全部建成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对学生学籍、转学、升学等业务进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全国联网实现对全国中小学学生动态监管。

7月31日,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在京召开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系统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加快推进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确保今年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

袁贵仁指出,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和先导工程,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支撑和保障。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好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国学生、教师和学校办学条件的动态数据,对于提高教育服务水平、支撑教育科学决策、加强教育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袁贵仁强调,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一是着力建好基础设施。要以国家、省两级数据中心建设为重点,逐步构建全国联网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三大基础数据库,动态更新基础数据,建立数据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切实保障数据准确、完整、安全。三是推动平台在国家、省、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五级的应用,做好教育经费预算安排,学生资助计划、营养餐计划等重点工作动态监管,政务校务公开,教育政策、热点问题科学分析和风险预测等工作。四是理顺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全面落实保障措施。

社会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范文2

一、以养老服务为重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在全省全面建立贫困家庭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并推进高龄老人津贴制度“提标扩面”,争取到2015年底,使高龄津贴惠及全省80周岁以上所有老年人。继续推进“敬老爱老助老”工程项目,重点推进市地级公办失能老年人护理院和县级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建设;完善、落实“民办公助”扶持政策,推动民办养老机构加快发展;结合实行全省示范化、规范化养老机构评定工作,推广普及公办养老机构向社会开放服务并打造一批示范点。力争年底前,全省每千名城市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25张。制定实施《全省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规范》,全省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要达到80%,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由点向面扩展。建设一批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大力开展养老服务队伍培训工作,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要达到20%。加快基层儿童福利保障网络建设,在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的社区建立“儿童之家”,并探索推进儿童福利保障向社会困境儿童延伸。针对福彩发行高位运行的情况,进一步完善发行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继续开展好福彩发行“十项活动”,探索实行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估,确保福彩发行科学稳定增长,2013年全省总销量要突破40亿元,力争增幅达到20%以上。进一步加强基层慈善平台建设,抓好以“六进六树三弘扬”为主要内容的慈善环境建设,完善慈善信息披露、捐赠荣誉评价和慈善项目规范管理机制,推动慈善事业在基本民生保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以完善服务为核心,推进城乡社区建设

继续实施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双百示范”工程,社区建设资金适度向农村社区建设倾斜,确保城市社区达标率达到76%,农村社区建设启动率达到75%;城市社区老年日间照料室覆盖面要达到50%。深化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切实形成“以社区网格为服务单元、以群众自治为组织方式、以多元参与为核心内容”的服务管理机制;制定实施《进一步创新全省社区建设工作多元参与主体的指导意见》,开展全省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评选活动;在大庆、佳木斯、七台河等地先行试点,探索推进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加快我省《〈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和《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设;认真做好第四届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扩大直接选举覆盖面,确保换届选举圆满完成,提高基层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水平。

三、以政策改革为突破,做好优抚安置工作

在按照法定原则调整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优抚定点医疗“一站式”服务市、县、乡镇“三级”全覆盖,开展优抚医疗“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制度;加快“安烈保护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前100%完成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改造任务。出台我省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综合性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有意愿的退役士兵100%参加教育培训、参训退役士兵合格率达到90%以上,并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促进就业率大幅提升;按计划完成复退军人、特别是伤病残退役军人接收安置任务,提高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水平,推进军供站现代化建设。适时成立我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加快双拥工作社会化进程,增强服务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效。

四、以夯实基础为支撑,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继续推进600个社区防灾减灾工程,争取省级财政给予每个防灾减灾达标社区适当资助;力争开工建设哈尔滨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和省级中心救灾物资储备库,并立项建设1-2个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分库;实施第三轮村级灾害信息员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实现全省灾害信息员培训全覆盖;积极推广应用符合我省实际的防灾减灾新技术、新手段,增大减灾工作的科技含量;加强调研论证,力争出台我省农村住房灾害保险实施办法。

五、以发挥功能为根本,培育社会组织发展

出台我省《推进行业协会政会分开的实施意见》,以行业协会为先行推进政会分开,促进社会组织自主发挥功能;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市(区)和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着重培育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行业类社会组织和扶持基层社区社会组织加快发展;在争取更多的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的同时,设立观察点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出台我省《异地商会登记管理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异地商会的规范管理,全面启动全省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加大年检和专项执法监察力度,确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六、以规范管理为抓手,优化专项社会服务

着眼促进“新四化”同步建设,加强行政区划调整前瞻性研究,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探索区划管理新思路、新办法,推动区划调整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制定我省《加强地名文化建设的意见》,并结合推进地名文化建设,加大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推进力度,逐步实现地名管理政府行为化、基础信息公开化、基本服务社会化、命名更名规范化;深化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维护好边界地区和谐稳定。进一步完善全省婚姻信息系统建设,做好信息录入和应用服务工作,牵引婚姻服务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殡葬行业服务管理,建立殡葬服务收费定价机制和物价部门审批备案制度,研究制定公墓分类等级评定办法,保持殡葬服务清理整顿高压态势,推动殡葬行风进一步好转。力争出台省级殡葬惠民政策性文件,将惠及范围扩大到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将惠民项目延展到奖补生态安葬方式等方面,同时,加大殡葬服务设施改造力度,推进殡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倡导绿色节约殡葬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和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流浪乞讨救助体系,探索建立更大范围的社会保护机制。规范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收养工作,开展好“送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做到“街面发现一个就主动及时救助保护一个”。

七、以拓展事业为方向,推动社工队伍建设

争取成立各级社工队伍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建立支持开展专业化社会工作及社工队伍建设的专项资金,保证社工队伍建设加快发展;按照“依托社区、立足民政、面向社会”的思路,在“强化社工培训、完善社工政策、开发社工岗位、发展社工机构”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出台全省《社会工作员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社区职业社会工作者工资奖励办法》,形成统一的职业社工薪酬待遇制度;制定我省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具体实施办法,选取适当项目搞好试点先行,推进政府购买社工服务。

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随着民政职能的不断拓展,迫切需要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民政工作队伍。同时,随着民政工作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公益岗位人员、村居委干部参与到民政工作中来,也迫切需要提高他们干好民政工作的本领。为此,希望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要以对民政事业负责、对广大群众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建好队伍”与“抓好业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不断加大队伍建设的力度,以保证民政事业的科学发展、长远发展。

一要把提高能力素质作为当务之急。要通过完善工作绩效管理、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给广大民政干部压担子、树标杆、搭平台,激发干部队伍提高能力素质的内在动力,优化干部队伍学习成才的外部条件,促进民政干部队伍的快速成长,适应形势任务要求;要结合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等民政业务工作,分层次、成系统、有针对性地抓好社区工作者、专业社工、村委会干部、社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基层灾害信息员、社会救助基层参与者,以及相关志愿者队伍等各个方面的民政业务知识和实务技能培训工作,确保他们懂政策、会操作、守纪律,成为建设现代民政事业的重要力量。

二要把改进队伍作风作为政治任务。要按照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的有关文件精神,依据国家和我省、以及民政部的相关规定要求,结合民政实际,制定实施我省民政系统改进工作作风的具体办法,从改进文风会风等日常工作抓起、从杜绝奢侈浪费等一点一滴严起,推动民政干部队伍的整体作风在“勤奋、严谨、爱民、守纪”等方面实现大幅改观。要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化形式、创新办法,切实解决“联系群众不深入、为民解困不细致、接待群众不耐心”等突出问题,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进一步优化民政队伍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社会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范文3

一、对2009年工作的回顾

纵观2009年的民政工作,在省民政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局领导班子的统一指挥下,在机关各科室(局)、局属各单位尤其是广大民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民政工作紧密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紧密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既注重了当前民政工作的落实,又着眼了未来民政事业发展的趋势。可以说,着眼当前有一定力度,面向未来有一定深度,推进民政事业发展有一定广度,有许多经验、体会、启示可以总结,这无论对当前和今后都是有益的。

第一,主动融入大局,凸显民政职能,保持了民政工作昂扬向上的良好态势。2009年我市民政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突出了主动意识,强化了大局责任,以“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分层分类救助”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成为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作,以养老社会化服务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成为建设幸福铜陵、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重要指标,以“四优”为目标的和谐社区建设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以落实政策、维护权益为原则的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成为维稳综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些都凸显了民政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带动了民政工作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尤其是在巩固“333一线工作法”、“解决问题月”成果的基础上,全系统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局党组结合向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多方征求的113条意见和建议,梳理归纳了“思想观念不完全适应、体制机制不完全适应、履职能力不完全适应、发展水平不完全适应”4个大方面问题、23个具体问题,制定实施了市民政局整改落实方案,特别是对群众急需和当前能办到的整改事项,做到了“马上去办、边整边改”,使学习实践活动自始自终取得了较好成效,不仅群众满意测评度较高,也受到了省市督导组和上级领导的肯定。

第二,坚持以民为本,注重改善民生,维护了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2009年,我市民政工作认真贯彻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按照保民生的要求,圆满完成了省、市赋予的8项民生工程,其中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农村五保、城区居家养老等补助类项目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并在全省属于领先水平;城乡养老托老机构、“四优”和谐社区建设等基建类项目进展顺利,除个别项目因地质原因等不可抗力因素推迟竣工工期外,绝大多数已经完成并陆续投入使用。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的“七位一体”城市低收入家庭专项救助还被民政部授予社会救助工作“探索创新奖”。按照保稳定的要求,切实发挥城乡社区的功能,圆满完成我市社区居委会统一换届选举工作,并呈现四大特点:即全部实行直选;实行登记选民制度;全部实行差额选举;实行选举“观察员”制度。目前,全市已有近20%的社区被授予“四优”和谐示范社区称号,我市铜官山区还被民政部授予全国首批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省委、省政府近期将在我市召开全省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同时,不断完善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体系,加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按照促发展的要求,注重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围绕优化地名服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地名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了“铜都地名大家谈”地名命名金点子征集专项活动;在全省率先完成乡镇村行政区地名设标工作。围绕合理调整行政区划,积极做好我市与省农垦集团公司合办江北工业园等有关区划工作。

第三,突出改革创新,大力推行积极的民政政策,完善了现代民政事业的发展策略。

以倡导改革创新为重点,2009年开展了民政“创新年”活动,共收到县(区)民政局及街道社区、市局机关科室(局)和局属单位申报的创新项目32个,其中新出台的规章制度或规范性文件6个;新出台的管理措施13个、新出台的服务项目6个、典型工作经验3个、专项课题研究与运用1个、其他项目3个,在全系统进一步强化了改革创新的意识。以推行积极的民政政策为重点,加强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和规范性文件制订工作。2009年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铜陵市城市低收入家庭专项救助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并向市政府上报了《铜陵市公墓建设规划》(目前仅有《关于进一步做好驻铜部队干部随军家属就业和子女就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尚未正式出台)。通过加强理论调研和规范性文件制订工作,不仅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民政事业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以推进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变为重点,我局在全省率先提出和实施了“规划驱动、项目带动、政策推动、整体联动”的现代民政事业发展策略,完成了铜陵市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5510”民政工程(即实施市老年公寓二期等5个带有全局性、重点性的建设项目,不断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组织、社会福利、双拥优抚安置、专项社会行政事务5大体系,确保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四优”和谐社区达标率等10个指标位居全省前列)进展有序,部分指标有望提前完成或超额完成,民政干部队伍建设五年行动计划逐年推进,通过“规划驱动、项目带动、政策推动、整体联动”,推动全市民政工作和民政事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第四,加强协调争取,创优政治生态,改善了民政工作和民政事业的发展环境。2009年突出了协调意识,强化了争取成效,打造出民政事业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支撑力度,使民政工作更加轻松、从容、快捷地跟上时代步伐。一是通过协调争取,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尤其是发展社会组织、开展“三认”活动,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慈善和福彩事业,进一步扩大了民政工作的社会开放度,促进了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二是通过协调争取,加大资金投入,尤其是城乡低保资金、社区建设资金、优抚安置资金、救灾救济的配套以及民政专项经费均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三是通过协调争取,民政基层基础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加强。2009年11月6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倪玉平和副市长叶萍专门召开会议,听取并原则同意我局提出的加强民政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12月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市编办研究并提出意见。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军休服务中心易地新建工作圆满完成,市老年公寓二期工程近期可望完工并尽快投入使用。四是进一步加强作风、行风建设,我局在连续多年保持全市机关作风评议良好位次的基础上,被授予全系统文明行业称号,一县三区婚姻登记中心全部实现“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创建目标。五是以培训、管理、监督为重点,突出了能力意识,强化了素质建设,打造了一支能打硬仗、肯于吃苦、团结向上、躬身为民的优秀民政干部队伍,全局上下团结一心、和谐向上的良好风气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扬。总之,通过改善民政工作外在的环境,打造了民政事业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为民政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二、对2010年民政工作形势的分析

(一)从国家宏观经济大局来看,2010年的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据专家预测,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将企稳回升,绝大多数经济指标将明显好于2009年,各级政府会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改善民生。要求我们进一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二)从全省民政事业发展来看,各市民政工作你追我赶,创造出很多新的特色亮点,甚至在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社区建设、“三认”活动等铜陵优势品牌项目上,差距正逐步缩小,甚至有后来居上之势,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争先创优。

(三)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建设幸福铜陵的战略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及民政事业的推进描绘了一个广阔的蓝图。民政工作在加快奔小康进程、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要求我们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

(四)从民政部门自身建设来看,当前民政基层基础工作已暴露出一些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夯实基础,奋发有为,科学发展。

三、2010年工作思路

2010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继续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更好地发挥民政工作促进公平、维护稳定、增进和谐的核心作用,全面实现“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

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六个四”:

第一,工作要求,要体现"四个着眼"。

一是着眼工作围绕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民政部门在党委政府能否摆上重要位次,关键是看民政工作能否列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10年是谋划我市经济社会及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日前,市发改委已发出文件,正式委托我局开展“十二五”民生保障体系研究。我们要积极抓住机遇,积极将民政事业更加紧密地纳入到全市总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充分发挥以“规划驱动”为龙头的现代民政发展策略的作用。二是着眼工作连续性、统筹性、实效性。近年来,我们按照刘健厅长“大力推行积极的民政政策”的要求,先后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逐步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生活待遇的若干意见》、《关于解决我市公民事实收养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铜陵市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铜陵市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等13个规范性文件,下一步关键是要抓好规范性文件的落实和完善,不仅要写在纸上,还要落实到行动中,不断提高工作的连续性、统筹性和实效性。三是着眼解决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民生问题是决定民心向背的关键。抓住了解决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个着力点,民政工作就有了坚实的依托,发展民政事业就有了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各项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认真落实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把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四是着眼社会建设、社会发展、社会服务。现在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建设幸福铜陵的目标。民政部门在健全城乡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要尽心尽责,扎实工作,不辱使命。以上这"四个着眼",是从民政工作的职能、作用上提出的。包含了工作要体现大局,要体现重点,要体现持续,要体现作用。

第二,工作布局,要体现"四个注重"。

一是注重传统性业务工作的规范、运作、完善。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在规范上,要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和阳光救助制度,实现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在运作上,要加强各项救助制度的衔接配套,完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推动社会救助工作便民化、即时化、准确化、科学化。在完善上,要积极推进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和专项救助工作,完善集基本生活、住房、医疗、教育、就业、法律援助、重大节日生活救助“七位一体”的临时救助制度,通过分层分类救助,实现救助保障常态化,促进救助体系的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二是注重新拓展业务工作的谋划、实施、评估。将民政工作纳入民生工程是近年来新拓展的业务。在谋划上,要抓住各级政府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的契机,注重超前考虑,科学安排,将民政重点工作和民政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各级民生工程项目和基本建设计划。在实施上,要集中人力物力精力,科学调度,细化目标,落实责任,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省、市赋予的年度民生工程任务。在评估上,要以吸取经验、查找差距为重点,分析项目进展情况,客观评价民政惠民政策的实施效果,加大宣传,积极营造民政为民的社会形象。三是注重整体业务工作的统筹、兼顾、发展。民政工作业务繁杂,难以均衡发力。要善于捕捉机遇,审时度势、见微知著、适时发力,善于围绕党政工作大局、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发展需要,找准民政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从中发现和捕捉发展的有利时机,迅速将机遇转化为推进民政工作思路和方案,并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全力以赴、抢占先机。四是注重问题的发现、剖析、解决。现在各级都要求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民政部门也不例外。现在我们一些科室,习惯于坐而论道,夸夸其谈,等到问题发生时才“临时抱佛脚”,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要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补缺补差,逐步完善。以上这"四个注重",是从业务工作现状提出的,体现了民政工作的特点,体现了民政工作的实际,虽从不同角度提出,但需要面对现实、分类研究、整体谋划。

第三,工作思路,要体现"四个结合"。

一是当前工作与长远发展相结合。比如在以养老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方面,一方面要抓好当前的完善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省、市出台扶持养老服务的政策文件,不断完善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逐步实现社会化服务、社会化运作。二是落实任务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不仅要关注一时一事的解决,更要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前不久在南片十市民政局长座谈会上,刘健厅长就肯定了我市建立社区工作者生活待遇自然增长机制的作法,称赞这是一条好路子。三是总体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对一个区域而言,如何把上级对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对下级的分类指导结合起来,是促进民政事业协调发展的关键。对一县三区,我们在工作重心、指导重点上都要统筹考虑,分步安排。四是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当前民政工作的内容很多,一方面要整体推进,科学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抓住新的增长极。就我个人的理解,现阶段除了牢牢把握社会救助这杆大旗外,促进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和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应该是民政工作新的增长极,在这几个方面,民政工作大有文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以上这"四个结合"是从思想方法上提出的,也是依据民政工作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民政工作存在区域、城乡不平衡;民政工作业务繁多多元;民政工作要有政策法规支撑的实际。

第四,工作重点,要体现"四个关注"。

一是群众关注的问题。如困难群体生活救助,前期狮子山区民政局和矶山街道低保审批工作被市效能办“曝光”,这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要直面矛盾,化“危”为“机”,在困境中寻找办法,在挑战中寻求机遇。二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现在新闻、网络、热线电话等各种媒介十分发达,经常会有人反映民政部门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上作为不力,要高度重视,改进方法,加大宣传,使我们所做的工作和面临的困难更多地向社会展现。三是党政关注的问题。如区划调整、地名服务等,要以各级领导的重视为契机,多方争取理解和支持,为推进工作创造条件。四是自身关注的问题。如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集中财力办大事,争取一年完成一件实事,三年实现一个阶段性目标,使民政工作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以上这"四个关注",是从民政工作要为大局服务、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上提出的。体现民政工作要"为中央分忧、"要"为百姓解困",要为社会服务,要做强发展自身。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民政部门的形象,都会影响民政作用的发挥。

第五,工作措施,要体现"四个着力"。

一是着力上与下的合力。要加大与部、省的汇报争取力度,不仅要资金,还要项目、政策和其他各类支持。二是着力内与外的合力。在民政系统内部,要善于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在民政系统外部,要充分利用领导视察、业务论坛、领导小组会议、工作例会、联络员制度,善于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到民政工作中来。三是着力工作与政策配套。一方面要推进工作,形成特色;另一方面,要总结经验,将特色作法以政策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四是着力政府与社会互动。特别是养老、慈善、福彩、三认等项活动,要善于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发展民政事业的良好格局。以上这"四个着力",是从落实和推进工作的角度提出的,也是总结多年工作经验得出的结论。包括了落实推进民政工作的力量、落实推进民政工作的支撑条件、落实推进民政工作的政府主导、民政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基本要素。新晨

社会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范文4

一、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的界定及改革要求

(一)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是指面向市场从事生产经营或中介服务活动,以盈利为目的,实行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二)所有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都要转为企业,并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化。通过转企改制,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新型产权关系,使这些事业单位真正转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二、转企改制的基本原则

(三)在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要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转企改制同步进行、一步到位的原则。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在转为企业的同时,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化。凡属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改制时国有资产原则上全部退出。同时,将职工的事业单位身份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劳动者身份,建立起“职工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企业管理制度。

2、公开透明、规范操作的原则。转企改制单位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认真制定改革方案,合理确定资产转让对象和转让方式,严格依据改革政策和规定程序规范操作。对借转企改制之机,暗箱操作、藏匿资产或以无偿量化、低价出售等手段侵吞国有资产的,必须严肃追究法纪责任。

3、行业整体推进、统筹改革成本的原则。市各主管部门要从全行业出发,统一研究制定下属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整体推进。改革成本按照单位自筹、部门调节、系统统筹、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的办法,主要从国有集体资本退出中解决。

4、依靠群众、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原则。要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认真听取职工对单位转企改制方案的意见,整个转企改制过程要在职工群众的监督下实施,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5、因事制宜、勇于创新的原则。要从各单位的实际出发,以市场化为取向,大胆创新,努力探索转企改制的办法和途径。对转企改制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要因事制宜,一事一议,妥善处置,以利转企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转企后的改制形式

(四)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后的改制,可采取国有(集体)产权转让和清算撤销两种方式。产权转让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公开转让、协议转让、内部转让等方式进行。

1、公开转让:在资产评估基础上,通过制订招标、拍卖、挂牌转让方案,并确定标的,产权转让公告,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转让。

2、协议转让:通过主管部门与受让对象(一般应为国内外法人或自然人)进行洽谈,并签订协议,确定企业整体或部分股权出售价格和有关条件。

3、内部转让:在对资产审计、评估和按有关政策进行各项资产剥离的基础上,由有权部门批准,将国有净资产余额出售给原单位经营者、骨干或职工。内部转让和协议出售方式可结合实施。

4、清算撤销:对已经停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或因亏损严重、债务沉重、不能正常运转的单位,先清算债权债务,然后申请注销,实行解体,按政策分流安置人员。

四、转企改制中相关问题的处置

(五)职工处置问题

本实施意见所指职工,为20*年12月31日之前已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在编在岗正式职工。20*年12月31日后从企业调入事业单位的职工,除按规定置换身份外,不享受本实施意见的其它政策。

1、关于离退休职工。

20*年12月31日前符合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和条件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其退休费计算按事业单位有关规定执行,所核定的退休待遇标准不变;20*年12月31日之后退休费的调整办法、时间和标准统一按企业基本养老金的有关规定执行,所需费用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20*年12月31日后至单位转企改制之月前符合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和条件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其退休费计发基数统一核定在20*年12月,先按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计发退休费,再按企业基本养老金调整的时间、办法和标准增发基本养老金。

涉及转企改制的事业单位办理职工退休手续按人事管理权限,由主管部门审核,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今后,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办法、时间和标准统一按企业基本养老金的有关规定执行,所需费用从基本养老金中支付。

转企改制事业单位按有关规定支付给退休人员的不属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列支项目范围内的其它待遇,由改制后单位按规定在原渠道支付,也可由单位委托基本养老金的社会服务机构发放。

转企改制事业单位中离休干部享受的有关待遇不变,医疗保障费按人均7.5万元标准计提,并一次性缴纳给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市社保经办机构)。

2、关于提前退休职工。

20*年12月31日止工作年限满30年,或20*年12月31日止工作年限满20年、且2007年12月31日前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可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由本人书面申请,单位同意,报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在市体改办同意单位转企改制批复下达后、事业单位注销前,办理提前退休手续。

提前退休职工在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时,按原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计发退休费,计发基数的核定:在20*年12月31日前办理提前退休的,按办理手续时上月本人工资;在20*年12月31日后办理退休手续的统一核定在20*年12月本人当月工资。工作年限统一计算至20*年12月31日。今后退休费的调整办法、时间和标准及其它待遇统一按企业基本养老金的有关规定执行。

提前退休职工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前的退休费,可由转企改制后的单位按规定支付,如全额支付确有困难,可采取协议支付退休费的办法,协议支付退休费标准应不低于本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也可由单位按原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计发的退休费向市社保经办机构一次性缴纳后,由市社保经办机构委托社会服务机构。

提前退休职工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前,单位和个人须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补偿金,由转企改制单位向职工收取个人应交部分后按规定一次性向市社保经办机构缴清。社会保险补偿金一次性缴清后,提前退休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按退休人员规定执行。

办理提前退休的职工,单位和个人不再缴纳住房公积金。已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可凭退休证提取,同时注销个人帐户。

3、关于2007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职工。

转企改制后仍在转企改制单位工作,且在2007年12月31日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符合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有关规定、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在按企业计发基本养老金时,另按月加发补贴,所需费用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补贴的基数,统一按20*年12月原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确定的本人退休费,减去20*年12月本市城镇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计算。核发给退休人员的补贴逐年递减,2004年至2007年底退休的,补贴基数分别为2004年90%、20*年70%、2006年50%、2007年30%。计发补贴时按原事业单位退休金计发办法计发退休费的计发基数、工作年限统一核定在20*年12月止不再变动。

按规定核发的补贴与按企业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之和,不得高于本人按原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计发的退休费。如果单位转企改制后,其在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低于转企改制前职工本人的职务工资、津贴、职岗津贴、地方综合补贴之和的,职务工资和津贴按转企改制后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减去转企改制前省和市规定的职岗津贴、综合补贴确定。

4、关于其他职工。

除以上三类职工外,转企改制的事业单位必须按劳动力市场化原则,对其他职工进行身份置换,终止原劳动关系并与职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时从单位净资产中剥离职工安置费。安置费计提标准为:以20*年12月31日为截止期,按职工本人连续工龄,每满1年(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发1个月工资的标准计提,最多计提到上年度本市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月工资计算标准为职工在转企改制前12个月的本人月平均工资,如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单位月平均工资标准的,则按单位月平均工资计算,月平均工资标准最低不得低于当年度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职工安置费剥离后,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1)职工选择在改制后企业工作,其职工安置费可以现金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有困难的,也可支付不低于20%的首期职工安置费,并同时与职工本人签订安置费的分期支付协议,支付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改制后企业与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一次性支付给职工剩余的安置费。因资产难以变现等原因而不能以现金支付职工安置费的,也可将职工安置费以职工持股会或自然人形式入股处理,但拟组建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不能以职工持股会形式入股。按以上方式支付职工安置费后,职工与原单位的劳动关系自动解除。改制后的企业应与职工根据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受原劳动合同期限的限制。

(2)职工选择自谋职业不再在改制后企业工作,单位与职工办理解除合同、终止原劳动关系的手续,以现金形式一次性支付其安置费。

(3)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含10年)的原固定职工,转企改制时,如职工本人要求劳动合同期限签至法定退休年龄,继续在改制企业工作的,改制企业应妥善安置,并与同类人员实行同工同酬。对这部分职工所剥离的安置费可留在改制后的企业,不再支付给职工本人。企业对这部分安置费实行专项管理。对签订了至法定退休年龄合同的这部分职工,因单位原因而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企业应将改制前一段的职工安置费支付给职工本人,改制后一段的工龄补偿按《劳动法》有关规定处理;本人提出不再履行劳动合同的,则按原劳动部劳部发[1996]354号文件有关规定,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

(六)资产处置问题

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后的改制政策,按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和深化市属企业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太政发〔2000〕60号)文件以及市政府办公室太政办[2001]35号、36号文件有关精神执行。本《实施意见》对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有关资产剥离问题作以下补充规定:

1、净资产足够的单位,可在净资产中剥离提前退休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补偿金和提前退休费。经变现后一次性缴纳给市社保经办机构,其缴纳标准按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苏州市财政局《关于苏州市市区转制事业单位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补偿的具体办法》(苏劳社险[2001]17号)文件执行。

2、不能足额在净资产中剥离上述费用的单位,可在净资产中先行剥离提前退休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补偿金,经变现后一次性缴纳给市社保经办机构。提前退休职工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前的退休费由单位支付。

3、净资产难以剥离提前退休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补偿金的单位,由主管部门进行系统调节解决。提前退休职工在法定退休前的退休费仍由单位支付。

4、转企改制前按本市规定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在转企改制时应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补偿,补偿金额按转企改制当月离退休人员所需退休费的3-5年计算,并一次给市社保经办机构。其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可按规定列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

5、转企改制单位净资产剥离的顺序依次为:新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金的补偿费,单位历年所欠的各项社会保险费、提前退休职工的社会保险补偿金,离休干部医疗保障费,提前退休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期间的退休费,置换职工身份的安置费,规定允许剥离的其它资产。

(七)社会保险手续衔接问题

1、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应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其社保经办机构出具有关转企改制文件和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提供转企改制前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名册、人事部门核定的原离退休待遇标准和有关文件依据,及时办理本单位社会保险登记手续。市社保经办机构应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及时发给或变更转企改制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登记证件;复核事业单位转制前已退休人员办理的退休条件和原待遇标准,确定按规定列支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

2、转企改制事业单位应从办理事业单位撤销手续次月起实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按本市规定的企业和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及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同时按城镇企业职工的有关规定,参加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3、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前按本市规定不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在编职工(劳动合同制职工、城镇临时工和其他编外职工除外),按国家和省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转企改制前已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职工,养老保险关系随同转移,其转企改制前的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和转企改制后的实际缴费年限可合并计算;转企改制前应参保而未参保的,应由原事业单位按规定补缴。转企改制前已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转企改制后仍按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执行。

4、转企改制事业单位中的劳动合同制职工、计划内临时工,按太政办[1997]74号文件有关规定已参保的,其在1986年1月1日前按国家和省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1986年1月1日后的实际缴费年限可与转企改制后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均从参加工作之日起补交,1985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可从1986年1月1日起补交。

5、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同时具备《*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太政发[1999]7号)第二十九条条件的人员,从批准办理退休手续次月起,按第三十条规定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转企改制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后,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直接实行社会化发放。

6、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前因受处分领取生活费的人员,转企改制后其待遇改按企业有关规定执行;长期病假人员应从签订劳动合同时改按企业职工医疗期有关规定执行。

7、转企改制前已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按事业单位标准享受的退休人员供养的直系亲属有关待遇仍保留原标准不变,并由市社保经办机构发放;企业供养直系亲属有关待遇如低于原保留标准时按原标准执行,如高于原标准时按企业标准执行。未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其原有的供养直系亲属有关待遇仍由转企改制的单位承担。

8、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须按规定为职工及其供养直系亲属建立劳保关系。转企改制后死亡的在职职工、退休人员,其丧葬费、抚恤金和供养直系亲属的有关待遇,按本市城镇企业标准由市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支付。

五、转企改制的组织领导和操作程序

(八)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在市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制定好本系统下属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整体方案,并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九)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按以下程序操作:

1、前期准备阶段。转企改制的单位建立领导小组及工作班子;召开本单位职工动员大会,学习相关文件,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制订并向主管部门报送转企改制的初步方案。

2、资产评估阶段。转企改制单位在市国资和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清产核资,搞好资产清查、产权界定和产权登记工作;由主管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审计、评估报告报市财政国资部门备案,并在单位内公示。

3、方案制定阶段。单位制定转企改制实施方案,其内容包括:基本概况、改制形式、股权设置、人员安置、净资产处置等;方案在广泛征求单位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提交职工代表会议或职工大会审议并形成决议。

4、方案实施阶段。转企改制单位向主管部门报送方案,并由主管部门审核后转报市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对改制方案进行会办论证,并由市体改办作出批复;转企改制单位凭批复文件到市财政(国资)、编办、劳动社保、国土、房管、税务、银行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为组建新企业做好相关筹备工作,并向工商登记机关申请企业名称预登记。

5、企业创立阶段。召开由全体投资者参加的企业创立大会,通过企业章程,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依法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等相关手续。

六、其它规定

(十)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自20*年12月31日起,不再执行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工资的政策。转企改制的截止时间为2004年12月31日,逾期不改的,事业单位性质作自动注销处置,并不再享受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有关政策。

(十一)注销、撤销的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经市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在系统调节改制成本的前提下,可按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有关人员分流、提前退休等政策执行。对少数虽有事业经费拨款,但属生产经营型的事业单位,可参照本《实施意见》实施转企改制。

(十二)对兼有行政或公益职能,但同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在实行事企分开的基础上,按照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的改革要求,实施转企改制。

社会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范文5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意见精神,坚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实行人才投资优先,制定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开发利用镇内外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各支人才队伍,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二)基本原则。服务发展,人才优先。把服务我镇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行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企业人才优先重视。使用为本,创新机制。把用好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中心环节,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加大投入,优化环境。在政府投入引导下,多方筹集人才开发资金,加大人才投入力度,优化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先导,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推动全镇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

(三)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1.战略目标。到2020年,全镇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培养和造就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创新活力,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需要的人才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人才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全镇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应用开发型人才,边远地区和农村人才明显增加。人才的分布和层次、类型、性别等结构趋于合理。——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人才规模效益显著提高。在能源开发、交通运输、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教育卫生、农业科技、思想文化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形成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团队。——人才使用效能显著提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基本形成。人力资本投资占镇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0%,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0%,人才贡献率达到26%。

2.总体部署。一是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为人才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二是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资本优先积累,健全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三是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幅度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四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善宏观调控,加快推进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五是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着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扩大人才总量。六是坚持以使用为本,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切实提升人才的使用效率。七是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完善人才政策措施,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人才法制化建设,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制度环境。推进人才发展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到2015年,重点在完善人才发展政策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新突破;到2020年,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确保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创业人才

1.发展目标。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段集,以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引领和支撑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着眼于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以科技创业人才和青年创业人才为重点,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创业型人才。

2.主要举措。组织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快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制定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人才+项目"的模式,以汽车贸易产业园、凯江工业园区为主要平台,大力引进科技型企业。完善创业机制,加强创业培训,优化创业环境,组织实施农村创业人才培训计划。

(二)大力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

1.发展目标。在经济发展领域,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大力开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的专门人才。以紧缺急需专业人才为重点,加大高层次人才开发力度。教育、卫生、宣传文化等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数量充足,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2.主要举措。围绕重点领域发展,加强人才需求预测,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根据我镇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紧缺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的倾斜政策,人才保障政策作为制定相关产业规划的重要内容。采取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我县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紧缺人才。落实重点领域相关部门工作任务,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大力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

(三)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党政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以股级以上党政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

主要举措:按照适应科学发展要求和干部成长规律,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实施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教育体系,重点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抓好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能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树立坚定信念、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党政人才。建立和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工作业绩考核,充分发挥干部考核对促进科学发展的导向作用、评价作用和监督作用。

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主要举措:进一步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着力抓好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

3.技能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适应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高级工和技师为重点,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较高的技能人才队伍。

主要举措: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4.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需要,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技术推广人才为重点,着力建设一支适应我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主要举措: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各类农民教育培训项目、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整合现有培训项目,配合国家实施好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提升计划、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实施好我镇新型农民培养工程。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牵头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加快培养农业产业化发展急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和农村经纪人。积极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在创业培训、项目审批、信贷发放、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支持,重点加强农村发展急需的教师、医生、农业技术人员等方面人才培养。加大城镇人才对口扶持力度,推进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社会工作者服务新农村建设、科技人才和文化人才下镇支农等工作。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任职。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和宣传力度。

5.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适应建设和谐xx的需要,加快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主要举措: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建立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协调配套、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加快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培养。建设一批社会工作培训基地,加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制定社会工作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制定社会工作者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规定,精心组织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推进社会工作者队伍职业化管理。加快制定社会工作开发设置政策措施,推进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城镇社区和公益类社会组织建设,加快社会工作岗位开发。组织实施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研究制定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社会工作人才加快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三、人才发展重点工程

在积极配合国家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等人才发展计划、工程的同时,结合我镇实际,实施项人才发展重点工程。

(一)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围绕我镇新型工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高级工以上技级人才为重点,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到2020年,培养选拔2名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

(二)新型农民培养工程。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工程,着力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素质。每两年选拔表彰5名具有突出贡献的农民企业家、农村特色产业示范带头人。

(三)优秀教育人才培养工程。适应我镇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每年重点培养5名各类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老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在中小幼学校培养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

(四)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全民健康需要,加大卫生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到2020年,培养选拔一批医学杰出骨干,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支持培养住院医师6名;加强以全科医师为重点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培训镇村医疗卫生人员与全科医师30名。

(五)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围绕建设和谐xx为抓手,建立高层次宣传文化人才储备制度和人才交流机制,通过加大宣传文化领域建设、组织选派外出考察交流、实施重点项目支持等方式,在宣传文化领域培养一批优秀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到2020年,培养和选拔宣传文化人才5名。

(六)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利用镇内外人才资源,着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要,加大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到2020年,全镇引进高层次人才5名左右。

四、人才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坚持人才资本投资优先。各单位要优先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建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确保人才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和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投资人才资源开发,建立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落实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推动企业加大人才培养、人才资源开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人才项目资金,利用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等投资于人才开发项目。   

(二)大力推动人才创新创业。整合教育、科技资源和企业教育培训资源,培养高层次人才,培育创新团队。采用“人才+项目”等培养模式,依托省、市、区重大人才计划、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工程和产业开发项目,培养集聚科技创新人才。制定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推动人才创新创业。强化人才创业服务,支持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创业信息跟踪分析,实现创业信息资源共享。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培训,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提高创新创业成效。

(三)加快建立和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政府人才公共服务系统,形成公共服务、市场服务、社会服务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人才发展服务体系。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促进服务工作的公开、公平与公正。健全人才招聘、人事、人才培训、业绩档案、诚信认定、人才智力输出、创业项目推荐等公共服务平台,满足多样化人才公共服务需求。健全规范有效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人才信息服务、人才评价、人才竞争和人才引进中的推动作用。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人才市场信息和公共政策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人才信息化服务水平。

(四)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流动、市场配置、职业资格、选拔奖励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鼓励和引导人才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流动。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定期培训、岗位实践、在职进修等多途径培养制度,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成长。

(五)积极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建设,优化人才工作环境,为人才提供成就事业的良好条件。健全符合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社会服务机制,不断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关心人才生活,积极帮助高层次人才解决子女入托入学、住房和家属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不断优化人才生活环境。组织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创造人才到市内外学习、交流的条件,鼓励人才开展创新研究,奖励成功、宽容失败,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进人才法制化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的作用,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典型事例和人才工作的先进经验,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的舆论环境。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由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施意见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制定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和人才发展重点工程实施办法,建立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和考核机制,加强督促检查,为实施意见各项措施的落实提供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人才规划体系。各有关部门要以本规划为指导,根据实际编制本行业人才发展规划,形成全镇人才发展规划体系。

社会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范文6

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无论办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个打算和安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优秀个人年度工作计划万能,欢迎阅读!

优秀个人年度工作计划万能1认真贯彻落实区委7号文件精神,全力推进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学习培训,统一思想先后召开街道工委召开(扩大)会议;上地街道工作大会;工作推进会和社管通培训会。同时,迎接徐永全副区长到上地西里社区调研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邀请区社会办陈刚主任就“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对街道副科以上全体领导干部进行培训。通过以上措施,为做好格化工作深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意见,统筹协调 制定《上地街道关于落实海淀区的实施方案》。 一是精确12个格、56个格单元划分,确定包格领导、格长和格员。二是健全和调整了地区民主管理和监督委员会、地区管理委员会,并成功召开了两个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三是落实司法所、统计所属地管理等相关工作。四是组建街道联合执法队,并开展联合执法工作。 五是调整十大工作组,并与社区格实现无缝衔接。六是确认区委办局、街道科室部门、各类协管、社区自治等下沉力量,并在年底前制作展示橱窗。

三、系统运行,稳步推进 一是社区格微循环运转正常,格平均数值均排在全区前列,曾受到区有关部门的表扬,目前解决了部分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262件。二是街道格小循环运行正常,目前街道格小循环共处理14个案件,基本解决了部分社区格反映的问题。 三是区级大循环保持畅通,目前还没有案件需要上报解决。四、绩效考评,落实督导完成了对所属格员、社区格、对属地专业部门派驻机构和对相关委办局的绩效考评工作。10月8日,公布了对22个街道格化综合绩效考评结果及排名情况,我街道排名第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对格化工作认识程度还有待提高;

二是充分发挥整体联动作用还有待提高。20x年,针对问题和不足积极整改,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规范完善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落实领导包格,主管科室包片、十大工作组和三级格力量等工作制度,真正实现“入格、管格”,重点整合各类协管力量,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二是在原有上地街道城管监督与应急分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上地街道城市服务管理指挥分中心。三是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社管通的作用,同时稳步推进“一个系统,五个中心”的上地街道综合管理信息e系统建设。四是全力做好全年的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绩效考评工作。

优秀个人年度工作计划万能2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思路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以课改理念为指导,继续聚焦课堂教学,重视教学环节,立足备课组建设,加大教研力度;拓展校本研修活动的纵深度,致力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结合项目研究,推进信息化工作,抓好教学质量和面向全体,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备课组工作目标:

1、备课:

开学初,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熟悉把握好新教材的知识点、技能和教学重难点,制定实用的教学计划。在集体备教案的基础上,备课力求体现自己个人的教学思想,在借鉴他人优秀教法的同时,能自己独立思考、研究,根据班级实际,修改好教案,并写清教学设计说明意图。注重对二年级学生主动探究、思维、表达等能力的培养。课后认真写好教后记,做到有实例分析,按新标准理念评析,有相应的方法措施,并及时服务、运用于实践。

2、上课:

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注重对二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继续培养。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加强现代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努力使组员上的每节随堂课成为“高效能”的课。继续精心准备校随堂课,力争在教学中渗透新理念。

3、作业:

一定要认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个孩子都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本学期,要着重纠正个别学生的基本笔划的顺序和握笔写字的正确姿势,并端正每一次的做作业态度。学生写的字要有起笔收笔,结构正确。作业格式正确规范、簿本整洁,老师批改及时认真。针对新教材,加强口头作业的布置与检查。

4、研究课题:

根据组内老师自己的教学实际,开展个人的小课题研究《生命同样精彩》,结合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多样化实施,结合主题团会、十分钟队会生动开展,为教学积累新鲜经验,为学生丰富学习生活。

5、研究课:

有计划地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平时互听随堂课,相互学习,共同研究。积极参加教学互动活动,届时要求本组成员认真学习兄弟学校教师的长处,结合自己班级的特色,做到认真听课,积极反思,取长补短。

6、做好备课组的常规工作:

(1)认真制定好教学计划和复习计划。

(2)每周轮流出好一张形式活泼多样的练习卷。

(3)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16节以上,写好听课体会。

(4)注重备课组资料的积累。

优秀个人年度工作计划万能3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发展观,切实转变后勤服务观念,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引导全体员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依靠全体员工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努力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加强财产管理,提高饮食质量和服务育人的质量。大力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整体功能。

二、工作目标:

1、后勤人员素质全面提高,服务意识、节俭意识、增收意识不断增加,力争师生、家长和学校“三满意”。

2、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管好水用好电,加强文印管理,切实减少办公费用,增强工作的计划性,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工作。

3、进一步完善购物领物工作,购物有申请,日常用品、易耗品进库出库手续齐全,切切实实建好材料账,按月分类实行财产审核,杜绝浪费。

4、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和收费行为,合理收支,强化审计,接受监督。

严格执行收费标准,收费有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和上级的收费检查。

5.逐步落实校园整体规划,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整体功能。

三、主要措施:

1、加强后勤人员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后勤人员思想业务素养。

牢记服务育人的宗旨,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后勤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相互协作,团结奋进,在“主动、周到、满意”上见成效,做好服务工作,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确保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完善后勤人员的岗位职责,不断提高后勤队伍整体素质。

2、进一步开源节流,管好水用好电,减少浪费,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动态建设,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3、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务管理,确保经费专项使用,保证教育教学的有效投入。

完善报帐工作制度,统一管理好财务帐目。加强财务审计工作,自觉接受监督,确保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规范收费行为,确保该收的要收,并做好收费管理工作,实行收费公示,及时逐项如实进行收费卡登记,接受社会和学生家长的监督,坚决制止乱收费。

4、不断改进食堂工作,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在校用餐师生都满意。

5、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门卫对非本校人员的来校要查清,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值班人员要加强值日和晚间的巡查工作,关锁好对外的门和窗,食堂值班人员要关好水、电、气,责任明确,值班到位。

6、进一步加强学校财产管理,做到购物、维修向校长室申请,总务处及时登记,财物归还有记载,使用有记录,定期检查对照与班、室负责人签订的财产使用与保管责任状,切实做好财物的保管与使用工作。

优秀个人年度工作计划万能4转眼间又要进入20x年了,又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我非常重要的一年。面对竟争激烈而又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压力驱使我要努力工作和认真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能够真正创造价值的人,为公司发展建设创造价值,为自己创造未来。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进步和成绩。

一、工作目标

熟悉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开展工作。公司在不断改革,不断进步,订立了新的规定,作为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在遵守公司规定的同时全力开展工作。

1、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可根据公司部门需要服从上级随时调配支持。

2、加强自觉约束自已工作散漫等不良行为的意识,促使其培养文明修养,积极爱岗的精神风貌,使其日常上班工作符合公司职业规范和要求。

3、工作方法改善,要第一时间去现场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制订符合实际的工艺方案及相关部门反馈改善方案和办法,加强技能训练和心态教育。

4、结合实际情况,协助配合领导和同事们的工作,把新能源组开发的电池热管理系统以及热泵空调搞好,争取公司车用空调技术早日成熟,车用空调系统更加完善。

二、提升自己,回报企业

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正确认识自己,纠正自己的缺点,认真听取他人忠恳意见,更加勤奋的工作,积极的回报企业,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各种工作技能,踏踏实实干好本职,不论什么时候都应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干劲投入到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成为真正核心的技术人员。我也会向其它同事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好的工作经验,共同进步,争取更好的工作成绩。

以上是我针对20x年的工作计划与发展方向,有公司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有同事的教育和帮助,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及他人的协助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x员工,x公司在新的一年的变化肯定是巨大的,发展也会再上一层楼!

优秀个人年度工作计划万能5转眼间又要进入新的一年-20x年了,新的一年是一个充满挑战、机遇与压力开始的一年,也是我非常重要的一年。出来工作已过4个年头,家庭、生活和工作压力驱使我要努力工作和认真学习。在此,我订立了本年度工作计划,以便使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进步和成绩。

一、熟悉公司新的规章制度和业务开展工作。公司在不断改革,订立了新的规定,特别在诉讼业务方面安排了专业法律事务人员协助。作为公司一名老业务人员,必须以身作责,在遵守公司规定的同时全力开展业务工作。

1、在第一季度,以诉讼业务开拓为主。

针对现有的老客户资源做诉讼业务开发,把可能有诉讼需求的客户全部开发一遍,有意向合作的客户安排法律事务专员见面洽谈。期间,至少促成两件诉讼业务,费用达8万元以上(每件4万元)。做诉讼业务开发的同时,不能丢掉该等客户交办的各类业务,与该等客户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报告该等客户交办业务的进展情况。

2、在第二季度的时候,以商标、专利业务为主。

通过到专业市场、参加专业展销会、上网、电话、陌生人拜访等多种业务开发方式开发客户,加紧联络老客户感情,组成一个循环有业务作的客户群体。以至于达到4.8万元以上费(每月不低于1.2万元费)。在大力开拓市场的同时,不能丢掉该等客户交办的各类业务,与该等客户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报告该等客户交办业务的进展情况。

3、第三季度的“十一”“中秋”双节,还有x会带来的无限商机,给后半年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

并且,随着我对高端业务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的相对提高,对规模较大的企业符合了《中国驰名商标》或者《广东省著名商标》条件的客户,做一次有针对性的开发,有意向合作的客户可以安排业务经理见面洽谈,争取签订一件《广东省著名商标》,承办费用达7.5万元以上。做驰名商标与著名商标业务开发的同时,不能丢掉该等客户交办的各类业务,与该等客户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报告该等交办业务的进展情况。

4、第四季度就是年底了,这个时候要全力维护老客户交办的业务情况。

首先,要逐步了解老客户中有潜力开发的客户资源,找出有漏洞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做可行性建议,力争为客户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做到最全面,费用每月至少达1万元以上。

二、制订学习计划。学习,对于业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业务人员与时俱进的步伐和业务方面的生命力。我会适时的根据需要调

整我的学习方向来补充新的能量。专业知识、综合能力、都是我要掌握的内容。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这方面还希望业务经理给与我支持。

三、增强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团队意识。 积极主动地把工作做到点上、落到实处。我将尽我最大的能力减轻领导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