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范文1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0-0065-02

【作者简介】赵太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铁道分院(江苏常州,213011)副校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一、五年一贯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实现中高职无缝衔接

(一)合理设置德育课程和文化课程

根据学生入学年龄小,没有经过高中三年文化基础课学习,在学习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相对薄弱的特点和学制长的优势,江苏五年制高职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促进学生心智、能力发展作为主要培养任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将德育课程和文化课程融入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德育课和文化课设有限定学时,必修(限选)课时为1800个左右,选修课时为200个左右,合计达到2000课时,满足高中阶段和专科层次基础课程学习的要求;同时,德育课和文化课建立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选修模块可供不同专业、不同学生进行选择,为专业学习、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有效服务,保证了德育课和文化课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课程功能的实现。

(二)科学构建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根据五年一贯制教育特点和初中后学生的成长规律,坚持以专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为依据,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整合归纳工作任务,系统开发了五年制高职专业技能课程,并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建立n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促进关系

一是将德育渗透于文化课、专业技能课和社会实践课程之中,形成德育合力。二是将文化课融入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建立了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的综合模块,根据专业职业岗位需求选择文化课程教学内容模块,针对专业特点和需求选择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如教学案例、教学范文等,使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学习相互渗透,实现了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有机衔接,促进了文化素质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的相互融合。三是教学目标相互渗透,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素,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教学目标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江苏五年制高职按照五年一贯统筹安排公共基础课(德育课、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两者相互渗透,避免中职和高职衔接过程中专业方向偏差和教学内容重复等造成的学时耗损,整体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周期上具有节约性,在教学资源利用上具有高效性。五年的学程既保证了高中文化基础和相关专业的技术基础,又达到了国际上培养同类人才专业技术课程有效学时为三年以上的要求,实现了中高职有效贯通和无缝衔接。

二、发挥五年一贯长学制优势,突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江苏五年制高职始终坚持将专业实践教学贯穿于五年学程中,依据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知识技能循环规律,构建了以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从校内到校外为逻辑线索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统筹安排从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单项实训、专业综合实习、工学结合到顶岗实习的实训环节,开展形式多样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让学生较早接触到专业环境,有效延长了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养成的时间。同时,江苏五年制高职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高职毕业生除全部取得本专业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外,60%以上能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保证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

三、发挥联合共享优势,实现江苏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系统化

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深入推进江苏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的系统建设工作,近些年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了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计划。一是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二是积极推进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深化五年制高职课程改革;三是先后出台系列文件,如《关于制订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若干意见》(苏联院〔2005〕2号)等,为我省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建设提供了依据和保障,极大地促进了五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发挥联合优势,成立18个专业协作委员会,引领了我省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为共享平台,以各分院(办学点)和专业协作委员会为组织实施单位,制订了44个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指导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102部院本教材、51门院级精品课程,指导相关学校开展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了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四、注重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保障和评价机制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聘请教学顾问,对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调研、论证,提出决策方案。组织审核学院指导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对各分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等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服务。18个专业协作委员会对专业大类教学中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调研、论证,研究制订和修改完善指导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主干课程标准,开展校际教育教学交流,推广教学改革成果,推动教学资源的共享。学院成立了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教材审定委员会,保障五年制高职教材建设与管理的规范实施,为推进我省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

近几年来,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相继出台了《关于制订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若干意见》(苏联院〔2005〕2号)、《关于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的意见》(苏联院〔2007〕5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的通知》(苏联院〔2010〕2号)、《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等文件,为推动我省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范文2

关键词:转型发展;新建本科院校;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185-02

自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来,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新建本科院校都在积极探索着向应用型高等学校转型,积极探索和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积累了不少实际经验。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以下简称“转型发展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明确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尤其要“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1]。这些为新建本科院校在加快转型发展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本文以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结合笔者所在院校的工作实际,认为在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从人生课程模块、专业基础与拓展模块、职业能力培养模块三个方面来构建,以有效贯彻在新建本科院校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精神,加快转型发展,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适应经济新常态,满足行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提升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更好适应经济新常态。

一、“立德树人”的人生课程模块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无论是211、985高校,还是地方高校,都以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以此目标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在贯彻这一要求时,除了平时加强对学生开展各式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外,主要还是通过课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历史教育等,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等。

在课程体系上,按照惯性思维,一般把“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形势与政策”等,统称为公共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主要承担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正确的三观教育、方法论教育、党史教育、国史教育、国情教育,以发展着的理论武装大学生。除此之外,还需要开设对人的生命安全与维持身心健康起着非常关键作用的体育教育、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以上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单独划分为人生课程模块。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新建本科院校把原来的部分公共必修课程改组为人生课程模块,既能提升任课教师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亦能提升人生课程的地位,也能引发大学生以及部分原来对公共必修课有一定偏见的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对人生课程的重新审视。新建本科院校将人生课程的地位、价值以及影响放在人的一生来看待,认识到的“扣扣子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认识到德育、体育等课程具有长时间的影响和价值,是提升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可以说,设置具有“立德树人”功能的人生课程模块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反映,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的一种尝试。

二、“因材施教”的专业基础与拓展模块

由于转型发展的新建本科院校走的是应用技术类型的本科高校发展道路,举办的是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体现为对专业理论的要求介于研究型普通本科高校与高职高专院校之间,而且对专业实践的要求要高于研究型普通本科高校,以保证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是建立在专业理论的要求基础上的,并具有一定的知识应用与转化的发展潜力。因此,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科学的专业知识体系,并且要求专业知识体系由一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组成。

专业基础课程是国家为了确保人才培养具有基础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所需要开设的课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中的“专业介绍”的“主要课程”实际上就是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一般由10―15门课程组成。专业基础课程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专业发展需要,着重专业理论的基础性,夯实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础课程不仅是为了确保在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中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是为了确保学生在将来职业发展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专业拓展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了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理论加强专业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课程。这部分的课程则“要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给学生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在接受培养过程中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体现个性化培养”[2]。因此,根据专业发展动态选择一些具有潜力的方向,比如,积极“探索‘互联网+汉语’ ‘互联网+播音’ ‘互联网+新闻’ ‘互联网+英语’等方向,甚至包括如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学和汉语言文学的互补,实现学科专业相互交叉和渗透,拓宽专业内涵的发展空间”[3]。学生则因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具有专业方向性的拓展课程而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又由于专业拓展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构建的是“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创新能力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4],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和发展,达到增强专业基础理论转化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促进学生的个性能力发展,以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三、“知行统一”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块

新建本科院校举办的是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就更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职业教育的课程。“转型发展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明确提出,要“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1]。因此,新建本科院校非常有必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职业能力培养模块”。在这个模块中,新建本科院校应将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起来,对涉及专业链的产业都要进行调研,了解其中与产业链相对应的职业,并将各职业标准引入课程内容中来,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的真正对接,以达到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的目的。

职业能力培养模块是由以职业标准为基本内容的职业实践课程组成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不是仅仅设置一种与职业标准相关的课程,而是要设置3~5种职业标准的课程。比如,环境设计专业链对应的产业链涉及的职业有:室内设计师、职业室内建筑师、家具设计师、环境规划师、室内装饰设计员、园艺规划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工艺美术师、工艺品雕刻工、摄影师等,将这些职业的职业标准设置成课程内容,将课程名称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供学生选择其中至少3种不超过5种的职业课程学习。在开设职业能力培养模块积极引进职业标准课程的同时,要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尤其是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要积极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的对接,让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 “做中思”,完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学生通过学习“职业能力培养模块”的职业教育课程,既学到职业知识、能力,又可以参加国家或地方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在保持学生一定学习紧张度的情况下,满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将来职业进行多项选择。学生既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又能在生产、服务过程中学习,实现“知行统一”,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基于将职业标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在课程教材的选择上,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选择“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系列教材,让课程内容更接近于职业岗位需求。这使得新建本科院校需要比专业基础课程教师还要多的具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既有“双证”又有“双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5],探究实现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完成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从而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人生+专业+职业”课程模块构建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是笔者所在的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最近两年探索的新成果。从目前来看,学生在对待人生课程上较之前更为认真,在专业基础理论上掌握得比较扎实,在职业能力培养上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明显增加。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人生+专业+职业”课程模块构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效果在逐渐显露,但在“专业基础与拓展模块”上仍存在过多的理论课程,在“职业能力培养模块”上仍存在职业标准不明了难以引入课程内容中的问题,在操作中仍缺乏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协同创新教育共同推进职业教育的顺利开展,这些都需要继续进行探索,以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增强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切实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国务院公报,2016(6):61-65.

[2]姚志琴,王岩.新时期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江苏高教,2015(5):78-80.

[3]潘济华.转型发展中独立学院面临的专业设置问题与思考――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6(2):59-61,108.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范文3

1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我们认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提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国的药学被誉为“朝阳产业”,这个巨大的产业链里蕴藏着大量的发展先机,整个药学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包括了应对医药研究和开发挑战,也面临从仿制为主向原始创制的战略方面的转移,人才缺口大于市场需求的挑战以及药物设计、新药创制、药物代谢、给药系统到药品生产、使用等药学学科各个方面的挑战。可是遗憾的是,我们培养出来的药学人才还难以满足现在发展的需要,问题在于人才角色的转换,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人才在企业需要重新定位,导致人才、时间以及精力的浪费。对医药药企以及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后,我们认为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其基本内涵是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为基础,坚持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结合,培养过程与工作相结合,培养方案与双证书相结合的道路,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动手、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力为目标,实现学生德智体劳和职业能力各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2转换教、学角色,适应岗位需要

许多学校仍未走出传统的实习模式,仍然以俯视的态度对待当前的教育模式,没有将校企合作的模式与企业实习区别开来。事实上这样的合作没有建立在校企双赢的基础上,是不牢固的。企业不会提供足够的空间,岗位给予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而学生也无法接触到工作真实的环节,与教育的最终目的大相径庭。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创新点在于“校企合作,提前角色转换”,企业、学生是主体,学校是组织者,教师是指引者,作为学校应该发挥桥梁的作用,教师作为指引者在学校中完成教学以外,还应该更深入企业对学生市场的情况进行调查,完成教学-调查-反思.再教学的循环教育。近年来,我校与本地区多家医药企业和单位已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教师和学生可以经常性的进入企业进行实践与锻炼,将教学工作、理论学习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了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每学期选派专业教师到医院、医药企业进修学习,真正参与企业工作,实现教师向医师药师、技师身份的转变。这不仅可以达到充电学习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可以把行业、企业的最新需求带入到教学工作当中。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适应岗位需求,必须将校内学习与岗位实践相结合,达到“在教中学,学中做,层层提高”的目的。经过几年来的摸索与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在“理论学习,实训、见习、顶岗实习”方面有机结合的模式,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将校企合作渗透到教学环节的各个阶段。学生在校内主要完成理论学习和仿真模拟实训过程,二年级以后,进入医院、药品生产销售企业及药品检验部门进行短期的见习活动,三年级到医药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这些措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并从实践活动中总结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带人到学校学习中,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只有顺利的转换“教、学、练一体”的角色和位子,建立在互利共赢、校企互动的基础上,校企合作才会进入良性循环。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范文4

[关键词]全日制艺术硕士;培养方案;优化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0-0022-03 

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综合。[1]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对于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基础性作用。 

一、新时期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改革的必要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为了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2013年出台的《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深入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单位应依据特定职业领域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要求,以及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科学制订培养方案并定期修订。培养方案应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鼓励培养单位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自身优势,制订各具特色的培养方案。[2] 

为了保证和提高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国家下发的在职艺术硕士和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文件基础上,结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和目前我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情况,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艺教指委)组织各专业分委员会委员及院校专家多次讨论、征询意见,完成了指导性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并于2015年4月下发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要求各培养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修订完善本校的培养方案及实施细则。 

作为首批在职艺术硕士培养试点院校之一,南京艺术学院(以下也称我校)于2009年开始招收并培养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截至目前,我校在音乐、美术、艺术设计、电影、广播电视、舞蹈6个艺术硕士专业领域招收并培养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在校研究生数近800名。在国家高度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新时期,作为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和拥有30多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实践经验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南京艺术学院亟待进一步优化和改革适应新时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形势并充分体现学校特色的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我校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设置和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0年以来,南京艺术学院面向全国招收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包含学术型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类。从专业方向类型上来看,学术型研究生的专业方向又分为理论类和实践类两种不同类型。在培养环节的各个方面,学术型研究生中的实践类专业方向尚未做到与理论类专业方向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其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大部分专业方向重复,这种结构亟待调整。为此,我校早在2013年下半年即开始对招生环节进行了调整:将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下的实践类研究方向全部调整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内,同时增加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专业领域。随着招生环节的结构调整,我校于2014年初也及时启动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工作。 

(一)设置和运行现状 

1.各专业领域下按照研究方向分别制订培养方案实施细则。艺术硕士的招生和培养领域分为音乐、美术、艺术设计、电影、广播电视、舞蹈、戏剧和戏曲8个专业领域,南京艺术学院目前在美术、音乐、电影、广播电视、艺术设计、舞蹈6个专业领域招收和培养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艺术领域的特殊性,无论学术型研究生还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其招生和培养环节均在专业领域下细分若干研究方向。因此,修订后的全日制艺术硕士培养方案也遵循了以往的惯例,在各专业领域下分别细分了若干研究方向,并结合各研究方向的培养目标分别制定了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从而保障了就读该方向的研究生得到应有的专业和实践训练。例如,音乐专业领域下细分了声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西方管弦乐器演奏、作曲等研究方向,美术专业领域下细分了油画、版画、壁画、雕塑、中国画等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专业领域下细分了平面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研究方向。 

2.建立了区分度较高的课程体系。修订后的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分为三大类: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设置8个学分)包括文艺理论、艺术原理、艺术创作方法研究、外国语;专业必修课(设置20个学分)部分,除了该研究方向的专业主课(专题)之外,还包括4-5门贴合该方向的理论及实践课程以及1门开放课程,旨在强化艺术硕士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选修课(设置6个学分)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课,专业选修课为该研究方向所属二级学院内部开始的与该研究方向有关联的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为跨学院、跨专业领域的选修课程,旨在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3.调整了实践环节。我校修订后的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践环节由学年实践、社会实践、学术活动和教学实习4个部分组成。特别是针对学年实践部分,为了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性特点,修订后的培养方案要求在读期间需进行1-2次艺术实践展演。并且要求展示作品具有一定的完整性、系统性,能够充分体现本专业研究方向较高的艺术水准。学年实践展示均需要进行等级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3]

4.规定了毕业考核环节的具体要求。修订后的全日制艺术硕士培养方案明确了毕业考核环节包括毕业展演和学位论文2个部分的要求。毕业展演方面,设置了6个学分,对各专业方向的毕业展演作品的形式、内容等作了细化规定,毕业展演合格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方面,要求研究生紧密结合自己的专业艺术实践和艺术创作,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自己在專业实践和创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阐释,并且允许多样化的论文形式。此外,培养方案还对各专业方向学位论文的字数作了明确而有区别的规定。[3] 

(二)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修订前的培养方案,我校于2014年初启动并修订完成的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毕业环节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课程体系和设置有待改进。全国艺教指委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要求专业必修课应着重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研究生理解作品的能力,并且要求学位课程与专业实践环节占到总学分的60%以上。目前我校在课程体系和设置方面,专业必修课的课程设置上尚不能完全达到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的要求,所设置的实践性课程还不够多,而其中的1门开放性课程虽然定性为实践性课程,但是在实际课程教学中落实情况不理想。另外,我校在广播电视和舞蹈领域下设的各研究方向培养方案中的选修课模块的学分为6个学分,与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不一致。 

2.实践环节有待调整。目前我校规定的实践环节包括学年实践、社会实践、学术活动和教学实习。一方面,“社会实践”规定的要求较为模糊,且和专业必修课中的“开放性课程”要求雷同;另一方面,对于各专业领域下设的所有研究方向是否都有必要设置“教学实习”这一环节有待商榷。 

3.毕业考核环节有待优化。一是我校的培养方案在毕业展演部分设置了6个学分,此做法与全国艺教指委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要求不一致,亟待改进。二是对毕业展演的具体要求上需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三是虽然规定允许多样化的学位论文形式,但是未对各学位论文的各形式作详细的规定和撰写指导,从而会导致实际落实效果大打折扣。 

4.艺术实践的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还很薄弱。2015年下发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明确规定培养过程应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要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但是目前我校的培养方案中未能明确规定和体现艺术实践条件的提升,校外实践基地基本没有。 

三、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路径 

针对我校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全国艺教指委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为基本依据,同时结合多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改革。 

(一)优化课程体系和学分设置 

根据全国艺教指委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要求,艺术硕士学位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专业必修课着重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着眼于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4]此外,在选修课的学分设置上,广播电视和舞蹈领域要求不少于10个学分,其他专业领域要求不少于6个学分。 

因此,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3个模块,具体课程名称和学分设置如下表所示。此外,为保证专业必修课模块里设置的“开放课程”的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应特别规定其内容主要是与行业相联合的项目性课程,授课方式可以课堂外为主,具体内容可根据各专业方向特点自行安排。 

(二)调整实践环节 

艺术硕士的培养过程要求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4]为强化全日制艺术硕士的实践训练,可将目前培养方案实践环节中原先设置的4个部分调整为学年实践、艺术实践和学术活动3个部分。调整后,一方面,“艺术实践”取代了“社会实践”,更加符合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另一方面,去掉了“教学实习”部分,避免了和学术型硕士实践环节设置雷同,也更加符合艺术硕士培养的规律和要求。 

(三)改进毕业考核环节 

首先,去除“毕业展演”的6个学分设置,与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保持一致。其次,进一步细化毕业能力展示要求。毕业能力展示主要体现学位申请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具体可采用毕业展演的方式。目前培养方案中部分研究方向的毕业展演要求还较为模糊,可操作性不强,有必要进一步细化标准和要求。再次,针对培养方案允许多样化的学位论文形式,学校有关部门和二级学院应对允许撰写的学位论文形式作进一步细化的规定,从而保证艺术硕士毕业生的学位论文水平达到应有的学术水准。 

(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重点是艺术实践能力。稳定、健康的培养基地有利于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建立起高校与行业、企业的长效合作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有利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5] 

针对艺术实践基地建设落后的局面,我校应积极与校外相关行(企)业联系,如演艺集团、电视台、演艺公司、舞蹈团等,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另外,还可以聘请上述行(企)业中具有丰富艺术实践经验的艺术家实际参与到学校全日制艺术硕士的艺术实践指导工作中来。 

四、结语 

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中国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建立健全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宏观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南京艺术学院作为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积极改革和优化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细则,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肖念,关少化.硕士生培养方案修订的几个关键点——以北京工业大学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方案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9):27-30. 

[2]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EB/OL].(2013-11-04)[2017-02-26].http://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鄄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范文5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教学质量标准;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

专业是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载体,而教学质量是高校本科专业发展的根基,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是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的必要条件。2012年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1],强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指出:“推动省、行业部门(协会)和高校联合制定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促进各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2]。制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是提高和确保本专业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由于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还在制定之中,未实施,制定出校级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成为广西大学进一步深化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以下简称《校标》)是基于广西大学本科专业审核评估要求,参照《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3],根据广西大学和体育学院的办学条件,自身专业定位和办学特点而制定出来的。本文将就《校标》的编制原则、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等进行解读和思考,以期促进广西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内涵式发展。

1社会体育本科教育理念

结合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和社会体育本科教育现状,学院提出了社会体育本科教育的两个目标,一是培养具有良好素养具备体育精神的现代公民,二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体育专业应用人才。前者讲的是育人,后者指的是育才,育现代体育人,育专业应用才。具体的内容就是将“综合素质培养、运动技能教学、实践应用创新”三者相结合“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理念。综合素质培养,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培养出具备公民素养、奥林匹克精神、运动家精神的现代公民。通过知识获取和人文熏陶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获取方面,则侧重于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运动技能教学,就是通过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和专项理论知识学习,专项运动技能训练,培养出技能型社会体育专门人才。实践应用创新,就是通过实验教学、实训、社会服务及创新创业活动等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应用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2编制原则

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制订《校标》过程中坚持“综合素质培养、运动技能教学、实践应用创新”三者相结合“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理念,贯彻以“强化协同创新、突出运动技能、建立实现矩阵、加强实践应用”的总体原则。把提高学生专项运动技能水平和专项运动技能指导应用能力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制订《校标》时坚持处理好六对关系,这也是《校标》的编制原则。第一,处理好社会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关系。要把握好社会体育专业的特点,在掌握社会体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传授运动技能,同时注重专项运动技能和一般项目运动技能的平衡发展,正确处理社会体育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之间的关系。第二,处理好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关系。在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社会体育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关系,专业理论和运动技能课程教学不但要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而且要重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朝气阳光等职业素质。第三,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在重视社会体育理论教学的同时,要加大运动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比重,特别是课程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方面的知识技能综合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第四,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自主训练的关系。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大学生自主训练能力的培养,要求出早操自主训练和课余时间的自主训练,以进一步提高专项运动技能水平和专项体能。第五,处理好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关系。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倡采用启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讨教学法等,提倡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

3培养目标

3.1学校“协同创新,全程互动”教学改革建设目标

学校于2014年《广西大学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推进全程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4](西大教[2014]37号)文件,要求各个专业贯彻执行文件精神,确保学校“协同创新,全程互动”教学改革建设目标的实现。其建设目标具体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背景,以技术创新为主线,全面推进协同创新、全程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使广西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切实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3.2《校标》提出的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定位

依据教育部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设定的培养目标要求,参考学校“协同创新,全程互动”教学改革建设目标,本《校标》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为:以“三位一体”社会体育本科教育教学理念为基础,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具有扎实的体育科学基础,掌握社会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专项运动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专门社会体育人才。人才培养定位为:结合广西与东盟发展的区位特色,并充分利用广西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本着校内资源共享、突出特色、强化质量的原则,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专业运动技能、实践教育环节三者相结合,培养应用技能创新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广西,面向中南,辐射全国。发展水平定位为:本学科专业在区内外有较大影响,得到社会与兄弟院校的普遍赞誉。

4培养规格

4.1学制和授予学位

学制为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对完成并符合社会体育本科培养方案主修要求的学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4.2人才培养规格

《校标》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其培养规格具体如下。知识方面:(1)人文科学知识:学生应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常识。学习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基本的沟通和交流。(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学生应系统掌握与社会体育相关的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能。(3)社会体育相关的核心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体育市场营销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营养学等相关知识,培养在运动科学方面活跃的思维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为学习和运用大众健身理论与运动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4)社会体育相关的专门知识:学生在系统掌握运动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众健身和运动技能指导的专业化理论知识,实现对大众健身指导、健康管理、运动技能指导、大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社区体育指导管理和健身服务产业经营管理等某个运动专项专业知识的熟练和精通。(5)社会体育行业和健身领域前沿知识:学生应了解和把握社会体育行业和健身领域的发展状况和经济社会需求。能力方面:(1)获取知识和学习能力: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从网络、书本、媒体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应具备快速掌握新知识领域概况的能力,科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2)较强的一般和专项运动技术能力:学生应具备较强的一般和专项运动技术能力,专项运动技能基本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运动技能水平。(3)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应能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融会贯通,具有较强的社会体育工作策划、指导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并在实际工作能改进与创新的初步能力。(4)沟通与合作能力: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协作能力。素质方面:(1)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学生应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并掌握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应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能正确评价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系列国内外政策,正确理解党和国家坚持实现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努力通过相关学科的学习,科学理性地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2)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感和敬业进取精神,具有运动家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了解并能遵守现行的行业规范与政策法规。(3)专业素质:学生应当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健身和运动态度,能够运用社会体育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健身与运动技能指导与管理的服务意识。(4)身体素质:学生应当具有社会体育工作需要的良好运动素质,身心健康,形象朝气阳光。

5课程体系

5.1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在制定2015年版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基于社会体育学科的特色,跳出了传统教学计划的框框,建设以综合素质课程为先,运动技能课程为本,实践教育环节为重,三者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本专业课程体系总体由通识教育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科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领域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含企业实践)组成。

5.2理论和术科课程

理论课程包括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领域理论课程。学科基础理论课程有: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概论、体育产业概论、运动训练学。专业领域理论课程有:体育管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市场营销学、体育科研原理与方法。术科课程是指运动技能课程,包括专项运动技能课程和单项运动技能课程。专项运动技能课程是指学生在学院设定的运动项目中选择一个项目作为专项学习两年,设定的运动项目包括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健身健美五个项目。单项运动技能课程有:篮球运动、田径运动、游泳与救生、足球运动、排球运动等课程。

5.3实践教学

为学生搭建了一个递进式多元化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实验教学、实训、毕业实习、社会服务及创新创业活动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在企业实训培养方案,社会服务及创新创业活动三个方面。注重因材施教,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创业创造条件,提供多样选择和路径,将创新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集中实践环节必修部分的创新实践要求按广西大学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2011年修订)(西大教字[2011]22号文)执行,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要求不少于4学分。学生需在在校期间完成《专业实践学分认定标准》中的课外实践、课外实习、运动竞赛、科学研究等任务后,经学院认定获得该学分。在学校所要求的《创新学分》认定标准中获得2个以上得分项的学生,亦可申请以其中1项用以认定专业实践学分。

6《校标》指导下的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发展思考

在《校标》制定实施之后,社会体育专业如何在《校标》指导下进行创新发展将是我院领导和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现实问题。随着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和2016年体育总局《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将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为此,广西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在《校标》指导下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去创新发展:

6.1以需求为导向,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校标》的目标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标准的核心内容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我们充分考虑国家与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及学校的办学实力,设计出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创新引领下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全程互动型人才培养模式。

6.2以创新为驱动,提升学生的专项技能与体育人文素养

本专业应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提升学生的专项技能与体育人文素养。基于本专业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科特点,本专业本科教育阶段难以培养研究型人才,应以培养应用创新性人才为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结合学生运动技能、体育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融入学生服务意识、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6.3以实践为抓手,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提升

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本专业应以实践为抓手,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提升。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加大经费投入,与实习实践单位采用灵活的合作方式,增强实践指导教师的责任心等方式,全面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6.4以发展为统领,提高教师职业素养专业教师是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力量。本专业应以教师职业发展为统领,鼓励青年教师提高职称和学历,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改变当前青年教师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价值取向,最终能让教师愿投入时间和精力到教学中去。

7结束语

《校标》各要素围绕培养目标而制定并适应专业培养要求。《校标》符合我国和广西社会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趋势,符合广西大学和本院的实际办学条件及专业定位。《校标》的制定是我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为有效地实践育人与育才,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质高、运动技能专、实践应用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社会体育专门人才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该《校标》也可供兄弟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12]4号)[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会议纪要[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

[3]教育部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S].2009-7-26.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范文6

关键词:创新;高职教育;办学模式

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创新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选择。为此我们烟台职业学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区域融合,深度合作,共建共益”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一、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做法

1.区域融合,建立专业建设的动态机制

烟台是国家重点开发的环渤海经济圈内的重要城市,也是山东省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半岛城市群的骨干城市。近年来,烟台经济发展迅猛,包括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和黄金在内的四大支柱产业以及汽车、船舶、电脑、手机等六大产品集群,发展势头非常好。据统计,烟台市各类企业2.9万多家,入驻的外资企业达8100多家,每年中高级技能型人才需求达到8-10万人,其中大专层次的技术人才需求在3万人左右。迅猛发展的经济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强劲的需求,我院抓住机遇,制订了《专业建设规划》和《服务烟台制造业行动计划》,针对汽车产业成为全市支柱产业后在制造、维修等方面急需人才的状况,增设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根据烟台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适时增设了船舶工程技术、轮机工程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等专业。2005年,当韩国大宇集团在烟台投资15亿美元兴建大宇造船厂项目尚处在厂区建设阶段时,学院就增设了船舶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三年来,我院新增设20多个专业,形成了专业与产业的联动机制,为烟台的经济发展和产品升级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同时,学院还高度重视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立足学院实际,制订了《关于加强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的意见》,确定了机电一体化、会计、电气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食品检测及管理、软件技术等6个重点专业(群)和数控加工技术、革制品工艺与设计等4个特色专业,突出重点,打造品牌,彰显特色,带动其他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提升专业建设的总体水平。2004年,机电一体化和会计两个专业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数控加工技术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试点专业,2007年,服装设计专业被山东省服装行业协会、山东省纺织工业办公室评为“十五期间山东省服装行业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

2.深度合作,建立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机制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2004年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随后又在16个系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就业科,采用订单教育、合作建厂等多种形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一是通过订单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了28个企业冠名班,企业提出人才培养的岗位要求和订单人数,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根据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开设课程,利用双方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师资组织教学,企业参与教学和考核的全过程,不断修订教学内容,逐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比如:2003年与惠丰电子公司组建了“惠丰电子”班,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了面向职业岗位的教学计划,增加“惠丰”课程,融入企业文化,实践教学任务由惠丰公司派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并按计划到惠丰公司实习、实训、顶岗实习,学生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同步提高。该班35名学生有32人一次被企业录用,如今大部分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其中4名学生被提拔为中层主管。

二是通过“以岗定教,学做一体”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校内设厂、在厂内设校,使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实践,如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在我院投资200万元建立了ASEP项目,采用“2+1”模式,前两年的所有实践课程都在厂内进行,引入9门课程由通用技术人员讲授,第3年到公司进行生产实践。烟台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数控技术中心投资130万元的一套快速成型机,用于实训教学和面向社会的技术服务。广州正宜鞋材有限公司投入600万元在校内建设“正宜革制品生产实习车间”,已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这种校内生产型基地的建成和校企紧密型合作项目的建立,构建了“以岗定教,学做一体”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任务驱动”、“行为引导”、“一体化教学”等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实施了“学校(理论)―工厂(实践)―学校(理论)―工厂(实践)”和“学校教育教学+企业顶岗实践”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制订和优化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三是通过教师下厂锻炼、学生顶岗实习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采用脱产顶岗和暑期锻炼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下厂锻炼,提高自身操作能力和实践水平,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能力需求,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制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对学生在工作岗位的表现进行评价鉴定,反馈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自行开发的《PLC液位和温度控制系统》、《数控综合实训》等课程就是在教师实践和学生顶岗实习中得到优化的。

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建立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成功实现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嫁接与置换,目前已开展了“数控工艺员”等40余种证书的考核和鉴定,学生的双证率达到94%。课程建设质量明显提高,已成功建设12门院级精品课程和80门优质课程,《V-B程序设计》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PLC应用技术》等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3.共建共益,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有效途径,基地则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媒介和依托。我们通过加强生产型基地和紧密型基地的建设,发挥基地对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校内生产型基地建设。积极拓宽办学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努力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路子,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和科技服务工作,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服务。烟台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我院数控技术中心投资130万元的一套快速成型机,用于实训教学和面向社会的技术服务。广州正宜鞋材有限公司投入600万元在我院建设“正宜革制品生产实习车间”,目前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校内生产型基地的建成和校企紧密型合作项目的建立,构建了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任务驱动”、“行为引导”、“一体化教学”等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二是加强校外紧密型基地建设。紧密型基地是我院与企业达成协议,在企业建立的互相渗透、为人才培养服务,双方互惠互赢、具有紧密合作关系的校外基地。为了加强该项建设,我院出台了《紧密型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制订了紧密型基地的建设标准、申报程序及考核奖励办法,落实合作项目,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目前已建立了36个深度合作的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生产性实习和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的需要。同时,开展了优秀紧密性基地评选活动,评选了“烟台婴儿乐集团生产车间”等十大优秀基地。

三是发挥基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教师和学生在基地直接参与企业的产品生产、管理和服务,推进“订单教育”、“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2004年,电气工程系和南洋电器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烟台职业学院南洋电器生产研发中心”,研发不同型号的配电箱,组织学生进行装配和生产,调试合格后直接进入市场。与企业科技人员组成科技研发体,加强横向合作,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计算机系刘广涛老师参与了烟台威尔数据有限公司新一代身份识别系统的开发,王枚老师的两个科研项目通过省科技厅鉴定,并申报了两项专利。面向现代制造业的“薄片冲压机取件机械手的研制”、“车辆安全控制器”等5个课题,2006年通过省级认证,其中3项获得国家专利,2007年在生产中应用,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

生产型基地和紧密型基地的建设,促进了教学、科研质量的全面提升,带动了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

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体会

1.强化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创新高职教育人才模式的关键

技能型师资短缺已经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人员互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专兼互动,推动校企结合,推动师资队伍结构优化。首先派教师定期去企业培训、实践,形成制度培养双师型教师;请有实践经验高水平的技术实用型专业人员来校上课;同时学校还要为兼职教师兼评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积极创造条件,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2.强化管理,是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

健全规范科学的管理规章。按照“统一、合理、规范、科学”的原则,理顺并健全了干部人事、教学科研、实验实训、校企合作、紧密型基地建设、学生管理、财务后勤等方面管理规章;按照“令行禁止”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实施各项新规章,并对实施情况全面考评,根据考评结果进行聘任、兑现待遇。

突出“过程考核”,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机制。遵循高职人才培养规律,按照“系统性、协调性、反馈性、促进性”等原则,对教学质量的决策与指挥、运行与管理、评估与反馈、信息管理与监控等系统,实行“全过程监控”和“全要素管理”,有效地促进了高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作者单位:烟台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