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规划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规划分析

旅游规划分析范文1

目前我国的旅游规划越来越重视统计分析,这是非常可喜的。但在进行统计分析时,由于资料不全和不正确使用统计方法,往往结果不理想;再加上地方上盲目希望旅游业早日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统计数据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貌似科学的统计手段的使用更使之具有了一定的欺骗性。在旅游规划中应科学地运用统计方法。规划的核心是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包括统计分析)的创意,这才是规划的核心。

【关键词】 旅游规划;

统计分析

Some Views on Statistical Analysisin Tourism Planmllg

Key words: tourism plann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一、 豁出生存搞发展增长方式

(一)不具备充分条件的数字游戏般的大幅度增长

(二)不顾现实可能性的盲目规划增长

(三)为了迎合某些领导的想法,增设过多的旅游基础设施

二、资料不全且相互矛盾

(一)相当一些地区以前没有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过统计,因此这方面的资料根本就没有

(二)更多的地区以前仅对国际旅游业进行过有限的统计调查,而没有对国内旅游业的情况进行过统计调查

(三)权威统计基础资料相互矛盾

三、统计分析方法的滥用

(一)预测方法的滥用

1.不进行相关分析

2.将比较复杂的数列简单看成是等差数列

3.不进行精度分析和范围预测

4.长期预测使用短期资料

(二)统计抽样调查的滥用

1.样本过小

2.样本代表性不够

3.调查表设计得不规范。

四、分析技术性越来越现代化与思想性匾乏的矛盾

点击查看全文

旅游规划分析范文2

一、引言

广西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其旅游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奠定了完善的基础,但是桂林旅游业的发展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比较少,而桂林又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现今人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所以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以民族文化为旅游吸引物的民族文化旅游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所以桂林要想更好的发展旅游业必须要抓紧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

二、广西桂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和前景

桂林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及我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桂林喀斯特地貌非常典型,形成了许多奇特的山水景观,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旅游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桂林旅游业率先起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桂林的支柱型产业,而且已经建立了比较齐全的旅游产业规模,带动了桂林经济的发展。同时桂林也拥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桂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的不断推进,加上丰富的旅游发展经验,桂林的旅游业在以后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广西桂林的民族旅游文化资源

广西桂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桂林因为多民族聚居而被称为“百越之地”,有苗族、瑶族、侗族、壮族等四个主体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孕育了各自不同的特色文化、宗教、风俗以及建筑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少数民族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原始味道、显著的地域差异轻松欢快的生活情调以及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这些资源对桂林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广西桂林民族文化旅游发在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市场混乱,伪民俗以假乱真

在桂林已有的文化景区开发过程中普遍显示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民族文化挖掘不够深入,开发不精,很多都是只做表面功夫,没有和当地的少数民族合作,深入了解特色的当地民族文化,甚至出现伪民俗,以假乱真骗过游客,不能将真正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展现给游客,让游客真正体验到异族人文风情,带给游客一场精神文化层面意义的旅行,不能吸引游客进行二次消费。

(二)少数民族文化过于商业化、大众化

由于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民族文化过于商业化,真正的民族文化是应该共同分享的,是无形的,把并不是打着文化的幌子去大力销售。许多景区虽然听着好像是和民族文化相关,但真正游玩时却并没有什么特色,各大景区的旅游纪念特产等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基本都雷同,甚至有些在很多地区都能买得到,不具备独特的纪念价值。

(三)旅游环境污染、民族文化破坏问题日益突出

桂林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同时环境污染和民族文化破坏等问题也日益严重。旅游业开发早,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没有及时的对旅游资源以及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导致它的破坏严重。缺乏民族文化继承人才,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人才太少也是造成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过程中对民族文化破坏比较大的一个原因。

五、建议和对策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桂林旅游业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同步进行。在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培养旅游型民族文化专业人才,传承正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更好、更规范的开发民族特色文化。文化旅游的开发要积极与政府合作,合并政府的力量一同开发与保护民族文化,旅游企业严格遵守以及政府建立健全旅游开发相关的政策,真正做到文化开发与保护同步进行。

(二)打造特色品牌、突出桂林旅游业的主要特点

广西周边的许多省也都在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竞争非常激烈,只有区别于同类旅游产品才能在旅游行业突出自己的优势。景区纪念品和旅游目的地特产必须要有特点,不同于别人,不然没有任何意义。

(三)积极与当地居民合作

旅游业的发展不能脱离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必须与当地居民和谐发展,注重保护当地居民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把最真实的异域生活展现给游客,深入了解开发特色民族文化,才能保证旅游产品的真实性。景区要增加一些带有特殊文化的并且具有参与性的活动,让游客“入乡随俗”,亲身投入到景区开发的项目中,贴切地体验文化的差异性,感受异族风情习俗。

六、结论

旅游规划分析范文3

引言

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管理难度大,主要体现在资源范围广、变化过程短(尤其是自然资源)以及信息量庞大等,但引入现代测绘技术将大大降低的管理难度,这也为推动现代化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还不够成熟,也缺乏经验指导,这也是我国大多数旅游区管理不善的一大原因,对旅游业发展非常不利。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地貌、水体、气候以及动植物等一些自然因素,这些因素相互结合构成一个个吸引人们去观光旅游的天然景观;而人文景观则是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其中有各种历史遗迹、古今建筑精华以及各民族的习俗等。当前,现代测绘技术在旅游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方面包括,资源调研、开发以及规划,资源动态监控及保护,制作旅游资源遥感图,旅游信息系统的策划、开发,设计虚拟旅游系统等方面。

一、使用遥感技术制定旅游发展规划

1.将遥感技术引入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中

做好旅游资源研究的前提是对其进行充分的调查。以往采取的调查方式多为人工实地调查。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成本投入也高,效率也很低。而遥感技术的引入,不仅使测量范围增宽,也节省了时间人力,更使测量效率得到提高,形象也更加客观,更兼有重复观测等优势,所以,在旅游资源调查的过程中中引入遥感技术,并将其与实地观测联合应用,对提高结果质量及调查效率而言作用十分明显。遥感数据在选择分辨率时要考虑到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通常,分辨率较低的遥感数据多被用在面积较大的自然景区上,如TM数据等。利用遥感技术为明十三陵拍摄的航片上面能够清晰观察到每个陵园的范围、形状以及布局等。遥感技术被应用到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中的常见方式:

(1)使用遥感技术独有的波谱,创建对应的解译标志,并在遥感图像上面使用目视解译为各个旅游资源做出标识。

(2)使用监督及非监督的方式划分旅游资源的种类。进而将其数量和布局查清。

(3)遥感图像经过几何纠正后,在上面添上地形、交通以及土壤等各种信息,在参照地理位置及气候等因素,对旅游资源做出合理评价。

2.遥感技术被使用到旅游规划中

遥感航片能全面反映出景区面貌,规划人员使用它能够大概掌握景区的情况,进而对景区做出全面规划。甘肃省地图院使用遥感技术拍摄的全色航片,全面的得出麦积山风景区的各项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规划出旅游线路。工作人员在室内根据航片得到的地形、地貌以及植被覆盖等数据,制定出初步的公路线路,再进行实地勘探,对线路中不合适的实地做出调整,线路中桩也因此一次性完成放样,这样做不仅保障了设计合理性,也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生态旅游是现在很热门的旅游项目,其规划人员可使用遥感资料及其有关分析,在景区内部划分区可供生态旅游使用的区域,并作出旅游规化。此外,遥感资料还能被用作旅游规划的底图,也能从其上提取相关数据充实旅游信息数据库。

3.遥感技术被使用到环境动态监测中

遥感观测具有多时性、周期性的特征,将其使用在旅游资源管理中可获取动态化的资料,景区人员就能利用这些资料对旅游资源进行动态化管理及再开发,旅游信息基础数据库也能因此及时完成更新。此外,遥感调查也能应用到生态旅游规划和旅游资源保护中,调查数据可以全面反映出景区的状况,其多时性、周期性等特点有利于观察人员获取最新的数据及变化状况。

4.遥感技术被使用到影像旅游地图编制中

以往的线划旅游图只能大概描述出景区地貌,而影像旅游图的出现则是采取类似光学摄影的方式把遥感影像和地图、遥感技术和旅游之间相联系起来形成新型图种。其具有以下特点:形象逼真、图形清晰易懂、色彩明快等。游客可以从图上快速找出自己所处位置,及所要去的景点方位和名称。它具有两种形式:二维和三维。

二、GIS技术被使用到旅游规划中

1.GIS技术为旅游决策添加了理性角度与定量分析,使其更具有有合理性。旅游决策涉及的情况很复杂,包括环境、生态以及经济等不同领域。GIS应用到旅游规划中将起到如下作用:

GIS在数据的存储、处理以及管理方面具有强大功能。这项功能将会给旅游资源基础数据库带来大量数据。

(2)GIS在旅游空间分析方面具有强大功能。使用GIS技术中的拓扑叠加技术将环境层(地貌、地址及气候等)和旅游资源评价图进行叠加处理,并使用其分析开发区域的可行性;同时GIS技术可以用来规划旅游线路、宾馆、饭店等基础设施的位置;也可使用GIS具有的缓冲区功能,将景区保护范围划出;GIS具有的数字高程模型可确定出某一点观看其他位置的可视性,方便完成规划时的通视性设计。

(3)GIS在空间建模上具有很强的实力。可使用GIS技术为旅游资源建立虚拟模型,其中有环境容量、游客容量、景区受污染状况等模型种类;也可使用GIS技术建立出景区的三维模型,方便规划人员立体化了解整个景区的状况。

(4)GIS在制图上有很强的优势。制图属于GIS技术的基础功能之一。应用GIS软件能够绘出各种清晰明快的图形,包括旅游资源分布图以及旅游规划图等。

2.GIS技术被使用到旅游信息系统中

旅游信息系统又称为TIS,其是将旅游信息数据库作为信息基础,在使用计算机,在系统工程与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支持下,对旅游信息进行综合化、动态化的获取、存储、控制、分析、查询以及应用等。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及WebGIS的开发应用,一些以WebGIS为基础的旅游信息系统逐渐成为开发热门。因为WebGIS具有客户遍布世界、服务器扩展性较佳以及跨平台等优点,所以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和应用。

三、GPS技术被使用到旅游发展规划中

GPS具有精准的三维定位及导航功能。其在旅游业发展中主要有三个作用:

1.辅助遥感技术完成旅游资源评估。遥感技术分析的地质地貌并不完全精确,所以使用人工实地调查不能避免。GPS能够为实地调查提供准确定位。

2.起到导航作用。GPS技术被应用到导航上能够使旅游者时刻明确自己所处位置。

3.用于测量高程。使用GPS技术能够准确测量出景区的高程,有利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设立,在使用遥感影像图,运用GIS软件绘出景点的三维景观图。这三者虽然在现代测绘系统中相互独立,但在实际使用中经常被集结在同一应用系统中,现代测绘技术被使用到旅游资源管理中通常也是这三种技术相互联合进行,如在绘制景点三维景观图时使用GPS完成三维定位时,RS完成数据采集、更新,GIS完成空间分析及综合处理。

四、现代测绘技术被使用到旅游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1.将其和虚拟技术联合运用

景区规划人员可把现代测绘技术和虚拟技术联合运用,使用虚拟技术能够在不实施的前提下就能检测规划方案的合理性。也能使规划人员客观的判别出各项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如规划旅游宾馆如何吸引人们的关注,商业网点在那个位置才是最佳,污染企业放那个位置对景区影响最小等。现代测绘技术和虚拟技术的联合,还能给游览者展示已经消失的景点。如,将以前的三峡风景区做成虚拟景点,利用以往的航片、卫片以及各项实测数据设立一个地形地貌模型库,再附上相关人文数据,雄壮巍峨的三峡美景就会映入人们的眼帘。

2.现代测绘技术和其他技术的联合使用

现代测绘技术可跟多媒体技术及动画技术一起被应用到旅游资源管理中,并使旅游信息系统呈现多样化特色,为景点起到宣传作用,进而增强景点的吸引力,使更多的人来游览景点,提高景点经济效益。

五、结论

旅游规划分析范文4

【关键词】景观规划;乡村旅游;问题分析

1、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内涵

随着我国聚居环境的扩展以及旅游业的加速腾飞,在大量的环境建设与旅游开发实践中,景观规划与旅游规划正在走向融合。大量理论与实践表明,旅游与景观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的,旅游规划需要分析时空布局、生态环保、景点建设;景观规划同样需要考虑经济效益、游客使用、运营管理。乡村旅游景观规划需要景观规划和旅游规划设计的有机融合,是景观学和旅游学两大基础学科在应用领域的交叉研究。

1.1 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指在景观地理环境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系统特征和规律为指导,以人居环境建设为中心,对区域景观、城市景观、乡村景观、风景名胜区景观等类型进行的景观工程化过程。”基于景观建筑学的学科背景,景观规划设计着力于环境空间的创造,擅长于物质环境、空间形态以及文化意境的调查分析、空间布局、意象创造。主要包括设计对象的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等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1.2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乡村景观往往是区域景观结构中的一种主体景观类型,具有特定的景观特征、景观内涵和景观意象。乡村景观主要由乡村田园景观、乡村聚落景观、乡村建筑景观、乡村农耕文化景观和乡村民俗文化景观构成[2]。乡村旅游规划实际是对乡村景观所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设计,着眼于乡村旅游发展、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是以游赏环境空间的创造为核心,以景区物质环境、空间形态以及文化意境的调查分析、空间布局、意象创造为重点,对乡村旅游区进行的景观工程化过程。

1.3 乡村旅游景观的特点

乡村旅游景观主要由自然环境、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几个部分组成。同度假旅游、会展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等其他类型的旅游设施景观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①景观的开阔性。可以给人广袤之感;②风景的层次性。自然的山水给人天然的层次之感,再加上四季变化的美丽风景,令人流连忘返;③心理的安定性。人本身就有亲近自然的欲望,乡村的景观令人有回归之感;④人文历史性。目前很多庙宇、古建筑等都在乡村,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历史也是使人前来的原因之一。开发乡村旅游,要坚持以乡村为基础,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兴办休闲旅游事业,然后逐步过渡到旅、农、工、贸综合发展,从而在乡村这片广阔的地域上寻找并创造出城市旅游点无法与之媲美的乡村旅游景观特色。

2、乡村旅游发展中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各种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也丰富多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来看,乡村旅游还是一个新事物,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乡村旅游缺乏科学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指导,景观功能欠完善、形象品质不高、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众多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非常严峻。

2.1 景观功能缺失

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游客对乡村旅游景观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乡村旅游景点游憩功能比较单一;交通组织缺乏系统性;③动态、体验性的参与项目缺乏;④对游客食、宿、购等方面的需求考虑不足。此外,由于乡村旅游地处市郊或乡村,各项旅游服务商品及市政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2.2 景观形象模糊

感受乡村独有的闲趣、野趣。然而由于受到城市文明、工业文明的影响,存在着对乡村特色形象不够重视甚至无意识状态。其一是经营农户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常常把极具地方特色和自身特色的东西花大力气改造成大众化的东西。比如以经营园林花木为主的花农,放弃了自己的专长,把花木庭园改作露天饭堂或卡拉OK厅,追求急功近利。“你们城里有的东西我们样样不缺”常常成为他们骄傲的口头禅,这是一种“围城现象”。城市人希望在农村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农村本色生活内容,这与经营者的理解刚好错位,劳神费力却削弱了景区的特色和吸引力。其二是设计人员盲目将城市景观形象移植到乡村旅游区,用城市景观设计的手法处理乡村旅游区景观资源,乡村出现了宽阔笔直的大道,规整的布局,空旷的广场,过多人工修饰的园林,不合时宜的欧化建筑等。

2.3 景观生态破坏严重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山体受损、树木被砍、古屋被拆、湖塘被填、村道被堵、到处涂鸦的现象层出不穷,不少乡村旅游地失去了宝贵的自然生态魅力。诸多不良因素及行为,如过度地宣传与开发建设造成景观的不和谐,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造成视觉的污染,随意地采石修路使得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均会影响和破坏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平衡失调等,使得乡村旅游地景观质量下降,乡村旅游地的市场吸引力也随之减弱,其生态环境危机不容忽视。

3、乡村旅游发展中景观规划的几点建议

乡村旅游应是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结果,且因有利于乡村自身综合发展才更具生命力。在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自然景观与传统文化遗迹,发展当地适宜又具地方特色的产业,建立科学进步的生活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才具有吸引力。

3.1 加强乡村景观规划,科学设计本土景观

规划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科学有序的规划能解决乡村旅游开发中发展生产、扩大旅游规模和景观保护开发等的矛盾。乡村景观规划是围绕着人与景观共生发展的原理展开的,人类对自然改造的各种活动不能违背景观生态特点,二者互利共生、和谐统一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最终目标。因此,从尊重自然、人和地方精神角度出发,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应积极做好景观规划工作。同时,“乡土情结”是乡村旅游需求的根本动机,只有为游客提供本土的、原生态的乡村景观,才能长久地吸引游客。

3.2 完善庄旅游接待服务场所

①游客接待中心。游客接待中心是一定规模、等级的乡村旅游区应该具有的服务性建筑,它除了向初来乍到的游客展示旅游区概貌,还为游客提供休息、观景、娱乐的场所,多位于景区入口。

②游客食宿服务场所。乡村旅游区发展初期,很少设置独立的游客食宿服务建筑和设施,游客的食宿大多在农家宅院中进行,是为玩农家乐的游客提供的附加服务。随着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增加独立的食宿服务,提升食宿服务的档次和品味变得越来越有必要。止外,在一些发展较好的乡村旅游区,也正在出餐饮一条街、茶馆、酒肆、乡村酒店这类建筑。从运作的情况看,设置这样的服务场所和设施必须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开发的各方面条件,避免盲目开发。

③游客购物服务场所。旅游购物是旅游活活动的必然现象,大多数乡村旅游区都存在不小游客购物需求。乡村农产品、手工艺品以通读乡村的农副土特产品等,往往能激起游客的购买欲望。这样的买卖对游客与村民双方都是有益的,是双赢的。

3.3 乡村景观意象规划

乡村景观意象是人们对乡村景观的认知过程中的信仰、思想和感受等方面开成的一个具有个性华特征的景观意境图式。乡村景观意象具有以下牲上:①乡村景观意象的个性化;②乡村景观意象的地方性;③乡村景观意象的社会性。乡村景观意象是乡村景观建设的基础上所渗透的景观意象思想,它的形成离不开历史过程的积累、硬环境以及文化软环境的建设。

3.4 建立完善交通系统

乡村旅游区的道路交通系统主要包括线状的车行道路、步行道路、马道、自行车道等和点状的停车场地。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一方面能今功能场地空间合理组织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能为游客带来交通体验的乐趣和舒适性。

4 结语: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乡村不仅地域广阔,而且人口众多。目前,我国人口总数已13亿之多。其中乡村人口9亿多。即使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乡村仍是重要的人类集结地。广大乡村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特别要注重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景观规划,促进乡村旅游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旅游规划分析范文5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旅游越来越被人们喜爱,现在旅游的人口越来越多。这几年生态旅游与湿地旅游发展势头非常好,哈尔滨的湿地旅游发展也越来越好,促进了哈尔滨的经济发展,但哈尔滨湿地旅游与沿海一线城市有一定差别,但其哈尔滨旅游湿地旅游资源还有一定开发空间,市场发展空间比较大,要进行一定的战略规划研究,把湿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一、研究框架

国内关于旅游市场研究的文献较多,有从时间角度分析客流特征; 有从空间角度分析客流状况; 有从时空、游客属性特征等方面阐述旅游地市场特征或游客行为特征。笔者尝试从市场供需角度对哈尔滨湿地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战略规划。

二、供需分析

通过哈尔滨市旅游局调查大队拿到的统计问卷数据,然后根据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得到的。统计问卷是在2014 年7 ~10 月份,对哈尔滨的3 个代表性湿地景点进行抽样调查完成的。

(一)需求分析

1、性别构成

通过调查研究,哈尔滨2014全年抽样调查研究数据比较男女比例分别为54.21% 、45.79。哈尔滨湿地旅游的游客中男女比例分别为52.18%、47.72%。通过性别比较分析,哈尔滨湿地旅游比例比全市旅游总体比例略高,因此在湿地旅游过程中,注重女性旅游者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

2、职业构成

职业构成如图1所示:

3、年龄构成

湿地旅游适应各个年龄段,特别适合家庭旅游,通过调查分析25~44岁这个阶段游客最多,这也符合旅游特征,这个年龄段在各类旅游中所占比例都比较大,其次是45~64这个年龄段人群,这个年龄段人群精力、体力都越来越差,比较适合湿地旅游,对于观光旅游都没有吸引力了,最后18~24岁这个年龄段,青少年比较热爱旅游,但这个年龄段人群事业刚刚开始,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湿地旅游是比较适合的,其它年龄段更少,这与湿地旅游发展的特色。

4、游客感兴趣的湿地分布情况

通过抽样调查研究,游客感兴趣的湿地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5、游客满意度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利用李克特量五维计算法对满意度进行计算如表1所示:

(二)湿地旅游市场供给分析

1、哈尔滨市湿地资源丰富

哈尔滨湿地旅游资源丰富,现在主要有太阳岛湿地、滨江湿地、呼兰河口湿地、金河湾湿地、白鱼泡湿地、伏尔加庄园等。这些湿地面积成为哈尔滨旅游特色,尤其哈尔滨夏季旅游,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旅游的向往,美丽的景色构造出湿地旅游一道风景线,生态湿地旅游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现在全世界都注重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环境,注重旅游发展,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2、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状况

现在哈尔滨湿地旅游有很大的开发空间,目前哈尔滨湿地旅游有13个景点,都对外进行接待游客。哈尔滨湿地旅游项目开发比较晚,利用程度不高,尤其旅游产品的开发程度不高,对地方经济贡献不明显,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都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解决地方就业等问题。哈尔滨湿地旅游资源利用不高,具有很大开发价值。

3、旅游接待能力

哈尔滨旅游景点能满足游客的接待能力,哈尔滨现在星级酒店接近80家,满足游客的住宿、吃饭能力。哈尔滨有旅行社300多家,周边配套设施齐全,完全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为哈尔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一定保障。

三、战略规划

(一)加强宣传

宣传是提高影响力的有效手段,哈尔滨湿地旅游起步比较晚,必须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其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打造出跟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一样的知名度,不仅能吸引全国各地游客,还有吸引大量外国游客,通过湿地旅游,提高哈尔滨在世界的知名度,进一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出哈尔滨东方小巴黎之称。

(二)产品设计

哈尔滨的湿地旅游产品应以复合型产品为方向,以两日游为目标( 重点) 同时发展休闲度假游。针对游客不同年龄以及不同职业的市场,应开展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满足各种职业和人群的需求。产品设计主要从湿地生态教育旅游产品、湿地摄影、绘画、写作等专业旅游产品、湿地垂钓、划船、餐饮、度假等休闲旅游产品、湿地徒步、自行车、攀登等户外运动旅游产品、体育竞技比赛这几个方面进行设计湿地旅游产品,促进哈尔滨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拉动哈尔滨经济起到积极作用。

(三)配套设施及管理

旅游产业要健康发展,与旅游相关配套设施要发展,这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现在个别湿地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为了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保护生态环境。旅游景点的管理与开发,设施的管理都有一定的科学性、创新的管理,创新的去工作,为湿地旅游发展作出贡献。

旅游规划分析范文6

摘 要:推行旅游标准化工作对促进我国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探讨了我国旅游景区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我国已的与旅游景区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情况,旅游景区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等,并给出了对策建议,以期能进一步加快我国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的研究和实施工作。

关键词:旅游标准化;旅游景区;标准体系

一、引言

在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康庄大道”中,标准化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且必可不少的。一方面,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实行标准化管理能够增强核心竞争力,便于行业监督管理,能够明显的提高国内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实行标准化管理有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国于1987年开始实施旅游行业中的旅游标准化。旅游业标准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目前已基本覆盖了食品、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诸多要素,覆盖领域包括旅游饭店、景区、公共服务以及旅行社等,国内的旅游业标准化发展进程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体系和框架,这一成效是十分可喜的。

同时,旅游景区是表现自然环境、文化历史和社会经济统一的旅游地域单元,一般包含许多旅游点,由旅游线连接而成。旅游景区作为吸引旅游者前往旅游目的地参观游览的核心吸引物,在旅游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实施和促进旅游景区标准化,能够保障旅游景区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景区转型升级,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实现景区和旅游者的双赢。

二、推行旅游景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1.为旅游景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谈到旅游景区标准化,就不得不从标准化管理的来源说起。根据有关资料,标准化管理最初是应用于自工业化生产过程的一种管理模式,通过应用标准化管理,自工业化生产企业的管理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生产升本得到明显降低。再将事业回归到旅游业,从本质上来说,旅游行业是一种服务行业,各个旅游景区之间的竞争就是“服务质量”的竞争。那么,就可以通过实施服务质量标准化这一渠道来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例如,确立旅游景区服务等级形象,并依据标准建立系统的管理、评价、监控体系,以此来实现旅游景区的科学化管理,从而为旅游企业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发展空间。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旅游标准化利于旅游景区增加旅游竞争力

旅游服务业在我国发展迅速,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旅游行为、加强旅游行业管理等成为旅游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保障。通过发展旅游标准化,旅游景区通过提升服务和标准化来拓展市场,旅游行业才能从“价格竞争”逐布过渡到“品牌竞争”。通过旅游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能规范旅游行为,优化服务产品,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竞争力,更加有利于旅游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有利于塑造企业品牌,促进旅游服务行业转型升级,更加与众不同。

3.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早在本世纪开始的头十年,我国就相继出台了若干关于发展旅游业的规定和政策,其中明确的指出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与“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有关规定中着重的强调了要健全旅游业的标准体系,重点保障餐饮、食宿等旅游公共卫生质量,确保安全、卫生、绿色、低碳等标准。可见,旅游景区的标准化是旅游业发展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共同决策,是旅游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三、我国旅游景区标准化应用现状

我国目前与旅游景区相关的国家标准有:《旅游景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景区服务指南》、《宗教活动场所和旅游场所燃香安全规范》、《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9部分:旅游景区》等等。行业标准有:《旅游景区旅游者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旅游景区讲解服务规范》、《绿色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规范》等等(详见下表)。

表 已的与旅游景区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上述的这些与旅游景区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从不同的标准和规范的角度对涉及旅游景区不同方面的问题做出了要求和规定。分析如下:

1.《旅游景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国家标准《旅游景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将旅游景区景点划分为五个等级,每一等级对应于各自所应达到的要求,通过对比旅游景区的实际状况、确定其所在的等级水平,从而督促旅游景区(点)加强景区管理,提高景区服务质量,维护旅游景区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2.《旅游规划通则》

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是为规范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所制定的一项基本规划标准。该标准包括了旅游规划通则的使用范围、引用文件、基本的术语与定义、旅游规划编制的要求、程序、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规划以及旅游规划的评审、报批和修编等内容。该标准为旅游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依据,是当前旅游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