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创新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创新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农业;发展战略
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在以往的时间里,农业活动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造成了重大伤害,特别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造成了高碳量的排放,致使温室效应逐步加剧,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全球变暖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发展低碳农业是当前低碳经济发展下应该坚持的战略,我们应该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上,寻求到创新的农业发展战略,为实现低碳农业和低碳经济而努力。
一、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的相关内容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提出还是源自于十几年前的英国,英国是最早发现能源的安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低碳经济指的是人们要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或法律法规,利用创新的技术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并要为开发出新能源而努力,尽最大程度来减少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和污染,减少高碳气体的排放,从而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农业的概念虽然并没有明确的官方定义,但是它的理念源自于低碳经济,同样是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实现的绿色种植、绿色生产、绿色排放等农业活动,尽可能的使用无毒无害的产品,减少农药、化肥、机械等产品的过分依赖,杜绝大面积焚烧秸秆而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减少农业活动中高碳的排放量,实现绿色的低碳的农业发展。
二、实现低碳农业的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多,我国的农业发展和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出现了非法垦荒等现象,使得生态绿地越来越少,大面积的农业开发加剧了水资源的使用和浪费,水土的流失使当前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农田开发的机械化也造成了众多废弃物的产生,再加上大量高污染的农药、化肥等产品使得土壤化学含量超标,水质和土壤及农作物、植物的质量不断下降,人们过于重视工业的开发,忽略了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发展,使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得不到提升,种种原因,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威胁,实现低碳农业发展可以将以上提出的种种障碍性因素进行针对式的处理,尽最大限度的减少在农业生产或开发过程中二氧化碳及高碳气体的排放,有助于促使低碳农业的发展,并维护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实现低碳农业的发展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既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缓和人与自然关系最为重要的必要路径。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农业发展战略
(一)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低碳农业的发展理念
想要实现低碳农业的发展,首要的任务就是理念上的转变和普及,提升农民低碳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相关内容的宣传或讲解,借助农业生产中新型的技术或设备提高农民在农业活动和发展中的认识,做好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宣传工作,尽力完善农村生态农业的设备及创新的技术,可以在当地举办技术解说交谈以及高碳农业对生态破坏的负面效应的相关会议,让当地农民都参与其中,尽量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低碳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完善低碳农业的发展战略
相关的地方政府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地农业的发展状况来分析,并制定符合该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的战略决断,完善激励和监督制度,对违反低碳农业发展的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或警告,杜绝一切生态污染问题的出现,提倡绿色环保的农业发展模式,针对非法垦荒的行为要进行严抓严打,加强监督部门的执行力度,不定期的走入到地方中去,寻找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潜在因素。提升该地区农业经济在绿色发展的前提下得到稳步的提升。
(三)坚持创新科技创新应用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
在已有的低碳农业发展理念下,相关的部门要加强对农业创新技术工作的研发,鼓励技术人员投入到新型技术的研究中,适当的给予资金的支持和投入,让研究工作者积极主动的将精力投放在创新技术开发的事业中,为研制低碳环保的农业设备或技术创造良好的基础,为了让农民更好的使用新型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当地的政府要完善该项目的补贴政策,实现创新技术及设备的广泛应用,促使低碳农业和人们生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农业低碳发展结构及模式的创新
改变传统的单一化农业生产模式,带领农民群众寻找更广阔的农业生产空间,丰富农作物的种类,发展出属于当地的农作特色,如生态化绿色的采摘园,通过网络进行大力宣传,促使城市居民主动的来到城郊或农村游玩和观光,不但能让该地区经济得到快速提升,还能加强当地绿色务农的宣传,实现了现代低碳农业、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低碳经济下的农业发展战略应该以实际出发,遵循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农业理念,转变传统的农业结构,实现农业技术、设备上的创新开发,坚持低碳农业发展战略的创新原则,坚持农业科技和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坚持经济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农业发展战略,提高农民整体的低碳化农业发展的认识,在人们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提升的同时,又维护了低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远红.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创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263-267.
[2]王雪.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创新[J].农业经济,2013,(12):57-58.
农业创新的概念范文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政府也开始逐渐关注起基础行业特别是农业的循环发展问题。作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我国学者根据国外的循环农业概念与国内的现状进行对接的产物,循环农业的概念一经提出就获得了各方的广泛赞同,但是由于循环经济和循环农业这个概念在我国还处在一个相对较为初级的阶段,而这个阶段还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时期的磨合与建设,这都是在所难免的。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征的,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关于循环农业又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1 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宣传力度不足
由于循环农业属于一个相对较为新型的概念类型,也是国家下一步将重点发展的农业类型。经过实地走访调查笔者发现,由于地方上缺乏宣传工作,再加上本身循环经济的概念相对比较抽象,所以就出现了农民对于循环农业的理解不深,了解较少的情况。从农民自身的角度上看,由于农民只关注跟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却很少关注其他的领域,这就直接造成了国家的战略方针他们了解的很少,对于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也较差,舆论宣传力度不够。
1.2 生产单元的规模较小
从我国的大部分县域来看,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县域,基本都是沿袭的,而且都是以小单元的经营为主的形式。农田的分布情况比较散乱无章,整体农业规模化程度非常低,更加谈不上生产的集约化。即使是在一些农业大省,这些问题也依然十分严重,这与我国当前的小生产、大格局的农业现状是分不开的。由于生产规模与生产效率的矛盾越来越大,越来越突出,这也势必将对于我国的农业事业发展起到直接的阻碍作用。
1.3 农业合作组织没有起到相应的带头作用
由于循环农业涉及的内容较广,波及到多个行业与领域以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程,而我国的循环农业的发展又必须要面对各种分散的农户。这就形成了一定的矛盾,由于农民本身势单力薄,并没有充足的精力、技术来进行完善循环农业的生产活动,这就需要当地的农村合作专业的相关组织的介入。但随着走访调查发现,由于地方上的农业合作组织的建立都是由当地的农民选举产生,本身就存在着整体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落后的情况,再加上一些地区的保护主义盛行,许多农业相关机构吃空饷现象严重,没有很好的起到积极带头的作用,最终导致地方上的农民无法学习到第一手的循环农业资料,缺乏理论指导,所以无法真正完善循环农业的内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地方政府与地方组织两手抓,提高宣传力度与地方凝聚力,加快循环农业的建设步伐,提高农业整体质量与成熟度,从而形成循环农业的初步格局。
1.4 地方上农民的执行力有偏差
尽管国家陆续出台了有关循环农业的相关政策,也对于农村的循环?r业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与标准,但是根据实际的走访调查中笔者发现,在基层农村的循环农业中,由于农民缺乏基础的文化知识与素养,对于循环农业没有足够的了解,在执行国家的标准时往往会出现偏差。比如要求在喂养时使用3种添加剂及其严格的比例,但农民在使用时往往会嫌麻烦只使用1种或者2种,而对于比例的控制更加不准确,从而影响了实际循环农业的效果。
1.5 缺乏技术创新
一些地区过分追求模式创新,却明显缺乏技术创新。实际上,实现循环农业本身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循环农业。在循环农业当中,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必须要相互结合相互融合,这是一种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一些地区过分追求循环农业的模型概念,要求每家每户都要形成一致的循环农业模型,但这样就忽略了循环农业的创新性特征,既不利于农民提高自己的农业生产效率,也将因地制宜的发展循环农业扼杀在了摇篮里,这是非常错误的时期。实际上,模式的改变的本质是生产技术的创新,所以说从本质上来讲,无论是模式创新还是成果创新,实质都是技术创新,所以说地方上推广循环农业不能够因循守旧,应该主动从模式中走出来,不但要借鉴相关成功案例,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技术创新,这样才能够真正形成有生命力的循环农业。、
1.6 过分追求眼前利益,缺乏生态效益意识
一些地区过分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的整体效果,尽管名义上发展的是循环农业的模式,但由于基本的思路与循环农业不符,所以在进行一些决策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背道而驰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循环农业的正常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扭转意识观念,把传统的追逐利益的角度转变过来,转而搞生态农业,提高综合效益,从而形成一个可持续性的生态型收益,从而提高循环农业的利用效率。
2 循环农业发展中的对策与建议
2.1 强化宣传手段,提高农民节能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政府各项政策的逐渐落实,许多的农业生产者也开始逐渐了解并且关注起循环农业来,循环农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节能环保。由于循环农业的基础就是内部能量循环,从而减少能量的浪费,将更多的能量聚集起来为人类所用,这就是循环农业的实质。但一些地区的农民由于各种各样的宣传或者理解的偏差,没有真正了解到节能的重要性,所以在发展循环农业时往往会铺张浪费,不能够很好的提高生产效率,不但浪费了成本,降低了收益,还有可能会加大劳动负担,造成亏损等等。
2.2 加快农村合作专业组织的建设工作
农民个人的能力毕竟势单力薄,实际上在我国要是想发展规模化的循环农业,就必须要借助农村合作专业组织来实现。地方上的农村合作专业组织要进行定期的培训与学习工作,在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提高循环农业的质量水平等问题上一定要严抓落实,不能够懈怠,一定要起到积极带头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也要从国家的角度进行宣传工作,真正把农村合作专业组织平台搭建好,从而形成真正的循环农业规模化。
2.3 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循环农业的关键就是综合利用效率,这其中的内容十分的庞大,牵扯到许多个专业领域的内容。由于循环农业的起点是农作物,所以如何合理开发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循环农业的利用率与循环率,降低能量的浪费等,都是在下一步的循环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直接面对的问题。水资源是农业生产重要的资源,由于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都离不开水资源,所以大部分有条件的地区都要以水资源为依托进行循环农业的铺设活动,对于一些缺乏淡水资源的地区,就要在确保淡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落??好的前提下再发展循环农业,否则循环农业永远是一个口号,无法真正在民间普及。
2.4 加强技术创新,确保循环农业的质量水平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循环农业的实质也离不开创新。在发展循环农业的时候,一定要在借鉴传统成功模型的时,尽量学习当地的地理环境与农业生产传统,做到与当地的环境相适应,从而因地制宜的发展循环农业,这样可以提高循环农业的生命力。
农业创新的概念范文3
看上去没有诗人的浪漫,更没有明星的风采;但是这里有种坚定的信念,有用双手去挖掘生存最基本东西的厚度。在互联网+成为国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主旋律的新农业时代,新农人便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和意义。
这是我的认知:
新群体,新理念,新境界,新视野,新形象。
新群体:是立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创业者
这个新群体的出现,引发了传统农业的蜕变,催生出现代农业的翅膀。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产业化这些现代农业的特征就是新农人的创业实践。
新理念:立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创新者
不合作是传统农民的标签,抱团取暖是新农人的印记,这样的经营理念使市场化、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社会化、企业化在新农人出现后实现了有效链接。
新境界:立足于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创获者
建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基础和前提,互联、集成、数据、创新、转型这不仅仅是互联网的语言,更是新农人的一种境界,有了这种境界,才会有:以大户为基础逐步升级,以专业为基础,逐步综合,以中小型为基础,逐步壮大,以家庭为基础,逐步拓展,以政策为引导,逐步规范的创获体验。
新视野:立足于精准农业的创造者
GPS RS GIS VRT这是当下美国农民的语言,也是中国新农人的视野。精准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网络化的服务水平,完善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新农人在信息化的支撑下,正成为“精确”的创造者。
新形象:立足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创利者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农人的可持续创利,是当下中国的选择,观光农业、都市农业、蓝色农业、白色农业、沙漠农业这些特色农业形成的概念就奠定了当代新农人的新形象。
农业创新的概念范文4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存问题的全面透视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虽然在农业科技新革命,以及加入WTO等一系列有利条件下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较为严重的问题:
1.农业科技供给不足。由于科技发展所依赖的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科研体制、科技人才和科研基础的落后,使得我国农业科技供给不足,科技实力和承载力较差。(1)政府对农业科技供给的数量较少。中央,以及各级政府出于宏观上的安全需要,确实有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使农产品产出最大化的意愿。但是,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较低,在对农业投入比对非农投入获利机会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又使政府的偏好处于管理者的中立,对农业科技的供给意愿不高,甚至也出现“寻租”现象。(2)农业科技机构对农业科技的供给水平较低。农业科技机构本来应该是农业科技成果供给的“龙头”,但是在政府对农业科技经费供给不足的硬约束下,农业科研、科技推广及农业教育部门面临生存危机,从而对科技的研究、开发、推广意愿低落。
2.农业科技需求不足。当前,我国农户的科技需求也面临着严重的不足。(1)较小的农户经营规模约束农业科技需求。我国不仅人多地少、户均经营规模小,而且每户耕种的土地田块分散,相邻田块间往往是“插花式”经营。这种超小型和分散的经营,既不利于农作物的田间管理,也不利于农户采用新科技。尤其对“规模性科技”农户根本就无法单独采用,从而限制了对农业科技的需求。(2)较低的农业比较利益约束农业科技需求。对我国农民来说,对某项农业新科技采用与否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成本=边际报酬”。然而我国近年来农业比较效益持续走低,一方面农产品收购价格不断下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并没有明显下降,由此导致了我国农民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不仅得不到社会平均利润或报酬递增,而且有可能会出现报酬递减,这从根本上挫伤了农民采纳农业新科技的积极性和自觉性。(3)贫乏的农业科技信息约束农业科技需求。受农户社会化程度低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源和数据库、信息处理和服务建设都比较滞后。一方面,农业科技机构无法利用良好的信息渠道收集与输出科技信息;另一方面,农民也无法利用便捷的信息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由此又进一步减弱他们采用农业新科技的欲望。
3.农业科技供求错位。农业科技创新的形成反映了科技供给和科技需求的均衡和耦合程度。而我国农业科技除了受科技需求与科技供给的双向约束之外,还受科技供求的耦合程度的制约。(1)农业科技供求的成果不能相互吻合。我国农业在科技供给与农业需求方面“两张皮”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科研机构所提供的科技成果没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实践对科技成果又是“望断秋水”,而且这种科技供求的成果错位也缺乏有效的“止损机制”。(2)农业科技供求的合作出现偏失。我国农业科技在供求合作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现行农业科技制度下,科技供给不是按照“科技上先进,生产上可行,经济上合算”等科技经济指标进行严格把关,而是靠“长官意志”拍板定案审批课题,从而无法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二是现行农业科技制度下,由于政府是科技创新各环节的支配者和垄断者,农民只是科技的被动接受者,所供并不意味着所求,造成农业科技供求之间的缺口加大,加重两者的失衡。(3)农业科技供求的目标存在差异。我国农业科技供求在目标取向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一,政府是往往是出于农业发展的公共目标,把农业产量增长及其粮食安全定位为农业科研的基本方向;而农户则出于增收的目的来考虑科技是否购买。其二,现行科技组织是缺少竞争性的科技供给者,无法通过竞争逼近保证农业增长对多元农业科技的需求;而农户则需要在科技竞争中赢得科技实惠。其三,科研重心的定位过多地集中于产中阶段,而产后加工环节科研力量薄弱,我国每年都有许多农作物因产后加工及贮藏保管不利造成严重浪费。
4.农业科技推广乏力。农业科技推广是实现与创造科技供给与科技需求均衡的桥梁,然而农业科技推广也存在着不少问题。(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单一。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仍然很脆弱,一方面,大部分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完全由政府采取行政手段组织起来的,下一级吃上级单位的大锅饭,上级吃国家大锅饭,不仅形式单一,而且运行也不规范,有些市县往往是“一套人马,多块牌子”;另一方面,涉农部门条块分割,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形成合力难。(2)农业科技推广投资集约率较低。发达国家的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在0.5%左右,而我国不足0.3%。由此直接导致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短缺以及装备的落后,不少地方仍然运用“一张嘴,两条腿”的推广方式。(3)农业科技推广效果不佳。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主要运用“科技示范+行政推动+农资服务”的“技权物结合”的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的最大优点是将科技推广与行政干预密切结合起来,可以保障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其缺点是以行政干预为主要推广手段来向农民推广科技,是“以科技为中心”,而不是“以农民为中心”,由此导致科技转化率低下的后果:本来应该推广出去的科技却未推广出去;本来可以尽快推广出去的科技却推广的很慢;本来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的科技却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实现推广。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业科技创新的应对
导致我国农业科技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其中观念滞后、资金不足、人才短缺、体制不佳则是其最主要的原因。为此,必须针对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按照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的要求,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健康发展。
1.灌输农业科技创新的理念。鉴于我国农业科技观念淡薄的状况,因而要有针对性地通过“灌输”方式实施农业科技观念创新工程。首先,要在全社会营造农业科技创新的观念。当前要加快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迫切需要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农业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观念,迫切需要提高人们对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其次,要调整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思路。农业科技人员必须尽快解放思想,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研观念,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情况、研究新对策、寻找新策略,用长期、动态、战略的眼光去研究市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的创新思路。再次,要开发农民的科技观念。我国农民由于长期受“小农意识”的影响,市场观念淡薄,农业科技意识不足。
2.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要改变我国农业科技投入较低的现状,必须实施农业科技投入创新工程,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首先,要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农业科技是一项公共事业,其研究的复杂性、共享性决定了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因而要建立以国家为主体的企业、农民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市场化的投入体系,加强农业科技与金融对接,确保按照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农业科技经费,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其次,要优化农业科技投资的功效。我国农业科技投资的有限性决定了必须要要优化农业科技投资的结构。
农业创新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业 农业 高职生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8--02
在我国,多年的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非常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因素,农业类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为此催生了一个用激情与理想博弈现实的群体――大学生创业群体。“创业,不仅仅是遥远的梦想”这句话,已回荡在众多的大学校园中。然而,我们回过头来认真而理性的反思,在创业的事例中,折戟沉沙者比比皆是,而成功上岸者居少,我们不禁要探究其中原因,仔细梳理一下影响农业类高职生创业的诸多因素,我们发现,影响和制约他们创业的因素有以下各方面。
一、创业者的心态因素是创业成败的关键
创业,对于每一个农业类高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梦想,每一个青年学子都想尝试与体验一番,借此锻炼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获得社会经验以及改变自身经济待遇。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创业冲动与现实的脱节,会使得创业者心态受挫,导致创业失败。
1.合适创业教育理论缺失。目前,关于创业教育的理论很多,例如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盛田昭夫的“空隙理论”、基沃斯的“双T理论”等。可是,这些成熟的理论却无法为农业类高职生创业者提供现成的答案,它需要与我国的创业环境实际相结合,不断地完善和创新。现有指导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理论很少见,有的也很肤浅,由于没有现成理论的指导,同时在创业教育方面,农业类高职院校也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创业实训场所欠缺等因素,使得农业类高职学生在创业阶段心态紊乱,缺乏明确的信念。于是,有条件者开始“闯世界”、“拼市场”,几个回合下来,便伤痕累累败下阵来;无条件者也盲目跟风,似乎不创业就不是一个大学生,不自立就不是一个成年人,到头来依然空欢喜一场,欠下“巨额债务”。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与思考。“知识就是力量,识创造财富,知识改变人的命运”这就要求创业者不要盲目创业,在创业前首先应当寻找一种理论的支持,并审视一下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已具备了一个创业者的要求。其次,要构建一种理论,指导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必须首先梳理它的理论概念以作逻辑的起点。因此应确立它的逻辑基础,即什么是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创业者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创业理念的界定、创业范式的理性选择、影响创业成功与否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等等。
2.创业冲动与现实的差距。创业,即创立事业。也就是为发现制造和捕捉商业机会、组合生产要素、整合创业资源、创立自己的事业,以获得商业成功的过程或活动。从这一概念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其中几个层面的内涵:其一,创业是一个过程或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摆正心态,不能急于求成。既然创业是个渐进式过程,那就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性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当然这种实践可以是预设、假想或理论上的试验。通过试验不断观察和研究,从中发现内在的机理,然后创制一种模型进行演练。其二,创业的目标是捕捉商机。商机,在哲学上相当于偶然性。而偶然性的背后有必然性的支配。德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巴斯德曾说过:机遇,只青睐于有准备的大脑。认真审视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群体,不难发现,很多创业者空有一腔热血,但对于创业的机理与实践操作都缺乏一种前瞻性的探究,那么他们只能是“纸上谈兵”,其结果就是创业泡沫的破灭。其三,创业又是需要通过整合创业资源、组织生产要素途径来实现的,反观我们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者缺乏这种组织生产、管理经营的能力。
3.心态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农业类高职生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心理脆弱,不能承受重压。创业初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一旦失败,便要承担惨重的代价。很多人没有做好准备便盲目创业,一旦失败便一蹶不振。因此,调整好创业者的心态,也成为创业成败的关键。纵观农业类高职学生,有很多方面都表现得不够成熟。一是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没有奋斗的中心目标或明确的努力方向,就没有成功的希望;二是缺乏自律,纪律来自自我控制,这意味着人必须控制所有的消极思想,只能先控制自己,才能控制环境。自制是人类面对的最艰巨任务,如果无法战胜自我,就会被自我征服;三是缺乏毅力,不管做什么,大部份人开始时都满怀信心,但却不能善始善终,大部分人一遇到失败就容易放弃。四是缺乏果断的决策力。此外,还有过度谨慎、迷信、目标不专、缺乏热情、偏执、缺乏诚实等都成为农业类高职生创业心态中必须重视的因素。
二、准确的创业定位是创业成败的核心
1.正确理解创业的含义。农业类高职院校在思考如何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创业人才,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并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前面提到,创业即创立事业。当然,创业与就业不同。在现代就业领域,随着高等教育理念变化,大学生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就业双向,自主择业”,同时强调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接受现实,开始务实。因此,应该正确理解创业与就业的概念,并为创业准备条件。
2.目标定位的准确性。创业的目标定位,应该根据实际,合理确定,也就是要准确。一个好多项目,需要有系统的分析与经营理念。这些都要体现在创业计划中。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知识储备,没有完整的经验知识体系,故而很难拿出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大部分创业计划内容空洞,缺乏对业务和盈利模式的实在考量。因此,很多创业者仅凭一厢情愿创业。这与创业者对创业理念,创业目标的定位模糊不清有很大关系。一方面不能正确理解创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能把握经济发展中优势与机遇;再者不能正确处理创业与就业的关系。当前,国家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希望通过鼓励大学生创业来带动就业。但是,政策的支持与大学生创业知识体系的缺乏形成了一对矛盾。往往口号喊得很响,真正实施的却不多。第三是不能完全理解创业与创新的关系。创业是创新的表现形式。创业需要创新,所以确立一个清晰的创业理念与准确的目标定位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三、影响创业成败的主要因素
1.经验与知识的匮乏。前面提到,大学生创业这一概念是在中国当前就业压力大的实际中提出来的。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创业者来说,特别是大学生这些初出茅庐的创业者来讲,没有现成的理论与经验可以参考,大多数人“摸着石头过河”。因此也造成了开始提到的“折戟沉沙者比比皆是”的境况。
2.资金的困境。面对缺乏创业经验的农业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群体,虽然国家政府部门出台诸多政策,包括建立一些直接针对大学生的风险投资机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创建创业孵化器、制定贷款优惠政策等来刺激创业。但是很多风险投资企业,包括银行在内认为高职生像温室的花朵,是经受不住风吹雨打和市场考验的。因此,虽有国家政策之实,却无机构扶持农业类高职学生创业,很多资金提供机构都处于观望状态,资金筹措的困难,难倒了很多农业高职院校的创业者。
3.技术的限制。由于缺乏上述之必要条件,因此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在创业之初只能选择一些简单,容易的项目。而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往往因为资金缺乏、定位不准、知识体系不完备等因素受到限制。拥有技术的人也不愿意通过技术来支持创业,因而形成了农业类高职学生创业技术限制的困境,使他们创业陷于被动。
4.创业团队意识薄弱。创业不仅是个人的事,还需要创业团队的支撑,尽管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里人才不少,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聚合到一起的。创业团队是需要按不同的性格类型、人生属相、个人魅力等方面进行排列组合的。虽然农业高职院校学生也有创业团队,但一般组成的时间较短,创业者又大多缺乏经验和市场资源,却需要和一些成熟企业一起参与市场竞争,实力相差悬殊。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类高职学生学生创业团队不能形成有效的组合,不能解决来自内部的问题和矛盾,更容易翻船。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者所谓的“强强组合”不过是一些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游击队”,根本经不起任何打击,这样的创业团队岂不等同于“儿戏”。因此,对于那些打算或正在创业的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来说,组建一支训练有素、善打硬仗、恶战的创业团队,是十分重要的。
四、结论
现在的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已不处于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代,很多大学生积极参加勤工俭学、到高新技术企业实习或参加打工活动,在实践中积累了初步经验,为今后的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眼高手低,纸上谈兵,是一些农业类高职学生创业者的典型特点,由于经验,管理能力不足,缺乏从职业角度整合资源,使得他们在创业中屡屡碰壁。专家认为,好高骛远,资金渠道不畅通,缺乏财务、税法和市场经济等相关知识及经验是农业类高职学生创业的“软肋”。因此,想要提高农业类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除了相关部门、学校给予的辅导和帮助外,可适当的对在校学生进行创业培训,加强创业训练。[2]例如,对个人的创业条件进行分析,准确定位,是“给别人打工”,还是定位在“给自己打工”。同时看自己是否具备未来创业者气质和心理素质,比如承担风险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决策的能力和领导能力。还要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做好市场预测,建立经营思路,设计市场进入策略,对经营项目的投资、筹资、成本、收益等做出可靠测算,学会常用的财务管理知识。
当然,除了我们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努力之外,通过社会、政府、高校行业企业与大学生等群体的共同努力,努力培育出有利于促进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通过加强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等措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知识,进一步出台健全完善的支持政策,不断促进农业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在做到创业有备的情况下,相信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是一种积极的人生选择。
参考文献:
农业创新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组织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模型 知识共享技术本体
[分类号]TP391
知识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如今有形资源和资产的竞争日益转化为智慧和知识资源资产为主的竞争。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种社团、项目团队和组织,甚至是虚拟性组织也大量涌现。如何让所有成员和团队有效共享组织知识,如何让其在交流和贡献自己所拥有知识的同时学习和应用更多知识?如何有效获取和共享利用组织内外知识和智力资源?组织知识共享是实现知识增值和价值最大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从技术角度研究组织知识共享及其实现机制。
1 组织知识和组织知识共享
所谓组织知识,是指经过一定时期孕育形成的组织内部知识与一切对组织发展有用、可转化为组织内部知识的外界知识。组织知识既包括组织成员头脑中的技巧、方法、经验及思维模式和定势等隐性知识,也包括譬如流程、典型案例、策略与制度等显性知识;既包括组织内成员、团队(部门)及组织层面知识,又包括从组织外转移和吸收转化的知识。
组织知识只有为大多数组织成员共享和掌握,才能实现其应有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知识创新。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关注基点提炼出富有参考价值的观点。例如Henddriks和Botkin等人从知识转移的角度,认为知识共享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的过程。日本的野中郁次郎立足于知识类型与形式的转化,指出实现知识共享首先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他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相互转化的四种模式(简称SECI模型)。诸葛海结合系统论思想研究知识共享,认为知识共享是一个整体活动,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的。文献[4]以知识交流和交易的联系为基础,认为知识共享过程是不同知识拥有者之间交易的过程;知识共享不等于放弃知识所有权。
结合上述论断,本文认为组织知识共享是组织内成员、团队(部门)及组织之间利用知识网络、团队学习和会议交流等手段,实现知识内容(包括隐性核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使得知识在不同个体、团队和组织间的转移、流动、吸收和创新的活动和过程。可见,组织知识共享实质是知识类型转化、知识在不同主体间转移和实现知识内容创新的过程。本文着重从技术层面探讨组织知识共享的实现。
2 组织知识共享方式和途径
知识共享可能发生在员工之间,也可能发生在项目团队或不同组织之间。组织知识共享可分为组织内个体间的知识共享、团队问的知识共享、成员和组织间的知识共享以及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有五种可能的共享方式和途径。
・通过碰面交流进行知识共享:知识主体面对面进行会谈、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操作技能、经验等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其缺点在于地域和时间限制较大。
・通过广播、电话及电视等媒体进行知识共享:它特别适用于显性知识的、传播和共享。缺点在于针对性和互动能力不强,而且信息形式和载体单一,往往妨碍清晰阐述和正确理解。
・通过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下车间走访和典型演示:指导生产和经营、提供咨询和参考。这种方式能答疑释难、有针对性地解决生产经营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但花费代价较高。
・定期不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和业务培训:这种方式能促进成员业务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过,需抽出时间在一定地点听讲座和进行集体培训。
・通过网络(企业内部网、企业间网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共享:通过网络,可以进行视频聊天,收发电子邮件,设置个人主页和Blog(博客),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建立和利用知识库、通过虚拟社区、知识地图等进行知识概念导航、检索和共享。这种方式,能为人们提供虚拟化的、互动式的知识共享,而且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这种方式不仅方便组织内部知识共享,而且有利于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实现。
3 组织知识共享模型
3.1 显性知识和隐性相互转化的SECI模型
野中郁次郎提出显性知识和隐陛相互转化的四种模式(简称SECI模型)。
・s表示社会化(socialization):人们将经验分享和推广,正如师传徒授,传授隐性知识而创新隐性知识。这是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
・E表示外化(Externalization):这是典型的知识产生、描述表示、利用知识和加工创新的活动与过程,利用隐性知识提取、类比和发现等方式进行知识编码,实现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
・c即综合化(combination):是一个将不同知识集成、筛选、分析、补充和组合的过程,将个别零碎的显性知识系统化和通俗化,从而支持个体知识到组织共享知识的升华从而方便更多人共享和存储;实现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转化。
・I即内化(Intemalization):通过对显性知识的共享和学习,积累优秀经验,获得有关技能技巧、诀窍或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实现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
野中郁次郎将知识转化的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及内化,这四种模式分别对应源生场、互动场、网络场、训练场。他指出,“场”(Ba)提供知识螺旋转化和学习过程定阶段知识转化和创新的操作平台。
3.2 基于本体的组织知识共享模型的提出
SECI模型很好地阐述了组织内个体成员之间及成员与组织间的知识共享,但它对于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移和共享关注不够。然而,组织间的知识共享非常重要。特别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种组织重组、团队和虚拟性组织大量出现,团队间及组织间的知识共享也必须受到充分重视。另外,即使是显性知识,由于产生存在于不同组织文化,其结构和编码方式也可能不一致,导致“信息孤岛”出现和存在,不利于知识共享。这些问题,可以利用本体及现代网络技术解决。立足于整个知识共享体系(主体、客体和媒质)和知识生产、加工、转移及学习的全过程,以知识共享和创新为主要着眼点。
个体隐性知识、团队隐性知识和组织隐性知识是提供共享的三种重要知识来源。广播、电话等媒质提供组织知识交流和转移辅助平台,还可利用团队网络聊天室、个人或团队博客以及组织信息讨论和区等构成虚拟知识社区,应用网络技术和数据库、知识库技术构建支持知识获取与规则输入的知识共享网络操作平台;这些构成了丰富的组织知识交流平台。用户(包括组织内个体成员、团队和组织用户)可通过交流平台进行知识交流、和检索,也可通过交流将零散的知识经验及显性知识概念“告知”知识工程师。
知识工程师从中整理和提取相关知识概念,并在有关领域专家和已有数据库的帮主下进行知识概念的分类和关联,从而正确构建本体。当然,除了直接构建本体外,还可利用现有本体,将它们进行集成与映射等。本体用于描述领域知识中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用来表示和存储知识,通过知识管理工具、推理机制和知识地图等实现知识发现、知识推理和知识获取,可以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生成相对应的知识视图,并通过相应交流平台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所需知识。总之,通过交流操作平台和一定的技术手段(如电话、网络、虚拟社区及群件技术等),实现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也可以通过统一结构实现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
该模型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支持知识社会化、外化、综合以及内化等四种转化方式和过程。
・在该模型中,通过组织内部各团体、个体及知识工程师间的交流、网络联系,促进知识获取和本体构建,能实现组织内部知识转移和创造;通过一定的知识管理工具和交流平台实现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和组织外部的知识获取和吸收。
・体现了整个知识共享系统的交流和互动。知识共享的实现离不开知识提供方、知识接受方甚至还有第三方即知识加工处理方的积极参与通力协作;知识共享的实现其实就是客体(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方法手段在不同的主体(提供方、接受方)间流动和互动并得到不断创新的结果。
・支持共享主体间的非正式知识共享(如通过电子邮件、电子论坛等自发的知识共享),又支持正式的知识共享(以组织为依托的知识共享)。
4 组织知识共享关键技术
组织知识共享可借助Blog、Wiki、RSS等技术实现,还有基于本体和语义Web的知识共享。限于篇幅,这里只介绍RSS技术、基于本体和语义Web的组织知识共享。对Blog、Wiki技术的介绍参见文献[7]。
4.1 基于RSS的知识共享
4.1.1 RSS简介RSS是Netscape公司为其浏览器Navigate设计的一种描述新闻频道的语言。它有三种可能的含义: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简单整合)、RDF Site Summary(资源描述站点摘要)、Rich SiteSummary(丰富站点摘要),但实质上指的是同一种Syndication的技术。RSS有三个典型特征:低成本的即时信息特性;来源多样的个性化“聚合”特性;无“垃圾”信息特性。RSS是一种典型的XML应用,可提供选择性的、汇总处理过的网络信息。其优点在于:易于及时发现更新了的相关站点信息,得到最新知识;方便实现网站之间的信息共享;另外,利用RSS技术,除直接用电脑访问外,通过例如手机、PDA及邮件列表等终端和服务也可使用和阅读有关知识信息,如企业新闻、会议精神、供销需求等实时信息。
4.1.2 基于RSS共享的实现 RSS实际上是通过RSS文件的、检索与应用来实现共享的,由于RSS文件中保存了文档特征元数据信息(如文档分类信息,标题、作者、学科等信息),因而可在一程度上有效实现知识信息获取和个性化推送。例如在VB.net程序中通过Load()和Save()方法语句依次可实现收集和保存网络RSS文件,从而获得相应组织网站的最近更新内容。
RSS相对传统基于关键字的网络信息获取和检索而言共享效率较高。但它不能按概念关系共享,不能检索和发现其中蕴含的语义信息。而基于本体和语义Web的共享技术能解决该问题。
4.2 基于本体和语义Web的知识共享
在实际中,同一概念往往有多种表述符号,同一词汇或符号也可能有多种含义。这就要求在语义上解决这些不利于共享的问题。Tom Gruber指出,本体是精确的概念化规范。本体是知识表示和知识组织的一种重要方法,可对一定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知识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统一、明确地表述,并通过对这些概念、概念属性及概念间关系的严格和精确定义,表示普遍认可的、可共享的知识。因此,本体本身包含了语义,基于本体和语义Web的知识共享有着传统基于关键字的共享和基于RSS知识共享不可比拟的优势。
基于本体和语义Web的共享对于获取和共享相关领域知识也十分有效,能提供基于概念的精确化搜索,也有利于信息系统和知识资源的共建共享。例如指导农户如何调试、使用、维修农业机械设备,可通过相关机械设备的本体来获取所需知识。另外,在构建知识本体时,知识工程师可以通过现有的或其他相关领域本体来获取有关隐性和显性知识。当然,构建本体必须精确地描述概念、子概念、概念的属性和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综合应用本体构建、集成、映射和过滤技术结合数据库和VB程序设计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本体的农业知识概念导航和检索自助服务子系统。
设计时按知识结构关系,将农业知识分成种植业、渔业、林业、畜牧养殖、农业机械、农业水利、观赏农业及农业技术等类,每个类别中又按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划分为若干子类。从检准率和检全率两项指标来衡量,该系统检索质量和效率较高。另外,对系统还有一个考虑:对获取和学习常识性知识进行引导。因而该系统还提供知识概念导航功能。在设计中,主要利用了TreeView控件,调用其中的ADD方法,结合数据库设计,添加和编辑节点,实现知识概念导航。若用户选择某一知识分类,系统自动将其子知识点展开,同时在概念导航栏内的表格中自动给出相应的上级概念、同级概念、子概念和相关概念等知识概念,并在概念文本框中提供相关的概念集。
值得指出,这几种技术各有特色,应依据知识共享需求和组织信息环境条件进行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