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语文教学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语文教学的建议

对语文教学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大学语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大学语文教学对未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学语文课程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可以扩展语文课程教学;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加强学生们书写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都特别需要校园内的文化熏陶。

1.高职语文课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外界对高职语文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不正确的认知,严重阻碍了和谐发展,其中主要的错误认知如下:认为高职语文课程和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的关联不大,可以分开发展;只关注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认为大学校园内的文化建设起不到契合效果;认为高职院校语文课程不是重点课程,不需要加以理会。只有完全改变了这些人的错误认知,才可以使语文课程教学和大学校园文化真正地关联到一起相互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校园文化在某种方面牵引着语文课程教学,对语文教学任内容的课程教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提升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校园文化的内部语文教学也在起着不可替代的主要作用,它活跃在校园文化的诸多方面,为促进校园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2.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语文教育。

在建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语文教学需要把学生们培养动手能力的专业性放在第一位,教授固有的教学内容放在其次。高职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出高职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对学生们教授专业技术的教育时,也不可以忽略掉了对学生们进行人文的教育。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虽然比文科院校的学生稍微弱一点点,但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是正规的大学生,如果学生们毕业时又学会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那和一般的工人有什么区别?而在高职课堂教学里,专业技能课程更加重视专业技能和知识,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则是结合了众多名篇名著来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了,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自然就到了更高的层次。

二、提高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质量,全面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文化素养教育不只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提高人的素养,并且还能开发智力,是在培养出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所以,呼吁人文精神和强化素质教育,在需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高职院校中显得迫在眉睫。

1.改变教学思想,建立人文陶冶的高职语文教学观念。

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不可以只注重学生们的考试成绩,还要注意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学生们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学教授语文课程的过程。从语文教学内容上来看,应试教育的教学内容不应该只教授考试需要的内容,考卷上会考什么就教授什么,不会出现在考卷上的内容就不教授。教师改变教授观念需要考虑如何教好学生专业知识,怎么样去让学生学习的更加透彻。学生们改变观念需要在教师教授的课程中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积极的思考问题,更加主动的去学习专业知识,不像原来一样被动的听从教师所给出的结果。

2.把握校园文化阵地,创造良好的高职语文教学情境。

黑板报、校报、广播、校园论坛是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的主要阵地,也是学校对外宣传自己的输出地。高职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创建第二课堂活动的展开,培养学生们课外的业余爱好和特长,用优秀的文化活动占据校园文化的主要阵地,在进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积极配合语文课程的教学,不只可以推进语文教学任务的高品质完成,并且可以促进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也可以给热爱校园文化的学生们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更可以在校园文化的根本上加大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3.丰富语文教学教授方式,拓展具有人文色彩的新课程内容。

语文是具有社会性的,语文教师也要学会适时地打破课堂的局限性,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积极地拓展出一些新的课程内容。新的课程内容可以侧重于情感熏陶也可以侧重于健康,还可以侧重于审美情趣的指引。作品自身的丰富内容是由千万个读者赋予的,既然作品都富有着极具内涵的内容,语文教学方面如果要选用唯一的标准答案,那样肯定会造成压制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语文教育需要倡导多方面的创意去理解。要学生们自身去体验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对文学作品作出独特的解读,可以用“突发奇想”来形容对作品的反应,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作品作者本身的意图进行比较,为作品的表达内容另作设计,积极地探索,为其创造新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是高职院校校园内不能不做的一件事,在高职院校中语文教育课程也是不可以被其他课程取缔的重要课程。所以,高职院校内的语文课程教育不可以进行削减,反而需要学校进行加强,但是高职院校语文教育课程的内容应该进行重新的定位,打破过去固有的教学观念,重新创造新的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育特点,把语文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建造大学校园内得文化结合在一起,为未来社会创造出合格的技术人才和优美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高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0,(23):112-114.

[2]胡国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23-24.

对语文教学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语文 趣味教学 导入形式 角色表演 多媒体技术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模式陈旧单一,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呆板,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压抑,这对于低年龄的小学生而言,毫无吸引力,因而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比较冷漠,注意力总会转移到其他有吸引力的事物上。小学语文教师不要对这种状况置之不理,让他们得过且过,而是要及时认识到,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参与意识不是自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科学引导,要实现小学语文的趣味教学,让学生带着快乐、轻松的心情,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下面,笔者就对小学低年级语文的趣味教学阐述看法,并提出建议。

一、设计新颖的课堂导入形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课堂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开始环节,也是对整节课教学效率起到关键性决定作用的环节。这一环节的好与坏,决定了学生是否对本节课教学内容感兴趣,决定了学生能否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尤其是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我们更要注重此环节的设计,只有将这一环节设计得新颖有趣、生动巧妙,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语文知识。

比如,在学习《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道:“小朋友们,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其中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了大水缸里,那么,其他小朋友都是如何表现的?这个掉到水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没有?是用怎样的方法得救的?你们想知道吗?”“想!”学生认真地盯着我并且声音洪亮地回答道:“好,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司马光砸缸》。”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向学生讲述故事并且提出问题,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解课文,为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率打下了基础。

二、开展角色表演活动,给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玩爱动,善于模仿,表现欲望强,所以,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挑选一些故事性强的课文,将其编排成一个小型短剧,让学生在课堂上将短剧情节表演出来。这样,一方面能给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能使学生深刻领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

比如,在学习《曾子杀猪》这篇课文时,在学生大致了解了本篇课文内容之后,我就在班里挑选了三名学生,要求他们分别扮演曾子、曾子的孩子、曾子的妻子这三个角色,然后将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表演出来。这项表演活动一布置完毕,学生都纷纷举手,表现得跃跃欲试,情绪十分高涨,课堂气氛立即变得积极活跃起来。这样,我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既增强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促进了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又让学生深刻体会了本篇课文向学生所传授的做人的道理,即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说到做到。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色彩逼真、形象鲜明的教学优势,将它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以影像图片、视频录像方式呈现出来,能够对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心理触觉等产生强烈刺激,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在给学生讲解之后,我就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了《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视频,因为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爱看动画片的年龄,所以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都显得异常兴奋,一个个都全神贯注地盯着投影屏幕,十分投入。这样,我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视频录像,为学生创设了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总之,面对年纪尚小、自控力差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究各种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教学策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学习语文知识,从而在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对语文教学的建议范文3

一、语文课程特点及借鉴教学成果的特殊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特殊性,是与其他课程相区别的显著特征;另一方面语文课程实施的着眼点是在语言形式(而社会、科学、历史、地理等课程教学的着眼点在于语言所阐述的内容)。语文课程包含着文化、思想、情感等丰富的人文内容,但这些内容是寓于语言文字之中。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并不是说它抛弃内容,而是强调既要重视语文形式的学习,又要重视语文内容的熏陶感染作用;要在学习语文形式,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受到文化、思想、情感的熏陶。因此,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是用精神培养精神的事业,语文教师当然要有过硬的语言文字的技术功底,但更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强调对学生个性培养的价值,而个性只能靠个性来培养,没有教师的个性就没有学生的个性。语文课程上述特点及规范,使语文课程的实施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优秀的语文教学成果都是基于教师的个性与语文课程的特点相结合的产物,它反映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同时也彰显着教师的个性,但这种“彰显”和“反映”都是个别的、具体的,照搬任何一种模式和经验都会扼杀语文课程由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所形成的丰富内涵。《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程实施的根本性原则。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无论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还是对方式方法的兴趣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任何教学成果的获得都是基于具体教育教学对象对语文学习和发展需求满足的结果,由于学生语文基础及认知水平的差异,任何教学经验和做法都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为此,作为学生学习活动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具体的语文基础及学习和发展需求有选择地借鉴他人成果,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的多样性,是语文课程特点与“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地位相结合所显示的突出特点,它要求教学成果的借鉴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内化和改造,达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二、语文教师的个体差异

作为一个群体的语文教师,其个体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而巨大的差异。首先,表现在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具有的、与他人不可重复的特点。任何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个独立存在,他的人生经历、知识积累、认知水平以及性情爱好等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这些个体成为语文教师之后,就构成了语文教师的个体差异。其次,发达地区的教师与落后地区的教师也存在着鲜明的个体差异。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与经济落后地区的生活,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对于语文教师经验的积累和性格的形成都带来相应的差异。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要具备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对辖区的社会生活、文化古迹、自然环境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就使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反差更为鲜明,也使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语文教师之间教育的内容、方法的选择以及习惯等的个体差异更为明显,因此,在经济发达地区获得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在经济落后地区有些就不适用了,诸如多媒体使用的经验和成果等。再次,语文教师之间存在着不同年龄的个体差异。年龄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知识的积累及内涵不同以及生活和教育经历不同等等,造成个性上明显的反差,老教师知识扎实、经验丰富,但往往保守刻板;年轻教师有活力、好学,受传统因素影响小,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往往疏于严密。所以不同年龄段的语文教师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语文教师群体中这些经历差异、性情差异以及职业精神的差异等,决定了任何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绝不会完全与其他某个教师的思路重复,所以,完全照搬他人的做法是不合适的和不科学的。

三、语文教学成果的共性及个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语文教学成果,指的是为理论界和广大语文教师普遍认可的教学成果,教学成果是教师在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和提炼,经过反复实验的成功做法,并对其进行理论提升的结果,它址在长期的积淀、调整和补充中完成的。教学成果往往是教学规律的反映,因此它具有普遍性。例如被誉为“语感派”代表的洪镇涛先生通过几十年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加之对千百年来母语教学成果的研究,尤其是对近现代母语教育中语感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成果的研究,确立了以突出语感能力训练和培养为核心的语文本体改革的教学体系,在全国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在实验推广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其原因就在于它揭示了语言能力培养的养成规律,它能够被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及教育主管部门认可,正是它所反映的共性的、规律性的内涵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任何教学成果都是如此,如果它缺少共性,不能反映教育教学规律,那它就不可能被认可并得到推入同时,任何语文教育教学成果必然有它自己的个性。共性是基础,个性才是语文教育教学成果的本质,语文教学成果的个性,指的是成果的创造者在语文教学实践和理论的研究中,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创造性的思维对

教学过程进行发现、概括、提升’使其超越认知局限而富有创造力。语文教学成果的个性是由成果创造者的个性决定的,它是一种不可更改、无法仿制的标记,语文教学成果通过共性和规律让人接受,通过个性和内涵使人信服。因此,对于共性和个性统一的教学成果,有些内容是可以仿效的,有的却只能借鉴其规律吸收其内涵。

四、成果借鉴的共性基础和个性适应

对语文教学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

一、语文实践活动的可行性

(1)语文教学的性质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我们在学习文章时对文章的品评是很重要的。以往的教学模式,只要是设计问题就必然让我们的文章失去美感,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各类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发地品评文章,完成活动要求。

(2)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往我们无论如何利用设计问题或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这一目的时,感觉学习的面都很窄,只有个别学生在参与,学习主动性不够,没有任何能力的提高,收到的是高时间量的付出、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听了许多节语文课都是这种感觉。如果让语文活动成为课堂的主要形式,那么收到的效果就会有所不同。这样,每一堂课的语文活动都能起到锻炼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作用。

教师对于设计语文活动的把握一定会比设计有预设性的问题要灵活机动得多,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还有,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设计活动中来,学习主动性会更高。

二、什么是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的提出,给教师丰富课堂的方式指引了一条明路,那么什么是语文实践活动呢。我认为是诸如演讲、导游、故事比赛、朗读比赛、表演课本剧、赛诗会、游戏、书法品评、习作品评、名人访谈等等活动。有人会说:“我们平时也在用这些方法。”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过去我们只是偶尔用或很短的几分钟用,现在我们却是用它来代替了整堂课的教学。以《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为例,在教学课文时,第一课时的阅读过程我们可以用写悼词纪念总理为活动的开端,让学生扮演不同身份的人来向总理告别。再请学生朗读课文,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学生已经能够体会到人们的心情、课文的内容了。再谈谈作者哪里写得好,学生是能够说出来的,因为他们有心理上的体验。 我们不是一直在说好的文章能让读者的心理产生共鸣吗?我们的设计就是为学生搭建一个能够产生共鸣的平台,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有所收获。

三、挖掘教材资源,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实验教材和大修订教材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有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办小报、演课本剧,调查社会上的用字情况、调查“人与环境”问题等。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练习6的“语文与生活”中要学习《四渡赤水出奇兵》,这本是《组歌》中的一首,歌词写得很雄壮,音韵又很和谐,学生学来兴致盎然。于是我做了这样的活动设计:

(1)准备阶段。搜集有关的故事、歌曲、诗词、图片等素材。

(2)交流回报。①“歌曲大家唱”。活动一开始我们播放了歌曲《》,营造氛围的同时,让孩子们在激昂的旋律中走进的漫漫征途。②“故事伴我行”。一段段难忘的岁月在孩子们的讲述中虽显得稚嫩,却直指人心,格外动人。③“美文天天诵”。品经典,诵美文,一首首诗词如同颗颗宝石串起了那难忘的岁月。④“图说”。用图片展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举世瞩目的壮举,进而学习革命先辈的光荣品质。

(3)拓展延伸。“我的”感悟点滴,旨在用文字记录这短暂时光的内心独白。

四、结合课文内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在教学一年级语文时,我上过一堂“趣味识字课”,方法是让学生在他们精心布置的教室中找自己想学的字来学习,学生找了将近120个字,除了过去认识的大约还有七八十个是生僻的字。然后我让学生画苹果,把自己认识的字画出来,学生特别高兴。接下来我又让学生根据字义做动作让大家猜(当然这个活动要先在小组里表演,这样准备才充分),结果学生很快就认识了这些字,而且还会轻松地组词呢!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还有一堂识字课,在学完词语后我让学生编故事,学生兴趣也很浓。

有人会认为那都是识字、诗歌等简单内容的教学,我们的习作、阅读是没有办法进行活动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学习老舍的《草原》一课时,我让学生当导游,虽然仓促,效果不尽如人意,但草原的几个特点学生还是找到了,而且,文章写得好的部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用上了,能写出导游词,难道不是学生的进步吗?《一夜的工作》,我们开展的活动是评价,结果越评到最后学生越感动。《小抄写员》这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讲故事,这样,叙利奥的心理活动、品质不是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吗?而且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抓住重点,对缩写文章还很有帮助呢!声情并茂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也同样是一种语文素养吗?

总之,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法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一丝活力、一股欢乐,如何运用好它,还需要广大教师结合实际去探索。

参考文献:

对语文教学的建议范文5

一、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过程中的问题

1.学校阶段师资力量短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各小学的年轻教师,没有经过专门培训;而是其他的专业老师改行。由于这些老师没有经过专门的英语学习或培训,基本功不扎实,发音不准确等原因问题,就显现出来了,这就导致了学生越学越怕学,越学越没劲,使很多孩子对英语失去兴趣,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小学阶段各方面对小学英语重视程度不够。由于英语教学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另外传统小学英语过重强调学生的口语,而忽视语法知识;过重强调课堂活动的形式,而忽视了活动的效果。许多家长对这一现象不够重视,要求不高。诸多因素导致了中小学英语衔接时的学前恐惧。

3. 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不同。小学阶段侧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语音、语调基础,把重点放在负责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而到了初中,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语言技能,能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4.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差异。在小学阶段,教师基本上采取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完成学习任务。小学内容简单、易学,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边学边玩,也可以通过游戏、唱歌、跳舞等形式学习英语。而升入初中阶段,直观教学虽然也穿插在教学中,但不是主要形式,关键是老师更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识记、领会、掌握。

5.环境变化的差异。小学生进入初中后,要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对新的校园环境、师生环境等都感到陌生,大部分学生对新老师的教学都不适应。另外初中英语课文比较复杂,相对较难理解,以致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6.中小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由于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初中教师对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了解不够全面,他们的个体差异造成老师很难掌握难易度。

7.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差异。与初中学生相比,小学生心理障碍小,不怕羞,不怕出错。但进入初中以后,有些初中老师不注重这个衔接,致使许多孩子怕开口,怕出错。另外,初中英语的要求比小学英语高,英语成为相当有分量的科目,学生的心理负担突然加重,许多学生还出现了焦虑的心理。如果中学英语教师忽视了这诸多的心理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骤然下降。

二、关于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一系列衔接问题的建议

1. 培养合格的小学英语师资队伍。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合格的教师是教育的根本。

有些地区推行中学教师支教农村小学的做法,是一项很好的举措。

2. 注重教材内容的衔接。小学英语教学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老师一般通过直观感受积累,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常见的词汇、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而到了初中阶段,学生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材内容方面,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虽然中小学英语教材有同一出版社编写和出版,但小学英语与中学英语教材内容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转贴于 3.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教师教学方法的衔接。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有好的习惯,教师应保留一些好的小学英语学习习惯。例如: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做英语小游戏的习惯;学唱英语歌曲的习惯等。通过一系列学习习惯的衔接,要求学习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在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一英语,应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重点,应尽量保留小学英语的活跃气氛,尽量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和交际性,寓教于乐。

4.注重学生学习技能的衔接。在小学阶段,小学生依赖性比较强,单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普遍缺乏。小学生学习技能基本上是模仿,学生学习单凭一时之兴趣,缺乏积极主动性,是一种被动的技能培养,听说方面的活动多于读写等方面的活动。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的语言积累、语言的扩展、使用逐渐以视、听、说领先,读、写及时跟上;从简单的英语学习向内容较复杂的英语转化;从机械模仿向真实情景交流的活动方式转化;从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这就要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时刻贯彻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以致达到听、说、读、写等诸多技能的平衡发展。

5. 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任何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都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好奇心较强,爱表现等一系列心理特征,小学老师经常采用直观法来教学。在初中阶段,学生变得没以前大胆了,这时候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收集一些字谜或者单词游戏,来复习我们以前学过的单词。课外时间,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外小读物,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这就拓展了我们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我们可以阅读一些英语报刊,阅读一些有趣、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或者小诗歌,不但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还培养了学

生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语文教学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外语教学;母语迁移;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6)06-0059-02

在二语习得中无论是研究者、教师还是学生都将面对母语迁移的问题。母语知识对目标语习得的影响有起积极作用的正迁移,也存在起阻碍作用的负迁移。在研究母语迁移的问题上,不能只看到来自语音、语法、词汇与目标语的差异造成的负面影响,还要看到文化、习俗、意识这一层面的不同作用。只有这样,才会对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母语迁移研究的历史回顾及内涵

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研究的历史过程,我们发现语言迁移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看待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围绕这一问题的研究,经历了由对比分析假设和中介语假设分别位居主导理论模式的两个历史阶段。对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的发展也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的兴盛到60年代后期、70年代的衰落,再到80年代中后期的再次崛起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

通常所说的“语言迁移”中的“迁移”实际上是来自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语言学习的过程,实质是一种心理接受过程。就是学习者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及学习方法对新知识或新技能所产生的影响。学习者将母语中的语言规则用于外语学习时,如果某一语言规则在两种语言中是一致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技能的掌握就会有积极的影响,这种迁移称为正迁移。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时如果把一种语言的规则搬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就会产生错误,从而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这种迁移称为负迁移。当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进行外语学习时,他们的母语体系和母语思维习惯已经确立形成。母语以及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策略、学习环境互相作用,共同影响着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行为。按照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原有的习惯会影响新习惯的养成,学习的主要障碍是先前习得知识的干扰。因此对二语习得者来说,大脑中已有的母语规则可能会干扰习得第二语言的顺利进行。但我们在认识母语对二语习得所产生的影响时,要冲破将语言习得视为纯粹的语言体系即语音、词汇、句法习得的狭隘语言观的束缚,从文化的角度发掘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了解母语负迁移中的非语言因素的影响,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和培养学习者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二、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对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及其表现形式

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不仅受到母语语言知识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非语言知识的影响。通过长期的感性积累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语言思维,并且融合其文化背景、认知程度、交际目的和社会化能力从而达到外语学习的最佳效果。但大多数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忽略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其潜意识中已有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意识的差异会造成外在语言交际的失败,形成了母语的负迁移。这一文化意识对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文化差异产生的负迁移。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是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语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制约作用,同时,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又要由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表达。当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与其学习的目的语的文化有差异时,会对学习者掌握和运用目的语有一定的干扰作用,这种负迁移常常会造成跨文化交际中双方的误解和冲突。因此在习得语言的同时应重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因素。英语学习者常常无意识地把母语的文化模式套用在英语上,导致交际场合的汉英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问候、致谢、邀请、禁忌等方面。例如,在中国,遇见熟人、邻居买菜回来时,我们总会微笑的打招呼“您买菜去了”,“出去了啊”等,这些都是寒暄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提问。而将这些看似普通的行为翻译成英语,同样的情况对欧美人士来说无疑是莫名其妙,并会被误认为是干涉他们的私事以及明知故问,从而引起误会。

2.思维模式导致的负迁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二者是人类社会进行交流的重要元素。语言承载思维,反映人类的思维模式、心理特征和民族文化;思维支配语言,引导语言的运用,体现不同的语言风格与修辞方式。语言学习,尤其是外语学习过程,更注重培养思维方式形成,而不仅限于对语言文字运用的了解与掌握。学习者在明确这一目标后,不但要积累大量丰富的语言知识,更要了解目的语的思维方式特征及目的语与本族语思维的差异性,把握外语学习的方向。

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维时,难免用汉语思维模式生搬硬套在英语表达上,将母语牵强的翻译成目标语,造成交际中违背常规的英语和英语思维的畸形英语,即中国式英语。比如,汉语中有一种习惯表达“红白喜事”,就不能按照汉语的惯用思维将其直接译为“red and white happy occasion”,这会让听到这句话的外国人深感费解,不知所云。这一表达的正确说法是“weddings and funerals”(喜事与丧事),不能将红、白这两种颜色译出来。因为外国人举行婚礼时,新娘穿白色礼服,把白色与丧事联系在一起,会引起其反感,而把“funerals”(葬礼)说成“happy occasion”(喜事)也会使外国人大吃一惊。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中国学生往往通过母语的中介作用来进行思维。在表达英文句子时,由于学生思维过程多以汉语进行,虽然他们用的是英语词汇,表现的却是汉语式的英语句子。例如:Although your suggestion is right,but it is not practical. 在这一例子中,尽管按照汉语的思维是可以将关联词成对使用的,但是在英语中却不存在将“because”和“so”或“although”和but”同时使用的情况。显然学习者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透露出其思维方式或多或少受到了汉语的影响。

三、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外语学习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显性知识如语音、语法、句法等上面,孤立地、机械地、静止地学习,而应使学习者涉猎和了解有关国家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促进文化间交际,达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通过从非语言因素的角度对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分析,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的积极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意识,可以将背景知识的讲授立足于零星的语言点上,或将文化背景的介绍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固定内容,每次上课传授一至多个背景知识点,逐步建立起英语思维体系。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或报刊时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教师要搜集地道英语资料并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尽可能多听英文广播、原版磁带,多渠道地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通过阅读和讨论使学生在文化方面获得知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另外,在句型教学或课堂教学中,不要因为担心母语负迁移便因噎废食。教师不单单要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使用,还必须重视语言运用是否恰当,尤其对于学生语言形式使用正确但不符合身分或场合的话要予以指正,多比较英语和汉语在文化上的差异。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交替使用直接法、交际法和听说法,让学生学以致用、乐在其中。可给学生布置足够量的角色替换、情景对话、复述课文、专题讨论等练习,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讲、动笔写,边学边练,边练边比较,在实践中感受两种语言的异同。让学生学到活的语言,以利于他们进行跨文化交际。

2.语言教学课程设计平衡、全面,授课形式多样化。为了使所教授和表现的知识与学习者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拓宽其视野,还可以增加一些有文化特色的课程。如英美文化欣赏课,欧洲文化入门课,英美背景课,英美文学史鉴赏等课程,使学习者从中领会中西方风俗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惯的不同。由外籍教师直接授课不仅可以使学习者切身感受目标语言的魅力,还缩短了文化传播差异的距离。在课堂活动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来增加学习者的视听感受,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习者的思维意识。

3.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辅材料,重视课外辅导,丰富第二课堂。一本合适的教材不仅可以使学习者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会影响其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为了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目标语言,融会到其文化背景中去,教师要科学的选择适用的教辅材料。采用与语言习得联系密切的风土人情、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辅导材料,可以使学习者置身于目标语言的,陶之中。此外,图文并茂的相关书籍材料对提高学习者中西文化的认知程度也是有所帮助的,可以使学习者对抽象的文化概念和意识思维有具体、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不仅有利于其记忆,而且还便于学习者进行母语和目标语言的对比分析。通过举办寓教于乐的活动,比如分角色]出小品、话剧、英文诗歌朗诵竞赛等来丰富课外生活,实践理论知识,延伸课内所学。课外辅导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使用。学习者通过利用这一庞大的资源,可以迅速详细的了解目标语言所涵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理、人文、宗教等各方面信息,对目标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也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

四、结语

正确认识母语负迁移对目标语言学习带来的影响,对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学生通过不断调整、重组和建构目标语言――英语来完成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然存在来自母语的影响,如若能把文化习俗、意识形态、思维方法和生活习惯与语言习得机制有效结合起来,就能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逐步减少母语的负向迁移,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胡壮麟,刘润清,李延福. 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8.

[2]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3]周丽芳.克服干扰 促进迁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1999,(10).

[4]苏留华.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J].北京第二外国语 学报,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