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信息技术 方式 环境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还处于一种原始的粗放型阶段,硬件环境大投入与应用效果的低产出是当代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在经过一轮大规模的硬件投资后,无法产生与投资金额相匹配的应用效益,教学与学习效率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目前隐藏在如火如荼的教育信息化热潮表面下的是众多误区与发展瓶颈,导致了实际操作中的失误,不仅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也导致教育信息化中的形式主义,从而阻碍了信息技术在学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严重制约层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
"重硬轻软,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是制约教育信息化的一个主要问题,它直接决定了其他相关误区和瓶颈的解决。只考虑硬件环境建设,而忽视应用软件和教学资源的开发;重基础设施的投入,而不关心如何使这些信息化基础设施真正在教育中发挥作用,这样必然会导致投资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就是对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计算机与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的培训等重视不够。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已建成的校园网中,90%还都处在一种闲置、一种没有充分利用的状态,真正用得好的、能应用硬件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的估计不超过10%,大多数停留在初步探索的层面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演示工具而存在,对教育的影响却远未达到预期目标。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判断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成败,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应用,看使用者应用的程度以及应用背后所支撑的教育理念。
2.教育信息资源缺乏
学校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它是教育信息的载体,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建设的好坏决定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劣。当前教育信息化中一个严重问题就在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结构性匮乏。信息化教学若要真正产生实际的、显著的效果,一定要能够持续性开展,如果只是偶尔上一两次公开课,对教学研究有一定作用,但对学生的发展,不会起着本质的促进作用。只有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协作学习工具、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情境创设工具等持续性地结合到每一节课中去,才能对学生综合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持续性地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前提就是要有丰富的、与教材配套、可以由教师制定的优质教学资源,老师一上课,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用、调整一些资源,这样老师日常性的教学才能得以开展,大大减轻教师教学备课量和开发课件的工作量。否则的话,一节课要做一个很大的课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一个学期上一两节公开课,要在日常的课堂中贯彻执行是不太现实的。通常解决方法是购买教育资源库。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库产品,几乎每个产品都号称有几十到上百G的数据量,可谓是"资源丰富",但这些产品安装到学校真正使用后,教师又普遍反映有效资源内容匮乏,需要的资源难以找到,没有参考价值的垃圾资源很多。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资源内容建设合理体系还尚未形成,厂商建设资源内容主要依赖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源,而非制作资源,并且由于其收集的资源与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不相符合,造成厂商收集资源的可用性比较差;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版权意识薄弱,不同厂商之间又存在相互抄袭的现象,使得不同资源产品出现内容雷同的滑稽局面。更为严重的是,版权意识的薄弱,严重打击了原创资源建设者的积极性,造成当前教育资源总体质量不高。
总之,教育信息资源的匮乏严重地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合适的教学资源,单凭教师个人力量的检索、设计和开发的资源,无疑于"杯水车薪";而通过购买的资源库,则由于各种问题又不能完全运用于信息化教学。
3.教师培训的观念、内容和模式的相对滞后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国际经验表明,当大规模启动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时,制约信息化推进的瓶颈往往来自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准备不足,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的培训欠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教师教育素养、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大致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紧接着是初级的应用,集中在演示型课件制作上,第三阶段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开始深入至学科和课堂层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就显得尤为紧迫。综观培训的现状,师资培训与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仍然是两张皮。相对于硬件设备等基础建设,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模式表现出了相对落后,有人尖锐地指出是"有思想没有技术"和"有技术没有思想"并存。相当部分应用培训仍停留在演示型的课件制作上,或者是机械地套用某一个课程设计模式,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融入教与学全过程中的培训甚少,培训在质的方面没有创新,这就造成应用始终在初级层次徘徊。这是导致我国当前信息化教学水平低下的直接因素。所以,探索新型的师资培训模式和运行机制是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师资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信息化教学水平的高低优劣,关系到教育信息化的成败。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观念更新、硬件建设、资源建设、教学应用和人才培训等诸要素上讲,必须相互协调发展,缺一不可。针对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这些"老大难"问题,我们应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认识它们,从整体上解决这些困难与瓶颈。
首先,国家、地方、高校和相关企业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为职校实现教育信息化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为学校提供系列化、层次化、实用化的切合教学实际需求的教育信息化专业应用服务与指导,为学校提供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服务。
其次,在实施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把计算机与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作为重中之重,重点做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师资培训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快速健康地发展。教育信息资源的匮乏严重地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不少教育局,下属几十所、上百所学校,因为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大量的优质课件、资源和素材都分散在各个学校的各位教师手中,造成极大浪费。如何把"这部分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优质资源与课件"有效整合起来并共享应该成为目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可以避免各个学校、单位和个人在资源方面的重复建设而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为广大职校提供合适的、优质的、可重复使用的素材。合理地应用好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将大大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另外一方面,在各学校实施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突出校本资源建设,作为当前新课程改校本课程开发的一部分,包括多媒体课件开发、网络课程建设、专题网站建设等,力争形成一批校本优质资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物质基础。
师资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最为关键、最直接和最着教育信息化的成败。比较理想的信息技术与师资培训可以采用"集中培训与长期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来培训教师,集中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方法与技能,并提供长期跟踪指导,使学科教师能尽快地将信息技术与其自身的学科教学整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成长教学智慧。信息技术培训与课程教学应该结合起来,新型模式应整合各种教学方法(如专家报告、教师讲授、任务驱动和问题驱动教学、案例教学、合作与讨论学习、研究型学习、反思型学习、实验或模拟实验等)于培训活动之中,与学科教学挂钩,使教师在"做中学,反思中进步",同时在培训过程中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的评价手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培训质量,使培训本身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典范,从观念、内容和方法上全面影响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农业技术产权;保障措施;实施模式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实现农业技术的商品化和资本化是加快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提升农村综合生产率的有效方法。在人们对农业生产效率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加强对农业技术产权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农业技术商品化和资本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农业技术产权的实施,落实农业技术产权,实现产权明晰,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保证。当前在农业技术不断发展中现有的农业技术产权实施有多种模式。为了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我们有必要加强对这几种模式的研究并进而提出保障措施。
1.农业技术产权实施
农业技术产权实施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农业技术的生成、交易和实施。在这三个环节中农业技术产权的生成是实现交易和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而产权交易则是实现应用的媒介。在人们产权观念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加强农业技术产权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农业产权技术的实施有利于实现科技人员的自身价值,对于提高科技人员的经济地位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加强农业技术产权的实施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加强农业产权的实施,对于实现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加快农业技术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技术与工业生产技术相比具有鲜明区别,与工业生产技术相比,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成本更高,研发周期也更长,而且在研发过程中非常容易被别人模仿使用。结合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特点,我们就可以发现对于农业技术产权的保护非常难,农业技术产权实施过程中“搭便车”的现象难以避免。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面临的形势是十分复杂。加强农业技术产权的实施需要我们加强对农业技术的特点,规律,产权属性等方面的研究。
2.农业技术产权实施模式
当前农业技术产权实施模式有多种。从农业技术产权商品化的角度来分析,当前的农业技术产权实施包括受让人实施模式、产权人实施模式、持有人与他人合作实施模式;从农业技术产权资本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当前较为流行的模式是农业技术产权作为入股来实施的模式。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分析这几种模式。
2.1受让人实施模式
所谓受让人实施模式主要指的是农业技术产权的持有者按照一定程序把技术产权转让给受让方,而后由受让方来实施产权的模式。受让人产权实施模式是基于双方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实现的。这种产权模式对于实现农业技术产权的生成与分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实施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非常容易形成技术垄断,不利于农业技术产权市场展开充分的市场竞争。
2.2产权人实施模式
所谓产权人实施模式主要指的是在依法取得技术产权的许可后通过向技术产权人支付价款从而来实现技术产权实施的模式。这种模式与受让人实施模式的一个显著区别是产权人的产权并没有发生变化,而只是技术产权的使用权发生了变化。这种模式就相当于是出售农业技术产权的使用权。与上文提到的受让人模式相比,这种模式的成本较低,同时获取的回报也将更高,这对于加快技术创新非常重要。但是运用此种模式也有一个缺点,这个缺点就是农业技术产权使用权的过度教义,最终会影响到许可人的销售市场。
2.3产权持有人与他人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指的是农业技术产权的持有人通过与他人合作来组建共同的经济联合体,共同实施技术产权的行为。这种模式与前两种模式相比,出资方式更加灵活,能够实现资金,技术和网络等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模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联合体如果不能够取得法人资格,日后产生问题后合作各方将会承担许多无限责任,很容易产生纠纷。
2.4农业技术产权入股实施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指的是农业技术产权的持有人把技术产权当作股份参与到有限责任公司中并最终由公司来实施产权。使用这种模式能够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能够分散个体投资者的风险,在实施过程中也非常简便,有利于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但是当前我国这种有限责任公司数量少,规模也不大,自身在经营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行为。这对于产权实施是非常不利的。
3.农业技术产权实施的保障措施
上文详细探讨了当前我国农业技术产权实施的几种模式,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如何保证产权模式的实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农业技术产权的有效实施,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3.1完善利益机制
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的核心是利益,只有充分完善利益机制,保证农业技术产权的各方的合法利益才能最终实现农业技术产权的顺利实施。农业技术产权交易过程中,外部性,赔偿难度等都会影响到产权交易的实施,因而在交易过程中监理合理的赔偿制度非常重要。
3.2加快建立风险保障机制
农业技术产权交易有一定的风险,建立风险保障机制,有助于规避风险。在交易过程中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农业技术实施等来完善保障机制。
3.3加强产权保护,加快技术产权的转化
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的实施必须要加强农业技术产权的保护,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加强指示产权法律法规的学习。要严格按照法律办事,要加强舆论宣传。
农业技术产权实施是促进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农业技术产权实施包含多种模式,对着几种模式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在我国比较流行的几种农业技术产权实施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保障农业技术产权模式的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从上文提到的三个措施来做。 [科]
【参考文献】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范文3
舒尔茨对原始技术与现代技术异质性的论述表明他已敏锐地觉察到从原始技术到现代技术进化中的断裂。随着技术的进化,经历了从原始技术范式到现代技术范式的转换,按照技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可以列出3种不同的技术范式:原始技术范式、现代技术范式(末端治理技术范式、线性经济技术范式)和循环技术范式。现代技术范式通过反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是其显著特征,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循环经济技术范式视生态阈值为客观存在,认为环境的净化能力和承载力是有限的,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超越了生态阈值,就可能发生波及整个人类的不可逆的灾难性后果。因而,循环经济技术范式要求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2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理论的形成依据
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理论建立在生态学、系统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它以技术哲学领域关于“技术范式”及其发展转换的研究成果为生成本源,以生态伦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耦合为支撑体系,以人与自然关系演变及中华传统生态文明为文化渊源,形成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理论基本框架。
2.1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结构分析
循环农业技术范式是生态伦理学与现代技术的耦合体,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思想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构成了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主体框架。基于循环经济的目标诉求,生态伦理学与现代技术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性。一方面,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应用伦理学,其生命力主要在于把人的生态伦理意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态伦理实践,使其提倡的生态维护、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道德原则对人类经济活动提供重要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只有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才能够把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经济思想变成现实。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分析,生态伦理学为现代技术提供了“生态观”的价值导向,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固而持久的道德关系;而现代技术则作为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载体”,为循环经济提供了实践工具,二者交融互动,既推动生态伦理学的不断升华,也促进现代技术的理性发展,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合理而长久的经济社会关系。循环农业作为一种体现生态环境价值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只有将人类技术经济活动建立在生态伦理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实现维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率的双重目标。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试图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道德关系的生态伦理学,与倡导提高经济效率的现代科学技术,就成为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相得益彰、臻于完善的耦合体,成为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支撑和本源,共同支撑循环农业理念和循环农业实践的深化。
2.2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特征分析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科学生态伦理观是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决定要素,树立了技术范式的“生态哲学”或“生态学世界观”。
2.2.1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价值观认知
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认知基于科学生态伦理观。它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主张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向,承认“生态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权利,摒弃人类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这样的技术价值观指导下,技术创新的实践过程由技术效益化向技术生态化转换,倡导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技术。
2.2.2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特征属性
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等关键性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与各种现代技术耦合构成了循环农业技术范式技术“硬核”的理论基础。在其指导下,技术研究者建立基础性的技术类型选择与发展效果的评价体系,使技术创新活动始终实践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要求,使技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像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循环一样,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生产率最高。循环农业最主要特征是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节约,因此其技术支撑重点体现在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业产业链延伸过程中的清洁生产以及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几个方面。
2.2.3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共同体
从生态学角度看,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共同体构成已经突破一般性技术范式的技术共同体定义,把范围从“人-技术”关系扩大到了“人-技术-自然(环境与资源)”系统。在微观层次,主要包括技术人员的组成;技术人员与生产人员(技术使用者,包括农户、农业企业等)以及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技术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之间的耦合方式。在宏观层次上,主要指循环农业的组织方式及其运行模式,包括:以生态农业模式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的循环农业模式;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循环农业模式;以及以循环农业园区为方向的整体循环农业模式。
3循环农业发展与技术范式升级
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传统技术范式的变革。现代农业发展所依托的传统工业经济技术范式的逆生态性,使之在“改造传统农业”的同时,却导致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而且,这些问题在旧的技术范式下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将最终依赖于技术范式升级。需要探讨的是,从现代农业技术范式到循环农业技术范式,虽然是一次全新的技术范式选择,但这种变换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经纬,而且也仍然离不开现代工业化技术基础原理的支撑。尚未发生由于技术“硬核”变革导致的技术认知和共同体的嬗变。也就是说,还不足以引发一次技术范式的“革命”。
3.1传统农业技术范式的“理性回归”
中国古代“天人调谐”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要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天人调谐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模式。剔除其包含的信仰成分,不难发现这与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科学生态价值观具有一致的思维原则和价值观。虽然循环经济符合天人调谐的理念,然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主要还是依靠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经验积累,靠直观的或表观的观察形成一套技术思想体系。传统农业技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逐步完善,而且长时期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状态一方面维持了传统农业的繁荣和传承,使中国传统农业和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另一方面又阻碍了技术革命和创新,使得近代以后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引进和结合西方现代农业技术成果对农业传统技术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提升,是实现现代循环农业的外部动力。可以认为,现代循环农业是在中国传统农业生态理念延伸基础之上对现实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既不是对传统农业技术范式的“回归”,也不是现代农业技术范式的“革命”。
3.2现代技术范式的“技术硬核”尚未突破
拉卡托斯(Lakatos)认为,一个技术范式体系的建构是在技术硬核和外层保护带基础之上的。其演进也有2种类型:一种是技术硬核的变革,称之为技术范式革命;另一种是技术硬核不变,只是外层保护带技术进行了完善和提升,从而改善了技术范式的支配效果。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等关键性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与各种现代技术耦合构成了循环农业技术范式体系的理论基础,在其指导下,技术研究者遵循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并据此建立基础性的技术类型选择与发展效果的评价体系,使技术创新活动始终遵从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要求,最终使技术系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像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循环一样,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鉴于从技术形成与发展的本质特性来看,各种现代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依然是循环农业技术范式“技术硬核”的主要部分,变化只是发生在技术间的组合方式与应用方法,属于完善和提升阶段,因此,尚不能够把这种技术范式的演进称为技术范式的“革命”。综上,从概念的内涵看,“进步”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其内涵相当宽泛,不利于对现象的精确表达;而“创新”虽然是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却又包含了明显的“破坏性”成分,必然会有人要经历痛苦的过程。同时为了避免与“技术创新”混淆,笔者认为把这种技术范式的转换称为“技术范式升级”更为恰当。
4结论
发展循环经济绝不能陷入对技术本身的盲目“崇拜”,而要透过技术表象看到决定技术效应的、最根本的、观念层次的价值和标准。因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首先要求观念层次的变革,从注重技术的社会价值转到兼顾技术的生态价值,从注重技术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到兼顾技术的未来价值。而只有建立起新的生态道德标准和价值理念,才能实现技术效益化向技术生态化的转换。技术哲学领域关于“技术范式”及其发展转换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认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建立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范式升级研究模式,可以看出,现代农业的“弊端”是技术范式的落后,现代农业发展所依托的传统工业经济技术范式的逆生态性导致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这些问题在旧的技术范式下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技术范式升级是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循环农业技术范式强调在生态阈值的范围内,从原来的仅对人力生产率的重视转向提高资源生产率。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农技推广体系 改革建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09-02
引言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如何把农业技术更好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构建合理的农业推广体系。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表明,各个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在努力适应本国的国情, 各个国家在推进农业发中都十分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政府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稳定队伍、完善示范基地和推广手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非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对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有效补充,满足了农业生产对技术推广的多元化需求。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市场经济中的各种不适应已经显现出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在实践中进行了相应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方面的调整,专家和学者也对农业技术推广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李忠国[1]论述了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必然性,提出了其主要环节: (1)分离公益性职能与经营;(2)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多元化;(3)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4)创新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5)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高启杰[2]针对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特殊性和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制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多元化合作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总体思路、备选类型以及完善农业技术创新与政策的具体建议。在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方面,朱希刚[3]提出:应该培育多个农业技术推广主体,采用多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研究方面,查世煌和杨靖钟[4]认为,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可分为目标机制、动力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等,这些机制互相掩映,交叉作用,共同构成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庆的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提高大庆市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庆市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搞好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保持农村稳定等一系列“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由于农村人口众多,综合素质比较低,因此,我市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研和农民科技培训事业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本文在深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做简要分析。
1.大庆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分析
1.1 科技创新与应用脱节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多年来形成的强研发弱推广、科技创新与应用脱节、研究人员缺乏深入实践开展推广服务的积极性,从而导致科技成果难以在农村推广和扩散。
1.2 推广渠道不畅,系统功能失效
目前,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未建立完善的供求关系,推广服务形式单一,渠道不畅。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不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拥有者、经营者,而是政府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这导致政府行为联结农村科技的供给与需求。政府虽然也引导各类专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各类学会及农村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进行推广,但由于没有“系统机制”,导致系统功能失调。
1.3 新兴农民组织尚弱,农民接受农技较难
首先,作为个体的农民接受农业新技术不容易。一家一户,生产分散、能力弱、缺乏再生产能力。在传统的农技推广体系运作困难的情况下,要求直接将科技成果向农民传播推广,确实难以奏效。其次,具有专业性、吸纳技术积极性较高的新型团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规模小、技术辐射覆盖面也小、服务能力与抗风险能力亦弱,利益性推广行为较重,发展缓慢。
2. 大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大庆市农技推广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也面临若干难题:
2.1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经费普遍不足,基层乡站没有推广事业费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要是进行政策宣传、新技术推广、技术指导和农民科技培训等公益性事业,推广效益主要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农业劳动者推广农业新技术,实行无偿服务,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农业技术所需的经费,由政府财政拨给”;“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并提高其在农业总投人中的比重”。我国目前的推广工作仍是政府行为,推广经费应由政府来保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每年用于农业新技术推广的事业经费都难以保证,市、县两级严重不足,而且在逐年减少。从我市70个乡(镇)综合服务站调查现状看,全市70个乡镇没有一个拨给推广事业经费和活动经费的,全靠乡镇站自己通过服务创收来弥补,但在开展“技物”服务创收活动中又没有流动资金,开展“物化”技术服务非常困难。各项福利待遇、办公费及差旅费等只能解决一小部分或根本没有,“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势必制约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作用的真正发挥,直接影响了推广事业的发展。
2.2基层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站长调动随意性较大
由于我市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技术人员的“三权”在下,乡(镇)综合服务站实行“条块”管理,以块为主,在干部任免上随意性很大,不征求上级农业主管部门意见,人员调动频繁,专业人员干非专业的工作,非专业人员干专业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专业技术人员也往往是抓“中心”工作多,抓业务工作少,影响了推广工作正常开展。
2.3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多元化发展迟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求的多样化,为农民提供的服务必须多样化和综合化。提供服务的推广组织也必然要多元化。但是目前我市群众组织发展迟缓,专业协会、研究会、合作社、中介组织等多数只停留在低层次上,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出现了“县有中心乡有站,到了村里就断线”的局面。缺乏积极的扶持和正确的引导。
2.4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发挥不够
从全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现状调查看,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在参谋部、服务部、技术部、信息部、培训部、指挥部的六部功能)发挥不够,当然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其客观原因。
面临这些问题,加强大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行必要的改革势在必行。
3. 完善大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研究
3.1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按照县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完善基层农技推广管理体制。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体制顺利收归县级主管部门后,围绕提高和完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服务能力建设这个中心,重点加强县级推广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装备建设,强化乡镇一级、发展村一级。加大财政投入,使公共服务机构有场所、设备、试验示范基地;人员普遍受到轮训,素质提高,服务能力提升。逐步实现县有指导服务中心、乡有服务站、村有服务网点。
3.2增加对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投入
虽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经多年建设,已具备了一定的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但对照当今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显然投入力度不够。虽然近几年在科研项目增加了资金投入,但在推广项目投资,推广体系建设投资和科研仪器、设备等方面,投资严重不足,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基本条件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势必影响到推广系统职能作用的发挥。要按着“两法”规定和文件要求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投入,要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制内的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足额到位。
3.3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第一,充实推广人员队伍。根据需要定期向社会招聘专业对口的农业大专院校毕业生,以充实农技推广队伍,不断提高推广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第二,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与交流。在每个项目的推广过程中,首先要对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了解新技术的增产原理、使用规程等,在实际推广时,能达到会讲解、会指导、会排难、会现场示范,从而赢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实际需要,对县农技中心、区域站人员有计划地实行纵向、横向交流,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推广人才。
3.4加强创新,激发活力
在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的同时,应积极推动运行机制的创新。在改革中大力推动农技推广机制创新,加强责任管理,提高推广效能,逐步建立一套组织体系完整、职责任务分明、运作方式高效、绩效评价合理的农技推广管理制度。一是完善人事管理制度。科学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人,逐步实现农技人员的资格准入。二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明确服务内容,量化考核指标,实行工作日志,建立由服务对象、服务区政府和主管部门三方参与的考评机制,并将考评结果与奖金分配、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继续教育、解聘续聘等挂钩。三是创新推广方式方法。根据农业发展新特点、农民需求变化和农技推广规律,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方式,实行基层推广人员包村联户制度,探索推广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逐步形成推广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科技人户机制,提高农业技术的到位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结语
针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应培养一支精干、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着力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创新,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开展示范性农业技术培训,形成多元化合作推广机构。同时,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保障措施与支持政策,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才能迅速有力地扭转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缓慢的局面,为大庆市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使大庆市农业和农村发展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国忠.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问题研究.农业经济[J].2004, 1:33
2.高启杰.农业推广模式的类型及其发展方向.北京经济论坛[J].2006, 5:3-8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问题;改革;创新
科学技术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农业发展来说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科学技术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对于农业技术以及成果转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其需要和农业科研、农业教育等形成推动农业发展的三驾马车。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成果转换问题主要表现为技术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业技术贡献率低、成果转化的速度慢,有针对性地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一种有效措施。
1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我国政府一直都给予了高度重视,自从建国以来就一直在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面很广的一个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各个地方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有着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长期的发展,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特点是政府扮演重要角色,没有形成良好的传达以及反馈机制,农业技术自较差。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首先是国家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时是单向的,采取的服务方式都是被动的,对应的问题就是技术的转换效率较低,转化成果不够理想,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缺乏有效的驱动力。其次是不同种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同,推广的力度不一,有的技术覆盖范围较广,有的则实际覆盖范围较窄,发展也较为缓慢,要想很好的实现农业技术转化落地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再者是农业大专院校和相关的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技术实力比较差,目前进行的相关研究内容和实际的农业生产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直接导致技术成果转化比较困难。最后是对于在农业技术推广中涉及到的各种服务以及目前相关的主体、资源和要素之间都缺乏有效的联系和沟通,没有形成良好的资源整合,农业产业优势没有得到积极发挥。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和改革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一般主要围绕3个主要方面进行开展,包括主体结构、运行的机制以及职能定位。
2.1职能定位的创新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农业部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根据不同的职能和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首先是根据相关法律和法规委托到相关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主要包括动植物检疫、畜禽水产品检验、农机监理、农民负担管理等。另外一种是纯粹的公益性工作,包括动植物病害的防治、预报以及诊断,对于农民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咨询服务,对新技术进行引进,利用示范、试验以及推广等对相关的农药、农业产品进行检测,对目前的农业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2.2主体结构的创新
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及承担相关任务的机构主要还是政府相熟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院校以及专业的科研机构等,同时还有一些咨询服务机构以及中介等。在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制之下,各个相关主体都是单独进行工作,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农业技术的创新以及技术应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2.3运行机制的创新
之前,我国的很多民众将农业技术推广看作是一个公益性的事业,但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型,由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业技术推广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促使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带有一种服务的性质,和整个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来说,机制上的创新应该从公益性和市场性进行分析。
3结语
在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市场型的农业推广技术属于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农业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于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不适应相关岗位工作的人员应进行职位的调整,节省一部分资金主要可以用来投入到推广工作中的其它事务中,同时政府还可以从增值税收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丁巨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探析.农村经济,2015,(05)
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范文6
大北农科技奖由大北农集团于1999年出资设立,奖励农业应用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是社会力量设立的公益性科技奖项,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会上,大北农集团宋维平副总裁首先阐述了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设立大北农科技奖的初衷、目的和意义。他指出:“农业科研是一项艰苦且神圣的工作,数年如一日的科学研究,只为创造出更加优异的技术和成果,大北农科技奖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农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
“大北农科技奖自设立至今14年中,对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速农业成果推广、奖励体制创新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陈志敏副主任作为大北农科技奖的主管领导如是说,“社会力量设奖未来将承载奖励体系的主体地位,必须鼓励和推动社会力量设奖健康快速发展,这对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我担任三届评审委员主任委员,亲自见证了整个评审过程,在项目受理、初评、终审各个环节都通过相关媒体对外进行公示,保证了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大北农科技奖设立14年以来,在社会和农业界有着良好的口碑,真心希望大北农科技奖被更多的人关注了解。一个企业自己设立科技奖奖励,已属不易,坚持这么多年,奖金额度逐年增加,让我看到了中国农业必然兴旺发达。”戴景瑞院士语重心长地对媒体说。
大北农科技奖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奖,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肯定。大北农聘请行业内的权威院士、专家严格评审,确保项目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